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

时间:2023-02-21 13:28: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1

  我喜欢读书,在许多书籍里,有一些我最喜欢的书,让我爱不释手,总是看不够。其中有一本书我看后启发很大,这本书就是法国大作家雨果写的《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这部作品被称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全书讲述了一个刑满释放的苦役犯冉阿让受到米里哀主教的感化,洗心革面,立志做人的事。冉阿让是个普通工人,一直帮助穷困的姐姐抚养7个可怜的孩子。在他失业时,曾为了不让孩子饿死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徒刑;又因不堪狱中之苦4次逃跑,刑期加到19年。出狱后二劳改的名声使他找不到工作。后来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决心改恶从善,做了许许多多好事,然而法律却滥判无辜,使他终于在孤寂中走向死亡。

  这部作品从公道、人性良心的角度,反对世间的一切压迫和苦难,表现了人类社会永恒的矛盾。

  读了这本书,我对冉阿让改恶从善的事情很感动,因为人想从恶变成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而冉阿让却做到了。这要感谢米里哀主教的感化,因为一个改恶从善的人往往都有一个好人在帮助他,但遇到这个好人的人往往都非常少,而冉阿让却遇到了,他是幸运的。如果没有米里哀主教的帮助,他就不会从一个劳改犯变成一个为穷苦人做好事的人;同时,冉阿让的命运也是悲惨的,他一生为人民做尽了好事,却孤单地死去,连他的墓地也是简单的,埋着他的地方只立了一块石头。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像冉阿让这样的人,一生为人民服务,而死后却没有人能记住他们。比如说那些为了人民解放而牺牲的战士,他们是为人民而死的`,可我们连他们的名字都不知道,他们也没有宏伟的陵墓。这不正是冉阿让精神的充分体现吗?

  冉阿让的命运值得我们同情,也值得我们深思。为么他做了那么多的好事,警察还是追着他不放?答案只有一个:当时社会的不公平,势力对人们的压迫。可现在就不同了,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做了一件好事就会被别人记住,有的还会得到奖金,与冉阿让截然不同。

  这部作品不仅是雨果的大作,更是人类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的丰碑。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2

  《悲惨世界》,顾名思义写的就是一个十分悲惨的世界。这世界之所以悲惨,是因为人的心里充满着恨。

  故事主人公冉阿让因为一次偷窃而开始了他长达19年的苦役生活。当他想着要改过的时候,人们却歧视排斥他,让他感受不到一丝的温暖。甚至当一位好心人告诉他冬天不要睡在室外的长凳上时,他冷漠地回答:“我在监狱冷冰冰的地板睡了19年,现在睡这里有什么区别呢?”冉阿让的回答无疑让人感到更加寒冷。是啊,这个世界给他的爱太少,留在他心里的,是满满的悲伤和愤恨。

  但幸好这时候,和蔼的神父出现了。他不仅没有像别人那样排斥冉阿让,还把他当成了朋友,哪怕当冉阿让偷走了他宝贵的银器。他的感化使冉阿让第一次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就像一个一直住在冰冷地底下的种子感受到了阳光,然后慢慢地开始发芽。

  冉阿让心里爱的种子就是这样被播种的。当他开始准备过另一段人生的时候,柯赛特出现了。她的出现,无疑是冉阿让人生的转折。从孤零零的一个人,变成了形影不离的两个人,从为自己着想,到什么事都从柯赛特出发。柯赛特浇灌了冉阿让的`心之种,让他一发不可收拾地长起来。

  柯赛特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冉阿让的功劳,更是她母亲的功劳。她的母亲芳汀深深地爱着她,但却没有能力照顾她。只好独自一人在外工作来供养她。可惜她信错了人,德纳第夫妇根本没有好好对待柯赛特。后来他们更逼芳汀入绝境。是的,他们爱自己的家人,但那种爱是自私的爱。因为他们对柯赛特,对任何别的人都没有一点爱心。

  真正的爱,是像冉阿让那样的,用自己的力量去爱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的人。因此他才会拼命就马吕斯并同意柯赛特和马吕斯的婚事,默默地给予穷人们一些生活资助,在生命的最后时间忍下心不去找柯赛特……

  如果说神父当时对冉阿让的爱是一种宽容的爱,马吕斯对柯赛特是一种情恋的爱,那么冉阿让对世界的爱,就是一种大爱。

  世上如果没有了这些感情,就只是一个空壳罢了。所以说,没有爱的世界,是个悲惨世界。

  如今我们身边还有很多需要爱的人们,当我们享受别人的关爱时,别忘了用爱去滋润仇恨的心灵,用爱去拥抱本无情的世界。像神父那样,去宽容;像冉阿让那样,去付出。

  爱的世界不悲惨。播种爱的种子,让世界成为爱的世界。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3

  从古至今,有多少句名言是说书的重要性。这正说明了书籍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读书,就要读好书。一本名著会让你得到启迪,告诉你要做一个怎样的人。雨果写的《悲惨世界》,就是一本全世界畅销的世界名著。

  我想我不多说,大家一定就听说过雨果。雨果写的作品中,其中最著名的两本就是《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

  我喜欢雨果的文字,他描写一件事情,写得生动而又形象,充满画面感,却又不失文学味儿。他描写事物的方式很独特,很新鲜,让人回味无穷。

  雨果的《悲惨世界》描写了法国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但是他并没有直接描写人们的生活有多么惨,而是设计了一个人物——冉阿让。

  冉阿让是一个人苦役犯,因为他偷了一个面包加上多次想越狱,一共在监狱里待了19年。出狱时,他充满了仇恨——他也是迫不得已才偷面包的。后来,他遇到了卞福汝主教。

  主教没有责怪他偷了自己的'银器,反而送给他了一个银烛台。冉阿让发现自己是个无赖。他决定不再做坏事,而是像主教那样,帮助别人。

  冉阿让再生了!他到了另一个城市,做了一个好市长,成为了大家的马德兰伯伯。但他的真名被再次提起时,他的良心揪住了他的脖子。

  他,为正义与善良而死。

  从冉阿让的经历中,我了解到了法国下层人民是怎样生活的。他们被生活所迫,妻离子散。冉阿让也不能安稳的过他的市长生活。人们歧视罪犯,歧视穷人,歧视身体残缺的人。有些奸诈的小人,骗取别人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小孩子很小就要干活。

  而我们,现在有这么良好的读书坏境,不好好学习,不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还可以挑三拣四,那就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了。

  冉阿让十分高尚。他让我改变了许多许多。他让我学会了帮助别人,宽容别人,不再自私自利,学会了分享,不炫耀自己的成就……我欣赏他崇高的品质。他的肉体虽然死了,但其精神却永存人间。

  俗话说“英雄不死,精神千秋。”冉阿让虽然死了,但他的精神却从十九世纪一直传到现在。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4

  不能因为人犯过一次错误,就特意疏远和嘲讽,毕竟人总会有一次破茧重生的机会。

  当我怀着虔诚读完《悲惨世界》这部长篇后,内心涌起的是一浪接着一浪难以言说的感动,它让我的心灵得到一次洗礼,让我对故事的主人公肃然起敬。

  冉阿让是一位淳朴的普通劳动者,他每天幸苦工作,但饥饿和贫穷还是时时困扰着他。有一天,他耐不住饥饿偷了一个面包,结果被抓入监狱。他因惦记着家人,四次越狱,却被加刑至十九年。长期的牢狱生活养成了他阴郁叛逆的性格,他开始仇视法律,仇恨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出狱后,他没有住处,幸好得到仁慈的莫里哀主教的帮助。但他却偷走了主教家的银器。主教没有怪他,反而宽恕他,放他走了。主教的感化让冉阿让心灵受到震撼,他原本善良的心受到了唤醒,重新燃烧起对生活的希望。

  读到这,我由衷为冉阿让感到高兴,他就像正在逐渐复苏的蚕,正吐露着从善的细丝准备把自己改变。是的,他要开始改变了,不再是令人躲避的对象了。

  冉阿让改头换面,化名马德兰来到蒙特勒伊小城。经过多年打拼,他从一个成功的商人变为一市之长。成为富翁的他仍不忘主教的教诲,热衷慈善事业,经常帮助一些贫穷的市民。冉阿让的慈善举动引起警察沙威的注意,因为法律滥判无辜,冉阿让再次入狱。

  冉阿让再次入狱的遭遇令我着实气愤。为什么?为什么他都已经从善了仍摆脱不了以前的罪名,为什么法律不长眼,一直纠缠着一个洗心革面的人呢?

  等他出狱回到小城后,他花重金就住了女工芳汀的私生孤女珂赛特。他带珂赛特隐居,做了一名默默无闻的园丁。珂赛特在他的爱护和照顾下长大成人,后来与一位心地善良的青年项链,找到了她的幸福。但冉阿让却因为他的过去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一度不被人原谅。在孤寂中走向生命的.尽头。

  冉阿让的一生是悲惨的,但也是精彩的,令人感叹的。他曾经是个心中失去爱的逃亡者,但他并没有完全失去本性,在主教的感化下,他的心得到洗礼,得到升华。尽管之后一再落入法律的魔爪,但他不再暴躁,不再埋怨,始终怀着一颗圣人之心,用爱与宽容去对待所有人。在我心中,他就是一个化茧重生的冉阿让,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冉阿让,过去的罪恶并不能阻挡他慈善的脚步。

  在生活中,我常常因为受了一些委屈,而去抱怨别人,也曾在心底记恨一些人,在读完《悲惨世界》之后,我明白了宽恕的重要。以后,我一定要放宽心胸,宽容的对待别人,这样我才能更好地成长。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5

  我呢,看过不少的书,有《水浒传》啊,《伊索寓言》啊,《汤姆·索亚历险记》啊,《繁星·春水》啊,可唯独让我最喜欢的书呢,是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想知道的我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吗?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初次看到这本书,就使我眼前一亮,封面上画着一个金黄色头发的少女,在微风中啜泣着,她面前的路是一片黑暗,而在她的手下,是一桶清水,这不禁激起了我的幻想:是不是这个少女感到很害怕?她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个黑暗的地方?她又要干什么?这幅图又表达了什么,于是我带着一个个疑问翻开了这本书,然而,我却被吸引住了,无法回头,直到关上书的最后一页,我深有感触,这是一部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刻画了法国各个阶级的生活,可能现在你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怎么回事,那我也与你分享分享,给你说一段情节:说是日近黄昏的时候,一个类似乞丐的人,来到了小镇迪涅,他一直在找旅馆,可所有的旅舍都拒绝了他,他只是想住一夜。吃一顿饭,可因为他的身份,所有人都害怕他,哪敢接受他啊,最后他到了迪涅的主教卞褔汝家,主教收留了他,并给他好吃的,又让他住在好的地方,临走时还送给他一些银子,让他做一个诚实的人,随后他又遇到了一个妇人,那个妇人把她的遭遇说了一遍,是她的女儿在别人的家里生活,现在还很小,抚养她的人把最差的东西给她的女儿,还在骗这个妇人的钱,说是给她的女儿买衣服穿,东西吃,实际上却把它花在自己女儿的身上,让妇人的`女儿吃不饱,穿不暖,随后这个妇人病了,受到打击的她已经没有任何办法了,忽然有一天,你想要了解后面的故事,就去看看《悲惨世界》这本书吧!

  当我看到最后一页时,眼睛不禁湿润了,这个像乞丐的人帮助了一生当中所遇到的所有人,做尽了一生好事,最后,还是病逝了,我感觉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奴役劳动人民的生活,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也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人能够多帮助别人,不做损人利己的事,那么我们一定能营造出一个美好文明的社会!

  这就是我喜欢这书的理由,真得很有意义,你也去读读《悲惨世界》吧!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6

  这一个寒假,我读了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一部,经典之作——《悲惨世界》。

  书中描绘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乐善好施、心地善良的“苦役犯”冉阿让;热血澎湃、英勇无畏的革命青年马里尤斯;阴险狡诈、谋财害命的旅店老板泰纳迪埃;铁石心肠、铁面无私的执法之手沙威等等。

  在书中,冉阿让因偷了一块面包,而当了19年苦役犯。而在他释放后一位主教却收留了冉阿让过夜,而冉阿让在半夜带着主教的银器逃之夭夭,第二天他被宪兵带回主教家时主教宽恕了他,他被主教感动。后来他在一海滨城市当了市长,在另一个人即将被错判成他时出庭自首,被判无期苦役。后来他在救一个水手是越狱。在巴黎时从泰纳迪埃手中带走了珂赛特。他们在沙威的追捕下搬了几次家,珂赛特15岁在公园中散步时爱上了马里尤斯。在法国大革命时,冉阿让为了珂赛特的幸福来到街垒帮助起义军作战,战斗中他放了沙威,救了马里尤斯,在马里尤斯与珂赛特结婚后却默默地退出了他们的生活。

  冉阿让是值得敬佩的,他虽然被当时政府称为“最危险的苦役犯”,但他在主教的开导下改头换面,在海滨市时,他对城市作出了极大贡献,几次拒绝了市长职位与十字勋章,最后还来到法庭上自首。而最后他看着他一手创造出来的马里尤斯与珂赛特的生活,他却回到自己武夫街的小房子过着孤独的生活。

  而书中的反面人物——沙威,在我看来,也是一个位值得赞赏的人,他尽职尽责的.做好了自己警察的业务,为了追捕冉阿让不辞劳苦,甚至愿意为了确认冉阿让的行踪他甚至穿了乞丐的服装,在街头露宿了两天两夜。而最后为了报答冉阿让在街垒的救命之恩而放过冉阿让,而他却因认为违背了自己的做人原则,而在写完一份建议书后投河自杀。

  这一本书中的内容有的动人心弦,有的催人泪下,有的则令人激动。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加上作者细致生动的描写是这一部书十分引人入胜,这本书虽然有一千多页,但我只花了十天便看完了,在我翻完最后一页时我一人意犹未尽感到这本书太薄了。而这一本书中,也蕴含着无数的做人之道,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可谓是人生道路的一位不可或缺的密友,不读,便是遗憾。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7

  博爱,仁慈,善良。世界上真正做到这些的又有多少人,而冉阿让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拥有着一个高尚的灵魂。

  出狱后的冉阿让,过着地狱般的生活。走到哪里都被人歧视、唾弃,只因他是个苦役犯,是个囚犯。社会的不公,人们的辱骂,一点一点地把冉阿让推向绝境。直至遇到了卞福汝主教,慈悲为怀的主教不计前嫌,伸出友爱、援助之手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冉阿让。读到这儿,我的心才得以安慰。原来在这个无情、黑暗的资本□社会,也有许多好人。生活中,我也常常看到类似的情景:在马路上,当看到老眼昏花的老奶奶拄着拐杖,行动不便、缓慢地过马路时,一个个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都纷纷赶来搀扶着老奶奶过马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当看到孕妇捂着肚子,喘着粗气,扶着把手时,人们的心都被牵动了,都把自己的座位让给孕妇坐。他们并没有因为自私而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在别人困难时,他们挺身而出,怀着一颗慈悲和博爱的心去帮助别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愿世间多一些像教主般光明的使者,愿人们像纯洁的天使一样永远守候着心中那颗永恒的爱心。只有这样,博爱之心才会传遍世间每一个角落,这个世界才会变得美好,变得缤纷闪耀。

  教主的博爱、善良、宽容深深感动了冉阿让,重新点燃了他心中的希望之火。洗心革面的冉阿让凭着仁爱当上了马德兰市长。有一天,一个无辜的.老人被□,他们认为他就是冉阿让。冉阿让知道后,苦恼、痛苦涌上心头。最终他还是承认了自己就是冉阿让。读到这里,我的拳不禁微微握紧,心里暗暗疑惑道:“那个老人已经是风烛残年,活不了几年,他坐牢不见得会比住在破楼里苦。只要冉阿让不说,他依然是令人尊敬的市长,可他又何必为了那个毫不相干的老人,放弃荣华富贵,自讨苦吃呢?”读完全文我才知道,他心中充满了圣洁的光,明白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良心。他宁愿问心无愧,也不要过着担惊受怕的生活。更因为,正直、慈爱、勇敢的信念已在他心里深根发芽。他的选择是明智的。

  读完全文,不忍释卷,内心澎湃,感慨万千,思绪波涛似的起伏翻腾。

  窗外,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屋子,我似乎望见了雨果先生用一双悲悯的双眼仁慈地望着苍生,望着这个世界,我的心在阳光下被融化了。外面是碧蓝的天空,绿树的海洋。我爱这个世界,我爱阳光下的生活。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8

  一阵暖风吹开含苞未放的花蕊,也吹落了那泛黄的枯枝败叶,梧桐更兼细雨,混合着空气中疯狂工作的刺鼻的气味,不由分说地钻进我的身体。望着眼前麻木的人流,以及以人们的灵魂为动力而不停地转动像台巨大发动机的世界,我突然想起刚刚看过的一本书—《悲惨世界》。

  这本书以一个名叫冉阿让的人为线索,刻画各阶段人们的生活,最后,在总结出自己的观点:道德,才是那个腐朽的社会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作者是以一个普通人的眼光去看世界的,所以他并没有富人眼中的豪华与奢侈,也没有穷苦人眼中的极度厌恶,普通却更真实。作者将一个赤裸裸的世界放在我眼前,仿佛有一个苍老而吸引人的声音再说:欢迎光临。

  郭敬明说过:“这是像匕首一样锋利的冷漠时代。人们的心脏挖出一个一个洞,然后在被埋进滴答滴答的'炸弹。财富迅速地两级分化,活生生把人的灵魂撕成两半。”不要认为这太过夸张和血腥,这便是社会最真实的写照。人们对社会的种种,早就熟视无睹,早就麻木。所谓的道德,已是旧照片,已是回忆,伴随着他们曾经热情,被丢失在茫茫人海中,不复存在。但总有那么一些人在默默地,执着地坚持着什么,他们被别人嘲笑,被称为“傻子”,我却知道他们所坚持的,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道德。

  冬日的清晨是寒风凛冽的,即使夏日的清晨也不乏冷气弥漫,当我们还窝在小小的被子里,做着各式各样梦的时候,有一群人已经早早地开始工作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每个人的名字,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清洁工人。他们忍受着冬日的严寒,夏日的积热,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却没有一个人记住他们的名字。他们中有人可能不知道道德是什么,甚至有人都不知道“道德”怎么写,但是正是这种“无知”与默默无闻荣耀地体现了这种道德!

  浩瀚的宇宙纵使再大,也需要每一颗微小的星辰去组成,去支撑。我们好像这一颗颗星辰,对于这个巨大的时代,我们渺小的什么都不是。但是我们却怀着一颗砰砰直跳的心和那种骨子里藏不住的热情去拥抱这个社会,不怕嘲笑,不言失败。他们的心中有一股强大的信念支撑他们渺小的灵魂。人,要对的起自己的良心!是的,这个社会纵使如匕首般冷漠锋利,但是总有一些人,在无限膨胀的冷漠中小小地努力着,在麻木的人流中默默的坚持着。

  道德,让我们不再卑微,不再渺小。因为道德已像熊熊烈火,燃烧了我们的斗志,点燃了我们的激情。让我们以一个星辰的微光,照亮整个宇宙!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9

  这本书主要讲了让·瓦让因偷面包而关进监狱。当他刑满释放后,遇到了善良的迪涅主教米里埃先生,他的做法使让·瓦让感到后悔。于是便化名马德兰,为滨海蒙特勒伊做出了巨大贡献,被推举为市长。偶然间救下了沦落为娼的芳蒂娜,并按照芳蒂娜的要求,赎回了她的女儿珂赛特。为了保护无辜的人,他又坦白了自己让·瓦让的身份。最后在珂赛特怀中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这本书情节十分波折,从多方面描写了这个悲惨的世界,并把每个人物的细节刻画得栩栩如生:米里埃主教献身上帝和人类的精神可敬可佩;芳蒂娜的爱女之情令人赞叹不已;加弗洛什的机智顽皮使人忍俊不禁······本书围绕让·瓦让这个中心人物展开,也成了大革命时期法国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为书中穷苦人民的生活感到同情,更为让·瓦让的境遇感到可悲。让·瓦让只是因为饥饿才偷了一条面包,作为穷人,他宁可坐牢,也不愿怀着对这个社会的仇恨而死,这种精神,是普通人所无法拥有的。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人因饥饿而死,这就是法律的不公正所造成的。判刑,不但不能使人悔过,还会起相反的效果。但是,主教米里埃先生却使让·瓦让悔过自新。在让·瓦让偷走了他家银餐具后,他竟要让·瓦让把银烛台带走,还帮他逃脱了士兵的追捕。这在常人看来无法理解,但却是使让·瓦让悔过最好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让·瓦让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主教救赎了一个即将坠落的灵魂。让·瓦让化名为马德兰后,无时无刻不在经历心中的折磨,既想永远当马德兰为人民做贡献,又不希望一个无辜的灵魂因为自己受到法律的煎熬。主教对自己的教导,让他下定决心救出那个无辜的灵魂。这种精神也是普通人所无法拥有的'。但是,他为了芳蒂娜的要求又逃出监狱赎回珂赛特,这更是常人所无法做到的。

  维克多·雨果曾阐述:“只有由法律和习俗造成的社会惩罚依然存在,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制造地狱,在神赋的命运之上人为地妄加噩运;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贫困而沉沦,女人因饥饿而坠落,儿童因无知而凋败——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有些地区,社会窒息的现象依然存在,换句话说,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只要地球上还存在着愚昧和贫困,像本书这一类作品就不会无益。”

  是的,希望我们能多看这类书,争当新时代好队员,让这些问题不在出现,为造福人类做出贡献!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10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暑假期间,我看了许多书。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

  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悲惨的世界》。

  它讲的是一个关于冉阿让的故事:有一个名叫冉阿让的人,为了让家人能够吃饱饭,他去偷面包,于是就做了十年牢。出来后,他被米里哀主教感化了。后来的几年,他一直给穷人饭吃,给他们房子住,处处助人为乐。

  因为米里哀主教的善良,给了冉阿让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在现实生活当中,有何尝不需要善良呢?

  在马路边,一个个都穿着破烂不堪的衣服的乞丐们,在寒冷的冬天下,紧紧地缩成一团。当你看见这样的场景时,你会怎么做?你是当他们不存在,直接走过去,只留下一个冷漠的背影。还是,当他们缩成一团时,走过去,给他们一件温暖的棉衣,留给他们一个亲切的笑容。笑容对于他们来说,是多么的宝贵啊!

  在大山里的孩子们,他们多么需要帮助啊!他们没有饭吃,没有床睡,没有衣服穿,甚至还没有书可以读。对于他们来说,书上多么的`宝贵,他们对于知识是多么的渴望。当我们送去零食,棉衣和书本的时候,他们肯定会很开心,很感激的。当你看见他们获得善良时那幸福的表情时,是多么有成就啊!那一霎时,会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伟大啊!

  在那些贫困的家庭里,他们任何一样东西都来之不易。无论是一碗米饭,一件短袖还是一双袜子。当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他们时,他们的感恩是从心底里发出来的,他们的感恩是一生的。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无论是在生活中,学习上还是社会里,每一个人都会拥有别人的一份善良。

  人是互相的,你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也需要别人的善良。当帮助过你的人需要你的帮助时,你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去给予他帮助吧。

  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可能在不经意间,你就帮助了一个人,可能在微小的动作的背后,是一个人的感恩,可能在一个伟大的事迹的背后,只是别人的一句话或者是别人的一个动作。

  给予一个人善良,其实很容易,很简单。它不需要你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无私。只需要你心中的一点点无私,就会收获他人的一份感恩。

  需要多一点的善良,这个世界才会更加的美好,幸福!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11

  当看见最后的冉阿让,陪伴着那荡涤灵魂的银烛台,宁静而安详地闭上了双眼,我终于止不住泪流满面。

  这本书充斥着善良与邪恶,虚伪与真诚,坚守与迷失。矛盾面淋漓尽致的展现总是令我们不禁心痛,我们的世界似乎还盈满单纯与信任,不能体会人情冷漠下冉阿让的绝望。出狱后的冉阿让,背负着囚犯的身份,承受着世人的排挤,又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人们带着防备、恐惧的目光破碎了他微乎其微的希望,在他再次彷徨、再次堕落之际幸运地遇上了这位善良的教父,给予了他生的希望和人的尊严。可冉阿让再一次的恶性展露偷拿了教父的两个银烛台,被警察缉拿带回教父的收养所时,却获得教父真诚的包容,他不仅不计较冉阿让偷拿了银烛台,反而将那一对银烛台送给他,并叮嘱到:“答应我,一定要把这些钱用到好的地方,让自己过得好一些。”这一刻。冉阿让终于幡然醒悟,体会到了爱与宽容的力量。

  爱与宽容便是小说所要表达的主题,世态再炎凉,也会有善的栖身所。即使世界充满了矛盾对立,但是只要我们坚守自己、坚守本心,拥有爱与宽容的'力量,善良终会将邪恶打败,虚伪终将幻灭,真诚的心将会永恒。或许,当你为自由,为幸福坚持战斗的同时,可能沧海桑田、容颜易逝,甚至牺牲了自己,就像冉阿让,就像许许多多坚守爱的人们,即使他们失去了许多,但他们的力量会一直庇佑那些懵懂的孩子们勇敢成长。

  冉阿让的内心被圣洁的爱洗礼,他学会了爱人,学会了忘记仇恨,淡化苦楚,他的内心得到了救赎,不再流浪。他去了一个遥远的地方,改名换姓,重新做人,大济苍生。他救济走投无路的芳汀,立誓照顾她的遗孤珂赛特,又救珂赛特于德纳第夫妇的魔掌之下,然后抚养她成人。为了使一些陌生的人不再受到伤害。他不惜一次又一次地铤而走险,不惜暴露自己曾是苦役犯的身份,因而被当时黑暗社会的忠实守卫者冷酷的沙威盯上。为了珂赛特的幸福,他放弃了现时的安逸,有过上了东躲西藏的痛苦生活,最终珂赛特也得到了自己的幸福。

  真正令我痛心的是,冉阿让为那么多无亲无故的人们付出着,却一次次受到排挤、不理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需要学会原谅,学会接受。他们也是人,比起那些虚伪贪婪却苟且偷生的人们,或许他们更能体现真正的人性。

  我的内心一直有一个声音在呐喊,为什么不能宽容他,宽容这个一直宽容别人的人,因为无知所以恐惧,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人生在世,慈悲为怀,多一些理解,多一份宽容,我们的内心才能被真正的洗涤。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12

  我脑海里依然浮动着故事的章节,它就在我心中敲击,它是强烈的,深到无底,它是沉默的,像无梦的睡眠。

  英国的史美尔斯曾说过:“好书是生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我们要把读书当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冉阿让就像耀眼的太阳,强烈的光芒刺痛了我们每个人的阴暗面,也让我们有机会对自己做一次反省。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愿他们像纯洁的天使般永远守护着人们心中那份慈悲为怀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创造出一个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面对着穷困潦倒,世态炎凉,将会产生两种人:第一种是卑微的.人。他们丑陋、自私、贪婪的本性再也无法隐藏;第二种是无私的人。他们善良、奉献、偶尔有个善意的谎言,但总被人误会。

  每个人都有伪装,那伪装下的心正是当时社会的颜色——黑暗。可他们,却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具有着真诚与善良。我也只是在阐述,阐述着故事,而深深铭刻在心的,是冉阿让这个高大的形象。

  故事中,我看到了“寂寞”这两个字的背影,它不论何时都会夹杂在文字里面,那种压抑的感觉让我心口窒息。不是觉得冉阿让在那种美好而欢乐的气氛中逝去,不是最好的结局,而是觉得正是这样的环境才让人更加沉湎于悲痛之中。他虽然是安详平静地逝去了,可他的内心还在孤独着,寂寞着,周围的一切,都是幸福而安逸。他毕竟还是一个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人。心灵上的枷锁锁住的并不是观看幸福的双眼,真正封锁住的,是人内心的寂寞,把寂寞

  藏匿在心底,就永远都得不到了释放。

  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另一种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

  读完故事,我不禁想到: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冉阿让,因某种原因被别人歧视,有的坚强不屈,并不在乎别人怎样看待自己,知难而进,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成功;但是,还有多数的人选择了后者——自暴自弃,他们太注重于别人的看法,因而自甘落后,变得无可救药。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13

  最近,我读了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享誉世界的代表作之一《悲惨世界》。

  这本书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平民冉阿让由于饥饿过度偷了一个面包,使他在监狱里度过了黑暗的19年。出狱后,他受到了人们的歧视,受到一次又一次不公平的对待,冉阿让再度陷入绝望之中,他决定报复这个社会。就在他实行报复行窃大主教的第二天就被警察抓住,以为将再次面临牢狱之灾的时候,奇迹出现了,这位善良的主教没有告发他,而是用他的仁慈之心改变了冉阿让的后半生,几年后,他改换身份,尽全力帮助别人,想多做些好事来弥补从前犯下的罪过。但当人们知道他从前是个苦役犯后,都带着歧视、刻薄的眼光看他。最后,冉阿让奋不顾身地将在街垒战中受伤的马利尤斯救出,成全了一对年轻人的婚姻,但自己却一度受到误解,抑郁成疾,最终凄惨地死去了。

  “人间所有的勇气,所有的美德,所有的.英雄品质,所有的神圣精神,他都具备。”这是在小说末尾,贵族青年马利尤斯知道冉阿让的身份后对他发出的评价。

  有时候,人犯错不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而是因为被逼到了黑暗的角落,如果能给犯错的人一束阳光,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让他从黑暗中走出来,那该产生多么巨大的变化呀!

  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醒良知;低级的法律是刑罚,它只会激起人的反叛心而加深犯罪。前者体现者为卡福汝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爱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为真正的人;而后者的代表是警探沙威,他如鹰犬一样跟踪冉阿让,迫害走投无路的芳汀,如冷血动物,他最后的投河,标志着当时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

  “只有爱,才能消灭世界上的一切不幸”现实生活中,平凡的爱随处可见:当你沮丧不已时那温暖的拥抱;当你激动万分时那热情的击掌;当你愤怒难堪时那理解的目光……是的,爱或是一句亲切的问候,或是严厉的批评,或是人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爱或许只是一个微小的动作。

  愿人与人之间少一点自私、贪婪和算计;愿我们每个人都像冉阿让一样怀着一颗博爱、宽容、感恩的心去看待这个社会,去对待周围的人;愿人们的灵魂都是高尚、谦卑的。这样,不论你的出身、地位、学历、财产如何,你只要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灵,就可以照亮身边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称得上一个真正高贵的人!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14

  “人间所有的勇气,所有的美德,所有的英雄品质,所有神圣的精神,他都具备。”这是在小说的末尾,青年人马里尤斯知道冉阿让的身份后对他发出的评价。的确,冉阿让就是这样“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一个人。

  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冉阿让背着在战斗身负重伤的青年人马里尤斯在下水道中行走。在途中他遇到了认为他杀人越货的拐子德纳第与奉命捉拿他的警探沙威二人。但他始终保持镇定,并在心中一直秉承把救人放在首位的原则,最后成功送马里尤斯到其爷爷家。而沙威被其高尚的行为感动,羞愧难当而跳河自杀。

  常理来看,冉阿让完全可以不去救马里尤斯,因为马里尤斯可是那个勾引自己“女儿”的不良青年,更何况此人是自愿参加学生起义,他最后的死活与冉阿让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冉阿让毅然决定扛起小伙子,用他有力的胳膊扛着马里尤斯在下水道中缓缓前行。此刻他忘了自己曾是苦刑犯,他只是一个老人,为了救助一个青年,甚至是一个自己曾经讨厌的青年,竟然不顾自身的安危,义无反顾地、全心全意地帮他。而且他在帮助的时候,多次遭到旁人的.误解,可是他用坦荡的胸怀包容了一切误解,永不放弃地坚持走到了最后。多么无私,多么宽容,多么伟大!

  在那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冉阿让在这个社会里曾经因饥饿偷面包而犯下了时代性错误,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堕落,而是在主教的洗礼下改过自新并积极的服务社会。这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最高等的改造就是一个人良知的唤醒。所以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决心改。另外,冉阿让的高尚品质源于他碰到了高尚的人来指点迷津,并且能够坚持用自己的良知去不断地服务他人与宽恕他人。

  做一天的好人容易,做一辈子的好人难。冉阿让不失信于人而去养活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珂赛特并且视其为亲生女儿,冒着生命危险救活青年马里尤斯,一次次地原谅一直追杀自己的警察沙威……他的“坚持”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最为难能可贵。

  虽然说我们无法与冉阿让这个高尚的灵魂对比,不过,我们何尝不可以以他为榜样呢?虽然在和平年代里我们还是不太可能做出那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来学习冉阿让这种无私奉献、回报社会并默默分担他人忧伤的精神,那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作文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15

  这个世上,凡是伟大的人都有一个高尚的灵魂。而冉阿让,正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人。

  有一位老人被压在车下,整个车子的重量都压在他的胸口上,此时除非谁去把车子从下面撑起来,否则无法把他救出来。谁有那么大的力量呢?人们都知道只有一个正在被通缉的苦役犯——冉阿让,才有那么大的力量。当时身为“马德兰市长”的冉阿让正在旁边,可他要是去救的话,等于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可要是不救或是再犹豫几分钟的话,那位老人就会死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还是冒着可能被认出来的危险救下了老人。

  又有一位老人,他被别人冤枉顶替冉阿让被捕。当身为“马德兰市长”的冉阿让知道后再一次犹豫了。因为他知道真正的冉阿让就是他自己!但如果他不承认的话,没有第二个人会知道。况且他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市长”。而那位老人只不过是个年过半百、毫无用处的人而已。可就在宣布那位老人有罪的时候,他竟公然承认自己就是冉阿让!为此他放弃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与荣华,以再一次进那已经呆了19年的牢房为代价,救下了那位又是毫无血缘关系的人!

  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震撼了。与当时黑暗、丑恶的社会现象相对应的,竟是一颗如此善良、无私的心;以及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伤害,他竟然一次次地挺而走险,甚至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要知道这是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勇气和力量啊!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灵魂的高尚!

  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做一个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伪装都将被识破,虚伪在事实面前只有被革灭。另一种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宽容的拥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让变得宽大、善良。正是那个慈悲为怀的心感化了冷酷、固执,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长沙威。

  是的,爱或是一句亲切的问候,或是严厉的责骂,或是人们之间的互帮互助,爱或许还是一个微小的动作……

  冉阿让死了,他安详的闭上了他的双眼。然而,在他的身后却留下了一曲曲用爱编织的篇章,久久流传……

【悲惨的世界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孔子的悲惨世界02-27

悲惨世界经典段落03-04

悲惨世界影评03-04

《悲惨世界》心得02-24

悲惨世界作文05-02

悲惨世界经典语录08-19

悲惨世界阅读心得03-12

悲惨世界语录06-22

《悲惨世界》阅读心得02-04

悲惨世界阅读心得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