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融让梨读后感 推荐度:
- 孔融让梨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孔融让梨》读后感(集锦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孔融让梨》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孔融让梨》读后感1
中华自古以来都传承着礼让兄弟姐妹的传统美德,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感受到古代的小孩子都这么懂得礼让,何况我们现代人呢?
孔融让梨的故事主要讲了在孔融四岁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个学生来看老师和师母,并带来了一大堆梨。客人让孔融把梨分给大家吃。在爸爸点头同意后,小孔融站起来给大家分梨。他先拿个最大的梨给客人;然后挑两个大的给爸爸、妈妈;再把大的一个一个分给了哥哥们;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客人问小孔融为什么捡一个最小的给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纪最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客人听了孔融的回答直夸奖他。爸爸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孔融是最小的一个,在现代社会中,长辈有好的,有大的东西都会毫不犹豫的给最小的小孩子,无比溺爱他,呵护她。这也成为了现代常见堪称几乎的现象。尤其是独生子,家长团团围着一个小孩,就像一群龙守护一颗明珠一样。“孩子,巧克力吃不吃呀?”“喝水吗,换饮料吧?”“冷了吗?”让人不禁感叹道,这比慈禧还享福啊!这就导致了孩子不懂礼让。
我就是个“嫡系皇子”。因为哥哥住在姑姑家,逢年过节也很难来一趟。家里虽说这有三口人,但那两个大人无非不围这我团团转?我也要学习礼让,可去哪学呢?家里只有我一个“嫡子”啊!谦让是人和人相处必不可少的'一种美德,懂得谦让的人能和同伴和睦相处,能深受同伴欢迎。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长不懂得谦让的内在含义,喜欢无原则地要自家孩子谦让。记得有一次,我才那么小,和邻居家的小孩玩,爷爷端过来两只苹果,说给我们吃,而那两个苹果一大一小,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挑了一个又大又饱满的,而那个小孩更是被宠爱得不得了,就嚷嚷着要拿大的,我们就因为一个苹果闹得不可开交,你争我抢,后来爷爷把那个小苹果换了个大的才平息了这场无理取闹的戏码。长大后回想此事,真是有感而发!唉,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蜜罐,每个独生子都在蜜罐里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当我问爷爷为什么不锻炼我礼让的时候,爷爷满不在乎,只是抛了一句“礼让了就是懦弱的人啦,你要去争去抢啊”。可我认为,不学会礼让,而去争抢,就像后宫里的你争我斗一样,这才是懦弱的表现,这才是不懂事不听话。
现在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在朋友之间要互相礼让,互相谦让,不要你争我抢,闹得一团糟。人与人之间不要咄咄逼人,要你让我我让你,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尽管自己是个“嫡系皇子”,也要像古人学会怎样礼让。
《孔融让梨》读后感2
马艺在上月亮班的时候就养成了每天放学后必阅读的习惯,我们总是捧着学校发的各类故事书和孩子一起畅游在书香中。我们比较重视孩子的经典国学教育,培养孩子高尚的品质,是从良好的阅读习惯开始的。同时作为父母的我们也要身为示范,自己身正才能教人。
马艺在听她爸爸妈妈讲故事的时候,她稚嫩的眼神中常常流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我们就会不厌其烦的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语解释给她听,直到她露出满意的笑容。有次去浙江图书馆的时候,碰巧楼下正在卖书,我们给她买了图文并茂的古代儿童品德故事书——《孔融让梨》、《陆绩怀桔》等。其中《孔融让梨》就是一则比较经典的故事。故事大致讲的是,汉代人孔融在四岁时,就懂得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弟弟吃,这种懂的谦让,尊敬兄长爱护幼小的道理,需要从小就给小孩子教育,特别是在这个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的社会里尤其重要。昨晚,我问马艺:家里有四个大小不一的苹果怎么分?马艺回答:最大的给奶奶,最小的'留给我。再问:在你面前有三个石榴怎么分?马艺回答:最大的给奶奶,中间的那个给爸爸,小的给妈妈。我可以吃家里的其它水果。
历史上四岁的小孔融让梨,体现的是懂礼节,现在多的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独苗一根,很多时候已经很难让他们体会到这个让的精神,所以更加需要这个教育,让孩子学《孔融让梨》要学真谛,学精神,“让梨”而不抢“梨”不争“梨”,淡化个人得失,为了他人主动让利让贤,多些谦让,这样她的朋友就会越来越多,社会就变得更和谐。比如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爷爷老奶奶让坐,在公园里主动让体育锻炼的器械,放学回来后主动跟其他小孩一起共同交流,分享快乐!我们不忘《孔融让梨》故事,在各种诱惑的“梨”面前,常告诫她应该怎么做。希望从故事中受到启发,教育、影响孩子的一生。
生活中常常遇到孩子不讲理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有针对性的找些书籍来阅读。一个故事读完后,我们会让女儿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讲了些什么,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再结合自己的言行分析、讨论一番。这样孩子既从中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从而也培养了女儿的概括理解能力。另外,在幼儿园里,学会亲
近老师、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许多有益的经验和知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孔融让梨》读后感3
最近,我又翻开了那本《中华美德故事之友爱篇——孔融让梨》,再次阅读了《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孔融让梨的一举一动让我很惭愧,因为每次爸爸妈妈买水果回来,我都要抢着第一个吃,还要挑三拣四,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不吃,和谦让一点儿也沾不上边,这和孔融有多大的差距呀!不仅是我,身边也有许多人也渐渐淡忘了“谦让”这个最基本的道德:他们有的在斑马线上飞驰而过、有的在公交车上不为有需要的人让座,这样的案例简直层出不穷。
《孔融让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讲述了东汉末年的文学家孔融,家里有兄弟七人,他排行第六。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懂得了友爱和谦让。他四岁那年,有一次家里人在一起吃梨,母亲把洗好的梨好在一个盘子里,所有的哥哥、姐姐们都争着去抢又大又好的梨,只有孔融站在那儿一动不动。父亲看到孩子们在抢梨很生气,让他们把手中的梨放回到盘子里,并让站在一旁的孔融来分梨。孔融先拣了两个大梨给父母亲,随后又把大梨好梨依次给了哥哥、姐姐们,而把一个最小的梨留给了自己。父亲问他为什么留最小的梨给自己,孔融说:“我年纪小,当然应该吃最小的啊!”孔融才4岁,都懂得了谦让的道理,真让人敬佩啊!
近年来,大家都提倡礼让行人过马路,这也是一种谦让,就拿我爸爸来说吧,他已经养成了礼让行人的好习惯,做到了“车让人,让出一分文明”。但早在古时,已有了“融四岁,能让梨”的名句,可直到现在,仍然有许多人不懂得谦让的道理,就连四岁的孔融都比不过,难道“谦让”这个道理已经没有什么用了,就要被人淡忘了吗?都提倡“讲文明树新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上,虽然已经比孔融生活的那个时代方便了许多,可是仍有许多人都只注意到了物质的'享受,而忘了精神上的修养。所以便产生了诸如此类的情况。但是,如果没有了谦让,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值得让人们尊敬?!让座也是一个简单却经常让人忽略的问题,它也是一个例子。让座是文明的体现,给有需要的人让座是好的表现。千万不要让这一个古老的传统美德从此变成 “绝技”!要学会谦让,在家里做一个好孩子;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
谦让是传统美德,我们要做一个懂谦让的人,向孔融学习,让这项已经流传了千年的优良品质更加发扬光大!
《孔融让梨》读后感4
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辉煌历史中,自有不少带给中华文化一股清流的人,他们就如那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文化历程。我就是从汉朝经典《孔融让梨》故事中受到启发,让我长大!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个故事吧: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四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筐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大家都对他尊老爱幼的精神赞叹不已。是的,我知道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耳熟能详,可便是这样一个故事使我长大。
犹记得三年级时,我们家迎来了一位可爱的小生命——我的'妹妹。当一家人都在欢呼新生命到来的时候,我却恰恰相反,害怕妹妹到来,她一出生就好像得到了所有人的呵护,抢走了爸爸妈妈以及身边所有人对我的所有爱。我的世界完全改变了,妈妈整天围着妹妹转,似乎忘了我的存在;爸爸也在匆匆接我回家的路上电话不断,没有一个人关心我似的,那时候的我,为了引起他们的注意,经常又哭又闹、自私自利,一有机会就把妹妹弄哭,仿佛只有听到妹妹的哭声才能消除我心中的怨气,才能起爸爸妈妈的注意,想让他们从对妹妹的呵护转移到对我的关心上。爸爸妈妈开始觉得我是无理取闹,经常对我进行教育,说什么:“妹妹还小,我们都要呵护她。”可我就是不听,学习成绩一度下滑……
直到有一天,我在翻书的时候看见了小时候读过的《孔融让梨》这篇文章,顿时勾起了我的思绪:孔融四岁的时候就懂得把大梨让给比自己大的人,比自己小的人,尊老爱幼,而我在面对刚出生的小生命我的小妹妹时我都做了什么……羞愧难当!我看着这文章中的每一个字,心中犹如针扎,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尊老爱幼的好孩子!改变从熟读经典开始,现在的我用爸爸的话说,犹如换了一个人:对长辈有礼貌,呵护妹妹,懂得理解父母,经常帮助做家务照看妹妹,学习成绩也提高不少!
大家是不是觉得我从《孔融让梨》经典故事中受益匪浅呢?那就让我们一起品读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好!
《孔融让梨》读后感5
今天我读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在汉朝一个4岁的小孩,在祖父六十大寿的时候,父亲让他分梨子,他按照长幼的顺序分了梨子,留给自己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分给自己最小的?“孔融说:”树有高低,人有老小,尊敬长辈是做人的道理。“后来父亲又让他分梨子给兄弟们,他还是分给自己最小的,把大的分给哥哥和弟弟,他觉得弟弟小应该让着他。
一个四岁的小孩,这么懂事、聪明,尊老爱幼,是多么伟大的美德。他的品德是我们从小就应该学习的,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时是一种尊重,有时是一种宽容,有时是一种贡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向他学习,x时遇到需要帮助的人要帮助他们,坐公交车时要主动让座。这样我们的生活才更加丰富多彩,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我看过很多次,但每次都没读懂意思。今天,我终于把这个故事深一层的意思读懂了。
孔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在他四岁时,就已经很有教养了。一天,邻居给孔融家送来了一盘梨,孔融的兄弟姐妹们一哄而上,争抢那些又大又好的梨子。但孔融却站在一旁,没有去抢。这里写出了孔融很懂事,会谦让兄弟姐妹,让他们先挑选,自己才拿剩下来的.吃。
父亲见到乱哄哄的场面,十分生气,让站在一旁的孔融给大家分梨吃。孔融先把两个大的分给了父亲,母亲,然后把好的依次分给了哥哥,姐姐和弟弟,而把最小的一个留给自己。父亲问孔融为什么把最小的留给自己,孔融回答:“哥哥,姐姐比我大,应该吃大的,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着他,所以我就挑了个最小的。”父亲很满意,还夸奖孔融谦恭礼让呢。这里,又一次突出孔融很懂事。
孔融长大后,做了北海太守。他为人宽厚仁慈,广交朋友,善待有学问的人,成为受人尊敬的人。孔融让梨这件事上,不但使他的兄弟姐妹受到教育,还为世人做出了榜样。从孔融的成长,我也懂得了小时候不但要学习文化,还要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长大才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材。
这一遍看完后,我懂得了在我们实际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学会谦让,我们之间就不会产生矛盾,矛盾不存在,我们的社会就会和谐;社会和谐,我们的社会就是文明社会;社会文明了,经济就会腾飞,我们的生活也就会更加美好。
【《孔融让梨》读后感】相关文章:
孔融让梨作文01-28
孔融让梨的读后感04-05
孔融让梨读后感06-09
《孔融让梨》读后感08-08
【热门】孔融让梨读后感10-07
【推荐】孔融让梨读后感11-01
孔融让梨读后感【热门】11-01
孔融让梨读后感【热】11-01
【热】孔融让梨读后感11-01
【荐】孔融让梨读后感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