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时间:2023-05-09 15:40:1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学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合集15篇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

  现代化带给人们更多的物质享受,却并没有带给人们更多心灵的快乐,反而带给人们的是更大的空虚和压力。面对这烦躁的社会,许多人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心中少了那份宁静与自然。当全社会都只是以追求物质的享受为乐,而精神却变得一片荒芜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我们不要只在那里感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现在已经到了该我们静下心来,研读先哲的教诲的时候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则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国人的文化根基,是中华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读读我们国学经典中的语句吧,我们祖先早就通晓关于学习、事业乃至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道理直到今天,一样的适用。

  因此,国学经典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培养文义通晓、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的博学之士,更是要培养行谊谨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的谦谦君子。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既博又雅。

  从老师这个角度来讲,高尚的职业道德则是“以德育人”的基本保证。******在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上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我国,人民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因而,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树立师表形象。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是一种以人格塑造人格的事业,潜藏在教师的言行之中的高尚人格形象,就是一部好的教科书,高尚的人格无声无语地具体化、日常化于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一笑一颦、一喜一怒之中,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所起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巨大的、深远的。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必须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为人处世和言谈举止时刻置于学生的监督之下。在思想上,要实事求是,表里如一;在工作上,要爱岗敬业,科学严谨,认真求实;在为人上,要胸怀坦荡,光明正大,诚实守信;在生活上,要先人后己,廉洁奉公,端庄稳重,平易近人。知识要丰富,语言要准确生动,仪表要清洁整齐,举止要文明和谐,以实际行动感召、带动和影响广大学生。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养成崇尚真理、刻苦钻研、富于开拓、耐心细致的风气,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上养成敬重师长、诚恳礼貌、遵纪守规、举止典雅、乐于奉献的风气。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2

  94年我和同学雅宏慕名来到清华校园里转游,心想如果能在这里学习该是人生一大幸事,那时只是幻想而已,然而时光流转到20xx年9月25日,已过不惑之年的我有幸参加了山西省人大国学智慧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的学习,让我有缘实现心中的夙愿。梦想如愿以偿。

  步入清华课堂,感受人文圣地,汲取国学精粹。

  崔国文教授的《易经智慧》让我从多方面了解了《易经》的博大精深,从《易》学的科学思维:“一阴一阳谓之道也,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到《易》学的执政思维:“天地交而万物能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再到《易》学修身思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让我深刻理解了清华的校训。六十四卦与宇宙间无穷奥妙紧密的联系。让我惊叹我们祖先的超穷智慧,《易经》中华科技、文化、哲学之源。

  彭向刚教授的《领导科学艺术》让我们对“领导”与“管理”两个概念有了明确的区分:领导的本质,就是通过发挥影响力,让别人把该办的事办成。职能是谋划和决断,把人与人的关系协调好,让下属心甘情愿地,满怀信心地为目标而努力完成任务,为下属决定哪些事能干。要站得高看得远,选好才用好人,善于发挥自己权力的影响力和人格影响力。最坏的领导就是把好人在不知不觉中扼杀。领导的本质不是揽权而是授权,授权使领导可以谋大事;使部下各司其责,授权能培养人才,使部属获得信任感,鼓舞士气。反之,事必躬亲,使下级产生依赖心里。管理是通过执行制度来完成任务,把事情做对。在提高执行上下功夫。无论做领导还是搞管理,提高自身素养至关重要。要用佛家的慈悲去普渡众生,儒家的思维去齐家从业,法家的谋略成就功名,道家的思想去修身养性。

  李真顺教授的《领导者语言艺术》让我们清楚口才是一切才能的先行官,有口才让你更有风采,是人才不见得有口才,有口才的一定是人才,并教诲我们如何去交流沟通。

  吕建强教授的《音乐欣赏》通过播放,对古今中外的名曲讲解,从戏曲,美声,流行,通俗,民歌中,由放弃一切思考的听觉感受与利用一切思考的听觉感受去欣赏音乐所传递的不同的文化信息,使我们理解了音乐与时代脉搏的紧密联系及不同的`表达所传递的文化内涵。开启了怎样欣赏音乐的大门。

  赵琛教授的,《复命精神》从全新的视角,以独特的思维,阐述了复命的本质:复命就是对他人的承诺,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复命”不仅应该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而是在工作中时时处处得以体现。“复命”单纯的讲,就是对工作任务的无条件接受,无条件完成和兑现,并在第一时间内答复和回馈。也应将它渗透到生活中去对朋友他人甚至是陌生人的帮助和需求,也是展现我们的人格魅力的最好体现。

  中国研究《人物志》第一人的王晓毅教授为我们传授了古代人的人才鉴识术---识人、知人、用人之千古智慧。通过解析“主德”与“偏向才华”学说:主德就是君主(领导者)之才,偏向才华就是臣民(执行者)之才,偏向才华的性格有突出特点的,应安置在与其才能一致的岗位上,发挥性格优势。“主德”是理想的君主,其管理才能无突出特长,君主的职能就是选拔和使用人才,“主德者,聪明平淡,总达众材而不以事自任。是故主道立,则其材各得其任也。--若道不平淡,与一材同好,则一材处权,而重材失任矣”。透视古代伟人的功绩,以鉴公司治理,管理之道,审时度势真正做到量才使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王勇教授的《博弈论》告诉我们博弈在不同的信息条件下如何进行互动决策的经济理论。小到下棋,大到外交中的六国会谈都是在博弈。而在“纳会均衡原理”则是研究解决合作关系的,内涵是互为最优,合作是有利的“利已策略”,在博弈中如何利用信息传递。从囚徒被困的例子看:张三和李四共同犯罪,被警察抓住,隔离审讯。如是一个人坦白而另一个人抗拒,则坦白一方判2年,抗拒一方判7年,如果俩个人都抗拒则判3年,如果俩个人都坦白则判5年,那么张三和李四怎么办呢?他们面临着两难选择,要么坦白或抗拒。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抗拒,结果是俩个人都判3年,但俩人都处于隔离的情况下无法串供,他俩都会想如果我抗拒对方坦白,则会判我7年,判对方2年,结果是都坦白判5年,也就是对每个人而言都是理性的选择。从这则案例也可看到信息传递的重要性,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让别人知道或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值得信赖的愿意合作的人。如果是合作的博弈就要传递信息,不合作博弈就要模糊信息。

  张国刚教授《儒家思想》让我进一步理解了国学精粹:国学是以儒家为代表,儒家的主体经典是四书五经。国学就是如何管理的学问。《论语》“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中庸》“唯天下至诚,为能经伦天下之大经”。领导就是治国,平天下。做领导者的素质首先是“仁者境界,仁爱爱人。仁的基础是孝悌,仁的主旨是忠恕,夫人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其次领导者的艺术是君子风范,“君子”。孔子曰:“修已以敬(修养自己,保持敬畏)”中组部部长李源朝说过当领导的要有敬畏心,第一敬畏历史,你不敬畏怎么能提升自己呢?第二要敬畏百姓,不能太狂妄,第三要敬畏人生,不要游戏人生,对自己的人生要负责。

  君子的思想是修齐治平。儒家的经典纲领是《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德。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君子不器的领导艺术:刘邦当皇帝时对部下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三不如:运筹帷幄不如子房、治理国家不如萧何、打仗不如韩信。人固有自知之明。他的本事在于让那些有本事的人至

  情至信地为他工作,不但你用他,你还让他至情至信地为你工作,这就是领导的本事。领导的本事不是你自己有多大本事,关键是能不能把那些有本事的人用好。

  君子不器,就是你不说自己有多大本事,关键是用的人有多大本事,你未必有这个本事,但你的本事是用人。一个高明的领导是教练员,不是运动员。领导是用人之人不是做事之人,是追求组织绩效不是个人绩效,是提升领导能力不是业务能力。领导是怎么善于笼络人心,能够鼓舞他们至情至信的为你做事。刘邦为什么项羽赢,刘邦是教练,一大堆英雄在为他做事情。“贤主劳于求贤,而逸于治事”。领导的用人方法就是使人如器。“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本”,“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才,明主无弃士。”人都是有缺点的,没有缺点的人未必能做成大事,工作方法是中庸之道:“度、权、和”在错综复杂的工作中如何把握好这三个字。过犹不及,“度”。就是分寸,恰到好处就是度。“权”是权变。“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是通变,要与时俱进。“和”是刚柔兼济。“和”也叫“和而不同”。和不是一样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无为而治:《老子》“无为”,不要以为是什么都不干,“无为”是如何干,怎么干。“无为”是不要妄为,是顺应物与事的规律去做事。关键是用好人把好方向。

  圆融人生的般若智慧:佛教是圆融的智慧,佛学的目的是摆脱痛苦、烦恼,终极关怀即摆脱轮回。当面对不好的事情,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淡泊(看空):空间上的世界宇宙是无边无际的。时间上是无始无终的,这样的无始无终与我们的生命相比,确实太渺小了,我们人生一点悲欢离合,成败得失算得了什么?事业的成败得失不影响到我的心境,以平常心来看待。平常心:一是宠辱不惊;二是得失不嗟;三是心平直。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工作中挣解脱。学习佛教的般若智慧,有利于使现代人逐渐深刻地认识和领悟到超然一切。宠辱不惊、淡泊名利,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以至于最终能培养出世之道,精进勤勉地去做入世的事业的人生态度。把自己的角色做好,在任何挫折和磨难的境遇中都能保持积极乐观、充实而和谐宁静的心态,进而达到一种健全而完备的人生境地。

  圆梦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心得也是有限的,在中国第一流的学府深切感悟了“以爱国奉献、追求卓越”为核心的清华精神,真切体会了清华园“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恭耳聆听了各位专家讲授得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仔细品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虽然走出了山林俊秀,中西兼容、贯通古今、清雅怡人的清华园,却带走了清华魂,“行胜于言”的校风,时时激励着每一位清华人。清华以其博大的胸怀,浑厚的学养接纳着每一位前来学习的人。培训时间虽然只有五天,但清华大学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每位专家们观点鲜明,言辞犀利,风格诙谐,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精彩的讲授,让我终身受益。水木清华,历史悠久,永远教诲着我“行胜于言”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3

  xx年 3月22日至23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莒县教研培训中心举办的国学经典教学观摩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国学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

  来自台湾的一线教师段心怡女士和庄溎芬女士,就台湾的国学教育从政治层面和学校学生家长的普通层面,给我们做了讲座。段心怡女士报告的主题是《传统文化教材课程设计理念》《如何提点出论孟思想的现代意义》。庄溎芬女士的'报告主题是《台湾的语文教学与儒家经典教育》《论语·论学课程设计》。

  我觉得,学校作为传承与发展文化的载体,在引导和弘扬先进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学校文化建设是我国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经典能修正品行、健全人格,使每一个人成长为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行为优雅的现代中国人。为此,我们也积极响应,广泛开展"读经典"活动。读经典能更好植根于民族传统,掌握优雅、精致的祖国语言,感知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从而引导学生修身立人,明礼诚信,厚仁笃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书香家庭、书香社会。

  一、教师悟领经典修身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教师真切感悟经典之美,品味与书为友的乐趣,激发热爱祖国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经典让教师体会以德明志、博学多才的内涵,使教师们多一些文化积淀,写起文章来如行云流水,说起话来字字珠玑。教师们只有深刻认识到容纳下纵横千年的文化的国学,才会在无论什么样的环境下淡定从容、高雅脱俗。国学,是最质朴的人生指南,是对世界的精辟认识,对为人处事的精准总结,日常行事的准则;学习国学,可以陶冶教师的情操,提升教师文化底蕴,实现教师的升华。

  二、学生诵读经典促成长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储蓄银行,诵读就是最好的货币,在学生时期将最好的货币存在他们心中,长大后定会受益终身。学生通过背诵和练字潜移默化地将历史地理,道德礼仪,生活知识和识字阅读能力结合在一起学习语文,使学生在读诵的过程中语言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从根基上自然生长获得语感语境。经典美文诵读可以破解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一条快乐阅读之路。为他们今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至于国学课到底怎样教?听庄溎芬女士的课让我受益匪浅。其实,我们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并热爱民族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借助教材,自主感悟。我们只需要求学生读通了读顺了读出美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能熟读成诵,而不求甚解,让学生没有一点压力地学习祖国的精粹文化。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4

  经过此次的学习 ,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其身,先要获得完善的知识,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再谈家国天下。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远大的理想,再美好的打算,在没有实现之前一定要先把眼前的做好。知识能够让你更懂得怎么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去完善。比如;在工作中,我们要做的不是发怒不是指责,要从自身找不足,或是制定一个短期和长期目标,放在一个最显眼的位置,能够时时的看到,这样你就能比较容易的实现目标。

  二、国学让我学会感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通过学习国学,我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

  用。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讲礼貌,尊敬长辈等。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今后, 我要多加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中国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永不衰竭!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5

  一周时间的培训一晃而过,在这几里,我们全身心地浸润在国学里,在教师们睿智的指引下,感受国学的博大精深,聆听古人的智慧和心跳,心灵变得平静而温和。

  “国学养心,教育树人”,让我们都来走进国学,让自己的内心得到国学的滋养和浇灌,变得宁静与强大,从而让我们的学生在我们的指引下从小浸润在国学里,沉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七天的培训里,项目负责人xx老师安排了丰富精彩的内容,既有多位在国学界有名望的老师教授的讲学,又有到老街区古迹的现场体检,让我受益匪浅!

  县广播电视台记者,xx学堂公益项目创办者xx老师的讲课让我印象尤其深刻!他提出了诵读经典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让我很有启发!

  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孩子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孩子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孩子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6

  《论语》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教育遗产,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启迪,有所收益。只有用心去读,认真品味,才能洗净内心的污垢,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准,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学习就要掌握技巧,也不是死学要与世界上的万物联系在一起,古人说的好“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无止境的。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学识是不断深化人的精神。三字经里说到:“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我国在很久前就十分注意教育,人在失败中长大,每个名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陈平忍辱苦读书》、《陆羽弃佛从文》、《少年包拯学断案》、《万斯同闭门苦读》这些伟大人物都经历了艰辛、寒窗苦读圣贤书、辛勤学习才得到这番作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意思是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识以求融会贯通。是呀,也许我们买来的.书,有些人只看一遍,就把它丢弃在一旁了。其实,书中的奥秘之处不是一遍就能看出来的,你得看五遍、六遍,甚至一百遍,每一边吸收的知识都是不同的,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以诚待人,以信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为优秀的传统之一。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一个人讲信用,就代表他讲文明,讲诚信,处处受欢迎;不讲信用的人,人们会把他当成空气,忽略他的存在。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如果人不讲信用,在这社会上就不会有他的任何一处立足之地,什么事都做不成。讲诚信,不是说说这么简单,很多人都是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如果讲诚信,在商场上的竞争也就都不会存在了。在生活中,我们并不缺什么,就缺了人心、诚信。我们要讲诚信,因为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

  学了《国学》,我懂得了许多,体会到了无穷的知识。人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知识与诚信。古人为我们创造了无止境的知识,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下去,让这笔“财富”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国学》是世界的瑰宝,他教会了我们一切,它是历史的领袖,是中国历史上的骄傲。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7

  “学无止境”,对于从前的我来说,只把它当作一句警句来勉励自己。如今,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才深切地领悟它的广博内涵。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不仅有专业知识,管理理论及能力,还应当多探讨人生的哲学,修身养性,明确幸福的真谛,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它提倡注意个人修养,推崇“修身齐家天下平。“我们今天所说的”“闲时莫论人非,静时反思己过”,“独处静思”,都说明了一个人只有在独处中,在反思中,才能更清醒地认识自己,看清自己个性中的弱点,在反思中逐渐走向个性的完善。于是,尊重、赏识、宽容、谦逊,成为自己人格修养中的亮点,坚持不轻言放弃,成为自己事业的信念。“品格铸造人生,性格决定命运。”成为我们学校德育工作的信条。而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认真、踏实、敢干、创新的做事风格,宽厚谦让的品格,将是我们的'育人目标。

  至于养生之道,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这样论说:养生的旨在于清静无为,与世无争,要善于钻空子,就象庖丁解牛一样,集中精神,依乎天理,游刃于空隙,不碰硬骨头。这样就能象护刃一样,使自己不受伤害。这是一种“养性金身”圆滑处世哲学。不过,它仍然给人以深刻的启迪,世界一切事物都有它内在的规律性,只要通过长期的反复实践,就能认识和运用它,再加上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就可以把事情做好。我不欣赏这种“养性全身”的圆滑处世哲学,但我还是喜欢它给人的深刻启迪。不过说到处世哲学,我还是喜欢《方和圆》中的“铜钱人生”,外圆内方,既保持做人的正值善良的根本,又不乏圆滑,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我想,在今天我们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人际关系融洽、和谐,家庭了。可见,能认识和运用事物的内在规律,掌握“外圆内方”的处世哲学,我们的人生会少走很多弯路。

  今后,我要多学习,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8

  《论语》的最后一句话“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每个星期讲一次课,整整用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讲了87堂课,259个小时,一部《论语》终于讲完了。这其中的过程虽然很漫长,如今回想起来,却似乎就在转眼之间。孔夫子的那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依然历历在目。

  学习《论语》的过程,也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与自己的毛病习气作斗争的过程。通过学习,使我们看到了自己身上许多的缺点,比如懒惰、贪吃贪睡、公私不分等,老师说,君子见得思义,不占公家的便宜,即使是随手可得的,也决不沾染。在听课的过程中,后学常常感到非常的惭愧,当后不再造,作一个安分守己、精进好学的人。

  没有学习之前,后学不知道什么是孝顺父母,也不懂得友爱兄弟,很少帮父母做事,更不会关心兄弟姐妹们,通过学习,才知道,原来“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噫,多年来,一直都在做着悖德、悖礼的.事情,却依然恬不知耻,还自以为是君子。如今,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方面,后学依然做得很不好,需要认真的努力。

  《易经》曰:“蒙以养正,圣功也。”通过学习,收获最大的,当是使我们明白了应该如何教育下一代。人不学、不知道,学习以后才明白,对于孩子,要培养他的敬畏之心,当他还小的时后,就要教他学会洒扫应对之礼,还要特别注重礼和乐的教化,拒绝电视和流行音乐,多听古大德演奏的古典音乐,以长养孩子的中正平和之气,“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留金钱给子孙,子孙未必能保得住;留经书给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远之计。”教儿教女先教己,我们想把子女教好,如果自己没有变好,子女又何以能学得好?我们要以三太、以孟母为我们学习的帮样,孩子的功名利禄,命中自有定数,然而对于孩子的教育,必希其为圣贤路上之人。这些都是在《论语》的课堂上学来的法宝。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尽在《论语》之中。遗憾的是后学还学得很肤浅,真的很遗憾。希望能加倍努力。

  感恩老师辛勤的教诲!

  感恩同学热情的帮助和支持!

  我们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您真诚的付出。谢谢您!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练了你的心志。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见识。

  感激鞭打你的人,因为他消除了你的业障。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导了你应自立。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9

  20xx年9月13日9月15日的三天国学培训课程,让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其实生活中许多朴实无华的道理看似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含义。国学文化可谓博大精深,简短精悍的文字,蕴含着无尽的智慧,深深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现代化带给人们更多的物质享受,却并没有带给人们更多心灵的快乐,反而带给人们的是更大的空虚和压力。面对这烦躁的社会,许多人的生活失去了方向,心中少了那份宁静与自然。当全社会都只是以追求物质的享受为乐,而精神却变得一片荒芜时,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我们不要只在那里感叹现代社会“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现在已经到了该我们静下心来,研读先哲的教诲的时候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炎黄子孙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和心灵家园。国学经典则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中国人的文化根基,是中华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读读我们国学经典中的语句吧,我们祖先早就通晓关于学习、事业乃至人生的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当,“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些道理直到今天,一样的适用。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人的本性差距不大,但是由于受到后天外来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在这个繁华都市,形形色色的事物在给人增添乐趣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了人们的天性,沉溺于其中从而便有了教育。“香九龄,能温席。”其中提到的小黄香是汉代一位孝敬长辈而名留千古的好儿童,小黄香不仅以孝心闻名,而且刻苦勤奋,博学多才.我们现在的许多同学家境优越,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却不知知恩图报,孝敬父母,有的还对父母大吵大闹,整天这个不满意,那个不顺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学习,而是好逸恶劳,学习不努力,喜欢赶时髦,比吃穿。父母为养育自己的儿女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这种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学生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能爱他人,爱集体,将来长大才会爱社会,爱祖国。教育学生现在力所能及的帮助父母做些家务活,听父母的话,长大后不仅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满足父母的物质生活,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的精神生活,抽时间多陪父母聊聊天、说说心里话,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古人没有我们现在这样优越的条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师教导着我们,书本都是崭新的,爸爸妈妈给我们买了漂亮的书包、文具。这么好的学习条件,是古人所没有的。如果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没有刻苦、努力学习,就辜负了父母、老师对我们的期望。我们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就必须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认真读书,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列宁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三字经中的榜样比比皆是,从“温席的黄香”到“让梨的孔融”,从“八旬梁灏大廷夺魁”到“天才少年祖莹、李泌”,这些榜样都十分明确地告戒我们:向他们学习,就能有所作为。我们学生要把榜样作为模仿的对象,以榜样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举手投足。

  《三字经》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文学家留给现代人的闪闪发光的星星,映着那如太阳般灿烂的中国古代历史,在我们混沌的内心散发出强烈的光!它犹如启明星,我们智慧的光辉也终将散发光芒!

  通过对国学及《弟子规》的学习,“孝”是我最大的收获!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暴走妈妈割肝救子”的故事,短片看完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平日里父母给予我们的点点滴滴,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包含的满是拳拳爱子之心,细微之处都是感动。人们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想起我每次出门父母都必送我到车站,无论寒暑,风雨无阻。又听人说,父母给予孩子的是路,绵延不绝,而儿女回报双亲的是线,纵是千里也有终点,不禁顿感心酸。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今后真的要多努力了!

  “孝”是什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它或是每天早上一句关心的话语,或是一顿不怎么可口的饭菜,或是我们小小的成就。它或大或小,但有一点是天下父母所期望的,就是自己好好地生活,活出自己的精彩。

  想起了董总两次哽咽时说出的话,一次是作为女儿说起自己智力渐衰的母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出生都有一个故事,不要在双亲健在时不懂得珍惜,给自己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一次是作为母亲谈起自己膝下的儿子,父母其实不需要儿女给予自己什么,只要儿女过的快乐就是莫大的欣慰。简单朴素的语言,身份角色的转变,道出了所有天下父母简单的心愿,也为天下儿女敲响了警钟。想想这一天的培训,哭也哭过了,笑也笑过了,日渐麻木的心情被唤醒,豁然开朗的感觉。告诉自己好好学《弟子规》吧,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精华,满满的都是做人、做事的道理。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0

  x月x日—xx日,在x校长的带领下,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国学培训。通过短短两天时间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这次学习不仅开拓了我的视野,我的思想更是得到了一次更新。

  在这两天的紧张的学习中,我聆听了xx实验学校和xx附小的几节国学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是xx实验学校的xx老师教授的汉字启蒙课。因为我是一名低年级的语文老师,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因此我对xx老师的课非常感兴趣,与传统识字教学不同的是,他们的`识字是以部件来认识生字,这种方法非常有效,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教给他们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由于汉字具有“拼形”和“表意”的特征,很多汉字字形是可以拆开,加以拼组的。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基本笔画和部首之后,就可以较快掌握其它形状相近的汉字。拿xx老师的课来说,xx老师教授“木”这个部首时,引出以木作为偏旁的“林、沐”等字,通过字义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把旧知识与新内容联系起来,“读、写、义”也就很容易掌握了。大多数汉字是形声字,其形符表意,声符表音。从形、音、义三者的统一上进行教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通过引导学生多组词,以强化记忆。

  识字是阅读和表达的基础,我想xx老师教授的识字方式能让学生准确而牢固地识记字的音,形,义,形成一定识字能力的途径。

  虽然这次学习时间很仓促,但我感触良多,我想在接下来的识字教学中,我会借鉴这种利用部件来教授汉字的方法。这种识字方法一定能使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1

  记得读中学时老师讲《孔雀东南飞》一文,文章并不算太长,我们学了一个星期,却一点不感到累。在这一周里我们被故事的内容深深吸引着,作者的文笔是那样的流畅、优美,用词是那样的精辟,凄美的情节让我们为之而动容。后来在课外,读了王勃的《藤王阁序》,更是爱不释手,其文章情文并茂,奔放自然之势,读来摄人心魄,其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真是千古绝唱,让我感山川是那么的壮美,意境是那样的深远,有一种想投身于大自然中,去过闲云野鹤般生活的冲动。

  后来,我成了一名语文老师,把我喜爱的文学知识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让他们去享受这份美,不断地陶冶着自己的情操,真好。当我有孩子后,那时社会上掀起了学《论语》的高潮,提出半部《论语》走天下,孩子五岁时,我和她一起听《论语》的光碟,她虽听不懂,但多听几遍后就能背诵,而且背得抑扬顿挫,有滋有味,我一边听她诵读,一边看文中注释,我深感古人是那么充满智慧,它把普通百姓的为人之道,君臣之道,帝王之道讲得那样精深、透彻,充满哲理,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道理不仅适用于古,也同样适用于当今,乃至于永远。

  学校我们又开展了“诵国学经典,传华夏文明的”的诵读活动。而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文化传统。深深影响了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鼓舞我们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而我教的学生还小,我给他们推荐的是《三字经》和《弟子规》。早读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拍手诵读,班会课上。我们选一些浅显易懂的典故如:《孔融让梨》、《昔孟母择邻处》等来讲或看这一类的故事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些句子深奥,我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上网查资料,自己消化后再讲给孩子们听,一学期下来,我觉得自己的身心又一次受到了洗礼,让我不自觉地规范着自己的行为。真是润物细无声。

  我想只有自己融入进去是不够的,我也应该让我的学生通过对国学的`诵读与理解,然后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去规范自己的行为,学会知书达礼。谦让、勤俭、善良等。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美德,我们应该学习和具备,只有不断地学习优秀的东西,不断地纠正自己,完善自己,我们所培养出的学生才具有华夏的风范,要让我们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代代相传下去,而学校教育是最好的途径,只有让国学走进课堂,大家共同学习,共同受到洗礼,才可能使我们的民族精神成为我们的信仰。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2

  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们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到底该如何继承和发扬呢?这在以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因为自己是学中医的,大学期间也学了很多国学相关的知识,因此内心总是有种情结: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是非常好的,比起当今主流的西方现代科学才几百年的小儿科来讲,我中华泱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怎么会是落后的呢?里面的宝贝只是没有多少人能看得懂和运用了。这种情结也只是暗藏于心底,却没有任何的行动去努力挖掘,于自身心去体悟过。这次参加了《国学修心·五步到心》的培训课程,才唤起自己内心的.力量来,为了自己为了他人而认真体悟古圣先贤们所要传递的信息能量!

  经过总论的“研究方法”和“文化根源”的学习后,我们进入了“易道精华探秘”, 马老师将我们带到了80XX年前伏羲如何一画开天、象天法地的场景中。易道的博大精深为世人所睹目和赞誉,其精华绝非仅仅是目前人们所看到的易术的运用方面,引用课堂上所学:“《易经》的确具有占卜的功能;但是,它的价值却又不仅仅在于占卜。《易经》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本象,提供了一个整体和谐发展的宇宙观,从而帮助人们了解世界、把握未来。作为大道至简的“易”,它所揭示的乃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方式的最普遍、最简约的规律。”这就为我们现在学习易道指引了方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联系到这两年来我们一直在做的禅修,不就是想通过禅定的方式达到认识宇宙万物本源,回归自性光明中去吗?那想必“易”产生时,伏羲所处的状态一定不是通过对外在环境的认识后画出那个“—”,他一定是在向内看向内求的过程中放下一切的思维活动后,保持高度的灵觉,在灵光乍现之时,观到了一种“象”,于是乎他用这个“—”表达了那个象的意境而已。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想要传递的信息正是宇宙的大道之象!那么学习易道的目的就更为清晰了,是用来洗心的!孔子说:“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用易道来将我们生生世世染著的那个妄心洗干净了,最终是为了识得常住真心本性清净。于是易道就又是老祖宗给我们传下来的一把屠龙刀了!所以荀子也说:“善易者不占。”一切都需向内求,才是解决问题最根本的方法,除此,都不会令人最终满意!

  通过学习我体会到,“先天易”所揭示的那种前语言、前逻辑的状态,正是我们在禅修时希望到达的止观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中,我们才能进入古圣先贤的境界,才能真正与他们对话,感受他们希望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和能量!

  “易”字本身就是在显现日月更替的现象,是一种不断的变化状态,这不正是一种无常的表现吗?一切无常,为何执著?放下也便由此处下手了!放下什么?在这里,姑且说放下我们之前的认识吧,截断每天杂乱的思维之流,用象思维去体悟易道的精气神,为自己所用!

  感恩老师为我们开启了国学修心之路!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3

  兴国学,任重道远,匹夫有责

  诵读经典有益于育德、励志、启智、明史,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途径。可诵读经典很盛行,校校兴起,却发现诵读后学生的道德素质、文化素质难有明显提升,没有焕发出古诗文经典应有的活力。带着这些迷惑,与学校老师一行四人来到20xx实验学校,看到了孩子们的`积极快乐放松的生活、看到了他们的日常习惯、更看到了孩子们是如何写字识字和读书……老师们说曾经我们追求背诵数量,机械遵循诵读经典不求甚解,现在来20xx学习见识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生活,看到了孩子们良好的习惯,好像才熟悉了国学到底该如何进行了。

  走近了20xx实验学校,我惶恐不安,觉得自己教了几十年的书谈不上误人子弟,可离真正的教育相差悬殊。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发出内心感叹:兴国学,任重道远,匹夫有责。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4

  今晚又是一个吸收新知识的时刻到了,我又带着我的记录本早早的坐在培训室等待,这已经是第八次的培训了,今晚的培训师,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老师,她叫燕子老师!真是人如其名一般活泼灵巧。

  一口齿伶俐的标准普通话,高雅端正的北京人气质,已经吸引了我。今天她所要给我们讲解的是《国学经典》,这对于我真的是很有帮助了,因为我就是教小朋友这门课程的,可见是雪中送炭呐。

  她整个的局面控制的非常稳,她的思路也清晰明了,从最基本的给我们做讲解,课程的流程,时间的把握,该注意的细节,幼儿的感受。古诗词要求:读诵吟唱舞,常规活动的经典问候,还有简单风趣的小律动,真是所谓为幼儿园小朋友,量身打造(边做动作边念):国学经典大声的读国学经典有感情的诵国学经典放声的唱国学经典翩翩的舞,别看小小的一个律动,可以活跃小孩子的气氛,从而让他们随着老师的脚步,学习今天的国学经典内容,这也是作为一个良好的导入工作。

  讲了上课的常规活动,她又细细的与我们分享图画阅读,引导幼儿完整的观察图画内容(以上到下从左到右)切记不要指着图画说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呀?那是最没有教学意义的做法,小朋友只会说太阳月亮海……这时候可以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例如:我看到了海我看到了大海老师指导:在这副图画中,我看到拍打着沙滩的美丽壮观的`大海,就是加修饰词,让是句子变的更完整,生动,这就是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

  对于上课的几点要求,也做了较详细的解说有七:1语言清晰2减少无效性的手势3引导幼儿说完整的话4注重细节的引导5图画内容总结6整体欣赏7文字阅读。还给我们分享了,她所遇到的一些普遍性问题,很多老师呢,讲了图片,下面准备导入主题,这个时候孩子们有点闹哄哄的,他们有点坐不住的感觉,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老师没有衔接语,所以一定要保证句子的连惯性,而不是东一句西一句的,那样不能够给孩子吸引了,才从而容易造成那种情况。

  先后又给我们介绍了识字游戏,诵的基础形式和要求,吟的方式方法包括需注意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我都记在了脑海里,这样子的经典讲座我真的很想多听几次,很合我的胃口,很高兴自己学到了这么有益的知识,从这一次的培训我告诉自己,不单单总是照着别人打好的例子来做,那样永远得不到进步,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有自己的话可说,有自己的话可谈,有自己的见解。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5

  非常荣幸能够入选参加此次国学践行的培训。此次培训的师资强大,既请到了孔子的第75世孙、儒家学派代表人孔海钦教授,又请到了释家洗心禅寺的首座妙华法师,还有理学一派岳麓书院的李兵教授,有中医代表肖长江主任,有民乐二胡代表张音悦老师,还有主张道家思想天人合一的颜爱民教授,颜教授也是国学践行的发起人。另外还有黄玲教授、易宇教授专门从教育的角度谈了她们的思想。

  无论是从学派儒道释法心,还是从为人处事、修身养性、教书育人等各方面,我都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但我发现所有的学派思想在各个方面的运用都有相通性。只要弄明白一条最简单的规律——用生命去唤醒生命,用能量去感应能量,那么就可以应对世间所有的事物,正所谓“大道至简”、“道法自然”。

  我们把人的内心比作是一个宇宙,而我们所处的空间也是一个宇宙。内心所想,照见现实,世间形形色色皆是内心的呈现。这便是个体的内心世界和外界的同一性。外在世界是同一个世界,但是每个人经历不同,人心不同,所以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也会有所不同。外在的世界、大自然有其运行的规则,人与自然相处有法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有守则,我们简而称之为“道”。正为《道德经》中所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其中的奥妙,是不可言说的,得从内心去悟,每个人悟出来的感受又不尽相同。我们把外在的大宇宙当成一个整体,即为“天”,我们内心的小宇宙为“人”,然后去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天地之间有一个巨大的能量场,我们的内心也有一个能量场。两个能量场之间可以相互影响。而世间万事万物、人人均有一个能量场,这些能量场之间都会互相影响,从而组成了一个大的宇宙。

  颜老师说,我们要时常想着自己和宇宙是一体的,感受天人合一的境界。从大自然中汲取能量,从圣贤、君子身上汲取能量,丰富、强大自己的能量场,从而以自己的能量去影响其他人的能量场。我想,这便是“道”,看似无为,却有为。

  能量有正有负。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贤良淑敏德,此为正能量。而与之相悖者则为负能量。正能量与负能量之间可以相互影响,而更为强大者会成为能量场的主宰,这些能量最终会形成一个人的气质和品格。比如我们会评价这个人是个正能量的人,或者是个很谦卑、温顺的人等等。能量有大也有小,得看个人修为。能量大者,就可以影响更多的人。能量吸收得越多,就越有爆发力。

  此“道”与阳明心学的“心、道、得、事”的理论也有相通之处,都强调修内在。不同的是,心学强调自省。心本纯净,只是因为成长过程中有一些自私和愚昧的瑕疵落在了心上,所以要日日自省,每天擦拭,革除内心的私欲,方能使“心”保持原来的纯净和明亮。这与孟子的“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万事内求,而不外求。

  所以,最终“大道至简”的“道”,奥妙何在呢?道家已经给出了答案便是——道法自然。难道什么都不作为吗?也不对,只是说我们对于外界不用刻意为之,而对于自己,最终要落在了“修心”之上。在我们改变不了世界时,我们就先改变自己,让自己充满能量,然后散发能量,改变身边的人和事。

  我以前一直参不透儒家、道家、法家、释家、心学的关系。听了课后,才明白法家更倾向于“术”的层面,这就是为何秦始皇以法家治国两代便亡国了。的确单纯地以法治国在战乱时可以快速地稳定秩序,但是在和平年代,冷冰冰的法律只会让作恶的人心与之打擦边球。“术”没有温度,感召不了人心。我想,这也是为何在汉朝时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我也明白了中西和西医的区别,就是西医为术,中医为道,术解决不了根源问题,尽管说见效快。而中医之道有一套体系,相生相克,肝的问题往上找肺,肺的问题往上调心,心的问题调养肾,等等。五脏又对应情绪,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悲伤肺,恐伤肾。如果找不到病的源头,那么治标不治本。大道至简,修心为上。心境好了,身体也就会随之变好。对于一个医生而言,“医术高明”这个评价很重要,但是“医德高尚”这个评价更为重要。

  教育也是一样。教为术,育为道。重教而忽略育,那么,孩子即使再聪敏,也未必是一件好事。现在很多案子都是高智商犯罪,所以,学校的教育,教学应当和德育并重。以品德感召学生去学习,引导学生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师应当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教书。师德师风好了,那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学生品德好了,那么以后不管是在哪个行业哪个岗位,他都是在为中华之崛起而做贡献。德者,本也。作为园丁当为学生树好根本,再让他立于天地间吸收能量,驾驭各种“术”,为自己所用,只要根本是好的,无需多加干涉过分修枝,他无论长成什么样子,都将是有用之材。在教学应用中,兴趣为道,方法为术,所以我们应当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班级建设中,营造良好的班风为道,班规为术。在亲子教育中,爱和良好的家风为道,家训及具体的实施方法为术。以道御术,事半功倍。

  世间所有的大道都是朴素的,这便是“大道至简”,而所有的事物都要顺应规律,这便是“道法自然”,道和术之间,唯有以道御术,术方成。离道之术,术必衰。

  此次培训,感悟良多,于修身养性、于工作生活均有启发,此文仅是从悟道的一个角度所写的感想,不专业、不透彻、不深入,聊当一个门外汉胡诹之论。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03-18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04-12

国学经典培训心得体会01-14

学生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1-03

学生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1-03

幼儿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2-14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5篇04-19

出国学习培训心得体会05-06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15篇)05-07

幼儿园国学培训心得体会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