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1
本篇课文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课课文。描写的是江南的美景。在讲解课文时,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本篇课文分为两个课时,第一个课时主要是以识字和初读课文为主;第二个课时是指导学生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及语言的拓展,培养孩子的爱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在识字方面,因为在学课文之前,拼音已经学完并对其进行了检测,对于识字,难度应该是比较小的。因此,在老师教之前,会让学生自己借助着拼音自读课文,一来是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再来巩固了孩子们之前所学的拼音。自学完后,我给了充分时间给孩子们交流及展示或上台当小老师,将自己认识的.字大声地告诉其他同学,并告诉其他同学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又是如何记住这个字的。最后老师再带着孩子们书空,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孩子们组词造句。孩子们的热情性很高。在这一个课时,学生的合作及反馈都比较理想。
然而,孩子们在看图说话时让我感触很深,我觉得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说话能力方面做得很不够。比如说指导缺乏一定的技巧性、方向性,导致孩子们的观察不能朝一种有顺序、有重点、有中心的状态发展,从而导致了教学目标的残缺、学生能力培养的欠缺。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以此为戒,争取高质量的教学。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2
《小小竹排画中游》原文
xiǎozhúpáishùnshuǐliú
小竹排,顺水流,
niǎoerchàngyúeryóu
鸟儿唱,鱼儿游。
liǎngànshùmùmì
两岸树木密,
hémiáolǜyóuyóu
禾苗绿油油。
jiāngnányúmǐxiāng
江南鱼米乡,
xiǎoxiǎozhúpáihuàzhōngyóu
小小竹排画中游。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设计
一、教材简说
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一个男孩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感觉自己如同在画中游览一样。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二、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纟”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识字。
(1)在学生初读课文时,要求他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十二个生字中,“中、唱、树”是翘舌音,要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绿油油”的“油”课文中注的是本音,朗读时应读第一声。可通过认读生字卡片、同桌互读等形式巩固要认的字,并鼓励学生相互纠错正音。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时,可先学习新偏旁“、、纟”,然后让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使学生在互相启发中,提高识字能力。如:
①加一加:
树=+对
苗=+田
②比一比:雨—两
2、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三个字,笔画都比较少。要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发现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共同点是三个字都有“口”这个部件,但形状不同。要引导学生看清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把字写正确,写匀称。
口:认识新笔画“”。防止学生把“口”写成方块。教师可写一个方块与口比较,让学生自己得出写好“口”的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日:认识新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日”的两竖要直。
中: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二)朗读感悟
1、让学生读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句。先同学之间答疑,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作指导。可借助插图、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如,“竹排”,可通过看图,让学生知道“竹排”是用竹子扎成的筏子,是江南水乡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然后演示小竹排的活动状况,让学生知道“顺水流”的意思。又如,指导学生看图或投影片,让学生懂得“密”是树木很多,一棵挨着一棵,而且枝叶茂盛。“禾苗”是指水稻的幼苗。“绿油油”是形容禾苗颜色浓绿,而且有光泽,说明禾苗茁壮,长势喜人。江南一带小河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水稻成熟了可以碾成大米,所以叫“江南鱼米乡”。拉动投影片或演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2、在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鼓励学生用适当的语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可读得轻快些,表达出喜悦、欢快的心情;“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读得缓慢些,以表达赞美的感情。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
(三)实践活动
1、课外收集有关介绍江南风光和物产的图片、照片,张贴在教室里,供大家观赏。
2、学生展示自己旅游时拍摄的照片,向同学介绍旅游景点的美丽风光。
(四)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例一
(一)课题导入
读课题,先理解“游”的意思,再理解课题的意思。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配乐范读课文。也可以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四)朗读感悟
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
1、播放“小竹排在画中游”的课件,请学生说说小竹排顺水流,如果你坐在上面会看到哪些美丽的景物?(鸟儿、鱼儿、树木、禾苗)读有关句子,理解“密”、“绿油油”。
2、看到这些美景,你会说些什么?
3、为什么说小竹排是在“画中游”?
4、用多种形式练习朗读,感悟“江南鱼米乡”的美景。
(五)拓展说话
再创情境,练习说话。
继续播放课件:小竹排游到了江南的其他风景名胜区,让学生进行情境说话练习,说几句赞美风景的话。
(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七)课外延伸
收集江南的风景图片,在教室里展览;准备旅游照片,并作介绍。
例二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字音并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学生写字
(七)完成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并练习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
五、资料袋
江南鱼米乡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河网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一向称“鱼米之乡”,又称“水乡泽国”。那里盛产稻米、鱼虾,粮食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
古诗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
教学后感觉还不错的地方:
一、课前预习,降低难度
把《小小竹排画中游》作为教研课,比进度稍微早了一点,对学生来说,朗读起来比较难,所以我在上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读通课文,认读生字。从课堂的效果上看,大部分学生完成的还是不错的。
二、课件辅助,形象直观
“正因为有一条鲜明的对象、画面、知觉、表象的清澈的小溪不断地流进儿童的心田,所以儿童的记忆才那么敏锐和牢固。”这是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在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让学生自己发现江南什么最多?桥多,河多,从而引出江南水乡的概念,引出竹排,接着利用直观的竹排图片,让学生理解这个从来没有见过的东西,感觉很顺利。而后在课文的第一、二句的学习中,也充分利用了插图,让学生感受到了树木的密和禾苗的绿。为朗读好课文打下了基础,也为后面“鱼米乡”的理解作了铺垫。
三、多种方式,巩固识字
在识字的过程中,第一环节是让学生借助拼音认读,第二环节是去掉拼音进行识记的巩固。有比较归纳识字,就像“江、流、游”,还有像猜字谜、利用图片理解词语……让学生在不同的识记方式中,增加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识记的效果。
教学后感觉需改进的地方:
一、课堂教学机智有待加强。
就像这节课上发生的:
师:课题告诉我们小竹排在哪里游?
生1:小竹排在水里游。
生2:小竹排在河里游。
虽然小孩子没有听清楚问题,可是他们回答的却是我预设中下面问题的答案。可以直接跳到:那么为什么课文说小竹排在画中游呢?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而我一定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再一步步的按照预案进行上课。
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慢慢提高处理课堂生成的能力,积淀解决问题的底蕴。
二、对学生的评价语言还不够多样化和具有明确的指向性。
一句简单的“很好”说明不了问题,学生仍旧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好在哪里?其他学生没有学习的方向。
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部分学生在后半节课中,感觉精神明显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虽然小孩子的注意力只能维持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我在教学中应该尽量增加趣味性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要继续加强学生的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3
“阅读教学是同学、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对话关系是多重性的,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同学个体。因此,我们必需重视同学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呵护同学的灵性、个性和悟性,有效地利用同学的阅读期待,让同学的阅读过程始终随同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成为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1、通过平等对话,激活同学思维:
《语文课程规范》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成为同学学习的伙伴,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因而,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与同学建立友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得师与生,尤其是同学乐于、善于对话。无论是教师对于同学感悟体验时充溢鼓励、赏识的话语“你说得真好”、“小朋友真棒”……还是对于同学遇到困难时诚实的协助、引导“不错,妈妈做的鱼和米饭都很香,但‘香’是这样写的……”,抑或是教师的体态语言“走到小朋友的身边,指了指自身的嘴,提醒他注意说话先举手”……无不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理念。同学因老师善意的提醒而乐于接受,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兴奋自豪,更因老师一句句充溢赞赏激励的话语而激动不已。在这样的氛围中,同学的心态才干坚持开放,才干激活同学的思维,发生充溢活力、充溢发明的体验,也才干在对话过程中生成新的认识。
2、善用阅读期待,开放课堂教学:
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同学发生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故事,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预期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等。在教学预设时,对“江南鱼米乡”和“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两个理解难点,原准备在同学充沛感悟课文语言后,由老师提出并逐一引导同学体会理解。但课堂是在不时地生成的`,在实际教学时,同学缘于自身的阅读期待,提出了这两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一在对话过程中闪现的同学思维的火花,能予以敏锐地捕获,利用同学即时生成的资源,引导同学展开讨论,不轻易否定,使不同的感悟、理解有交流和争辩的机会,在动态生成中让同学的心灵自由飞翔起来。于是,课堂上精彩的语言纷至沓来:“竹排漂下来,看到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丽的画一样”、“我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这些小河里的鱼呀、虾呀,也是很多很多的”、“我们这里种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婆家去,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里种的都是稻子”、“我从图上看到田里种了很多很多的禾苗,禾苗长大了就会长出谷子”等等,这是小朋友的视野,小朋友的生活,小朋友的感悟,相信在最后进行课文朗读时,必定有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江南美景图出现在每一个小朋友眼前。
3、注重体验感悟,落实三维目标: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因此,它对同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定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作用。《语文课程规范》指出:“阅读是同学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应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考虑,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体验就是在实践中认识,感悟就是在感受中领悟。以体验感悟为手段和过程的阅读教学,实质上是个体在情感驱动下的感性化的直觉性的阅读理解过程。这样的过程自然不需要“科学”的分析和理性的说教,而是需要对话、交流和表示。以上案例没有教师的代替代替,没有繁琐的分析讲解,有的只是同学自身对文本的体验感悟,同学通过生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理解文本、发展文本,这一过程体现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和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过程和方法:读与看(看课文插图、看课件演示)、读与说、读与思有机、巧妙地结合。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富饶,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同学体验感悟的过程中,知识得以内化,能力得到培养,情感得到熏陶。这样的朗读感悟是一个立体感受、多元发展的过程,同学在这样的体验感悟过程中,必定经历一个语言转化、情感体验、语感积累,个性张扬的过程。
崔峦老师曾说过:“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同学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同学、教师、文本对话、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引导同学与文本对话,用心灵感受,实现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课堂才干在对话中充溢活力,才干出现出生动活泼、主动的“生命状态”。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4
所谓"阅读期待",即面对文本,学生产生一种期待心理。如面对童话故事,希望从中读到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预期出现惩恶扬善的美好结局;面对一篇散文,希望作者以优美的语言,灵活的笔调,描写感人的内容,使人得到精神愉悦和审美享受等。
在教学预设时,对"江南鱼米乡"和"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两个理解难点,原准备在学生充分感悟课文语言后,由老师提出并逐一引导学生体会理解。但课堂是在不断地生成的,在实际教学时,学生缘于自己的阅读期待,提出了这两个问题。教师对于这一在对话过程中闪现的学生思维的火花,能予以敏锐地捕捉,利用学生即时生成的资源,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不轻易否定,使不同的感悟,理解有交流和争辩的机会,在动态生成中让学生的心灵自由飞翔起来。
于是,课堂上精彩的语言纷至沓来:"竹排漂下来,看到的景色就像画一样美","小朋友在小竹排上,看到了很多美丽的景色,就像在看一幅美丽的画一样","我看到了江南有很多很多的小河,这些小河里的鱼呀,虾呀,也是很多很多的`","我们这里种的稻子很多很多,我到外婆家去,看到公路两边的田里种的都是稻子","我从图上看到田里种了很多很多的禾苗,禾苗长大了就会长出谷子"等等,这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感悟,相信在最后进行课文朗读时,必然有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江南美景图呈现在每一个小朋友眼前。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5
教学《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时,我由课题质疑入手展开:“1、什么是小小竹排?2、为什么说是画中游,而不是江中游或溪中游、水中游?
”并且抓住第二个问题展开课文教学,但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要理解画中游一词还是存在一定难度,学生无法直接领悟到景色的美丽,两岸
风景犹如一幅美丽生动的水墨画,所以在教学时我在尊重孩子不同答案的同时,加以引导,逐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感悟风景如画,人在画
中游的意境。
教学片断:
生:为什么说是在画中游,而不是水中游呢?
师:哦,她很会动脑筋,谁也想问这个问题的?(多数小朋友都举起了小手。)
反思:由于这是第一次引导孩子针对课题提出质疑,所以这样做,旨在让孩子们有一种成就感,“原来我也很会提问题”,由此让孩子们懂得
如何提出问题,并激发孩子们敢于向文本提出疑问,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师:这么多小朋友都想问这个问题啊,那说说,你们都会怎么改题目呀?
生:小小竹排水中游。
生:小小竹排江中游。
生:小小竹排湖中游。
生:小小竹排溪中游。
师:你们很会发现,很会提问题。不过,聪明的小朋友啊还要学会动脑筋,真的是小作者太粗心了,把题目写错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带着问题
,听着美妙的朗诵,伴着音乐声,一起随着小小竹排游一游,仔细看啊,待会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播放动画《小小竹排画中游》,其中
绿油油一词出现变调,读阴平声)
反思: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我安排学生带着疑问欣赏动画。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
的愿望。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必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安排学生欣赏动画,听优
美的文章、动听的故事、美妙的音乐,头脑中就会联想景物的形象,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能加深对作品的感受。
师:我发现好多小朋友在看动画的时候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生怕漏掉一个镜头,赶快说说,你们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呀!
生:我听到她读错了,应该是绿油油(阳平),她读成了绿油油(阴平)
师:你听得真仔细!其实啊,“油”这个字是一个小魔术师,当她一个出来玩的时候,读“油”(阳平),可当她被颜色词“绿”领着出来玩
,还要带着双胞胎妹妹两个人时,她就要变魔术了,读“油”(阴平),绿油油(阴平),一起读。
生:绿油油(阴平)
师:其实还有好多双胞胎愿意跟着颜色出来玩呢!说说,你想知道哪种颜色?
生:红。
师:红彤彤。(生开心地笑了)
生迫不及待得举手:黄。
师:黄澄澄。
生:紫。
师:紫莹莹。
生:蓝。
师:蓝色是个不太喜欢热闹的人,她只喜欢和一个朋友出来玩,不过她的朋友也很多,像天蓝啊,淡蓝啊,湖蓝啊。你们还想知道哪种颜色?
生:黑。
师:黑乎乎。
生:白。
师:白茫茫。
生:金。
师:金灿灿。
生:银。
师:银闪闪。
生:灰。
师:灰蒙蒙。
师:哇,我们祖国的汉字可真有趣啊,今天我们又学到了好多有意思的词!同桌两个人一起说一说这些表示颜色的词吧!(同桌练说)
反思:先引导学生感悟丰富的祖国语言,体会各种颜色的美。然后让他们合作再读再悟,感悟作者用词的巧妙。
师:说说,刚才你还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
生:我看到小鸟在我们头顶上唱歌。
师:你已经把自己想象成谁了呀?
生:我就是那个划竹排的人。
师:佩服你的想象,能听到小鸟的歌声,了不起!请你读一读。(生读)
师:谁再来试试?(指名读)大家还看到了什么?
生:我也把自己当成是划竹排的人了,我看到小鱼从水里跳起来了!
师:大家看,“鸟儿唱,鱼儿游”,多美啊!读一读吧。
(生自由朗读,指名读,齐读)
师:你还看到了什么?
生:树很多。
师:这些树都种在哪儿啊?
生:河边。
师:哦,也可以说是……
生:岸边。
师:对啊,刚才有小朋友说岸边树很多,你们还从课文中哪个字也看出树很多?
生:密。
师:你这双眼睛可真亮啊!大家看,从密这个字我们还可以想到树怎么样?
生:树叶很多,很密。
师:说得真好!
生:一棵棵树都好像长在一起了。
生:一棵棵树好像都手拉着手。
生:一棵棵树好像都背靠着背。
师:我知道了,就像我们班里的小朋友一样团结友爱。看谁能把这个句子读美了!(生读句子)
反思: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儿童的内心是最无拘无束的,他们渴望走向原野,
亲近自然,渴望在广阔的天地间放飞想象,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适时地给孩子提供一个放飞想象的平台。
生:我还看到禾苗绿油油。
师:绿油油的禾苗是怎么样的呀?
生:很绿很绿的,像涂了油一样。
生:绿得让人觉得很亮。
师:是啊,这是一种多美的颜色啊,现在我们就是这绿油油的禾苗了,会和大家说些什么呀?
生:你们好,欢迎你们!
师:很有礼貌的禾苗!
生:大家好,你们看我们漂亮吗?
师:嗯,真漂亮!是谁把你们打扮得这么漂亮呀?
生:是农民伯伯把我们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是大地把我们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是小雨把我们打扮得这么漂亮!
生:是秋风把我们打扮得这么漂亮!
师:你们可真幸福啊!让我们站起来快乐地读读吧!
……
反思: 孩子们一个个沉浸在无限美好的遐想中,忘情地描述着,激动地诵读着,智慧的火花燃烧得如此炽烈,恰当的情境刺激让孩子们自主地
体验,个性得到了张扬。
师:这真是个粗心的小作者呀,刚才咱们明明看到竹排是在水中游,可他却写成了“小小竹排画中游”?
生:老师不是的,我们刚才看到竹排在水里游,四周的景色都很漂亮,就像一幅画一样,所以我想作者才把题目写成《小小竹排画中游》的。
生:我也是这么想的,因为坐在竹排上,看到两边的景色太美了,所以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师:是啊,你们想到作者心里去了,靠自己读懂了课文,真能干!这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啊,让我们拿起书,再次走进这幅美妙的图画吧!
反思:“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
思维。”在课文的处理上,我先让孩子读懂句子的意思,知道句子在讲了什么,然后才通过读、通过想去思考和感悟文字里深刻的内蕴和美。
语文的世界是广远的,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任你穿越时空,倾心对话。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如轻盈的蒲公英,乘着风儿的翅膀遨游语文天
地,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彻底走出“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封闭圈,充分拓展空间,增强活力。其实,孩子们本就是金子
,会闪烁着光芒。我们如果能把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充分开掘他们自身的智慧,势必会使有限的课堂时空得以扩张,并且无限接
近饱满。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6
一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句。
在备课过程中我想了一些法子去解决这个难点;另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主要从以上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在教学中,以下几点还是比较可取的:
1、利用插图、突破难点。
针对“江南鱼米乡”,我让学生欣赏了几幅江南小桥流水图,让学生看后说说,你有什么感觉?(有学生说:小河很多,桥很多。)接着请学生回答:小河多,河里的什么可能也会多?(鱼、虾……)又问:小河多,田里的什么会长得好?通过层层深入,学生不难理解:为什么江南又被称为“鱼米之乡”了。了解完江南后,我让孩子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家乡在江南!”这时,我从孩子们喜悦地眼神中已经感受到他们对家乡的喜爱。我觉得利用课件对与帮助孩子理解“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还是很有帮助的,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美。
2、重视朗读,读中感悟。
其实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课文,别看这么短的儿歌,有些孩子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读通顺,所以要读得有感情就更难了。因此在课上我给了学生充分拼读的时间,先做到读正确、流利。在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孩子们说的也不错,这是让我欣喜的。在逐句朗读时采用了指名读、比赛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朗读还是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
这堂课上还暴露了一些问题,不免有些遗憾也有些担忧:
一部分学生的听课习惯比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特别有几个调皮的男孩上课比较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常规上还应该加强训练。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7
【教学目标】
1、认识“排”等12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会写“口”等3个字。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标】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初步感受
1、导入:
我们祖国有着秀美的风光,北国的冰雪,高耸的白杨,南国的椰林,婀娜的杨柳。刚毅秀美,各有特色。今天我们就要来欣赏一下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光。(课件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看,江南的风光多美啊,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条河,河里有小鱼跳出了水面。天空中有两只燕子飞来了。河的两边还有很多的树、禾苗、草地,都是绿色的。远处还有几幢房子,很漂亮……
2、师:江南的风光那么美,树木都是绿油油的,那里的人也很美。你们看,谁来了?(课件演示:小朋友撑着竹排慢慢过来。)他是怎样来的呢?
3、板书:竹排:
⑴ 解竹排的形状与用途。
⑵ 看图说说竹排是怎样的?它有什么用处?
(通过交流知道竹排是江南水乡重要的交通工具,也可在此联系竹排的形状来记排这个字。)
⑶ 在那么美的风景里,撑着小竹排,欣赏着两岸秀丽的风光,真令人陶醉。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吧!
二、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初读课文:
师:书上又是怎样来描写江南美丽的景色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请小朋友们自己来读读课文,把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注意要读准字、词、句。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师:请小朋友看看上面的这些生字朋友,你都认识它们吗?赶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3、小组合作,认记生字:
师: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你们想想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字,看哪组记得最多。
4、游戏:“捉气球”:
课件演示:每个气球上标有生字,读对了就用鼠标点击生字,把气球定住。)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谁愿意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小组交流汇报。
5、全班齐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掌握结构
1、谈话导入:
小朋友,我们已经会写了好多字,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写几个新的字,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口”,学生认读并组词:
⑴ 仔细观察,掌握结构:
师:观察“口”这个字,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怎样写才好看?
⑵ 师范写,生书空。
⑶ 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⑷ 展示学生作业,生评议。
⑸ 继续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3、同样方法学写其它的汉字。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8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识记生字和朗读课文。
2.通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准备
悠扬的江南音乐、多媒体课件(或彩色粉笔)、字卡、词卡、导游旗帜、江南旅游介绍(介绍中包含有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等。
教学流程
一、推荐旅游景点,组织小小旅游团。
1.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今天我这位导游想向各位推荐一个特色旅游景点,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兴趣听我介绍一下。
2.用多媒体或是小黑板等展示旅游介绍。(介绍中包含有课文中要求认读的生字。)
3.导游展示旅游景点介绍(文字全部注音),游客阅读。
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您阅读我们旅行社推出的江南游介绍。江南一带位于中国的东部,那里物产丰富,有“鱼米乡”之称;那里河流密布,两岸树木茂密,禾苗油绿。在那里,您可以乘坐“竹排”这种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领略如画美景。
4.各位小游客,对我们的旅游景点满意吗?如果介绍中的字让您为难了,请跟我读。学习红色字。
5.出示字卡(排、中、游、流、唱、两、岸、树、苗、绿、江、南),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
6.出示词卡(江南 江水 禾苗 树苗 树木 树叶 竹排 木排 两岸 两天 绿色 绿地 中国 旅游 流水 河流 唱歌),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
7.再读景点介绍。
8.老师(导游)挥动导游旗,愿意参加这个旅游团的小朋友请报名。咱们出发吧!
二、乘竹排,畅游江南美景。
1.师:我们乘着飞机越过高山、河流,向着江南飞去,白云在向我们招手,太阳在向我们微笑。到了江南以后,我们开始了愉快的旅行。(播放江南乐曲)
2.多媒体展示“竹排”画面(或简笔画勾勒“竹排”)
导游:这是江南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我们将乘坐“竹排”顺流欣赏两岸的美景,愿您此次旅途开心!
3.演示课件,展现课文中动态图画。游客们你们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可以和身边的其他游客交流交流。游客们你们觉得江南的'景色怎样?可以谈谈吗?请生交流。
4.看来大家非常喜欢江南的景色,我也和你们一样喜欢,我还写了一首小诗来赞美江南的景色呢,大家有兴趣读一读吗?
5.多媒体展现课文内容。开展多种形式朗读:示范读,个别读,同桌读,配图画读,配音乐读,赛读等形式。
6.游戏:我会找(在相应的图画旁贴上字条)
字条: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
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
三、创造性朗读:我也试着做导游。
小朋友们,喜欢这次江南游吗?你知道江南还有什么迷人景色吗?谁能做导游介绍介绍?老师建议你们用上书中的诗句,会把这个地方介绍得更美,看哪些导游最受人欢迎呢?
四复习巩固生字,书写生字。
1.出示带田字格的“口、日、中”三个生字。
2.读准字音(日、中为翘舌音),认清字形(都为独体字)。
3.同桌交流看准关键笔画。
4.谈谈书写时注意的笔顺。
5.学生描红、书写。
作业设计:
江南 竹排 树苗 绿色
南方 中国 红日 唱歌
照样子把句子说完整:
1、鸟在空中 。
2、小朋友在 。
3、 在画画。
4、 在 。
板书设计:
小小竹排江中游
>小竹排 流
鸟儿 唱
鱼儿 游
树木 密
禾苗 绿
教学反思: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在教学中以孩子们熟知的“组团旅行”为线索,串以“推荐旅游景点,组织小小旅游团”、“乘竹排,畅游江南美景”、“我也试着做导游”、“生字书写”几个活动版块,巧妙地将识字写字、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享受审美乐趣等贯穿其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9
带着几许忐忑,几许不安和几许期待,今天终于执教了酝酿两周之久的《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下来,感触颇多,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有了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识。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描写江南鱼米乡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的优美小诗,诗歌虽然篇幅短小,但其中却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本课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课中,我抓住“坐着竹排游赏如画江南”这条明显的线索来展开教学。以“在旅游途中,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为主问题,引领学生深入走进文本。
听了几位老师的评课,针对自己在本课执教过程中出现的不当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深刻反思,归结出以下几点:
一、放慢脚步,静心聆听
当下课的铃声响起,第一个跑进我脑海的想法是:“我终于把一堂课上完了。”
确实,从备课、修改教案、试教、再改教案,虽然才短短几天,但这一系列的过程,是我从教生涯第一次“磨课”的宝贵经历,直到今天,我终于把课上完了。但是,这个想法折射出来的却是,对于这堂课,我的关注点仅仅只是在“如何把课上完”上面,而不是在学生上面。
因为要把课“上完”,所以上课时,我的所思所想,无不被教案捆绑。抛出一个问题,心中早有预设,思路也被那个答案牵着走,若是学生说出没有达到要求的回答,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当听到了我要的答案,便大肆发挥,顺着原有的教学设计往下走。
学生是课堂里最重要的因素,关注学生,倾听学生的话,我想这也是一堂课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要求。可是在这堂课中,这一点我做的不够到位。正因为“赶”着往下走,所以在这40分钟里,我的耳朵只是在机械的捕捉我想要的答案,而没有特别关注其他声音。
教学片断1:
师:小竹排顺着水儿流啊流,坐在上面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呢?(预设:鸟儿、鱼儿、树木、禾苗,随机教学)
生:我看到了鱼儿在游。
师:那你还听到了什么?
生:我听到了水声。
师:你不仅看到了鱼,还听到了水声呀!那谁再来说说,你还看到了什么?
……
整一堂课中,这个片断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在深入研读课文这个环节,我创设了一个情境,让孩子说说旅途中的所见所闻。在备课时,我从文中的内容出发,预设了多种学生可能的回答。在这个片断中,当我提问这个问题后,学生先说看到了鱼儿,我想引导孩子说出“鸟儿唱,鱼儿游”,所以又继续追问:“那你还听到了什么?”按着一般的思路,学生肯定顺利成章说出鸟儿唱歌,可是这个学生却说出“听到了水声”。看到了鱼,一并联想到鱼儿嬉戏时的哗哗水声,妙哉!其实,这正是该生充分发挥想象,深入体验感悟文本的最好体现。或许当即就应大大赞扬该生一番,再鼓励其他学生像他学习,积极思考想象,接着表达表达,这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去感悟画面,深入文本。可我当时却忙于将自己的环节走下去,没有驻足停留,只是隐约觉着这个答案很有想象力,但也没有点破,没有借题发挥。这本该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点,但我却错过了,悔之晚矣!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寥寥数语,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听”的重要性。本节课中,虽然也提醒自己要去“听”,但是只怪自己脚步太快,真正“听”进去的却甚少,所以整堂课下来,令人感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融度不够高。
放慢语速,放缓节奏,认真的听一听学生的想法,真正去考虑“以学定教”而非“以教案定教”,这是我近阶段要学习领会的重中之重。
二、适度放手,鼓励自主
在今天上课之前,一直顾虑重重,由于一直以来自己上课的节奏比较“慢”,担心原先计划完成的几个大环节一堂课结束不了;同时也比较放心不下学生们,怕孩子对于一些重点字词的理解以及画面情境的感悟有困难,因此上课时,很多环节明显表现出了自己较强的牵引性。比如以下这个“理解鱼米乡”的教学片断:
教学片断2:
理解“鱼米乡”:
师:江南一带河流很多,河里有许多鱼虾。那里还种了很多水稻,物产非常丰富,人们把它称为“鱼米乡”。
生齐读:鱼米乡
师:而且,老师要自豪的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所在的这个地方就叫“江南”,这里不仅有美丽的风景,还有丰富的物产呢,那你能不能带上这种自豪的感觉再读读这句话。
生: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
在文本分析时我预计学生对“鱼米乡”的理解有一定难度,于是课中我先出示图片,再直接口头向孩子介绍什么是鱼米乡,让孩子从鱼、米的丰收图和我的`口头介绍获得对“江南鱼米乡”的感知。
原以为这样图文并茂的设计也符合一年级孩子的认知特点,课后听取了几位老师的意见之后,我才惊觉,这样的设计恰恰抑制了课堂上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从图片到介绍,从视觉到听觉,学生一直在教师的牵引下向前走,他们的所悟所得,全由教师提供,没了自己的自主探究和主动思索。当然,对鱼米乡的理解也确实为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难点,教师要放手,但也要懂得如何“适度”。
我想,在对江南鱼米乡的理解上,我是不是可以从文中现有的教学资源入手,比如在教学“禾苗”这个画面的时候,设置一个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同学们,看着这么多绿油油的禾苗,你会联想到一些什么?”启发他们通过主动联想和思考想象禾苗成熟、水稻丰收的景象,初步感悟“物产丰富”。进而适度点拨,告诉孩子这种物产丰富的地方就叫做“鱼米乡”。
这样的操作,利用一个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无论孩子思考的结果如何,至少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是全然被动的接受教师带给他们的知识。紧接着,教师的适时点拨,也令孩子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水到渠成。
除了对“江南鱼米乡”的理解,整个课堂中还有许多环节表现出了较明显的教师牵引性,比如对“画中游”的感悟,从一开始的课题质疑,到最后的画面感悟,似乎都是自己在“自问自答”。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学会放手,把获得知识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也要把课堂上欣赏、思考、感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对孩子们太过放心不下,学生的“自主味儿”很淡,这是我这堂课上很突出的一个不足点。
三、随文识字,循序渐进
识字是一年级语文课上的重点,本堂课中,我利用了大量的时间在识字这一环节上。关于集中识字抑或随文识字哪个更优的问题,在课前也认真听取了师傅的建议,本课的生字教学,我均采用了“随文识字”的方法。主要将这课中要求学生会认的生字放在课题出示和初读环节中随文一一击破、解决。
如在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出示时,将其中“排、中、游”提取出来,根据字音、字形的特点来进行指导教学,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利用各种方式对三个字的字音、字形进行识记,接着还鼓励学生为生字宝宝找朋友组词,在识记的基础上运用生字,同时也在运用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巩固识记效果。整个初读反馈环节,基本上也都是围绕这样的识字模式,先请学生逐句读课文,读完后我对该句中出现的生字加以教学。
随文识字,所识得每一个字都是被放在不同的语境亦或情境中去的,有了情,有了境,孩子的注意力能更加集中,也乐意投身到识字活动中去,这样的识字方式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合适。
虽说大方向明确了,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上,由于考虑到每个字词本身发音难易度、字形复杂度等因素,教学时我也是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字词做一些详略处理,有些可能只简单提点了读音,有些在字形识记及组词运用上多说了几句,但也致使一整个识字环节下来让人感觉很细碎,很散。
那又如何将每一个零散的点串联起来呢?课后评课中,几位老师们也据此提出了一些随文识字操作方面的建议,我将其归结为应注重“循序渐进,学会取舍”。
第一步,初读时,只要求“会读”,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
第二步,读准字音后可灵活设置环节,如找找发音、字形有联系的生字进行归类识字,在归类识字中深入识记字形并组词运用;也可有重点的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生字深入识记。
从读准音,到记清形,再到巩固运用,如此循序渐进;同时,要具备一双慧眼,善于去寻找和挖掘生字中的教学点,有取舍的教学。
这堂课是我从教两个月在教学方面的成果验收。以上几点,不仅是我本堂课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同时也提示了我从开学至今这个一阶段常态课的一些共性问题。希望今后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和实践,能改正不足,令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放慢脚步,多听,多思,而后行。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10
今天上了《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这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句。在备课过程中我想了一些法子去解决这个难点;另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当然识字依然是一年级语文课的重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主要从以上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在今天的教学中,以下几点还是比较可取的:
1、课件辅助,突破难点。在课前谈话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江南,有些学生通过昨天回家的了解,已经初步知道了江南就是指我们这边(孩子们第一次做这样“了解”作业,还是比较好的),接着给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图,让学生发现江南这边什么多?学生观察的很仔细,一个学生说:“水多。”另外一个马上接着说:“桥多。”多好呀把江南“小桥流水”的特点说出来了;当让又有同学联想到“鱼多”、“船多”,这可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发现啊,我的图中并没有出现这些场景。因为孩子们说得比较全面,所以我就告诉孩子们江南又被称为“江南水乡”、“鱼米之乡”。这样的知识还是要通过老师的传授的。这个时候我觉得孩子们也特别专注。了解完江南后,我让孩子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家乡在江南!”虽然没有正式上课,但我从孩子们喜悦地眼神中已经感受到他们对家乡的喜爱。而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又适当用了一些图片,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而有一个同学看到一幅图时忍不住问:“我们的教室在哪里?”虽然听起来似乎他的话不着边际,但细思量,是因为孩子觉得这地方美,我们的学校就在这样的地方而高兴。我觉得利用课件对与帮助孩子理解“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还是很有帮助的,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美。
2、关注学生,鼓励为主。这节课上我觉得比较关注平时识字、读文比较差的学生,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许很多时候教研课怕出错,会多叫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不过我想课堂机会是平等的,所以我总是会把发言的机会留给每一个孩子。像小叶这个男孩,他的识字能力比较弱,但是在我的鼓励下,他整堂课都能积极参与,相信他收获肯定不少;而另一位男孩平翘舌音不分,但我还是请他读,因为他信心十足地举着手,同时也给了他表现的机会。另外在朗读比赛中,虽然同学们明显觉得一位同学好,但我还是不忘给差的同学鼓励,因为他的勇敢。的确,课堂上多给孩子一些表扬与鼓励他们的学习信心会更足。
3、重视朗读,读中感悟。其实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课文,别看这么短的儿歌,有些孩子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读通顺,所以要读得有感情就更难了。因此在今天的课上我给了学生充分拼读的时间,先做到读正确、流利。在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这样的提问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还是能很快领会到我的意思,说的也不错,这是让我欣喜的。在逐句朗读时采用了指名读、比赛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朗读还是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我想孩子的朗读能力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培养起来的。另外今天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也是第一次尝试,虽然只有一个人发问,但我觉得还是很值得赞赏的,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会学会提问。(开学两个多月来,一年级的孩子进步是最明显的,他们从不会到会,真的很了不起了。所以面对课堂的冷场也是我预想之中的。)
这堂课上还暴露了许多问题,不免有些遗憾也有些担忧:
1、一部分学生的听课习惯比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特别有几个调皮的男孩上课比较自由散漫,以自我为中心。。在学习常规上还应该加强训练。
2、关注了后进的孩子,但是对中间型的学生似乎表扬、鼓励用得少了些,导致后半节课学生积极性不够高。要调动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是我应该努力做到的。
3、识字环节趣味性不够。如果在中间安排一个识字游戏,相信孩子们会更加投入,比歌曲的效果会更好。毕竟他们还是一群6、7岁的孩子。
4、低年级的学生很活泼,课堂上有时候真的会有好多“意外”发生,就比如那句“我们的教室在哪里”,真的让我心中一震,虽然我也及时处理了。课堂是有生命力的,对于生成,我应该更好地处理,这样课才会更精彩。
5、教师的语言是一门艺术。而这一直是我做得很不够的地方。语言应该要更精练些,课堂上应该再从容些。
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这样写景的诗歌确实是一个难点,上过后才发现真的遗憾多多。还望各位同行多提宝贵意见。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11
1.
课题
小小竹排画中游
总课时数
2
2.
课型
新授
3.
辅助工具
课件
4.
教学内容 本文讲了一个小男孩在景色秀丽的江南水乡,撑着小竹排顺流而下,他观赏着两岸美丽的风光,被这风光深深吸引而感觉自己就像在画中游。课文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易激起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小竹排顺流而下,鸟儿唱,鱼儿游,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课文对两岸树木、禾苗的描述,饱含着赞美的感情。全诗形象生动,语言优美,节奏感强,适宜学生诵读。
5.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书能力,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但每个环节都要把要求说清楚,让学生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识字,降低识字的难度。并设计有梯度的联系巩固。
6.
教学方法 本课的设计,我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有充分尝试的机会和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选择中主动体验学习,在生生互动中,相互启发,拓展思路,分享学习的快乐。
预习作业
7.
教学目标
1、巩固复习第一课时学过的生字和词语。 2、指导学生看图弄懂图意。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祖国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师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后反思
8.
教与学 课前谈话: 小朋友,你们喜欢旅游吗?你能介绍一下你都是到哪里去旅游过呢? 一、 复习生字词 1、课件出示上节课所学的生字。 排游中流 唱苗岸树 两绿江南 2、课件出示第二关迷宫夺旗。(播放两遍) 第一遍,生自由读,全部出示结束后,请学生同桌互读,有不会的抓紧时间向同桌请教。 第二遍,开火车夺红旗。 二、 细读课文 师:咱们班的孩子们可真厉害,两关都能顺利闯过,生字宝宝读得这么准,读课文是不是更有信心。 1、自读课文 请自由读一遍课文,说一说课文有几句话?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 (提醒学生找文中的句号) 咱们一起来看看对不对? 师:真棒,这个也难不倒你! 师:第一句谁来读给大家听? (1) 第一句 指名读 真好听, 师:还有谁喜欢这一句? 师:你的读书声让老师看到了鱼儿在游来游去! 师:还有谁想读? 生读 师:你的读书声让老师听到了鸟儿在歌唱。 师:鸟儿会唱些什么呢? 师:多么可爱的`小鸟啊,你觉得他会说些什么呢? 师:这么美丽的景色,连鱼儿都忍不住想跳到水面来看美丽的风景了。看到这样的情景你的心情怎么样?
师:是啊,当你坐在小竹排上,看到鸟儿在你身边歌唱,鱼儿在竹排边游来游去,多么高兴啊!带着我们高兴地心情来读一读这一句!看谁读得最美、最甜。 师:看他多开心,脸上都笑眯眯的。来我们男女生来个比赛,看谁读得最开心,最高兴。 (2)学习第二句话: 生读第二句。 师:喜欢这一句的一起来读一读。 师:河的两岸长着许许多多的树木。一棵挨着一棵,这就叫:两岸 生接:树木密。 师:哪个小朋友能把树木读得再密些,禾苗读得更绿些呢? 师:出示课件。这一棵连着一课许许多多的树,数也数不清,这么多,这就是: 河的两岸还有许许多多绿的发亮的禾苗,这就是: 师:那这绿油油的禾苗长大后会长出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课件展示禾苗的成长过程)禾苗是水稻的幼苗,水稻成熟脱皮之后就是大米。看到这就会知道禾苗长大会长出什么了吧? 师:这绿油油的禾苗真好看,想一下:
还有绿油油的什么? 生说, 出示课件。 绿油油的稻田 绿油油的麦苗 绿油油的小草 3、学习第三句话: 课件演示:鱼民打鱼的紧张场面。农民收割庄稼的丰收场面。 师:从图画可以看出:江南的鱼多,江南的米多,江南的树多,江南的菜多,江南的人民勤劳。 (以上几句话用小黑板出示)你能概括的说一下江南是怎样一个地方? 师:现在我们坐在小竹排上,你的感觉怎样? 师:老师也有一个问题,小竹排明明是在水里游,为什么说是在画中游? 师小结:确实是这样。这里的景色迷人,因此小作者才说《小小竹排画中游》。让我们一齐拍起手来再读一读美丽的江南吧! 三、 赏析拓展: 江南还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配乐播放图片。 出示课件。配乐欣赏江南风光。 师:看了这些画面你想说什么? 师:江南风景优美,吸引了许多人去参观游览,有许多诗人在这里留下了诗歌:出示《江南》
课中操:
1 2
拍拍手,
34
点点头,
56
拍拍肩,
78
扭扭腰
2 2
伸伸臂
34
摇摇头,
56
跺跺脚,
78
跳一跳
910
快坐好
四、 写字指导 :
1、 这个字念什么? 2、 谁来给它找朋友? 3、 这个字有哪些笔画? 4、 怎么样才能把它写好看? 5、 师范写,学生书空。 6、 学生作业展示。
五、江南很美,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把你认为最美的地方画下来。
学生自由读
指名学生读,读对了,其他学生跟读两遍。
全班齐读
学生看见一个词语读一个,读对了就插上红旗。
指名读
生:三句话
生读
生1:鸟儿它唱:我的家乡真美呀,请到我的家乡来吧! 生2:我家乡的人民多么勤劳啊!我家乡的孩子多么的聪明勇敢。 生:鱼儿在水里欢蹦乱跳地游着,一会又跳出水面。 生:我的心里特别高兴,我非常喜欢江南的美景。
生:两岸树木密。
;
生:禾苗绿油油。
生1:小草? 生2:小麦? 生:禾苗长大后会长出大米。 生:江南是风景美的地方,江南是盛产鱼和米的地方,江南真是个好地方。 生:因为这里的景色太美了,比画还美。 生欣赏。 生:这里太美了。 生自读 生齐读 今天上了《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这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句。在备课过程中我想了一些法子去解决这个难点;另外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丽,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当然识字依然是一年级语文课的重点。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主要从以上这几方面来考虑。因此在今天的教学中,以下几点还是比较可取的: 1、课件辅助,突破难点。在讲课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江南,接着给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图,让学生发现江南这边什么多?学生观察的很仔细,一个学生说:水多。另外一个马上接着说:桥多。多好呀把江南小桥流水的特点说出来了;当让又有同学联想到鱼多、船多,这可都是孩子们自己的发现啊,我的图中并没有出现这些场景。因为孩子们说得比较全面,所以我就告诉孩子们江南又被称为江南水乡、鱼米之乡。这样的知识还是要通过老师的传授的。这个时候我觉得孩子们也特别专注。在上课的过程中我又适当用了一些图片,丰富了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得这地方美,我觉得利用课件对于帮助孩子理解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还是很有帮助的,也让孩子充分感受到了家乡的美。重视朗读,读中感悟。其实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课文,别看这么短的儿歌,有些孩子要读上好几遍才能读通顺,所以要读得有感情就更难了。因此在今天的课上我给了学生充分拼读的时间,先做到读正确、流利。在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这样的提问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还是能很快领会到我的意思,说的也不错,这是让我欣喜的。在逐句朗读时采用了指名读、比赛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朗读还是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我想孩子的朗读能力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培养起来的。另外今天让学生根据课题提问,也是第一次尝试,虽然只有一个人发问,但我觉得还是很值得赞赏的,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他们会学会提问。(开学两个多月来,一年级的孩子进步是最明显的,他们从不会到会,真的很了不起了。所以面对课堂的冷场也是我预想之中的。)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12
《小小竹排画中游》是一首简短的诗歌,本节课我主要讲授的是识字课。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面对枯燥的文字,如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是这节课中我所注重的问题。
由于孩子有一定的拼读基础,在这节课开始,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让学生先自已拼读生字,对于不会拼读的学生则是采用同桌小朋友互相教认,这样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在学生拼读完生字以后,老师指名学生认读生字,集体正音,同时又让学生指出认读生字要注意边音、鼻音、前后鼻音等等。采用分组比赛识字、分男女比赛识字、同桌互认、开火车识字等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是激发儿童从事学习的动力。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我在教学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如:摘苹果、闯关。这些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本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有趣。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的兴趣。
另外,这节课上我还让学生能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识字方法。有些特别难认的字,学生都能说出用什么办法记住的,这太令我感到震惊了。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13
我执教的《小小竹排画中游》第一课。在这节课里,我定的教学目标是:认识12个字;引导观察,会写“中”字;能够正确流利第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利用图、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结合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反复诵读,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从而激发学生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
这样的教学目标应该说是非常充实的,但是整堂课下来让人感觉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太多了。
第一,让低年级的孩子在一节课里既要理解课文内容,又要朗读、背诵和识字,这确实在操作中不是非常容易。因此,我感觉学生虽然一直在认字和巩固,而似乎没有学得深和透。我如果把所有生字分成两节课来识记,注重方式方法,效果会更明显。
第二,在让学生理解课文的时候,讲解没有到位,以至于孩子虽然会背诵课文了,但是却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读得没有感情。我自己认为课件的设计在这个时候出了一点小故障是很影响我的心情的。这使我对以后的课件设计提高警惕性。
第三,在汉字的书写指导上,我还存在的不完美之处是,没有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他们自主观察发现;学生进行书写的时候,对学生的书写习惯的养成重视度还不够。另外,在对孩子进行习作展评的`时候,最好能同时出示一些优秀的一些值得大家注意的地方的作品,好让孩子们可以进行及时改正。
第四,板书的设计还要讲究艺术和技巧。我认为在课文大纲的提取上,我还是设计得不错的,但是在生字的展示上就显得凌乱,除了生字卡片是较大的一个原因外,规律的遵循也是需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注意和提高的。
第五,教师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普通话和粉笔字都是一名合格的教师的基本功,切不断加强修养。此外,教师的心态需要调整,遇到公开课就紧张的情绪需改变,怯场是不成熟的表现。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14
这堂课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探求者。教者努力使学生“成为他们获得的知识的最高主人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接受者”,努力“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学会生存》)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倡导和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课堂教学环境,为每个学生创造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积极鼓励学生在与教师、与同伴的平等交流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创新精神。
如在学习本课的生字时,孩子们都能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地思考讨论、交流识记生字:“‘排队’看齐时,手要举起来,所以是提手旁。”“‘排’字,我觉得右边就好象有两排小朋友在排队。”“我知道‘游、流、江’为什么都是三点水旁,因为它们都和水有关。”“‘唱’是要用口的,所以左边有个‘口’ 字。”“‘两’字里边有两个小人。”“‘南’字,我认识。”──(师问:怎么认识的?)──“我看到这样写的,就知道是‘南’字。”“到超市买南瓜饼,包装袋上有这个字”……对以上所有的回答,作为教者的我,不评判对错,不比较好差,只是鼓励“好”或“更好”,并且引导其他小朋友仔细倾听,用心体会、思考,互为学习,互为促进。因为以上的所有结论都是学生积极实践的结果,作为教者的我必须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一切参与活动,肯定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做出的一切努力,肯定他们对课堂教学活动所做出的一切贡献。
我相信,久而久之,孩子们会变得大胆,变得自信,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说,生动活泼,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知识的探求者。
再者,教师的评价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价内涵不光是赞叹鼓励,更注重导学明理。如以上片段的生字学习和识记,因学生生活经验不同,思维方式差异,所以对生字的识记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热情的鼓励,甚至赞叹如和风细雨滋润着禾苗健康成长。再如“你能在逛超市,买东西时,认识生字‘南’,你真的很会学习”“这位同学课文读得这么好,原来是小组内大家互相学习的结果啊!你们小组合作得真好!”……不难发现,内涵丰富的评价能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顺利地开展学习活动。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15
《小小竹排画中游》一课,是一年级孩子学习的第三篇课文,是一首简短的诗歌,可其中蕴涵的内容却很丰富,有些词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是比较难理解的,比如“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这一句;当然识字依然是一年级语文课的重点。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结合我班学生的特点,我在上课前布置了学生预习,我在学前对学生进行了调查,本班有5、6个孩子不识字,其余的孩子对生字以及课文都能较熟练的掌握,针对这种情况,我着重让这几个孩子加强预习,读通课文,认读生字。(别小看这两个要求,拉近了学生之间的差距,对好学生来说,也节约了很多时间)。这样在课堂上我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识字、朗读、感悟。从课堂的效果上看,大部分学生完成的还是不错的。
2、课件辅助,突破难点。在课前谈话时,我给学生介绍了江南,知道了江南就是指祖国的南疆,接着给学生欣赏了江南的风光图,让学生发现江南这边什么多?学生观察的很仔细,一个学生说:“水多。”另外一个马上接着说:“桥多。”所以我就告诉孩子们江南又被称为“江南水乡”、“鱼米之乡”。这样的知识还是要通过老师的传授的`。这个时候我觉得孩子们也特别专注。
3、运用多种方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语文教学中“读”十分重要,要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读出情,读出趣,读出思。因此在今天的课上我给了学生充分读的时间,先做到读正确、流利。在理解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哪些景物?这样的提问是第一次尝试,孩子们还是能很快领会到我的意思,说的也不错。在逐句朗读时采用了指名读、比赛读、同桌读等多种形式,有些学生的朗读还是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我想孩子的朗读能力就是这样点点滴滴培养起来的。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04-02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学反思03-15
小学语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01-08
小学语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5篇01-08
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01-10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02-18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09-01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01-01
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小竹排画中游》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