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国工匠》优秀观后感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国工匠》优秀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国工匠》优秀观后感1
今天,单位团支书告知,速度写篇大国工匠的观后感。可能过去一年总是给写写两弹元勋、正能量之类的文章,给别人留下了又红又专的印象。只不过,在这个又红又专的内心深处,还有一颗胡思乱想的种子。
《大国工匠》,看了,当然有感。可这种感,却是悲感多过喜感。只是这就不符合符合国际帝国时代进步的要求了,那就当无感吧。因为,这只能叫《大国工匠》,无法叫强国工人。
《大国工匠》中,讲述了8位工人(我没有用工匠,因为我尊敬他们),用自己飞凡的工作能力,缔造了各种中国“神话”。看了每一集故事,那么生动,那么逼真。相信但凡去过工厂工作在工作中的人,或者重新认识工厂的人,甚至对工厂没有概念的人,在看了他们的故事后,都会由衷佩服他们。而在贯穿全集的故事中所,有几个词,听到了,却是那么无感。
xxx,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xx余年,没有xx文化、xx学历的他、她,靠着传承、钻研、xx,凭着专注、坚守、xx,成为袖珍的顶级技工、xx,成为xx重要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xxx用自己的双手,打磨了、加工了、制造了、xx了精度为xx的世界级水平的xx。xx精度也创造了世界纪录、中国记录、ta自己的记录......
我尊敬敬佩每一位用自己双手,辛勤工作,努力生活的人们。而提到工人,我对他们又有另一种感情。我的爸爸妈妈都即便工作在工厂之中,用今天评价一个人会人的方式评价他们,他们很失败,因为他们是工人早年(有时候荣誉也同地位一样,代表着成功,只不过他们都不是“工匠”)。但对于家庭,他们很成功,很伟大。他们夫妻恩爱,养育了孩子,孝敬了父母,行得正,坐得端,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也正是如此,我对工人的认识,跟不是工友家庭出身的人相比相比,可能又多了一点点。
我对15岁之时的一个记忆片段,至今印象深刻。那时候,爸爸带我去了他所在的工厂,让我和他一起在里面站5分钟。那5分钟,我闻到了炙热而又夹杂着汗水和油污味道的的空气,轰隆刺耳的声音夹带着机械加工的废屑向我排山倒海般打来。当5分钟时间到了时,爸爸在我耳边叫我。可初次经历如此场景第一次的我,不会知道是被身处的场景所震撼了,还是被吵杂的噪声水淹所淹没了,根本听不到爸爸近在全然耳边的声音。从工厂里出来,我傲气早已湿透。爸爸对我说,你以后要是学习好点,学到点本事,有能力就去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吧。如果没那个能力,爸爸最多是带你到这里来工作。如果,你对这里的工作也不能胜任,那我就回赠你一个箩筐(我家乡,职业为捡破烂的人们,都是背个箩筐到处捡东西)。那时候,我对工人,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恐惧。我也所有人第一次对所有努力工作,为生活努力的人,有了一份敬意。而这份敬意,也一直让我尊敬所有努力的'人。
们手中。这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骄傲,还是一种后继无人,没有传承?
记得刚工作时,也曾少不经事,傻里傻气的说,感受不到传承。当我说完后,老人笑我傻,中人说我笨。只因为,我说了句“假”话。可如果今天还让我强调指出,我还能够坚持说一样的傻话,笨话。而我对《大国工匠》的无感,也正是源于此处。我们推崇着集体主义,可在荣誉面前,却竖起了英雄主义。对于大国工匠教父中的每一位大师而言,他们通过《大国工匠》得到了荣誉,可区县他们的单位的同事给与了什么?这些大师们的年轻同事们,要不是饭桶,要不是混日子的,否则,比这些大师多产的工人们,去做了什么?学习,大家都懂得。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不好,是高中学生们自己不努力。于是,数代又数代的长江后浪,没有得到前浪的传承,靠着时间,拍死了前浪。当一代又一代的后浪,经过时间洗礼,终于摸清了前浪的精髓时,自己也变成了长江前浪。
《大国工匠》优秀观后感2
20xx年6月18日下午18:00,第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师生300余人观看并学习了《大国工匠》纪录片,在短短的两节课的时间内,学校全体师生感受着大国工匠的风采,体验着国人成功背后的喜悦。
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国际劳动节之际,第三师图木舒克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师生向他们致敬!
钳工胡双钱的手,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捞纸工周东红的手,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
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难的焊接技术,殷瓦板牛皮纸一样薄,一条LNG船上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张冬伟的焊接技术不但质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观上也完美无缺。
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从事该工序的工人全国不超过10人。他研磨的转向架装上了644列高速动车组,奔驰8.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2000圈。
焊工高凤林35年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130多枚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他焊接的发动机的推动下顺利飞入太空,其中就有送嫦娥卫星去月球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记录。
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蛟龙”送入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
《大国工匠》,讲述那些劳动者用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这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其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呈现他们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既专业又敬业的精神内核,倡导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的“工匠精神”。
此次视频观看学习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彷徨在职业学习道路上的学子坚定了信念,三师职校的全体师生本着“学一技之长,创一片蓝天。学一技之长,创一番事业。”的目标,学习大国工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争做国家的栋梁。
态度决定一切,只有奋斗的青春才美丽,永不放弃,生命才精彩,相信美丽的三师职校在大国工匠精神的感染下终会创出自己的蓝天。
【《大国工匠》优秀观后感】相关文章:
大国工匠学习心得12-10
大国工匠观后心得11-30
看大国工匠心得02-15
大国工匠进校园心得09-20
《大国工匠》心得体会03-01
《大国工匠》观后感01-11
《大国工匠》观后感精选12-29
大国工匠观后感11-20
《大国工匠》观后感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