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和自由》读后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爱和自由》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1
究竟什么是爱呢?我们从不善于表达爱,总认为爱是储存在心里不流露的,但其实爱早已经表现在你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每个姿态、每个想法、每个意识中,爱从来都是点点滴滴地表现在生活中。
有一次,我手里拿着贴贴,准备开展奖贴贴活动,有个孩子问我:“老师,这些贴贴是奖给XXX的吗?”我很诧异,问他为什么觉得是奖给XXX的呢?孩子说因为人人都喜欢她,我笑着对孩子说:“老师喜欢每一位小朋友,如果你有进步,做一个好孩子,老师就更喜欢你,也把贴贴奖给你。”从此,我常常听到孩子们互相在说:“我又得贴贴啦!老师说我又有进步了,老师是爱我的!”是啊,班级里的`每一个孩子,无论是聪明的还有漂亮的,是调皮的还是表现一般的,他们都应该得到这种爱。
我们要学会更多表达爱的方式,让爱体现在每一个动作中,每一个拥抱上,每一个眼神里,这样孩子才能接收到,并感受到你的爱。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2
爱,是包容。他要我们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包容孩子的一切错误与失败,接纳他们所有的创造与破坏。
爱,要不忘初心,学会等待。等待孩子在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的环境中自我成长、自我蜕变,完成生命的自我创造!
爱,是理解与尊重。正如孙瑞雪在他的《爱和自由》中所说:“我爱孩子们,始终小心翼翼地仰视他们。”她用“仰视”一词将对孩子的尊重与理解推向至高无上的境界。
爱,是相信。相信我们的孩子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是不可复制的,是有能力成长的,是比我们更强大的!
爱,是平等。我们没有权利命令与干涉,即便是我们的孩子。从他生命诞生的那一天起他与我们就是平等的,他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而不是附属于某个生命。要尝试着蹲下来感受孩子的世界,不要让孩子仰视我们,请相信我们的每一个或好或坏的.举动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
“爱是土壤,爱是阳光,爱是儿童成长的一切”,无论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爱,它就那样简单而又复杂的存在。我没有更多的财富留给我挚爱的尚尚,我这一生唯一能给予他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3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些发达的国家里早已有了水族箱。一只刚刚从蝌蚪转化为青蛙的青蛙被人抓入了一个家庭水族箱。在这个水族箱里还生活着一只龙虾、一条小泥鳅、两条小鲫鱼和三只小螺丝。小青蛙问小螺丝:“你们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的?”“嘿,哥儿们,别去打扰他们,不然,他们会爬到你身上来的,我有这种经历——很难受!”龙虾插话了。“那么谢谢!”青蛙耸耸肩,继续问:“那龙虾先生,您知道怎么样才能逃出去吗?”“哦,不!难道你不喜欢这种衣食无忧,安逸舒适的生活吗?”龙虾尖叫起来。“我喜欢光明和自由!”
青蛙轻轻地叹了口气。终于,青蛙找到了出逃的.路口——排水管道。小泥鳅、小鲫鱼、小螺丝都跟着青蛙逃走了,只有那只龙虾还待在水族箱中。上帝赐给小动物们希望,排水管道的出口是一条大河!他们这一次的出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找到了光明和自由!龙虾最终被主人吃了。临终时,他想:“要是我跟着青蛙出去,那该多好呀!原来不管人还是动物,都要想想将来,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啊。”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4
这本书表达的是一种思想,一种因为爱孩子,而付诸行动上的,如何爱。包括让孩子在合理自由的环境下成长,尊重孩子,让他学会独立思考、行动。
1、合理的自由:这本书并非说一定要让孩子为所欲为,它仍然是有界限的。比如打扰别人、野蛮不礼貌等,那些是需要制止的。但制止的方式,并不是打骂,而是把孩子抱走,让他明白,这样做,是不被允许的,然后他自然不这么做。
2、尊重孩子:这本书让我很感动的是,对孩子的玩耍,她用了“工作”这个词。其实想想是这样,操作教学用具,画画,玩沙,对那么小的孩子的意义不亚于后来的作业大人的工作。用这个词,真正体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尊重。尊重他的兴趣,爱好,在不打扰别人的情况下,专注的发展自己的爱好。
3、独立思考行动:这是在前面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真是有自由宽松的环境下,通过专注的工作,慢慢养成对实物的感知,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力,逻辑关系,从而对事物,能有自己的看法,并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策略性的表达自己的看法。
总体,是一本很好的书,讲述的是思想,是精神。掌握这种精神,为自己的孩子,制定一个规则,在规则内,让他自由的成长。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5
再一次翻看《爱和自由》,仍然觉得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它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对我们育儿过程中的错误提出了警示。
比如我们经常会在孩子做一些看似危险的事情时立即喝止他们,不准做这个、不准做那个,恨不得弄个笼子关起来;我们害怕孩子玩的满身是泥,害怕他们自己吃东西吃的'一塌糊涂,害怕他们在别人面前丢了自己的面子。起初我根本不知道这些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反应,对孩子会有多么大的伤害。知道育儿最大的难点不是要对付熊孩子,而是要尽最大努力提升自己,要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才有可能养育出心智健全的下一代。育人就是育己!我很庆幸在他小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现在孩子正值青春期,所谓青春期的问题都会找到合适的方法,迎刃而解。这得益于《爱和自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6
今年春节期间看了《爱和自由》第四版,和以前看过的第三版比较,感觉第四版的实际操作性更强。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第四版里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在实际中作为参考。
看完这本书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八章“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中写道的:“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成人听懂并相信这一切,我们在对待儿童所谓种种执拗的行为时不再会感到焦虑和生气,而会觉得很坦然。这样我们成人就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的发展自己的空间。
前些天,我的先生对我说:“我发现你这段时间对小米越来越有耐心了。”是的,我们必须知道,在儿童0—6岁发展自我的阶段,不是他们对某件事固执,往往是我们成人自己太固执了。我们固执于我们的经验与需求,而禁锢甚至责怪孩子,这无疑阻碍了儿童的内在发展。
整本书还有其他很多细节都让我顿悟: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的。
感谢这本书带来的一切!
《爱和自由》读后感 篇7
读到“从爱走向独立”这一章,说到成人不独立就没有力量承担生活的重压,孩子不独立便容易被外在的力量奴役,他整天察言观色,谨小慎微,在长久的压抑下,孩子逐渐丧失了自我。
想想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常常是迫使孩子去察言观色,以我们的情绪来主导孩子的言行。久而久之,孩子天生的个性就会随着我们的情绪变化被泯灭,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当初我们在等待宝宝出生的时候,心想只要孩子健康、平安、快乐地成长,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心愿。初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由父母任意规划蓝图,随着他慢慢地长大,我们的要求随之逐渐地增多,已不仅仅是快乐平安地成长,还要培养不同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特长培训,奥数学习,孩子已完全失去了自我。多数的父母随波逐流,早已忘记了初心。
孩子逐渐长大之后,作为父母,总想把最好的给到孩子,想让孩子各方面都好、都优秀,可是现实往往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总要有所取舍,在取舍之间,家长很难把握好尺度,但是要尽可能地不把自己的思想灌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去选择,毕竟,那是孩子自己的人生。
【《爱和自由》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和自由心得体会03-25
爱和自由读后感06-19
爱和自由的读后感03-30
《爱和自由》读后感05-12
爱和自由心得体会8篇05-03
爱和自由读后感【荐】03-07
爱和自由读后感【热门】03-07
【热门】爱和自由读后感03-07
关于爱和自由读后感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