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动手做教学反思

动手做教学反思

时间:2023-04-05 10:05:07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动手做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动手做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动手做教学反思

动手做教学反思1

  学生喜欢用七巧板拼各种图案,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去拼各种图案,并能根据自己拼的图案说出自己的想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对于动手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先学会观察,让他们先认真观察图案特点后再去摆一摆,在动手中家长和老师多给他们帮助和指导。在课上让孩子们发现七巧板与所学图形的关系,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人合作,完成各图形的拼、摆,教师只是在其中起了协调、引导作用。本节课还注重学科间的.渗透,关注学生的发展,学科本身并不是核心内容,它们只是一种促进学生发展的媒介。课上可以让孩子们讲述七巧板的组成、问题的解答、各自想法的交流、说故事拼图形,以及对于个人或小组作品意义的阐述讲解等,这些都是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变化,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从批改作业的情况来看,有学生模仿教材上简单拼图:鱼、蜡烛、小船,有的孩子拼出的图形比教材上所列出来的还要形象、生动,而且种类很多,在这项课下拼图活动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各种各样的设计也出乎了老师的意外。

动手做教学反思2

  1、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观察和了解七巧板,但在练习检测时发现仍有很多学生对题目还是一知半解,说明教学设计还不是很全面,在这部分教学中还有遗漏,应该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说明。

  2、在学生动手拼各种图形中,教师的示范还不够。导致学生在动手时没有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我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实际操作中学生并不是很轻松的拼出书中的各个图案。因此在今后的练习中应该加强这项训练,多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

  3、反思自己的教学综合能力:

  自己看自己的教学实录,真是让人感到汗颜。它就像一面镜子,把真实的`,平时自己不能看到的点点滴滴摆在眼前。也许是第一次面对镜头,感觉教态不如平常那么自然轻松。再听听课堂上的语言,有点单调,有时不够简洁,表扬语言很贫乏。虽然经过充分的准备,课堂的组织与调控有了些许进步,但总体教学效果不高。在一些环节,特别是动手操作上,给予学生的实践引导方向不够明确,导致学具操作上缺乏一定的有序性,没有发挥学具的重要作用。整堂课教师对于放手度,引导度,小结度均离要求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与学生互动方面,偏向于教师主导性局面,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所有的问题,都有待日后的教学中改进。

动手做教学反思3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伊琳娜对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感到奇怪。她动手做实验,发现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朗志万知道了,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启发学生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法国科学家朗志万向小朋友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一只杯子装满了水,如果放进一条金鱼,水不会漫出来。这是为什么?”两个小朋友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讲伊琳娜觉得他们都没说对。回到家在妈妈的启发下动手做做看。实验结果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第三部分讲第二天伊琳娜去问朗志万。朗志万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的重点是学习课文的第一、二两部分,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应该自己动手做做看。在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后,我让学生找出朗志万给小朋友们提出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质疑,谈谈自己的体会,当学生对他的问题弄明白后,我让学生找出朗志万提问后,小朋友们的反应是怎样的?让学生知道其他小朋友深信朗志万的话,而伊琳娜却对他的问题有了疑问。这时我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来说说平时我们遇到问题时你是怎样解决的?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然后进入教学的第二个重点环节,伊琳娜在遇到问题时她的办法是什么呢?回家问妈妈。但是伊琳娜的妈妈非常了不起,她并没有直接告诉伊琳娜结果,而是给了她一句有启发意义的话“不要光想,动手做做看。”

  这句话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也有启发意义,因此我把它作为教学的重点展开,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然后让学生想象伊琳娜的妈妈会用怎样的语气和伊琳娜说话呢?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在妈妈的鼓励下,伊琳娜动手去做了,但是结果却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这时我重点抓住“哎呀,和朗志万说得不一样,水漫出来了。”一句让学生猜测伊琳娜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并且让学生带着这种惊奇惊讶来朗读这个句子。最后我设计的一个话题是从伊琳娜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在学生自由说的基础上,给学生一点积累的东西。“聪明人听到一次,思考十次;看见一次,实践十次。”这句格言让学生来体会并积累。最后通过老师创设的一个情境,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伊琳娜在得到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结果之后,越想越生气,她一定会去向朗志万再问问题的,他们之间一定还会发生有趣的事。从而使矛盾达到最深化,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奠定基础。

  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选入这样的文章无疑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的好素材。在教学中我紧紧抓住“其他小朋友”和“伊琳娜”对待“朗志万”提出的问题的不同态度,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也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

动手做教学反思4

  今天,我给学生上了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第四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新课《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讲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告诉小朋友装满水的杯子放进别的东西,水会漫出来,放进一条金鱼却不会。伊琳娜动手一做发现科学家的话是错的。朗志万告诉她——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要用心听,用心想,懂得动手实践的道理,并感受到动手做的乐趣,明白动手做的意义,唤起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我主要从“用心品读,读中感悟”和“动手操作,做中体会”两方面来进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用心品读,读中感悟。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进行文本对话的主要途径,是学生与文本进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课文,让学生从读中感悟并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与文中主人一起苦恼、一起快乐。如在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时,我先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科学家的.了解与看法,从而明白科学家是个很优秀、很了不起的人。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朗志万提出的问题,并说说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然后同桌之间读一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而后,通过指名读,小组读体会两个小朋友对这个问题坚信不移的态度,从而引出伊琳娜的疑问,明白动手做做的意义。在伊琳娜发现朗志万的话错了时,读出她生气的心情是很重要的。我先让学生讲讲发现自己受骗后的感受,再说说读这句话时应用什么语气。通过老师范读,男女比赛读,表演读,小组内读一读的方法,学生很快就从读中体会到了伊琳娜生气的心情,并感受到了伊琳娜敢于向科学家提出错误的勇气。最后理解朗志万说的那段话,也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后再大声朗读,说说自己从他的话中读明白了什么。这样,学生不会脱离文本,能牢牢地把握住整篇课文来思考问题了。

  正是有了这些不同形式的朗读,才让学生紧紧地围绕着文本进行学习,让学生在读中升华了情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也让课堂多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动手操作,做中体会。

  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不是很难,但要让学生通过课文体会动手操作的乐趣,明白“动手做做看”的实际意义,就一定要真正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操作。课上,我先准备了一条金鱼和一个杯子。在读完伊琳娜的疑惑后,带领学生和我一起操作朗志万的实验,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的过程,并说说看到实验结果时的心情。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很快就体会到了伊琳娜的心情,明白了“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这句话的含义。在学完课文后,我再一次将一个有趣的话题抛给学生:有一个杯子装满了水,在杯子上面放一张纸,再把杯子倒过来,请问会出现什么情况?A、水会全部倒出来。B、水不会倒出来。学生看完后,争议纷纷,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选择要动手做做看来证实自己的答案。从而唤起了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将内容进行了拓展,也突破了教学难点。

  整堂课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效果还不错。但也出现了几个不和谐的地方,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与改进。如,在引导学生读出伊琳娜生气的语气时,我提醒学生可以想想平时生气时会做什么动作,用表演的形式来朗读这句话。有的学生就加上了一些粗鲁的动作或不文明的语言,这样反而过火地强调了伊琳娜的生气,也教给了学生不好的行为习惯,起到适得其反的结果。在引导学生理解朗志万最后说的那段话后,我出了“()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这样一句话让学生仿照“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有的学生说:“小偷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自己试试看。”我当时没有及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与正确的引导,导致后面几个同学也出现说偏题的现象。如果我及时引导说:“朗志万是一个了不起的科学家,是有一定权威性的人物,他说的话一般人都会相信的。小偷的话当然不可信,他是一个坏人,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话。要在括号里填有一定权威性的人物才行。”我想学生听了后,也一定能够及时明白题意,就不会这样的课堂尴尬了。

  提高语文教学素养,培养语文教学机智,是我在今后工作中不断努力的方向。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不断进步,做得更好。

动手做教学反思5

  《动手做做看》是一篇阅读课文,讲的是伊琳娜对法国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感到奇怪。她动手做实验,发现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朗志万知道了,说:“我不是哄你们。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启发学生懂得对别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动脑筋思考、动手做做看。

  在课堂教学中,我给自己留下了两处遗憾。一是在孩子读完课题后,我让孩子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朗志万提的什么问题?”孩子们在读文之后,很快从文中找到了原句,此时,我只是为回答问题而找答案,如果能引导孩子读懂朗志万提出的这个问题,并引导发现问题的奇怪之处,孩子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应该会更深入。二是对文本的'解读不够深入。课程标准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以及提倡学生质疑问难,应该说,这篇文章选入教材,也是教育孩子做任何事要有主见,敢于质疑。在教学中,我只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这个科学素养的培养上,而没有很好地联系学生实际。小孩子的思维最容易被牵引,人云亦云的。

  比如我们老师上课提一些导向性的问题:“这张图美吗?”学生肯定会迎合你回答:“美——”!在这样的课堂上,我应该引导学生感悟“伊琳娜”身上所发光的品质——那就是敢于向权威质疑,不轻信不盲从;让学生感悟这道理就是要让学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这是动手做做看的前提,发明创造的关键,也是现在小孩所缺少的品质。

动手做教学反思6

  《大家动手做条龙》是人美版美术教材初一年级上册第3课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我力主让学生成为能动的主体,尊重他们的想法,塑造他们的自我。我希望学生能够主动的探索,如在制作前提出思考问题,让学生在制作中探究方法,在展示中阐述目的,虽然是在我的带领下探索和总结,但是也让学生成为探索和总结的主要实施者,进而在以后让探索和总结成为思维习惯。虽然过程很困难,但这不能成为永远的阻力,这是生命的一个必然的过程。

  在课堂上以四个大的环节:

  (1)龙的知识与民俗、龙的造型特点及其立体构成的概念;

  (2)课堂实践;

  (3)展示与评价;

  (4)启迪与升华,

  每一个环节都环环相扣,从生活入手,渐渐过渡到美术,使学生的思维渐渐靠近本学科,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自己的思路,让学生参与到概念的总结与归纳中,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他们的语言来得到规律性的信息,根据他们的回答做总结欣赏,充分体现在现代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辅助与支撑的原则,在动手操作中检验学生读图看图的能力,营造一种团结合作的.空间和情境,使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的同时,体会审美和创造的乐趣,进而使学生明白龙是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的事物,

  作为中国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把了解、学习、传播民族文化视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身处社会变革中,应该留守一块温暖而博大的心灵家园,在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我们是黄河的儿女,我们是炎黄的子孙,我们是龙的传人,无论走在世界上的哪一个角落,都要以我们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增光添彩,为中华巨龙画龙点睛!

动手做教学反思7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故事由科学家郎志万提出的一个奇怪的问题:一个装满水的盆子,如果在放进别的东西,水就会漫出来。放进一条金鱼却不是这样的。而开始了一次有趣的经历。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在这些孩子中,伊琳娜是个肯动脑筋的孩子,她不盲从,不懂就问。伊琳娜的妈妈也很会教育孩子,她不是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亲自实践,从实践中获得正确答案。朗志万和伊琳娜的妈妈都非常重视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这样的教育环境,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素养的。

  在一课时我把重点放在了随文识字上,基本解决了孩子的识字,写字的问题。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布置了回家自己动手做做看,验证伊琳娜说的话到底是不是真的。根据一课时的已有的基础,我把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会写2个“题”“提”字,并能根据两个字不同的部首来区别两个同音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3、能结合实际生活,明白“科学家说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为了提高了孩子们写字的效率,于是我就把写字这个部分提到了最前面。再由伊琳娜的情绪变化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出示两幅表情不同的图片,设问“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和“伊琳娜又为什么笑了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读书探究的积极性。孩子们积极朗读相关的段落然后进行交流,交流“伊琳娜为什么生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好小朋友、妈妈说的话。小朋友说的话要用肯定、想当然的语气。妈妈说的话要用鼓励的语气来读。在交流“伊琳娜为什么又笑了”的问题时,引导学生练读科学家说的话,了解他这样做的用意。再用照样子写句子的方式,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和学习中要善于质疑,注重实践,不要迷信权威。 最后再用《小马过河》这个视频,进一步让孩子明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应该动脑筋,动手做做看,才能明白事情的真相。

  本节课在引读人物对话时一个亮点。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在“题”“提”的教学中,字的有些知识落实得不够,对于偏旁和部首的概念不够清晰。

动手做教学反思8

  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班级现有20人,男生9人女生11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不足,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够.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

  教学内容分析:

  “底和高”是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之后进行的教学内容,以此来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也为后续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本课时内容以直角以及垂直为知识基础,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为认知背景,教材利用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做成一张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作为认知情境,展开自主活动,让学生主动积累高的表象,并形成高的概念。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把一块平行四边形木板做成一长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等相关活动,找到高这条特殊线段,体验高的基本特征;

  2、能判断、画出、测量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高;

  3、在方格纸上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的数据画符合条件的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图形的高和底的数据画符合条件的图形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设计图纸

  (媒体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这是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王师傅想利用它做一个尽可能大的长方形桌面,大家愿意帮这个忙吗?

  生1:是不是可以把这块木板锯开,然后拼起来?

  师:可以的,但锯的次数应尽可能少一些,最好只锯一次。想一想,应从哪里锯开呢?

  出示活动要求:

  ①拿出自己手中的平行四边形纸片,仔细思考,画出需要锯开的线路。

  ②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学生思考、设计,然后小组交流。)

动手做教学反思9

  还是纠结着语文课怎么教的问题?今天教《动手做做看》一课,文中有个实验——把金鱼放进装满水的瓶子里,看看水是否漫出。相信很多老师都在课堂做过这个实验,孩子们必定激情澎湃,课堂必定生气勃勃。记得以前上《乌鸦喝水》的'时候,我做过乌鸦往瓶子里放石子的实验,课堂气氛和学生兴趣的高涨时很容易得到的,可是我想,如果同学们能想象得到实验的过程,如果这不是学习理解的难点,我们未必要在语文课堂上动手做实验,何不把时间腾出来做语文的正事——多读词句,多训练语言。

  因此,根据课文用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特点,我在课堂上以“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带领学生学文,以为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熟读文本的基础上,学生基本能提出学文的关键问题:伊琳娜为什么先生气,后来又高兴地笑了?朗志万是真的“哄骗”小朋友们吗?围绕问题小组合作解决,在边解决问题中边朗读课文,积累词句。应该说,学生能真正自主学习,动脑思考,没有被老师牵着走,自然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动手做教学反思10

  上完公开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觉得自己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1、情景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前谈话时,出示郎志万和伊琳娜图片,让学生喊喊他们的名字,接着交流搜集的有关伊琳娜、郎志万、居里夫人的资料,不仅有助于理解课文,而且拓展了学生知识面,这时老师顺势而导:“法国科学家郎志万经常喜欢问小朋友们一些奇怪的问题,今天他又提出了什么问题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自然而然进入到了文本。

  2、在课堂上,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体现了“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理念,在生生这间的朗读评价中,在老师对重点语句朗读的指导中,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得到提高。

  3、为了激发学生学生探究的兴趣,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敢于大胆质疑、动手实践的能力,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在本课教学中设计了两个实验:一是亲手做金鱼实验,将一玻璃缸放在高凳上,当场装满水,再把一条金鱼放进钢中,观察实验结果;二是在初步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基础上进行拓展,出示亚里士多德的著名论断:“两个铁球,一个十磅重,一个一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十磅重的一定先着地”,学生众说纷纭,但基本上都认为亚里士多德说的是正确的,这时做了一个类似的实验,让学生将轻重不同的两本书举到同一高度,然后让两本书同时从高处落下来,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惊奇地发现:两本书同时调到讲台上。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哲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推而广之,其他人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可以说,两个实验,让学生亲眼所见,亲手操作,既能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能有效轻松地突破教学重点,使学生较为深刻地体会到在学习和生活中听到别人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要通过思考去判断,敢于大胆质疑,遇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动手做做看。

  4、在课堂上引进课外阅读《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不仅仅引导学生对“科学家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哲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而且将扩大学生阅读面的理念由课外直接带到了课堂上。

  5、注重语言文字训练。如抓住“不能光想,你动手做做看”进行了给“光”找近义词、给这个句子换一种说法联系,促进学生语言内化。

  6、注重课外拓展。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之后,引导学生想象说话:伊琳娜听了郎志万的话,可能会说些什么?这是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有利实践。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同时,阅读教学也是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语感的主阵地,“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回顾我的教学,老师们认为本课的教学设计切中单元主题“无论学生和生活,都离不开动手和动脑。”设计中充分关注到学生学情,教学步骤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一步步明白“动手做做看”的意义,但也有不少瑕疵和不足,主要在以下方面::

  1、动手实验部分如果在预习时,让学生自己在家亲手做做,然后在课堂上说说自己看到的现象。这样会更加激发其他同学想动手做做的欲望和兴趣。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现阶段是个难点。常训练学生可以得到好的训练。

  3、思考—动手—结论,缺一不可,首先关键在于学会思考。动手做的前提是“怀疑”也就是思考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阐述不是很多,以致拓展时,学生拘泥于“动手”。

  4、朗读教学扎实有效,教师激情昂扬,换词教学使学生思维开阔,但是板书设计稍有些滞后。

  5、师生之间的语言(朗读等)互动做得比较好,如果能做到师生之间能做到情绪(学生参与激情与态度)互动达到一致,这节课将更完美。

动手做教学反思11

  本节课由音乐导入,顿时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使学生能够放松的投入到学习本课教学内容之中。同学在听的过程中时候也在思考,通过音乐能传递出怎样的情感,通过教师点题明白音乐与本课课题的关系。

  在正式授课时通过课件讲解龙的文化,如运用图片,可以直观地调动同学们的视觉感知能力,了解龙的来历发展与造型特点。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和积极参与文化传承的意识,同时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引发动手创作的欲望,为后面的设计制作打好基础。在处理教学重难点方面运用视频演示和分步骤图例多种方法直观展示龙的制作与连接。

  课本中主要介绍和展示纸杯制作的龙,讲解了三种基本的连接方法,并在显著位置突出了难点之一的龙头,以帮助同学们理解龙头的结构和制作的特点。课后拓展是本节课的特色亮点。但是通过第二课时的展示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原因主要有一下几点:

  一、部分同学对拓展作业从思想上重视不够,对作业目的'意义不明确。

  二、通过学生与家长共同参与完成的龙文化知识讨论分享,在作业形式上没有明确,如果能用问答记录的形式学习效果应该更理想。

  三、学生家长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普遍不高,难以和学生的互动形成更有效的关于传统文化的探讨,是客观存在的因素。

  所以在以后布置类似的作业时需要全面考虑学情,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设计教学活动。

动手做教学反思12

  教学中,我们常常强调多让孩子动手操作,这样可以让孩子更加直观、更便于孩子理解抽象的知识。

  北师版一年级下册在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图形后,安排了三个动手做的活动,让孩子用学过的图形、七巧板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在这些活动中隐含了学生今后学习需要掌握的一些探索图形奥秘的方法,如对称思想等。

  教学中,我设置了变魔术的情景,让孩子们成为魔术师,把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纸变出各种各样的图形来。孩子们兴趣很浓,跟着老师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与操作。正方形对折变成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也可以变成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孩子们都为自己的发现高兴。随之,老师的总结就应该跟上了,但是没有把握好时机,让小结的最佳时机给错过了。教学中的闪光点往往在于抓住一些孩子的细小动作或语言,延伸出奇妙的数学知识来,而我错过了,让孩子们动手操作了,最后得到的仅仅是浅层次的动手而已,没有很好的与数学思维结合,下次课还需要复习巩固了。

  孩子的形象力是很丰富的,在课堂上巡视时,看到孩子们用图形拼出了风筝、宇宙飞船、大树、机器人等各种各样的事物,真是没有想到,在这一环节,我应该预设更多的展示时间,让更多孩子的作品呈现出来,那样,孩子从中得到的成就感也会放大,让他们更喜欢数学课堂,更喜欢学习数学的。

动手做教学反思13

  【情景说明】

  《动手做做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3课,课文讲述的是科学家居里夫人小时候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科学家朗志万提出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引了同学们的议论纷纷,他们的话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证明科学家的话是正确的。只有伊琳娜对科学家的问题心有质疑,在妈妈的启发下,她亲自实践,终于从实践中获得了正确的答案。课文故事情节简单,但蕴含了深刻的道理。抓住伟人的事迹启迪孩子,具有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

  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是学会另、志、题、提、朗、哄、喝、骗9个生字;会认鳞、伊、琳、娜、哎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文的学习,领悟科学家的话不一定是正确的,要自己新手做做看。其中,学会生字,朗读课文,感受自己动手做做看的重要性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片断】

  (生交流完课前搜集的有关居里夫人事迹的资料及搜集途径后)

  师:小朋友想知道科学家居里夫人小时候的故事吗?

  生(齐声):想!

  师:请同学们打开书58页,想读的同学大声朗读课文。

  (一个、两个、三个,同学人大声朗读起来,读得很认真投入。)

  师:认为自己读得很不错的同学,站起来读。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一个一个站起来读,读完后,师生共同评议。)

  师(充满信心地):谁觉得自己哪个地方读得最好,谁就站起来读。读完后,再说说自己好在哪里,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一个一个站起来读,但朗读仍只追求语言文字表面上的抑扬顿挫,对自己的评价也只停留在字音正确,流利等上面。对课文内容缺乏深入理解,对课文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没有身同感受。)

  师(暗暗着急,依然微笑地):你能试着用心去体会课文人物心里的想法,并轻声地读出语气来吗?

  (生领悟后,开始试着揣摩课文内容,并小声地读起来。)

  师(充满期待地):谁想再来试试?把你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读出来!

  生1:(表情极为认真地朗读第一自然段科学家朗志万提出的问题。)

  生2:(试着用两种不同的声音朗读两个小朋友的说法)

  (在这种相互感染、相互启发的朗读氛围中,学生的'朗读渐渐入情入境。)

  生(声音动听的朗读大王蔡博):(有声有色地朗读着伊琳娜心有疑惑──动手实践──生气质问部分,感情处理恰当,语气分明,为同学们起到了很好的范读作用。)

  师:(欣喜地抓住这一契机,迅速分析、提炼,从学生蔡博的朗读中搜寻教学突破口,单刀直入):真不愧是我们班的百灵鸟,特别是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这一句读得真好听!你能把这句再读一遍吗?

  生:(开心一笑,晃着小脑袋更认真地读起来。重音、感情、语气十分到位。)

  师: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生:因为伊琳发现把金鱼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漫出来了,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

  师(连忙追问):那科学家朗志万是怎么说的?同学们能找出来,划上横线,并读一遍吗?

  (生划线、读文。)

  师(继续追问):同学们,你觉得科学家说的对吗?还是小伊琳娜做得对?

  (生议论纷纷,老师趁机拿出一只大杯子、一个土豆、一块石头、养着金鱼的浴缸、舀子、水桶。)

  师:同学们,还是让我们用事实说话,动手做做看,好吗?谁来试试?

  (生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老师指点一名能干的学生上台。她动作麻利,给杯子装满水,依次放进一个土豆,注水,放进一块石头,再注水,最后再捞起金鱼,轻轻放进装满水的杯子里,水还是漫出来了!同学们一个个小眼睛瞪的溜圆,教室里鸦雀无声,直到金鱼入杯,水漫出来,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这是多么热烈的讨论!学生们一个个小脸放光,自发地探讨起来,老师欣然面对,静观全局。)

  师:同学们,说说你们刚才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什么?

  (生一个个情绪激昂,抢着说。)

  生1:我看见金鱼放进杯子里,水也漫出来了!

  生2:伊琳娜做的是对的!

  生3:科学家说错了!

  生(聪明好动的韩鸿洲,响亮、俏皮地脱口而出):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只有动手做做看才知道!

  (水到渠成,难点突破了!老师松了一口气,舒心地笑了,继续趁热打铁。)

  师: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做做看,你明白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我觉得大人的话也不能全信,大人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

  生2:我以后有了问题,也要自己动手做做看!

  【教学反思】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些相应的变动。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构建一个宽松、和谐、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也有义务指导学生努力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如何在牢牢把握课堂动态生成的同时,也能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呢?这就需要我们懂得调控艺术,善于把握教育契机,做到收放自如,开阖有度。

  我在自己的三尺讲台上,可屡屡均以眼睁睁地看着课堂恣意活跃,开放过度,有时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受课文《动手做做看》的启发,我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又一次尝试。课前,我深研究教材,周密地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确立课文重难点,以读代讲,细致洞察,灵活调整的作战方针。作好充分的准备后,课堂上,我给予了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读通、读透。在众多学生的朗读中,我敏锐地捕捉教学契机,直击问题核心。以哎呀,和朗志万说的不一样,水漫出来了。这一句为切入点,适当加以激励,点拨、引导,并立即现场动手做做看。这样,不仅起到榜样示范作用,更是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激情倍增,灵感迸发。重点抓住了,难点突破了,教学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试牛刀,初见成效,让我尝到教育改革的甜头,看到自己的成绩,更增添了我坚定不移探索下去的信心。可是,反思自己在这次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我由于害怕浪费过多时间,教学难以收拢,引导上有些操之过急。当然,这是教育不够成熟的表现,但是,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勇于探索的决心,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会攻下宝垒的。

动手做教学反思14

  《动手做做看》是一篇很有趣的课文,通过小朋友伊琳娜在科学家朗万志的引导启发下,动手做做看,悟出了"科学家讲的不一定都是对的,动手做做看."在孩子读完课问题目后,我让孩子带着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动手做做看是谁说的?课文讲了哪些人?你喜欢谁?为什么?”孩子们读开了,有孩子边读边和同桌谈论着。三五分钟后很多孩子举手了,第一个问题很好回答,大多数孩子说出“动手做做看”是朗志万说的,个别孩子说是妈妈说的.。我让孩子们在书上找答案,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重要学习朗志万的话。他为什么这样说?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自己再读全文,在四人小组中议论交流。这篇课文讲了两个道理,第一个道理是:凡事都不能光想,还要动手做做看。第二个道理是:科学家的话,不一定全是对的。 教学中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在今后不断探索与改进的地方,如:没能准备相应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获得知识;教师语言还不够精简;如何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当学生的回答有偏差时,如何有效地引导等。

动手做教学反思15

  “有趣的七巧板”是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教材第44页的教学内容。该节课的重点是学会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组各种图形,发展学生的创新、想象、动手操作能力。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本节的追求。为此,本节课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发展能力

  本节课,我努力营造一个生动、主动、和谐的学习环境,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活动交流的机会以及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引导他们在活动中,饶有趣味地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应用意识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让他们在动手中培养发散思维,初步形成创新意识,为自己班级设计班标这个实践流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本次多次设计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精神,让学生共同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集体的力量。【动手做(三)教学反思3篇】动手做(三)教学反思3篇。

【动手做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04-04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03-18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02-08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02-18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15篇03-10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15篇02-12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15篇04-01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15篇03-26

《动手做做看》教学反思(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