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飘》读后感

《飘》读后感

时间:2022-08-30 16:26:1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飘》读后感(6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飘》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飘》读后感(6篇)

《飘》读后感1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写的一篇长篇小说,其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该书以美国南北战争为大背景,以斯嘉丽的情感为主要线索展开叙述。《飘》一经面世,就畅销全球,成为了非常有影响力的一部名著。

  我是在工作之余,看的这本书。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斯嘉丽、艾希利和瑞恩,当然还有玫兰尼。《飘》分为上下两部,当我看上部的时候,只是感觉斯嘉丽是一个绝世美女,很多男人都很喜欢她而已。稍微给我印象深一点的地方就是,她向艾希利表白爱意而被他拒绝时,竟然被另一个男人瑞德听到了,那种情景的设置让我感觉很好笑。但,没想到的是,这个令我感觉好笑的地方竟然为以后所有的情节埋下了伏笔。当我看到该书的下部的时候,才突然发现,这是一本绝世佳作。本来以为故事情节写的太过夸张,但到了故事的结尾,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哭了一遍又一遍。看完整部书,才发现那些我以为夸张的描写其实一点也不夸张。

  自己深爱一个不爱自己的人,而最终却发现自己爱的不过是心中缔造的那个完美的影子。自己深深厌恶的那个人,却爱自己爱的已经没有了爱的勇气。现实中有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我自己就深陷这个怪圈里无法自拔,无法逃脱。书中写的是一桩让人纠结难解的错爱,但是我知道,这样的错爱不止书中独有。

  最近就这样看啊,看啊。人整个进入它的'情节中去了,一个人原本可以无限勇敢的,为了生存可以去寻求,不论心中多么恐惧。

  在我看来一些退缩显得如此……

  该叫时就好好叫出来,不要去掩饰,一个人固守着一些规矩,显得做作。

  纷乱的年代,那么坚强、勇敢的心。

  如果以前拥有过无限美好的一切,当一切化为曾经,要去接受事实。一个人每天来来回回、日日夜夜碌碌无为,无精打采。只会把你继续抛在一边。为了得到生活的眷顾,把心换个环境,从此去继续为像以前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去搏,慢慢靠近幸福。

  当周围需要照顾时,不要胆怯,主动挑起担子,当家的主人。大家需要你,也许你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要冷静去安排。只有自己勇敢、坚强,才能让大家感到依靠。

  依恋赤脚在清澈的湖水中摆动、依恋喷香的丰盛、依恋被捧的骄傲……当一切成为奢侈品时,要主动去承担,别人都看着你,希望从你那里得到安慰。

  有时希望一个强有力的肩膀来帮忙承担一下,但是有时只得自己去面对。

  单调为一件事去搏,看着一天天好转,眼前的一切不怎么昏暗。出现另外的景象。

  合上书,望着天花板,沉默:好像把心里的一些东西唤起来,有关于软弱、依靠、苦难……

  不要,我的家人也不要。即使让我去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作证,我也不要再挨饿了。”在小说的后半部,她为了家人,不惜牺牲自己,坚强地担负起了维护家族的责任,表现出了女性性格中的那种坚韧与勇气,这让我非常敬佩。无论深处多么艰难的境遇,都要勇敢地去面对,一切都会过去,这是《飘》里的斯嘉丽给我最有意义的启迪。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倾注十年心血完成的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刻画了多个个性鲜明的角色,充满青春活力、能言善道、善于交际、任性、甚至稍有自私的斯嘉丽,聪明幽默、眼光独到、圆滑又不失浪漫情怀的瑞德,正直勇敢、忠诚果敢的阿希礼,善良娴熟的玫兰妮等,每个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小说的主角斯嘉丽,她身上的优点很多,缺点也很明显。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当她遭遇到母亲去世、父亲精神失常、家园陷入几近绝境等一系列打击之后,作为一个从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她内心深处却激发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她说道:“上帝为我作证,我是不会屈服的,我要度过这难关。我再也不要挨饿了。

  刚开始看《飘》的时候,总会觉得女主角斯嘉丽本人没有什么高尚的品格吸引我,只是觉得她单纯是个喜欢游玩,喜欢舞会的肤浅姑娘,并整天周旋于那些围着她转的崇拜者和她所欣赏的人。

  当斯嘉丽向阿希礼建议与自己私奔被拒后,便任性的与自己不爱的查尔斯结婚,岂料南北战争却夺取了她丈夫的生命,自那斯嘉丽便成了个带着孩子的寡妇,这对生性活泼好动的斯嘉丽好说无疑是个难以忍受的结果。由于战争斯嘉丽家里变得一团糟,十口人的生活遇到前所没有的困难,这时斯嘉丽开始变得强韧起来,她靠着自己的力量撑起了家中的重担,展现了女性的毅力和魄力。

  在爱情方面,虽然斯嘉丽历经了许多波折,并很久都搞不清自己的真实情感,但最后还是弄清了自己爱的其实是常在患难时给她勇气,让她踏实的瑞特,最终两人还是成就了一段美好良缘。

  “还是留给明天去想吧……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这句是斯嘉丽的名句,其中透着美好的乐观情绪。当我们遇到困难无所适从的时候,我们不妨想想这句,它会给我们力量!

  又一次品读了美国女作家米切尔的《飘》,而其中的女主角也是我最喜欢的人物,她美丽、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对爱情的执着,在他的爱情观中,爱情和婚姻是可以分离的,或者说是精神和肉体的分离,抛开一切地去爱艾希礼,争取自己的幸福,不将自己的爱情套上礼仪、道德的枷锁,她的爱情永远是自由奔放的。

  在她的爱情世界里没有什么为之已晚的,当她彻底地失去艾希礼,失去女儿,丈夫白瑞得也已经离开她的时候,她才感觉到真正爱的人是瑞得,于是抛开心灵上的创伤与悔恨,相信自己一定能挽回丈夫的心。我喜欢她的一句口头禅:“不管这么样,明天又会是新的一天。”她的心灵一直在乱世中闪光!

  米切儿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把郝思嘉以及书中的人物描绘得个性明显,几个主角在性格、道德观等各方面既对比强烈,又互为依存,引出了一系列冲突,产生了许多扑朔迷离的悬念,使故事一环紧扣一环,波澜起伏。在品读作品的时光,我的性情也随着情节同喜同哀,看到好多处不禁让人掉泪。作品留给我的是强力的震撼和一生的感动——

《飘》读后感2

  前言:这个学期读的书杂而多。但是一直放在枕头下面的有两本,一本是《圣经》,另一本是四十年代译本的《飘》。有时晚上两本书一并读,恍惚中会觉得自己在读同一本。的确,西方文学中的好的作品总有一条根在维系。这个根,在我的理解,《圣经》里是对信仰的信任,以及对众人的爱。在《飘》里,是思嘉对她脚下红土的爱。

  找到了根,就找到了方向。

  《飘》的三十四章写道:“当她走上前面台阶的时候,手里还抓住那块红泥……她将手里的红泥拼命的捏着,直捏的它都从手缝里挤了出去。一面她又像鹦鹉似的一遍一遍念着:‘我仍旧还有这个,不错,我仍旧还有这个。’”

  思嘉说这段话的时候,刚刚被战后的希礼拒绝。希礼把陶乐的一?红土放在思嘉的手上,因为他明白,与他自己相比,思嘉更热爱的是这片土地。因为她从小长在这里,这片土地养育了思嘉,那是思嘉的根所在。

  当我读到这一节的时候,曾经臆想过如果希礼和思嘉真正的私奔会是怎样。虽然觉得难以预测,但是有一点我很肯定,他们的生活充满的不是快乐与幸福,更有可能是冲突和不幸。因为,思嘉一旦离开了陶乐,就好像失去了生命力量的来源。她和陶乐的土地在本质上都是坚毅的,能担当起责任的。

  有了希礼的思嘉不一定是幸运的,但是没有土地的思嘉一定是不幸的。所谓的根,我想一定要是稳固不变的。当然,根,可以是爱情,可以是信仰,也可以是土地,只要它够长久,它能够给你生存的希望。思嘉对希礼的爱情不是思嘉的根的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爱情难以长久,因为他们是如此不相像,他们一起生活,就好像把水稻种进了麦田,水稻无法汲取养分,思嘉也不能从希礼身上找到生活的激情。这样一来,水稻很快枯萎,希礼也就成不了思嘉生活的永久的动力。

  思嘉的根是陶乐,因为土地是长久的,当她握住那把红土地时候,她会愿意为这片土地奋斗,不管手段是否高尚。与其说思嘉为保存这片土地付出,不如说是这片土地在激励思嘉为生存奋斗。

  西方文学的根脉有两条,一条是古希腊文明,另一条是希伯来文明,但凡能把握住另两条命脉的文学作品都是长久的,并且充满活力的。文学的意义虽然在于给人以新的灵感,新的启示,但是新从哪里来?从历史里来。那么历史就是“根”。

  《圣经旧约》里说到,摩西带着子民出埃及,想要寻找的不也是自己曾经居住的土地么,《飘》里的思嘉,用尽了各种手段,无非也是要保住自己土地,自己的“根”。

  而能成为根的,必定是稳固长久的。思嘉说:“世界上唯有土地这东西是天长地久的……凡是身上含有一滴爱尔兰血的人总是把他们所居住的土地当作自己母亲般看待的……唯有这东西是这得忙碌的,值得战斗的,值得拼死的。”

  历史可以是“根”,因为既成事实无法改变。真理能成为根,因为真理是永恒不变的。(这也是《圣经》能够长久的原因,因为它揭示的是真理。)。有了稳固的根基,基于它上面的成长才能顺利。

  《圣经马太福音第七章两种基础》说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装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装着那房子,房子就到他了,并且倒塌的很大。

  但是令人痛心的却是,环顾四周,现在越来越少的人真正的注意自己的历史,自己生活的土地。就拿人大这块土地来说,一个月前,我曾经想探寻我们现在生活得这片土地的历史,但是,当我真正着手做的时候,却发现周围无人可问,老师,同学,居民都对自己脚下的历史一无所知,他们会看到人大的古柏森森,看到校医院后的石羊石马,会为明德楼施工时挖出的古代石人感叹一番,但是他们能做的仅限于此。没有人想进一步的问。其实,一个多月前的我也是这样恍惚和无知。但是一个月前,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茫然,并开始解决自己对脚下土地的茫然。

  于是开始查找图书,找到了些端倪,但是可笑的是核心资料的活得却不在校内资料,而来自历史文人笔下的北京城,周作人笔下的海淀,鲁迅笔下的北平……

  我们的校史馆里,有当年上课的马扎,又当年上课的黑板,却从不过问这片曾被圈地给人大,提供人大生存空间土地的历史。

  根找到了,方向才能确定。就像是没有原点的坐标系,永远难以描述点、线的位置。思嘉找到了她的根,所以她以后的一切行动有了方向,有了意义??让自己和家人、朋友过活。

  没有根的人,找不到方向。

  记录历史=永恒

  作为一名准新闻人,某一天翻阅报纸,却升起的把它扔进了垃圾堆,说:“新闻都是垃圾!”言辞虽然有些激烈,但是现状却大致如此。报纸上的东西有几分是真实再现我们现在生活得社会呢?新闻不能再现,只能诉诸文学,所以文学作品能永恒,新闻作品很少永恒。

  《飘》所记录的人,历史,不管其格调是高是低,却真实地再现了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真实面貌,百年后,千年后,人们想要了解这个时代,必定会翻阅到它。因为它虚构的只是内容,真实的`是整个时代的面貌。

  历史中很多东西是转瞬即逝的,我想,许多年以后,人们一定不想看今天的《无极》和《十面埋伏》,因为它们一方面在虚构,另一方面从中根本看不到现在中国的特征。有看电影的一个小时,后人宁愿看看《封神演义》、《隋唐演义》,或者《史记》。

  新闻报道的东西,也大多是转瞬即逝的。这样一来,它所关注的角度就低了,所写的东西虽然是历史,却是残破的历史。它只求今天能有独家,对于明天发生什么完全不能准确预知,而文学展示的是全景,它的定位是一本书的容量,一个月的仔细阅读时间,还有永恒的价值,比如,如今普通人想要了解南北战争时期的美国,会想到看《飘》,很少去翻阅那个时代的报纸。

  前段时间,想要找一本有关顾沟的书(顾沟是我们学校陶行知研究会支教的地方),图书馆里对我最有帮助不是哪个学者的农村调查报告,而是一名远行的作家记下的他在当地的日记(书皮是黑色的,但作者和书名很模糊了)。但是根据这本书的新旧程度可以看出来少有人看,因为九十年代中期的书,现在还是很新。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圣经》里的话:“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也是款的,路也是大的,进去的人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找着的人也少。

  现在一部分书在记录历史,却没有人关注,有可能他们进入的是窄门,但是窄门确是通往真理的,走这样的路才能得到永恒。

《飘》读后感3

  大学時期看的电影印象已经模糊。花了三个星期看完了这本巨著,全然是新的旅程新的探索和新的感触。

  说实话,战争初期的故事我是不怎么喜欢的。我和思嘉一样对战争没有多少敏感性,也不怎么关心。前面一部分却恰恰是战争贯穿了所有的聊天和所有的场景。

  我也不喜欢思嘉,她貌美可是她任性——为了赌气嫁给一个自己根本不爱的人,她自私自利——不惜连自己妹妹的情人也抢,她叛逆——她妈妈教给她的东西她从来不作为她自己的价值判断,她爸爸的忠告她从不认真考虑;她狂热——她爱一个已经跟她明明白白说了不爱她的人,甚至根本没有考虑自己为什么爱他;她很笨—除了跳舞参加宴会吸引男人,没有任何别的精神寄托……她并不比任何的别的城里的女孩子更加具有鲜明的个性。

  可是当北方佬占领亚特兰大,当她得知她唯一的精神寄托——妈妈可能生病的時候,她可以冒着一切生命危险不顾一切要回到她的农场的家去。当她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已经被北方佬蹂躏的农场時,她唯一爱过的女人妈妈已经去世,她的爸爸已经疯了。就在当晚,她360度转变,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成熟起来,挑起了全家的重担。亲自去找食物,亲自种棉花摘棉花,指挥一整个老弱病残而且非常不团结的家庭,还要面临北方佬軍隊的骚扰,面临源源不断来投靠的南方溃军。她严厉、严谨、粗暴,充分发挥了一个管理者的才能。当她的柔荑玉手起满老茧、她的纤纤玉足起满血泡,她再也没有漂亮衣服可穿的時候,她勇敢、坚强,成为整个家庭坚强的后盾。甚至当她得知农场将有可能因交不起高额税金而不得不被拍卖的時候,她使出全身力气,不惜再次利用卑鄙手段去诱惑瑞德,失败后又转而抢走妹妹苏伦的情人嫁给了弗兰克。这个转折以后,思嘉不再是那个上流社会的娇娇女了,她的性格丰满起来,她的形象立体起来,她的行为虽然一如既往的现实可是她有自己牺牲和奋斗的更高的目标了。当然也因为有了她害怕的饥饿,她拼命抓住她能抓住的——赚钱。思嘉是为了生存可以迅速适应社会让自己留存下来的`人。从此以后,钱是第一位的。

  当爸爸去世后,她再次回到塔拉农场,意味着她人生的第二转折又要来了,艾希礼第一次让她清楚了他因为自己的正直和上流社会人所具有的高尚,所以即使再爱思嘉也会保留对妻子的忠诚并因此严词拒绝了思嘉的私奔表白。但是让思嘉发现他的确对她有爱以后,她的心里更加热烈地爱着他。甚至让媚兰帮助说服艾希礼去她的木场工作,把艾希礼系在自己的裤腰带上。艾希礼软弱无能,只能适应和平年代,時時刻刻逃避现实。但是正因为如此也给思嘉带来心里更多的奢想。

  和瑞德结婚后,经历短暂的快乐后,思嘉开始重新燃起对艾希礼的狂热,为他而拒绝和瑞德同房,在媚兰准备艾希礼的生日宴会前被艾希礼的妹妹在木厂抓住他们搂抱在一起,可是除了媚兰和瑞德支持她并为她在公众面前营造舆论外,艾希礼却躲在背后。直到媚兰去世将艾希礼托付给她的時候,她看到了艾希礼的软弱无能和逃避现实。她说,她人情了自己一直爱的是自己的幻想,而艾希礼是一个洗干净用银盆装好送给她也不要的不值得爱的人。她终于在一路莽撞和盲目追求中明白了自己的内心需求,可是瑞德却走了。

  全书对思嘉的性格分析得很饱满,可是看完以后不禁怅然:爱情是什么?

  思嘉对艾希礼的狂热犹如是人生的初恋吧。总有那么个人他不一定帅不一定完美甚至已经结了婚了,但是你就是爱他。听到他的声音就激动,看到他的眉眼就开心,闻到他的气息就激动……哪怕他明确说过了他不爱你。这样的一个人也许是现实中的,也许是虚构的,但是他满足你所有的期望却又得不到。我们也许感慨思嘉爱了一个错误的人却又失去了一个正确的人。但是在思嘉两次嫁人的時候,瑞德对她的感情其实又何尝不是思嘉对艾希礼的那种感情呢?

  再说瑞德,他高大魁梧帅气成熟又有钱还懂女孩子心理也非常懂得社交技巧,历经女人无数,可是他爱思嘉。或许是因为她比思嘉大接近20岁,已经经历过无数事情才会显得如此专情吧。

  瑞德是成熟的,他懂得自己想要什么,也懂得分辨什么是表面的伪善和内心的真实,他明白在一个乱世该怎么生存是最有利的,而且他一眼就能看清楚人家内心里想什么。所以他一眼就看出他和思嘉是一样的人。但是他为了一直处于把控的地位,思嘉永远都只有被他嘲弄的份儿。他不能对她说爱她,因为如果一旦说了,思嘉就会利用他的爱来操纵他。他是一个不愿意被人控制的人。

  他对她的爱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包容。他看着她嫁给查尔斯当了寡妇,他把她从服丧的郁闷中解救出来。他時常借着去探望家人的缘故去探望她。他在战争物质奇缺的情况下以巧妙的方式援助她们。他冒着生命危险去为她抢马送她出城。又看着她嫁了第二次。可是仍然借钱给她,支持她。在她没有马车夫的時候每天都以路上偶遇的方式去帮她赶车来保护她。可是在言语上,他仍然极尽嘲弄以让她能傻傻地接受。

  但是即使是这样一个人也需要被爱。他明确要求借钱给她开木厂却明确要求不能用这个钱支持艾希礼。他看到她在自己怀里叹气就知道她把他当成了艾希礼,他受不了她处处维护艾希礼,尤其是她为了艾希礼要和他分房睡以后,他一切明了于心却未曾半点吐露自己的痛苦。

  最后媚兰去世,他知道思嘉可能会提出离婚而投入艾希礼的怀抱,于是抢先提出了要走的理由,并且因为女儿的死,他已无所寄托。所有的爱都消耗殆尽。即使思嘉翻然醒悟也没法挽回。

  看到这个结局的時候,我唏嘘不已。其实思嘉一直没变,一直都是享受着瑞德的爱,直到后来爱上他。而瑞德开始也一直没变,一直爱着思嘉,可是最后却不爱思嘉了。这爱真的是会变是会错位的。当你爱上的時候,他没爱上,当你爱上了,他却走了。故事虽然是开放式的结局,但是人物的关系却已大大发生了变化。是爱太短暂还是人太嬗变?是爱太琢磨不透还是人太自私?究竟有没有爱?爱究竟能存在多久能保鲜多久?……

  我想这就是本书留给我的无尽的思考。

《飘》读后感4

  《飘》是由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创作的,她于一九二六年起着手创作《飘》,历经十年,才于一九三六年完成这部一百万字的鸿篇巨著。

  《飘》展示了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动乱的社会现实,以“乱世佳人”斯嘉丽为主线,描写了几对青年的爱情纠葛。斯嘉丽年轻貌美,但她所作所为显示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某些本质特征:残酷、贪婪、自信;为了振兴家业,她把爱情和婚姻作为交易。三次婚姻没有一次处于真心,后来才终于明白她一直念念不忘的艾希礼懦弱无能,才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是瑞德。

  斯嘉丽的一生起伏跌宕,她出生于一个美国的南方大家族,她美丽超群,敢爱敢恨,身边追求者无数,她喜欢英俊迷人的艾希礼,但艾希礼却与他的表妹媚兰结婚。斯嘉丽一怒之下与媚兰的哥哥查尔斯结婚,不久美国南北战争爆发查尔斯战死。从此,斯嘉丽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小生活的庄园变得满目疮痍,母亲死了,父亲疯了,仆人惊慌失措??但这一切并没有打倒斯嘉丽,她展现了坚强的一面,单独的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这是潇洒豪放,干练执着的瑞德出现在她的生活当中,并对她进行了热烈的追求。但是斯嘉丽却依然迷恋艾希礼,令瑞德伤心欲绝。后来斯嘉丽明白艾希礼不过是一个庸人,但当她再想挽留瑞德时,瑞德已心灰意冷,离她而去。在书

  的结尾,坚强的斯嘉丽并没有消沉决心,决心回到庄园开始新的生活。

  本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应该是在对人物的性格特征方面的刻画。

  斯嘉丽,在那个战乱纷争的年代,作为一名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能为自己的土地争取到最大的利益,除了聪敏、智慧、还有勇气、毅力与责任心。她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在什么困境中都能生存。她不完全依赖于男人,是个积极进取且新手承诺的女性。当然,仅有有点而没有缺点的认识不完整的,也是不存在的,本篇小说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有她身上所暴露出来的人性的缺点。她自私、虚荣和冷漠等,让我们感觉这个人物形象很真实,虽然“不完美”,但却很丰满。

  媚兰,她几乎具备了东方女性所有的优点,外柔内刚,贤惠温婉,心地善良她往往只看到每个人最好的一面,并给予善意的评论。她是忠诚的对自斯嘉丽始至终赤胆忠心,无论在什么时候她一直在身边鼓励她帮助她,只要斯嘉丽需要朋友她就会一直在身边,在一起奋战的十几年里思嘉已经离不开她了斯嘉丽只给了她一点点她却用了一生去回报记得媚兰曾经说过,无论发生什么,我会一直爱你,就像现在这样,直到死去有了这样一个朋友一生还有何求呢?她是友善的对周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哪怕是为人所不齿的瑞德也庇护有加 1863年以后除了媚兰,没有人愿意接待瑞德而她总是对人说瑞德也是上等人战乱中瑞德因为没有参战而更受鄙视而媚兰却因为他曾替她打听艾希礼的消息更加的庇护她并公开宣布:只要她活着,他就永远是她家受欢迎的客人,无论别人怎么说他坏话都不介意她是恬静幽雅的无论世界发生怎样的事情她依然镇定,当看见斯嘉丽杀死北佬,她没有惊慌失措,还帮忙收拾尸体,搜查钱财,擦拭血迹,当她身体虚弱没人下地干活,她放下过去受过的教育和优越感,拖着虚弱的身体下地干活,

  在受伤时依旧保持着美德的信仰在吃亏时仍然绽放纯净的笑容始终安平乐道的媚兰虽同样经历了战争与死亡,眼神却永远那般温柔、恬静,就像疾风暴雨的黑夜里,两只点燃的蜡烛,仿佛那温暖的火焰,跳跃着力量与希望。媚兰临死都是面带微笑的,她恳请斯嘉丽照顾艾希礼和孩子,并不让她知道,并劝她善待瑞德,这不是一个圣人是什么,真是让人垂泪。

  瑞德是一个复杂的人他有良好的教育,也很善良却和时代格格不入。他有锐利的眼睛,知道战争南方必败并利用小聪明在战乱中挣了不少钱他对国家同样有热情,即使他知道必败无疑,却仍在最后关头入军,他活得洒脱,即使有战争他很少去顾及别人的想法,不会在社会舆论中挣扎,所以他没有娶那位因为受到某种意外事故干扰为能把她在天黑之前送回家的女人,并在自己枪法更准的情况下杀死了她那凶暴的兄弟,如果他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情况就不会这样了,但他没有但他的沉稳聪明和死不服输,造就了最后的结局。他爱斯嘉丽,了解斯嘉丽,但他从来不说,只通过行动表达,而斯嘉丽并不了解他,最后。他一次次失望了把所有的希望放在女儿身上,最后女儿也遭遇不幸最后他最尊重的媚兰也死了,他只有在媚兰身上才看到自己的“圣洁”。媚兰的死让他彻底绝望,不再争取。但他的男性形象被许多女性所推崇,因此,瑞德一号的形象塑造的也相当“完美”。

  从这篇小说中,我们不仅要学会如何的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用自己的智慧与毅力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挑战与困难,还要学会珍惜身边的人对我们付出的感情,不要失去之后才懂得珍惜,到那时,悔之

  晚矣。因此,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每一分来自他人的唉,也尽量用自己爱去回报爱我们的每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的生命留下过多的遗憾。这本书是以这样一句话结束的:“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另一天了。”我很喜欢这句话。它告诉人们,不论你今天取得了何种令人骄傲的成绩,都不要炫耀不止;不论你今天遭遇何种巨大的失败,都不要从此自甘堕落。因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生活变得越来越忙碌,无形之中我的生活节奏也快了起来。但是,无论多么快的生活节奏也没有让我忘记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而正是这繁忙的生活和快速的脚步,让我更加明白了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生生不息的,都是具有勇敢、坚强和永不停歇的精神和信念的。在短暂而漫长的人生旅途上,我愿像《飘》中的男女主人公那样,怀抱着热爱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带着坚强、无畏、勇敢、开创的心追求新的生活。

《飘》读后感5

  我最喜欢的作家叫独木舟,一个小有名气的85后伪文青,比起那几本魅丽力推的青春小说,那封写给韩寒的长信更让人对她印象深刻。

  这几天在重读她的游记《我亦飘零久》。这是一本超乎想象的游记,直到现在我都坚持这是我读过的游记中最真诚、最打动人心的一本。我喜欢这本书喜欢到甚至放言,看了这本书,别的游记就成了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没有办法,这本书里的情绪和情感太真实、太清晰,以至于让人不得不直面人生中的那些孤独和那些求不得。在一篇介绍新作品的文章里,独木舟提到王巧琳问她为什么那些心理描写如此真实。她回答,因为亲身体会过。“如你所知,真实的东西永远有一种难以言明的感染力。”。

  至今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补习班最难熬的那段日子,一边与全班为敌,死死对抗着同学的这种不满和厌恶、针对与排挤,一边像个陀螺一样复习、练题,应对着波动的成绩带来的压力,像一只蜗牛,背着沉重的壳,缓慢而艰难地行走、成长。

  在那段几乎已经触底的日子里,每天坚持读一点点这本书就是最大的抚慰。从来没有一个作家能够替我发声,把那些岁月中沉淀的伤痛、那些青春生硬粗粝的孤独付诸文字,一字一句地描绘出来。那些从小人见人爱,学习、人际顺风顺水的人永远无法明白,一个人成长、对抗、战斗的感受有多孤独、多无助、多绝望。

  你坚信自己没错,却得不到任何认同,于是只能选择全副武装地战斗、抗衡,披荆斩棘地获胜也好,遍体鳞伤地落败也好,都是一个人在面对,毫无退路可言——认输吗?求饶吗?那样只会换来更多的冷眼、嘲笑、讽刺、轻蔑。如果转身是悬崖,粉身碎骨我也跳,可惜,我的背后只是一片虚无。

  再后来,进了大学,每次心情不好就会翻开它读几页,浮躁静不下来的时候也会重读,它能让伤痛在共鸣中得以修复,也能轻而易举地抚平我的毛躁和不安。

  每个人都一根关键时刻的救命稻草,这本书就是我的那一根。

  我一度认为别的毒药用“信仰”来形容独木舟过于沉重,后来发觉,她之于我,也是这样的存在,她是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支撑着我一步步走了过来。

  这本书,它不写任何攻略,不详细刻画任何人的穿着,它只是记下了一个内心痛苦而丰盛的女子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出发、观察到了哪些打动人心的细节,引起了她怎样的联想,勾起了她怎样的回忆、带给她怎样的冲击和感悟。

  这本游记写的不是人也不是景,是一个女子真实的心路历程,是一颗伤痕累累的心在一路颠簸中寻找和修复的漫漫长路。

  如今重读这本书,心绪已经有了很大不同,随着阅历的增加和自我认知的深入,对这本书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初读这本书,内心是座活火山,满是惴惴不安的伤痛,时不时会喷发出来,旧伤未好新痛又添,每一天都是一场战役。如今内心变成一座死火山,伤痛积淀成养分,笑也好哭也罢,不过是一种经历,渐渐有了处变不惊的定力。

  当时以为跨不过的坎儿,已随着时间慢慢风化,变成一粒粒尘埃被风吹散,很难想象当年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到半夜的边缘少女会长成现在这个就算天塌了也有人一起顶着的元气萌货。那些自怨自艾、躲在角落瑟瑟发抖的时光就这么一去不复返了。

  当从阴霾天走了出来,再读这本书,开始慢慢地有所思考。某些伤痛是真的过不去呢,还是不愿正视、克服呢?

  每个人都需要有直面过往、直面伤痛的勇气,这个作家的勇气让我钦佩也鼓励着我坦然面对自己的回忆。

  可以面对以后是不是就可以试着修复呢?那些曾经流下的血和泪凝聚成文字,成为那些同样孤独的人的慰藉,同样也可以是一股更强大的.力量冲洗着心灵的斑点、洗涤着人生印记上的污垢。

  我当然知道逼着一个病人去求医是一件多么残忍多么而极易起反效果的事,可若不是这样的残忍、这样的逼迫,若不狠狠痛这一次,伤口就会糜烂、发臭、直至腐朽。然后呢?看着它们干瘪、衰退、死去?从此心底是一片沙地,再无生机?

  不得不承认独木舟选择了很多人向往的方式疗伤,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她的勇气和资本,我们都只是尘世的一株草芥,终究被凡事纷扰、为世俗牵挂。

  能够上路固然好,若是没有那个机会,我们也可以有别的选择。正视然后与之抗衡,生活本就是一场博弈。能不能赢,取决于能不能真正面对。

  很多自我认知的文章都在重复,真正的幸福和安全感要考自己才能建立,一个没有自我的人永远无法得到真正的安宁,却鲜有人说一切的本质。他们都在说,他们说,执行力决定了一个人的成败,他们说你要自己去建立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把我们需要的方法早早地准备好了,等着人们使用,却忘了告诉人们在使用前要做哪些准备。

  更可悲的是,大部分人只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靠自己”指的不是努力工作、不断对外索取物质、金钱、名誉来填补内心的空洞,它指的是凡事不对外求,对内求,尊重自己的内心,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这么看来,那些作者似乎在教人们如何“自私”。

  其实不然,自私指不为他人着想、只考虑自己的欲望。而“对内求”意味着为自己而活,了解自我真正的需求,尊重自己的感受和意愿,寻求自己对自己的认同。

  然而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明白不了,他们之所以得到了方法却得不到真正的幸福,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选择正视。

  我们生活在一个很奇怪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不允许吐槽和发泄,若一个人过于真实地表达出自己对生活、对命运的种种困惑和不解、烦恼和忧虑,会被视为负能量过多而遭到排斥、挤兑甚至嘲笑和厌恶。在这样一种环境下,人的痛苦只会增加和放大。原本应当放发泄的情绪未能有适当的出口,只能在心里挖个洞藏起来,堵住。等到那些不愉快的记忆发酵成了一汪一汪的苦海,人们也就丧失了原本的快乐和幸福。

  我曾经以为方式和方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良药,直到今天才发现,真正的那味药叫正视。

  我想这样大概就能说通了,只告诉你怎么去处理问题,却不引导你看见问题的根源。文字也好、书籍也罢,终究只是远方的太阳,提供希望却不告诉入口在哪儿。我们真正需要的却是一盏蜡烛,指引我们找到路的源头。

  而独木舟这本书的魅力和价值就在于,它看似消极且矫情,实则用一个真实、鲜活的案例向世人证明:正视内心的伤痛和苦难,远比想象中容易和轻松。

《飘》读后感6

  作为中国人,读历史时,一到近代史时难免读着憋气,那被列强痛扁的故事让人每每不忍卒读。而一提近代海战,自然想起了北洋水师,想起了甲午战争。记得小时看过一部电视剧就叫《北洋水师》,那片多少给北洋水师的覆灭涂上了一层悲情色彩,如丁汝昌,刘步蟾等的形象也还算正面,而在这本《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中,现实可能更令人沮丧,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居然没有击沉一艘日本大型战舰;而丁汝昌是一个不懂海军军务,却热心纳妾无能指挥官;甚至连邓世昌与爱犬同沉海洋的这样一直以来的煽情故事都换了一种角度看待:在卫生要求较高的军舰,一个指挥官带头带狗上去是不是说明了些什么问题?当然,本书的内容不只是局限于甲午海战那么简单,它从1861年讲起,直到辛亥革命结束,以详实的资料介绍了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史,在阅读的过程中,有希望,有失望,有悲壮,有窝囊,有理性,有荒唐,因为已经知道结局,所以即使在读到中国海军的高峰时,我也没有欣喜之感,因为我知道接下来的重创,不管怎么说,旧事已去,再回顾那段历史仍然有很多令人感触之处。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关于中国为代表的所谓“黄色文明”和如英国为代表的“蓝色文明”的比对,当然,比对的结果往往说出“黄色文明”的诸多坏处,尽管我们也曾辉煌,但是在成王败寇的价值观看来,近代以来中国被列强痛扁的事实就是文明缺陷的铁证。必须承认,或许因为有广袤而相对物产丰富的大地,中国人对海洋没有欧洲人那样的憧憬,自然对海防的观念也仅仅停留在近海防御阶段,而非走向大洋。在本书中,作者多次谈到中国当时的精英阶层的海防观念的局限性,看的出,在谈到这些观念问题时,作者有些恨铁不成钢的焦灼,仿佛有种要重回过去向当时的达官贵人们大谈马汉的痛心疾首。同时,作者又是理性的,大多数的篇章中,他以平和的笔调叙述着中国近代海军的故事,对其中的令人痛心和可歌可泣之处都只是隐隐表现出一些思想感情,而没有太多煽情的笔调。所以,读此书,你不会悲痛无比也不会激情澎湃,作者很好的把握了度,因为他要写的是一本客观的史书而非电视剧本,对于读者来说平静的心情下也更能把握历史的脉络,去梳理一个颓势尽显的大国的海军梦。

  作为近代中国海军的代表,北洋水师仍是本书着墨甚多的部分,但是我更大的收获还是在于获得了如南洋水师等一些平时被忽略的部分,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在我看来,这些“互动”反映出了更多近代海军兴衰的元素。比如,海军在当时究竟处于一种什么地位,显然,由于近代外患是由海洋而来,清朝上层对海军是有所冀望的,但是在海军的投入上他们多少带些投机心态。以为,只要建立一支船尖炮利的海军就可以解决外患问题,所以,起初照猫画虎的引进了一些列西方的海军建军经验,比如设立海军学堂,聘请外教,设立船厂,但是慢慢的失去耐性,比如不再耐心积累造船经验,而是转向大规模向外购船,更别提后来的军费挪用。而更令人痛心的.是,海军往往成为各方势力权力争夺的棋子,南洋水师和北洋水师之争便是这种矛盾的突出体现,最终南洋水师成为受损一方,实力迅速被北洋水师抛开且不再有太多增强,这也是中法战争中南洋水师惨败的原因。谈到中国海军的衰败,很多人往往从甲午海战说起,我认为,南洋水师的失败才是重要的转折点,它把中国海防思想的落后,士兵训练的低下,海军内部矛盾的严重的集中反映,更致命的是它对中国人对于海军信心的打击很大,南洋水师的如此不堪一击难免不对李鸿章后来在指示北洋水师的保守举动有些影响,李鸿章在压制南洋水师的同时也为北洋水师之败埋下了伏笔。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所以,本书的核心仍是当时参与中国海军的一个个人,本书作者在对人物的评价上一如本书的总体风格,平静而客观,他大量引用人物之间的通讯和相互评价、历史记录等等来反映人物的言行和效果,本人只是点到为止的做略微的评价,把思考的空间更多留给了读者。事实上,由于有详实的资料,所以读者往往在阅读中便可以获得自己的答案。你会发现很多人物历史上真实的一面和我们往常接受的符号化的人物多么的不同,比如李鸿章,这个一直以来争议不断的人物,过去仅在甲午海战领域,人们记住的往往是他的避战策略和后来春帆楼上屈辱的《马关条约》,可事实上,同样是他,积极推动中国洋务,积极建设中国海军,当甲午战败,只知夸夸其谈的“清流”们推脱谈判之责时,也是他顶着社会甚至家族的压力坐在了注定受辱的谈判桌前,当大家指责他签署卖国条约时,没有看到他作为谈判者也是秉承上层老佛爷的旨意 ,没有看到他在谈判期间受到枪杀,没有看到他据理力争为国家利益做的最后抗争。作为一个在那个时代看的更远,同时也受到局限性看的不够远的人物,李鸿章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值得研究的人物,关于他的争论注定将继续。

  中国近代海军的历程实际上也是中国近代的现代化尝试的历程,在今天看来,我们可以事后诸葛般的说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但是尽管最终失败,在那国家岌岌可危的时候,那些为此做出尝试的人仍是值得尊敬的。本书作者姜鸣一个令我很欣赏的地方,就是在本书中他没有一个后来者居高临下般的激昂文字,而是很诚恳的于平实的记述中探讨中国这段现代化的进程,他没有太多感情的外露,更多是对历史的尊重。我们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极力描述那时人多么腐朽无能大哭大骂的作品,也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渲染那时的一场场败仗中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故事(有些甚至是杜撰)的作品,缺的恰恰是姜鸣这样扎实的史书,这样真正反思历史的好书,所以,我向作者表示尊重,这本读来让人心里波澜不惊的书给予我的收获更大,这是那些“酣畅淋漓”之作所不能比拟的。

【《飘》读后感】相关文章:

雪花飘作文05-29

《飘》优秀心得04-10

梨花飘作文03-01

飘优秀作文03-18

《飘》读后感07-25

《飘》经典读后感03-29

飘的读后感09-08

《飘》读后感05-12

《飘》读后感08-14

《飘》的读后感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