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22-04-05 13:48: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傅雷家书读后感集合8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书读后感集合8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一本家书集,其中不仅包括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也包括了父母写给儿子关于做人做事的指导。

  傅雷说,他写给儿子的书信有多方面的作用:

  一是讨论艺术;

  著名钢琴大师--傅聪幼年时就被父亲傅雷发现其拥有音乐工作者的素质,这开启了傅聪的音乐之路,使傅聪的音乐才华得以施展,这为后来傅聪的成就奠定了基础。傅雷在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九日夜中写到自己关于听到奥艾斯脱拉赫与奥勃林的FranckSonata的印象,从音量音质等多方面来剖析演奏家的教养与了解,并且谈论了自己对于这首曲目的感受。继而联想到前年傅聪弹奏时的优劣之处,再给予他相应的指导。

  二是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他按照父亲的规定,每天上午下午,几小时几小时的练习弹琴,有时弹得十分困倦,手指酸痛,也不敢松弛一下,只好勉勉强强地弹下去。但有时却弹出了神,心头不知到来了什么灵感,忽然离开琴谱,奏出自己的调子来。在楼上工作的父亲,从琴声中觉察异样,从楼梯上轻轻下来。傅聪见父亲来了,吓得什么似的,连忙又回到琴谱上去。但这一次傅雷并不是来制止的,他叫孩子重复弹奏原来的自度曲,听了一遍,又听一遍,并亲自用空白五线谱,把曲调记录下来。说这是一曲很好的创作,还特地给起了一个题目,叫做《春天》。”从此处可以看出傅雷对于傅聪音乐上的教导不止步于传统乐曲上的演习,更多地是给予他音乐创新的指导与支持。在这方面,父亲傅雷对儿子傅聪给予了音乐创作上的肯定,这是傅聪在第一次音乐创作上被父亲所认可,这也是他音乐创作路上的一道里程碑。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他们是先有了佛教思想,佛教情绪,然后求那种色彩来表达他们那种思想与情绪的。你现在却是倒过来。而且你追求的只是色彩,而你的色彩又没有感情的根源。受外来美术的影响是免不了的,但必须与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否则徒袭形貌,只是作别人的奴隶……唯其如此,你虽犯了形式主义的毛病,连形式主义的效果也丝毫产生不出来。在这段话中傅雷讲诉自己通过欣赏佛教画作体悟作者思想的事情,进一步来告诫儿子一个好的作者必须要先有思想和情绪才能赋予你的思想和情绪在你的作品中,这样才能让人们感受到你的思想和情绪。若非如此,即使你的作品多么富丽堂皇,人们也只会觉得你的思想与情绪中充满俗气乡气。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正如他言“这孩子在艺术修养上确实已经成熟起来了,对这一点我是比较放心的。我担心的是他身居异国,对祖国实况有所隔阂,埋头艺术生活,最容易脱离实际,脱离政治,不要在政治上产生任何失误,受到任何挫折才好”,傅雷不只关心傅聪艺术修养还担心他对祖国的现况不明,易脱离实际,在政治上产生失误。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封家书,它更多地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意与教导之情。傅雷家书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因为它教人做人做事的指导,再有教导了父母们应当怎样教育孩子的模板。

  傅雷,一个生活在战乱时期的伟大文艺学者,是当时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在这个为人的背后依旧潜藏着另一段属于家庭的故事。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在两儿子远行之后,通过各种通讯方式给孩子傅聪、傅敏所写的书信,它是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傅雷曾说,他给儿子写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镜子”。在书信中体现了一对父母对儿子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育,把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在那一字一句中灌输给了下一代,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信中除了生活中一些琐碎小事,也处处映射出了一个父亲在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会一个年轻人应如何做人,应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教导着自己的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

  而面对这样一本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拳拳爱子之心的书籍,为人子弟的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

  人的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我们又怎能将它视为一种理所应当呢,父母的`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儿女满心的期待,期待他们的健康成长,期待他们的正直做人,期待他们的一帆风顺,而我们却将其视为啰嗦,进而便将其抛之脑后,正如傅雷在书中写到:“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你一些年轻人的想法,让我做父亲的得到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讯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是在做人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就是这样的一字一句,就足以让我们做儿女的终身都难以报答.。

  而今社会却充斥着种种道德的滑坡,人情的冷淡;面对无数孤寡老人,我们漠视;面对身躺血泊的孩子,我们淡然;甚至是面对我们最亲的人流落,我们依旧的无视。面对这种种的情况,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呢?

  傅雷利用那恰到好处的语言,写出了天下千千万万的父母想对儿女说的话,利用这一字一句编织着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希望它可以带给更多的人更多的温暖,可以给我们点燃一盏明灯,照亮道德黑暗的前程,让迷途的人 儿归返。

  这是一部优秀的教育篇,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让我更加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2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闲话,闲谈],是有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可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明白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伟大的父亲傅雷,是儿子学术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好伙伴。不免让我想到自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不能像傅雷一样成为我学术上的引路人,但这或许正好是值得我庆幸的。因为于我而言,在学术上倘若从小就存活在父亲的权威下,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自身学业的自由发展。而在生活上我的父亲却和傅雷一样,时时刻刻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并不断鞭策我,异常是在端正道德和严谨态度两方面,让我感激万分。幼年父亲是权威,而庆幸的是逐渐长大过程中我开始敢于对抗权威,但并没有病态地对抗,使得我和父亲自然地在很多方面成为朋友关系,正像家书中陈述的那种关系一样,“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而做儿子的不断得到鞭策和警戒。强烈共鸣。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在那里产生共鸣的是母亲的形象。一向觉得我的母亲是个相当聪明伶俐的女性,倘若要一本正经的干些事业,不说成为女强人,至少也是个出色的员工。可是为了家庭,她放弃了很多。一个男人最不该让两个人哭泣,一个是爱人,一个就是母亲。应对母亲的唠叨,即便是陈旧的观点,做孩子的真该有足够的耐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孩子都要用心真切的理解,体会。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个人认为这句话说了两层含义:一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被吃掉的羊固然无法复活,但总能避免失去更多的羊羔。遇到挫折人要有敏捷的补救意识,而不是坐以待毙。二是在警戒我们不要在挫折勉强想着如何“洗刷”,这往往会使人走向歪门邪道。既然不能洗刷就得直面挫折,承认罪过。有限的人生阅历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既然先人把此句列为傅雷名言的第一条,必有其更高的价值,或许今后生活中会引发更大的共鸣。

  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的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泰,工作反而会顺利。

  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这三句是对感情的忠告,句句是谆谆教诲,成熟的人生哲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受到感情的摧残不可避免。傅雷在那里说的是怎样摆脱感情的负面影响,一言以避之:转移注意力。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把思维从狭小的个人情感世界放到广袤的宇宙中,放到宏观的人生长河中,把有限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学问的钻研上,那就无暇怀古伤今、无病呻吟了。

  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无奈的现实!但没有“关”的人生又是枯燥无味的。如何把这样的人生过得精彩就涉及到心态问题了吧。悲观的说,人生是无数个关,可乐观的说人生只是一场戏。抱着乐观的心态,不会有“度关“的压力,却是“演戏”的轻快。

  自我责备自我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仅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仅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期望你从今以后,一辈于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这在阐述从小到大父母都和我灌输的思想——“心”与“行”的一致。原先这不是老生常谈,对于当时已出国留学的傅聪,傅雷还是千叮万嘱。可见这于人的一生都是有鞭策意义的。就像此刻父母教育我,我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到底能否做到,鞭策提醒的作用确实很大。一切做人的道理,傅雷说是“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但我觉得,不如说“大小事都要对自我有个交代”,为人做事,至少至少不能违背自我的世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吧。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必须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能宏观从人生角度思考问题的人绝不会轻身。所有痛苦只是一个槛,没度过的时候你会咒骂这痛苦,而度过之后你却会长久地感激并回味这痛苦。“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不是所有人都应当铭记在心吗

  送君十里终须一别,人生不是都要靠隐忍来撑过去吗

  这让我想起两句话。一,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二,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文人都在挣扎,那些挣扎出来的,成了伟人,那些没有挣扎出来的,成了诗人。关键词不言而喻,撑过去!

  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我越来越苦闷。

  此刻很多人喜欢在郁闷时候喝酒发泄,但解酒消愁前应当先扪心自问,自我喝了酒到底是会哭还是会笑,倘若结果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话,请别选择这种发泄方式。

  艺术家异常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你自我已经心烦了),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归纳。

  不仅仅是艺术家,所有人都应当不定期地给自我制造些孤独的空间,审视自身。心理学家说此刻信息为何如此多就是源自人类渴望于他人联系而不愿被孤立的心态。这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孤独并不都是可怕的,人要学会享受孤独,从孤独中更清楚地看到自我。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减少负担,上台也不致紧张。千万千万!

  作为我个人而言,无数次失败都因为过于紧张和把成败看得太重。傅雷的道理虽然浅显,但要真正做到把成败置之度外,也十分人能轻易办到。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可是分使你紧张,低潮可是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平衡是万物生存之道,也是为人处世之道。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也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度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回忆是在天使与魔鬼之间徘徊的东西。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对“理智分析”这四个字掌握程度增长的过程。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我,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再次说感情,因为真的觉得最终一句说的太精彩了。“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首先是“古”战场,因为他对现实物质生活没有影响了;其次要用“凭吊”的心怀,因为他对于精神生活仍有着重要的警戒与鞭策意义。

傅雷家书读后感3

  《傅雷家书》在书架已躺多时,当初一口气买下两本家书,《傅雷家书》和《曾国藩家书》,一直未曾翻动,内心总是矛盾的,每次想要打开时,却先入为主地认为离我生活甚远,想必不能马上共情,最近,整理书架,再次拿起这本书,随手翻动几页,便觉正是读书时。

  这本书收录了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其中以傅雷的书信为主体,全面展现了傅雷的艺术思想、人生智慧和教育理念,也生动体现了傅雷真诚、正直的品格。

  傅雷先生的每一封家书中,无论是对儿子生活的体贴关心,还是是对儿子所遇困境的帮助鼓励,无不体现了傅先生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时时事事教育儿子如何做人。

  儿子傅聪学习钢琴,傅雷先生鼓励儿子在艺术道路上不断精进的过程这反复强调,先做人,后做艺术家。这个做人,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世俗意义上的做人,而是要做人格卓越、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怎样才能有一个广阔的人生格局呢?傅雷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这种真诚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真有所感,要能够放下虚荣心去正视自己、了解别人。对艺术、对真理的真诚,傅雷把它称作"赤子之心"。

  傅聪独自在外求学,有段时间学习进展不顺利,消极的态度和情绪见诸笔端,傅雷看到儿子的这些家书,亦是担心、焦虑,先生除了及时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之外,更多的是和儿子探讨如何平静对待人生的挫折和苦闷。挫折和苦闷,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傅雷认为,需要区分"小我"的苦闷和"大我"的'苦闷。总的来说,"小我"的苦闷是狭隘的、对自己有害的,不容易解脱的,而"大我"的苦闷是有可能有益的。什么叫"小我"的苦闷呢?就是从一己之私出发的苦闷。这种苦闷是最伤人的,害人害己。那什么是"大我"的苦闷呢?就是从社会、从人类福利出发而产生的苦闷,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正义、善良的。所以即使苦闷,也不会有害处,反而可能会激发自己做出一些真正的贡献。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前些天在里看到的一篇文章,清华大学的副校长施一公的一篇演讲词,施教授动情地说道,他和很多执着的科学家们有一点不一样,哪点不一样?大部分科学家因为兴趣驱使在做科学研究,而驱使施教授做科学研究的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所以,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这种从社会、从人类福利出发而产生的苦闷,不仅没有压垮施教授反而是激发他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和教育领域做出了贡献。

  当我们因为一次的小失败而发牢骚,感慨自己命运不好时,学着暂时不去忧虑个人的得失、委屈,跳出"小我",也许对我们自己的价值认知是一次有益的审视。

  傅雷先生自己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在艺术修养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公式: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艺术表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先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领悟不同的艺术境界,然后才是好的艺术表现力,他给了儿子傅聪最好的艺术教育。这些思想给我们普通大众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以最具实践价值的引导。

  艺术鉴赏贵在通,"通"就不局限、不迂腐,就能培养格局、眼界、心胸。傅雷鉴赏艺术作品,往往是先从这个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入手,再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最后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艺术表现贵在化,傅雷认为,艺术表现最看重的是"化"。因为化,所以能忘记自我,与艺术作品合一,与观众或听众合一。怎样才能做到"化"呢?首先,千万不能做艺术工匠。如果过于注重技巧,忽略了艺术性,就很容易造成表达方式的机械和僵硬,就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次,要达到理性与感情的平衡。傅雷认为,艺术表达的理性与感性平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性认识,有个初步印象和大概的认识;第二个层次是理性认识,深入了一步,了解到本质。但这还不是终点,必须要再深入下去,进入第三个层次,傅雷把这个层次称为"爱"或者叫"感情深入"。在这个层次上,艺术家把理性的认识再用心灵去体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原作者的喜怒哀乐融为一体,附着在原作者的神经上,引起了共鸣和反响。

  儿子傅聪在艺术上取的成就与父亲傅雷对他的艺术教育密不可分。如今,我们的孩子们都在我们的引导、要求下习得琴棋书画,想起一个值得深思的段子,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天天威逼利诱孩子练习钢琴,但有一天当孩子告诉她,他喜欢上了弹钢琴,以后要以弹钢琴为生了,母亲听到这些话却不干了。笑话也罢,事实也罢,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给了我们的孩子怎样的艺术教育,还是仅仅让孩子们多了一项技能而已,傅雷先生对儿子的艺术教育思想对我们是最好的启迪。

  傅雷先生认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大多不会生活,这不是他们的光荣,而是他们的失败。傅雷始终教育儿子,重视生活本身,不要看不起生活的琐碎,生活的琐碎内容就是生活艺术的全部内容。从这些家书中可以看出端倪,很多时候,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传授生活经验,更是在一些生活细节方面不吝笔墨,看似絮叨,实则是对儿子最好的生活教育。

  当傅聪告知父母自己谈恋爱了,傅雷除了作为父母的开心外,更多的是和儿子探讨对终身伴侣的认知,傅雷认为,对终身伴侣的要求,就像对待人生中的一切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没有一样优点不是伴随着不足的,多次书信电话提醒儿子要求伴侣的时候,还是要想好可以忽略哪些小节,又有哪些本质性的问题是不能让步的。傅雷还将自己和夫人的生活细节讲给儿子听,傅雷和夫人之间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看法,能够正视自己和对方的不足,能够互相包容和忍让。这些对傅聪的婚姻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傅聪独自在国外求学期间,曾一度因为高强度的练习,身体出了状况。傅雷先生不仅仅是书信电话叮嘱儿子注意休息,更多得是与儿子探讨劳逸结合。傅雷经常说仅仅依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行不通的。在音乐训练之余,要多去公园,多去博物馆、美术馆,通过造型艺术和大自然来放松精神。劳逸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融入大自然,经常跳出自己的牢笼,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找到新的感觉和看法,可以启发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同样的,定期欣赏造型艺术,可以调剂自己的状态,也会让音乐表达更丰富、更有生命力。傅聪国外求学期间,能在每日高强度的练习中,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的灵感,也得益于与父亲不厌其烦的劳逸结合说。

  傅雷先生对儿子傅聪的生活教育体现在生活的各种细节方面,他常对傅聪说处理好生活上的细节,都是为了更完美地享受人生。

  金庸先生曾说,傅雷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我想,我不仅是旁观了大家的各种风范,更是在观中受之启迪,汲之养分。书已合起,生活继续,傅雷先生的艺术思想、人生智慧和教育理念,将成为我拓宽人生境界和格局的明确指引!

傅雷家书读后感4

  读《傅雷家书》感受最深的当然是傅雷夫妇对孩子的那种无私的博大的爱。傅聪从小就极有音乐天赋,20岁时留学波兰,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敏(傅聪之弟)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象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傅聪根据自己的音乐感受,不同意父亲认为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最为重要的观点,认为《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最重要。双方争执不下。父亲认为傅聪太狂妄,“才看过多少书?”,而当时国外音乐界一般都认同第九首最为重要。所以父亲坚持己见,这样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父亲勃然大怒的情况下,倔强的傅聪毅然离家出走,住在父亲好友毛楚恩的友人陈伯庚家近一月余。后因傅雷的姑夫去世,觉得人生在世何其短促,父子何必如此认真,感慨万千,遂让傅聪弟弟傅敏接傅聪回家,双方才讲和。)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这是家书收录的第一封家信。傅雷对孩子要求极严,他为人极为严肃,甚至刻板、不近人情。妻子朱梅馥女士是傅雷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情深意笃,相敬如宾。就连她也说有时和傅雷在一起是“精神上备受折磨”。傅雷性格倔强,一生追求艺术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聪年少气盛,更是一个“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人,所以导致后来的父子反目,傅聪离家出走。其实还是性格使然。但这件事对傅雷的打击很大,在这封家书里傅雷表达了作为一个父亲的真诚的愧疚之情。自从有了元元之后,我身兼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身份,对傅雷的这种感情应该说是体会更深。我现在明白了并且有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许有的人不会同意,那就是:一个没做过父亲(母亲)的人也绝不会是一个好的老师。在我看来,在很多方面做父母和做老师是相通的,他们面对的都是孩子,都是要教育的对象,并且都是未成年人,而父母或老师手中有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好象是天生的,你拥有它是天经地义的一样,所以我们有时就不免滥用这种宝贵的权力而做出一些让人后悔的事来。傅雷其实就是这样,他可能觉得作为父亲,管教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做父亲的拥有不容质疑的绝对权威,他不允许儿子来挑战这种权威。其实做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想想,当老师这么多年,做出的伤害学生的事情还少吗?给他们带来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伤痛还少吗?真是不堪回首,不敢回首啊。所以读到这一段感触特别深,我完全能体会傅雷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内疚。往事已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后来者当深戒之,更重要的是做好后面的事。

  再看这一封: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这哪里是一个著名的翻译家、艺术家写的文字呢?这分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老者对孩子的喃喃细语、絮絮叨叨啊。但就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里包含着父母对儿女多少的爱恋和期盼。我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的道理:做儿女的也只有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做父母的这种感情。

  儿女的婚姻大事历来是父母最关心最操心又最担心的事。傅聪英俊潇洒,身材修长,才华横溢,温文尔雅,更兼艺术家的气质和禀赋,多少女孩子对他表达爱慕之情。加之一个人长年在海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孤单和寂寞可想而知。做父母的深知这一点。但是为了孩子的事业,他们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一封封家书就像温暖的火种不仅安慰了异乡的游子孤寂的心,也照亮了他前方的路:

  其次我不得不再提醒你一句: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你周围美好的天使太多了,我怕你又要把持不住。你别忘了,你字誓要做几年清教徒的,在男女之爱方面要过几年僧侣生活,禁欲生活的!这一点千万要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防自己!一切都要醒悟得早,收蓬收得早;不要让自己的热情升高之后再去压制,那时痛苦更多,而且收效也少。亲爱的孩子,无论如何你要在这方面听从我的忠告!爸爸妈妈最不放心的不过是这些。

  再看看妈妈写给儿子的话:

  幸运的孩子,你在中国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天之骄子。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不要忘记了祖国千万同胞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尤其要想到目前国内生灵所受的威胁,所作的牺牲。把你个人的烦闷,小小的感情上的苦恼,一齐割舍干净。这也是你爸爸常常和我提到的。我想到爸爸前信要求你在这几年中要过等于僧侣的生活,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更重要了。你在万里之外,这样舒服,跟着别人跟不到的老师;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氛;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山水之美,艺术之美;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否则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就等于一句空话了。

  这才是真正的爱、博大无私的爱!这是抛弃了狭隘的小我,成全了高尚的大我的爱。在最隐私最坦诚的家书面前,傅雷夫妇为孩子做出了表率,表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道德和良知。这种高尚的品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可惜在现在的时代我们渐渐离它而去了。傅雷夫妇堪称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学习的楷模。

  花了一个月时间,利用晚上休息前或其他一些零碎时间完成了《傅雷家书》一读。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傅雷家书读后感5

  读《傅雷家书》前我和傅雷大约有三次交集:

  一是前几年略读过他的著作《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但没深入了解傅雷。

  二是20xx年的初夏,认真读了放在我家里二十年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心中颇为震撼,被克里斯朵夫感动,被罗曼罗兰的文字感动,没多想这是傅雷的翻译。

  三是20xx年末,在南艺校园闲逛,看见傅雷的雕像肃立在美术学院门前,才意识到傅雷和南艺的关系。

  我当然老早就知道《傅雷家书》,也知道它是教育孩子的畅销书,但是一直没收,也没主动了解过书籍的内容,知道是爸爸写给儿子的信件。潜意识告诉我这样的信件通常意味着说教,我迟迟没有动阅读的念头。

  合上《傅雷家书》最后一页,我心中五味杂陈,我的潜意识是正确的,同时感叹和此书相遇太迟。这是一个严厉地令人发指的父亲,这是一个饱含着深沉爱意的父亲,这是一个学贯中西、人格卓越的父亲,做他的儿子很幸运,亦很艰难。

  傅雷和妻子朱梅馥共育有两子,大儿子傅聪,小儿子傅敏。傅雷对两个儿子的培养很不一样,他认为傅聪从小表现出很强的音乐天赋,就着力培养,傅聪也没辜负父亲苦心孤诣的栽培,成为名噪一时的钢琴演奏家。而傅雷却认为小儿子傅敏,资质一般,自然科学和数学还不错,就让傅敏走普通学校教育的路。有资料记录,傅敏当年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但是傅雷坚决不同意,最后傅敏成为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

  《傅雷家书》中的书信主要是傅雷和傅聪之间的对话。当年傅聪远渡重洋到波兰学习钢琴,傅雷为了训练傅聪的思想,培养他的文笔和才智,平均每个月写三封3000字的长信,和傅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告诉傅聪人生道理,帮助他缓解在异乡的烦恼和苦闷。这样花费心血和精力的父亲,世上能有几人?

  从通常角度而言,傅聪的确被傅雷培养成人生赢家,少年得志,全球世界巡演,定居英国,住在五层楼的别墅中,家中四台钢琴,有三架斯坦威。可傅聪的成功却掩盖不住傅雷的悲凉,在这悲凉中,我读到傅雷教育的失败。

  是的,傅雷的教育是失败的,除了钢琴演奏的成功外,傅聪并没有成为他父亲在家书里千嘱咐万叮咛的"人"——一个淡泊名利,报效祖国,感情专一,艺术至上的"人"。

  我们先来看看傅雷对儿子傅聪浓厚的父爱。尽管傅雷学识过人,德艺双馨,在当时也是名流,可他的父爱和普通父母并无区别,甚至比普通父母还愿意为儿子鞠躬尽瘁,付出一切。

  儿子要远行时,傅雷不放心,一点生活琐事都要在信中再三安排:"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行前必须把带去的衣服什物记在"小手册"上,把留京及寄沪的东西写一清账。想念我们的时候,看看照相簿"。

  儿子到了波兰后,傅雷拿出自己26年前留学法国的经验,手把手教儿子如何节省开支,如何请人吃饭:"事先可以协商,倘隔天通知下一天少吃一顿或两顿,房东可以不准备饭菜,因此可以少算一顿或两顿饭前。预料你将来不时有人请吃饭,请吃饭也得送些小礼,便是半打花也行,那就得花钱;把平时包饭地方少算的饭钱移作此用,恰好弥补。"

  对于儿子的衣食住行,练琴交友,拜师学艺,傅雷左叮咛右嘱咐,末了,他还是不放心,说:"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旁边,做个监护的好天使,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辅平将来的路,准备将来的学业和人格。"

  用尽全身之力为孩子未来铺就一条坦途,这是全天下父母的心愿,傅雷也不例外!可以想象出,在深夜的书房里,傅雷伏案工作一天后,虽然已经困顿不已,但是还要提着毛笔,用一笔一画的正楷,把疼到骨髓里的父爱,编织进家书的字里行间。那份牵挂,那份想念,那份忐忑,那份操劳,跃然纸上,而我,一个普通的读者,怆然涕下!

  傅雷对儿子的要求极其严格的,其严厉程度,恐怕大多数父母都不及他万分之一。

  傅聪来信的信封不干净,傅雷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并由此推及做人方面,他认为:"日常琐事要做的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

  傅雷寄给傅聪的书信,如果傅聪只回复"收到",傅雷势必不饶,一定要傅聪明确"来信及谱二册均已收到"。

  傅聪演出海报的手写签名,笔画笔锋如何写,傅雷都要提出中肯的建议。

  傅雷自己太博学,太强大,生活在如此优秀的父亲身影下,傅聪会不会很累?曾有傅雷的朋友问傅聪,他淡淡地回答说,还好,不觉得父亲的严厉有多过分!凭直觉,这不是傅聪的真心话,但是面对浓得化不开的父爱,他又能怎么说呢?

  傅雷在信中和儿子,谈川戏,谈昆剧,谈李白,谈《世说新语》,谈贝多芬,谈萧邦,谈克里斯朵夫,他希望儿子要真诚,做艺术家一定要先做人。

  他一再嘱咐儿子减少商业演出,把精力投放在自己技艺和艺术的提高上面,不要成为演奏家,而要做真正的艺术家。

  他与儿子修家书的目的,除了思念儿子之外,更多的是希望儿子把在波兰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出来,写出来,方便国内的学子参考。他希望儿子做教育家,他苦心积虑地为儿子以后的事业做准备,为中国的音乐界作准备。

  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叮嘱儿子,好好学习,学成回来,报效祖国!傅雷是心中藏有大爱的人。

  他深知儿子感情丰富,性情多变,除了学习之外,儿子的感情婚姻问题,让傅雷夫妇最为牵挂。他们用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一再告诫儿子,感情要专一,要多体贴自己的妻子。

  可是,让傅雷夫妇倾注全部心血培养出来的儿子傅聪,学成之后,远走英国,为了演出的需要,加入英国国籍!这件事给傅雷夫妇带来难以想象的痛苦!

  我们不是当事人,不好评价是非,或许这其中本没有是非!当年的中国,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气氛!让任何一个人身处其中,都未必比傅聪做得更好!做这样的选择,傅聪自有他的苦衷和无奈!

  当看到傅雷遗书里的一行字:"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眼泪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时,一直忘不了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有些人把自杀的.人视为是懦弱的人,胆小鬼。好死不如赖活着,一直是我们对生命的信条。可是"哀莫过于心死",心已经死亡,肉体只是一副架子罢了。

  如果你细细读完傅雷的家书,感同身受体会一个父亲炙热的爱,就明白傅聪加入英国国籍带给他的致命打击,你虽然不支持傅雷对生命的选择,也许你会尊重,因为死亡,失去肉体不是这世上最可怕最痛苦的事情。

  傅聪住在英国的五层别墅,和第三任妻子一起奏响斯坦威庄严的琴声时,我想到傅雷信中滚烫的话语,说好的淡泊明志呢,说好的感情专一呢,说好的教书育人呢?

  家书中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最后来,只落得一场空!

  女儿十四岁,我们朝夕相处的十四年,使得我对教育有了最本质的认识,就是: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再次印证这个认识。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不可谓不尽心,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这世间难有几人能超越傅雷!可是,今日住在五层别墅里的傅聪,远不是傅雷当初教育时所期望的成果!

  读完《傅雷家书》,内心深深感谢傅雷,正是傅雷无私的爱和热情(把自己心得写下来,以备别人学习借鉴),才让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得以领略文学、艺术和音乐的魅力。这也正是《傅雷家书》自出版以来,畅销不绝的原因。傅雷的光芒永远在世间闪烁,他努力促使儿子去做的事,自己在不经意间达成了!

傅雷家书读后感6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爱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

  母亲在那个险恶的年代,在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远方的儿子和孙子,她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把坚强、安详、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送给漂泊异国他乡的亲人。一件为孙儿一针又一针织出来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却为“礼薄”而不安,为了让儿子在异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丝不苟地写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个细节。她爱夫爱子,一生为这个家奉献,然而,她同样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将生命融合,迈向永恒,或许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个结束。然而这个结束却从没让人把他们夫妇俩分开过。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他们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轻时那样为他们痛楚,只求半个世纪来他们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着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这种关爱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 父爱而来。这位严肃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就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很早发现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正如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对待幼小的孩子一样,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儿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为人间的这一遭父子情惊叹,对,是朋友,是同志。

  除了感慨傅雷在创作上甚丰的翻译作品,骄人的成绩,还为他是这样一个集艺术与生命都美妙地融入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他的生活有规律,人生就是优美的弧线,那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那样温暖每个少年、青年、父母的心。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这样严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却说:“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对成名成家的儿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而当他们成家后,他有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

  随处读来,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连点重重的着重号,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如细流般温润人心的句句话语,难道只是一般父母意义上的唠叨,这是千年修来的服气。翻动着每一页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总能被染的金灿灿的。

  随书还附录了儿子傅聪,傅敏给父亲的信,看来这些信并非一去不复返,并有幸被我们读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比起其余诫子书更增添几分民主平等。不幸的是这样幸福一家被时代过早的拆散,作为一名教育者,一位家长,我力推这本书,或许你从中可以领略的更多,不妨亲自拜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7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闲话,闲谈],是有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伟大的父亲傅雷,是儿子学术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好伙伴。不免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不能像傅雷一样成为我学术上的引路人,但这或许正好是值得我庆幸的。因为于我而言,在学术上倘若从小就存活在父亲的权威下,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自身学业的自由发展。而在生活上我的父亲却和傅雷一样,时时刻刻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并不断鞭策我,特别是在端正道德和严谨态度两方面,让我感激万分。幼年父亲是权威,而庆幸的是逐渐长大过程中我开始敢于对抗权威,但并没有病态地对抗,使得我和父亲自然地在很多方面成为朋友关系,正像家书中陈述的那种关系一样,“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而做儿子的不断得到鞭策和警戒。强烈共鸣。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在这里产生共鸣的是母亲的形象。一直觉得我的母亲是个相当聪明伶俐的女性,倘若要一本正经的干些事业,不说成为女强人,至少也是个出色的员工。可是为了家庭,她放弃了很多。一个男人最不该让两个人哭泣,一个是爱人,一个就是母亲。面对母亲的唠叨,即便是陈旧的观点,做孩子的真该有足够的耐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孩子都要用心真切的理解,体会。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个人认为这句话说了两层含义:一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被吃掉的羊固然无法复活,但总能避免失去更多的羊羔。遇到挫折人要有敏捷的补救意识,而不是坐以待毙。二是在警戒我们不要在挫折勉强想着如何“洗刷”,这往往会使人走向歪门邪道。既然不能洗刷就得直面挫折,承认罪过。有限的人生阅历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既然先人把此句列为傅雷名言的`第一条,必有其更高的价值,或许今后生活中会引发更大的共鸣。

  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的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泰,工作反而会顺利。

  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这三句是对感情的忠告,句句是谆谆教诲,成熟的人生哲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因此受到感情的摧残不可避免。傅雷在这里说的是怎么摆脱感情的负面影响,一言以避之:转移注意力。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把思维从狭小的个人情感世界放到广袤的宇宙中,放到宏观的人生长河中,把有限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学问的钻研上,那就无暇怀古伤今、无病呻吟了。

  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无奈的现实!但没有“关”的人生又是枯燥无味的。如何把这样的人生过得精彩就涉及到心态问题了吧。悲观的说,人生是无数个关,可乐观的说人生只是一场戏。抱着乐观的心态,不会有“度关“的压力,却是“演戏”的轻快。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于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这在阐述从小到大父母都和我灌输的思想——“心”与“行”的一致。原来这不是老生常谈,对于当时已出国留学的傅聪,傅雷还是千叮万嘱。可见这于人的一生都是有鞭策意义的。就像现在父母教育我,我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到底能否做到,鞭策提醒的作用确实很大。一切做人的道理,傅雷说是“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但我觉得,不如说“大小事都要对自己有个交代”,为人做事,至少至少不能违背自己的世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吧。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能宏观从人生角度思考问题的人绝不会轻身。所有痛苦只是一个槛,没度过的时候你会咒骂这痛苦,而度过之后你却会长久地感谢并回味这痛苦。“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不是所有人都应该铭记在心吗?

  送君十里终须一别,人生不是都要靠隐忍来撑过去吗?

  这让我想起两句话。一,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二,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文人都在挣扎,那些挣扎出来的,成了伟人,那些没有挣扎出来的,成了诗人。关键词不言而喻,撑过去!

  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郁闷时候喝酒发泄,但解酒消愁前应当先扪心自问,自己喝了酒到底是会哭还是会笑,倘若结果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话,请别选择这种发泄方式。

  艺术家特别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你自己已经心烦了),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归纳。

  不仅仅是艺术家,所有人都应该不定期地给自己制造些孤独的空间,审视自身。心理学家说现在短信为何如此多就是源自人类渴望于他人联系而不愿被孤立的心态。这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孤独并不都是可怕的,人要学会享受孤独,从孤独中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减少负担,上台也不致紧张。千万千万!

  作为我个人而言,无数次失败都因为过于紧张和把成败看得太重。傅雷的道理虽然浅显,但要真正做到把成败置之度外,也非常人能轻易办到。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平衡是万物生存之道,也是为人处世之道。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也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度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回忆是在天使与魔鬼之间徘徊的东西。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对“理智分析”这四个字掌握程度增长的过程。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再次说感情,因为真的觉得最后一句说的太精彩了。“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首先是“古”战场,因为他对现实物质生活没有影响了;其次要用“凭吊”的心怀,因为他对于精神生活仍有着重要的警戒与鞭策意义。

傅雷家书读后感8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近一时期我被《傅雷家书》深深吸引,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同时使我对生活增添了新的感受和思考。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母之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每个做父母的都深爱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盼子成材,望子成龙,更是所有父母的宿愿。然而如何教育子女?子女怎样才能成材?一直是困惑所有父母的课题。《傅雷家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很发人深省的启示。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

  做为父亲,傅雷非常严厉,甚至有些“残酷”,但他完完全全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尽管傅雷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他时刻没有忘记做父亲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无论在身边还是相隔天涯,他都完完全全承担起了父亲的一份责任。当四十年代初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不让孩子在外念书,甚至反对孩子上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发现在傅聪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便首先在家中,围绕着音乐教育这个中心,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功课。对待幼小的孩子,正如他对自己、对别人、对工作、对生活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并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防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声音。甚至因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又不听父亲的警告,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这些在我们看来,很是“残酷”,但是大器之成,有待雕琢。正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孩子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做为父亲,傅雷即可亲又可敬,尤如心心相印的朋友。傅雷对待孩子除了严肃、严厉外,又不失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与温馨。在孩子经受痛苦时,傅雷鼓励孩子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在孩子事业方面遇到挫折时,他鼓励孩子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 当孩子成年后,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而当孩子们成家后,他又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随处读来,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连点重重的着重号,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如细流般温润人心的句句话语,难道只是一般父母意义上的唠叨,这是千年修来的福气。翻动着每一页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总能被染的金灿灿的。想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身上正是缺少这样东西。我们应该学会与孩子朋友式地相处。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与人格修养的读物。傅雷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曾经有志于美学及艺术史论的著述,却终于遗憾地不能实现,但在他的儿子身上得以实现。我觉得,这其中移传基因是一方面,主要的是得益于父亲对孩子的严传身教和细致入微的(书信)交流。更主要的还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做人的高标准。傅雷在注重培育儿子的艺术才能的同时,十分重视教育儿子如何做人。他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傅雷对艺术的理解十分深刻,站在人格的高度上看艺术,他说: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小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我印象深刻,颇有感言。甚至傅雷夫妻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傅雷一生对文学艺术孜孜不倦,并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在思想、理论、艺术上都是卓有特色的。由于潜身做学问,傅雷不习惯参加集体活动和政治生活,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是根深蒂固,同时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们。傅雷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体现在自编的功课里,也不是体现在表面的说教上,更多地是体现在他的音乐译著和与儿子沟通交流中,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用书信流露和矛诸行动给孩子们,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即使当他在蒙受不白之冤时,也只字不说有损祖国的言语。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当他在海外过着孤儿似的生活困境之时,父母好像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确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解放后,傅雷目睹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新中国的宣传工作做了大量事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集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傅雷家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傅雷家书心得03-22

《傅雷家书》的心得07-04

傅雷家书心得12-27

读《傅雷家书》心得06-08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2-21

傅雷家书的阅读心得12-21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10-18

《傅雷家书》教学反思03-27

傅雷家书阅读心得05-12

读傅雷家书心得04-11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傅雷家书读后感集合8篇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书读后感集合8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

  《傅雷家书》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一本家书集,其中不仅包括了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也包括了父母写给儿子关于做人做事的指导。

  傅雷说,他写给儿子的书信有多方面的作用:

  一是讨论艺术;

  著名钢琴大师--傅聪幼年时就被父亲傅雷发现其拥有音乐工作者的素质,这开启了傅聪的音乐之路,使傅聪的音乐才华得以施展,这为后来傅聪的成就奠定了基础。傅雷在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九日夜中写到自己关于听到奥艾斯脱拉赫与奥勃林的FranckSonata的印象,从音量音质等多方面来剖析演奏家的教养与了解,并且谈论了自己对于这首曲目的感受。继而联想到前年傅聪弹奏时的优劣之处,再给予他相应的指导。

  二是激发青年人的感想;

  “他按照父亲的规定,每天上午下午,几小时几小时的练习弹琴,有时弹得十分困倦,手指酸痛,也不敢松弛一下,只好勉勉强强地弹下去。但有时却弹出了神,心头不知到来了什么灵感,忽然离开琴谱,奏出自己的调子来。在楼上工作的父亲,从琴声中觉察异样,从楼梯上轻轻下来。傅聪见父亲来了,吓得什么似的,连忙又回到琴谱上去。但这一次傅雷并不是来制止的,他叫孩子重复弹奏原来的自度曲,听了一遍,又听一遍,并亲自用空白五线谱,把曲调记录下来。说这是一曲很好的创作,还特地给起了一个题目,叫做《春天》。”从此处可以看出傅雷对于傅聪音乐上的教导不止步于传统乐曲上的演习,更多地是给予他音乐创新的指导与支持。在这方面,父亲傅雷对儿子傅聪给予了音乐创作上的肯定,这是傅聪在第一次音乐创作上被父亲所认可,这也是他音乐创作路上的一道里程碑。

  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

  “他们是先有了佛教思想,佛教情绪,然后求那种色彩来表达他们那种思想与情绪的。你现在却是倒过来。而且你追求的只是色彩,而你的色彩又没有感情的根源。受外来美术的影响是免不了的,但必须与一个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否则徒袭形貌,只是作别人的奴隶……唯其如此,你虽犯了形式主义的毛病,连形式主义的效果也丝毫产生不出来。在这段话中傅雷讲诉自己通过欣赏佛教画作体悟作者思想的事情,进一步来告诫儿子一个好的作者必须要先有思想和情绪才能赋予你的思想和情绪在你的作品中,这样才能让人们感受到你的思想和情绪。若非如此,即使你的作品多么富丽堂皇,人们也只会觉得你的思想与情绪中充满俗气乡气。

  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正如他言“这孩子在艺术修养上确实已经成熟起来了,对这一点我是比较放心的。我担心的是他身居异国,对祖国实况有所隔阂,埋头艺术生活,最容易脱离实际,脱离政治,不要在政治上产生任何失误,受到任何挫折才好”,傅雷不只关心傅聪艺术修养还担心他对祖国的现况不明,易脱离实际,在政治上产生失误。

  傅雷家书不仅仅是一封家书,它更多地是一个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意与教导之情。傅雷家书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是因为它教人做人做事的指导,再有教导了父母们应当怎样教育孩子的模板。

  傅雷,一个生活在战乱时期的伟大文艺学者,是当时著名的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在这个为人的背后依旧潜藏着另一段属于家庭的故事。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在两儿子远行之后,通过各种通讯方式给孩子傅聪、傅敏所写的书信,它是一本具有特殊意义的,傅雷曾说,他给儿子写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镜子”。在书信中体现了一对父母对儿子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育,把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在那一字一句中灌输给了下一代,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信中除了生活中一些琐碎小事,也处处映射出了一个父亲在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会一个年轻人应如何做人,应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教导着自己的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

  而面对这样一本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拳拳爱子之心的书籍,为人子弟的我们又该作何感想呢?

  人的自爱其子,是一种自然规律,但我们又怎能将它视为一种理所应当呢,父母的`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对儿女满心的期待,期待他们的健康成长,期待他们的正直做人,期待他们的一帆风顺,而我们却将其视为啰嗦,进而便将其抛之脑后,正如傅雷在书中写到:“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发你一些年轻人的想法,让我做父亲的得到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讯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钟,不论是在做人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就是这样的一字一句,就足以让我们做儿女的终身都难以报答.。

  而今社会却充斥着种种道德的滑坡,人情的冷淡;面对无数孤寡老人,我们漠视;面对身躺血泊的孩子,我们淡然;甚至是面对我们最亲的人流落,我们依旧的无视。面对这种种的情况,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呢?

  傅雷利用那恰到好处的语言,写出了天下千千万万的父母想对儿女说的话,利用这一字一句编织着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桥梁。希望它可以带给更多的人更多的温暖,可以给我们点燃一盏明灯,照亮道德黑暗的前程,让迷途的人 儿归返。

  这是一部优秀的教育篇,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让我更加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读后感2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闲话,闲谈],是有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能够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可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明白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伟大的父亲傅雷,是儿子学术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好伙伴。不免让我想到自我的父亲,我的父亲不能像傅雷一样成为我学术上的引路人,但这或许正好是值得我庆幸的。因为于我而言,在学术上倘若从小就存活在父亲的权威下,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自身学业的自由发展。而在生活上我的父亲却和傅雷一样,时时刻刻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并不断鞭策我,异常是在端正道德和严谨态度两方面,让我感激万分。幼年父亲是权威,而庆幸的是逐渐长大过程中我开始敢于对抗权威,但并没有病态地对抗,使得我和父亲自然地在很多方面成为朋友关系,正像家书中陈述的那种关系一样,“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而做儿子的不断得到鞭策和警戒。强烈共鸣。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在那里产生共鸣的是母亲的形象。一向觉得我的母亲是个相当聪明伶俐的女性,倘若要一本正经的干些事业,不说成为女强人,至少也是个出色的员工。可是为了家庭,她放弃了很多。一个男人最不该让两个人哭泣,一个是爱人,一个就是母亲。应对母亲的唠叨,即便是陈旧的观点,做孩子的真该有足够的耐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孩子都要用心真切的理解,体会。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个人认为这句话说了两层含义:一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被吃掉的羊固然无法复活,但总能避免失去更多的羊羔。遇到挫折人要有敏捷的补救意识,而不是坐以待毙。二是在警戒我们不要在挫折勉强想着如何“洗刷”,这往往会使人走向歪门邪道。既然不能洗刷就得直面挫折,承认罪过。有限的人生阅历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既然先人把此句列为傅雷名言的第一条,必有其更高的价值,或许今后生活中会引发更大的共鸣。

  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的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泰,工作反而会顺利。

  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这三句是对感情的忠告,句句是谆谆教诲,成熟的人生哲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所以受到感情的摧残不可避免。傅雷在那里说的是怎样摆脱感情的负面影响,一言以避之:转移注意力。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把思维从狭小的个人情感世界放到广袤的宇宙中,放到宏观的人生长河中,把有限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学问的钻研上,那就无暇怀古伤今、无病呻吟了。

  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无奈的现实!但没有“关”的人生又是枯燥无味的。如何把这样的人生过得精彩就涉及到心态问题了吧。悲观的说,人生是无数个关,可乐观的说人生只是一场戏。抱着乐观的心态,不会有“度关“的压力,却是“演戏”的轻快。

  自我责备自我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仅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仅有行动才能证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期望你从今以后,一辈于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这在阐述从小到大父母都和我灌输的思想——“心”与“行”的一致。原先这不是老生常谈,对于当时已出国留学的傅聪,傅雷还是千叮万嘱。可见这于人的一生都是有鞭策意义的。就像此刻父母教育我,我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可是到底能否做到,鞭策提醒的作用确实很大。一切做人的道理,傅雷说是“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但我觉得,不如说“大小事都要对自我有个交代”,为人做事,至少至少不能违背自我的世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吧。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必须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能宏观从人生角度思考问题的人绝不会轻身。所有痛苦只是一个槛,没度过的时候你会咒骂这痛苦,而度过之后你却会长久地感激并回味这痛苦。“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不是所有人都应当铭记在心吗

  送君十里终须一别,人生不是都要靠隐忍来撑过去吗

  这让我想起两句话。一,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二,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文人都在挣扎,那些挣扎出来的,成了伟人,那些没有挣扎出来的,成了诗人。关键词不言而喻,撑过去!

  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我越来越苦闷。

  此刻很多人喜欢在郁闷时候喝酒发泄,但解酒消愁前应当先扪心自问,自我喝了酒到底是会哭还是会笑,倘若结果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话,请别选择这种发泄方式。

  艺术家异常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你自我已经心烦了),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归纳。

  不仅仅是艺术家,所有人都应当不定期地给自我制造些孤独的空间,审视自身。心理学家说此刻信息为何如此多就是源自人类渴望于他人联系而不愿被孤立的心态。这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孤独并不都是可怕的,人要学会享受孤独,从孤独中更清楚地看到自我。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减少负担,上台也不致紧张。千万千万!

  作为我个人而言,无数次失败都因为过于紧张和把成败看得太重。傅雷的道理虽然浅显,但要真正做到把成败置之度外,也十分人能轻易办到。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可是分使你紧张,低潮可是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平衡是万物生存之道,也是为人处世之道。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也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度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回忆是在天使与魔鬼之间徘徊的东西。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对“理智分析”这四个字掌握程度增长的过程。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我,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再次说感情,因为真的觉得最终一句说的太精彩了。“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首先是“古”战场,因为他对现实物质生活没有影响了;其次要用“凭吊”的心怀,因为他对于精神生活仍有着重要的警戒与鞭策意义。

傅雷家书读后感3

  《傅雷家书》在书架已躺多时,当初一口气买下两本家书,《傅雷家书》和《曾国藩家书》,一直未曾翻动,内心总是矛盾的,每次想要打开时,却先入为主地认为离我生活甚远,想必不能马上共情,最近,整理书架,再次拿起这本书,随手翻动几页,便觉正是读书时。

  这本书收录了傅雷与儿子傅聪之间的书信,其中以傅雷的书信为主体,全面展现了傅雷的艺术思想、人生智慧和教育理念,也生动体现了傅雷真诚、正直的品格。

  傅雷先生的每一封家书中,无论是对儿子生活的体贴关心,还是是对儿子所遇困境的帮助鼓励,无不体现了傅先生对孩子的人格教育,时时事事教育儿子如何做人。

  儿子傅聪学习钢琴,傅雷先生鼓励儿子在艺术道路上不断精进的过程这反复强调,先做人,后做艺术家。这个做人,可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世俗意义上的做人,而是要做人格卓越、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怎样才能有一个广阔的人生格局呢?傅雷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第一把钥匙。大多数从事艺术的人,缺少真诚。这种真诚不是嘴上说说的,而是真有所感,要能够放下虚荣心去正视自己、了解别人。对艺术、对真理的真诚,傅雷把它称作"赤子之心"。

  傅聪独自在外求学,有段时间学习进展不顺利,消极的态度和情绪见诸笔端,傅雷看到儿子的这些家书,亦是担心、焦虑,先生除了及时表达了自己对儿子的理解和关爱之外,更多的是和儿子探讨如何平静对待人生的挫折和苦闷。挫折和苦闷,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傅雷认为,需要区分"小我"的苦闷和"大我"的'苦闷。总的来说,"小我"的苦闷是狭隘的、对自己有害的,不容易解脱的,而"大我"的苦闷是有可能有益的。什么叫"小我"的苦闷呢?就是从一己之私出发的苦闷。这种苦闷是最伤人的,害人害己。那什么是"大我"的苦闷呢?就是从社会、从人类福利出发而产生的苦闷,因为它的出发点是正义、善良的。所以即使苦闷,也不会有害处,反而可能会激发自己做出一些真正的贡献。

  看到这里,不禁想起前些天在里看到的一篇文章,清华大学的副校长施一公的一篇演讲词,施教授动情地说道,他和很多执着的科学家们有一点不一样,哪点不一样?大部分科学家因为兴趣驱使在做科学研究,而驱使施教授做科学研究的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所以,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境,这种从社会、从人类福利出发而产生的苦闷,不仅没有压垮施教授反而是激发他在自己的科研领域和教育领域做出了贡献。

  当我们因为一次的小失败而发牢骚,感慨自己命运不好时,学着暂时不去忧虑个人的得失、委屈,跳出"小我",也许对我们自己的价值认知是一次有益的审视。

  傅雷先生自己是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在艺术修养方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公式: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艺术表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先具备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能够领悟不同的艺术境界,然后才是好的艺术表现力,他给了儿子傅聪最好的艺术教育。这些思想给我们普通大众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以最具实践价值的引导。

  艺术鉴赏贵在通,"通"就不局限、不迂腐,就能培养格局、眼界、心胸。傅雷鉴赏艺术作品,往往是先从这个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思潮入手,再分析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最后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意境。 艺术表现贵在化,傅雷认为,艺术表现最看重的是"化"。因为化,所以能忘记自我,与艺术作品合一,与观众或听众合一。怎样才能做到"化"呢?首先,千万不能做艺术工匠。如果过于注重技巧,忽略了艺术性,就很容易造成表达方式的机械和僵硬,就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其次,要达到理性与感情的平衡。傅雷认为,艺术表达的理性与感性平衡,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性认识,有个初步印象和大概的认识;第二个层次是理性认识,深入了一步,了解到本质。但这还不是终点,必须要再深入下去,进入第三个层次,傅雷把这个层次称为"爱"或者叫"感情深入"。在这个层次上,艺术家把理性的认识再用心灵去体会,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原作者的喜怒哀乐融为一体,附着在原作者的神经上,引起了共鸣和反响。

  儿子傅聪在艺术上取的成就与父亲傅雷对他的艺术教育密不可分。如今,我们的孩子们都在我们的引导、要求下习得琴棋书画,想起一个值得深思的段子,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天天威逼利诱孩子练习钢琴,但有一天当孩子告诉她,他喜欢上了弹钢琴,以后要以弹钢琴为生了,母亲听到这些话却不干了。笑话也罢,事实也罢,值得我们深思的是,我们给了我们的孩子怎样的艺术教育,还是仅仅让孩子们多了一项技能而已,傅雷先生对儿子的艺术教育思想对我们是最好的启迪。

  傅雷先生认为,古往今来的艺术家大多不会生活,这不是他们的光荣,而是他们的失败。傅雷始终教育儿子,重视生活本身,不要看不起生活的琐碎,生活的琐碎内容就是生活艺术的全部内容。从这些家书中可以看出端倪,很多时候,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传授生活经验,更是在一些生活细节方面不吝笔墨,看似絮叨,实则是对儿子最好的生活教育。

  当傅聪告知父母自己谈恋爱了,傅雷除了作为父母的开心外,更多的是和儿子探讨对终身伴侣的认知,傅雷认为,对终身伴侣的要求,就像对待人生中的一切要求一样,不能太苛刻。没有一样优点不是伴随着不足的,多次书信电话提醒儿子要求伴侣的时候,还是要想好可以忽略哪些小节,又有哪些本质性的问题是不能让步的。傅雷还将自己和夫人的生活细节讲给儿子听,傅雷和夫人之间有着共同的理想和看法,能够正视自己和对方的不足,能够互相包容和忍让。这些对傅聪的婚姻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傅聪独自在国外求学期间,曾一度因为高强度的练习,身体出了状况。傅雷先生不仅仅是书信电话叮嘱儿子注意休息,更多得是与儿子探讨劳逸结合。傅雷经常说仅仅依靠音乐来培养音乐是行不通的。在音乐训练之余,要多去公园,多去博物馆、美术馆,通过造型艺术和大自然来放松精神。劳逸合理安排,最重要的是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融入大自然,经常跳出自己的牢笼,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找到新的感觉和看法,可以启发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同样的,定期欣赏造型艺术,可以调剂自己的状态,也会让音乐表达更丰富、更有生命力。傅聪国外求学期间,能在每日高强度的练习中,保持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的灵感,也得益于与父亲不厌其烦的劳逸结合说。

  傅雷先生对儿子傅聪的生活教育体现在生活的各种细节方面,他常对傅聪说处理好生活上的细节,都是为了更完美地享受人生。

  金庸先生曾说,傅雷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我想,我不仅是旁观了大家的各种风范,更是在观中受之启迪,汲之养分。书已合起,生活继续,傅雷先生的艺术思想、人生智慧和教育理念,将成为我拓宽人生境界和格局的明确指引!

傅雷家书读后感4

  读《傅雷家书》感受最深的当然是傅雷夫妇对孩子的那种无私的博大的爱。傅聪从小就极有音乐天赋,20岁时留学波兰,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父母: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敏(傅聪之弟)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们都没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阖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象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得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要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真的,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傅聪根据自己的音乐感受,不同意父亲认为第九首《“克勒策”奏鸣曲》最为重要的观点,认为《第十小提琴奏鸣曲》最重要。双方争执不下。父亲认为傅聪太狂妄,“才看过多少书?”,而当时国外音乐界一般都认同第九首最为重要。所以父亲坚持己见,这样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冲突。在父亲勃然大怒的情况下,倔强的傅聪毅然离家出走,住在父亲好友毛楚恩的友人陈伯庚家近一月余。后因傅雷的姑夫去世,觉得人生在世何其短促,父子何必如此认真,感慨万千,遂让傅聪弟弟傅敏接傅聪回家,双方才讲和。)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这是家书收录的第一封家信。傅雷对孩子要求极严,他为人极为严肃,甚至刻板、不近人情。妻子朱梅馥女士是傅雷青梅竹马的恋人,两人情深意笃,相敬如宾。就连她也说有时和傅雷在一起是“精神上备受折磨”。傅雷性格倔强,一生追求艺术第一,真理第一;而傅聪年少气盛,更是一个“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人,所以导致后来的父子反目,傅聪离家出走。其实还是性格使然。但这件事对傅雷的打击很大,在这封家书里傅雷表达了作为一个父亲的真诚的愧疚之情。自从有了元元之后,我身兼老师和父亲的双重身份,对傅雷的这种感情应该说是体会更深。我现在明白了并且有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也许有的人不会同意,那就是:一个没做过父亲(母亲)的人也绝不会是一个好的老师。在我看来,在很多方面做父母和做老师是相通的,他们面对的都是孩子,都是要教育的对象,并且都是未成年人,而父母或老师手中有一种权力,这种权力好象是天生的,你拥有它是天经地义的一样,所以我们有时就不免滥用这种宝贵的权力而做出一些让人后悔的事来。傅雷其实就是这样,他可能觉得作为父亲,管教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而且做父亲的拥有不容质疑的绝对权威,他不允许儿子来挑战这种权威。其实做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试想想,当老师这么多年,做出的伤害学生的事情还少吗?给他们带来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伤痛还少吗?真是不堪回首,不敢回首啊。所以读到这一段感触特别深,我完全能体会傅雷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内疚。往事已矣,“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后来者当深戒之,更重要的是做好后面的事。

  再看这一封: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象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噜哩噜苏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烦恼。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这哪里是一个著名的翻译家、艺术家写的文字呢?这分明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老者对孩子的喃喃细语、絮絮叨叨啊。但就在这些朴实无华的文字里包含着父母对儿女多少的爱恋和期盼。我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天底下所有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同样的道理:做儿女的也只有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体会做父母的这种感情。

  儿女的婚姻大事历来是父母最关心最操心又最担心的事。傅聪英俊潇洒,身材修长,才华横溢,温文尔雅,更兼艺术家的气质和禀赋,多少女孩子对他表达爱慕之情。加之一个人长年在海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孤单和寂寞可想而知。做父母的深知这一点。但是为了孩子的事业,他们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一封封家书就像温暖的火种不仅安慰了异乡的游子孤寂的心,也照亮了他前方的路:

  其次我不得不再提醒你一句:尽量控制自己的感情,把它移到艺术中去。你周围美好的天使太多了,我怕你又要把持不住。你别忘了,你字誓要做几年清教徒的,在男女之爱方面要过几年僧侣生活,禁欲生活的!这一点千万要提醒自己!时时刻刻防自己!一切都要醒悟得早,收蓬收得早;不要让自己的热情升高之后再去压制,那时痛苦更多,而且收效也少。亲爱的孩子,无论如何你要在这方面听从我的忠告!爸爸妈妈最不放心的不过是这些。

  再看看妈妈写给儿子的话:

  幸运的孩子,你在中国可说是史无前例的天之骄子。一个人的机会,享受,是以千千万万人的代价换来的,那是多么宝贵。你得抓住时间,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看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不要忘记了祖国千万同胞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尤其要想到目前国内生灵所受的威胁,所作的牺牲。把你个人的烦闷,小小的感情上的苦恼,一齐割舍干净。这也是你爸爸常常和我提到的。我想到爸爸前信要求你在这几年中要过等于僧侣的生活,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更重要了。你在万里之外,这样舒服,跟着别人跟不到的老师;学到别人学不到的东西;感受到别人感受不到的气氛;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山水之美,艺术之美;所以在大大小小的地方不能有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同胞的事发生。否则艺术家的慈悲与博爱就等于一句空话了。

  这才是真正的爱、博大无私的爱!这是抛弃了狭隘的小我,成全了高尚的大我的爱。在最隐私最坦诚的家书面前,傅雷夫妇为孩子做出了表率,表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道德和良知。这种高尚的品德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可惜在现在的时代我们渐渐离它而去了。傅雷夫妇堪称天下所有为人父母者学习的楷模。

  花了一个月时间,利用晚上休息前或其他一些零碎时间完成了《傅雷家书》一读。

  当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傅雷家书读后感5

  读《傅雷家书》前我和傅雷大约有三次交集:

  一是前几年略读过他的著作《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但没深入了解傅雷。

  二是20xx年的初夏,认真读了放在我家里二十年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心中颇为震撼,被克里斯朵夫感动,被罗曼罗兰的文字感动,没多想这是傅雷的翻译。

  三是20xx年末,在南艺校园闲逛,看见傅雷的雕像肃立在美术学院门前,才意识到傅雷和南艺的关系。

  我当然老早就知道《傅雷家书》,也知道它是教育孩子的畅销书,但是一直没收,也没主动了解过书籍的内容,知道是爸爸写给儿子的信件。潜意识告诉我这样的信件通常意味着说教,我迟迟没有动阅读的念头。

  合上《傅雷家书》最后一页,我心中五味杂陈,我的潜意识是正确的,同时感叹和此书相遇太迟。这是一个严厉地令人发指的父亲,这是一个饱含着深沉爱意的父亲,这是一个学贯中西、人格卓越的父亲,做他的儿子很幸运,亦很艰难。

  傅雷和妻子朱梅馥共育有两子,大儿子傅聪,小儿子傅敏。傅雷对两个儿子的培养很不一样,他认为傅聪从小表现出很强的音乐天赋,就着力培养,傅聪也没辜负父亲苦心孤诣的栽培,成为名噪一时的钢琴演奏家。而傅雷却认为小儿子傅敏,资质一般,自然科学和数学还不错,就让傅敏走普通学校教育的路。有资料记录,傅敏当年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但是傅雷坚决不同意,最后傅敏成为一名普通的英语老师。

  《傅雷家书》中的书信主要是傅雷和傅聪之间的对话。当年傅聪远渡重洋到波兰学习钢琴,傅雷为了训练傅聪的思想,培养他的文笔和才智,平均每个月写三封3000字的长信,和傅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告诉傅聪人生道理,帮助他缓解在异乡的烦恼和苦闷。这样花费心血和精力的父亲,世上能有几人?

  从通常角度而言,傅聪的确被傅雷培养成人生赢家,少年得志,全球世界巡演,定居英国,住在五层楼的别墅中,家中四台钢琴,有三架斯坦威。可傅聪的成功却掩盖不住傅雷的悲凉,在这悲凉中,我读到傅雷教育的失败。

  是的,傅雷的教育是失败的,除了钢琴演奏的成功外,傅聪并没有成为他父亲在家书里千嘱咐万叮咛的"人"——一个淡泊名利,报效祖国,感情专一,艺术至上的"人"。

  我们先来看看傅雷对儿子傅聪浓厚的父爱。尽管傅雷学识过人,德艺双馨,在当时也是名流,可他的父爱和普通父母并无区别,甚至比普通父母还愿意为儿子鞠躬尽瘁,付出一切。

  儿子要远行时,傅雷不放心,一点生活琐事都要在信中再三安排:"一切零星小事都要想周到,别怕天热,贪懒,一切事情都要做得妥帖。行前必须把带去的衣服什物记在"小手册"上,把留京及寄沪的东西写一清账。想念我们的时候,看看照相簿"。

  儿子到了波兰后,傅雷拿出自己26年前留学法国的经验,手把手教儿子如何节省开支,如何请人吃饭:"事先可以协商,倘隔天通知下一天少吃一顿或两顿,房东可以不准备饭菜,因此可以少算一顿或两顿饭前。预料你将来不时有人请吃饭,请吃饭也得送些小礼,便是半打花也行,那就得花钱;把平时包饭地方少算的饭钱移作此用,恰好弥补。"

  对于儿子的衣食住行,练琴交友,拜师学艺,傅雷左叮咛右嘱咐,末了,他还是不放心,说:"孩子,我真恨不得天天在你旁边,做个监护的好天使,随时勉励你,安慰你,劝告你,帮你辅平将来的路,准备将来的学业和人格。"

  用尽全身之力为孩子未来铺就一条坦途,这是全天下父母的心愿,傅雷也不例外!可以想象出,在深夜的书房里,傅雷伏案工作一天后,虽然已经困顿不已,但是还要提着毛笔,用一笔一画的正楷,把疼到骨髓里的父爱,编织进家书的字里行间。那份牵挂,那份想念,那份忐忑,那份操劳,跃然纸上,而我,一个普通的读者,怆然涕下!

  傅雷对儿子的要求极其严格的,其严厉程度,恐怕大多数父母都不及他万分之一。

  傅聪来信的信封不干净,傅雷毫不留情地指出来,并由此推及做人方面,他认为:"日常琐事要做的干净,等于弹琴要讲究干净是一样的。我始终认为做人的作风应当是一致的,否则就是不调和"

  傅雷寄给傅聪的书信,如果傅聪只回复"收到",傅雷势必不饶,一定要傅聪明确"来信及谱二册均已收到"。

  傅聪演出海报的手写签名,笔画笔锋如何写,傅雷都要提出中肯的建议。

  傅雷自己太博学,太强大,生活在如此优秀的父亲身影下,傅聪会不会很累?曾有傅雷的朋友问傅聪,他淡淡地回答说,还好,不觉得父亲的严厉有多过分!凭直觉,这不是傅聪的真心话,但是面对浓得化不开的父爱,他又能怎么说呢?

  傅雷在信中和儿子,谈川戏,谈昆剧,谈李白,谈《世说新语》,谈贝多芬,谈萧邦,谈克里斯朵夫,他希望儿子要真诚,做艺术家一定要先做人。

  他一再嘱咐儿子减少商业演出,把精力投放在自己技艺和艺术的提高上面,不要成为演奏家,而要做真正的艺术家。

  他与儿子修家书的目的,除了思念儿子之外,更多的是希望儿子把在波兰学习的心得体会,总结出来,写出来,方便国内的学子参考。他希望儿子做教育家,他苦心积虑地为儿子以后的事业做准备,为中国的音乐界作准备。

  他热爱自己的祖国,叮嘱儿子,好好学习,学成回来,报效祖国!傅雷是心中藏有大爱的人。

  他深知儿子感情丰富,性情多变,除了学习之外,儿子的感情婚姻问题,让傅雷夫妇最为牵挂。他们用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一再告诫儿子,感情要专一,要多体贴自己的妻子。

  可是,让傅雷夫妇倾注全部心血培养出来的儿子傅聪,学成之后,远走英国,为了演出的需要,加入英国国籍!这件事给傅雷夫妇带来难以想象的痛苦!

  我们不是当事人,不好评价是非,或许这其中本没有是非!当年的中国,当时的环境,当时的气氛!让任何一个人身处其中,都未必比傅聪做得更好!做这样的选择,傅聪自有他的苦衷和无奈!

  当看到傅雷遗书里的一行字:"何况光是教育出一个叛徒傅聪来,在人民面前已经死有余辜了!"眼泪再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读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时,一直忘不了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它"。

  有些人把自杀的.人视为是懦弱的人,胆小鬼。好死不如赖活着,一直是我们对生命的信条。可是"哀莫过于心死",心已经死亡,肉体只是一副架子罢了。

  如果你细细读完傅雷的家书,感同身受体会一个父亲炙热的爱,就明白傅聪加入英国国籍带给他的致命打击,你虽然不支持傅雷对生命的选择,也许你会尊重,因为死亡,失去肉体不是这世上最可怕最痛苦的事情。

  傅聪住在英国的五层别墅,和第三任妻子一起奏响斯坦威庄严的琴声时,我想到傅雷信中滚烫的话语,说好的淡泊明志呢,说好的感情专一呢,说好的教书育人呢?

  家书中傅雷对傅聪的教育,最后来,只落得一场空!

  女儿十四岁,我们朝夕相处的十四年,使得我对教育有了最本质的认识,就是: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傅雷对傅聪的教育,再次印证这个认识。傅雷对傅聪的教育不可谓不尽心,无论是言传还是身教,这世间难有几人能超越傅雷!可是,今日住在五层别墅里的傅聪,远不是傅雷当初教育时所期望的成果!

  读完《傅雷家书》,内心深深感谢傅雷,正是傅雷无私的爱和热情(把自己心得写下来,以备别人学习借鉴),才让如我一样的普通人,得以领略文学、艺术和音乐的魅力。这也正是《傅雷家书》自出版以来,畅销不绝的原因。傅雷的光芒永远在世间闪烁,他努力促使儿子去做的事,自己在不经意间达成了!

傅雷家书读后感6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爱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读者印象深刻,颇有感言。

  母亲在那个险恶的年代,在个人安危毫无保障的日子里,她心系远方的儿子和孙子,她克制着内心的恐惧和痛苦,把坚强、安详、无微不至的关怀传送给漂泊异国他乡的亲人。一件为孙儿一针又一针织出来的毛衣,情重如山,她却为“礼薄”而不安,为了让儿子在异国感受到家庭的温馨,她一丝不苟地写下菜肴的制作程序,惟恐疏漏一个细节。她爱夫爱子,一生为这个家奉献,然而,她同样为了不能再忍受的人格尊严的践踏和侮辱,夫妻二人一同将生命融合,迈向永恒,或许更多的是徇情,也算是个结束。然而这个结束却从没让人把他们夫妇俩分开过。

  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教儿子先做“人”,后成“家”,在他们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他们的死在我心中有了震撼,我不再象年轻时那样为他们痛楚,只求半个世纪来他们真正的安息。

  正是他们严格的家教陶冶出一个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正如好友楼适夷面对傅雷对儿子傅聪的家教的过严过细却“不以为然”。然而就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他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吧?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在书中我们不光看到了一个严格的戒子而又亲切关爱的父亲,同时也看到了父子的共同成长。他的音乐译着和儿子沟通交流,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同样流露给学生,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多么丰富的养料,但父亲使他在海外孤儿似的处境里,好像父母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当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时间,距离都不是问题,有心的父母,你那颗不眠的爱子之心,就是不可替代的教科书,人生的加油站。

  这种关爱不是意识一个阶段,而是伴 父爱而来。这位严肃的父亲,从来就没有推卸自己的责任,即使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就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很早发现在他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正如他对自己对人对工作对生活各方面都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一样,对待幼小的孩子一样,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日课,一一以作则,亲自督促,严格执行,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他做到了,也一同要求儿子做到了。真乃真父子。我为人间的这一遭父子情惊叹,对,是朋友,是同志。

  除了感慨傅雷在创作上甚丰的翻译作品,骄人的成绩,还为他是这样一个集艺术与生命都美妙地融入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他的生活有规律,人生就是优美的弧线,那留给我们的点点滴滴那样温暖每个少年、青年、父母的心。

  对待儿子,他说:“我高兴的是我有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长的。”而且,他谦虚诚恳地说:“我与儿子的相处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教会我们如何和孩子相处,以怎样的一种姿态交往。”孩子经受痛苦时,他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他不为孩子包办,而为孩子这种蜕变的过程而高兴,并且鼓励他艺术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

  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面对现在大学生邮给父母的待寄汇款单,没有其余的问候,而这位父亲告诫儿子写信就是强迫你整理思想,也是极好的训练。在如今是多么需要啊。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我觉的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而这样严于律己教子的人,他却说:“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惊叹;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孔子说的‘富贵于我如浮云’,现代的‘名’也属于精神上‘富贵’之列,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对成名成家的儿子不忘人生指南。

  而当成年后,儿子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服人的眼光———结婚就会变,变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想不到这一着,必遭后来的无穷痛苦。”而当他们成家后,他有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

  随处读来,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连点重重的着重号,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如细流般温润人心的句句话语,难道只是一般父母意义上的唠叨,这是千年修来的服气。翻动着每一页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总能被染的金灿灿的。

  随书还附录了儿子傅聪,傅敏给父亲的信,看来这些信并非一去不复返,并有幸被我们读者读到这样一本好书,比起其余诫子书更增添几分民主平等。不幸的是这样幸福一家被时代过早的拆散,作为一名教育者,一位家长,我力推这本书,或许你从中可以领略的更多,不妨亲自拜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7

  长篇累牍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闲话,闲谈],是有几种作用的。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伟大的父亲傅雷,是儿子学术上的引路人,生活中的好伙伴。不免让我想到自己的父亲,我的父亲不能像傅雷一样成为我学术上的引路人,但这或许正好是值得我庆幸的。因为于我而言,在学术上倘若从小就存活在父亲的权威下,逆反心理反而不利于自身学业的自由发展。而在生活上我的父亲却和傅雷一样,时时刻刻树立了做人的榜样并不断鞭策我,特别是在端正道德和严谨态度两方面,让我感激万分。幼年父亲是权威,而庆幸的是逐渐长大过程中我开始敢于对抗权威,但并没有病态地对抗,使得我和父亲自然地在很多方面成为朋友关系,正像家书中陈述的那种关系一样,“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而做儿子的不断得到鞭策和警戒。强烈共鸣。

  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在这里产生共鸣的是母亲的形象。一直觉得我的母亲是个相当聪明伶俐的女性,倘若要一本正经的干些事业,不说成为女强人,至少也是个出色的员工。可是为了家庭,她放弃了很多。一个男人最不该让两个人哭泣,一个是爱人,一个就是母亲。面对母亲的唠叨,即便是陈旧的观点,做孩子的真该有足够的耐心。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孩子都要用心真切的理解,体会。

  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个人认为这句话说了两层含义:一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被吃掉的羊固然无法复活,但总能避免失去更多的羊羔。遇到挫折人要有敏捷的补救意识,而不是坐以待毙。二是在警戒我们不要在挫折勉强想着如何“洗刷”,这往往会使人走向歪门邪道。既然不能洗刷就得直面挫折,承认罪过。有限的人生阅历让我对这句话的理解还很肤浅,但既然先人把此句列为傅雷名言的`第一条,必有其更高的价值,或许今后生活中会引发更大的共鸣。

  多思考人生问题,宇宙问题。把个人看的渺小一些。那么自然会减少患得患失之心。结果身心反而会舒泰,工作反而会顺利。

  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

  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

  这三句是对感情的忠告,句句是谆谆教诲,成熟的人生哲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因此受到感情的摧残不可避免。傅雷在这里说的是怎么摆脱感情的负面影响,一言以避之:转移注意力。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把思维从狭小的个人情感世界放到广袤的宇宙中,放到宏观的人生长河中,把有限的注意力转移到对学问的钻研上,那就无暇怀古伤今、无病呻吟了。

  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

  无奈的现实!但没有“关”的人生又是枯燥无味的。如何把这样的人生过得精彩就涉及到心态问题了吧。悲观的说,人生是无数个关,可乐观的说人生只是一场戏。抱着乐观的心态,不会有“度关“的压力,却是“演戏”的轻快。

  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这是做人的基本作风,不仅对某人某事而已,我以前常和你说的,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待朋友不能如此马虎。生性并非“薄情”的人,在行动上做得跟“薄情”一样,是最冤枉的,犯不着的。正如一个并不调皮的人耍调皮而结果反吃亏,一个道理。

  一切做人的道理,你心里无不明白,吃亏的是没有事实表现;希望你从今以后,一辈于记住这一点。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

  这在阐述从小到大父母都和我灌输的思想——“心”与“行”的一致。原来这不是老生常谈,对于当时已出国留学的傅聪,傅雷还是千叮万嘱。可见这于人的一生都是有鞭策意义的。就像现在父母教育我,我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但是到底能否做到,鞭策提醒的作用确实很大。一切做人的道理,傅雷说是“大小事都要对人家有交代”,但我觉得,不如说“大小事都要对自己有个交代”,为人做事,至少至少不能违背自己的世界价值观和道德标准吧。

  一个又一个的筋斗栽过去,只要爬得起来,一定会逐渐攀上高峰,超脱在小我之上。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能宏观从人生角度思考问题的人绝不会轻身。所有痛苦只是一个槛,没度过的时候你会咒骂这痛苦,而度过之后你却会长久地感谢并回味这痛苦。“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这句话不是所有人都应该铭记在心吗?

  送君十里终须一别,人生不是都要靠隐忍来撑过去吗?

  这让我想起两句话。一,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二,在中国历史上,所有的文人都在挣扎,那些挣扎出来的,成了伟人,那些没有挣扎出来的,成了诗人。关键词不言而喻,撑过去!

  一个人发泄是要求心理健康,不是使自己越来越苦闷。

  现在很多人喜欢在郁闷时候喝酒发泄,但解酒消愁前应当先扪心自问,自己喝了酒到底是会哭还是会笑,倘若结果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话,请别选择这种发泄方式。

  艺术家特别需要冥思默想。老在人堆里(你自己已经心烦了),会缺少反省的机会;思想、感觉、感情,也不能好好的整理、归纳。

  不仅仅是艺术家,所有人都应该不定期地给自己制造些孤独的空间,审视自身。心理学家说现在短信为何如此多就是源自人类渴望于他人联系而不愿被孤立的心态。这固然是人之常情,但孤独并不都是可怕的,人要学会享受孤独,从孤独中更清楚地看到自己。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效果反而好,精神上平日也可减少负担,上台也不致紧张。千万千万!

  作为我个人而言,无数次失败都因为过于紧张和把成败看得太重。傅雷的道理虽然浅显,但要真正做到把成败置之度外,也非常人能轻易办到。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

  平衡是万物生存之道,也是为人处世之道。这与老子的“无为”思想也略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度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

  回忆是在天使与魔鬼之间徘徊的东西。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对“理智分析”这四个字掌握程度增长的过程。

  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的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再次说感情,因为真的觉得最后一句说的太精彩了。“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首先是“古”战场,因为他对现实物质生活没有影响了;其次要用“凭吊”的心怀,因为他对于精神生活仍有着重要的警戒与鞭策意义。

傅雷家书读后感8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类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近一时期我被《傅雷家书》深深吸引,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同时使我对生活增添了新的感受和思考。

  每个人都有生身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不是老师的教导,不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切,是不同于我的父母的关爱,却不失被细心呵护的感觉,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爱,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母之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每个做父母的都深爱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自然规律。盼子成材,望子成龙,更是所有父母的宿愿。然而如何教育子女?子女怎样才能成材?一直是困惑所有父母的课题。《傅雷家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很发人深省的启示。

  父亲傅雷是一个睿智,博学,正直的学者,年轻时甚至有些暴燥,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端庄贤淑,又温厚善良的东方女性。夫妇二人作为中国人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两个儿子成材,大儿子傅聪成为著名的钢琴大师,小儿子傅敏成为英语特级教师。

  做为父亲,傅雷非常严厉,甚至有些“残酷”,但他完完全全尽到了做父亲的责任。尽管傅雷每天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他时刻没有忘记做父亲的责任。孩子从小到大,无论在身边还是相隔天涯,他都完完全全承担起了父亲的一份责任。当四十年代初在上海被日本包围成孤岛时,他不让孩子在外念书,甚至反对孩子上街头游玩,他把孩子关在家中,而且发现在傅聪幼小的身心中,有培养成为音乐工作者的素质,便首先在家中,围绕着音乐教育这个中心,他亲自编制教材,给孩子制定功课。对待幼小的孩子,正如他对自己、对别人、对工作、对生活那样,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亲自督促,严格执行,并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规定孩子怎样说话,怎样行动,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比方每天同桌进餐,他就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防碍了同席的人,饭菜咀嚼,是否发出丧失礼貌的声音。甚至因傅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食,又不听父亲的警告,就罚他只吃白饭,不许吃菜。这些在我们看来,很是“残酷”,但是大器之成,有待雕琢。正是这样严格的家教,才造就了孩子不俗的一生,并给千千万万的父母留下了一面宝镜,照一照我们给了孩子一些什么?为了孩子我们自己怎样做事做人?

  做为父亲,傅雷即可亲又可敬,尤如心心相印的朋友。傅雷对待孩子除了严肃、严厉外,又不失细致入微的关怀、体贴与温馨。在孩子经受痛苦时,傅雷鼓励孩子说:“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不经历尖锐的痛苦的人,不会有深厚博大的同情心”。 在孩子事业方面遇到挫折时,他鼓励孩子要有更诚挚的心,“得失成败尽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为了指导儿子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习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用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他说“艺术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会忘了他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要抓紧时间”。“做事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与性情”。“身外之名,只是为社会上一般人所追求,对个人本身的渺小与伟大却没有相干。智者自甘淡泊……因此我们不因该受羁于贪念和欲望”。 当孩子成年后,面对感情的选择,他竟也不失时机的帮助:“要找一个双方缺点各自都能各自认识,各自承认,愿意逐渐改,同时能彼此容忍的伴侣(这一点很重要),要找永久的伴侣,也得用理智考虑,勿被感情蒙蔽。”而当孩子们成家后,他又叮嘱“切勿钱在手头,撒漫使花,越是轻视物质,越需要控制物质”。……随处读来,有反复叮咛,有温馨提示,有如朋友交心,有的甚至连点重重的着重号,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如细流般温润人心的句句话语,难道只是一般父母意义上的唠叨,这是千年修来的福气。翻动着每一页字字沁人心脾,我的心总能被染的金灿灿的。想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身上正是缺少这样东西。我们应该学会与孩子朋友式地相处。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与人格修养的读物。傅雷的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都有极渊博的知识。他曾经有志于美学及艺术史论的著述,却终于遗憾地不能实现,但在他的儿子身上得以实现。我觉得,这其中移传基因是一方面,主要的是得益于父亲对孩子的严传身教和细致入微的(书信)交流。更主要的还是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做人的高标准。傅雷在注重培育儿子的艺术才能的同时,十分重视教育儿子如何做人。他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傅雷对艺术的理解十分深刻,站在人格的高度上看艺术,他说: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而所谓“人”在傅雷心中又是具体而微小的,这不只是一个愿望,一个口号。它大到对世界对人类对祖国的忠诚与献身精神,小到对自己事业的严谨,对父母的孝敬,对妻子的理解,对友人的宽容,甚至具体到了一个乐段的处理,一位友人的交往,以至于儿子的言谈举止也都一一告诫“手要垂直,人要立直”都使我印象深刻,颇有感言。甚至傅雷夫妻的人生的句号中,就用“人”字结束了,一切美好的回忆不愿让自己屈辱,不愿再让生活中有如此多的自己不能忍受的不愉快。他们宁肯抛弃自己而获一个解脱,来完成人的诠释。

  这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傅雷一生对文学艺术孜孜不倦,并有很高的造诣,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翻译家,在思想、理论、艺术上都是卓有特色的。由于潜身做学问,傅雷不习惯参加集体活动和政治生活,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自己祖国的热爱是根深蒂固,同时在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孩子们。傅雷对孩子的爱国主义教育不是体现在自编的功课里,也不是体现在表面的说教上,更多地是体现在他的音乐译著和与儿子沟通交流中,他把对祖国的发展的关切之情,以及对祖国的热爱用书信流露和矛诸行动给孩子们,傅雷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心力,在对社会祖国和人类世界尽自己的责任。即使当他在蒙受不白之冤时,也只字不说有损祖国的言语。儿子傅聪,在异国漂流生涯中,吸取了丰富的养料,当他在海外过着孤儿似的生活困境之时,父母好像仍在他的身边,时时给他指导、鼓励和鞭策,使他有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和阻力,踏上自己正确成长的道路。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后来的事实证明不管国内家庭所受到的残酷遭遇,不管他自己所蒙受的恶名,他始终没有背弃他的祖国,不受祖国敌对者多方的威胁利诱,没有说过或做过有损祖国尊严的言行,这就是一个父亲对一个儿子的熏陶,这与父亲在数万里外,给儿子殷切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解放后,傅雷目睹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为新中国的宣传工作做了大量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