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之美读后感 推荐度:
- 数学之美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数学之美读后感(精选11篇)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学之美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1
人们发现真理的形式上从来都是简单的,而不是复杂和含混的。——牛顿
自小就学数学的我,并不觉得它是美好的。于我而言,数学就像紧箍咒一样,不能提,一提。就头疼。
而看了吴军博士所写的《数学之美》后,我对数学的感觉,从以前的被动获取和勉强学习,变成了强烈热爱和主动积极的学习。这原因就在于我发现了它的价值,它的一枝独秀,不可或缺的地位,数学的博大精深和对其相关的各类事业的发展的价值已使我深深陶醉其中。这本书中有很多复杂且长的公式,但这并不妨碍大众的阅读,因为它并非在于让你了解更多IT领域的知识,而是用了大量篇幅介绍各个领域的典故,让我们感受数学思维。这就像李欣教授所说:“成为一个领域的'大师有其偶然性,但更有其必然性。其必然性就是大师们的思维方法。”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在《论美德》这篇文章中讲:“美德就如同华贵的宝石,在朴素的衬托下最显华丽。”数学的美妙,也恰恰在于一个好的思维,好的方法。
在《数学之美》十四章,我被它的标题吸引到了。“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这俩看似八竿子打不着。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新闻的分类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余弦定理。我们都知道,计算机处理一个问题是让他去算,而不是像人类一样理解了它,再去解决。而科学家们遇到这个问题,却用了另一种思维,他们把文字的新闻变成一组可计算的数字,然后再设计一个算法来算出任意两篇新闻的相似性。稍详细一些就是:对于一篇新闻中的所有实词。计算出它们的TF-IDF值,再把这些值按照其在对应词汇表的位置依次排列就得到一个向量,这即新闻的特征向量。这时,就可以通过计算两个向量夹角来判断对应的新闻主题的接近程度,这也就要用到余弦定理了。我在必修五数学书上学到余弦定理时,很难想象它可以用来对新闻进行分类。在这里我又一次看到了数学工具的用途。
在书中,我也了解到了数学的发展实际上是不断的抽象和概括的过程。这些抽象了的方法看似离生活越来越远,但他们最终能找到应用的地方,布尔代数便是如此。
布尔代数的简单不能再简单了。运算的元素只有两个0和1,基本的运算只有“与”、“或”和“非”。几乎就是我们现在所学的“判断命题真假”。在布尔代数提出后的80多年里,他确实没有什么像样的应用。直到1938年香农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指出,布尔代数来实现开关电路。才使得布尔代数成为数字电路的基础。正是依靠这一点,人类用一个个开关电路最终“搭出”电子计算机。
这些,都能体现作者“简单即是美”的思想。他在书中也写道:“数学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简单的模型可以干大事。”这些,也都是我从未感受到过的。并且,在这本书中,作者也用了不少篇幅来介绍通信领域的世界级专家,让我对真正的世界级学者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比如贾里尼克,Google AK-47的设计者——阿米特·辛格博士,自然语言处理的教父米奇·马库斯等等。
爱因斯坦说过:“从希腊哲学到现代物理学的整个科学史中。不断有人力图地表面上极为复杂的自然现象归结为几个简单的基本概念和关系,这就是整个自然哲学的基本原理。”这本书把数学在IT领域的美丽予以了精彩表达,我也知道,把一件复杂的事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非易事,这应该也是各界人士都对这本书予以好评的原因吧。
当然,我也明白,欣赏美不是终极目的,更值得我们追求的是创造美境界。
还有,希望未来的自己,无论生活好与坏,都能少一点浮躁,多一点踏实和对自然科学本质的好奇求知。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2
在网上看到有人推荐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尽管我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但对数学的推崇一直如此,所以买来一读,我的真切体验正如吴军博士在书的后记中所说,把自己“境界提升了一个层次”。
那么,对我而言,到底提升了什么境界呢?
首要的肯定是思想境界。在未读这本书之前,我知道对于这个世界的事件形成的信息集合,人类只有两种方式可以表达,一个是数字,一个是语言。整个实数的集合是无穷个,而且每个数字都是唯一的;整个世界中的事件也是无穷个的,而且每个事件也时独一无二的,这样数学中的数字集合与世界中的事件集合就构成一个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研究数字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研究世界中事件之间的关系。语言中的概念和世界中的事件之间也是可以构成一个对应关系的,但问题是,语言中概念的集合是有限的,所以它和数字集合的对应显然只能是部分对应。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人类需要把语言处理成数字,因为计算机只能识别数字信号,所以“语言的数字化”成为计算机产生以来发展最快、而且最有创新性的领域,而许多华人科学家成为了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如李开复,吴军博士是卓越的科学家之一。至此我才感到,在计算机主导的世界中,信息化就是数字化,而最难的数字化、也是最有成就的数字化,就是对人类自然语言的数字化,因为人类的信息几乎100%是用语言承载、传播的,计算机要与人对话,变成智能化的机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语言的数字化问题。但我们在电脑上自如地输入文字时、或者拿着手机通话时,我们跟本没有意识到,那些卓越的语言科学家,早已经把我们的语言,转化成数字信号,通过输入、处理、解码的方式,让我们无障碍地联络、工作。
我似乎感到,语言与数字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接口。套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加上我的理解,即是,数是万物的本原,语言是人的本原!
吴军博士似乎也在提升我对方法的认识境界。科学研究的思考方式,习惯遵循本质、规律、连续性思维,在语言学研究的早期,人类为了让计算机识别语言,采用建立语言规则和语言规则数据库的办法,但最终以失败告终(20世纪50-70年代),70年代后科学家采用了语言统计模型,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语言统计模型的胜利,再一次证明了宇宙量子模型的信念,世界是不连续的随机性的粒子构成,人类数千年文明进化出来的语言系统,就是动态的随机概率事件。其二,物理思维再也难逃牛顿的`经典本质思维方法,即找寻到百分之百确定性的规律,而信息论思维是研究如何把握不确定性现象,利用概率统计是不二法门。其三,语言本质上就是信息传播,只有从通信模型视角才能真正理解计算机的功能,对语言的编码、处理、传输、解码是计算机的强项,计算机是永远不可能理解语言的意思的。
在《数学之美》中,吴军博士对他的老师、师兄弟、同事的经历、掌故进行了叙述,让我们了解到这些世界一流的学科家、技术精英们的为人处世品质、鲜明个性、科学素养及其管理风格。例如贾里尼克对博士生的严酷淘汰,马库斯对学生的宽宏大度,但我感到他们有一样东西是共同的,就是对科学创造、顶尖人才的识别和器重,甚至是无条件的包容。如此为人的境界才是根本,因为伟大的科学创造毕竟是人做出来的,只有崇高的人文精神之下才能造就顶尖的人才、一流的科学和技术。
观国内的学说界,官风盛行、人情充斥,与这些一流学说群对科学创造的赏识、对个性人才的包容,对科学探索的热诚,可谓相去甚远。
看来,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年轻一代,但愿吴博士的《数学之美》,能让我们的学子们,初步体验到科学精英们卓越的才智与情怀。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3
吴军2012年的作品,源于其在谷歌黑板报的系列文章,讲述数学方法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说明了为什么科学研究中方法论如此的重要,以及数学如何简单优雅地解决问题,直达本质。对比他的其他作品比如《浪潮之巅》、《硅谷之谜》,本书比较偏技术,属于目前大热的数据科学(Data Science)范畴,在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成为常态和趋势的今天,适合所有对IT技术及相关管理人员阅读。对我而言,最大的收获包括:
规则vs.算法:自然语言处理,在早期几十年基于文法规则都无法达到可应用的效果,终于在转变为基于统计方法且积累了足够数据后,形成了突破,达到了今日可大规模商用的效果。再次说明了数据及算法在今日的`重要性。
一些常见应用涉及的优化算法:搜索相关(分词、网络爬虫、索引、结果排名、广告及反作弊)、文本处理(新闻分类、广告相关性、输入法)、地图路线规划、信息指纹、密码学等。这些算法不止适用于这些应用场景,还可以在其他许多地方借鉴,比如用户评论分析也需要用分词和语义分析,许多价值优化算法都需要用到期望值最大化和逻辑回归等。
优雅的理论模型:在初始阶段,出于时间和成本考虑,在技术实现上可能会使用一些拼凑的方法,甚至山寨,但是这种方法并不可持续,很难进行系统化的优化,开发维护成本都很高,最终会遇到灾难性问题。做事情需要有境界,最求简单而优雅的理论和工程实现,这在长期是非常有好处的。
吴军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复杂的数学模型讲得很清楚,虽然理解延伸阅读里的具体数学公式还是有些挑战。其实重要的是思想和方法,具体的实现可以在用到时再进一步的了解。如何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技术讲清楚,也是我工作的需要,要不断学习磨练。书里提到了启发吴军这方面能力的两本书,即《从0到无穷大》和《时间简史》,会有要去看下。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4
在看吴军的《数学之美》之前,我并没有看过他写的《浪潮之巅》、《文明之光》等书,但是他主理的得到专栏《硅谷来信》已经听了很久,对吴军其人颇为了解——本硕毕业于清华大学,然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攻读博士,02年、10年先后在谷歌和腾讯任职,是著名的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现在主业是硅谷风险投资。他的专栏宣传标语是“像时代领航者一样思考”,吴军也确实具有“时代领航者”那样的视野和见识,除了专业领域之外,对于日常生活和学习、职业发展也有不俗的见解。
《数学之美》最初是吴军做谷歌研究员时,在谷歌黑板报上撰写的一系列文章。虽然谷歌黑板报的本意是让吴军从一个科学家的角度介绍一下谷歌的技术,但是他却更希望“让做工程的年轻人看到在信息技术行业做事情的正确方法”——因为吴军刚到谷歌时,发现谷歌早期的一些算法根本没有系统的模型和理论基础,而是用“凑”的方法解决问题,工程水平低下。国内这种情况就更加泛滥了。
后来,吴军又将这一系列博客几乎重写了一遍,写成了《数学之美》,希望它能向非IT行业的从业人员普及一些IT领域的数学知识,能成为茶余饭后消遣的科普读物。“世界上最好的学者总是有办法深入浅出地把大道理讲给外行听,而不是故弄玄虚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因此吴军尽力以伽莫夫(《从一到无穷大》作者)、霍金为榜样,力图将数学之美展示给所有普通读者。
由于我学习过概率论、数理统计、数据结构,整本书看下来,除了某些章节后的“延伸阅读”和马尔可夫链等内容外,其他都是可以看懂的。其实看不懂的部分主要是在用数学推理证明文中的论点,即使不看也不会影响阅读体验。
吴军在扉页讲道:“数学之美,首先在于其内容或许复杂而深奥,但形式常常很简单。同时,数学之美还在于数学原理的通用性和普遍性——数学上的一点突破,可以带动很多领域和行业的进步。”
我高中时曾因为数学的应用不明确而对其抱有偏见,直到大学接触到了数学建模。同样,这本书中讲到了许多数学在信息技术工程领域的应用,搭建了数学与应用之间的桥梁。
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例子就是通信。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算是广义上的通信,因此通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数学在通信中的应用非常普遍,因为从电报、电话、电视到互联网,这些现代通信都遵从着信息论的规律,而整个信息论的基础就是数学。不仅如此,整个人类的自然语言和文字的起源背后,都受到数学规律的支配——因为数字和文字、自然语言一样,都是信息的载体;语言和数学产生的目的都是为了记录和传播信息。
一个典型的通信系统是这样的:发送者(人或者机器)发送信息时,需要采用一种能在媒体中(比如空气、电线)传播的信号,比如语音或者电话线的调制信号,这个过程是广义的编码。然后通过媒体传播到接收方,这个过程是信道传输。在接收方,接收者(人或者机器)根据事先约定好的方法,将这些信号还原成发送者的信息,这个过程是广义上的解码。
我们平时说话时,大脑就是一个信息源,声带、空气就是如电线、光缆般的信道,听众的耳朵就是接收器,而声音就是传送的信号。根据声学信号推测说话者的意思,就是语音识别。
语言实质上是一套编码、解码的规则。从字(字母)到词的构词法是词的编码规则,这套规则是完备的(有限且封闭的集合);从词到句的语法是语言的编码规则,这套规则是不完备的(无限和开放的集合)——任何语言都有语法覆盖不到的地方。
正是由于语法是不完备的规则,所以在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当中,基于规则的方法走向了一条死路。随着计算机性能和可用数据量的增加,基于统计的方法已经被广泛运用到自然语言处理中。书的第2章到第7章,围绕自然语言处理的统计学模型,讲述得深入浅出,而且对科学界的许多大师级人物和他们的贡献都做了介绍。
另一个绝妙的应用案例,是第14章《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我们在高中都学过用余弦定理判断两个向量之间的夹角大小,然而不知道这样做有什么实际意义。如果当时我们的老师能举出文本分类作为例子,一定能让同学们兴奋不已。
如果由人来做新闻分类,人一定会先把文章读懂。但是计算机没有智能,根本读不懂新闻,它只拥有强大的计算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把文字组成的新闻变成一组可以计算的数字,然后设计一个算法,算出任意两篇新闻的相似性。
新闻传递信息,而词是信息的载体,“同一类新闻用词都是相似的,不同类的新闻用词各不相同”。当剔除掉“的、地、得”和“之乎者也”那样的助词和虚词之后,对新闻中剩下的实词,计算出每个词的出现频率(实际上更为复杂,因为只是一篇读书笔记,我就简化成“出现频率”了),再按照词在词汇表中出现的.顺序,将这些频率值依次排列,就得到了这篇新闻的特征向量。
如果词汇表中的某个词在新闻中没有出现,对应的频率值为0。如果词汇表总共有64000个词,就会得到一个64000维的特征向量,向量中每一个维度的大小代表每个词对这篇新闻主题的贡献。新闻就这样,从文字变成了数字。
一篇10000字的文本,它的特征向量各个维度的数值普遍比一篇500字的文本要大,因此单纯比较各个维度的大小没有太大意义。但是,向量的方向却有很大的意义。如果两个向量的方向基本一致,说明它们的新闻用词比例基本一致。
因此,可以通过余弦定理计算两个特征向量之间的夹角,判断对应的新闻主题的接近程度。在真实的文本分类聚合过程中,需要自底向上不断合并,合并的过程中类别越来越少,而每个类越来越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项研究的动机很有意思。当时某个国际会议需要把提交上来的几百篇论文交给各个专家评审,把每个研究方向的论文交给这个方向最有权威的专家。作为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的雅让斯基教授为了偷懒,就想了这个将论文自动分类的方法,由他的学生弗洛里安很快实现了。
考虑到多次迭代的计算量,后文又介绍了矩阵奇异值分解的方法,将计算量缩小到1/6。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搜索引擎算法、拼音输入法等应用背后的数学模型。第19章《谈谈数学模型的重要性》中用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大圆套小圆)举例,讲:“正确的数学模型在科学和工程中至关重要,而发现正确模型的途径往往是曲折的。正确的模型在形式上通常是简单的。”
其实这本书中,除了IT领域的数学应用之外,还有许多值得深挖的地方。看书的过程中,我有时会突然从书中的观点联想到其他地方看过的观点。比如讲信息和情报时说到斯大林在中苏边界的60万大军不敢轻易调到欧洲战场,就联系到《日本大败局》里日本明知必败却执意南下进攻,偷袭珍珠港;比如讲信息论中“冗余度”的概念时,联系到罗胖“冗余度大是优势,信息传播效率反而高”的看法;讲到数学模型的重要性时,想到黎曼的非欧几何对相对论、超空间研究的重大意义……
其实大多情况下,看书只是用来怡情、消遣的手段,和打牌、玩游戏本质上是一样的。读书的过程中经常会灵光乍现,这就是读书的乐趣。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5
《数学之美》,一个从事多年工作的谷歌研究员眼中的数学。令我大饱眼福的是,大学里面的数学知识竟能如此广泛运用到了计算机行业中。
在语音识别、翻译,还有密码学领域,有着许多基于概率统计的模型和思想。当然,贝叶斯公式是基础,应用到隐含马尔科夫链模型,神经网络模型。
在搜索中,一些相关性的计算,无不用到了概率的知识。在新闻分类中,用到了一些有关矩阵特征值、相似对角化的知识。当然,在图像处理方面,矩阵变换可谓是无处不在。另外,在识别方面,有一些通信模型,涉及到了信道、误码率、信息熵。
最近刚开学也没什么事,所以就想随便找几本书看一下,但最好别是那种太艰深晦涩的书。8月份一直到现在,吴军写的这本12年5月出版的《数学之美》一直盘踞京东、亚马逊等各大网上商城科技类图书的榜首,当然,还有早些时候出版的《浪潮之巅》也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心想市场的力量应该能帮我挑出好书吧,于是就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来,一直到今天晚上把它给看完了。
因此想写一点东西来总结、反思一下,反正刚开完班会也没什么事干。
写在前面的建议:如果你不讨厌数学的话,强烈推荐这本书,网上也可以下到电子版,不过阅读感觉上还是很不一样的。
废话就不多说了,《数学之美》其实是一本科普类的读物,所面向的是接受过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完全不需要在特定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就可以看懂,大概懂一点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组合数学、信息论、计算机算法、模式识别最好(虽然列举了这么多,其实有些不懂也没关系……),所以尤其适合信科的人看。内容大部分是和人工智能、计算机相关的,这并非我所学的专业,但作者比较擅长将看似复杂的原理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所以可读性还是很好的。
吴军是清华大学毕业的,之前任职于Google,后来到了腾讯,这些文章都是发表在Google黑板报上的,后来经过了重写,所以网上下载的和书本内容有所差异。由于吴军本人是研究自然语言处理和语音识别的,所以统计语言模型的东西可能会多一点,不过我觉得这丝毫不妨碍全书数学之美的展现……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知识上的有一些,但更多还是思维方式上的。作者举了很多例子试图让人明白很多看似复杂的高科技背后,基本原理其实是出乎意料简单的(当然,必须承认第一个想到这些方法的人还是非常了不起的……)。比如高准确率的机器翻译,看上去好像是计算机能够理解各国语言,隐藏在背后的'却是很多具有大学理科学历的人都非常清楚的统计模型和概率模型;再比如拼音输入法的数学原理,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缩短平均编码长度,比如曾经流行一时的五笔输入法,而现今真正实用的输入法却是有很多信息冗余、编码长度比较长的拼音输入法,作者从信息论和市场的角度做了简单的阐述;又比如新闻的自动分类,许多非IT领域的人可能会认为计算机可以读懂新闻并进行分类,而实际上只是特征向量的抽取、多维空间中向量夹角的计算,非常非常简单,但凡学过一点线性代数的人绝对是一看就懂的……当然,完美的实现还需要考虑很多细节和现实的情况,但这并不是这本书所关注的地方,数学之美在于其简洁而不是繁琐。
除了对于具体信息技术的剖析之外,作者还花了很大篇幅来讲一些杰出人士的成长过程,特别是把这些人的成长经历和中国学生的成长经历作对比。虽然作者并没有明说,但字里行间多少流露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以及很多中国企业的批评,一是教育的功利性,缺乏宽松的独立思考的环境,即使学了一堆理论也难有用武之地,自然也就缺乏创新性的成果;二是中国企业的短视,大部分都不舍得在新框架开发上投资,而是坐享学术界和国外企业的研究成果。
总结一下呢,《数学之美》事实上不能带给你编程能力的提升,也没法让人的数学水平有显着的提升,但它在很大程度上让你跳出教科书式的繁琐细节的束缚,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来思考信息世界背后的数学引擎的运行原理,让人明白看似很高级、复杂的东西背后其实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复杂,而我们所学的“枯燥”的数学真的可以“四两拨千斤”,改变亿万人的生活。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6
本书介绍了Google产品中涉及的自然语言处理、统计语言模型、中文分词、信息度量、拼音输入法、搜索引擎、网页排名、密码学等内容背后的数学原理。让我们看到了布尔代数、离散数学、统计学、矩阵计算、马尔科夫链等似曾相识的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相比于其他数学题材书籍,吴军老师把抽象、深奥的数学方法解释得通俗易懂,书中同时引用了诸多的历史典故和人物介绍,给人以很多启发,也让人由衷感叹数学的简洁和强大。
虽是数据专业毕业,但是才疏学浅,无力对数学的美进行阐述。仅就书中两个比较喜欢的地方发表一点不成熟的见解,与诸位共勉。
其一,在讲Google的搜素引擎反作弊时谈到做事情的两种境界“道”和“术”,术就是具体的做事方法,而道则是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动机和本质。在术这个层面解决问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有点类似于我们常说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暂时不疼了,过几天复发了,再去医治,如此往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而只有找到了致病原因,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根本治愈。本人之前参与过行内月终自动核对的研发,月终核对初期数据的不一致性只能靠数百业务人员人工核对数据差异,然后修改数据,每月1日都要加班加点,工作量很大,这是从术上解决问题。后来找到了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会计核算时的利息调整造成的,把这些数据接过来进行相应冲减后差异就消失了,业务人员也不用来加班了,这才是从道上解决问题。
其二,是在做中文网页排名时提到的`从业界成功的秘诀之一:“先帮助用户解决80%的问题,再慢慢解决剩下的20%的问题。许多时候做事失败,不是因为人不够优秀,而是做事的方法不对。一开始追求大而全的解决方案,之后长时间不能完成,最后不了了之”。我们在做项目时也是一样,业务有时要的功能非常急,可能有些功能也实现不了(比如系统响应时间长、查询明细不能支持省行等)。这时我们就要将焦点关注在那些可以实现的80%的功能上,哪怕刚刚上线的系统界面丑点,操作复杂点,反应速度慢点,但是至少业务有可用的系统,剩下时间再去优化那剩下的20%。这样可以帮助我行抢占先机,在与同行业的竞争中取得主动。如果等待我们把所有的细节都搞清楚再动手开发,力求完美,那么很可能系统能够上线的时候业务已经不需要了。
数学之美,也就是简单之美。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数学,喜欢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7
这本书一共3章,主要介绍了这些数学方法:统计方法、统计语言模型、中文信息处理、隐含马尔科夫模型、布尔代数、图论、网页排名技术、信息论、动态规划、余弦定理、矩阵运算、信息指纹、密码学、搜索技术、数学模型、最大熵模型、拼音输入法、贝叶斯网络、句法分析、维特比算法、各个击破算法等。从第一章开始其明了幽默的语言就深深的吸引了我,让我觉得如果早一点看这本书,也许数学之于我就是另一番天地。
第一章里作者从原始人类的通信方式开始入手,人类最早利用声音进行的通信依赖于开篇给出的"编码-传输-解码"的基本原理,指出原始人的通信方式和今天的通信方式没什么不同,这世界上近现代最普遍的原理大部分都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被无意识的使用着。
第六章信息论给出了信息的度量,它是基于概率的,概率越小,其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就越大。引入信息量就可以消除系统的不确定性,同理自然语言处理的大量问题就是找相关的信息。信息熵的'物理含义是对一个信息系统不确定性的度量,这一点与热力学中的熵概念相同,看似不同的学科之间也会有着很强的相似性。事务之间是存在联系的,要学会借鉴其他知识。
这本书里也能找到不少在学的课程知识,如大学专业课里,数电总是要比模电简单不少,而自然界里大部分的信号都属于模拟信号。所谓模拟信号,是指从时间和数值两种维度上看来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在实际电路中,模数转换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将预处理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变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而数字化处理有很多优点,比如功能强大、抗干扰能力强、易于传输等。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数学,就没有数字信号处理和传输的概念,而数字信号传输在当下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里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通信成功的基本要求。
作者把生活中遇到的复杂的问题,以简单清晰,直观的模型或者公式展现出来。我们可能过于注意生活中的种种奇妙现象,往往忽略了追求其理论逻辑的演绎,而这,也是大部分问题的主要根源。
罗素曾经说过:"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纯数学使我们能够发现概念和联系这些概念的规律,这些概念和规律给了我们理解自然现象的钥匙。"数学在所有科学领域起着基础和根本的作用。"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在这里,我也想把《数学之美》真诚推荐给每一位对自然、科学、生活有兴趣有热情的朋友,不管你是从事职业,读一读它,会让你受益良多。
吴军老师在《数学之美》中提到:"这本书的目的是讲道而不是讲术。很多具体的搜索技术很快会从独门绝技到普及,再到落伍,追求术的人一辈子工作很辛苦。只有掌握了搜索的本质和精髓才能永远游刃有余".回到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需要学习的东西、技术太多太多,如果一味地只为去追技术的脚步,那么我们也会很累很累。然而基本的原理却是没有怎么变化的。只见森林,不见树木,难免迷失;站在高处向下看,也许我们一直看不到底,但是站在底处却是可以看见底的。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8
第8章里的“索引”,作者讲到谷歌面试产品经理的一道题目:如何向你的奶奶解释搜索引擎。关于这个问题,好的回答据说是用图书馆的索引卡片做类比。
我奶奶是个文盲,一生为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很少看电视,更别说图书馆。所以用图书馆的例子,对我们来说,很生动;对她来说,很生涩。
我们村的田地是按照地形、土质和流水等来划分的,计有一等地、二等地和三等地。一般情况下,一等地用来种水稻,二等地用来种菜,三等地用来种水果。
所以当我奶奶想要给我摘桔子的时候,她肯定不会从一等地或者二等地一块地一块地找过来,而是直接跑到三等地(一般就是山上)。
像这样的索引,是基于脑子里的“数据库”,因为田地不会很多,多了也来不及种,所以跟布尔代数没什么关系。但是这样解释,我奶奶就会大概明白了。我奶奶生前一次电脑也没用过,跟她解释这些,唯一的意义是,她会觉得我没有敷衍她,这会使她欣慰——如果有机会解释的话。
杨小凯曾经说,如果张五常多加注重使用数学模型,那诺奖也许就拿下了。张五常对此不以为然,反以为傲,自诩当今世上只有科斯、阿尔钦和他才敢只用文字,不借助数学模型就在经济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当然,张五常也不是彻底否定数学的作用,他认为能够用文字解释的经济学原理,不必使用数学对其复杂化。
数学在信息学和经济学里都有广泛应用,但是在信息科学方面,对数学作用大小的争论就没有经济学那么大了。
我们常说搜索引擎的竞价广告,就可能经历到第三方公司,通常他们宣传自己是谷歌或者别的搜索引擎公司的代理商,然后通过不正当手段为客户提高网页的排名。谷歌在消除网络作弊方面做了很多努力,通过修改排序算法来为搜索者提供更加准确实效的信息。
“作弊的本质是在网页排名信号中加入噪音,因此反作弊的关键是去噪音。沿着这个思路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搜索算法抗作弊的能力。”我们公司就是吃了这个亏,交了不少钱给第三方公司,结果算法一变,关键词的排名从前三下降到前三页没影。
社交搜索正在雄起,但是如果想要在传统的搜索引擎中占据有利排名,我想,第三方公司的技术水平是很关键的.。
大学专业课里,数电总是要比模电简单不少。
自然界里大部分的信号都属于模拟信号。所谓模拟信号,是指时间和数值上都是连续变化的信号。在实际电路中,模/数转换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将预处理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变换为数字信号,然后进行数字信号处理。而数字化处理有很多优点,比如功能强大、抗干扰能力强、易集成化等。
简而言之,如果没有数学,就没有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也就无法进行信号的传输,而数字信号传输在大规模的集成电路里是必不可少的,这是通信成功的基本要求。
之前看到有人说如果高中看这本书,也许数学就是另一番天地,会有所突破。我不觉得,如果高中看这种书,我想,大多数人还是会对数学更加望而却步。本书更适合通信电子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辅助阅读,对理解通信原理、数电模电等都有更形象生动的想法。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9
上个月去北京开会,顺道拜访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合作多年的编辑陈冀康赠我一本《数学之美》,说一定是我喜欢看的类型。以前也在网上零散看过Google黑板报上吴军先生的文章,对他的前一本书《浪潮之颠》也有耳闻,但没有读过。这次有机会集中阅读他的文章,确实是一段美妙的体验。
读完这本书有一点强烈的感受:工具一定要先进。数学是强大的工具,计算机也是。这两种工具结合在一起,造就了强大的google、百度、亚马逊、阿里、京东、腾迅等公司。他们不是百年老店,但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工具。
掌握了先进的工具,必将获得竞争优势。如果你知道哪里有一群软件工程师,维护着更大的一群计算机,那么不要犹豫,想办法使用他们提供的服务,因为这会给你带来优势。所以我们使用Google的搜索和邮件,在亚马逊、京东和淘宝上购物,用QQ和微博联系朋友,使用银行卡和网上银行,利用交易终端在全球市场上进行各种交易……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工具的进化史。石器、青铜、铁器、火药、蒸汽机、内燃机、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卫星、互联网,工具的进步引领着文明的进步。新的工具不断淘汰老的工具,就像互联网视频点播正在淘汰电视、微博正在淘汰报纸、电子书正在淘汰纸质书那样。
但有一些古老的工具,今天仍有人在学习和使用,甚至在上面花费许多时间。毛笔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今天学习掌握毛笔这种“落后的”工具,还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在使用一些“落后的'”工具时,主要是在学习工具背后的思想。书法和绘画中蕴含的艺术审美的一般原则,经得起具体工具变迁的考验。甲骨文、金文、石鼓文所包含的对空间构图的理解,仍然值得现代人学习。思想工具是比实物工具更强大的工具。
工具组合使用,形成更强大的新工具。《数学之美》中提到的马尔可夫链虽然是很强大的工具,但我在数学课上没有听老师提到过。这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例子是余弦定理和新闻分类。余弦定理是中学数学,再加上一些不算很难的多维向量的知识,竟然解决了计算机新闻分类这样的难题!
每一种工具的背后,是人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蒸汽机和内燃机背后,是力学的世界。电报、电话、电视、计算机和互联网背后,是信息的世界。数学是抽象的工具,是其他工具背后的工具。每一门学科要成为科学,都少不了数学。也许有一天人们会习惯,用数学工具来分析艺术。数学是一种语言,它源于具体的世界,又高于具体的世界。如果说语言是对世界的认识和描述,如果说数学是一种语言,那么它一定是最接近神的语言。看似毫不相关,却又能描述万事万物。
学习数学有什么用?物理学家费曼当年在大一时提出这个问题,他的师兄建议他转到物理系。今天,这个问题已不成为问题。具有扎实数学功底的人才正进入各行各业,例如金融业。我认识一个出版社的老总,他招应届毕业生有一个条件:数学要好。
工具虽好,关键还要会用。最终要回到掌握先进工具的人。软件算法工程师加上计算机集群,这是目前一流企业必需的装备。正如马克.安德森所说的,各行各业的一流公司,都是软件公司。优秀的软件算法工程师,是人才争夺的焦点。这样,我们就容易理解Google招工程师的要求。
对信息加工处理和传递的能力不断增强,是知识经济的特点。《数学之美》展示了Google如何运用数学和计算机网络,带领我们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
知识经济时代的工作,就是在各自的领域中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科学研究要量化。科学研究要有对比实验。科学研究要有数学模型。科学研究要有田野调查。科学研究要有文献查证。科学研究要有同行评议。《数学之美》向我们介绍了自然语言分析领域的科研方法和过程。
任何一个领域,深入进去都有无数的细节。有兴趣的人不但没被这些细节吓倒,反而会兴致勃勃地研究,从而达到令人仰慕的高度。吴军先生向我们展示了数学和算法中的这些细节,也展示了他所达到的高度。值得我学习。
感谢吴军先生分享他的知识和深刻见解,也感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了这样一本好书。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10
我是在读了吴军博士的《浪潮之巅》之后,发现推荐了《数学之美》这本书。我到豆瓣读书上看了看评价,就果断在当当上下单买了一本研读。本来我以为这是一本充满各种数学专业术语的书,读后让我非常震撼的是吴军博士居然能用非常通俗的语言将自然语言处理等高深理论解释的相当简单。在李开复博士之后,吴军博士又成为了目前备受瞩目的具有深厚技术背景的作家。对于我来说,读这本书有扫盲的功效,让我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我的想法是在研究生阶段,不只局限于导师的研究方向,通过更加广泛的涉猎知识,去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研究领域。如果找到了这样一个领域,那么我就读博士。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我想还是工作算了。
1、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如此的重要
全书主要是围绕着吴军博士所研究的自然语言处理方向来讲述一些应用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数学知识,用了很大篇幅讲解了将通信的原理应用到自然语言处理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以前学习计算机网络的时候,学过一个香农定理。对香农的认识就从香农定理开始,因为考研会考相关的计算题。看了这本书才知道,香农的《信息论》对今天的影响真的是不可估量。通过这样一个过程,我也对以前的本科学校的学科建设产生了一些忧虑。对于培养计算机人才来说,无论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还是培养研究型人才,都应该与电子、通信有一定的'交叉,这样对学生思考问题的启发与视野的开阔有着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本身就是从电子、通信、数学等学科中抽出来的新兴的学科,在发展了多年之后,我们发现它仍然需要继承一些传统。回想自己的本科四年,上的更多的课时语言类、技术类的课程,这些课程的确对提升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帮助。但是我想说的是,一个忽视数学基础、学科交叉的学校,他无法成为一所国内的一流大学。作为一个母校培养的学生,我深知改革的阻力与困难,但是我希望母校的计算机学院能越办越好。我们现在已经培养出很多高薪优秀的技术人才,我希望将来也能培养出更多的研究型人才。
2、看起来很牛的东西却用着难以置信的简单数学原理
在整本书中让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是解释Google搜索的原理,居然就是简单的布尔代数运算。这个的确让我大跌眼镜,我一直认为搜索时一个非常复杂而庞大的问题,其数学原理也是相当高深的,但是吴军博士的解释让我大开眼界。与此同时也知道了Google为什么牛,牛在哪了。搜索的原理虽然非常简单,但是搜索是一个需要对海量数据进行操作的工作。Google在海量数据的处理方面的确是相当先进的,MapReduce、BigTable等等一些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使得Google在搜索上无出其右。目前分布式存储、分布式计算、数据仓库与存储等研究领域近些年来的大热也说明Google在引领研究方向上的超凡本领。
3、感谢概率老师的教诲
在大二的时候,有一个在我们学生中声望很高的概率老师,他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跟我们说我们将的是前几章,这些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对于你们计算机的学生来时,后面的章节才是最有用的,以后一定要好好的研究,弄上一两个在你的毕业设计上就会让你毕业设计提升一个档次,有可能验收你毕业设计的老师也不懂。我当时对他的话没有特别在意,我只关心期末考试要考哪些题目,因为我那个学期的概率课基本上都在睡觉,只有他讲笑话的时候不睡。我看《数学之美》后发现马尔科夫链、贝叶斯网络之后,对以前的概率老师充满无限的敬意。我发现我们再本科阶段学习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计算机学科应用较多的要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还有一门我学的不好的《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中也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在看米歇尔的《机器学习》时也发现很多熟悉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知识,这让我不得不开始考虑重新弥补自己的数学短板。我的想法是在研一这一年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离散数学尽我最大的努力补一补,希望他们对我今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4、说说作者吴军博士
吴军博士写的书对于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来说,读起来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可能这跟他是技术出身的原因有关,流畅的文笔、质朴的文风也让人读起来很舒服。看高晓松在优酷上的《晓说》就知道,在硅谷有着众多的华裔工程师,他们很多都来自清华、北大等国内的名牌大学,这些人在美国实现着自己的梦想。吴军博士也曾是这其中的一员,我非常希望那些像吴军博士一样的牛人们能够写书或者来国内的大学做一些演讲、论坛等等,开阔一下我们的视野,传授一下做学问的经验。与此同时,我也在想为什么我们国家那么多优秀的IT人才都去了美国。这个问题在我去苹果公司在东软信息学院组织的培训过程中得到了答案,那个南京邮电的老师讲了讲中国为什么不像美国那么有创造力。我们中国人并不缺乏创造力,很多时候是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恰恰阻碍了创新。我想那么多优秀的清华北大学子纷纷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正是被美国开放的学术环境、创新氛围所吸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他们去美国也是为了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前都觉得他们是不爱国,现在长大了,对于这个问题看得更清楚了一点。我想说我们的祖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飞速发展之后,目前正处于一个关键和脆弱的时期。我们靠着人口红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们能不能凭借人才红利取得更大的成就还是未知。希望有更多的人才能像李开复博士、吴军博士那样,为我们这个民族青年的成长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数学之美读后感 篇11
前一阵子因兴趣研究CMUSphinx这套库的应用不得要领,就去查看了下一些语音识别的基本原理的文章,偶然碰到了数学之美。其实浪潮之巅也是因此开始看的、结果先一步看完了,毕竟一本历史书,一本介绍数学和语言处理的,难度不同
说实话,因为初中高中荒废了太多时间,我的英文和数学基础比较差,我大学的数学都是勉强修过的。一直以来数学对我是一个很恐怖的学科,也不知道为什么计算机专业对数学要求比较高。我个人就是数学分数很低,但是专业课学的还不错,唯一好点的数学科目就是离散数学吧,另外的工科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都是惨不忍睹的
看完这本书后,我发现我还真是低估了数学的作用,一个复杂的语言识别过程,用统计语言模型竟然用那么简单的数学模型就解决了,这对我的冲击很大。另一个对我影响比较大的就是余弦定理和新闻的分类。以前那些各种三角函数的变换、三角函数,各种向量,各种空间图形在我印象中就只能用于画设计图,或者搞空间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应用上,想着“这种东西和计算机编程有什么关系?要计算角度,库里不都提供了吗?”,哪成想到改变一下思路,改变一下方法,就简单的把那么复杂的分裂问题给解决了。现在想想我当初想法还真是幼稚啊,可惜覆水难收,过去的时间已经回不来了,但至少我现在明白了数学的重要性,总能想办法弥补的。
不得不说国内的教科书还真是太死板了。很多书上,先不说没讲应用领域和这个能干吗,有些教科书连推导过程也没说明白。像我大学时候的那几本高代高数的教科书,在某一步关键的过程写一句“显而易见”,然后就莫名其妙的出现了结果,这让我们基础差的人情何以堪啊,更何况我问了那些数学好的,他们想推导出那一步也要想好久。后来换了一下同济大学版,发现同样的定理,同样的范围,就是理解起来容易了不少。果然好书和差一点的书差别真不少。所以我就在网上整理了一些好的数学书籍,等会儿x就贴到文后,以后慢慢补。
"技术分为术和道两种,具体的做事方法是术,做事的原理和原则是道。这本书的目的是讲道而不是讲术。很多具体的搜索技术很快会从独门绝技到普及,再到落伍,追求术的.人一辈子工作很辛苦。只有掌握了搜索的本质和精髓才能永远游刃有余。” ,然后吴军先生用搜索反作弊的例子漂亮的解释了这两种差别。我以前做过的项目里,如果出现没想过的情况,就加一个异常处理处理特殊情况,本来很简单的东西,愣是被我搞复杂了。现在想回来,那时候境界太低,连开始的本质和原理都没弄清楚,就埋头搞下去了,以后要多注意点。
我一向喜欢实用性强的方法和工具,在这书里我特别喜欢阿米特·辛格博士的那一章。吴军博士就用寥寥几页的描述中讲解了辛格博士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和原则,先帮用户解决主要的问题,再决定要不要纠结在次要的部分上;要知道修改代码的所作所为,知其所以然;能用简单方法解决就用简单的,可读性很重要。
不过中间有两个部分没搞明白,最大熵模型和贝叶斯网络,没搞懂为什么能解决那些问题。贝叶斯网络还能稍微理解,少了马尔科夫链的线性约束,更自由;但最大熵模型真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好用,以后继续研究。
总之这是一本很好的书,推荐大家读一下。
【数学之美读后感】相关文章:
和谐之美02-17
数学之美读后感(精选15篇)07-15
细节之美绘宏图08-28
冬之美优秀作文03-06
秋之美优秀作文03-05
四季之美03-08
语文桥之美教案08-26
桥之美教学反思01-01
数学之美读后感(通用10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