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两地书》读后感(精选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两地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地书》读后感 篇1
木心曾说:“从前慢,生活,日头,邮件都慢。然而·在那样慢的光景里,却留下了那么多珍贵,浪漫及私密的话语和信件。”
《两地书》这本书信里结合的正是鲁迅与许广平由相识到相知,由相恋到恋爱,由共患难到生死不渝的见证。这本书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两人亦师亦友的交流,第二三部分是由相爱到结婚后的书信往来组成,更多地谈论家庭琐事和日常工作。
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在听了鲁迅一年的授课后,按捺不住心中的敬仰,给鲁迅写了一封信。她称自己是一位“受了鲁迅快两年教训,是每星期翘首以盼着听讲的,是当鲁迅授课时,坐在头一排位置,在听讲时认真发言的一个学生”。并且迷恋鲁迅“在仰着头吸着那一丝醉人的黄叶,喷出一缕缕香雾弥漫”,更希望先生能给予她这个无时无刻不在渴望知识的学生一些指导。这封信,有着一位进步女青年对真知的渴求,对她这位无所不知的导师的景仰,还有那么几分小女孩的祈求和撒娇。这封信传到鲁迅手里,鲁迅自然被这个在课堂上认真,活泼,大胆的学生所吸引。
不过鲁迅的回信也是很谨慎谦虚的',带着一种长辈的慈爱,不仅为许广平解惑,还恰当地表达自己也有许多困惑和担忧,他说:“可惜连我自己也没有指南针,到现在还是乱闯,倘若闯入深坑,自己对自己负责,领着别人又怎么好呢?”鲁迅告诉许广平自己对付苦闷的方法,是专与痛苦捣乱,将无赖的捣乱当做胜利,但如果临终前还是归结到没有法子,那就真的“没有法子了”。
鲁迅文笔犀利,思想深刻,嬉笑怒骂的背后蕴含着坚定的政治立场。《两地书》是一个文化斗士最接地气的记录,这是鲁迅和许广平真实的私人信件,在我们观察他们的生活时,我很感慨他们的勇气和坚贞,也为他们平实,私语中的关怀而感动。尤其是在许广平后半生都在为鲁迅的作品推广所做努力,一直为鲁迅未竟事业奔波,她的去世也是因为鲁迅的书信手稿被盗而愤极而终。
鲁迅曾为妻子许广平题诗一首:“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十年后,许广平写下《十周年祭》,回首当年:“呜呼先生,十年恩情,毕生知遇,提携体贴,抚盲督注。如有慈母,或肖严父,师长丈夫,融二为一。呜呼先生,谁谓荼苦,或甘之如饴,唯我寸心,先生庶知。”
《两地书》读后感 篇2
每个父母都无比牵挂自己的孩子,无论孩子身在何方,他们身上总会牵系着父母的心。暑假里读了一本《两地书父子情》,书中父亲沈喜阳先生用键盘将这份“父母心”写在邮箱里,让爱化为电邮,一封封寄往远在外地读书的儿子沈晏齐。
古人云:“番思苏台月,照女夜绩纺,此时父子情,两地同惚恍。”那百封电邮中展现出他们父子俩和谐的关系。他们在电邮中,小到谈论日常生活,大到谈论人生哲理。他们如朋友一般,彼此交谈,互相了解,互相学习,是众多父子关系中十分罕见的一种,很令人羡慕。
每个人都有一个爱自己的父亲,无论家财万贯的老板,还是劳苦耕作的农民,他们一样伟大和令人钦佩。
我的爸爸就是我最崇拜的人,他不像妈妈,只会在家里跟我讨论学习。他经常带我去外面吃宵夜,去各地玩,我们可以一边玩,一边探讨……
文中的百封电邮中,我对第四十三封电邮印象特别深刻。里面介绍了许多名言,更多的是出自于孔子,这又让我想到自己和父亲的读书趣事。
最近,妈妈给我新买了一套历史书,书中不仅内容有趣,也非常令人深思。我想了想,决定找爸爸谈谈。
“嗯,你想知道啥?你老爸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父亲在那“吧吧”地说了一大堆。我连忙说:“行了,爸,我们来聊聊中国历史,你知道多少?”
我心里有些沾沾自喜,因为我刚看完那一套书,书中的`故事我全知道。我正想开口向他展现出我的才华,没想到他一开口,我就蒙了,不敢相信地望着父亲。只见他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而且句句有理。我目瞪口呆,傻傻地看着他,原来他知道的比我多多了。
父亲说完笑着拍了拍我的肩,说:“书不仅要多看,还得精看,长路漫漫,学海茫茫。
那一晚,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两地书父子情》里父亲以读书、探讨、创作对儿子道出了人生哲理,让我也明白了很多……这就是所谓“读到有用书,幸福一家人”吧。
第二天早上我又情不自禁地拿起书读起来,此时却有了另一种感觉。是触动、是感悟……也许这就是书的魅力吧,如品清茶、顿时精神爽!
《两地书》读后感 篇3
从1953年到1966年,无数封家书联系一起,映照的是父亲对儿子浓浓的关切,教导与期望,是父子间浓浓的爱。
信中,父子似朋友般的相处,好是似一成不变般的唠叨的教诲,却是呕心沥血般的关切和爱意,“你觉得我这段话说的对不对”,“你是不是这么觉得”,没有父亲高高在上的架子,朋友般的'探讨,虽身在两地,心却紧密相连,这样的说话方式又何不是爱的表现呢?
在对儿子儿时的教育中,傅雷是严厉的,是不近人情的,大到读书学习,小到吃饭说话,严格十分,但严厉衬托的又何不是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万一有什么低潮来想想你的爸爸举着她一双瘦长的手臂远远的在支撑你”更想想有这样坚强的党,政府与毛主席,时时刻刻做出许多伟大的事业,发出许多伟大的言论,无形中但是有效的在鼓励你前进。孩子,我千言万语也说不完,我相信你一切都懂,问题只在于实践,这是父亲对孩子说的话,这是父亲对孩子莫大的支持与信任,更是父亲对孩子深沉的爱。
分隔两地,父亲拖着病痛的身子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儿子收到来信满是感动与挂念。一年一年又一年,父子的心在一封封家书中联系一起,浓浓亲情无不动容,这一切的一切,带着无时无刻的关心,伴着一句句的教导。儿子逐渐出色的样子,绘出了大海般如此深切的父子情,两地分割,家书往来,浓浓深情,源于父子。
《两地书》读后感 篇4
《两地书》是鲁迅和许广平在1925年3月至1929年6月间的书信合集,共收两人书信135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说的是女师大的事,是许广平作为一个进步学生向鲁迅的请教,内容都是对当前时局的描述、讨论、请教,信中流露的是对师长和导师的敬爱。鲁迅的回信多是对许广平的解答和人生的指引。第二部分是厦门与广州之间的通信,由于各自生活环境的不同,互相间写的多是生活琐事,也是对各人的去处表示些担忧。从通讯的语气看,相互间没有了之前的拘谨,更多的是关怀。第三部分是北京上海间的通信,主要是夫妻间的生活上的关心。
《两地书》反映了鲁迅对敌人坚韧斗争、对自己严格解剖的革命精神。书中许多的经典名句,对社会、人生、时局、人性的看法一针见血,思想之深刻,令人惊叹。比如他在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的回信中谈到教育说道“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对于当时的社会,他说“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去什么新东西,都变成了漆黑。”对于“现在”,鲁迅说“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面对“现在”这一个题目,都交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
在《两地书》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大部分是鲁迅当时对许广平提出的问题的解答以及人生的指导,虽然时过境迁,但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指导价值。
人生的道路往往是不会一帆风顺,都会遇到很多曲折坎坷、遇到很多歧路岔口。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也曾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迷茫无助。我费力地思考“生命的意义”,“忙碌的价值”,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这让我很不开心,但当我读到鲁迅1925年3月11日《致许广平》中的一段,我便从长久的困顿中解放出来。
那是临近春节的一个无聊的午后。大街上熙熙攘攘,人们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之中,但我好像并不感到喜悦。以前,每到年底,我总会写点什么,算是对过去的一点总结、回忆,对未来的一点展望打算。但是,今年,我好像连回忆都懒得去写。正在无聊间,想到前几天,我们去市博物馆参观“鲁迅的读书生活展”,打算写一篇鲁迅作品读后感,于是就打算从书柜里找出鲁迅的书读一读。关于鲁迅的书,我共有四本:《中国小说史略》、《且介亭杂文》、《朝花夕拾》、《两地书》都是以前的版本。《且介亭杂文》和《朝花夕拾》都十分破旧,我看了《且介亭杂文》的出版日期和定价,是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一月十日,定价112元,繁体竖排,看着费劲,于是就打算看看《两地书》。
其中就读到鲁迅1925年3月11日《致许广平》中这一段“我再说说我自己如何在世上活过去的方法,走在人生的长途,最易遇到的有两大难关。其一是歧路,倘是墨翟先生,相传是恸哭而返的。但我不哭也返,先是在歧路头坐下,歇一会,或者睡一觉,于是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其二,便是穷途了,听说阮籍先生也大哭而回,我却也象在歧路上的办法一样,还是跨进去,在荆棘里姑且走走。”
是啊,人生的长途,谁都会遇到歧路,几千年前的墨翟先生不是也遇到了吗。他是恸哭而返,可见他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倒是鲁迅先生的办法实用,真的,我们不妨“在歧路头坐下来,歇一会,或者睡一觉,选一条似乎可走的路再走”。鲁迅不愧是中国文化的一杆旗,对于人生是歧路,他没有恸哭,没有畏惧,有的只是从容、坚定、不屈。他告诫我们,人生的长途,每个人都会遇到“歧途”乃至“穷途”,但是,这很正常,不要怕。如果一时不知道如何选择,不妨坐下来,歇一会,再走。倘若途中遇到老虎,也不要怕,可以爬到树上,等它饿的走去了再下来。万一它竟不走呢,鲁迅说,那就自己饿死在树上,而且先用带子缚住,连尸体也决不给它吃。再万一没有树呢?那么,没有法子,只好请它吃了,但也不妨咬它一口。
鲁迅对待歧路办法,对待困难态度,给了我巨大的鼓舞。我想,对于今天的我们,经常读一读鲁迅先生文章,一定会帮助我们驱散天空的阴云,拂去人生的迷茫。
鲁迅说:“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是的,不管是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无论遇到“歧路”或是“穷途”,都不要怕、不要畏惧,只有勇敢的走下去,走的人多了,面前自然有路。
《两地书》读后感 篇5
与这本书结缘,是因为偶然遇到了一位与作者爸爸相识的学长。同是学古代文学的博士,他们都愿意以家书作为沟通的载体、亲情的纽带、血脉的传承。之前我并没有看过类似的书,只是在美学读物中知道有《傅雷家书》。而下定决心买这本书,是因为我觉得这本书能给本科生的我及我的父母带来别样的启发。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博士爸爸沈喜阳和本科儿子沈晏齐在2016年至2019年大学期间的一百封电邮,你来我往,互诉衷肠。让我最羡慕的正如序的题目——“在生命的同一维度对视”。对比传统的父子关系,书中的父子更像是知己。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懂得确实是比陪伴更好的礼物。而让我最感慨的是,对比书中儿子宽广的阅读量以及各种丰富多彩的presentation,我的后部分大学时光似乎已经被我挥霍掉了。几乎没有沉下心来读过书,这是我最大的遗憾。虽然我凭借运气不用考试也能读研,但我深知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书中的儿子差的太远。我知道自己内心最大的敌人就是懒惰,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谈到爱情,“爱情”是双刃剑,在不合适的时段来临是毁灭你,在合适的时段来临是成全你。当你的心智成熟到一定程度,爱情就不会损伤你毁灭你反而会激发你成全你。我没有真正体验过爱情,但我也知道,心智不成熟的时候,可能不懂爱自己,更不知道如何爱人。有时候真爱难寻,但若在不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确实更遗憾。年龄大也并不意味着心智成熟,当自己具备爱人的能力时,再放手去爱吧!如何检验是好的爱情,可以看两个人走向了彼此毁灭还是彼此成全。爱情的终极要义可能就是:在一起彼此成为更好的自己。
对于如何交友,确实是你的基本素质越高,你的学问素养越深,你越有机会见识高人并与之交朋友。孔子也早说过”德不孤,必有邻”只要你有了一定的根基和学识,你自然会找到同路人,你必然会有一支队伍。目前求学阶段是不断“分流”的过程,是朋友不断分化的过程。所以你一时未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非常正常。而欲从芸芸众生中超拔出来,孤独是最有效的良药。你超拔了,才会在更高的层次上遇见更优秀的人。在我大学时光,确实也曾感慨“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虽然也有可以一起玩乐的朋友,却总感觉少了些惺惺相惜。曾经确实不太喜欢孤独却又不得不独行,而现在似乎没有那么讨厌孤独了,自己和自己做朋友,亦或是和任何古今中外书籍背后的作者做朋友,又有何孤独呢?朋友,还是宁缺毋滥好。我是很不看好现在为了获取利益而交友的行为,虽然朋友遍天下,但是真心相待、能够说得上知心话的能有几人?益者三友:友直,友善,友多闻。好的朋友便可以互相观照、互相学习、互相分享、互相关怀。
随着网络发展,人与人交流也越来越方便。可是微信语音和视频的方便快捷绝不能取代电子邮件的写作。电子邮件是要“写”的,语音和视频仅仅是“说”的。“写”对人的思维能力的训练要远远大于“说”。我们通过深思熟虑的“写”,可以更准确的表达出内心想说的话。而父母与子女的交流沟通,始终是一个难题。书中爸爸就感受到了儿子同龄人在青春成长的迷惘和苦闷。在他们觉得需要得到指点和帮助的地方,他们偏偏缺乏来自父母的关心和支持,因而很苦恼;而在他们觉得不需要告诫和教导的时候,他们偏偏收获了父母的唠叨和要求,因此非常厌烦。而在父母一方,他们觉得自己的孩子变了,变得不爱说话,也变得不听话。在这种双向不理解的前提下,所谓的与孩子共同成长简直就是一个美丽的不可能实现的痴心妄想。父母与子女的交流事实上经常以“没有共同语言”而收场。因为“说”不清、“道”不明,所以不被理解,所以才有心中的那份“代沟”。其实,不妨用心写一封信或邮件,诉说平日说不出的那些心声。永远不要小瞧文字的力量,优美而深刻的.书面表达可以直击人内心深处引发共鸣。而不思考、不加工、粗糙而又赤裸裸的话语通常难以打动人,甚至有时会很扎心。所以,学会表达爱,也很重要哦!
对于教育,书中爸爸认为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使受教育者“不教而能自学”。那么老师的“教”,究竟在哪一方面体现呢?《论语·述而》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讲到了学生该如何学,老师该如何教。一般优秀的学生更善于自学,他们的思维具有成长性。而大部分普通学生则会更接受老师的安排去做,他们的思维则更加具有固定性。固定性思维的人,固守着原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不知道天外有天,地球系之外有太阳系,太阳系之外有银河系,宇宙之外有更大的宇宙。而具有成长性思维的人,则不断突破已有的知识领域,也不断突破已有的美学规范,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追求更大更多的可能性。而老师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愤悱、绞尽脑汁思考之后,给学生一定的点拨,让学生茅塞顿开。中间若无愤悱思考的过程,学生便难以获得启发。而教育学生读书,虽是要应付考试,但绝不能只限于此。就像背诵一首诗词,既不是为了在考试中用来填空拿分,也不是为了在交谈中作为谈资供人崇拜,而是为了引起你对生命的一种感悟、一种动情、一种体会,这样的学习才更有意义与乐趣。而在今天的大部分学校,为了满足书本的要求、老师的要求、试卷的要求,学生仿佛就如同没有思考能力的机器,凭借一个个的指令做事,知识没理解透,便不断做题做试卷。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与大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物品也没什么区别。
孔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读书,不思考,人和动物就几乎毫无差别。人类超越动物之处就在于人能纵向地汲取古人的智慧、横向地汲取异国人的智慧。勤读书、深思考、细观察、多练笔,这是一个人文学科的学习者和从事者必须牢牢坚持的四件事。而我想考研,是因为我觉得我的基本文化素养还不够让我个人觉得满意,因此我想继续学习,同时也是出于我对文学的喜爱。这是书中儿子的心声,也是我的心声。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读书学习的意义,不止于可以找更好的工作、挣更多的钱,更重要的也许是汲取营养完善自我。当我超越功利与现实地去读书,我可以纵穿历史,横跨各国,超出时空的束缚,自由的在书中的世界探寻人生的美好与真谛,这便是读书的乐趣。而我们在思考的过程中,便可以发现很多人生至理都是相互贯通的,也可以对照书中的世界发现我们现实世界的不足。当我们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不妨用文字记录下来,可以是日记、随笔,也可以是论文。
对很多安于现状止步不前以及初入社会迷惘不已的年轻人来说,人活着不仅是挣一碗饭吃,更要发挥自己的潜能,作用于这个社会和他人。通常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事实上庸人才是环境的产物,卓越之人必将超越环境并且把环境转化为自己的产物。人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成为什么样的人,是靠自己来建构的。我梦想过,我尝试过,我燃烧过,我建构过。我的人生我做主。这就够了。所以我支持那些勇于追逐梦想的人,也支持那些敢于做自己的人。人世上有许多人随大流(群驱),只有少数卓越之人才能不走寻常路(孤往)。在群驱的前提下,如何保持“孤往”精神才是重中之重。我们要不怕“特立独行”,就像屈原所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这倒并不是要我们自命清高,故意与众不同。只是一个人只有不带有他自己所处环境的枷锁,超越于他所处时代的弊病,他才能高飞远翥,翱翔在自己的天空,自由的天空。所以年轻人,请不要被世俗束缚了你的梦想,也不要被社会同化了你的思想。一个杰出的人才必将有其自身的坚守与追求,也许他会独自一人踏上属于自己的路,直到超越所有人,活成自己想成为的人。
最后想谈谈人生哲学,哲学是一切学问的基础和顶峰,可以帮助我们修心,也可以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哲学的精髓就是认识到”中道”的重要性和学会如何保持”中道“。所谓“中道”,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朱熹所提出的”中者,不偏不倚“,做事过犹不及。而君子既能自我彰显其光明之德,并超乎时代而独立支撑;必将法天则地,向高天学习奋发图强永不停息,向大地学习增厚美德容载万物。故君子必先“自昭明德、独立不惧”,而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学问其实皆在天地自然,哲学是天地至理的凝结概括,等待着人们在修行中明悟。
【《两地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两地分居调动申请书12-19
两地书,父子情读后感01-05
两地分居工作调动申请书09-09
两地分居调动申请书8篇05-10
两地分居夫妻句子01-13
答谢中书书读后感10-08
《书》读后感07-26
书的读后感07-17
书的读后感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