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3-09-04 13:16: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论语读后感常用[14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语读后感常用[14篇]

  论语读后感 篇1

  我觉得,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道德更多的不是用来讲的,也讲不出来。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总是言传身教,因材之异而施教。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弟子体会到什么是“仁”。或许后来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传弟子为了能让后人能够受到如师在侧般的指导,才从先师的生活中截出一个个片断,整理出一部《论语》。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

  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到来,各种西方学说陆续传入中国,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甚至连长期在中国思想界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不能幸免。在阅读了一个学期的《论语》这部书后,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儒学的根,即孔子的《论语》说起。《论语》大概包括的以下几种思想,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以下分别加以介绍。

  仁:爱人。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春秋时代学在官府,孔子首开私学,弟子不问出身贵贱敏钝,均可来受教。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冶”,德冶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

  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半部《论语》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闪光的语言光照古今!不必说一代伟人毛泽东,一代枭雄蒋介石,对它情有独钟,就连后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远的影响也不胜枚举!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道理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吗?孔子说的这句深刻而又蕴含哲理的话,告诉人们修养是如此的重要。修养好像花儿在寂静中开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里结实。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作为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它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论语》中所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娓娓动人。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这样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家思想在中华几千年封建王朝里被奉为治国圭臬。

  《为政篇》里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只是读书,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没有收获;只是冥思苦想而不认真读书,就会越来越疑惑。在我们学习中,光读书而不思考,就会错误的理解文章的含义;光思考而不读书,疑惑越来越多,却又找不到正确答案。只有既会读书,又会思考的学生,在学习中才会领先。

  《八佾篇》里说: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也必须要告诉他们确切的去处。无论我们在哪儿,爸爸妈妈总是最牵挂我们的人,自己出去玩了,必须要跟父母说一声,让他们放心。如果耽误了时间不能准时回家,也要跟他们说一声,不让他们担心,所以,儒家思想里的孝顺理念极大丰富了中华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的孝道文化内涵。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学习前人的智慧,丰富自己的人生。

  论语读后感 篇2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相信熟悉论语的朋友都知道这一段是选自《论语》的第一篇《学而》篇,这一篇是本书的开宗之论,《学而》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宋代著名的理学家朱熹曾经评价这一章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如此极高的评价真的是比较少见的,单看这三句话的解释大家也能明白的,人要不断的学习,那么孔夫子为什么要在这开篇之处连续的发出三个反问之语呢,学习与朋友与人不知而不愠有什么关联呢?它们三者之间到底有什么连系呢?他的用意又何在?在这里我也来浅谈一下我的感想。

  学指学习,这也毋庸质疑,那么学习什么呢即儒家所指的就是学习“传统”。传统包括典籍以及技能。典籍包括五经即《诗》《书》《礼》《乐》《易》。技能指礼、乐、射、御、书、数。论语开宗明义指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时做何解呢?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我认为这一解释是合理的,时不止包括时常,应该还含有偶尔的意思,习指的是复习温习之意,之代词所学之内容,乐,快乐的意思。朋单指朋友吗?朋友有三种境界一是泛泛之交,二是平常之交,三指志同道合之友,即君子之交,所以很明显这个朋友就是指的是第三种人即有志同道合得人,可以和你一起促膝畅谈的人,这才算是真正的朋友,人不知,知指的是了解、理解之意。愠,怨恨、发怒。历代的文人学者也都有各种各样的解释而以这种解释最为合理即便如此,但是他们也没有说明孔子为什么会发出这三个反问的含义。以前学习论语的时候,老师也没有具体的引导我们如何去理解这三句话,所以我们一直都能看明白最浅显的含义,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孔夫子为什么要连续提出这三个反问,因此也就没有明白孔子最真实的意思,就好像是只知道所以,而不明白他的动机。

  这三句话的含义在我认为应该是这样理解的,这三句其实写的就是作为一个君子所具备的三种生活的境界,即他的三种生活的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孔子的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要常常学习,时还有偶尔之意,上文也提过,这句话就可以这样理解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常常学习你所未知的知识,偶尔也温习你以前学过了的知识,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其实这与庄子所提出的逍遥遁世是一种意思,他们都是主张当你一个人的时候:庄子追求的绝对的自由,而孔子所追求的自由方式只不过与庄子不同而已,那么这就是孔子眼里作为君子的第一种生活的方式,试想一个人的时候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任何的束缚,随心而动,怎能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呢,这就是第一句孔子教他的弟子们,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你们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再来看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这又说的是,在朋友面前之时,当你有远方的朋友来看你的时候,你在朋友面前的态度,这个朋友不是一般的朋友,而是那些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你的知己之人,那么和自己志同道合的友人,我们一起促膝畅谈,和朋友一起讨论我的学说,政治主张,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么?这就是在几个少数的几个好朋友面前你的生活的一种方式,再看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就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懂得自己的时候,我不恼怒他人,不也是一个有德行的君子吗?如果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时候太在乎别人的看法,太在意周围人的态度,是很难成功的,很明显孔子在第三句的时候教他的弟子,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你不要去怨恨他人不要去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就是一个君子在那些庸俗之人面前表现的一种宽容的人生态度,这三句也是一种孤独的人生境界,无人之时自己学而时习之,一个孤独的人是很少有朋友的所以当朋友来看他的时候,在朋友面前,畅所欲言共同探讨,一起上谈五百年下谈五百年,难道不惬意么?我的理想、我的执着、我的政治主张、我所坚守的一切情操,岂是你们这些庸俗之人所能够明白的,所以当你们不理解我时,我只有一笑而之,宽容对待,当我的政治主张得不到采纳时,我也绝不会去怨恨别人,孤独绝不是自负,也绝不是清高,孤独就是用苏格拉底的话说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当按照这样的一个思路去解读孔子,那么对于这三句话就不难理解了,它们三者之间并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承接的,孔子在论语的开篇所发出的这三个反问,这同样也是孔子所追求的一种自由之境,他告诫他的弟子们,在混乱的时代如何去应对.。儒家和道家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们追求的都是一种自由:庄子主张逍遥遁世,追求的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自由,其实孔子也是如此,都是避世,道不行,吾将乘浮槎于海。他们都是一个孤独的智者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真真正正的君子,怎样保全自己。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喜欢读《论语》的原因,读《论语》会你更好的走进古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文化等等,同样也交你如何处世即:素面朝天,本色做人。

  论语读后感 篇3

  从夏朝开始有了文字记载以来,就可以称得上中国有了文明史。《易经》又名《周易》,是流传至今的最早的经书,书中开篇乾卦第一有云:“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道家《道德经》一书是道家的基础,书中有云:“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传曰有云:“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以上君子之学的出现还没有儒家之说。

  儒家之前就有很多君子之学说了,但是孔子是君子之学说集大成者,儒家的创立人,《论语》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论语》一书中提及君子之道之处有八十余处,可见君子之道是儒家中的重点。学好《论语》就能学好国学,明白中华文明渊博。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此句出自于论语,说的是一个仪地小官请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从此中可以看出春秋时期是出君子的年代,孔子在世的时候就被人称为君子,并且像孔子这样君子还不少呢。

  论语又有云:“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当时虽然孔子已被人称赞为君子了,但他还严格要求自己,认为自己在这三方面还没做好,需要继续努力,才能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君子,他时刻反省,学不止息,被后人敬仰为圣人,天之木铎。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所著,把孔子的言语,行为记录下来的一本书。儒家以孔子为首,孟子,荀子次之。《孟子》一书中记载“仲尼不为己甚者也。”《荀子》一书中也多次提及孔子言行,有云:“子曰:君子未得也,则乐其意;即已得之,又乐其治,是以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众多春秋战国时期大家都有引用孔子的言行在他们的书中,这就不一一例举了。只是可以想到君子的'形象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前秦春秋时期人,百家争鸣的年代,出大师和君子的时代,那是一个思想家的高产期,之后两千多年来中国还没有一个文化学术时代比得上百家争鸣的时代。

  之所以儒家学说能留传至今,并成为中华民族之精神,君子之道是很重要的,功不可没。在今天看来要想君子是一种高贵,是一种修养,甚至是骨子里带来的血统,其实不然,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君子。《论语》中说,哪怕是没有读过书的人也可以成为君子,只要他的言行能符合君子的要求,那么他就可以是君子,很接地气,没有门坎。世俗的人很多,但不代表他们否认君子之道,不向往君子之道。

  有人会说,君子不懂变通,严肃太过,实则不然。《论语》中有云:君子不器。又有云“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意译来说,是有人问井里面如果有人被困,君子会不会跳下去救?孔子说,难道我不会在井边放绳子下去救吗,非要跳下去吗?跳下去我不是也上不来了吗?君子不可能被忽悠的。可见孔子一点都不呆板,不单把道理说清楚了而且很有幽默感。

  又有人会说,不犯错的人没有,做君子太难,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君子也有犯错的时候,《论语》有云“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不二过,不迁怒。没有人会愿意在同一件事情上犯两次错误,所以说君子之道也是人之常情。

  百家学说,或多或少都会有和儒家思想相同或相近的地方,直到现在为止,文人写文章或多或少都会引用儒家学说,只要涉及到人和社会,国家都会提到儒家,儒家学说就是关于人、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学说,简而言之,教育如何做好人以及处理好人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学说。

  这在西方人称为伦理学,包括伏尔泰在内的许多哲学家、文学作家都是认同褒奖过儒家思想。这种学说是一种礼、义、仁、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修行,是君子的修行。国学是中国文化传统之信仰,而学好国学必须先学好儒家,学好儒家必须要从《论语》开始,学好《论语》则要从二个字开始切入,“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章太炎先生说,“忠恕乃絜矩之道,言推己及人者。”

  忠,要诚心实意,坚定信念,行礼学道,爱国爱民。恕,要宽人严己,不强加于人,爱人如爱己。忠恕缺一不可,忠恕领悟了,那么可以说你己经走上了君子之路,虽然任重道远,何不试学而为之呢?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做不成君子,做个文质彬彬的人也是值得别人称赞的。

  论语读后感 篇4

  假期时学校要求读《论语》,刚拿到这本书时,感觉古文深奥、枯燥,没有一点兴趣,后来坚持读了一个晚上,感觉不错,再后来临睡前每天都要看一会,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读完后我觉得真是受益匪浅,它是一本能给你正能量,能给你智慧的书,其中几则给我印象颇深。

  首先要记住孔子的这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努力吸收新知识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以称为老师,我觉得对于刚调到小学的我来说,确实是没有做到熟读典籍,没有做到温故而知新,以至于这次业务测试中成绩不理想,“业精于勤,荒于嬉”知识只有经常复习,时常巩固,方可积淀下来,如果抛开,它就会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作为一个小学语文老师自己对业务知识都不精通,还怎么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容呢?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一定要博览群书,知识丰富。不学习、不温习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只有经常温习学过的东西,才会从中获取更多的经验,我们的老师总是抱怨没有时间,鲁迅先生曾说: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每天只要挤出那么一丁点的时间,读读书,才会让知识慢慢沉淀在你的脑海中,只有储备足够丰富的知识,才能带着你的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自在的遨游。我们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如何温习,再聪明的人,不通过温习也不可能牢固、系统地掌握好知识,自古以来,不少名人都十分重视复习,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八十岁的时候他依然能背诵出圆周率小数点后面一百位数字,人们就问他如何记得这么清楚,他说:“很简单,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同学,学得快同时也忘的快,需要不断的复习,才能掌握,“复习是学习之母”,一个会复习的孩子才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个会复习的孩子才能获得新的知识与体验。

  其次要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来劝勉自己。孔子说,学生在家要孝顺父母,在外敬爱兄长,做事要严谨讲诚信,博爱众生,多和有德行的人接近,这样做了之后,还有余力,再去学习文献知识。是啊,好好孝顺父母,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而后悔莫及,老爸老妈的脸上已经爬满了皱纹,工作之余我们要常回家看看,看看父母,陪他们聊聊天,唠唠嗑,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顺,和兄弟姐妹不和睦,那么他的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将来也是一个不孝不仁的人,小时候听过一个故事,一个老人打碎了一个碗,他的儿媳妇对着老人大发雷霆,老人从此就找了一个木碗,有一天儿子在玩木头,就问儿子做什么?儿子说:“我在做木头碗,等你老了,我也给你用这个碗。”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作为一个教师,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你的孩子,你的学生,生活中多向年长者请教,工作中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人生中多和仁爱而诚信的人做朋友,只有具备了孝顺、仁爱、诚信,才是一个完整的人,只有老师先学会做人,才能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人是教育的根本,先让学生学会做人,再去做知书达理的人。

  最后就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一句,孔子说: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不论白天黑夜不停的流逝。这句话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我觉得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前途。懂得时间的人,珍惜每分每秒,孜孜不倦,事事如意;不懂得时间的人,浪费每分每秒,虚度年华,碌碌无为。趁着年轻,我们做老师的一定要抓住时间,去读书,去思考、去钻研,即使不能桃李满天下,也愿花开遍地香。俗话说的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如果不懂得珍惜,时间将转瞬即逝,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视时间为最宝贵的呢?著名科学家丁肇中说:“看电影是金钱和时间上的'浪费,尤其是时间,那是最浪费不起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最讨厌的三件事是理发、剪指甲和上厕所,他认为做这三件事,就是在浪费时间,作家巴尔扎克他的时间是一分一秒也不空过的。一次他太累了,就对朋友说:“我睡一会儿,你1小时后叫醒我。”1小时过去了,朋友实在不忍心叫醒他,巴尔扎克醒来后,发现超了一小时,暴跳如雷地对朋友说:“你为什么不叫醒我,耽误我多少时间啊!”是啊,伟人之所以是伟人,就是因为他们不会浪费一丁点的时间,在短暂的人生道路中,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再丰富一点,我们不能让时间停留,但可以在时间的阡陌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我们不能决定太阳几点升起,但可以决定自己几点起床。

  国学博大精深、意蕴深长,值得我们教师学习,今后我还要读更多的国学经典,因为那里藏着人生智慧,当你在工作中、生活中彷徨迷茫时,不妨翻开我们的《论语》,你会收获“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论语读后感 篇5

  一谈到我们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非《迄语》莫属了。就连中国文学大师钱穆也认为《论语》应该是中国人,人人必读的书。

  《论语》是用来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一直有深远的影响。

  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论语》多为语录,但都辞纲义富,有些词句、篇章形象生动。孔子《论语》描述的中心,“失子风采,益于格言”,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上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于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且,还刻画了一些性格迥异的弟子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颜回的温雅贤良,子贡的聪颖善辩,曾想的萧酒脱俗,等等。

  这个假期我有幸升读了这部语录体的著作,其中的'《为政》篇令我印象深刻,感触颇多。我想谈谈其中三个章节的体会。

  第一个章节是《为政》篇第十八章,这一章中记录道:“子张学干禄”。子日:“子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龙,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这是在讲述子张向孔子学习求官得俸禄的方法。孔子告诉他:“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加以保留;其余知道的部分谨慎地说出,这样做就能减少错误;多看,有怀疑的地方保留,其余了解的部分慎重地去做,就能减少懊侮。说话的过错少,行为的懊悔少。宫职俸禄就在这里面了。

  我认为孔子说的政错。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虽然,我如今仅仅是一个学生,但是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比加有一欢,我竞选上了班级里的班干部,老师让我帮忙把作业抄到黑板上,但是,因为记错了考师让我写的作业,导致了许多同学没有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伙伴们对我很失望。

  这就是应验了这句话啊!如果当时我记清楚了老师的指令,如果我在记不清的情况找老师确认一下,如果我没有做这件我没有百分百把握的事,同学们也就不会因为没有完成作业而被老师斥责了吧!我神威信也不会一落千丈。

  所以,不管事情有多小,也一定要做到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不然就会让你追悔莫及啊!

  另外,第十九章也让我体会较深。这一章是这样记载的:“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这句话讲的是:鲁哀公问孔子说:“怎样做才能使百姓信服呢?”孔子回答道:“推举正直的人放在邪曲人之上,百姓就信服了。如果推举邪曲的人放在正直人之上,百姓就不会信服。”

  我认为孔子在此论述的是用人之道,说明了为政者必须有明辨是非的眼光和正直无私的心怀。否则,一日出现“亲小人,远贤臣”的情形,不旦会使局势危险,还会失去百姓们的拥戴。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示例。就拿我们学校的事来说吧!每每评选班干部或三好学生时都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班有一位同学体弱多病,常年住在医院里,但是每当评选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基至是班干部时,他的名字都会列于名单之上。大家都十分的气惯,气愤这位同学什么都没做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评选上。要知道,许多同学为得了这一个名额争的“头破血流”,后来有些同学渐渐明白了,什么公平竞争,不就是只要班主任的一同话,他说你行你不行也是行的,他说你不行你行也是不行的。

  在此事中,班主任就是那个为政者,如果班主任做到了公平公正,那么输的同学会服口服,反之,则亦然。那么作为一个为政者,是选择一举两得还是得不偿失呢?我相信明智之人一定会毫不犹豫选择前者。

  而最后我想要谈谈体会的,则是我认为一个人为人最最重要的一点了吧!

  在《论语》中,是这样记载的: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这句话说的是:孔子说:“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做人。就像大车没有輗(车辕横木上的关键),小东没有軏(车较模木上的关键一样,怎么能走路呢?”

  想必“狼来了”这个故事大家并不陌生吧?故事里的主人公不就是因为欺骗了村民们太多次,而当真的狼来了的时候再也没人相信他,上来救他,I导致他被狼咬死了吗?而他死亡的原因,不正是因为他自己的不守信,欺骗村民导致的吗?如果他不这么做,他不也就不会死了吗。

  像这样守诚信的故事还很多。在国外,有一个小男孩名叫华盛顿,他有一次不小心砍倒了一棵父亲最喜欢的樱桃树,但他并没有撒满而是勇敢的承认了这件事,最终他得到了父亲的原谅。

  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曾子杀猪,季布一诺千全,郭沫若与芭蕉花等等。由此可见,诚信是多么的重要!而孔子的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精辟至极啊!

  怪不得就连商业大亨马云也说:《论语》是人类真正的智慧,是我重复看、不断看,受益最深的书。

  论语读后感 篇6

  很多人都说于丹的论语心得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读于丹说论语,让人领略到的就是这样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德行。由于时间的关系,应该说对于丹的这本书只是粗略的读了,自认为还没有读透,但对与自己实际生活和教学相关的章节,读后确有感触。

  一。对待生活缺憾的态度:

  第一个态度是,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地用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一种遗憾,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

  那就将如印度诗哲泰戈尔所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星星了。”承认现实的不足之处,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弥补这种不足。现在的英语教学结果应该说对我校的英语教师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缺憾,每一名英语老师都在尽力,都很认真负责,但一次次的考试成绩却不尽如人意,总感觉自己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可以说在每一次考试成绩出来后,总要有一段时间心情是很郁闷的。读完这一部分后,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首先,我们要明确这个缺憾是我们必须面对,也许还要有很长时间需要面对的,我们要从抱怨学生的懒惰,抱怨家长的不配合,抱怨领导的不理解中跳出来,因为这样做,除了给自己填堵外,我们得不到一点好处。

  反之,我们要积极思考,班级有好学生,说明我们的教学不是完全失败的,至少在求精,求尖方面我们做到了,我们需要反思或者在以后加强的是如何找到并实施更好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困生的各项能力。将缺憾降低到最小化,直至消失。

  二。明确的交友标准:谓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也就是说,好朋友有三种,坏朋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损矣。友直就是说要为人正直,要坦荡要刚正不阿,一个人不能有谄媚之色,要有一种朗朗人格,在这个世界上顶天立地,他的人格可以映校你的人格,他可以在你怯懦的时候给你勇气;

  他可以在你犹豫不前的时候给你一种果断,这是一种好朋友;友谅,也就是宽容的朋友,其实宽容有的时候是一种美德,他是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美德之一,我们会发现,当我们不小心犯了过错或者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时候,有时候过分的苛责还有一种批评,都不如宽容的力量来得恒久。

  其实有时候最让我们内心受不了的是一个人在忏悔的时候没有得到他人的怨气反而得到淡淡的一种包容,所以有一个好朋友,他会给我们内心增加一种自省的力量;宽容的朋友不会使我们堕落或者更多的放纵自己反而会让我们从他人的内心包容上找到自己的弊病,找到自己的缺失。

  所以宽容的好朋友,是一种做人的情怀,是我们在失落时需要的关怀,是黑暗中所需要的光明。友多闻,就是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朋友,当你在这个社会上感到犹豫彷徨有所踌躇的.时候,到朋友那里以他的广见博识为你做一个参考,来帮助自己做出选择。

  知道了三种好朋友,同时,还有三种坏朋友,叫做友偏辟、友善柔、友便妄,这是三种什么人呢?

  论语告诉我们,第一种坏朋友,友偏辟,就是指性情暴躁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情况,当你还需要理智判断的时候,你的朋友却先自盲目下定了结论,这种暴躁的朋友往往因为盲目的激情影响你的判断,让你做出可能永远无法挽回的后果。第二种叫做友善柔。跟第一种相反,是说那种脾气特别优柔寡断的朋友。要知道,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激烈,很多时候,机遇在我们面前只是一晃而过,你必须果断的去把握它,而善柔的朋友往往干扰了你的思维,使你犹豫不决,这种朋友总是让你错失良机。第三种,也是最坏的一种朋友,友便妄,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来谋取个人利益的小人。他们往往会打扮出来一副善良的面孔,来博取你的信任,直到你发现被他利用,而这时往往你已经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现在的师生关系中最能起到辅助教学的就是朋友关系。那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论语中的这“三益友,三损友”同样适用,在给学生评价时要正直,公正;在发现学生的错误时,除了必要的严厉,更多的时候需要我们的宽容,理解与引导;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多闻,现在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仍旧是真理,只不过现在的教师要想教好学,也许需要一缸,一池,甚至更多的水。而现在少数破坏教师形象的个别人,其身上正体现了损友的特点,要么武断,让学生心生敬畏,恐惧;要么柔弱,让学生随意欺负,或只是错误理解了赏识教育的真谛;要么势利,自私,只求在学生身上获取眼前的物质利益,最终受人鄙视。

  看了《论语》相信我们对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都有了自己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学和生活中,论语将成为我学习,反思,感悟的最有力支持与后盾!也希望学校能给我们提供更多这样的好书来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论语读后感 篇7

  读完《于丹〈论语〉心得》这本书,心灵有所触动:它使我重新认识了孔子,让我领略到了一种独特的智慧,一种正确的心态,一种融入到当今社会中理性的道德。

  《论语》是一本记录着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学和生活的语录。记得读中学时,我在语文课上机械地背诵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其实并未真正读懂。而今,于丹教授用自己独到的视角,将这样一本古老的书籍,用现代的眼光进行系统的解读和阐释,拉近了我们普通人和圣贤之间的距离。

  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离我们很遥远的古代圣贤。可是现在,于丹教授将一般人艰涩难懂的《论语》和现在这个缤纷的世界联系起来,通过心得的方式来解读,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结合现代实际生活娓娓道来,阐述其深刻内涵。其中,她的许多独到见解,仿佛让人欣赏到了一个个曲径通幽的胜地,宛如久闭的心门打开了一扇窗,丝丝缕缕的阳光透进来,心里明亮了许多;又如涓涓细流注入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胜收。

  于丹教授笔下的孔子没有圣贤的架势,朴素平和、平易近人,时时传递出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正如易中天所说:“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说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于丹〈论语〉心得》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等七大篇章,并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事的哲理。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谈谈《于丹〈论语〉心得》诠释的“为人处事”:

  (一)为人之道。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于丹〈论语〉心得》告诉我们,要想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二)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于丹〈论语〉心得》中提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意思就是说,一个人不要越俎代庖,你在什么位置上,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要越过你的职位,去做不该你做的事,不在其位,就不要谋其政。在工作上如此,在与人相处方面也要如此。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于丹在《<论语>心得》中借用《论语》之语总结了与人相处的几点原则:第一、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第二、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第三、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三点原则中我们可以悟出,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三)交友之道。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于丹〈论语〉心得》中说,对待朋友要有一定的尺度,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保留一条界限,这样朋友也才能够交往得长久。可见,通过《于丹〈论语〉心得》,《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通过《于丹〈论语〉心得》,我们知道了这是孔子对人生理想的总结,这也被后人奉为人生理想的指南。

  (五)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从《于丹〈论语〉心得》中,我读到了这份人生的价值体系。

  于丹教授对《论语》的感悟是快乐的、丰富的、给人启发的。通过读《于丹〈论语〉心得》,我学会了修身养性,品味人生的生活道理。只有以淡泊的襟怀,旷达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闲适的心态去生活,并将自己的情感和生命融入到自然的状态中,才能寻找到自己内心的那份安宁,也才能如孔子教导我们的那样:快乐地生活!

  如果看过这本书的同学,不妨体会一下大家对于这本书的看法。没看过的同学们不妨也看看哦。

  论语读后感 篇8

  《论语·里仁》凡二十六章,主要讲孔子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如何成仁的。

  第一章、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仁是儒家世界的根本,以仁为本是儒家的价值选择,尽管孔子之后的儒家提出了性、道、理等诸多概念,然而仁之主体不变,也就是说仁是人之所为人的本质所在,也是天、地、人三才之本性。《中庸》说:“仁者,人也”;孟子说:“仁也者,人也”。东汉刘熙的《释名》说:“人,仁也;仁,生物也。”结合《周易》之“天之大德曰生”来理解,仁不仅仅是人的全德,而是结合、吸纳了日月、天地阴阳的之灵气,故有人为万物之灵、民胞物与之说。明代张信民的《印证稿》也证明了我这样的体悟。张信民说“惟于《易传》发明最著、最精切,曰:‘天之大德曰生’,又曰:‘元,善之长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仁,盖在天之大德曰生。而人禀此生理曰仁。故人之原出于天。而与天之大德同量同体也”。按照阴阳家《雪心赋》的说法:“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仁应该是天地和合的精气,人得其全,才有人性,故孟子道性善。因此,在我们儒家看来,人有能力体悟到天地之道,人生之动力、人之尊严、人之价值就在于创造生命,改善环境,发挥人的能力实现仁道。

  尽管仁是人本有的,人人都有的本来性。但是因为有的人并没有看到自己的本来性,不愿意发明人的本性,甚至还没有脱离动物的本能,是以处事做人难以安分守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以不劳而获、机巧使诈剥夺他人的劳动为人。综合之,就有崇高、伟大、平凡、平庸、贪婪、多欲、恶毒、善良、美、丑、真、假等等多样的实在世界,这个世界不是人人的理想世界,更不是儒家认可的世界,因此,儒家就要通过教育、生活实践提升人生的创造力,发现自己的仁性。在儒家的'视野里,仁不仅仅是道德的范畴,还是自然宇宙秩序本来性的属性。

  而道家却反对儒家的这种仁化自然,自然仁化,把主观世界与外在世界一体化自然人生观,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道德经》第五章)”。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追问一下,如果听任人与社会自然变化,人的意义和价值又如何显现呢?如果个体自然任性,这个自然任性能保证自己的安身立命吗?“守于中”不也是一种主体的有为吗?道家的这种看待人世间的立场,必将走向道教个人修行,以求长生不老的境地,尽管汉代黄老无为之术曾经显赫一时,最终还是归隐于山林之士。大概这是儒家治世、道家养身,佛家养心的历史使然吧。无论哪一种价值取向,在儒家看来,只是一种生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有人会问:“究竟什么是仁呢?”孔子没有给仁下一个逻辑的绝对的静止的定义,孔子说了好多仁,但是还是没有给仁下一个逻辑学意义上的定义。这也是现在习惯于西学逻辑思维难以理解的地方所在。其实,生活只能用生活来定义。生活中的人生立场、价值取向、生活理念一旦被定义,就使得生活变成了枯燥的程式,束缚了活泼泼的人生乐趣。因此,儒家的哲学不是分析的知识架构,而是活生生的生命体验。

  基于以上对仁的一般性把握,对“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句读就是“里仁为美”是句号或者感叹号,表示肯定判断,里是乡里的意思,就是民间经常说的“乡里乡亲”“乡里”的意思。在周代的制度里就有“王及诸侯国都郊内置乡,民众聚居之处曰里”,这就是乡里的来历,现在韩国农村仍然沿用这一制度呢。“为美”就是为佳,为善,为好的意思。“为”就是以什么为什么。“里”名词使动的用法,所以说,“里仁为美”就是说选择住处或者说选择安居的地方以仁为最佳的选择参考。“择不处仁,焉得知?”处,处于,安于,居于;焉,如何,怎么;知同智。就是说如果选择居住的地方缺乏仁,怎么(说自己)有智慧呢?

  所以,南宋大儒朱熹说:“择里而不居于是(处仁)焉,则失其是非之本心,而不得为知矣。”

  在笔者看来,“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现实意义是求知、找工作都需要仔细了解、考虑一个单位的文化与教养,一个没有教养的学校绝对不是什么好学校,一个没有社会责任的企业绝对不是什么可以长久的好企业,一个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百姓的尊重、缺乏对人的一视同仁,绝对不是什么合格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职能部门。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容易被人忘记的是“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的居家启示是买房子一定要看所居住的邻居周边的关系如何,邻居偶遇是否有微笑;还有买房子还要看房子内的结构、场域是否与所在地的气候地理环境相适应,阴阳是否和合,等等。

  总之,儒学是生活的学问,儒学即人学。

  论语读后感 篇9

  《论语》是一部年代久远、体量博大、内涵丰富、道理深奥、文字怪僻的古代经典。在此书问世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读这本惊世之作,是很有必要的。在社会发展进步,人类文明颠离重流的今天,在全社会倡导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全民素质的今天,用孔子的思想去引导自己的思想、指导自身的行为应该是很有必要的。

  在细读和品味了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的《论语》之后,感触颇深!先就其书而言,“论语”的“论”字读“伦”音,“伦”字的解释有三种:第一种是“辈、类”;第二种是“条理、次序”;第三种是“人伦”。单单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其中深含的寓意已经很深刻了,体现出了一种最基础、最根本、最源头、最本质的“伦”字。万事万物都有它的发展规律,所以人应该讲究一个“伦”字,即伦理道德。

  再者,就孔子其人来探究,他被后人尊称为一代圣贤和万事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是世界文明史上的最伟大的文化巨匠。他的思想学说,为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产生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生平坎坷,三岁丧父,家境贫寒,他的成长与母亲颜氏的辛勤培育是分不开的。他11岁跟随鲁太师学习周礼,19岁已经掌握了被总称为“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并逐步形成了以“仁义”为核心,以“中庸”为准绳的伦理哲学,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的儒家学说。孔子的人生观是听天由命,积极投身于社会现实,重实践,重人伦、重内省;孔子的思想教育是普及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循序渐进,启发疏导;孔子的经济思想是以得民安民为出发点,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孔子的军事思想是反对擅灭人国、擅灭人祀的战争征伐。

  本书中,孔子重点阐述了关于学问、为政、礼乐等方面应该遵循的道理。在关于“学”的问题上,他认为学固然有学书本的一面,但是更重要的应该是学做人、学礼乐、学从政、学生活等,他不主张死啃书本,更多的喜欢社会生活实践。在从“政”的思想核心上,他主张“以德治国”,他认为孝敬信勇是为政之德,圣贤君子才是为政之人。同时他论述了礼乐之事的得与失,指出了礼乐对于为政的重要性。

  本书用经典的语言高度概括,深刻透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欲做事先做人”也许应该是我们涉世之初作为人所必须清楚的最基本的处世之道。做人?应该怎样去做人,做个怎样的人?做事?做什么事,应该怎样去做事?应该是我们永远追寻和追求的完美人生和理想境界。“思想的高度决定行为的高度”,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行为,相反,什么样的行为也同样会折射出你最本质的思想。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给人的思想造成了很多负面的影响。在这种环境的发展与不断的变化之中,在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保持思想的稳定,形成定性和纯洁性,发展相对的平衡性,给思想的净化找一个支点,应该是每个人应该深思的问题。我想用孔子的思想和他所阐述的哲理、倡导的观念去工作、学习和生活,并用以为人处世之道,应该是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个人成长的。

  在读了论语之后,在深刻体会了很多的道理之后,我想就如何提升领导力,我想从简单的做人和做事谈谈自己的体会。

  首先,应以做人为本。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在哪个工作岗位,人的品格永远是第一位的,以自身品格形成的人格魅力应该是无形的领导力。只有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才会产生相应的领导效应。领导在很多场合是受人瞩目的。换句通俗的话说,你的身上聚集了很多群众的眼光,大家在看着你,看你是怎么做的.人,怎样做的事?如果你是一面好的镜子,就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继而会产生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就会巩固你的领导力。所以,第一点就是要率先垂范,做群众的镜子,给群众树立榜样。

  第二点就是在工作中,在做事的过程中,工作的方法,和对待群众的工作态度,也就是与工作伙伴(可以是上级领导、同事、或者是下属)相处的环境所产生的工作氛围是怎样的?这种工作氛围应该是用领导力来打造的,和谐的团队是体现领导力的具体表现。所以,我们倡导快乐工作,工作的快乐应该是源于和谐的。如何来营造和谐,那就需要用孔子的思想,用论语中所阐述的很多潜而易见的道理,蕴涵的深刻哲理来处事。处理好日常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处理好工作过程中发生的大小事情。

  论语读后感 篇10

  从前,因为各种杂事,从没有静下心好好翻看一本书,都是零零碎碎的读些只字片语,自从参加了读书协会,在大家的影响下我开始认真的阅读一本书。在这个寒假,我翻阅了一本影响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巨著——《论语》,这让我受益匪浅。

  从我们的历史课本中,大家能知道,西汉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让儒家思想成文了中国的正统思想,而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成为了那个年代道德思想的标准,直到清朝末年。在这两千年的学习中,论语已深入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骨髓,在中国人的道德观念中扎根繁衍。但从历史中,我们获知,这两千年统治者更多的还是将儒学和《论语》作为一种统治工具,运用论语中的“礼,仁,忠,孝”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加强自己的统治,所以,在我们要推翻封建统治时,就必须先推翻它的思想枷锁。《论语》自然是首当其冲。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是非常正确的,打得很好。但当时的局限,全盘的否定,也使得中国的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抛开任何历史偏见来阅读它时,你会发现,他蕴藏着几千年,我们古人在生活实践中获知的大量智慧结晶,这些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是一份及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就《论语》本身来说,他不像西方人的思想著作,在某个问题上做十分深入的分析,他的思想道理非常广泛浅显。对于读惯西方哲学、神学著作的人来说,孔子的思想可能会太散乱了,没有一定的系统。然而在细细的品味中,你会发现,“圣人”所说的都是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有着非常强的实践性,生活性。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国人的道德思想特点,重实践不重理论。就像老子说的“圣人行不言之教”,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论语》中看到的,都是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论和日常的琐事,然而,就是在这些平凡的言论和日常琐事中,蕴涵了泱泱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的精髓。

  在读书协会的讲座中,我听到老师说:《论语》就是译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书。这让我感触很深: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所以,阅读《论语》要和我们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我们才能从实践中去真正感受《论语》中的精髓。

  打开《论语》,我就像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造就了一带圣人——孔子,一个20xx多年前的学者。他的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他的言行,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先进,那么贴切。

  孔夫子曾经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也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多么令人不可思议!作为一个学识渊博的大学问家,孔子还有必要这样孜孜不倦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探索中去吗?然而,从他的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答案是肯定的。这让我对自身的浅薄感到惭愧。

  从孔子的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的'学术并不是探求天地万物的客观规律,而是探求社会与人生的具体真谛。作为有限的“人”,却投入到探究无限的“人”之中,这也许就是让孔子感到学无止境的原因吧。

  作为一名教师,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也能偶尔感到人的性情举止,是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的。每当探究出新的内容后,原来的旧的规律就被打破了。在阅读了《论语》后,我才发现几千年前,孔子就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了,“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它的意思是“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原来,去了解人性,才是最困难的。而孔子最精辟的论述,也自然而然体现他对人性的入木三分的见解。

  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在教学,我想在孔子的言论中已告诉我们“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道理。这让我想到了自己的教学。

  记得有一次课堂上,学生对于我提出的一个历史问题产生了疑惑,根据他平时看的电视,他不赞同我的观点。当时,他开始在座位上和旁边同学,窃窃私语。他的行为已经违反了课堂秩序,我很生气,所以,立刻点名批评了他。他很不服气,课后在和他的交谈中,他始终不认为自己有错。在读了《论语》后,我发现,在教人求真的时候,我的错了,我没有真正的好好的去了解这个学生,从他的行为,可以看出,他是喜欢历史的,而且愿意学习,因为只有认真学习了,才会真正产生疑问,而我却只看其一,而不看其二,做了错误的决策。

  教师教的是“人”,这不是一成不变的客观规律,而是千变万化的事物。从《论语》中我明白了,对待人不能墨守成规,如果那次事件中,我能在课堂上对他的认真加以肯定,对他的行为给以提醒,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吧。

  在阅读《论语》的过程中,我深感自己对于世界的渺小,深感自己行为的诸多缺失,但从《论语》中,我不断找到新的自我,不断成长。我深信《论语》是一本值得我们细细品位的好书。

  论语读后感 篇11

  工作都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最近一段时间,按照教育局的要求,读了一点《论语别裁》来充实自己。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谈古论今二而撰写成《论语别裁》,通过南怀瑾先生的论述、诠释,希望自己从《论语》中学道行多的方法,去治我的工作、生活。下面谈一丁点读《论语别裁》的感受。

  《论语别裁》这部书是南怀谨先生对《论语》这部书别出心裁的解释,特别是有别于明朝朱熹对《论语》的解释。他认为现在人们对于儒家学说的错误认识和理解,多是由于朱熹的解释给人们的误导。《论语》这部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部书的绝大部分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或者其他人的问答的话。聪明的学生问他,有聪明的答复,愚笨的学生问他同样一个问题,他的答复便又不同。

  孔子说话,是因人而异的,即"因材施教"。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他将人看作是平等的。《论语》中有"性相近,习相远,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就是说,除了绝顶聪明和绝顶愚笨的人没有办法教育以外,其他都是平等的,可教育的能力是一样的。孔子提出了四个字,可以说是中国的民主主义教育哲学,就是"有教无类",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孔子的教育,他"教"什么呢?孔子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字,就是"仁"。孔子的看重"仁"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仁",就是人的人格,人的人性,人的尊严。孔子说"修己以敬"。孔子的学生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这个学生又问:"这就够了吗?"孔子又说:"修己以安百姓"。这句话就是说教育并不是让你去打坐念经,"修己"是让你去做自我教育的工作,但是还有一个社会目标,就是"安人"。安人是给人类以和平、快乐。

  这个教育观念是新的。教育并不是为自己,为的是一个社会目标。所以《大学》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是修身的基础,而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是社会的目标。所以孔子时代的这种"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观念就是将教育个人与社会连贯起来。教育的目标不是为自己自私自利,不是为升官发财,而是为"安人、安百姓",为"齐家、治国、平天下"。因为这个使命,就感觉到"仁",受教育的人。人本来有人的尊严,到了做到自己感觉有"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的使命时,就格外感觉到一种责任。

  所以《论语》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就是说,必要时,宁可杀身来完善自己的人格。这就是《论语》中的'"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孔子的弟子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就是说受教育的人要有大气魄,要有毅力,因为"任重而道远"。"任"就是担子,把"仁"拿来做担子,担子自然就很重。孟子说:"自任以天下之重",曾子说"仁以为己任"。以整个人类作为我们的担子,就是2500年来一个了不得的传统。后来宋朝的范仲淹也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就是"修己以安人"而感觉到"任重而道远"的缘故。明朝的顾亭林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也是这个道理。

  《论语》的深邃,是即便南怀谨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也要穷数十年的精力才能入其堂奥的巨制。我作为一个后学晚辈,只希望随着人生经验、阅历的增加,对《论语》的理解也能更加深入,对于我的教学和生活不断带来更大的帮助。

  论语读后感 篇12

  炎炎夏日,看于丹的《心得》看出了一丝清凉,一份释然,一份感悟。

  于丹说:“我不主张从性别看孔子,在我的心目中,孔子只有温度,没有色彩。”的确,于丹为我们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孔子,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孔子用一部《论语》链接了东西南北﹑古今中外。但其主题却很单纯,单纯到只有时间和空间,只有温度,它传递的温度是一种态度,一种说,人家都有兄弟,可是我没有。于是他的同学子夏就说了一番我认为很有深度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于丹针对这一句话告诉我们:“对于缺憾,我们可以转化自己的态度和处事方式。”

  人生决不会尽善尽美,而面对缺憾也是一种勇气。我个人认为我还是有这种勇气的,因为我觉得,比起我所拥有的,这些缺憾不算什么,有句话说:“朴素的,温暖的态度。

  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只是通过于丹的讲解识得其冰山一角,但我依然把这一角写下来,因为这见证着我思想高度的一次上升。

  人生百年,谁能无憾。《论语》中说,有一次,司马牛忧伤的人生中应该计算自己得到了些什么,而不应计较自己失去了什么。”在汶川地震一周年时,我写道:“我们多么幸福,我们还活着,看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我们拥有健康的体魄,还可以肆意的奔跑。”所以,珍惜现在所拥有的,面对缺憾和不如意,我们无力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用积极的心态面对,这样我们会很快乐,很满足,进而很幸福。

  如果只看重缺憾,这个缺憾将成为一种心理暗示,他会成为你生命中的阴影,影响到你生命的质量。所以我们对于缺憾学会微笑吧!

  关于处世之道,于丹也教给了我们很多,她引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有人问孔子:“以德报德,何如?”孔子回答:“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于丹说:“这是孔夫子教给我们的处世的分寸,提倡的是一种人生效率和人生的尊严。孔子不赞成以怨抱怨,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怨恨去面对另外的一种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将是恶性循环,无休无止。当然孔子也不赞成以德报怨,因为你付出太多的恩德和慈悲,对于已经有负于你的人是种浪费。

  于丹这番话让我对自己做了深刻的反省,在生活中“德”也就是通俗说的宽容是处世的重要因素,我始终摒持这一观点,然而,久而久之,我发现因为我对什么事都付之一笑的`态度,让不少同学喜欢拿我开刷,为此我很郁闷。知道了这些道理以后,我尝试让自己懂得一点分寸,也让别人给我留些空间。

  说道这儿,我又想起了我以前的一种想法,坏人是可以用善良和宽容感化的。所以我以前对那些不太好的同学都很宽容和友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也在脑中淡化,原以为是长大了,世故了,现在我才明白是他们消磨了我的宽容和耐心。对于有些事,有些人,不值得。现在我的原则是:对于该以德报怨的,我一笑置之,不值得的,我不会浪费力气。

  在于丹的心得里,还有一部分让我感受颇深,那便是交友之道。关于这个《论语》中有很多,于丹也讲解了很多。但我觉得我最欠缺的于如何与朋友相处融洽。

  《论语》中有句话:“言未及之言谓之躁。”于丹解释说:就是话还没有说到那里,你就出来发表意见了,这是我与朋友相处的最大缺点。于丹告诉我说:“大家有公共话题时,一定要众望所归,大家在期待一个话题时,再娓娓道来。”这是我很需要学习的。

  其中还有一句:“言及之而不言。”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话说一半,这是我很讨厌的一种行为,但在我身上也找的到踪迹,这也是我需要克服的一种行为。

  最后一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了,换位思考的相处方式是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我觉得会不会换位思考是你人缘好坏的关键。这也是一种品质,一种素养。

  于丹说《论语》是最朴素,最温暖的简单道理,于丹也用最朴素的言语为我们讲解了孔夫子历经杏坛讲经、雪宫施教﹑泰山登临﹑齐国闻韶中悟出的《论语》。

  而我也用及其朴素的语言写下了我的点点感悟,与其说是感悟,倒不如说是启发。比起于丹,我体味的太少太少,谈起《论语》我也只能说一知半解,但于丹说:“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辉下学会成长。”

  在漫漫的此人生路上,我会慢慢去感悟这些“每个人心中有而口中无”的简单道理,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用这些温暖的简单的道理连接我五彩的一生。

  感谢《论语》!感谢于丹!

  论语读后感 篇13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就说我们班上的吧.在这个近80人的班集体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为政方面,孔子讲得最多.可我是学工科的,对这一方面也不太感兴趣,就草草地看了一点.自然,虎头而蛇尾也是很正常的.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所以有时间和精力的话,我一定会仔细的重读几遍,细品其中滋味.

  论语读后感 篇14

  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的灵魂,所以当你阅读的时候,你能够走进去,你就能与书中的灵魂对话。每一本好书都体现着人性,所以当你从中体会到人的伟大和崇高,你就会发现这本好书散发着人性的光辉。在这安静的下午,沉浸在书中的我已悄然懂得了这本《论语译注》的内涵。

  在慢慢咀嚼那些富有哲理的语言中;在静静地感受那些通俗易懂的译注时,眼前时时会出现几个鲜活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孔子、子路、颜渊、有子……

  其中,孔子的言论对我的影响颇大。孔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很有智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弟子无数,同学们又称他为"圣人"和"师仙".在学生有困难时他总是乐于帮助并耐心讲解。他那么博学却始终保持谦虚,很善于从别人身上学习,人们夸他他也从不骄傲。《论语》中的许多哲理近乎常识,却仍然深沉,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读《论语》,就好像是穿越千年和孔子对话,让我明白了:要重视个人对家庭、国家、社会和历史的价值!

  老子是以"柔"为主的辩证法,孔子则是以"中"为基点,法家和兵家提倡"刚",这是中国文化的三足。读了《论语》之后,我更欣赏孔子的"中庸"之道和"仁"的精神。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作为儒学经典读物《论语》可谓是把这一精神阐释的淋漓尽致。孔子曾说:"墨家兼爱,是无父也;扬子无我,是无君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句话虽有失偏颇,但是却让我明白了,只有把个人放在社会的伦理体系里面,个人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体现,个人的人格才能得到彰显。

  在《论语译注》中,我对于"仁"的理解尤为印象深刻。孔子的"仁",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社交性、实用性等。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如何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的一个重要体现在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这本译注中不仅了解其中含义,更能深入内部奥妙,探求人生哲理。我们能够从《论语译注》不断挖掘出价值内涵,从而推导出人类和谐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根源。孔子的一系列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依旧具有普遍实用性和永恒价值。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其起源于孔子的孝道观。作为一个思想家,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孝是做人的基础,人之行莫大于孝,连孝都做不到,那其他的品质更无法说了。"子曰:弟子,入则孝,谨而信,风爱众,而亲仁。"可见孝之重要性,可谓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伸和发展。

  孔子的孝道思想分为很多层面,其中最贴近我们的则是子女对父母的孝。孔子在与其弟子的讨论"三年之丧"的`对话中这样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子女就算只念到幼时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也应该为父母守三年之丧。可见父母无微不至地疼爱自己的子女,为子女无怨无悔地付出,子女自然会有报答之心,因而向父母行孝尽孝,子女对父母的孝,则是儒家文化极为重视的思想。

  我认为这本伟大的著作,为我们解说了孔子思想的重要性与意义,阐释了生活中的种种都离不开这位伟大人物的思想。因此,当我深究孔子思想后,我开始思索,我应该过什么样的人生?我是否具有思想中的各种品质?我的人生是否有价值?

  对于我而言,人的人生真正价值在于精神上的胜利,譬如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其表现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的核心理念是"仁爱"主要指一种高尚的品德,仁爱是一种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和精神追求,其他的美德都是围绕这种道德修养而展开的,一个人想追求人生真正价值,应该以爱人为主要前提。"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人在物质上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赢得我们崇高的敬意,真正的敬意在于精神上的,才能使我们感动,并为之震撼,正是因为孔子思想具有精神上的心境,才是我们永远追随,百看不厌,并为之着迷。论语译注》的内容十分广泛,具有哲理性多半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到过重大影响。

  "一滴水是小的,一块石是硬的,但一滴滴的水不断地滴在石头的同一地方,天长日久,水滴竟可穿石,同样我们一次努力的作用是渺小的,但是坚持不懈,不断努力,终会成功。"这是我在看完这本译注后的心声。从这本《论语译注》中可见,孔子他的门人将孔子人生的言行和经历记录下来,长期久积,最终成为一部集子,一笔一划,一字一句,都来自孔子和他的门人不断努力,坚持不懈。

  《论语译注》所体现孔子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简单应答,点到即止;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富于变化,微微动人,这是一本书,是一本好书。

【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典论语的语录11-16

论语的语录11-13

论语的作文02-27

论语的句子02-05

《论语》 读后感04-16

《论语》读后感05-15

论语读后感05-21

《论语》读后感 12-22

论语的读后感12-16

《论语》读后感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