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感

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感

时间:2024-04-13 15:20:08 蔼媚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感 1

  人和国相似,自尊自爱自强,不能自负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很难想象渊博的胡适先生为何支持全盘西化理论,也是大学者,响当当的人物啊!

  真正的强大,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守住初心,学习强者,为我所用,强大自我,与外界和平相处!

  无论世界怎么变换,物质的不可缺少,精神的更是真正的人的标志!科学很了不起,但是,人文也是另外一只翅膀,绝对不能折翼!

  礼,义,廉,耻,任何时候不能丢!否则,又回到原始社会啦!

  一味地孤芳自赏固然可笑,一味地崇洋媚外,也是丢失了自己。先好好学习自己家的宝贝吧,不要让别人笑话咱连自己也不懂,甚至中国人的英语比汉语还好,不以为耻。就像热爱外国阿姨超过了爱自己的`母亲!

  真正地学好本国的传统文化,然后再学习外国的文化,二者融合,就变成了最有力量的金刚葫芦娃,无坚不摧,再也不受欺凌和宰割!

  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感 2

  近日,闲暇之余阅读了楼宇烈先生名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的一本书,行文如白话,下笔聊家常,对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根本精神,娓娓道来,读来毫不吃力,使人通晓明畅,大有必欲一气读完而后快的感觉。

  书中最精之处,是阐述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根本特征,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最重要的特征,更是对社会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根本来说,它强调了人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

  这些人文思想是由先贤积极探求人生哲理得来,离现代社会已逾数千年,似有陈腐烂迂之嫌,特别在当今极力追求物质文明的时代拿来摆说的话。上个世纪,西学东进,西方文化在中国教育及社会文化等方面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个不平衡导致了很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否定,甚至全盘抛弃。幸好还有众多的有识之士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奋力鼓与呼。

  进入21世纪,科技文明带来的便利物质条件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金钱至上”、“物质享乐”的思想泛滥之极,人们穷奢极欲的追求物质快感享受,彻底的沦为物质生活的奴隶。国人精神层面的生活江河日下,乃至违背自然规律、违反人伦的违法犯罪案件层出不穷。楼宇烈先生在书中点出,这是上世纪及当今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明显存在的两个不平衡。即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失衡和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不平衡。

  作为华夏儿女,生在这片炙热土地上,就深深的被打上了这片土地的烙印。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没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我们又怎么能真正抬起我们的头?

  鉴于此,楼宇烈先生在书中一再呼吁国人,要切实重视中国“以人为本”的传统文化,要真正的回归传统并认同自我,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力加强人文文化建设的力度,充实人们的精神生活。在享有高度物质文明带来的便捷的同时,能常葆有礼、义、廉、耻之心。

  当今社会尊重原创,鼓励创新。失去了原创的地位,就意味着自我主体的丧失,亦即自我身份认同的错乱。而我国最大最重要的原创就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到文化自信,且继承原创并发扬光大之,我辈责无旁贷。

  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感 3

  在深入研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后,我深感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深度剖析与精辟解读,犹如打开了一扇洞察华夏文明灵魂之窗。它不仅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立体的认识,更引发了我对自身文化根源的深深反思与敬仰。以下是我对本书的几点主要感悟。

  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揭示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广阔疆域。书中详细阐述了儒家的仁爱礼义、道家的自然无为、佛家的因果智慧、法家的法治精神、墨家的兼爱非攻等多元哲学思想,以及诗词歌赋、书法绘画、园林建筑、茶艺武术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这些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宏大且复杂的体系,展现了其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这种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使我对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强大生命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知。

  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书中强调,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道德修养、人格完善和社会责任。无论是儒家倡导的“仁者爱人”,还是道家主张的“顺应自然”,或是佛家提倡的“慈悲为怀”,都无不体现出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始终注重个体的道德教化与社会和谐,形成了独特的伦理道德观念和社会秩序理念,对我理解现代社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深远的启示。

  三、和谐共生的社会理想

  书中论述的“和而不同”、“天人合一”等理念,体现了中国文化追求和谐共生的社会理想。无论是儒家的“中庸之道”,道家的“无为而治”,还是法家的“以法治国”,都旨在构建一个秩序井然、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种和谐共生的理念,对于当今世界面临诸多冲突与矛盾的现实,无疑提供了宝贵的智慧资源,提醒我们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应尊重差异,寻求共识,实现人与人、民族与民族、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四、创新传承的历史使命

  阅读此书,我深刻体会到传承与创新是每一个中华儿女面对历史、面向未来的重要使命。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接纳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尤其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既保持其独特的根本精神,又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直面并努力解答的时代课题。

  总结来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一书不仅是一部深入解读中国文化内涵的学术力作,更是一份引导我们探寻文化根脉、坚守文化自信、履行文化使命的精神指南。它让我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也激发了我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以更加谦卑、敬畏的态度去学习、研究、传播中国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读《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感】相关文章:

《中国文化精神》读后感07-21

勤劳是做人的根本 是学生的根本08-16

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与21世纪02-20

用根本造句10-17

《传承中国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读后感08-17

抓住根本看轻其余08-15

读《工匠精神》有感08-18

读工匠精神有感08-17

读《中国文化要略》有感:中国情,文化情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