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时间:2023-01-14 13:15:2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学反思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语文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

  每一次公开课对我来说,是一次历练,也是一次成长,从选课到构思,从备课到上课,我总是精益求精,精雕细琢。按照年级“每周一课”的安排,本周三我在高一(2)班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一课,有收获,也有不足,一句话总结我这几天的感受,那便是:“累并快乐着。”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题为记事,实则写人,因此在本课的整体构思上,我将“品人”和“品文”相结合,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感受大师风采。但由于四十分钟,时间太过紧张,因此课前,我让大家预习了课文,并把课文中的三个引文做了补充,让学生初步感受梁启超声情并茂,激情澎湃的演讲,也感悟先生心系祖国的情怀。而这节课的重点则是把握简洁生动的人物描写技巧,看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性格的评价。

  第一环节:我用梁启超给徐志摩和陆小曼的证婚词引入,学生很快感受到先生率真直爽的性格,迅速将自己的思维集中到人物性格的评价上,与本课的重点迅速接轨。

  第二环节:我给学生设计了三个问题:1、哪些句子描写了先生的外貌和语言,这些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2、哪些句子描写了先生的动作和神态,这些描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找出文中没有直接描写梁任公的文段或语句,说说这些文段或语句写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学生带着问题自渎课文,仿照课后第一题的'示例作一些旁注。之后分组讨论相互完善,学生回答,教师补充。逐渐形成板书:稳健潇洒、风趣自信、博闻强记、率真直爽。

  旁注或旁批,是高中学习语文理应进行的一项专门的基本训练,本环节我让学生作旁注,是一种引导,以后每学一课都要照此办理,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评点,不求高明和精当,用语可长可短,鼓励个性化表现。学生的回答出人意料,每一句回答都能切中要害,令人满意。我再一次相信了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应放手,还学生自由。

  第三环节:我与学生共同总结描写手法,为了加深学生对正面和侧面描写的理解,我马上进行拓展,所选示例都是学生学过的或耳熟能详的,以便温故知新,融会贯通。

  正面描写:例如:《鸿门宴》中樊哙的描写:

  神情描写: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动作描写: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樊哙侧其盾以撞,披帷西向立。立而饮之。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语言描写:“今日之事何如?”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侧面描写::汉乐府《陌上桑》 加深学生对侧面描写的理解。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通过写路人、少年、耕者的入神忘我的举动,来写罗敷的惊人的美,给人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最后我设计了课堂小练笔,运用多种描写手法,来描写自己初识的一位老师或同桌。注意写出人物个性。(150字左右)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个环节将整个课堂推向高潮,学生兴趣很浓,写出的人物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我还清楚的记得其中一位同学描写我的语句:“她可爱的短发下有一张酷似洋娃娃的脸,只见她一身帅气的衣服彰显出‘御姐’的风范,真是‘霸气十足’,平时看起来和蔼可亲的她,若发现有人在课堂上开小叉,定会大吼一声,同学们马上端正姿势,全神贯注·····”随即课堂掌声不断。

  总得来说,整个课堂能做到一课一得,能以课文为例教会学生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张有弛,详略得当。没有过多的浪费时间,一些技能提升方面,例如给课文加旁注的阅读方法、对人物做肖像描写的写作方法等,我则是给了较为充分的时间给学生阅读并练笔,注意“讲练结合”。由于准备充分,对学生的引导较为到位,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自然有效。在授课过程中,我时刻关注学生的思与做,对学生的练笔也能做到点评中肯、及时。遗憾的是时间还是较为仓促,练笔环节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还有一些细节问题需注意,比如:大屏幕出现标点的移位,点评学生不够全面。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做到关注学生,关注落实,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2

  由于这个学期我们高一的语文老师依然是采用以”导学案”为主指导学生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所以我的教学反思主要就从”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实施运用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设计编写上,有些”导学案”问题的设置显得或者琐碎,繁杂。或者机械,呆板。

  ”导学案”实施运用成不成功,有不有效,关键取决于设计编写是否科学合理。而设计编写是否科学合理又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置是否精当,巧妙。这一认识在我们高一语文备课组已经形成了共识。上完一堂课后,我们经常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导学案”里一个好问题的提出对激发学生思维,调动课堂气氛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如果”导学案”从头至尾都没有一个真正让学生感兴趣,非常想去探究的问题,那这节课又将是多么地乏味,甚至有可能比传统的老师一个人讲还要乏味。

  问题是,虽然在思想认识上,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问题设置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设计编写的过程中,却还是屡屡出现问题设置不当的情况,导致一堂课的失败。这里面固然有好问题的`设置和提出本来就是一个难点这一客观情况,但和我们老师思想认识上的某些误区也不无关系。

  有些老师担心学生会遗漏掉某些重要的知识点,因此在”导学案”问题的设置上总是”贪多求全”,想面面俱到,一网打尽。数量上一篇课文的”导学案”就设置了十几个问题,范围上基本涵盖和”教参””目标””示范”有关的所有知识点。这种设计思路出发点无疑是好的,学生确实能学到更多东西。问题是课时够不够?即便够的话,就能保证学生全部学得到吗?实践证明,这种想什么都教给学生的做法往往是什么都没教给学生,想什么都让学生学到往往是什么都没让学生学到。

  因此我认为,”导学案”在问题的设置上一定要有”精品意识”,宁愿少而精,也不要多而滥,数量上以三——五个为宜,最多不超过七个;内容上,突出重点,难点,不太重要,可讲可不讲的尽量不讲,把它们留给学生,要相信学生。

  与问题设置的琐碎,繁杂相比,机械,呆板的问题设置对学生探究积极性的打击恐怕会更大。有些老师受考试和教辅资料的影响,老是用出出正规考题的思维模式设置“导学案”上的问题,不敢求“新”,求“变”,求“异”,设计出的问题往往和“目标”“示范”上的问题大同小异,甚至一模一样。

  我不知道这种资料上有现成答案的问题如何去激起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尽管我并不否认这有提醒学生注意,强化学生记忆的作用,但我还是想说,能不能换种思路?设计出资料上没有但在思考时又不得不利用资料或课本的问题。虽然这样去设计问题肯定要加重老师的负担,但我相信,只有这样设计出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实施运用上,主要是评价机制的缺失造成的问题

  是不是设计编写的问题处理好了,“导学案”的实施运用就不存在问题了呢?并不一定,除了我在上学期教学反思中提到的老师要加强“导”的作用,提升“导”的艺术外,这个学期我又有了个突出的感受——评价机制的缺失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很大负面影响。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来自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比较起来,外在占主要方面,毕竟在应试环境下真心喜欢学习,爱学习的学生是少数,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实还是来自于家长、老师的鼓励,同学、朋友的艳羡以及周围人的肯定。高一年级实行“导学案”以来,创造了大量让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比如板书,写黑板,中心发言,朗诵,表演,质疑,辩驳等,再加上分组学习、讨论、竞赛的方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表现欲,好胜心,课堂气氛确实比以前活跃得多,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学习竞赛的积极性、主动性有了很大提高。

  问题是对那些表现活跃的、精彩的学生我们老师除了口头表扬之外似乎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对那些做得还不够好的学生也拿不出什么有效的激励措施。如果仅仅是口头表扬或批评而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奖励或处罚(比如发奖品,加学分或者扣学分),恐怕大多数学生的表现热情或畏惧心理都很难持久,结果是课堂成为少数积极分子的舞台,而大多数人选择成为观众,而这种情况似乎在大多数班级已经普遍存在,有些班级甚至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缺少有效的评价机制。没有评价机制,对于大多数渴望从学习中捞取“实惠”的学生,他们究竟有多大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是个很大的问题。尽管学校试图在学分评定上起到相应的或奖励或处罚的作用,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形式化倾向反而导致更多的学生对此更加的不屑一顾。所以,我建议学校一定要建立严格有效的评价机制。

  以上就是我这个学期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3

  《包身工》是著名剧作家夏衍 1935 年写成的一部报告文学,主要反映当时东洋纱厂一些签订了“卖身契”的乡下女孩的悲惨的生活和劳动状况,是我国报告文学中的名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除了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题材有感性的认识之外,还要感知课文内容,体会包身工的悲惨的境况,学习作者的选材以及文章的结构、写法方面的特色,并延伸拓展,引发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思考。教学难点是文章篇幅很长,仅阅读一遍就需半节课的时间,涉及的内容很多,学生可能在短时间内难以理出头绪,且教学时间受限,须在两个课时内结束。我认为这节课要想按时完成以上任务,必须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以问题为导引,以学生为中心,分版块分组讨论。因此,我是这样设计教学的:

  《包身工》是高中语文课本的经典保留篇目,给一批又一批的高中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至今日,其成作年代离我们越来越远,于是,师生理解此文的难度因久远时间的间隔而增大,所以,我们在体味此文的思想性和文学性之前,首先要扫除时间障碍。

  学生对那段历史陌生,有距离感,认为此文在现实生活中已过时,所以一翻开课文心理上便有排斥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此课之前,搜集相关背景资料,上课时以多媒体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其了解成文时的社会现状,明白此文应时而生的迫切性以及成作的艰难性,感受《包身工》的历史价值,而且通过图片和文字来展示当时工厂和工人生活的情况,可以从感性上激起学生对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封建买办势力的痛恨,以及对被剥削工人的无限同情,如此以来便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本文应具备的情感上来,这样进入本文便是水到渠成之事了。不仅如此,教师还可趁势对夏衍的其他作品,例如《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等作品进行简单介绍,明确夏衍的创作风格,激发学生借助这些文学作品走近那个时代的兴趣。

  在领会到此文的历史价值之外,还得让学生认识到它的现实意义,紧贴实际,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让学生在每堂课上不仅学到知识,更提升思想认识,这样才达到了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目的。现实生活中还有“黑心砖窑”和“非法用工煤矿”的存在,其中这些工人的生活状况如何?他们与“包身工”是否相同?我们是否也可以借助报刊网络手段搜集资料,写份如今工人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与现实紧密相联,便培养起了学生的社会忧思感。

  学习此文的第二大障碍便是篇幅长,课堂进度缓慢,效率低下,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以传统教法来教学显然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于是在课后我便反复思考,翻阅多种教学案例,寻求一种较佳教学方式,以突破常规,让传统篇目有不传统的教法,最终发现研究性学习教适合本课教学:

  把课文分为三大块,主题研究,文本研究,纵横比较研究。根据这三大块,就课文提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第一,《包身工》的主题是什么?《包身工》最后三段意义何在?对揭示全文主题有何作用?第二,《包身工》的结构有何特色?作家与时代背景介绍。什么是报告文学?它的特点是什么?修辞手法的运用及评析;文中数字的作用;文中引号的作用及句子的含义分析。第三,包身工现象与打工妹现象的比较;包身工,海外华工与偷渡者的比较;现代“包身工”的现象思考。

  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各项任务,课堂上互相交换资料,整理修正自己的观点。

  这样,用有效的方式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并使学生深入文本,使其学完此课之后,在知识,能力,情感方面均有收获,此般,便达到了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4

  《归园田居》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时的一组重要的诗歌作品,写于其“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厌倦了官场的繁缛礼节,迎来送往,向往山川田园的陶渊明,最终结束了时仕时隐的生活,选择在挚爱的田园中度过余年。

  《归园田居(其一)》更是清楚地告诉读者——他要回家。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诗歌本身的特点,上课时紧扣一个“归”字来预设问题,从“归”来鉴赏诗人的情感,体会他的精神追求。所以我提出四个问题:“缘何归”、“归何方”、“从何归”、“归如何”在课堂上师生合作共同解决,并在中间穿插了陶渊明身世简介,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尤其是从“抓意象、辨角度、明白描”等入手去体会陶渊明笔下淡泊宁静的田园之美。领悟诗人对真实的追求与坚守,考到陶渊明的那份纯真、自然。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首先太过依赖于自己预设的问题,教条地只会按着多媒体的播放顺序上课,却忘了学生是活动的,他们的思想是与我不同步的,因此当学生的.思想跳跃时,我却未能跟上他们的脚步,有点手忙脚乱。

  其次重点不够突出,在授课过程中喜欢面面俱到,导致重点不突出。为了“全”却失了“全”也是此堂课的最大的缺点。虽然我的教案写得密密麻麻,做的认真、仔细,学生也由于是赛教课更是积极努力的配合,尤其是连发言也努力猜测我预设的答案,让我的心不由的沉重。因为我和学生都缺少了对诗个性的解读。我们都参考了大量的资料,都被这些资料束缚的展不开自己的解读,让我们的想象与联想在限定的世界里游走,失去了“人”的魅力。

  再次在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炼字与比喻、白描等写景角度时,我更没有充分地信任学生的能力,我怕他们基础差,不能说出我预想的答案而使课堂教学无法顺畅的进行。所以我掌握着整个课堂,依然重复着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老套路。这种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让这堂课看似滴水不漏,教学环节齐全却毫无生机。

  写到这里,我不禁扪心自问:自己精心准备的教学设想难道就是要看到这样的局面?在他们点头的同时是否真的走进了诗歌的内容与情感,是否感同身受的领略到了诗人笔下那个恬静美丽的田园生活?是否知晓了“复得返自然”的“自然”二字在诗人心中的分量……

  想到这些,我真的对于自己这堂失败的赛教课懊悔万分,明明是为了求“完美”,却上成了支离破碎,毫无亮点的一堂课。

  课后说课、评课时,听着同僚给我提出的意见,我深深地明白了:诗歌教学切莫贪|“全”“多”。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将这种求“全”却失“全”的做法戒掉,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因此,这堂课成了我教学路上的警钟,让我时时牢记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成了我课堂追求的目标。让自己多一份惊喜,少一点后悔吧!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5

  今年我担任高一7班的班主任和高一7班、高一2班的语文教学。我深知高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个关键的学年,这关系到他们初高中的衔接问题。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但要有良好的文化修养素质,还要有科学的工作方法。

  一、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背记的习惯。首先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此外,我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求学生做好课内外学习笔记。不仅要记课内的知识、扩展的知识,还要主动去记自己平常接触到的课外知识。

  2、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阅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文以载道,要培养健全的人格,就离不开与伟人进行思想上的.对话和交流。阅读能够让学生跨越时空的限制,与大师为伍,让学生们受到人格和思想上的潜移默化。而且学生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学生影响。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再者说,从应试来说,也必不可少。阅读,开拓其视野,丰富其内涵。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到了一定程度,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慢慢上升。所以,本学期,我让学生们购买一两本名著,进行每周阅读,并做读书笔记。在寒假和暑假里,也会让他们继续阅读,保持好这个良好习惯。

  3、动手练笔的习惯。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对他优秀作品的高度盛赞。好的作品离不开频繁的练笔。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讲起话来那是滔滔不绝犹如长江之水,可到写的时候,却是吞吞吐吐犹如挤牙膏。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而且要有500字左右。

  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

  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讲小故事或者名人名事,然后学生发表评价。还有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并且把学生分为4个学习小组,将发言纳入小组得分中。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

  三、时刻学习,不断反思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直都是教师这一职业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一位新老师,更是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无论是向其他老教师学习,观摩课堂教学实录,还是进行文本阅读,都不可或缺。我在教两个班语文的同时,也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有时候占据了我过多时间,使得我还不能够有太充分的时间进行大量学习。本学期我跟着科组老师去了三亚一中、海南中学进行课堂观摩学习,也参与了网上教学交流,还听了本校老师的语文课和其他课。只是后者的听课数量还太少,下个学期我将在做好班主任工作、自身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听课、学习力度,不断完善自我。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6

  杜诗〈秋兴八首(其一)〉这首诗已经教学完毕,我在上这节课时就把教学目的设在“培养学生初步鉴赏唐诗的能力”上,上课过程中也是遵循这个设想进行教学的。我主要作好如下三点:

  1、能诵读和背诵,并读出诗的韵律美。

  《秋兴八首》(其一)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烘托出一种阴沉萧森的环境气氛,抒写留滞他乡的愁绪,表达了强烈的忧国之情。诵读要注意作者通过景物、环境描写。这首律诗前四句重在写巫山巫峡的'秋色秋声、长江的滚滚波涛,要读出“凋伤,气萧森”之感情;后四句旨在抒发思念“故园”之情,要读出思念之情。通过学生自读、个人读、齐读等多种方式反复有表情地诵读,使学生能在课堂上完成背诵。

  2、把握诗歌意象,仔细品味诗歌意境。

  秋天和大江是杜诗中最常见的意象,《秋兴》八首也以之为主体意象。这里所选的第一首即为领起之作,《读杜心解》云:“首章,八诗之纲领也。明写秋景,虚含兴意;实拈夔府,暗提京华”。诗人用一派弥天盖地的秋色将渭原秦川与巴山蜀水联结起来,寄托自己的故国之思;又用滔滔不尽的大江把今昔异代联系起来,寄寓自己的抚今追昔之感。诗中那无所不在的秋色,笼罩了无限的宇宙空间;而它一年一度如期而至,又无言地昭示着大自然的岁华摇落,宇宙间的时光如流,人世上的生命不永。那条“波浪兼天”的大江,是永恒的时间纽带,它牵系着人类的历史和未来,淘洗着无数王朝的更替,冲洗着无数生命的流程。读杜诗,要首先读懂他的秋天和大江。此外,诗中还有“玉露”、“波浪”、“丛菊”等几个意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去细细解读,领略其中隐含的情感因素。

  3、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想应该注意启发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去解读一首诗。譬如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提出解读一首诗的途径:吟诵、意象、典故、炼字、知人论世、古人评论、比较阅读(与杜甫自己诗歌的纵向比较,与其他诗人的横向比较)。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原来一首诗可以从很多的角度去解读,逐渐培养形成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与有所创新的思维能力。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7

  培养高中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重视“写”在整个语文综合能力构架中的支柱作用,指导学生热爱习作,练就学生扎实的写作功夫,在高考中写出写啥像啥的作品,使之获取较高分值,历来是同行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作为指导者,首先应当树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全局观念。既要辩证分析学生通过初中阶段所进行的一系列作文训练而达到的水准,又要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导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无论在指导思想方面,还是在具体实践操作方面,都应有周密的计划性、严密的科学性、训练力度的强化性,行文运笔的深广性及灵活性。

  一、把握练习内容,分块收集习作素材。

  古人说“无一物不可以入文”,“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能收集并写出文章的事物可谓浩如烟海,写作信息无可限量。文章所反映的主旨,由于经过艰苦的选材过程及思维方面的沉淀,通过“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的人为创造活动之后,如此无限量的写作信息,却必然不同程度地受到不同时代基调,阶级色彩,社会道德意识,民情风俗观念,集个人而成的群体粗线条情感喜恶的规范和影响。这样,在特定的时代或时期,就把无形的写作信息无意识地纳入或宽或窄,或深或浅,或长或短,或浓或淡,或急或缓的创作主渠道中。这些创作主流,虽也呈现出纵横交错,繁杂纷呈的特点,但一定程度上却粗线条地、清晰地凸现出了短期内不易变更的题材集中意识。准确把握这些有形题材,以此设置习作达标规程并明确达标原则,在实践操作中使之具体化,就会减少作文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作文教学日趋合理化,制度化和成熟化,体现出作文教学的科学性。

  宏观上把握好训练题材内容,使学生对作文训练有一明确的标的。这就要求指导者积极关注生活热点话题,重视对社会焦点问题的收集和研究。例如;平常练习的题材内容可直接或间接或有所侧重或兼而有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爱国主义;②远大理想;③传统美德;④奉献精神;⑤弘扬正气;⑥见义勇为;⑦艰苦奋斗;⑧健康心理与热爱生活;⑨望子成龙与家庭悲剧;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环保意识的增强;?做人与处世;?以自“我”为中心与以天下为己任等等。这些题材的设置,并非一陈不变的,可在此基础上删削,增多,也可交融。要完成此项工作,指导者一人足可胜任,但付出艰辛努力的是时却带有极大的刻板性,可适当“抛砖”(明确方法,做出示范)而“引玉”(要求学生参与进来,争做确定题材内容的先锋)题材内容一经确定,就要围绕它做好系统收集素材的工作,可完全放给学生,分任务到组别,成块状收集材料;教师只负责划分并审订材料而成册,把主动性完全交给学生。

  二、拟题功底,增添作品亮色。

  阅卷中,改卷人对没有文题的作文是深恶痛绝的。而没有一个新颖,别致的文题,读者对于整篇文章,从心理上说,一开始就有一种慵懒,困倦的情绪。文题拟得好,对一个有一定学养,训练扎实的高中学生来说,文章已成功了大半。比较下面一组同一题材不同文题的拟定,即可看出一些端倪。题材:热爱家乡文题:A。我的家乡B。托起黑太阳的地方

  同是写我的家乡——一块产煤的地方。两文都写煤矿工人为了家乡,祖国人民的幸福生活在暗无天日,充满险情的矿井中不辞辛劳,默默奉献的生活实况后,发肺腑之言而成文,抒写了一曲赞美煤矿工人的颂歌。但比较文题,B显然更胜一筹。如何拟题,使之更具丰富的美感效应呢?

  ⒈抓关键句拟定文章题目

  有的文章,在确定材料后,文题的确立一时难以定夺。而作品中人物的某句话或作者直抒胸臆的语言,在文中有紧扣主题、画龙点睛、深化主题的作用,对内容而言颇具提纲挈领的核心效应,便可适当考虑以之为文章题目。80年代中期,《送你一只金凤凰》问世。作者反映的是随着党的政策好转,人民生活日益富足的社会现实。作者把如此宏大的主题放在一件极小的家庭生活矛盾中来深化。家景不好的莲姑向狭隘自私的桂嫂借春花牌自行车一用,在自行车出小毛病之后,桂嫂扬言要莲姑赔偿损失费;文中有莲姑一句气话“秋收结束,我送你一只金凤凰。”一句平淡的话,被作者别具匠心地用来做题目,却显得极有深意,把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日渐走上幸福之路的主题深刻反映出来。

  《作文成功之路》20xx年1期例文(P14)《一生走不出你浓浓的爱》,作者用饱含真情的语言把一些平淡的材料以铺陈叠加的形式表达出来,文中每写一事一段,共20段,用近乎流水帐的形式,写出母亲对我20年如一日的深切关怀。文题用了作者直抒胸臆的一句话,把全文琐碎、平淡的材料紧串在一起,使文章形如一个橡皮套袋:材料越多,内容越丰富,套袋就会更圆,母亲为儿一生操劳的形象也就越来越丰满。这句话就起到串连材料,点明主旨的作用。这样,作品也因之而增添了无穷的亮色。

  ⒉材料来拟定文题

  名家作名文,离不开想象和联想两种心理活动过程。指导学生巧妙运用联想习作,是高中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大部分学生常写出因思路堵塞、视野不广而就事论事、就事写事、写完了事的文章。这些联想不丰,味道不足,干巴,瘦弱的羸弱体文章,有如先天气血不足,后天有失调养的少年,蔫瘪而列丝毫生气。这是指导者的心头大忌。而联想却加强了众多事物间的联系,使众多事物抱紧成团,让材料内部体现出较强的类比性及对比度,我们从积极修辞的角度,可审视到这种类比性及对比度给文章带来浓厚的和强烈的美感效应。如余秋雨《腊梅》这篇散文,文中体现了某医院护士小姐们凭着高尚的敬业精神,以极富生活情趣的具体活动——雨中护花,雪夜护花,雪地数花等感人至深的情节,拨开了弥漫在众多身患绝症的病人心灵天空上的厚实阴云,使他们在朵朵含笑绽放的腊梅花下重新激起了对生命的强烈渴求。最后全都病愈出院。文章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的原因之一,就是把基础材料(病人在护士小姐的精心护理下病愈出院)与联想材料(梅花不屈从于恶势力,与风雪相抗争的高洁可喜之性情),通过联想结合在一起,紧扣住材料之间的类比性,围绕联想材料来拟定文题。这样拟题,从内容上讲,可以加重加厚作品,使主题得以较大幅度的'凸现;从修辞角度上说,这种具有类比性材料的反复叠加,本质上对主题就有鲜明的强调作用。此类文题的设置,因为它在形式上隐含了基础材料,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及主旨的把握就带有较大的模糊性。也正是这种模糊性,使文题本身具有较大信息张力的同时也为读者了解全文主旨设下悬念。而从读者欣赏作品的角度来说,其思维过程为: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主题。这一过程与作者的创作思维过程恰好相反。作者看到文题后,最先关注的是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而涉及基础材料;读者在对文题、联想材料、基础材料进行分析感悟之后,才能叩响文章主题之门。也就是说,读者思维过程要历经一段漫长曲折的路途。从这个意义上说,围绕联想材料拟定文题,可以使主题得到深化,增添作品亮色。

  三、转未知入已知领域,娴熟运笔。

  前文表达了平时收集素材的重要性,并提出成块状收集整理素材的方法,形成有形的战时军需。但由于近几年高考命题走向有远离现实生活热点,命题内容呈现多向化走势的特点,学生往往望题兴叹,无所适从,硬着头皮苦作,其效果不言而喻。笔者认为,作文命题的形式和内容是无形的,虽然我们加强平时积累,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形成块状的知识结构体系,但面对几乎没有规律的命题形式和内容,平时的积累就变得格外疲软。此时,转未知入已领域,娴熟运笔,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作文成功的关键所在。面对陌生的命题范围,难以下笔,这是现实,是必然。但我们可在不超出命题范围的情况下巧妙转换拟题,并在文中充斥进我们熟悉的素材,娴熟运笔,写成文章。如1999年全国考题要求“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范围,自拟题目,写出文章。

  这样写,固然可以,但难出佳作。试想,一些中、小城市、农村的学生,有多少人能对这一涉及科技发明的文章作淋漓尽致的发挥,但倾向于这一主旨的学生不在少数。于是,他们必然陷入握笔难书,举“脑”艰难的境遇中去。而一位考生,自拟题目:《伤心儿女》叙写三位不孝儿女,原想通过移植记忆,摸清母亲遗留下来的家底,可记忆移植之后,儿女们看到的是母亲的艰辛,母爱的伟大,母亲的忍辱负重。这样,作品就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考其原因,作者完成转未知领域入已知领的思维过程,对平时训练的“传统美德”题材中“孝”这一古老而年轻的话题进行重新审视,并取得较大成功。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8

  一、我的教学设想:

  (一)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在这堂课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1、在文言文翻译这一环节中,不是单纯的将译文教给学生,也不是简单的把翻译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以教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之间出题互考、自我评点分析、小结归纳的方式进行,同时将翻译文言文中应当注意的“实词、虚词的准确翻译;古今异义;固定句式;特殊句式”等几个方面以“吴老师的几点建议”的方式出现,这样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2、在分析人物性格这一环节中,我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再有条理的引用课文中或《史记》中的相关语句陈述理由,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二)手段的灵活性——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综合运用。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依*板书向学生再现教案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师工作量大、课堂容量小、直观形象性差、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板书的效用,使教学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活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总体的连贯中有局部和阶段的跳跃,教师无法全面预计到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知识需求,多媒体课件围绕课堂主线设计,播放顺序相对固定,无法实时更新内容,只能为教学提供辅助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居于次要地位,而板书展现的是学生活生生的思想,教师可以依据课程进度和现场情况,自由书写和发挥,所以在准备本堂课时,将板书和课件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处理课件和板书的比例,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努力提高师生间的教学沟通,对我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性。

  (三)教学的互动性——师生和生生间的相互交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层面和分析理解能力盘旋上升,本人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坡度,努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设计这堂课的环节时,在教学互动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1、教师定位。在课堂各环节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提纲契领的讲解之后,分别设计一组问题和一组习题,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进行讨论和练习,最后教师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受益。2、学生定位。我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对学 生采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受益。如在刘邦和项羽性格分析这一环节中,课前指导学生查找资料,鼓励学生利用校图书馆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资源,充分搜集占有资料,并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初步看法和观点;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的看问题,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学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辨证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研究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四)课堂的开放性——重视课内学习和课外研究的衔接。我充分利用《鸿门宴》这篇经典课文在教学中的代表意义,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内外的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好铺垫。1、通过普遍性体现开放性。强调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重点突出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准确翻译、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由此及彼,掌握较强的文言文自学能力,为日后学习其它文言文打下扎实的基础。2、通过联系性体现开放性。把《鸿门宴》放在整个《项羽本纪》甚至是整个《史记》中学,通过读本上的《乌江自刎》的学习,分析项羽英雄末路的豪迈与无奈,批判项羽“自矜攻伐”的错误观点,揭示项羽性格对其鸿门宴后政治命运的重要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了《史记》中人物传记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本纪、世家、书、传、列表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具备读史鉴史的能力。3、通过研究性体现开放性。把学生搜集资料、研究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来设计,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学飞的过程,避免不了磕碰,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力求避免“扶上马、送一程”的保姆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鱼、渔”的关系,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向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要知识,使他们搏击知识长空的翅膀早日得到锻炼。

  二、 教学后的几点反思:

  教学过程其实是教师知识细雨向学生无声倾注的过程,在《鸿门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

  (一)教师要认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备课施教的准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正确把握课程进度,最大限度的输出知识。在本次备课过程中,我努力为自己“充电加水”,认真归纳了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通读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查阅了大量的评论资料,对项羽的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认真研究借鉴了同事们给出的`无私的的教学建议,使我在翻译方法指导、人物性格分析和多媒体处理上掌握了不少方法和技巧。这堂公开课让我有了一个对自身素养全面审视的好机会,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比起年长的一辈,我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缺乏、文化底蕴的相对浅薄,使我在演绎一堂环节比较合理的课程时显得有些稚嫩;随机应变能力的缺乏,使我在课堂上显得不够灵活;而不够合理的注意力分配,使我不能兼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多方面的修炼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训练“听、说、读、写”这些基本功。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设计几个合理的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高瞻远瞩的教育眼光和渊博的学识,必须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工作中培养。

  (二)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备课施教,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堂语文课,不应该只让学生了解一篇课文,而应通过这篇文章,使学生能够解读更多的文章,因此要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让教材成为真正的教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如《鸿门宴》小结课既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个小结回顾,更是读本《乌江自刎》的导入,是指导学生阅读《史记》一个信号。因此在备课时,我充分认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了解学生认知的薄弱环节和障碍点,预测学生理解问题可能的偏差,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做好针对性准备,依据教学坡度,给学生适当的台阶,帮助学生登上知识的高峰;在授课时,对学生的回答、讨论结果和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及时点拨和指正学生的欠缺和不足,及时捕捉学生的精彩表现,通过适当的表扬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思维倾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9

  我觉得近来自己越发懈怠了,一上午的时间备课,居然没有弄完,中午又加班才把第一课时准备出来。而且教学效果也不好,他们该会的都没有掌握。主要原因是我对于他们预习情况没有准确的了解,只是想当然地觉得他们都知道该看什么,记什么。看来,以后应该在语文预习的时候多加指导,不然的话真是事倍功半了。

  最近情绪一直不大好,可能是事情多的缘故,总是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发脾气,也间接影响了上课的情绪。这样真不好,我要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恶劣情绪控制我。

  这段时间和班里的同学也没有好好沟通,想想自己真是太过分了。

  为了提醒自己改正,以后:

  第一, 提前两天备课,充分备课,备课充分。

  第二, 及时认真地批改作业,注意和班里学生的沟通方式,戒骄戒躁。

  第三, 要及时反思。

  错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错却不改。从明天起,做一个认真努力的人!

  苏武传因为有太多的生僻字,加之内容的深奥,读来实属不易,又缺乏廉蔺列传跌宕起伏的情节,所以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这篇文章的激趣点是教学的重点,我细细读来,最终将苏武其人作为学习的重点,苏武将自己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放在了守志不移的气节上,即使生活的磨难接踵而来,匈奴软硬兼施,前有卫律以高官厚禄牛羊满山作诱惑,后有刀剑加身相胁迫,但苏武岿然不动。如果能引导学生深刻品味苏武身上的精神含量作为作文的素材未尝不是一件有益的事情。上一课廉蔺列传课后有道题是太史公评价蔺相如的,我突然灵机一动,用来评价苏武应该是最合适不过的了。“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知道要死了表现得很勇敢,不是死亡本身是难事,而是处于死亡的境况之下是很难的,也就是怎样对待这个死才是难事。我将这句话作为全文的纲来梳理全文的情节。

  当苏武知道张胜涉及谋反之事后态度是不愿屈节受辱,引刀自刺以求杀身成仁,面对卫律的审讯,二次以死明志,这是苏武两次主动将自己置于死亡的.境地之中,体现的是面对死亡的一种无畏勇气;

  敌人软的没有得逞,便来硬的,张胜在敌人的刀剑下屈节投降反衬出苏武不为所动的高风亮节,敌人将其放逐在北海无人之处,断绝其饮食,苏武啮雪咽毡毛以求生,牧羊时刻手握节符,这可以说是面对死亡的另一种意志考验,对此刻的苏武来说死亡不是难事,难的是将自己的一种气节坚守到底,平常人会在这样的生存困境中败下阵来,或许会用死亡结束自己,但苏武选择不死正突显了他与众不同的意志与追求。这期间还有李陵苦口婆心的劝降,但均是对苏武人格的一种张扬,一个人一定时期有一种理想不难,难的是一个人一辈子始终抱定一个理想。前不久曾看过林则徐的一篇文章,“苟得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趋避之”当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雷厉风行虎门销烟,抱定的是为国为民的思想,位高权重时对国作贡献也许并非难事,难的是当林则徐被流放到偏僻无人的新疆伊犁阿克苏时还能为当地百姓造福,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为国为民的理想,这就是一种人格的力量,也是一种人生的厚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苏武和林则徐是一样的,用他们两人反观当下浮躁的社会会引发我们自身的思考。当我们将这样的苏武引领到学生心中时,学生怎能不被苏武打动呢?至少我自己对苏武的体认加深了。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0

  教学反思与教学笔记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元素,我在平时将印象深刻的教学随笔进行了整理,在那里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在《史记选读》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虚拟情境教学

  虚拟情境教学主要起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愿望,在调动学生的用心性同时也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例如:对于《史记选读》学习,我改变了墨守成规的文言知识“填鸭”教法,师生准备共同表演课本剧,在虚拟情景下教学,这样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潜力,还能与随笔化写作相结合,把课堂的主体交给学生,必定能成为古文学习教改的突破口。我将举行课本剧表演的消息在课堂内发布,并按照现成的组别,将学生们分成四个课本剧组,就地取材从课本里与同学们商量了四幕表演性强的历史剧目――《荆轲刺秦》《鸿门宴》《将相和》《霸王别姬》。之后,选拔演员、修改台词、道具准备等工作都放手交给各个“导演”去统筹了。在接下来的主要人物性格分析概括环节,同学们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冲上讲台书写自己的观点:项羽的优柔寡断,刘邦的知人善用,蔺相如的申明大义……整块黑板被同学们的各式字体填得满满的。这仅仅是在写文字吗?不,这是他们智慧火花的迸发!相信课后的随笔也同样值得期盼。这完全与“随笔化作文”中随笔的深刻内涵不谋而合:随时随地、随遇随历、随感随记、随读随议。

  二、在议论文课堂教学中要化繁为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六国论》的教学,首先:要加强诵读和背诵,让学生“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地诵读,读出作者心声,做好课前预习的朗读布置要求,课中的朗读指导,课后的诵读和背诵安排和检查。事实证明,文言文教学运用诵读法教授文言文确实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读中能够认字,读中能够会意,读中能够悟情,读中能够明理,读中能够知法,读中能够鉴赏,总之,一切的教学任务都能够透过读来实现完成。教师要对读的方式深入研究,什么时候读,怎样读,读哪里,针对于不同的文本,都就应有各自最好的处理,读的天地大有可为。要求学生读好,教师要先读好,教师要读得洪亮,读得激情,读得自信。本节课,教师如果能领读一遍,读的效果可能会更好。多种形式的诵读,多种方式的诵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把握。比如,齐读在整体感知上很重要,默读对于没预习的学生很有好处。还有,不同的段落要读出不同的情感所在,个性是最后两段的议论,要读出情感。知识点能够让学生自己去归纳,但教师要做好引导,同时注意启发学生相关的联想。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笔记,鼓励学生在必须的积累基础上,针对某篇文言文,指导学生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文言句式和与本文或作者有关名句和成语典故等方面进行整理,要求所有的例句资料都出自课本。

  三、在小说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较浅层次认识向深层次思考

  一是把握重点,确立教学目标。

  《祝福》是一篇老课文,里面的资料很丰富,思想也很深刻,其中要讲的点能够很多,传统的讲法往往需要几个课时。但如果要一堂课解决这么难的课文,那就要求教师务必得把握重点,去掉那些细枝末节,所以我本堂课定的教学目标主要就是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以及探究造成祥林嫂杯具命运的原因。这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将这两个问题搞明白了,其他的问题,相信学生也就能自己解决了。从上课状况来看,这两个教学目标定的还是比较适宜的。

  二是找准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教学大纲强调要培养学生自我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潜力,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但是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去找寻探究呢,因为兴趣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我觉得要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导语是关键,一个好的导语往往能一下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整堂课营造良好的'氛围和思维激情,还能为文本分析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导语的设计,本堂课,我采用邀请学生当一回侦探一齐去破案这一导语,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为后面环节的顺利进行做了很好的准备。三是学生回答,需要教师肯定更需要教师指导。新课改实施以后,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更多的肯定和称赞,这是可取的一个现象,但是不是学生所有的回答我们都该肯定呢?作为教师,是不是更应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抓住学生认识的误区予以纠正,在学生认识还停留在较浅层次的时候引导他们向深层次思考呢?我在教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就明显感觉到,很多时候学生的思想触摸到了问题的边缘,但往往不能更进一步深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当然做到这点需要教师的教学功力和教学机智。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1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因而不少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候会遵循这个套路,忽略了语文教材选文本身对教学的指向性。王荣生将语文教材选文分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用件。不同的选文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在“定篇”里,学生学习经典篇章的丰富蕴涵;在“例文”里,学生学习其生动显现的关于诗文和诗文读写的知识;在“样本”里,学生学习的是阅读过程中读写的方法;在“用件”里,学生可以掌握一些文章介绍的信息、资料等。《六国论》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一篇选文,这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 对于学生学习议论文的写作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因而我们可以将《六国论》视为学生议论文写作训练的“样本”。

  (一)分析文本,归纳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思路

  《六国论》是典型的三段式议论文,即引论、本论、结论。文章一开始就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为了是论证更严密,紧接着又提出了“赂秦力亏”和“不赂者以赂者丧”两个分论点。在本论部分就着重论述了这两个分论点,采用了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假设论证等一系列论证法法进行了有力的论述。最后得出结论“为国者无始为积威之所劫”,并借古讽今,针砭时弊。这样层层分析下来,这篇文章论点鲜明,论证严密,语言生动,气势磅礴。

  通过分析文本,我们发现这篇文章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加之议论文写作要求规范性,我们不妨把这篇文章作为学生学习议论文写作的“模板”,归纳出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思路,即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这样清晰明确的思路使学生在学习写议论文时有清晰的框架,在写作时可以遵循文章的思路,写出自己的论文提纲。

  (二)练习巩固,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

  议论文写作是中学生写作中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学生在写作议论文时会遇到不少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不知从何开始写起,文章思路不清晰,论点缺乏足够的论据支撑,文章枯燥,缺乏文采等,这些主要是议论文写作训练较少和对议论文的写作方法不了解造成的。因而,学习了《六国论》这篇很好的议论文写作范文,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对于提高议论文写作很大的帮助。

  首先,学习《六国论》结构的严谨。对于中学生来说,为了使一篇议论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写作前列出自己的写作提纲是很有必要的,即先提出中心论点,再由中心论点引出分论点,选取论据来论证分论点,最后得出结论。《六国论》是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这样的结构严谨,逻辑清晰,也非常便于学生学习,因而在进行以论文训练时,学生也可参照这个结构来写提纲,就会让自己的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其次,学习《六国论》论证的严密。文章在一开始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后为了是论证更严密,为了避免以偏概全,便提出了两个分论点,贿赂秦国的国家是因为力亏灭亡的,没有贿赂的国家是因为失去了援助而灭亡的,这样就无懈可击了。在论证“赂秦力亏”这个分论点时,先运用了两个对比论证,将秦国战与不战获取的土地同诸侯国失去的土地,诸侯国先辈创业的艰辛和子孙守业的不珍惜作对比,论证了“赂秦”导致灭忙的必然性。接着在论证“不赂秦”时,从三个国家的不同情况说明了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又是怎样灭亡的。中学生在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可以参照这篇文章的处理方法,让自己的'论证具有力度和可信度。

  再次,学习《六国论》语言的精确。议论文写作重在说理,而说理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大多数学生在说历史语言显得枯燥乏味,要么写的冗杂,要么表达不清晰,有理说不清。《六国论》中,作者在论述“赂秦力亏”这个观点时,引用古人的一句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形象生动的说明了赂秦力亏的必然性。在写作时,也可以教导学生学习古人论述自己观点的方式,引经据典,但这并不意味着把自己所知道的论据像讲故事一样一一罗列出来,而是要详略得当,注重语言的组织,这样即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又能增强文章的文采。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注重技巧与方法的讲解,“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对学生“因材施教”的同时也要根据教材选文类型的指向性“因材施教”。议论文写作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一大难题,但只要抓住了其中的规律,掌握议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问题也会引刃而解。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2

  孟子一生经文纬武,胸藏韬略,不在其位而谋“仁政”,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但在急功近利的战国时代,“仁义”治国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的社会基础。孟子积极用世,给后世留下了一幅完美的治国蓝图。他的思想,他的主张,的确可以作为千古“匡世的真言”。

  《寡人之于国也》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是《孟子》体现“仁政”思想最重要的篇章。孟子针对诸侯纷争、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从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高瞻远瞩,独倡王道,论述了行“仁政”和“王天下”的关系,使之成为《孟子》全书的总纲。北宋哲学家程颐曾评论说:“孟子之论王道,不过如此,可谓实矣。”

  孟子面对梁惠王“于国”“尽心”的表白,他直言不讳,义正辞严,批评统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极端不平等,有力地揭露了统治者坑民害民的暴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对时事的论述既析之以理,娓娓而谈,又尖锐驳斥,辛辣讽刺,展示出一个聪明机智、狂放不羁、豪爽直率、泼辣大胆、爱民重民、肩担天下、无畏无私的政治家、论辩家的形象。

  正因为本文的'博大精深,让学生理解几千年前智者的思想无疑是不容易的。因上让课时有必要给学生讲解本文的背景知识,也就是孟子是在什么背景下和梁惠王进行谈话的,孟子描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还有,在提倡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今天现实国情下,我们如何理解孟子的人口论。上课过程中,宜引导学生理解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3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突出那些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新课改的教学方式,以学生自主建构为特征。《课程标准》建议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学习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方式的转变中,新课程特别将 " 自主、合作、探究 " 作为重点进行倡导。 本节课是以《离骚》为例,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重视对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有的放矢,有效而深入地学习。

  《离骚》是古代杰出的抒情长诗,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作者屈原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更是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他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洁身自好的品质,献身理想的精神,千百年感动并影响了无数后人。然而对于古文基础尚浅的高一对口学生来说,要真正理解《离骚》的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学生对屈原有一些了解,比如知道端午赛龙舟、吃粽子等民俗与屈原的联系,但对屈原的作品却知之甚少,有的学生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因此,要真正读懂屈原的作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语言形式上来看,《离骚》与《诗经》不同,《诗经》多为四字一句,读起来琅琅上口;而《离骚》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来抒情,句式更灵活多变,朗读、背诵起来相对困难。所以在学生刚接触课文时,感觉不好读,都有点畏难.另外,因为《离骚》中多用一些对现代人来说是生僻字的词语来描写、抒情,有些诗句读起来让人觉得不是很顺口,也影响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进而影响他们对作品的深刻内涵的把握。

  第二,从内容上看,《离骚》多用象征手法,其中出现的“香草、美人”占了相当的比例,它的内容深厚,思想深邃,情感深沉,境界高远,语言奇伟瑰丽,想象新奇动人。而这些“香草、美人”对现代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要完全读懂并非易事。

  第三,对屈原的品行的理解也有一定的困难。对于屈原最后的自投汨罗,从古至今的学者亦有不同的理解,要学生从中悟出屈原的忠君爱国的高尚品质还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

  因此根据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计划用四个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把理解、朗读和背诵作为教学的重点。从基础字、词、句入手,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进一步探讨屈原的思想、言行及给我们的启示。尽量让学生走出传统的思想误区,认为文言文就是最难学的,让他们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把文言文转化为白话文理解,降低难度,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激情.其中第一,二课时主要是介绍屈原的生平及作品的写作特色,使学生对屈原及其作品有进一步的了解。然后教学重点是扫清字词障碍,特别是其中的.生僻字、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理清文章思路。第三四课时则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文言文资料,朗读诗歌、逐句理解诗歌内容。为了避免单调枯燥,在翻译的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全班齐读诗句,然后翻译;请同学朗读诗句,小组合作一人读一人翻译;老师朗读诗句,同学交流。并且小组之间再进行比较,评出表现最好的组.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这种形式的效果还不错,学生的学习激情较高。

  通过四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课文的内容,对屈原及其作品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且学生在这次课堂上的学习也有很大的进步,其主要表现在:

  (1)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与之前的课堂相比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尝试回答问题.简单一点的问题多留给基础差并且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学生,这也能增长他们的信心.调动差生的积极性,以带动课堂的学习气氛.例如:一(10)班王健,樊普林同学;一(19)段立人,王远,等几位同学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但在这次课堂上却表现得非常突出,有很大的进步;

  (2)朗读能力提高了;由于是文言文,大多数同学有些畏难,不愿意花时间去读课文,比如,就有学生认为文中太多的“兮” ,不是很容易读,就不愿意去读它.我于是就多花时间指导学生如何朗读,通过疏通字词读音,听朗读磁带,教师示读,划分朗读节奏,分组朗读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朗读,体会诗歌的语言特征,在经过反朗读后,学生的朗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3)小组之间的配合能力明显加强;从这次课来看,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小组的力量加强了,并且组与组之间也有一定的竞争。很显然同学们对这次的加分很在意,都希望能在课堂上好好表现,挣得奖励分。在投入学习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4)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语言组织能力有所加强;从学生的回答问题情况来看,总体来说有很大的进步,原本对口的学生很多人基础较差,在课堂上表现出比较胆怯,对自己不够自信,因此回答问题时也比较含蓄,而这次因为多鼓励他们,在整个氛围影响下,很多学生也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能用简洁经典的语言甚至是诗句来概括。比如一(10)班周衡就用到了诗句,一(19)班王盼同学还引用《弟子规》中的道理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总体上来看,同学们的学习的激情提上来了,基本上全班同学都能认真听讲,但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不足之处是:

  (1)因为时间以及学生的认知基础的关系,未能再介绍屈原的其他作品及其他《楚辞》的作家、作品进行拓展学习。因此,学生对《楚辞》的创作手法、艺术特点还没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认识。

  (2)教学的时间过长,由于课堂上的讨论时间过长,导致课堂上的时间比较紧凑;

  (3)学生对文中的重要句式的把握不是很好,因此要加强对句式的讲解。

  (4)部分学生的掌握程度不是很好,对于基础不一样的同学要进行分层教学;

  (5)班级的不同学习情况也不同,这次整个教学过程中,(10)班和(19)班的课堂反映也不一样,各有各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每堂课中要因材施教,根据两个班级的不同特点制定教学计划,以提高课堂效率。

  (6) 在课堂上极少数同学仍然喜欢用方言回答问题,这在语文课课堂上是非常不可取的,所以要引导学生讲普通话;

  针对以上问题,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地完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真正做到自主性学习。多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然后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主自觉地学习。而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将不断的钻研文本和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不断的完善我的课堂教学。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4

  柳永的《雨霖铃》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重新强调回归体验、回归心灵。尤其是诗歌更要注重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获得心灵共鸣,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创设情境、符合考纲、整合知识、有效评价,这些都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我觉得自己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将这些要求全部落实到课堂教学的环节中。因此,我便结合所讲课文的特点,将情境创设作为落实高效课堂的主要手段。

  明确了这一方向之后,我开始精心的准备课件、反复推敲教学语言、选择适合的朗诵配乐,希望可以通过这些手段在课堂上营造出词人柳永想通过《雨霖铃》传递给我们的意境。但是,在进一步分析课文之后,我发现,我所做的工作,都只是表面功夫。学生如果对诗词本身没有较深入的理解,那么这一切外在的东西都是没有载体的。因此,我改变了方向,将问题设计作为创设情境的重点,或许能获得相对好一些的收效。因为,恰当的提问,可以引导着学生探究文本,主动思考,从而揣摩出诗词的味道。

  于是,我开始在教案中加入问题设计的环节。针对不同的诗句,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执手相看’的动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暮霭沉沉’的设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寒蝉凄切’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面对‘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景象,诗人会想到什么?”等等。可是在第一次试讲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反应十分不好,大家对我所提出的问题并没有积极回答,思考问题的热情程度也不高,课堂氛围呆板压抑。

  面对这样的状况我开始反思原因,是学生对这篇课文本身不感兴趣吗?我翻看了一些学生的教材,发现他们的'教材上记了大量的笔记,这证明学生们对这一课是很感兴趣的,他们希望对这首词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只是在课堂上没有进入充分思考的状态,只是简单直接地接受了老师的想法。导致了学过以后对于诗歌的印象并不深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没有调动起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指点下,我再一次把目光聚焦到问题的设计上。我发现,我所设计的问题没有梯度性、区分性。很多问题的设计是雷同的,让学生感觉回答完一个问题后,剩下的问题就无话可说了。此外,问题的指向性不明确,让学生不知道从哪个角度思考。

  也就是说表面上出现了学生不与老师互动的问题,而实际上,这个现象的原因是问题设计不科学。

  针对这个问题,我将我所设计的问题做了修改。将原来的问题改成“词的上片没有写‘情’却处处含情,是如何表现的?”、“‘念去去’一句出现在婉约词中是不是显得不协调?”、“‘经年’二字有怎样的味道?”、“‘虚设‘又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经过这样的改动,在第二次上课的时候,我自己感觉课堂的效果比第一次好一些。至少学生们开始进入了思考的状态,他们开始不再排斥我的提问,基本上都能努力的在课文中找寻问题的答案。

  但是,课堂气氛沉闷的问题仍然存在,学生们虽然在思考,但是却不能够的得出较好的答案。这个问题又一次引起了我的反思。是不是问题设计的太难了,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呢?在通过对老教师的咨询,我体会出,这次的问题出在环节设计上,缺少了让学生反复朗读、品读诗词的过程,那么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自然就不。

  所以,高效课堂不仅需要科学的问题设计,更需要学生对于课文的品读,以读促解,以读促悟。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15

  由武汉十一中命制的高一语文联考试卷,既紧扣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又和高一课本知识点相呼应,整份试卷题型和命题难度均符合考纲精神。本次考试,我校文科最高130分,理科最高134分;文科平均分110分,理科平均分107分。下面,以高一(20)班68名学生为样本,对试卷展开具体分析。

  一、学生考试答卷情况

  第1题语音辨析题,3人选错,得分率96%,此题难度不大,说明对课本字词抓得比较实,有成效。

  第2题错别字,2人选错,得分率为97%,选错原因或是对字形不熟悉,或是缺乏应变能力,平时教学还需增加随堂检测环节,并注意字形的辐射式教学。

  第3题成语题,32人选错,得分率仅53%,失分原因主要是对于成语本身太陌生,做题时只能瞎蒙。需尽快抓紧落实成语的记忆。

  第4题语病辨析题,23人选错,得分率为66%,这一题包括了病句的各种类型,有区分度,是一道很好的考题。

  第5题标点符号的用法,26人选错,得分率为62%,这个考点练过多次,这个得分率实在太低。同一知识点,反复练习,多见题型,非常重要。

  第6题筛选“始祖鸟”的相关信息,6人选错,得分率91%,证明学生基本阅读能力比较好。

  第7题筛选“始祖鸟进化”的相关信息题,17人选错,得分率75%,学生对于原文的“模棱两可”和选项的“斩钉截铁”之间的差别,还缺乏认识。

  第8题内容分析和概括题,26人选错,得分率62%,失分原因同第7题。

  第9题推断题,23人选错,得分率66%,选项中的“最理想”“一定会”“最早的”混淆了判断,而D项设题有疏漏之处,“还不能”的结论也只是建立在“人们推测”的基础上,不够严谨。

  第10题文言实词,10人选错,得分率85%;第11题3人选错,得分率96%这两题难度不大,得分情况较好。

  第12题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33人选错,得分率51%,“在洛阳有良田美宅”迷惑性较大,而“对自身际遇的感慨”又藏此文转自得较深。文言阅读教学,需兼顾字词及整体理解,考试时尤其不能忽略细节。

  第13题文言翻译,第一小题平均得分28,得分率93%,第二小题平均得分33,得分率82%,第三小题平均得分27,得分率90%,显示了学生文言翻译已基本具备“踩点意识”。

  第14题诗歌鉴赏题,第一小题描述赏析画面,平均得分25,得分率63%;第二小题抒情特色辨析,平均得分24,得分率61%学生还缺乏诗歌鉴赏术语的`积累和运用经验,需经过高二的系统学习才能真正上台阶。

  第15题名篇名句默写,平均得分53,得分率89%对于失分原因,需排查学生,落实措施,补好漏洞,该记的记牢,该一笔一划写规范的就写规范。

  第16题比较“绿色”的特点,平均分39,得分率97%

  第17题关系分析,平均分35,得分率84%

  第18题语句阐释,平均分48,得分率80%

  第19题结尾语据分析,平均分36,得分率90%

  这四个题区分度并不大,但不得不承认文章选得很好。在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告诫学生,一定要联系上文有关内容,找出与题干匹配的主要信息来思考。

  第20题补写省略号的内容,平均分085,得分率21%因这题紧贴课本,失分如此严重,证明在教学中对课本的关注还不够。

  第21题仿写,平均分3,得分率75%今后练习关注准确的表达就可以了。

  第22题拟标题并提忠告,平均分22,得分率55%部分同学忽视了题干中的“给矿主”信息失分,而阅卷时对不同大案的宽容度也不够。

  第23题作文,平均分45,得分率75%。失分主要原因是审题意识不强,扣“心窗”不准确。表述过程中只会堆砌素材,导致空泛无生活内容。

  二、考后教学策略

  1、夯实基础,提高得分率

  前五题的语言基础题不能忽视,还要强化,错误率高的学生可以反复做题研究找出命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提高正确率。文言文翻译中暴露的问题很多,有的实词积累得少,有的虚词没有掌握,有的文言句式没有过关,学生的语境意识差,对策是精讲文言文,让学生反复读记一些典型例句和特殊用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涉及的分析表达特色题要补充相关修辞和表现手法知识: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和抒情)、表现方法(想象、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悬念、类比)、行文结构(承上启下、起承转合、衔接、铺垫、照应)、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排比、反复、借代、对偶、夸张),一般来说,对表现手法一是阅读后加以确认,二是会分析如何运用(主要指语言表达),三是能分析说出它表达上的好处或效果。

  2、“导练”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

  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了解了高中语文考试的知识点要求方向,要提高学生的高考语文成绩,需在落实课文解读的基础上,又在应试技巧上下点工夫。平日要精选习题,对出错的题进行解剖分析,让学生去分析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是怎样得出来的,使学生了解正确的解题思路,掌握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熟悉规范答题的表达要求。指导可以把学生写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进行比较,让学生分析有哪些差距,可以得多少分,在原有基础上重新做一次,看提高了多少得分。指导可以和学生面对面的沟通,一起寻找失分的原因,分析提高的方法。

  3、阅读剖析,提高作文

  本次作文反映出来的问题较多,审题意识不强,题目不好好读,没有完全读懂题目就下笔。不少作文的内容空洞,缺少对现实生活的关注,没有来自现实的生动新鲜、生活气息浓的材料;运用材料过程中,很少对材料作分析,特别是不能把材料和所给题目合起来具体分析说理,导致扣题不紧,说理无力;文体意识和语言规范意识也较差。指导学生选准对象,研究几篇适合自己写的高考满分作文,从中借鉴手法和得到启示;读一些简短的美文,尤其要熟记带哲理的精彩语句。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的教学反思03-18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04-02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01-31

高一语文的教学反思15篇04-01

高一语文的教学反思10篇04-08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反思05-25

高一教学反思02-11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8篇02-06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范文15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