- 相关推荐
《庄子》、《老子》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庄子》、《老子》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道家思想发源于春秋时期的李耳即老子,后经其弟子及追随者不断完善其学说,最终形成了完整的道家思想,当然是还未被张道陵神化的道家思想。之所以将《老子》、《庄子》放到一起解读,是因为《庄子》中引用有《老子》的语句,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弘扬者,其中许多内容有相通之处,放在一起对比解读更加方便。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老子》中除了那些深奥的字眼,也有一些让初学者误会的字眼,相比于上一句,更常见的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以现在词语的用法来解读这句话,刍狗就如同草芥一样,天地、圣人高高在上,对其治下之物轻视、不放在心上。然而这句话的正解却是: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在这种解释里或者说正统的解释里,“刍狗”是祭祀时所用的祭品,用完之后就放到路口任人踩踏;“天地无心与爱物,而任其自生自成,圣人无心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刍狗为喻”,钱钟书说:“刍狗万物,乃天地无心而不相关,非天地忍心而不悯惜”。说了这么多也就突出两个字:无为。道家思想的核心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道家倡导不管是对待朝政还是自然,到不应该有太多人为因素,一切都应该任其自然发展,天地万物自有其规律,人们不应该妄加干预。“去智”就是老子对当时统治者提出的建议,即不妄加干预百姓的生活,精简政令任由民众自己发展。熟读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每一次盛世的出现都是因为有一代明君励精图治,所以才造就了像“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宣盛世”、“康乾盛世”等,然而“文景之治”不能算到其中,汉朝初年,秦末农民起义刚完结,外加秦朝本就徭役赋税繁重,造成民生凋敝,人口大量减少,而刚成立的汉朝也有内患——七王之乱,百姓是从一个火坑又跳到另一个火坑,这时整个汉朝就像是一个将死之人,对一个将死之人下猛药,那无疑是让他走的快一点,因此精简政令,国家少干预,是“文景之治”不同于其他盛世的主要特征,因为百姓的调养生息,所以人口和物资才慢慢恢复过来,有了一定的底气,刘彻才能穷兵黩武把匈奴赶回漠北,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清心寡欲则是老庄思想对普通百姓而言所提出的愿景,这句话放在今天很有实际意义,知足常乐,急流勇退等都无非是希望民众不要太沉溺于外在化的物质漩涡里,而持守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这与现在的的“逃离北上广”、“躺平”等不谋而合,只是身处于世,花花世界错综复杂,秉持初心不变之人又有几个。物质生活是个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础,“圣人”之道不是每个人的追求,凡人更多的是对物质生活的向往,对荣华富贵的向往,清心寡欲是为这个社会所不予接纳的高风亮节,圣人之道,永远不会彰显在凡人身上,那老子的理念放在今天就没一点现实意义嘛?不见得,对一个理念的认可并不需要身体力行,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庄子所在的战国时期,各派学说盛行,对于乱世,各派都畅所欲言,发表着自己的见解,百家争鸣,有争论自然有辩论,当然也出现了像“白马非马”这样的诡辩,在《齐物论》这一篇章里,庄子对百家争鸣不断提出了批判,(当然看过外篇的人都知道,庄子批判最多的是儒墨两家,毕竟当时儒墨两家影响力大嘛)“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以自家学说订立的价值标准也许不被另一学派所认可,在这争论中并没有达成统一,也不会达成统一的见解,当然了强秦的铁骑虽缝上了各家的嘴。乱世中的人都有一个普遍愿望——天下太平,而哪一种“道”可以保有此道,则就是各派争论的原因,道家认为“无为”,墨家认为“兼爱”,儒家认为“礼乐”,唇枪舌战到最后还是法家的“法制”取胜,只不过前面各个思想对后世朝代多多少少也产生了影响,影响最深远的莫过于儒家。
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绝智弃辩,民利百信,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以我的道行还达不到畅谈政治的地步,虽说言论自由,到任何没根据、没证据、没考究的信口开河,都是对这门学问的侮辱,这两句话我写在这里并不是我对治国理政有什么看法,而是以此为鉴,书只能是书,这些道理听上去多有道理也不见得有用,圣人之言无非是因为他们出生的早,这些所谓名言亦无非是他们的见解或者豪言壮语,离实际生活还是有不少距离。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老子》作为中国哲学的起源,对于这种事件的对立联系以及转换可以说阐述的最早了,而到了《庄子》这里,就有了更加生动形象例子,《庄子·人间世》中写到有一异木虽高大,却“拳曲不可以为栋梁”,故无人砍伐,得以保全“树生”,这个道理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点异曲同工之妙,但“不材之木”要比“塞翁失马”这个典故早很多年,同属于服务道家思想,其始源于《老子》,发展于《庄子》,成熟于《淮南子》。毕竟西汉初期道家思想是当时统治者都推崇的主流思想,至于到后来董仲舒的提议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是汉武帝时期的事了。《老子》、《庄子》中不乏一些哲学理念,而我作为读者由于水平有限,只能觉得:嗯,对,他们说的都对。至于为什么对,我则不能从逻辑上或结合实际来进行详细的阐述,故而只能言尽于此。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亦
如果要问《老子》为什么难懂,因为他提出了一个概念,一个很抽象的概念——道。这个字不复杂,识字的人都认识,但这个字放到《老子》里就开始显得缥缈,很玄,老子用这个字去解释宇宙的起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傲。有无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这些话句说实话我并没有理解,只是在每一章节后的讨论部分才稍微了解了一点这些语句的含义,很复杂,涉及到“道”的不可言说性与不可概念性,所以说我只能将这些文字照搬过来,任凭大家去“意会”而不去解读,不去“言传”。虽然不解其意,但我还是觉得这些语句很有格调,毕竟能理解这些话句的人很少,“凡人”听到这些只会有两个字“中二”。《庄子》里面则相对少了一些“中二”更多的是从一些寓言说起,借历史上名人志士来阐述道家思想,就像前面提到的孔圣人。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礼乐崩坏是西周末年专有名词,东周那几百年的战乱更不必说。那么什么是礼乐,为什么国家的混乱会导致礼乐的崩坏。东周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起始于周平王东迁都城至洛阳,至庄襄王灭掉东周文王结束,期间424年,而这两个时期的分界点便是三家分晋,韩魏赵始为诸侯。在这里就引入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概念——侯,进而引出周朝最重要的社会制度——分封制,大家都知道分封制是靠血缘关系维系的一种统治制度,但很少有人细究与分封制配套的另一种制度——礼乐。儒家所提出的三纲五常便是来源于周朝的这些礼乐制度,孔老夫子生前也一直倡导这些礼乐制度,毕竟孔子前期在鲁国“国家图书馆”研习,(鲁国最初是周公旦的封地,在武王死后,周公旦摄政很长时间)更别说孔子后期还专门去周朝“国家图书馆”研习,礼乐的作用是什么呢?规范人们的行为习惯,大到诸侯会盟具体是个什么步骤,小到每个家庭内部的服从关系。依我之见,儒家之所以推崇“礼乐治国”其根本就是规范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是统治者统治标准化,的确后世的统治者也这样做了,但并没有那个王朝能幸免覆灭的噩梦。我想用这句话来描述整个王朝的历史再适合不过。王朝伊始都是推翻另一个王朝而成立的新篇章,受万众期待,受大部分人支持——得“道”;而后统治者不是纵溺享乐就是内斗,底层百姓可是有所怨言——失“道”,农民起义涌起;接着上层贵族对于当朝统治者的统治能力产生怀疑——失仁义;礼则是限制贵族反的最后一道枷锁,“皇恩浩荡”促使王朝覆灭后仍有一部分忠臣试图力挽狂澜。至于一心一意打算谋反的就另当别论了。
至于庄子对儒家提倡的繁文缛节很是反感,大宗师篇中,便对生死进行了一番称述,这种“死生存亡一体”坦然面对死亡的勇气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临尸而歌”的惊世骇俗之举,所以在此也都一笔带过。
写完以上几个较大部分,或者说我认为必须单独拿出来讲的主题外,剩下有两方面的内容做一个补充,因为我认为可有可无,故而放到最后。其一便是《老子》、《庄子》中一些对人生有启发作用的语句,也就是所谓的大道理,单独把这些拿出来讲不是我的意愿,毕竟我不喜欢给别人说教;其二便是《庄子》不像《老子》那么确定只由李耳一人撰写,《庄子》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据考证内篇为庄子所作,而外篇大多是其弟子记录其言行或者弟子所作,杂篇则是收录了当时一些各家比较经典的说辞,流传最广的一篇莫过于《说剑》,以城郭为锋,列国为脊,包以四夷,裹以四时,绕以渤海,制以五行,论以刑德,开以阴阳,持以春夏,行以秋冬,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的天子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的诸侯剑;以及舍命相搏的庶人剑。我将老庄放到一起写则必然是注重讲道家思想,就道家思想及名著都不曾悟透而又转身再去分析其他各家之言未免有些贪心不足。故而最后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大道理只挑《老子》中的,出于两点考虑:一,《老子》成书早,《庄子》中涉及到的大道理也大都来源于《老子》,或者说是对《老子》某些语句的重加工;二,《庄子》中对这些大道理进行了大量的举证,篇幅较大,若全部引用则显冗余,若只摘其结论则与《老子》无异。至于《庄子·杂篇》中的内容,则只选取与道家思想较密切的天下篇,其余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这一章在历史上可以找到很多例证,如历代开国功臣,张良归隐,得以保全余生,韩信作为将军,曾指挥千军万马厮杀,可最后却死在几个宫女手里,不禁令人唏嘘,关于这段历史最官方的记录自然是《史记》和《汉书》,最官方的定论是谋反,但具体情况是怎么样没人知道,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必强求同一。只是若韩信能像张良一样急流勇退或者像萧何一样毁去自己的声誉,降低自己的威信也许会多活两年。说回现实,藏拙是一种智慧,保全自己,保全家人的智慧,世纪悍匪张子强绑架的从来只有富豪,无所事事的混混找钱花也会首先考虑谁家有钱,有钱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你显得有钱,嫉妒会使人面目全非,更何况本就心术不正的人呢?活成一个普通人也是一种智慧,活成一个“平均人”也是一种选择,个性应该被张扬,但绝不是锋芒毕露的样子。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一种事物定有正反两面,对立的两面,但却可以相互转化。这一哲学概念中国古人老子三千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只是并未做仔细论证,不过后世注释之人各抒己见,倒是集百家言,用不同的话语做了解释,也相当于一种完善吧。秦国铁骑扫清六合,席卷八荒,建立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皇帝一人统领九州之地,普天之下莫敢不从,但由于权力交接出现问题,奸臣把持朝政之后,秦朝统治急转直下,各地农民起义层出不群,前期还有镇压的能力,到后期就成了霸王与沛公争雄,没秦朝这个实际统治者什么事了。我们作为一个后人看前人的历史总是那么清楚,可以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对于自己呢?“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身处这迷局中又有何人能看透这俗世,不都成你与事物的表象颜值即正义嘛?不都希望一夜暴富嘛?不都只向前看不向后看嘛。
都说读书应该把书读薄,诚然凝练的语言能更高效的表达,只是像《老子》、《庄子》甚至其他千万部经典书籍,不亲自阅读就永远不能领略其语言的魅力,这篇读后感每写一段我都翻一遍老庄,翻一遍发现自己总结的点好像还可以多加一点,越来越觉得这两本书通篇没有一句废话,都应该搬上来。至于文中写到的几点并非《老子》、《庄子》的全部,我只挑了几点我认为道家思想中重要的几点,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庄子》、《老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子语录08-23
老子名言08-23
老子名言08-23
老子的语录11-22
我看《老子》——对《老子》的另外一种解读08-05
老子经典语录08-17
老子的名言警句08-12
老子励志名言08-22
关于老子的名言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