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0篇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
冰冻三尺绝非一日之寒,从优秀到卓越也绝非一蹴而就,他们都是经过大量的积累,在有充足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跨越。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绝非是一种夸张的手法,而是对所从事的事业不断学习、创新、积累、沉淀的过程,如果没有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怎能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我们所看到的那些耀眼的光芒背后都包含了艰辛的磨炼和艰难的过程。
我们一直都认为优秀是卓越的前一步,没有优秀哪来卓越。而作者在开篇就提出“优秀是卓越的大敌”的观念。作者吉姆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把30年间出现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上的企业进行逐一分析,从1435家企业中筛选出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并与那些实现跨越却并不能持久的企业和未能实现跨越的企业进行对照分析,他们发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内在机制和决定性因素。本书具体围绕着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以第三者的角度去分析,以数据和事实说话。
其实那些真正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常人聪明,也不是因为他们能想出好点子。可以说卓越企业的基因在很多企业身上出现过,所不同的是,卓越的企业能把最初的理念和原则坚持得更加彻底。追求卓越一定是每个企业家最初的梦想,那些已经成为卓越的企业一直都是还未成为卓越企业的参照物。从优秀到卓越是有规律是有轨迹的。当一滴水遇到大海时,它会感叹自己曾经走过小溪和江河,有了比较它才知道大海的广阔。从优秀到卓越也是如此,它是一种升华。我们一般做到优秀就自我感觉不错了,而当我们上升到卓越之后我们会说“还可以有所提升”,因为认知和格局不一样了。商界有句话叫“商场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在这种弱肉强食的时代,只有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稳步去实现优秀到卓越的跨步,才能更加容易保持优势,才能从游戏的参与者走到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同样是一滴水,它经过小溪和江河最终流进大海,源于他对大海的渴望以及坚持不懈的追求。从优秀到卓越的路径虽然是千变万化的,但他背后形成的机制却遵循着一定的法则。就像合纵应用式教育《成功法则》一样,虽然通向成功的路径很多,但最终获得成功的方法却是一致的,因为万事万物都有它的成熟规律,而从优秀到卓越的企业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从上到下都有一致的目标和追求卓越的决心。没有哪一个实现跨越的企业是沿着别人走过的道路获得成功的,追随别人同样的道路,永远不能达到卓越,所以我们在实现跨越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新,而这些源于不断的学习。
最后还是一滴水,为什么那么多滴水,最终却不是所有都流入大海?有的在途中干涸了,有的经不住诱惑流进河中,通过本书对国外这么多家企业的分析看我们国内的企业,优秀的不多,卓越的自然更少,但我们要找到一个共性,不论优秀还是卓越他们都离不开“人、思想、行为”三大要素,而这三大要素都要是训练有素的才能真正实现跨越,拿华为来讲,华为能成为卓越的公司不是因为他有多大的背景,而是源于这么多年来一如既往的坚持,这份坚持不是因为上层的坚持,而是从高层到基层的坚持,在叙利亚战乱时,华为的基建人员依然坚持搭建而不是撤退。我不是说他们多么无私无畏,而是他们所有人都有一种注定卓越的气质和信念。
书中从为什么要卓越到如何做到卓越再到怎样能做到卓越三个方面去分享,不难发现人才是卓越的必备因素,我拿自己现在身处的企业来对照,合纵一直都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合纵今天的人才都是企业自身训练出来的。而书中提到的“先人后事”也同样体现在合纵这个平台型企业中,就像我们每启动一个项目时都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合纵能做到今天并且不断在壮大就是因为我们一种贯彻“说我所做、做我所说”的理念,这也就是书中给我们传达的观念,而合纵与其他企业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我们有自己独立的教育体系,课件就是准则,课件就是我们每个人行动的指南,所以这就是合纵没有白纸黑字的规章制度还能高速运作的原因。
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不是因为一个好的项目,不是因为某个人的灵感,而是一如既往坚持得到的积累,最终在一个转折点上引爆,实现最后的跨越。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2
趁着短暂的假期,无意中在书店看到《从优秀到卓越》。这本书的作者是吉母·柯林斯。他曾经带领21人的研究团对、花了五年的时间、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定性和定量分析大量优秀和卓越的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后,发布出来的研究成果。
该书在开头和最后都详细介绍了其研究分析方法,比如卓越公司的判定标准是:连续15年间保持卓越、且在这15年间平均累积股票收益率是大盘股指的6。9倍。该书讲述的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是:积蓄力量…。再实现跨越!具体是围绕三方面展开分析: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
一、训练有素的"人":提出"第五级经理"的概念和"先人后事"见解。
"第五级经理"具有谦逊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即他们都有雄心壮志,为使公司走向卓越,他们有决心做任何事情,不管这些决定有多幺重大,多幺困难,永不放弃的决心。谦逊的性格即回避公众的恭维,不自我吹嘘,他们把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而不是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企业成功的时候向窗外看,即把成功归功于他人,归功于他的管理团队,归功于运气,归功于大家的精诚合作;业业绩不佳是看镜子,问题归咎于自己。
"第五级经理"积极培养接班人,为公司取得更大的成功、可持续稳定地增长而工作。很少在媒体上曝光,关于卓越公司的媒体报道消息也很少,远少于对照公司。把公司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表现出一种工人试的勤劳!
书中说:最具有破坏性的是选择令人眩目的、神秘的名人做CEO;被作为案例的11家卓越的公司,有10家的"第五级经理"是来自本企业的提拔,而对照公司则多是从外部来的"空降兵"。由此想到我们国有企业领导,常常从其它企业调来厂长经理,但成功管理好企业的并不多见。台湾、香港的企业也常犯这样的错误,CEO常从外面聘请来、结果CEO为了巩固其地位,大批换血,导致企业承担巨大商业风险,成功的也不多见。城市管理也常走入这样的误区,比如原先深圳经济特区最早的市长梁湘,在把深圳炒起来后,调到海南做省长,一下就把海南的房地产炒热了,许多的内地银行、企业到海南盲目投资,缺乏理智的结果,导致国家大量资金的浪费和损失;国有资产损失惊人!
二、先人后事"的观点﹕"先人后事"的观点强调﹐在走向卓越之前,先要找到合适的人,再向企业正确的方向前进。即:让合适的人上车,组建卓越的管理团对,一旦有了合适的人选便选择通往卓越的最佳途径。也就是说﹕企业最重要的还是人才问题。﹐对不适合的人要果断的放弃。用人要严格但不冷酷无情﹕11家公司失业率几乎为零。若无法找到合适人选时﹐宁缺勿滥﹗当机立断清除妨碍走向卓越的'人员﹗将杰出人才用于抓住天赐良机﹐而非解决你的难题﹗卓越的公司靠的不是频繁的替换人员﹑而是高质量的替换来达到目的的。薪酬体系并不与公司的业绩有任何直接关系。
三、练有素的思想。提出"直面残酷的现实"和"刺猥"的概念。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没有什幺错误会比误以为事情会自行解决的妄想更令人不可饶恕了。"由此想到非典爆发初期﹐有的地方有意隐瞒不报﹐最终酿成迅速扩散的恶果。卓越的公司﹐在遇到危机的时候﹐总是积极的面对困难﹐当作发展的契机﹐从而走向成功之路﹗
企业要从优秀到卓越,还必须有一条健康的,持续发展的道路。效益是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没有效益无从说起,而要取得良好的、稳定的效益,需要刺猬的理念和三环理
论的支持,并引发出来的实际行动。而对于个人来说,从优秀到卓越,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3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作者吉姆?柯林斯的又一管理力作,被亚马逊网上书店誉为“年最佳商业书,上亿美元也买不来的研究成果”。柯林斯和其研究团队对1965年以来《财富》杂志历年的500强企业进行了规模巨大的调查研究,筛选出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卓越企业,并与未能实现跨越的公司对照分析,得出了许多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本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俞利军先生翻译。
1、全书架构清晰,行文流畅,案例充分,图文并茂,故事和分析相得益彰,是一本优秀的管理论著,读后感觉受益匪浅。作者在翔实的调研基础上,表述了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的7个方面重要内容,分别是“第5级经理人、先人后事、直面残酷的现实、刺猬理念、训练有素的文化、技术加速器、飞轮和厄运之轮”。下面我就感触最深的五个方面谈谈读后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卓越的企业领导人必然是品质高尚的人
书中将公司经理人分为5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5级经理人,第5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他们个个具有雄心壮志,永远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很少计较个人的得失,他们把对社会有所建树、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作为人生的最大价值。这对我的感触很深,因为能形成这种价值观者首先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修养,我国古代封建士大夫所追求的“修身养性齐家平国治天下”最高人生目标中,也强调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意义。看来这也是做人,特别是做一个卓越的人的基本原则,我作为控股公司下属公司的一名年轻管理人员,将以此鞭策自己,加强学习,不仅仅在业务方面,更要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从而培养谦逊、自信和坚定的内在品质,取得成绩时朝窗外看,把成功归于同事或他人;遇到挫折时看镜,责备自己,勇于承担责任。
二、优先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
作者阐述了一个新颖的观念,那就是“先人后事”,即卓越公司的领导不是先决定做什么,而是设法得到合适的人才,强调人力不是最重要的财富,合适的人才是。这对于我们公司的现实指导意义就是优先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任何一家卓越的企业,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成功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竞争,也不是产品,而是招聘并留住优秀的员工,就是所谓的“让合适的人上车”。在重要岗位上的管理人才更是如此,一定要把握合适的标准,宁缺勿滥。对待员工坚持事业和情感至上,拥有卓越的业绩,同时互相友尊重,共同享受美好生活。
三、直面残酷的现实
几乎所有的卓越公司都通过面对残酷现实为起点,但他们无一例外的勇于面对,保持坚定信念,从而走向成功之路。面对现实的关键首先要诚实,领导层要多倾听员工的意见,创造一个让事实说话的氛围;其次是保持坚定的信念,并积极的采取行动。控股公司也面临着因投资规模大,所投资产业回报期长所引起的现金流量不足的经营困难,但我们只要正视困难,坚信我们所投资的港口物流行业具有辉煌的前景,并不断的努力,我们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四、做“刺猬”不做“狐狸”
“狐狸”借指头绪繁多,总是想着应该做哪些事但变化无常的`人或企业,“刺猬”借指总是聚焦于自己最擅长的事的人或企业,他们具有一个简单而清晰的理念。柯林斯发现,卓越企业都是刺猬型的。刺猬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下三个环节:
1、你能够在什么方面能成世界上最优秀的,同样重要的是你不能在什么方面能成世界上最优秀的。
2、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
3、你对什么充满热情。这三个环节就好比是三个圆,如果你能向三环的重叠部分努力,把它转变成一个简单而明确的概念,你就得到属于自己的刺猬理念。这个充满哲理的理念我认为可以让我们深思三个问题:我们最擅长的是什么(以及我们最不擅长什么)?哪些是对我们的经济引擎推动力最大的经济指标(利润多少,现金流量多大)?我们的核心管理人员最热衷于什么?如果找到了这三个问题的清晰答案,我们也会形成一个关于自己业务方向的“刺猬概念”,并以此确立公司的战略目标。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4
《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是一部易于操作的教学使用手册般的教育著作。语言平实、方法具体,体例特别——一天一篇,共180篇,根据时段不同,安排不同的关注点和操作方法,简单实用。像饭后茶点,轻松翻阅,有心的人总会从中得到诸多启示,激发灵感。
纵观全书,没有高大上的操作策略,反之,有的是日常基本教学策略,是具体方法细节。尽管这些案例做法很多我们日常教学中也曾经尝试过,设置的问题情境都很熟悉,就是一线教师日常生活中天天可能遭遇的问题,唯一不同的是,有些问题我们遇见了,同时也被忽略了;或者有些问题遇见了,只是简单解决,更缺少连续性的有效措施。
我想,这就是优秀教师与卓越教师的分界吧。把平凡的事情坚持做好,就会不平凡。作者在前言里写到:卓越教师都在为两个共同的目标奋斗:
1.让教学技巧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2.避免在同一个地方犯同样的错误。
深以为然。
作者用这个特殊叙述方式引发我们对常规的思考,重新思考这些由于太过熟悉而一叶障目的东西。假如我们能够自觉审视每天司空见惯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总在寻找能够比昨天、比上一次更可行的方法教学的话,你不想进步就难。
任何人都会犯错,即使已经卓越的老师也不例外。不同的是,“卓越教师都懂得为提高自己当下的教学能力而努力奋斗,他们每天坚守着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务实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前进。”
本书仿佛一面镜子,让我们反观日常教学。
很喜欢每小结的编排体例: “请你静心思考”、“你可以这样做”、“如果你完成了”三个环节。
静心思考环节中抛出问题并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必要性,比如第三天的主题是“了解每一个学生”,在“请静心思考”里这样提醒我们:你是否足够了解你的学生?如果能深入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你一定会产生极大的满足感,这也将有助于建立你和学生之间的良好关系,并进一步让学生的行为变得更好。”
“你可以这样做”环节,则给出具体的方法。
“如果你完成了”,这部分更是策略层面的引导,如何把事情做得更细致。比如第三天的做法中有一个发放问卷。在“完成”环节提醒:
给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之后,不要只是把它们收上来放在文件夹里作为摆设。如果一个学生在调查问卷中展现出……
有教师会把调查问卷结果张贴在教室里,但是只有极少数的老师会在做这件事之前征得学生的同意……
——这里,提醒采用这些方法可能出现的.问题,应该如何避免,否则有什么后果。从正反两方面提醒我们正确操作,而不是简单开个“药方”。而是让我们“如何煎服”,有哪些禁忌。
这种表述,新手便于直接借用,熟手便于针对自己的行为反思,便于改进。尤其是每隔20天就会有一篇“为期20天的教学实践检验“,而且每个检验都不同,这样不仅帮助老师了解自己的教学成果是否达到目标,还可以实时实地的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
读罢此书,我得到最多的启发就是教师要从自身寻找发展的动力,从改造自我开始。作为一名教育老兵,有时难免犯经验主义错误。特别是面对每天繁杂的教育工作,我们很容易顾此失彼,看重一些我们本无须看重的东西,忽略一些我们本不该忽略的东西。因此,每一天,我们都需要提醒自己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哪些事情是可以简单处理的,哪些事情是需要深入细致的,要学会归类,学会在时间分配上要学会把控。
草草读完,放在案头,不时翻阅。不会全盘照搬,但作者这种行文方式可以成为我们行事方式,如果在与学生的每一天,都会静心问问自己,今天有哪些必要的事情需要处理,如何做,做后效果如何,接下来需要继续怎么做的话,我想,我们会避免很多不应该犯的错误。
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教育中永远没有万能的方法。
但是,只要我们发自内心站在为学生成长负责的立场上去反观日常教育教学行为,每天改进一点点,发掘他们最大的潜能的话,我们将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5
"第5级经理人"是吉姆·柯林斯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柯林斯把经理人分成5级,就像一个金字塔,第5级经理人在塔顶,是经理人的最高境界。第1级是能力突出的个人,第2级是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第3级是富有实力的经理人,第4级是坚强有力的领导者,能达到第4级的经理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第5级是最高境界的经理人,他们能将个人的谦逊品质和职业化的坚定意志相结合,建立持续的卓越业绩。前三个层次的经理人并不难理解,但对于第4级和第5级经理人,就难免会存在诸多疑惑。表面上看,第4级经理人同样优秀,有着执着的内在驱动力、清晰的理想愿景和非凡的执行能力,但他们有非常浓厚的功利色彩,往往拘泥于刻板的形式和不可侵犯的权威,有时候甚至呈现出自负的倾向,往往更加看重自己而不是事业本身。而第5级经理人更关心事业、运动、使命和工作,而不是他自己,所有卓越公司都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是第5级经理人掌舵。
第5级经理人往往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畏。这些人不事张扬,默默无闻,"都不爱抛头露面,但同时又表现出不惜一切要使公司走向卓越的坚定意志"。林肯被公认为是具备第5级经理人品质的总统。在别人眼里,林肯有着谦虚、羞涩的个性和笨拙的举止,但这绝不是懦弱,他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力量,在他温和的外表下隐藏着一种内在的强烈的情感,一种尽可能追求完美的献身精神。正如里奥罗斯金所说"弱者才会残忍,强者才会温柔。"
第5级经理人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他们永远会寻找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把培养接班人作为任内的一项重要工作和重要职责。他们非常乐于看到别人的成功,永远愿意为别人铺上红地毯。这些体现了他们具有的一项关键品质,公司的利益永远是第一位的,公司的成功高于个人的财富和名誉,他们希望看到公司在下一代经理人的领导下取得更大成功。哪怕世人都不知道公司的成功是他们努力的结果,他们仍然甘之如饴。相反,在那些没有从优秀成长为卓越的对照公司中,有的经理人为他们的接班人留下了隐患,或选择无能的接班人,或两种情况都有。他们离开之时,也是公司业务开始下滑走向分崩离析之日。
为了形象地说明第5级经理人的谦逊品质,柯林斯用了"窗口与镜子"的模式来表示。在成功的时候,第5级经理人向窗外看,把功劳归于自身以外的因素,如优秀同事、接班人或前任。如果没有特定的人或者事件,他们就把功劳归于运气。同时,如果事情不顺利,他们就会朝镜子里看,主动承担责任,而不是怨天尤人。相反,那些平庸公司的领导人,在成功的时候,向镜子内看,功劳归功于自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总是向窗外看,埋怨下属、埋怨外部环境,埋怨运气差。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第5级经理人往往会被创造业绩的渴望所驱动、所感染,是一群为理想而愿意献身的人。只要能够使公司走向卓越,"他们会卖掉厂房或者解雇自己的兄弟"。这又和中国的儒家文化推崇的'外圆内方的个性和"修身、齐家、平国、治天下"的为政理念有共通之处。柯林斯更加强调了领导必须"把谦逊的个性与职业献身精神结合起来的能耐",把两个看起来似乎矛盾的东西作为卓越领导的品质,这是过去的管理学没有深入研究过的。但是,它经过柯林斯的"考古发掘",成为我们今天的重要财富。一方面,我们当然要追求我们的理想,永远不放弃;另一方面,又要保持谦逊的心态与姿态,学会在成功时看窗外,在挫折时看镜子,而不是相反。
第5级经理人修炼,永远不是技巧的学习,而是心智的升华。需要收起冰冷的面孔,用爱的力量去对待周围的一切。爱家庭、爱工作、爱公司、爱事业、爱客户、爱朋友、爱市场、爱对手,所谓真爱无敌,正是此理。这种平和而顽强的性格,不仅体现在公司的战略决定中,也体现在纯粹工人式的勤劳作风中,也体现在一种温情脉脉的富有人情味的风格中。正如美国电器城首席执行官活泽尔所指出的,作为企业负责人,不能做一匹表演的马,而要做一匹拉犁的马。这是典型的第5级经理人沉淀的价值观。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6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企业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都是经过了大量的积累,在有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进行的变革。“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对所从事事业的不断学习、创新、积淀的过程,就不可能在别人的眼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都不可能创造出奇迹。我们所看到的美好瞬间,背后都包含了艰辛的磨练和艰难的过程。
《从优秀到卓越》是美国作者吉姆 柯林斯所著,这是柯林斯继《基业长青》之后又一管理力作,是一本关于“成功之后如何更成功”的著作。柯林斯和他的21人工作研究小组运用半年时间把30多年间出现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上的企业进行逐一分析,从1435家公司中筛选出11家取得巨大成功的企业,并与那些实现跨越却并不能持久的公司(柯林斯称之为间接对照公司)或未能实现跨越的公司(柯林斯称之为直接对照公司)进行对照分析,发现了从优秀到卓越的内在机制和决定性因素。作者具体围绕训练有素的人、训练有素的思想、训练有素的行为三方面展开分析。他并没有以当事人的角度灌输给读者他自认为的.信条,而是以第三者的理性来看待这件事情,以数据和事实说话。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是朝阳行业没有关系,跟合并、收购等企业重组没有关系,跟技术变革没有太大的关系,而与管理者及其决策有根本的关系。从优秀到卓越的答案“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普遍适用于任何机构”。
柯林斯为我们拨开迷雾:那些业绩卓越的公司之所以卓越,并不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聪明、更有魅力、更有创造力和有更高深的思想”,他们也“并不一定比我们更善于想出好点子”。卓越企业的基因或许在任何一个一般的企业身上都可能出现过,所不同的是,卓越企业能把这些理念和原则坚持得更加彻底。自工业社会以来,追求卓越注定成为每个企业家的梦想,卓越的企业也一直成为每个企业家效仿和追捧的对象。在这本著作中,作者诠释了关于卓越的三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从优秀做到卓越?
当一滴水遇到海洋,慨叹海洋的广阔是因为她走过了小溪、江河,有了比较才知道什么是更大更广。从优秀到卓越,是一个过程,一种升华。做到优秀的时候,你感觉到“很好”;做到卓越的时候你才会说“还可以更好”。当今的市场经济,奉行弱肉强食、赢家通吃的准则,市场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竞争态势是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只有不断超越别人、跨越自己,稳步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目标,才能达到一定的成功高度和发展境界,才能更易保持优势领域和强化马太效应,才能从游戏的参与者变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最终成为引领待业发展的强者。
二、如何从优秀做到卓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滴水,加入小溪、江河,奔流不息地汇入大海,是源于水对海的坚定与不懈的追求。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模式虽然千变万化,但其背后的形成机制却遵循一定的法则。做到卓越的公司,至少需具备两点:一是合乎“道”法,即真正把握本行业的实质,按照业内固有的客观规律办事,不犯或少犯错误,不走或少走弯路,不为困难所屈服,不为假象所迷惑,始终沿着既定的、正确的方向前进;二是独树一帜,奇兵制胜。做到卓越是要求企业的各个部门、所有人员、每一个环节都能把一种卓越的理念和坚定的信仰以及追求目标的决心加以融会贯通。没有哪个实现跨越的公司是沿着别人走过的道路获得成功的。追随别人的道路,永远不能做到卓越。
三、谁能够从优秀到卓越?
水往低处流,但不是所有的水都能流向大海,有些中途干涸,有些流向小水沟。纵观国内企业,优秀的不多,而卓越的就更少,不论是优秀也好,卓越也罢,都包含“人、思想、行为”三要素,而三种要素只有是训练有素的、高水平的,才能实现公司质的跨越。真正的卓越公司与外聘的高级经理无关,与内部薪酬系统无关,甚至与技术、规模、环境都没有必然的联系,他们不卑不亢、不轰轰烈烈、不刻意创造转变,不存在侥幸的突破和从天而降的奇迹,唯一与卓越密切相关的是,选定适合的目标和路径,坚定地走下去!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7
最近如果不是因为教育局的征文文件,我想我不会接触到《从优秀教师到卓越教师》这本书。初翻书本,就被其不高谈阔论、接地气的教育场景描写所吸引。一段段文字,一个个故事,让我对教育事业有了更踏实的认识。虽是不同国度,但面对教育问题的处理还是有许多相通与值得借鉴之处。其中,“巧妙安排学生座位”就足以让我深受启发,不禁让到了去年刚接班时的一件事。
刚开学,因为和学生彼此陌生,不了解情况,所以我先按照个子的高低安排学生的座位。在初步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在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思想、性格诸方面有了一定了解的情况下,再按照性格特点、男女搭配等原则,安排他们入座,真是煞费苦心。目的无非是想他们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学期开始三个月了,一切相安无事,我正得意于自己的“先见之明”。瞧,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但是渐渐地从一些家长和学生的口中得知,有一部分学生、家长并不满意现在的座位安排,有些委婉地向我提出,说孩子看不清楚,请求换一个近一点的座位,有些甚至直接挑明,孩子的同桌自控力差怕影响孩子的学习等等。这些要求一开始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
但是有一件事情却让我有些震动,使我不得不对座位的安排有了新的看法。那天,一个稚嫩而带有一丝倔强的声音传入我的耳朵:“老师,我不想和王某某坐。”我回头一看,又是那个架着一副小眼镜的女孩,“他老是要和我说话,让我上课管不住自己,我想和李某某坐。如果您能答应我的要求,我保证上课好好听讲,不做小动作,争取进步。”我本不想答应她,想想平时这个小女孩的表现,作业质量差,自己不上心,还怪起别人来了,但是看到她那一脸正经的样子,我不忍心,就就跟她说:“如果你能说到做到,老师就答应你的要求。”说心里话,当时也并没有太在意她许诺的“豪言壮语”,反而有点担心要好的'人坐在一起反而会多事。
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那个平日里爱做小动作的、爱耍脾气的小女孩渐渐变得爱上课了,发言积极起来了,虽然她的回答有些不在点子上,但是不可否认她回答时的态度是多么认真。一到讨论题目时,她和同桌的讨论又会引起我的注意,完全没有了以前趁机说笑的情况。我简直没法相信这就是一开始我所认识的她。
是什么原因使她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呢?我晚上打了一个电话到她家,她的妈妈也觉得很惊讶,感觉最近女儿上学劲头很足,在家变化也很大。渐渐的,在和家长的交流中,我也许找到了变化的主要原因,原来她的进步缘于我那次按照她的要求调换了座位。
一次不经意的调换座位竟有如此大的功效?小女孩在电话的那头倒出了调座位后的感受。她和李某某原本就是一对很要好的朋友,和自己喜欢的同学坐在一起,是一件很开心的事。终于我实现了她的小小愿望。她们一起上下学,无话不谈,生活中互相照顾,学习上彼此激励,也相互学习。因为同桌的字写得很干净,很漂亮,还经常督促她要抓紧时间完成作业,就这样小女孩渐渐进步了;再说她还记得实现对老师的承诺,保证上课要仔细听讲、争取进步的。
通过这件事,让我回想起魏书生曾讲过的一句话:“调换学生的座位是一门艺术。”今天我才重新认识到这句话的含义,看似寻常小事,却也有深刻的哲理蕴涵其中。回顾接班时换位的做法,虽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的确有其不合适的地方。我们是用心良苦,按照“标准”调整座位,出发点是为了学生好,可是我们只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却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感受。其实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他们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我们经常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可是我们连调座位这样的小事都不敢放权给学生,给他们也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又何从谈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呢?
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多地聆听学生的心声,多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问题,多为他们着想,多给学生一片自由发展的天地。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8
《从优秀到卓越》是超级畅销书《基业长青》的作者柯林斯的又一力作,它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柯林斯和他的研究小组历时5年,阅读并系统整理了6000篇文章,记录了20xx多页的专访内容,创建了3.84亿字节的电脑数据,收集了28家公司过去50年,甚至更早的所有文章,进行了大范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了如何使公司从优秀到卓越的令人惊异而振奋的答案。柯林斯发现,公司从优秀到卓越,跟从事的行业是否在潮流之中没有关系,事实上,即使是一个从事传统行业的企业,即使它最初默默无闻,它也可能卓越。柯林斯提出了一整套观点,“只要采纳并认真贯彻,几乎所有的公司都能极大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甚至可能成为卓越公司”。
柯林斯用了大量的事实说明了先人后事的重要性,任何卓越公司的最终飞跃,靠的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竞争、也不是产品,有一件事比其他任何事情都举足轻重,那就是招聘并留住好的员工。这是摆在我国企业最困难的大事,也是企业要如何解决它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正如译后记俞利军写到:先人后事这对目前中国企业的用人制度是一个极大的提醒。我认为,在现在我国企业还始于由混沌走向规范的时期,暂时还是应该先事后人,因为我国企业由封建经济到计划经济到刚刚开始的市场经济,还没有一套较完整的市场经济用人体系,人们的意识、素质、市场用人制度还很薄弱,什么是合适的人?合适的人是不需要严加管理和勉励的,但在现状还存在很大差距,只有通过订立各项目标,设计基本的道路图,安排能适合本岗位的人去做,通过有效的管理制度,通过有效的奖惩办法,才能达到企业的最终目标。如果在企业还未达到优秀的时期,你安排合适人上车后任其决定去向,那成功的机率就会很低,亦是现时不少企业领导不敢放手与冒险的原因。作者提出的招收价值观一致的人对我们启发很大,只有价值观一致的人才能遵循公司的发展目的,去想、去做、去带领其它的人们,但现时招工要招聘同一价值观的人(合适的人)不是很多,我们应该通过培训,引导他们与公司的`理念能保持一致。本书还强调“人才的增长快于公司收入的增长,永远寻找最优秀的人”,这对我们企业的用人制度是新的提法,一般我们企业发展了,业务量增加了才去招人,其实真的值得反思。
本书还提出一个理念-刺猬理念。刺猬理念是一个简单明确的理念,注重本质、忽略其它,并坚持不懈。刺猬理念并不是一个要成为最优秀的目标、策略、意图和计划,是你能在哪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一种理解。刺猬理念坚定不移地从事我们的工作,并决心完全专注于我们能够超过别人的几件事上。刺猬理念要求严格标准,不仅是发展实力和竞争力,而且是要明确你的组织在哪方面真正有潜能成为最优秀的,并持之以恒。我们学习刺猬,就是要深刻感悟,而非虚张声势,用三环图来指导规范我们企业的行为、发展。认真理解三环图:
1、你能在什么方面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
2、你对什么充满热情;
3、是什么驱动你的经济引擎。
现在我们的企业很少能做到,这很值得我们去思考,怎样才能将员工在三环
理论框架下能受训成训练有素的人,再训练成训练有素的思想,最后才是训练有素的行为。我认为:第一是招聘认同公司价值观的中高层员工,先将其成立一个小团队,再由这个小团队带领其他中下层员工持之以恒,慢慢将他们带上一个台阶;第二是带领训练有素的中高层优秀员工去面对社会残酷的现实,给予他们信心和指出前面的辉煌道路,大胆鼓励他们勇敢攀登,包容工作中的失误,只有这样,我们的中高层才会这样训练他们的下属,渐渐就会形成一种训练有素的思想——变成行动。纳科尔公司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80%来自于公司企业文化,这意味着训练有素的文化何等重要。
读过从优秀到卓越之后,虽未经历商海,但感悟颇深,也许未来的一段时间,我还不能真正去理解实践,但是好的东西总会引起共鸣,仅此记下这些,以备来日之用吧。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9
《让团队从优秀到卓越》是英国道格拉斯.米勒的管理力作,讲述了什么是真正的团队,如何从优秀转变为卓越,描绘了优秀公司实现向卓越公司跨越的宏伟蓝图。这本书在详实调研的基础上,从目标、结果、文化、学习、发展等十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下面我就感触最深方面谈谈心得体会:
团队精神能推动团队运作和发展。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团队成员产生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交互行为,显示出关心团队的主人翁责任感,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团队精神成为公司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动力。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成员工作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会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能。
1. 卓越的企业必须要有卓越的领导。书中将公司经理人分为 5 级,分别是能力突出的个人、乐于奉献的团队成员,富有实力的经理人、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和第 5 级经理人,其中第 5 级经理人是指具有谦逊品质和坚定意志的企业领导人,是决定团队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关键人物,他的思想意识决定着下面人员的价值取向。因此,一个优秀的企业要想达到卓越的境界,其领导人必须做到永远把企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计个人得失的,思想超越、品德高尚,常怀雄心壮志,善于开拓创新,努力使自己的`企业从优秀开始,向卓越迈进。
2. 卓越的企业必须要有卓越的理念。书中阐述了一些新颖的理念,如“先人后事”的理念。强调做任何事情之前,要先择定好人员,如果没有适合的人选,宁可少人也不要让不适合的人员滥竽充数;做“刺猬”不做“狐狸”的理念。强调做事情要向“刺猬”一样,朝着自己锁定的目标不断努力,奋勇前进,最终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远大理想。这些卓越企业理念,对于做好我们企业有着极好的借鉴作用。
3. 卓越的企业必须要有卓越的员工。任何一家卓越的企业,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成功不是市场,不是技术,不是竞争,也不是产品,而是招聘并留住优秀的员工。只有优秀的团队和优秀的员工,才能创造出卓越的企业。因此,企业要想迈向卓越,就应当善待员工,坚持事业和情感至上,关爱与尊重并存,共同享受美好生活。由此想到了我们中天科技集团这个优秀的团队,虽然实现卓越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只要我们坚持在创新创优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发扬拼搏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攀登,持续前行,只争朝夕,我们就一定能超越自我,实现卓越的梦想!
该书通俗易懂的解析让我明白了“平凡”公司如何“飞越”起来的真理。对许多人来说,团队的社会环境是开始工作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信心来武装自己,继续前行。从疑惑到认同到感悟,这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如何让这种收获发挥最大的作用——行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中天科技在20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提升员工素质,升华员工精神境界是企业获得成功的关键。企业的竞争首先就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又在于质量的竞争,质量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关键又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品质,有鉴于此,中天科技把“精细制造”作为核心价值观,鼓励员工在各自岗位上,把本职工作做精,做细,做到“最佳”,积极开展“怀匠心,学匠艺,做匠人”活动,从20xx年开始,每年举办一次职业技能大赛,引导广大职工钻研技术,精炼技能,促使自己不断由“工人”向“工匠”转变成长,以精细文化引领企业由小到大,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发展,使中天不仅做强做大,而且做精做优。概而言之,优秀成功的企业只有在品质上做到领先,在服务上不断提升,才能走在行业前列,才能走向海外,打造中国制造的“金字品牌”。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0
在介绍这本书之前,先来聊聊作者其人。吉姆·柯林斯,管理专家,先后任职于麦肯锡公司和惠普公司。从企业人的利益视角来看,我给他的标签是管理咨询行业的先锋。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作者、书的定位一无所知,一直到看完,才算弄清楚了几件事。
第一,作者做的是管理咨询。做咨询的风格是,做大量的研究,自己得出结论,在表述的时候并不需要把各类信息一一道来,给客户的是明确的结论,要讲出来的信息都是经过筛选之后的、可以用来支撑这个结论的信息。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书中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一个明确的结论,再辅以各类事实佐证。如,第二章的“第5级经理人”、第三章的“先人后事”、第四章的“直面残酷的现实但决不失去信念”,等等。
第二,作者对自己所剖析的这些企业,远非我们平时所认为的学术研究或是简单的面对面访谈那么简单,作者曾服务于大量的名企。从书中,我们更多能看到的是作者对于企业管理的见解,作者并未做背景资料介绍。企业管理是一个很大的概念,脱离具体的市场运作,空谈企业管理,很容易掉进“只讲大道理,实际行不通”的陷阱。以作者及其研究团队的经历,可以判断,书中的观点并非空中楼阁。
弄清楚这两件事,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堪称管理经典”,更好地去接受作者的观点。
一、看作者如何做调研
1、确定研究对象
本书的研究团队花了6个月的时间做“财务分析”研究,选定研究对象。选定条件异常苛刻:第一,其累积股票收益率在15年内相当于或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此后有一明显的转折点,在随后的15年中其累积股票收益率至少是市场平均水平的3倍;第二,一个公司表现出的从优秀到卓越的模式必须独立于本行业,若整个行业都是如此,就放弃该公司;第三,保证根据附加标准作出选择时不会带入个人的偏见,任何可能给研究带入个人偏见的选定条件都不予采纳。
花6个月的时间、以如此之高的标准作一项研究的准备工作,态度之严谨令人佩服。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平时言必及执行力,但是正向的执行力,应该是把对的事情彻底地做好。
2、大量资料的收集与系统的'分类
整个团队阅读并系统整理了近6000篇文章,记录了20xx多页的专访内容,并将这些资料归入战略、技术、领导等类别。3、全面的分析方法:定性+定量
4、如何从千头万绪中提炼出明确的理念
“先得出一些观点,再用数据对其进行检验,然后修改原有的观点,构建一个理念框架,看它能否承载住事实的重量,一直到所有的观点都能融合汇集成一个前后贯通的理念框架。”如果你需要经常写报告,你就能理解这句话的价值。事事求完美的结果常常是寸步难行,写报告亦如此。
二、最有启发的几点
1、第5级经理人
书中对于第5级经理人的描述,与我们平时生活中、媒体中见到的成功领导有点差别。相对于能高效地朝既定目标前进的第3级经理人、执着追求愿景的第4级经理人而言,第5级经理人具有双重人格:平和而执着,谦逊而无畏,甚至能够为了公司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看这一章的时候,脑子里想起一个人:马化腾。一直没有关注过这个人,只是记得一段访谈,大意如下:马化腾说自己是个很不习惯公开演讲的人,但是现在因为公司需要,才经常会在媒体露面。就这么一个细节,始终记得这个人,看到这一段的时候第一时间想起。
2、先人后事
“卓越公司的主管们不是首先确定目的地,然后才把人们引向那里。相反,他们首先让合适的人上车,然后才决定去向何处。首先,如果你是从‘选人’而不是‘做事’开始的话,就更加容易适应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第二,如果你有合适的人在车上的话,那么如何激励和管理他们就不再是问题。合适的人是不需要严加管理或勉励的,他们会因为内在的驱动而自我调整,以期取得最大的成功,并成为创造卓越业绩的一部分;第三,如果车上坐的是不合适的人,不论你是否找对正确的方向都无关紧要,因为你还是不能拥有最卓越的公司。”
3、刺猬理念的三环图
这个没看懂啊,长期以来,我一直试图弄懂“我对什么充满热情,在什么方面能够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但是木有找到啊!!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相关文章: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笔记03-25
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迈进01-02
从平凡到卓越培训心得12-06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1-04
有关《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1-29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04-01
从优秀到卓越读书心得02-13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000字03-28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1200字04-04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9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