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前方是什么》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1
吴非老师在《前方是什么》一书中犀利地剖析现行的种种教育弊端和污秽,读来很不是滋味。真想作为一个看客,当作茶余饭后的资讯消遣一番即可,就如对待娱乐圈的种种八卦,一笑了之。可是,我是名教师,是圈内人,无论如何也不能无动于衷,哪怕是一点反思,一次忏悔。
一、孩子的作业与教师的尊严
中国的基础教育出色,孩子学科功底扎实是世界公认的,但学生的作业量多也是闻名于世的。“商女不知亡国恨,一天到晚写作业。举头望明月,低头写作业。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作业。垂死病中惊坐起,今天还没写作业!人生自古谁无死,来生继续写作业”这是学生对写作业的调侃,看似夸张可笑,却道出了多少无奈。学习能力的高低与刷题量的多少本没有必然联系,却成为现实中奇怪的定律。应试教育下,我们习惯于把学生变成作业机器,把自己变成批改作业的机器,学习只剩下做练习听讲评,教学只剩下批作业讲题目,用考试代替读书,用做题代替思考,学习和教学的热情被消耗殆尽,这是怎样的教育?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整天忙于“死揪”学生,教学就是纯粹的技术活,没有情感渗透与人格影响,教师职业从“灵魂工程师”降格为“教书匠”。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教师职业怕是要被各种搜题软件等取代了,到时还谈何教师的'尊严?
如果我们为了某个特定阶段的目标,而大量透支受教育者的精力和兴趣,甚至扭曲他们的思想和灵魂,由此毁掉了一个独立完整健全的个体,那我们不应该反思吗?作业和考试的堆叠并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能力,只有唤醒人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热情,才能有持续的创新和发展,才有可期待的未来。政策需改革,课堂要转变,无论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都需要有所作为,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温水煮青蛙,安于现状,能忍则忍,我们的教育只会更堕落。
二、老师的阅读与孩子的未来
吴非老师在书中指出“课改的本钱在教师的观念和专业水平”,显然,转变观念是前提,而观念往往又顽固不化。一方面,“落后的机制使教师缺乏主动进修的内动力”,另一方面,“课改可能阻绝应试教育的轻车熟路,所有人将站在同一起点上,先前的既得利益可能不复存在”,无论是客观因素还是主观意识,说到底,是我们缺少了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多数的我们,生活太现实,环境很安逸。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然被各种智能通讯、娱乐工具包围,着实被各种社交软件牵引。刷微博,发微信,拍视频,点赞吐槽看热闹,或是浏览各式“美文”,品鉴各类鸡汤……在这样一个“微时代”,文化快餐如此之多,我们已经饱腹,哪有时间空间手捧一卷,茶香缭绕?或是在明月孤灯下,掩卷而思?
可是作为每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课改需要爱读书的教师”,心与书的交流,是一种滋润,也是内省与自察。我们教授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传达一种价值观,一种对生活、社会的态度和思想。“百年树人”,教育需要我们教师做一个有思想的教育者,用思想去重塑我们的教育行为,用思想去陶冶学子的心灵。只有丰富的思想才能培育出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丰厚人文底蕴和宽阔视野、胸怀的教师才能真正浇灌出同样有厚度的未来的主人。
“前方是什么?”是追问也是反思,“反思不会令我们难堪,只会为我们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吴非老师用他的方式触动我们反思,一起探寻教育的未来。是该坚定地往前走了!前方是什么?未必是一马平川,但终究会柳暗花明。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2
寒假休整之余,读了吴非先生的《前方是什么》一书,颇有感慨。
在开篇的自序中,作者写道:“作为教师的个体生命究竟有什么价值,在于教师自身的认识。人有信仰,即便单枪匹马也会无所畏惧。因为看够了成群结队,听够了众口喧嚣,我对独来独往的虎豹或是鹰隼一直怀有敬意。”王栋生老师(吴非)不惜做个独行者,或者说为道于自己的人师事业。罗素说:“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权威与个人》)”。
吴非老师从民国初年记述一些外国传教士施粥济众的文字中感悟到了教育的目的。他说:我觉悟到教育的目的其实极为简单:教育,是为了要让学生像人一样地活着,要让他们像人一样地活得美好。这不禁也引起了我的深思,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许教育的目的不必扯的甚远,它就在眼前:为了学生。
当然,当今的社会有太多的浮躁。
教师问高三学生,你准备填报什么专业?学生说,还没想过,反正什么专业挣钱多就报考什么。教师谅讶地问:“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标准’?你难道就没有什么爱好吗?”学生:“我怎么没有爱好?我爱好钱。谁不爱钱呢?”教师说:“除了钱,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比如自然,生命,宇宙,品格,爱情,人格,理想,友情等等,都是值得追求的啊。”学生说:“这些也不错,可还是钱最美好。”
某次有西安女子参加选美比赛,竟然当众回答金钱比祖国重要,抬致恶言詈骂。
有人将这些都归罪于学校没教育好。吴非老师反问:如果学校教育有问题,那么这个社会又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些什么样的榜样呢?孩子们视野所及,能看到的是人们什么样的精神追求呢?
譬如,报刊宣传的“成功人士”,多数是大老板;体制内的歌星唱爱国爱党爱军,每首歌的开价抵一所农村学校全体教师的年工资;官员辞职自谋出路,总说是去奋斗,“实现人个价值”,却几乎都是经商;出版社讲“先进文化”眼睛总瞄准中小学生的钱包;旅行社知道“保持先进性教育活动”最后一定会安排外出参观旅游……
再看看学校的环境。不少学生从读小学起就开始交“择校费”,为了能到条件好一些的'学校读书,父母倾其所有,两三万元钱(甚至更多)给家庭造成的压力让懂事的孩子黯然神伤。没有钱,就可能是另外一种待遇。钱,是多么重要!
以上情由皆司空见惯,见怪不怪。吴非先生指出有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所以,当学生说出“我追求金钱”时,我们暂不必火冒三丈,触发批判的神经,而是应当先反思:我们让孩子们吸进了什么样的空气,让他们的眼睛摄进了什么样的色彩,让他们的耳朵听到了什么样的声响……
我想作为教师,应该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至少应考虑可以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空气,可以让学生见到何等的色彩。应保持对理想、信念的敬仰,做好自己该做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最后,引吴非老师开篇的题目。前方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不能后退。
【《前方是什么》读后感】相关文章:
前方优秀作文03-03
前方初一作文01-26
《前方》语文教案02-26
《情商是什么》读后感05-04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05-10
《幸福是什么》读后感08-29
幸福是什么?02-23
快乐是什么03-15
幸福是什么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