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曹刿论战》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1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曹刿论战》时,我提出问题:“读了课文后,你们怎么看文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快速看书复习后,一学生回答:“曹刿能远谋,而庄公则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话音刚落,又一学生站起发言:“对于庄公,我认为他有远谋。”这话让我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但这位学生的观点有反传统的意义,很值得探讨。
我表扬了他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勇气后问全体同学:“对于庄公有无远谋这个问题,来一场辩论如何?”大家一致同意。
生A:“曹刿不是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吗?庄公是鲁国的国君,他是最大的‘肉食者’,他当然无‘远谋’!”
师:“你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好!”
生B:“我认为庄公无‘远谋’。若有远谋,战前就该高瞻远瞩,作好充分的准备;若有远谋,战争中就能审时度势,抓准时机;若有远谋,在决胜之后就不会不知胜因。长勺之战,要不是曹刿运筹帷幄、指挥若定,说不定庄公就成了齐军的俘虏,能说他有‘远谋’吗?”
师:“言之有理。”
生C:“我认为国君的远谋与一般谋士的远谋有所不同。纵观历史,许多有作为的国君,并非自己谋略过人,而是善于任用有远谋的人才。论谋略,刘邦不及萧何、韩信,刘备也不如诸葛亮,但谁又能说刘邦、刘备是无谋之人呢?另外,庄公以国君的身份,能与平民曹刿公平对话,并允许曹刿同乘一辆战车,直接指挥作战,这种超乎寻常的胆识,知人善任的眼光,从谏如流的勇气,谁又能否认他的远谋呢?”
生D接过话头:“你把庄公说得如此明智,那他为何把大战取胜的希望寄托在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上呢?既然他有远谋,又为何浑然不知‘何以战’,这可是迫在眉睫的近谋啊!”
生E慷慨陈词:“不错,庄公确实把近臣的拥护和神灵的保佑作为战争的先决条件,但凭这一点不能说他无远谋,因为这是时代的局限。何况‘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这正说明他有远谋。你只看到前面两点,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这不是断章取义啊?”
辩论还在继续……
最后我为这场辩论作结:我们看人、看问题不能只从单方面看,而应从多方面加以分析。在庄公有无远谋这一问题上,同学的话启发了我,虽然他在战前曾寄希望于近臣和神灵,在战争中他也急躁冒进,打了胜仗还不知原因,这一切都让人觉得他不高明,但就他能大胆任用曹刿这个人才这一点来说,他是有远谋的。现在我们不是说,人才的竞争才是最大的竞争吗?二千多年前的庄公,能慧眼识人才,这正是他最大的远谋啊!
课后我陷入了深思,《曹刿论战》入选教材多年,对我来说并不陌生,我却从未根据庄公所处的时代及他在特定的事件中的所作所为进行全面的思考。作为教师的我,总是按照教参上现成的说法,把庄公看成一个目光短浅的国君,并把这个评价毋庸置疑地灌输给我的学生,而很多时候,学生也习惯于接受老师的观点和意见,因为在他们心目中,老师就是知识的化身,是知识的权威。
但今天,学生却向“权威”提出了挑战,他们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而且是有理有据,这不能不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无视阅读主体思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作出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臣服”于教参或教师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事实上,阅读作为一种审美再造的艺术实际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读者对于文本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这就意味着语文教师要创设课程氛围来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正如新课程标准所一语道出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应激发和尊重学生对课程新价值的创造。由此说来,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把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观念,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园地中含英咀华,采撷知识的果实。
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因为通过鲁庄公有无远谋这场辩论,让我看到了学生中蕴藏的可贵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改革开放年代的学生已经不甘心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他们的敢想敢说,大胆地思维,大胆地发言,而且能言之有据,言之有理。所谓创造性,就是在阅读中不迷信书本,敢于批判,推陈出新,能入于书而又出于书,学于书而不拘泥于书,只有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始终充满朝气和活力,才能引爆新思想,新创见的火花。同时,它让我深深意识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热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不同见解的精神,更要对不同的理解予以及时中肯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在探究、碰撞的动态中求得理解的深化,使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2
《曹刿论战》紧紧围绕“论战”来选取材料。第一段通过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强调人心向背是取决于战争胜负的首要条件,突出了曹刿“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第二段简述曹刿指挥鲁军进行反攻、追击和最后取得胜利的过程,显示曹刿的.军事指挥才能,为下文分析取胜原因作伏笔;第三段论述取胜的原因,突出曹刿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本文意在表现曹刿的“远谋”。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分析曹刿这一人物形象,而且分析鲁庄公这个人物形象也很重要。这样就能贯注给学生一个意识:在阅读中,要善于从多角度、多侧面,善于从不同的视点来分析阅读内容,从而获得对知识的全面的辨证的理解。
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答案也不一样。要鼓励和培养学生的这种意识。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3
按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学《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就是让同学们读读,译译,我再串讲全文,把曹刿的“远谋”充分挖掘一番,再与鲁庄公的“鄙”对照一下,学生知道课文通过对比手法刻画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是在准备公开时,我想了又想,到底要如何来开这篇课文呢?几次修改教案,总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为了更有效的达到课标的要求,我就想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思考,也有足够多的时间讨论,发现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一种课程理念,我心里已经清楚明白了,但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贯彻实施。在一堂课中间,放手倾听学生的感受“始”,到不知不觉将学生的感受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的“终”。每个学生都富有不同的个性,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当然也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限止,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原创性的东西,所以课堂气氛虽活跃,却收不到了意想的效果。但本节课也有一些收获.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同学们众说纷纭,我并没有作过多的否定,而是给了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并让同学课下有意见的同我个别讨论.课堂有秩序地进行着,每个同学都极力表现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寻找充分的论据,以说服别人.
2.语文课堂中没有丢掉“朗读”这个基本的教学手段。
朗读是眼、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原作的`一种手段。学生合作探究式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收到多种功效。
同学的表演,虽然只是课本翻译式的对白,但同学们能够走上讲台已经是超越自我的一次表现,他们的表演也激起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达到了背诵的要求。此时我又邀请同学与我一起朗读课文,同学们又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课堂氛围越来越浓.我们读完后,我又表扬了同学朗读比我好,批评自己放不开手脚,没能读出庄公那种慌张,急进的情感,同学们这时有了更大的响应.
3.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其中。
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面对矛盾冲突,对学生很有帮助。学习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习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相关文章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这种习惯,如果学生的条件有限,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也正是新教材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原因。
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认为还是学生在最后的课外延伸当中,当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做为班级中的一员,在重大活动当中应当怎么做的问题时,我先让班长回答,班长举了自己在运动会上没能积极参与比赛,只是做些后勤工作,而且不能很好关心比赛的同学而自责,同学们都更加兴奋了.接下来就有更多的同学站起来说了自己曾经不关心或没有这种意识的缺点,并表示以后一定要积极改正.
4.本节课我自己开场时,还是较紧张的,导致学生也很紧张,但随课堂的深入,我也越进佳境,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
本节课在设计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一上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以缓解同学们紧张的情绪.前面人物的分析以及课文结构的分析可以再缩短时间,让课外延伸多些,让生多说说自己,课堂效果会更好些。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4
《左传》主要通过人物故事来反映春秋时期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思想。而《曹刿论战》作为书中的重要篇目,在写作上很有特点。
我的文言文教学基本程序是:通读全文——了解作者作品——翻译全文——文章内容探究。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很容易倦怠。这一次我并没有要求学生齐读课文,而是在自己朗读之后,学生自读自译。学生在自行的阅读过程中完成了文章的理解。而我分别点出文章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的重点词语,学生用相关的符号做好标记,便于复习。
在文章内容的探究上,我集中在两方面:鲁庄公的鄙和曹刿的远谋。学生通过细读,找出两个人物性格相应的地方,所谓的有理有据。在学生分享自己寻找到的.论据的时候,我采取的是小组竞争比赛的形式,同时通过这样我就可以将人物形象顺道的分析出来了。最后,我在通过课后习题点出作者在详略上安排起到的作用。
其实,文言文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理解上,而对于文中人物的感知则集中在字里行间去寻找相应的地方。在细微处感知人物形象便是这一类文章的教法。
今天在一班上的得效果较好,学生基本都在状态,对曹刿这个人物也十分感兴趣。所以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很积极。可是在四班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不打,故而有点走神,我只好通过方言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今后上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把话题扯得太远,有时自己过于天马行空,学生不能紧跟我的脚步。慢下来,静下来,于细微处去解读语文!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5
本文设计上仍用了一直贯用的自读自学式古文教学。一导课上采用了直导质疑式。由学生读题目找关键字入手。学生们很快找出了”论”字,让学生接着猜想本文写的重点会是什么?会采用什么顺序?通过读文本验证。
二自主学习
在这一环节上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课文,找出疑难讨论解决方式翻译课文。重点提示了古今异意词和词类活用等疑难,学生在翻译上问题不大。第一课时重点放在了读译上。研读为什么略写战争过程,详略得当的写法特点,积累三段中出现的词语一鼓作气南辕北辙所向披靡等。
第二课时重点问题研读人物形象。
在自主学习的问题设计上,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从文中找出一个可作课文线索的词,并分析其表现。学生们很快找出了“远谋”一词并根据下文找出了曹刿远谋的表现,战前三问取信于民,战中把握作战心理,战后善于观察敌情。结合有关品析后顺势引出了肉食者鄙的表现:战前寄希望于臣子神灵战中贸然进改,战后不明原因。
2从文中找出一你认为关键性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学生很快找出并从结构内容上做了到位分析。
3在人物分析中从文中哪个句子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曹刿(庄公)时,”对曹刿点评到位。但对庄公形象仅停留在愚笨,胜了不知原因上,不会深入文本读出鲁庄公的善于用人,诚信,善待大臣敢于放权用人不疑等。只得引导学生再读三问三答句和指挥作战语句,很快学生读出了不怕牺牲不耻下问同甘共苦的庄公等。
4这样轻易就分析出了鲁胜齐的原因。
三拓展延伸环节
出示了“宋楚弘之战”(子鱼论战)一文,让学生通过读原文,读译文。对比分析宋襄公鲁庄公,曹刿、司马子鱼形象,可惜时间不太够。在品读子鱼形象时,学生发出残酷的`叹声,我顺引出了当年对越反击战的实例。让学生明白战争中对敌人同情就是对自己残酷,战争残酷和平不易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要有颗爱心。
在学生们的深思中结束了本课。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6
《曹刿论战》的主要内容是记叙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它生动形象的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全文的关键是“远谋”一词,通过人物的对话,再现曹刿的“远谋”和“肉食者鄙”。教这篇课文时,我觉得这么短小的古文,又没有太多难懂的字词,对于语文基础比较好的本班来说,应该很简单。
针对这篇课文,我按以往传统的教学,设计了课堂教学环节:学生朗读,对照课下注释翻译全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围绕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分析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在教学时,我围绕全文的主旨句展开,首先提出问题:“全文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大多数学生都能快速找出来。然后从“战前”、“战中”、“战后”三方面分析,最后顺利归纳出人物形象。两节课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下课后,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认为庄公也有远谋。”我听了一愣,从教参到所有见过的资料,从未提到庄公有远谋啊!心想:别是哗众取宠吧,我揶揄道:“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说:“庄公知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这说明他有远谋。”我说:“庄公是在曹刿的再三启发下,最终才认识到作战要靠人民,这只能表明庄公不是一个昏君而不是远谋。”学生又说:“刘备打仗十有九败,后来他三请诸葛亮并重用他,才得以三分天下,人们都说刘备有谋略。庄公重用平民曹刿打了胜仗,为什么说他没有远谋呢?”
又一个学生接着说:“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问曹刿取胜的原因,为什么是‘鄙’的表现呢?”
我无言以对。是啊,纵观历史,国君并非个个能文能武、高瞻远瞩,但只要能知人善任,从谏如流,谁又能否认他的远谋呢?不耻下问应该是虚心的表现,怎能是目光短浅呢?这两位学生反传统的观点,很值得探讨。
我陷入了深思。《曹刿论战》选入教材多年,我也教过多遍,总是按照教参上现成的说法,把庄公看成一个目光短浅的国君,并把这个评价毫无异议地灌输给学生,从未根据庄公所处的历史时代进行全面深入的思考。
现在,学生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而且有理有据,这不能不让我对自己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无视学生思维的`个性差异,对学生作出整齐划一的指导,使学生被动接受教师所揭示的文本意义和主题思想,学生丰富的感悟和认知便在同一化、标准化的释义中磨灭殆尽,从而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莎士比亚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这就要求教师要淡化课程教学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在阅读过程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园地中采撷知识的果实。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7
一直来,我都感觉文言文教学存在两种偏向:一是逐字逐句地串讲,课堂气氛沉闷、索然无味,教学效果事倍功半;二是全篇感悟,从整体意会,轻基础知识的落实,学生没有重视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对文言文篇章理解不透。其结果为: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且教学容易走入“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学”的误区,课堂教学缺少探索和研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基本的学习方法。
为此,在《曹刿论战》一文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我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课堂中明白学习文言文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更好地明白文言意思,把握好文本内容,让他们在课堂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带着这样的思考,在教学中我做了如下的设计:第一环节:从“十年春,齐师伐我”的背景导入,揭示课题。第二环节:学生听读、朗读课文,分小组听读课文,小组同学纠正字音。学生自译课文。第三环节: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字译提示以及注释,合作理解课文,做好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不懂之处提出疑问,特别是人物的分析,需要有自己独到见解。第四环节:小结全文,指点学生在理解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有自己独到、一分为二的方法,这样才能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
反思本节课运用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法设计教学,能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合作学习,重视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发现和探究学习任务,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和谐、自由、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感受并明白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而且在对人物的理解评价中能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将创新文言教材、创新文言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取得了自己想要达到的一些教学的效果。
但上完课后反思自己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语言组织以及表达等教学细节方面,自己的教学语言美化和灵动仍有待于自己今后要继续加强和努力提高。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8
按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学《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就是让同学们读读,译译,我再串讲全文,把曹刿的“远谋”充分挖掘一番,再与鲁庄公的“鄙”对照一下,学生知道课文通过对比手法刻画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是在准备公开时,我想了又想,到底要如何来开这篇课文呢?几次修改教案,总无法找到自己满意的效果,为了更有效的达到课标的要求,我就想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思考,也有足够多的时间讨论,发现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一种课程理念,我心里已经清楚明白了,但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贯彻实施。在一堂课中间,放手倾听学生的感受“始”,到不知不觉将学生的感受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的“终”。每个学生都富有不同的个性,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当然也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限止,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原创性的东西,所以课堂气氛虽活跃,却收不到了意想的效果。但本节课也有一些收获。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同学们众说纷纭,我并没有作过多的否定,而是给了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并让同学课下有意见的同我个别讨论。课堂有秩序地进行着,每个同学都极力表现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寻找充分的论据,以说服别人。
2、语文课堂中没有丢掉“朗读”这个基本的教学手段。
朗读是眼、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原作的一种手段。学生合作探究式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收到多种功效。
同学的表演,虽然只是课本翻译式的对白,但同学们能够走上讲台已经是超越自我的一次表现,他们的表演也激起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达到了背诵的要求。此时我又邀请同学与我一起朗读课文,同学们又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课堂氛围越来越浓。我们读完后,我又表扬了同学朗读比我好,批评自己放不开手脚,没能读出庄公那种慌张,急进的情感,同学们这时有了更大的响应。
3、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其中。
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面对矛盾冲突,对学生很有帮助。学习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习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相关文章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这种习惯,如果学生的条件有限,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也正是新教材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原因。
本节课的一个亮点,我认为还是学生在最后的课外延伸当中,当我让学生说说自己做为班级中的一员,在重大活动当中应当怎么做的问题时,我先让班长回答,班长举了自己在运动会上没能积极参与比赛,只是做些后勤工作,而且不能很好关心比赛的同学而自责,同学们都更加兴奋了。接下来就有更多的同学站起来说了自己曾经不关心或没有这种意识的缺点,并表示以后一定要积极改正。
4、本节课我自己开场时,还是较紧张的,导致学生也很紧张,但随课堂的深入,我也越进佳境,课堂气氛也越来越好。
本节课在设计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比如一上课时就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以缓解同学们紧张的情绪。前面人物的分析以及课文结构的分析可以再缩短时间,让课外延伸多些,让生多说说自己,课堂效果会更好些。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9
《曹刿论战》是九年级下册的第一篇文言文,这篇文章是《左传》中的经典篇章,全文简明而又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由于曹刿的参与,造就了一场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课文高度赞扬了曹刿热爱国家、关心国事的精神和取信于民的政治远见以及卓越的军事领导才能。作为九年级下册文言文的开篇,本文既是对前几册内容的总结,又是对前面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升华,对今后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习惯的培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本篇课文本身剪裁精当、短小精干,人物形象鲜明,有利于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认识和积淀古代优秀文化。
基于以上几点,我们备课组将本文的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 掌握本课的'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2. 把握人物对话,探究人物思想观点。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鲁国以弱胜强的原因。
“合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为中心,力图改变不均衡的师生主体性”是我校推行的自然分材教学与常规教学最根本的区别,因此我在教授《曹刿论战》时就以此为核心展开教学的。
一堂课下来有收获也有不足,具体是:
优点:
1.营造轻松教学环境,寓教于乐。
在感情调节环节,我先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这在“课前准备”环节已经布置),因为有所准备又特别有趣,学生参与度很高,在此基础上我让同学们又说了说这些战例能以弱胜强的原因,最后引导到本文,“有一个平民,他心系国家,在国家危难之时他挺身而出,也造就了一场以弱胜强的
战例,大家想认识这个人吗?”学生都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这个环节的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密切联系学生自学情况,培养合作意识。
传统教学几乎唯教师意志行事,把教师备课时的“预设”作为导向机制即“预设导向”。这些预设主要是教师凭借自己的知识与经验确定每个教学环节重难点。将这样的教案变成教学行为的过程,多是照本宣科、满堂灌输。由于忽略了学生的需要,预设导向的教学容易出现该讲的没见,不该讲的大讲,南辕北辙,效率低下。而自然分材教学采取“问题导向”,所以老师很容易在“自学互帮”中了解学生解决了什么问题,什么问题仍然无法弄清。如在自学探究本课的人物形象的环节时,学生对曹刿的爱国精神、政治的远见以及卓越的军事才能认识得很清楚,但是对鲁庄公这个人,大多数学生就将其草率地划归为昏君的行列。所以在“释疑”的环节时我就释疑的问题设定为“鲁庄公是不是一个昏君?”学生听到这个问题时立刻仔细阅读文章分析起来,经过几番分析恍然大悟:鲁庄公实际上是一个缺乏军事才能的明君。在“自学”、“互帮”、“释疑”环节中学生个个积极参与,在小组内充分展现了自我,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他们自学和合作的意识。
总之,在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明显,参与率较高,结构清晰,问题设计更有针对性了。当然在成功的课上也会存在不足。
不足:
1. 学生互帮时很热烈,每位学生都在组内积极参与,但大多不愿意主动代表本组发表总结一件,这是在初三课堂上较为常见,需要今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2. 课堂流程不够流畅,我的过渡和点拨语言还需锤炼,才能更自然和切入重点。
3. 最后的检验环节没有按时完成,看来各环节的时间安排还要更紧凑些。 总之,上完这节课,我感觉自己需要改进和学习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如何利用好自然分材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我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我将更加努力锤炼自己。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10
**月**日,本人在**初级中学执教《曹刿论战》,这些天来,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一直在脑海中萦绕。经过反思沉淀,我最大的感受是:关注学情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前提。
教师关注学情是贯穿教学始终的,课前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较为准确的判断,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指导学生突破学习的“卡壳”,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教学的效果。
教学《曹刿论战》前,我认为学生在翻译、理解课文存在较大的难度确定教学目标:首先通过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其次,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第三,通过探究弱鲁国战胜强齐国的原因,进而分析曹刿的形象特点;第四,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在教学中,我从学情出发,在以下三方面做得比较好:
一、指导学生的朗读,范读课文
虽然在前置作业布置学生按要求读三遍课文,但在学生初读课文时,我发现他们朗读存在没有读出感情、过段停顿不明显等问题,于是,我先让学生体会三个重点句子的感情:(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通过引导学生体会到朗读这三个句子的语气。
接着,我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朗读了课文。当我读完,学生报以热烈的掌声。
最后,我请学生再次朗读课文。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范读朗读得比前次好了不少。
教师在学生朗读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学生就容易读顺课文。
二、组织学生合作解决翻译疑难句子
有效的合作学习扩大学生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提高教学效率。
前置作业中,我设置了让学生在预习时找出自己不会翻译的句子。学生在交流前已经有所思考,有所准备,这为课堂交流奠定了基础。很多两小组都较为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在后来老师检查“何以战?”“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等几个句子的翻译中都能准确说出其意思,可见学生合作学习是比较有效果的。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目标之一,我以为衡量一节语文课的品质,发展学生的思维是一个重要条件。在问题探究环节我提问学生:“曹刿认为评什么条件可跟齐国打一仗?”有学生回答道:“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我顺势追问那个学生“为什么曹刿认为鲁庄公回答的另外两点不能作为条件与齐国一战?”起初,学生回答不上来,我请她再读句子,引导她“‘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在曹刿眼里属于什么?”这位学生顿悟到是“小惠”。同理,“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学生领悟到曹刿认为是“小信”。虽然在这次问答中学生没有对答如流,课堂显得不是很顺畅,但我觉得这样追问是有价值的,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当然,依据学生的学情,我在这堂课的一些方面把握得还不够到位
一、组织学生诵读不够充分
《曹刿论战》是篇幅比较长的课文,学生不经过熟读,是很难理解的。在这节课,我虽然对学生朗读进行指导,但从头到尾学生整体读了三次,个别读了两次,朗读次数明显不足。虽说在课前要求最起码读三遍,但学生还是没法达到熟读的,这样限制了学生对的深入理解。如果在教学中多用8——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朗读,比如分角色读“战前讨论”,读全文的翻译,配乐诵读全文,学生就可以熟读成诵,而到了下面环节:“理解曹刿与鲁庄公的论战”和“分析曹刿的形象”就有了较为充分的铺垫。
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
课前,我从这个班的班主任了解到:这班学生总体而言回答问题反应不快,很少在大场合上公开课,也许会有畏惧心理。在教学中,我很注重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纵观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是不够高。
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是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永远值得教师探究的问题。从教师层面考虑,我认为在这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太高的原因在于:1.教学目标是从教师角度考虑确定的,而不是由学情生成的。只有教师的“教”是学生的“学”所需要的`,教师的“教”才能很好作用于学生的“学”。2.教师的鼓励还不能达到“煽情”的效果。特别在课堂中间,进入学习的难点“分析鲁国战胜齐国的原因”,更应该用鼓动性的语言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上课时要始终注视着学生理解知识的过程,他用不着等到下课后再去了解学生领会了教材没有,在课堂上就能看出学生的脑力情况。”是的,教师只有时刻关注学情,准确地把握学情,才能在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促进学生的学习。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11
教读《曹刿论战》一文,清楚的认识曹刿这个人物,对于学生理解全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本文语言简洁,虽然通过不多的语言,人物形象应该是呼之欲出。但是对于大多数不善于想象,或不善于动脑的同学来说,认识人物还是难度不小。针对这个问题,我想了一个简单易行,并且使学生有很浓参与兴趣的方法,通过实践,使得认识曹刿这个人物问题化难为易。这个方法就是:给文中人物加神态。
例如第一段,学生加神态后原文变为:十年春,齐师伐我。公(急忙、盲目)将战。曹刿(急切、焦急)请见。其乡人(麻木、冷笑、轻蔑)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决然、毅然、自信、忧虑的)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这一部分神态,鲁庄公的“鄙”可见一斑,乡人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漠然精神状态一目了然,而曹刿的以国家存亡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跃然纸上,特别是他对肉食者本质的认识一针见血,更显示了他的远见卓识。
乃入见。(委婉地)问:“何以战?”公(茫然地、随意地)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摇摇头、失望地、真诚地)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试探着、自信地)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摇摇头,更加失望地)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若有所思地)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满意的、放心地)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这一部分的神态,鲁庄公作为一国之君,竟然不知打仗胜利的根本依靠,鄙陋的特点一览无余,而曹刿如一个循循善诱的导师,一步一步引导鲁庄公认识到,取信于民才是胜利的根本保证,他的政治远见被刻画地活灵活现。
第二段,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急忙)鼓之。刿(果断的)曰:“未可。”齐人三鼓。刿(自信的、果断的.)曰:“可矣。”齐师败绩。公(高兴的、匆忙、不加思索的)将驰之。刿(坚决的)曰:“未可。”下(仔细的)视其辙,(快速)登轼而望之,(胸有成竹的)曰:“可矣。”遂逐齐师。在激烈的征战中,一招即失,满盘皆输。无论是抓战机,还是抓追击的时机,二人的神态又为他们作了极好的注脚。
第三段,既克,公(不解的、茫然的)问其故,(耐心的、有条不紊的)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至此,这场战役已经结束,公依然不知胜利的原因,而曹本着对君主、对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月匙公作了解释,更显示出他的远见卓识。而公虽?“鄙”,但是还不至于不可救药。
在传统教育的长期统治下,想象力缺乏现象非常普遍,这对文言文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一般情况下,老师总是把自己对人物,文章主旨的理解强加给学生。而经过给人物加神态,人物几乎是栩栩如生的站在学生面前,象本文,神态是学生自己加的,对人物的评价学生也是讲的头头是道,还不时有新的见解出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觉得,其他文言文中了解人物性格特点,也可以用这种办法。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12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翻译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教师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2、教学过程中没有采用逐句翻译的传统方式,而是采用朗读、表演等形式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这样做,不但可以消除学生机械翻译的枯燥感,还能让学生从课文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3、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始终。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面对矛盾冲突,对学生很有帮助。
4、学习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习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相关文章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培养这种习惯,如果学生的条件有限,老师也要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这也正是新教材设置综合性学习的原因。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13
我们之九年级语文教学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必须在近一周内学完新课。但我们之文言文按教学还要扎扎实实向前推进。本周伊始我们就上了《曹刿论战》一课,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学《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就是让同学们读读,译译,我再串讲全文,把曹刿的“远谋”充分挖掘一番,再与鲁庄公的“鄙”对照一下,学生知道课文通过对比手法刻画曹刿和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这篇课文就算完成任务了。
但是,为了更有效的达到课标的要求,我就想让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思考,也有足够多的时间讨论,发现问题.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作为一种课程理念,我心里已经清楚明白了,但很难在教学实践中真正贯彻实施。在一堂课中间,放手倾听学生的感受“始”,到不知不觉将学生的感受纳入自己的思维框架的“终”。每个学生都富有不同的个性,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当然也不同,不能用同样的标准去限止,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原创性的东西,所以课堂气氛虽活跃,却收不到了意想的效果。但本节课也有一些收获.
1.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真正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文的朗读和分析基本上都是由学生完成的,我只是做了相应的.一点点拨,充分地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同学们众说纷纭,我并没有作过多的否定,而是给了较充分的肯定和自己的理解,并让同学课下有意见的同我个别讨论.课堂有秩序地进行着,每个同学都极力表现自己的水平,也都能寻找充分的论据,以说服别人.
2.语文课堂中没有丢掉“朗读”这个基本的教学手段。朗读是眼、耳、脑并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是书面语言的声化,是化无声的文字为有声的语言,用声音再现原作的一种手段。学生合作探究式的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收到多种功效。
同学的表演,虽然只是课本翻译式的对白,但同学们能够走上讲台已经是超越自我的一次表现,他们的表演也激起的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达到了背诵的要求。此时我又邀请同学与我一起朗读课文,同学们又表现出了异常的兴奋,课堂氛围越来越浓.我们读完后,我又表扬了同学朗读比我好,批评自己放不开手脚,没能读出庄公那种慌张,急进的情感,同学们这时有了更大的响应.
3.思想教育应该贯穿其中。
如果不能透过故事看到其中的本质,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就少了一半。学习了这篇课文,学生能够从中初步认识到战争的本质,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正确面对矛盾冲突,对学生很有帮助。学习语文知识绝不能仅限于课文,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学习了课文,还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在中运用,这样才能做到举一反三。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14
一、 教材 《曹刿论战》是九年级下半学期的一篇重点文言课文。我通过学生自己创作的几幅画用辩论的形式,把有关课文的阅读理解教学放在对画的理解上,让学生自己去探讨和领会作者的表现意图。由于我教的学生平时就进行过以画传情的训练,例如给课文《故乡》画插图、给文言文《桃花源记》画插图、给每周一诗画插图等等。所以这次给《曹刿论战》画插图从任务的本身来看是没有难度的。本节课的重点就是学生的辩论,而难点也是学生的辩论,这是教师无法可以事先控制的。所有的一切取决于临场发挥和临场调控。
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要符合两个特点: 即可操作性;可检测性。首先,从可操作性这一层面我的目标是: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于课文的理解,通过辩论和探讨了解他人队课文的不同理解,达到互补促进的目的。其次,从可检测性这一层面我的目标是:通过当场的问题检测,了解学生通过辩论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学生由此也可以知道自己在画面的创作和辩论的过程上可能存在的不足。
三、教学程序
关于这节课的教学思路我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在绘画和辩论中去学习这篇文章的阅读理解,教师只是起一个调控的作用。设计的本身就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一切以学生的发挥为主,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空间和舞台。本课的前期准备:男女学生各自推荐十名代表,我把课文分成四个部分(乡人劝说;君臣对话;指挥作战;战后总结),通过抽签男生选择了1和3两个部分,女生是2和4。接着各自回去通过集体讨论对所选的两个部分进行创作,形成两幅插图。然后经过交换,男女生对对方的创作进行集体评议,寻找漏洞和不足,结合自己的理解重新再创作两幅插图,作为当场的展示。本课的提问设想事先是无法准备的,因为学生如何进行辩论,会有什么措辞,教师在课前并不知晓,男女双方的辩手也不知道对方会使用什么招数,一切全部是课内的当场发挥。我在课前强调了一点“辩论的依据是课本”。因为我估计学生可能会辩论一些枝节的问题,我希望通过辩论能对课文的整体有一个比较明确的了解,对文中的主要人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评价。整堂课按照介绍、辩论、展示、再辩论的方式进行,最后是问卷检测。
四、 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节课采用的是图画结合辩论的方式,从课文本身来看有一定的难度。因为原文重在“论”字上,语言和形象毕竟是有明显的.差异,应该讲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也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但我的教学初衷不是要求学生通过绘画和辩论一下子把握住文章的精髓。其实,对于学生我没有明确的要求,他们能说多少是多少,说得对或者不对(对照认可的标准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要敢说,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每个人对文章都有自己的理解,学生也是如此,她们把理解转化成图画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总有他们自己的道理,我想这就是我这节课要培养学生的能力。从实际的教学效果来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不能令我满意。首先,学生在辩论中往往枝节问题化时太多(以至于检测的时间显得仓促),我不得不中止一次,以提醒双方辩者要以课本为依据,看来此类课教师课前的指导要加强,重要的注意事项要明确。其次,辩论四组图画共八幅显得多了一些,原本我打算让课堂内的其他学生也可以随机发问,增加辩手辩论的难度,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从教学实际来看时间明显不够,所以,我觉得不妨重点突破“指挥作战”这一环节,也许效果会更好一些。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15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以及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2)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2.过程和方法
(1)加强朗读训练,引导学生在读中思,读中得.
(2)让学生谈谈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魅力,强化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曹刿赤胆忠心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了解本文记述战争详略得当的特点.
2.难点
理解曹刿有关战争问题的论述.
教学设想
采用诵读法,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和理解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诵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又可以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其中的一些名句警语,也可以通过诵读加以积累理解。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运用
“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叶圣陶语)。本文是短篇精品,内容丰富。字词句方面,根据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文言和课文注解,大致能理解。因此能以一得引多得的自学辅导设计进行教学,使学生认识精品,喜欢精品,在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联系实际,有所启发。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圈点批注、朗读、讨论、质疑、课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动起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你肯定了解了不少的知识,你知道历史上著名的战争有哪些吗?(全班交流)
你知道以少胜多的战争有哪些吗?
今天我们就来走近古战场,了解这场以少胜多的"齐鲁长勺之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走近作品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而作。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54年)。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左传》分年记事,没有篇名。
知识点:关于历史散文体例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
历史散文也称史传文,它有国别、编年、纪传三体。
2. 长勺之战的背景
这一战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前684),是齐桓公即位后向鲁国发动的第二次战争。
此前两年,齐桓公(公子小白)与其庶兄公子纠曾进行过激烈的争夺君位的斗争。当时篡君夺位的公孙无知(齐襄公堂弟)已被杀,齐国一时无君,因此避难于鲁国的公子纠和避难于莒国的公子小白都争相赶回齐国。鲁庄公支持公子纠主国,亲自率军护送公子纠返齐,并派管仲拦击、刺杀公子小白。然而鲁国的谋划没有成功,公子小白已出乎意料地抢先归齐,取得了君位。齐桓公即位后当即反击鲁军,两军交战于乾时(齐地),齐胜鲁败。乘兵胜之威,齐桓公胁迫鲁国杀掉了公子纠。齐桓公虽在其庶兄的血泊中巩固了权位。但对鲁国却一直怨恨难平,因此转年春便再次发兵攻鲁,进行军事报复和武力惩罚。本篇所记即是这次在鲁地长勺展开的战事。
3.理清线索,梳理结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
(1)试概括文章大意。
(2)文章的线索有几条?
点拨:有两条线索:①事物发展的线索: 迎战——备战——胜战——评战
②人物活动的线索: 请见——请问——参战——释疑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一)研读课文,把握曹刿战略、战术思想
1.鲁庄公认为战前需作哪几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进行评价的?
2.为什么“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3.为什么“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
4.从战争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曹刿的战术思想是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并归纳。
(二)品评曹刿、鲁庄公这两个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谈谈对课文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两方面的认识。并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说话。
曹刿:爱国热情,政治远见,卓越才能,过人谋略。
鲁庄公:政治无能,军事无知;实事求是、虚心听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为求真知,
不耻下问。
(三)再读课文,体会文章文章以“论战”为中心组织和选择材料,详略得当的特点。
四.课堂讨论
鲁国的获胜给了你怎样的启示?从曹刿的做法和孟子的“当今之世,舍我其谁”来谈谈
如何做好集体中的一员?
五.作业设计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请见——爱国热情
曹刿 参战——卓越才能 远谋
论战——过人谋略
施行小惠、祈求神灵——政治无能
急于求战、急于攻击——军事无知
鲁庄公 急于备战见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 鄙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战后问刿、胜而不喜——为求真知,不耻下问
教学反思:本堂课学生能积极地配合老师参与到整堂课的教学中来,教学效果比较好。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03-13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03-20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15篇03-12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通用5篇)03-01
曹刿论战作文04-22
曹刿论战作文5篇04-22
语文文学曹刿论战教案03-11
九年级语文教案《曹刿论战》03-20
《曹刿论战》九年级语文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