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雪原读后感(3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海雪原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林海雪原读后感1
1946年冬天,东北人民解放军一支小分队,在团参谋长少剑波的率领下,深入林海雪原执行剿匪任务。这股匪徒是原国民党的败兵,流窜到我军后方。小分队在向威虎山匪窠开进途中,救了一个被杀伤的女人白鸽,并跟踪敌人发现了神河庙老道士实际上是威虎山匪帮的情报员。小分队设下埋伏,抓获了座山雕手下的情报副官一撮毛,缴获了敌匪的地下先遣军联络图。
经反复提审一撮毛和小炉匠,初步了解到威虎山座山雕匪帮的情况,侦察英雄杨子荣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打进威虎山内部,探得敌情,配合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座山雕匪帮。少剑波召集会议反复推敲了杨子荣的设想,迅速据此制订了周密的作战计划。
杨子荣化装成已被消灭的另一伙土匪许大马棒的饲马副官胡彪,只身来到威虎山。在威虎山上,巧妙地应答了座山雕及手下“八大金刚”的多方盘问,并利用座山雕急于扩大实力、扩展地盘的心理,献上了缴获的敌匪地下先遣军联络图。初步得到了座山雕的信任,并被封为威虎山上的“老九”上校团副。
座山雕精心布置了一场“与来袭共军激战”的假战斗,暗中考察这个“老九”是真是假。杨子荣提着枪也冲了上去,很快他就发现这些人只大喊大叫,枪都打到天上去了。他知道座山雕是在考验他,于是大打出手,连着打死几个匪徒,座山雕一看打死了弟兄,便对杨子荣大喊:“行了,老九!这是在演习。”消除了座山雕的疑心,并将计就计乘机送出了所摸索清的情报。
少剑波率小分队进驻与威虎山遥遥相望的夹皮沟,一边发动群众,组织生产自救,组建民兵队伍;一边抓紧滑雪练兵,积极备战。多年来饱受土匪侵害的百姓在小分队组织下,开动火车,用山内的木材换来了生活必需品,李勇奇等一批青年积极参加了民兵训练,拥军爱党、消灭土匪的热情空前高涨。
突然传来了出山的火车遭土匪袭击的消息,被押解的俘虏小炉匠乘机逃脱,去向不。少剑波心想,如果小炉匠逃回威虎山,敌人内部的杨子荣就危险。正在此时,经过多日奔波的“长腿”孙达得,送来了杨子荣传出的情报。少剑波当机立断,率小分队和民兵火速出兵。游击队员们滑着雪毳,箭一样穿行在白皑皑的雪原上。
年三十,威虎山要摆“百鸡宴”,让杨子荣担任值日官和“百鸡宴”的司宴官。白天杨子荣指派着全山的匪徒把威虎山前前后后,摆了六六三百六十根松明火把,说是“山光普照”,还把大厅里里外外安上了60盏猪油灯,说这正应座山雕的六十大寿。他还说服座山雕以大庆为名,要把今年的百鸡宴全摆在厅里,以便于小分队进来一网打尽。座山雕对他的`这些安排大加赞赏。
天近黄昏,“百鸡宴”即将开始,从火车上乘机逃跑的小炉匠逃回了威虎山。杨子荣震惊之余,决心随机应变,先发制人。于是,当着座山雕和“八大金刚”的面,杨子荣利用小炉匠不敢说出自己被俘经过的弱点,嘻笑怒骂,逼得小炉匠前言不搭后语,小炉匠气急败坏喊道:“你不是胡彪,你是共军”。杨子荣很想一枪打死他,与敌人同归于尽,那样他就前功尽弃了。他仍继续镇定自若地与小炉匠舌战,直追问得小炉匠破绽百出,引起了座山雕的怀疑,最终座山雕开枪处决了小炉匠。
杨子荣在“百鸡宴”上八面威风,巧施安排,匪徒们个个渴得烂醉如泥,东倒西歪。小分队及时赶到,杨子荣和战友们里应外合,一举全奸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威虎山的这伙顽匪,战斗取得了全面的胜利。
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为了人民,全心付出;为了祖国昌盛,无言奋斗;为了千千万万的老百姓,忘我战斗。保卫国家的是他们;保卫人民的是他们;抗险救灾的是他们;当灾难来临时,第一个重向前方的还是他们。他们是英雄,是最可爱的人,这不会改变!
林海雪原读后感2
怀着—股澎湃的激情读完了全书,轻轻合上,望着“林海雪原”四个字,似乎是由火热的血所凝成的,衬着封面上的皑皑白雪,显得更加地艳,更加红了。在那上面,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亲切和蔼的解放军战士,为着自己的理想,更为着祖国的伟大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在深山老林中奋斗的身影。此时的雪似乎已同他们的笑容与灵魂,融为圣洁的一体。
对这些战士来说,死,毫不可怕,鲜血,更是为着这一片他们深爱着的土地,为着他们那可亲可爱的乡亲们所流的,它鉴证了一个个赤子之心,它的脉搏将永远在这片郁郁葱葱的老林里跳动。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枪弹雨林,都吓不退他们,因为心中的一把火,一个信念——真正地解放人民,支持着他们在狂风暴雪中一次次站起,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对自己人生的目标,执着地追求着,不畏层层险阻,即使是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地步,也甘愿拼死一搏,或许他们认为:面对自己的人生,那高高在上的理想,唯有拼过,才了无遗憾。就像《老人与海》中的老人,《绝顶》中的.肖顿河,都为着自己心爱的理想而前进,虽然他们最终都失败了,都只在这茫茫大千世界中留下一副白骨或几行轻轻的痕迹,但在任何人眼里,他们在精神上永远是无法击倒的。耻笑他们对生命无谓浪费的人,必定是一个懦夫,因为只有懦夫,才会耻笑勇者,更因为他们毫不明白倾尽自己一生去追求的感觉,也更因为他们没有这种气魄,没有这种理想。邓小平也说过:“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一个没有理想的,便对自己的前途自己要走的路感到茫然,也许,在徘徊上便像迷途的羔羊,在黑暗中消逝。
若没有理想,莱特兄弟不会发明飞机,圆了人类飞向蓝天的梦;若没有理想,袁隆平不可能养殖出杂交水稻,解决中国人多粮少的难题;若没有理想,又哪来中国几千年的悠远文化;若没有理想,中国不会在一次次失败中站起,夺回自己的领土……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有时为了它,历经几多沧桑几多岁月。中国的20xx申奥,世界梦想和平,祈求人性的完美,“众里寻她千百度”,圆了与未圆,又有什么区别,总有下一代继续追寻。
读《林海雪原》经常会感觉到一个词的含义,那便是“集体”。文中的人物,如少剑波杨子荣等,张口闭口不离集体,可谓已经深入骨髓,同自己的生命融为—体了,风里来,雪里去,是记忆拼搏下的一点一滴。“集体”这个词,更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的意境已将不可计数的心融为一体,有着强烈的集体思维的人,头可断,血可留,此志不可改,永远把集体利益摆在第—位,这似乎是—个很奇怪的特性。
汉朝文学家司马迁曾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集体而死,必是重于泰山,小高波正是为着这座泰山而永生。生与死,千百年来有人歌颂有人笑,更有人长叹一声:“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其实生与死只是一线之差,便是有气与无气。有人死得气壮山河,那种人,以着另外一种方式存活,可得其所:有人死了,遭千古唾骂,万人践踏,那种人,为求一丝生机拼命乞怜,却终为土灰。不必太看重生死,该来的时候会来,该去的时候会去,无愧于自己的生命,更无愧于自己在世界上存活,又何必执着于一个想法或一个将来的结果。关天培身上的刀疤,黄继光胸膛的枪洞,都一次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林海雪原》中,讲述的不仅是解放战争初期的剿匪斗争,它所表现出的更是一种智慧,一股勇气,一分人性的美,融合为人类近乎完美的形象,成为一个世界的缩影,化为一片蓝天。尽管有时,乌云阻挡了阳光,但在一阵甘霖的挥洒后,清流依旧,白鸽挂着风铃远翔,叶更绿,天更蓝,阳光在露珠上闪烁。世界的循环不停,美不停。依稀间,昨天也是今天的导航。
林海雪原读后感3
深夜,我合上了刚刚读完的《林海雪原》,不由得心潮澎湃。望着林海雪原这四个大字,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勇敢而机敏的解放军战士在深山老林里与敌人周旋,在枪林炮火之中英勇地前行……。在皑皑白雪的衬托之下,他的身材显得格外的高大,就好像她的身躯与灵魂都与这白雪熔成了圣洁的一体。那情景,久久地在我脑海当中环绕,闪现着。
在与土匪的斗争当中,战士们常常会面临艰苦的环境,有时候甚至是生命的威胁。但是穿山风的狂卷,密集的炮火,都吓不倒他们,吓不退他们,因为他们的心中有能够融化一切的烈火,那就是他们的信念,一个要将全中国解放的信念。正是因为他们有着这种坚定信念的鼓励和支持,使得他们有了战胜一切的勇气,不管面临着什么样的危险和困难,也绝不会退缩,即使经历跌倒,也会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直至最后的胜利。他们坚信只要他们的信念在,就算他们的肉体被毁灭,他们精神上也不会被敌人打败。正如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老人所说的:一个人不是生来就给打败的,你进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老人追求自己的理想,尽管他失败了,可在我们的眼中,他就是不败的英雄。
从腐朽的封建王朝,到新中国的'建立,再到如今繁荣昌盛,国力强盛的中国,这些巨大的蜕变,都离不开革命先辈的抛头颅散热血。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才换取了我们今天的良好环境。而他们之所以能日复一日的坚持自己的信仰,就在于他们具有追求理想,完善人格的上进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把追求理想,完善人格为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看作实现自我需求的最高精神。革命先辈尚有如此精神,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才对。可现如今,我们的一些学生,祖国的未来的希望,却丝毫没有在自己的心中树立理想,整天浑浑噩噩地过着,每天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便万事大吉了,其他时间便沉迷在电视剧及电脑游戏,丝毫不为自己未来的理想而做准备。这样的祖国的花朵,能为我们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吗?能把我们祖国带上更加繁荣昌盛的道路吗?邓小平常说道:“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少年要有理想。”是啊,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会对自己未来,走什么样的路,未来要做什么都会感到迷茫,像只迷途的羔羊一样,渐渐地越走越远,直到走向消亡。理想是人生的灯塔,更是人生的彼岸。唯有它,才让生命的存在变得有意义。
团结互助,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形成团结合作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进步与发展。而在《林海雪原》中,集体是每一个战士心中首位的东西。杨子荣身处匪穴之中,他第一个想到的并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如何将情报安全地送出去,以减少部队的伤亡。他早已将他与集体紧密相连在了一起。不仅是杨子荣,其他的解放军战士也是如此。正是因为他们以集体为中心,有着强烈的集体意识,所以解放军战士才会有战胜一切的大无畏精神,才能完成解放全中国的目标。而现在,集体已越来越成为一个口号。有些人总是打着集体的幌子,而私底下却干着损公肥私的勾当。这也是现在为何腐败现象如此盛行的缘故,而导致这一切是因为人们的集体观念已然渐渐淡化,逐渐地把自我作为中心。而要想让祖国变得更加昌盛,则需要我们像先辈那样把集体放在心上,而不是挂在嘴边。而这也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
《林海雪原》不仅讲述了革命先辈在位新中国建立做出巨大的贡献,而且也在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时刻牢记先辈的付出,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把祖国建设的更加地繁荣昌盛。这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林海雪原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林海雪原心得体会08-30
《林海雪原》读后感09-06
林海雪原的读后感03-02
林海雪原读后感03-28
林海雪原读书心得09-20
林海雪原读书心得范文04-20
《林海雪原》读后感(9篇)09-06
《林海雪原》读后感3篇04-22
林海雪原读后感2篇04-25
《林海雪原》读后感20篇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