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教学反思(通用18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家》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
如果说语文课是以知识为线索,那么思品课就是以感情为线索。《我爱我的家人》就是一篇感情极为浓厚的思品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通过感受爱,思考爱,体会爱,回报爱,升华爱五个环节,来达到让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能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向长辈表达自己的爱、自己的心意,从而学会感谢他人、关爱他人的目的。
爱是人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但它又是无形的东西。每个孩子无时不刻都在家人的关爱中成长,他们把家人对自己的爱当成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很少会去体会家人的爱。其实妈妈一个小小的拥抱,奶奶一顿可口的晚餐,或者是爸爸一个严厉的目光,都代表着家人对孩子的关心。但这些如果不是用心地去体会,孩子无法感受到家人对自己的浓浓爱意。为了让孩子更能感受到这些爱,我在教学中设计用天平来测量爱,把无形的大爱转化为有形的砝码,让学生通过天平两边力量的对比,深刻感受到家人对我们的爱是永远无法回报的,从而刺激他,从小体谅家人,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进而学会爱自己的家人。
在每一次试教中,大家都会给我提一个问题,环节设计得很精彩,但是对课文的深度挖掘不够深。在最后一次上课时,我用的是四年级的学生,而且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班级,所以备课时我一直在想如何把这堂课深度挖掘出来。其中我认为做得比较好的“我对家人的爱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举动”这一环节,在这个环节的教学上我是让学生打开课本直接看图来理解的,学生说这四幅图,我对学生进行评价。其中一幅图是有说一个孩子对家人谦让,之前我一直都没有说到这个阶段,因为不知道如何说到这个深度,所以只是教学知识停留在孩子爱奶奶的程度。但在这节课上我突然想到,孩子把最好吃的菜夹给奶奶,不和古时候的孔融有些相似吗?于是我的表扬语马上换成:“谦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同时也是爱的表现。”这样既有了深度,也可以让我的表扬语更为丰富。
在最后一个环节升华爱中,我在和学生交流要用什么方式来回报家人的`爱时,我临时加入的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生的感受引起了一个共鸣,所以整个班级的孩子都被我感动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骄傲极了。但是也正因为我没有提前设计好,所以在组织语言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如果再斟酌一下语言,相信可以把这个环节用得更好。
有人说:“教学就是一项有遗憾的艺术。”所以我在本堂课中也有一些遗憾。课前过高估计学生,所以当学生没有回答出我的问题时,我没有很好的组织语言来引导学生,希望下次课能做好一些。通过这节课,我更为深刻的理解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体会到教案不是死的,要随着学生的不同而变化,解决的办法只有多听课,多研究,多总结,争取下堂课上得更好。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2
集体舞《我的家乡日喀则》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对于这节课的教学说实话开始我没有什么把握,尤其是面对外校学生就显得有些紧张。在设计教学时,我反复琢磨究竟是用一课时完成还是两课时,最后我还是决定用两课时完成,因为这节课的重点是感受歌曲的情绪、难点是让学生学会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作,所以第一课时我安排让学生们先学习《我的家乡日喀则》这首歌曲,充分感受藏族歌曲的风格,再让他们初步学会两个藏族的基本舞步——退踏步,这样就为学生在第二课时学习藏族踢踏舞的动作做了充分的准备。有人曾说过“美的情感,看似无形却有形,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微小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学生注重模仿的焦点。”这句话在这堂课中就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正式上课了,我首先让学生唱了自己喜欢的歌曲,因为我觉得我们不应该局限于课本,而应该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这样就使学生们对我的音乐课有了兴趣。我形象的导入,一下子就把他们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一直在跟着我的思路,孩子们的兴趣、情绪一下子就得到了释放。
歌曲学得又快又好,这就为我们学习藏族舞的基本动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也积极的`为孩子们创设一种能激发他们积极性、创造性的环境,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来指导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最后藏族舞基本舞步的学习也大大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学生刚刚接触藏族舞蹈,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学生情绪高涨,显得课堂秩序有些乱。由于时间的关系,两个藏族舞的基本动作,有的学生没有完全掌握,教师没有给予充分的指导,我觉得这是我这节课不太成功的地方。
下课了,学生们都围着我让我给他们签名,问我是不是真的还会给他们上课,我感觉和学生真的成为朋友了,所以我认为这节课我上的还是成功的。在课堂中我始终保持着对学生“美”的感染,情感的交流,所以学生们的表现很不错。新的教育理念指出:“淡化教育活动中赤裸裸的知识传授过程,代之以师生双方主动投入、互相吸引的情感交流活动”、“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人的发展为本”,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更加注重新课标与教学实践的结合,让音乐课更具魅力,感染学生!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3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高二(9)班准备在艺术节合唱比赛中演唱的曲目。我在和学生排练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感想。
怎样能让学生唱好一首歌、喜欢唱一首歌成了我追求的目标。高中的歌唱教学,仍然是基础音乐教育的性质,音乐审美教育理应是音乐教学的核心环节。因此,它不但要注重歌唱实践,也应该注重音乐鉴赏。通过音乐鉴赏,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地域风格和民族风格。
在《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歌唱教学中,我除了让学生在演唱《青春舞曲》这首歌上下功夫之外,还在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八骏赞》、《乡音、乡情》、《阿瓦人民唱新歌》、《曲蔓地》等歌曲上下了功夫,在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地域风格和民族风格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理性认识,他们不仅知道了形成这种音乐风格的深层原因,还适度拓宽了自己的文化视野。学生很喜欢这种学习的方式,因为这些歌曲都是他们比较熟悉的,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通过欣赏这些不同民族风格的歌曲,学生能正确的把握《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风格,他们把精力投放在表演音乐、对音乐艺术目标尽力追求和作出正确反应的方向上来。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不是浅尝即止,而是对音乐进行充分、完整的感受、体验和表现。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4
品德与生活的要求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通过一些活动来体验生活,最终在生活中获得课标要求的知识。那些抽象的知识对于这些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很难被接受的,因此教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其实,我们想要传递给学生的`那些道德品质、情感本身就包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因此,只有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才能使课堂更富生活气息,这样学生也才易于接受。
在讲“我的家”这一主题时,我根据教学需要,首先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引出——“家“这一概念,其次通过创设相应的环境气氛、教学情境,以及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加深了学生对家的认识,体验家庭生活的幸福与欢乐,在生活中学会关心、爱护父母,孝敬长辈。我想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体验才是真切的。
课上只有让学生全身心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之中,才能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在课堂上,部分活跃的学生乐于去参与到活动中,而有的学生则有形式而无结果。这样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并没有很好的调动起来。这是由于我在具体的教学中与学生沟通深度不够,开展的相关活动未能充分的调动学生。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5
我讲授了《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学生们学会了很多的知识,他们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知道了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孩子们发言很积极,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采用了表演的`方式,学生们很喜欢这种方式,在表演中,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所学内容,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
我很善于评价学生,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
不足:
1.有个别学生发言不积极。
2.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
1.我们要多提问学生,应多关注学困生。
2.教师应让学生多看书,要开阔他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争取做到寓教于乐。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6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懂礼仪 有礼貌》这一课的内容集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为一体,体现了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我也充分地体现了这几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方式,亲身讲述,共同收集和礼仪有关的常用语。由《咱们从小讲礼貌》这首歌引发学生的好奇,以此探究在生活中的一些礼仪的事情,再以此理论知识去体验、思考自己在家里的情况,体现了其探究、活动性和开放性;以书上几幅生活中的小图片来丰富其认知,再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体现了品德与生活的生活性。
在教学方式上以“家中有访客”出现,再进行层层揭秘,再加入有趣的游戏极大地激起学生观察、探究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这是这节课一个很大的亮点,甚至在课堂上有学生高兴地说:“老师我来、我来!”学生的参与程度这充分地说明了,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学生很喜欢。但是,也正因为这一点,学生的兴奋、好奇,使得课堂的纪律会显得比较乱,这也是这节课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后来了解到学生平时较少地参与小组式的学习方式,也可能是因为之前熟悉班级没有和学生进行很好地沟通,没有针对低年级学生采取有效维持课堂纪律的方法,这次课也让我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新老师在课堂的组织和调控上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这节课也让我看到自己在课堂上还缺乏对学生课堂生成意识的及时捕捉和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的能力,当学生的思维活动超出预料时,还是会不知所措,这需要以后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自我反思。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7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本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热爱家乡教育的第一篇,根据教材三课的顺序编排,分别要求学生从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我的家乡在哪里)、自然人文环境(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家乡的文化(浓浓家乡情)三方面来了解家乡从而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的第一课时中,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从而加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势必要在教学环节中设计一些地理知识(如我国的行政区划、内蒙古的地理位置及鄂尔多斯的地理位置等);还要适当的设计一些能引发学生表达热爱家乡之情、升华这一感情的环节。反思本课,从优缺点两方面来说:
1.优点:因为是新学期的第一课,在新学期寄语、一分钟安全提示方面做得很好,很好的.沟通了感情,学生对于老师寄语的希望很认同,也很受鼓励;在歌曲《我的家乡内蒙古》的歌声导入中,学生基本能绘声绘色的描歌曲中家乡的优美风景及演唱者对于家乡的热爱之情;在出示的祖国版图中,学生能踊跃的说出第一眼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祖国的形状、祖国行政区版图的印象。从这几点而言学生体会到了一些爱祖国,爱家乡的感情。
2.缺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大部分的时间用到了“看地图找家乡”这一块,之后本想以画家乡的轮廓及景色为结尾来升华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的这一环节却没时间做。分析原因,第一,我想是因为想要给学生拓展更多的地理知识,没有把握住本课的重点。第二,我也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查找和学习一些地理知识,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题单,这样,课上就会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也节省了学生书写这些内容的时间。
品德与社会是门开放的学科,有各种知识的融合,但思想品德的教育仍然是每一节课的重点,这一点是我的困惑,更是我要努力的方向。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8
这节课是新教材第二册的内容,它涉及到“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教学目标是:
1、记忆创造,感受生活乐趣,培养初步的社区意识。
2、了解各种房屋的形状、结构,掌握基本画法。
3、增强团结协作的集体意识,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
教学重点是:掌握房屋基本特点,画自己的家。
教学难点:相互协作,辨别方向,画出家与学校的方位图。
看起来学习内容比较复杂,故我将学习重点分解,采用逐个击破的方法。教学活动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解决房屋的基本画法问题;第二部分解决辨别方向合理布局的问题。学习方式第一部分采用个体独立完成作业;第二部分采用集体协作完成作业。整体上采用先分工后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展示个体的魅力,又感受合作成功的乐趣。
一上课,我就利用课题吸引孩子们,(因为讲的是他们熟悉的、最感兴趣的内容),学习的时候,孩子们兴致勃勃,在快乐的合作中去体验,大胆创造。尤其是本课的重点,孩子们都掌握得很好!一幢幢楼房画得都各有特色,既美观又精致。有些小朋友还画得十分细致呢,就连房屋中的'摆设也透过窗户画了出来,还画得有模有样咧。课堂上,孩子们遇到了一些难题,在我的启发下他们积极动脑思考,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例如:有两位小朋友住在一幢楼的不同楼层,他们会合作画出楼房,在各自住的楼层上署上自己的姓名,涂上自己喜爱的颜色和花纹,以便区别。有位小朋友家离学校较远,无法辨识出来,我就要求孩子在上学路上找一处大家熟悉的标志性建筑,以它为标准,孩子很快辨识出家的方位……
这节课中,孩子们通过体验、创造,不仅学会了画各式房屋,还学会了怎样辨识方向,也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协作精神,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结束了这一课的学习。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9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往往被忽视,但学生如果缺少必要的音乐欣赏能力,那么音乐的美感就不能为学生所感受,更谈不上达到陶冶性情,培养情操的目的。在音乐欣赏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老师的主导性,二者相互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在欣赏这课之前,首先轻声播放《我爱我的家乡》并和学生互动,问一些关于家乡的问题,音乐和对话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歌曲。在学生听完歌曲之后,试试让学生把歌中的'歌词改为赞美和歌颂家乡的话语,让学生对家乡更加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并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含蓄,深情,真挚”的情感所在。
在教学中老师还要重视欣赏教学的方法,学生天生活泼,爱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不可能整堂课都安安静静地坐在座位上欣赏音乐。根据学生以上这些特点,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启发他们把听到的音乐和感受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充分调动起学生欣赏的积极性,让他们亲自参与到实践中来。例如,在学生听完歌曲之后,试试让学生把歌中的歌词改为赞美和歌颂家乡的话语,让学生对家乡更加了解,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并能够对比着原歌词唱一唱,对音乐的表现作用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为了把学生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可以让会舞蹈的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即兴的,轻松随意的跳些舞蹈,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受到美的熏陶。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0
这个月的主题是《我的家》我们围绕着几个小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中我们老师始终围绕着“家和家人”开展的,我们是通过家长们为孩子准备的全家福,展开我们的活动,让每位孩子讲讲自己的家庭成员、讲讲这是在哪里照的全家福?
还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家住在哪里?可惜好多的小朋友都是回答的不准确,当我把这个信息回馈给了家长们,他们通过了“画一画我家住哪里?”使幼儿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家庭地址和简单的回家路线。随着主体的深入,有爸爸妈妈转入了爷爷奶奶,我们班里接送最多的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在上这个活动时,我问了孩子们,在家里你都帮着爷爷奶奶干过什么活?
小朋友的'回答大多数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拖地、擦桌子、送吃的这些事情,当我问到:“你们会唱爷爷奶奶的吗?都说不会,所以设计了“好娃娃”、“小乌龟看爷爷”让孩子回家讲述故事、唱歌给爷爷奶奶听,使他们增强对爷爷奶奶的喜爱之情。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1
本周三,我校语文科组的老师来听我的公开课——《我的家在哪里?》。我声情并茂的授课把学生带人了预设的情境。教学进入最后一个环节:说说你对家的感受(老师设置的问题是“通过本文的学习,你认为“家”意味着什么?)。几分钟准备时间过后,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家是港湾”,有的'说“家是一盏灯,一盏指明灯”,有的说“家是前进的动力”……这些答案都是与老师之前预设的相同,也符合本文作者所倡导的“爱的哲学”,课堂进入高潮。这时,轮到一个女生发言,她怯怯地站起来,说:“我没有家。”然后,眼圈红了,默默地站着。全班一下子安静下来,老师也一时无措,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旁边有学生示意老师不要再问下去。过了几秒钟,老师轻声地说:“也许她有自己的故事,我们就不深究了。”接着又有几个学生发言。当最后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家是可有可无的”时候,也许是鉴于之前的尴尬,老师直接就忽略了。
怎么办?面对这与预设教案不同的声音,如果硬性强制学生接纳家是温暖的地方,是爱的港湾,这个学生会真正认同这种观点吗?他就能感受到家的温馨了吗?答案未必是肯定的。事实上,也不排除有部分学生成长于“不幸”的家庭(如单亲家庭、“暴力”家庭等)。而且我们还有不少学生是留守“青少年”,他们对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更何况,课堂不应只有一种声音。课堂的精彩之处就在于思维与思维的碰撞,在于预设之外还有生成。
面对上述情况:
1、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不能强调学生整齐划一地按老师的意愿行事。而且我们面对的是高中生,他们的自尊心极强,人生观、价值观基本形成,他们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得到身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
2、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变说为写。鉴于学生对“家”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与其让学生泛泛而谈,不如给他们足够的时间静下心来思考,并写出自己对“家”的认识。因为“写”是一种深度阅读,也是对内心的一种追问。通过“写”的方式,不仅延伸了课堂,而且保护了部分学生的隐私,让他们能真实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这样,师生之间也得到一次加深了解和情感交流的机会。
苏霍姆斯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作出相应的变动。”在教育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倾听不同的声音,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事件,巧妙地扭转尴尬局面,才能构建课堂别样的精彩。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2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材是一种开放的、期待着使用者自己去完成的教材。《我的家乡在哪里》这一课以"家乡"为例,给我们提供一些话题和范例,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的空间。因此,我在组织这课教学时,注重了以下几个环节:
1、以"家乡"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对象,是遵循了客观实际,因为在六小学就读的学生绝大部分是本地人。但也有小部分来自外乡,让他们说说自己的家乡在哪,是尊重了他们的家乡意识。让他们把家乡当作自己第二个家是激发他们爱家乡的.情感,促进全班同学团结一致,一心爱家乡,为整节课奠定感情基础,便于开展教学。
2、会看地图是学好这课的关键,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活动来找到吉林的位置。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多方位地思考,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说清楚吉林在哪里,既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扩散性,又让学生心中牢记吉林在中国地图上的位置。
3、在找完吉林并说清它的地理位置后,学生个体就获得了经验,能够根据比较正确的方法在吉林地图上找到吉林市,并表述吉林市的地理位置。这部分活动是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样的活动训练,不仅使学生更清楚家乡在哪里,也培养了他们对问题的判断、解决能力。
4、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家乡风景名胜的资料,一是充实教学内容,在认识吉林省地区图的基础上,稍稍了解各县、市、区代表性的景点;二是丰富学生的活动体验,培养他们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学生通过各种学习途径找到相关资料,有的介绍自己在风景区游玩时的情景,有的介绍该风景区的特点……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燃起作为吉林人的自豪感。既而再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爱,使整堂课的气氛达到高潮,也着实激起了学生和老师心中那份情,那份爱--我是吉林人我骄傲。课后作业的布置为了下课《我来做个小导游》做准备的,了解了家乡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后,就要学会以一个小主人的身份来介绍吉林。]
《我的家乡在哪里》是本单元"爱乡"教育的首篇,它的定位应该是"常熟到底在哪里",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接下来的《我来做个小导游》、《家乡特产知多少》和《了不起的家乡人》,爱乡的情感并非在这节课中就要燃尽,而是慢慢渗透在这单元中的教学中。而这课的地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品德与社会》课在强调品德教育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学习和掌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准确地把握其中各门学科的知识要点,发展能力。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3
三年级《品德与生活》的第一单元“我的家”。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其中有一个保护生鸡蛋的活动,双休日让每个学生带一只生鸡蛋,精心呵护一天,要求做到完好无缺。
今天《品德与社会课》上,请同学们交流呵护鸡蛋的过程,体验和感受。由此思考家人养育自己的不易,形成共鸣。
同学们踊跃发言,交流自己呵护鸡蛋的过程、感受和体验。前面的一些同学都是带着鸡蛋玩、吃饭、睡觉等,鸡蛋全都是完好无缺。这时,我插了一句话,“你们保护的鸡蛋都没破吗?”
接下来交流的同学全都是保护鸡蛋没有成功。有的是吃饭时放在地上,不小心踩破了;有的是玩着玩者忘了,挤破了……
听着同学的'发言,我提醒大家,一定要真实地说出自己保护鸡蛋的过程和感受,保护成功就是成功了,不小心弄破了也没关系,只要是真实的,能从中体会到家人养育我们的不易就达到目的了。
接下来的一位同学交流:
星期天,他和妈妈一起到姥姥家,姥姥给了他一个生鸡蛋,他把鸡蛋放到裤兜里,一整天都小心地保护者,到了傍晚,他突然感觉裤兜里的鸡蛋不对劲,(这时我想,他的鸡蛋一定是破了,感觉裤兜里粘糊糊的。)一看,鸡蛋孵出了小鸡。
听到这里,下面的同学议论开了:
“不可能,一天不可能孵出小鸡!”
我也耐心地开到他,说出当时真实的情况就行了。
“老师,真的孵出了小鸡。”
“孩子,一天是孵不出小鸡的。”
“老师,我姥姥和妈妈都看见了孵出了小鸡。”
“孩子,鸡蛋破没破,都没有关系,当时是怎么回事就怎么回事,你照实说好吗?”
“老师,真的孵出了小鸡,不信,你可以去问我妈妈。”
……
我无言以对,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说?如果你在家根本没有保护生鸡蛋,你可以找时间体验一下,老师不会说什么。如果你在保护生鸡蛋时,弄破了鸡蛋,也没有关系,咱可以感受到保护一个生鸡蛋都这么不容易,那么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养育我们有多么的辛苦。我们有了这种感受就可以,我们呵护生鸡蛋这个活动就达到目的了。孩子,我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4
《我爱我的家》这课,我多用了一课时。为了让孩子更能感受一家亲的情感,我教孩子们唱了一首歌,歌的名字是《我有一个家》。让孩子们把歌唱熟,回家唱歌给爸爸、妈妈听。我想让“我们三人一家亲,永远不分离”的情感在家庭中得到升华。我还想布置一个作业《一周作业——我为父母做件事》,用一周的时间做,把对父母的爱转化为行动。品德与生活课程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重视让学生真正地形成良好的'品德,而不只是能说会道。
因此,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不能仅仅完成课堂教学,而更重视课堂教学对学生实际生活是否产生影响。我想我的教学从课堂中延伸到家庭中,这种教学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5
这个月的主题是《我的家》我们围绕着几个小主题展开的,这个主题中我们老师始终围绕着“家和家人”开展的,我们是通过家长们为孩子准备的全家福,展开我们的活动,让每位孩子讲讲自己的家庭成员、讲讲这是在哪里照的全家福?
还让幼儿说说,自己的家住在哪里?可惜好多的小朋友都是回答的不准确,当我把这个信息回馈给了家长们,他们通过了“画一画我家住哪里?”使幼儿更加明确了自己的.家庭地址和简单的回家路线。随着主体的深入,有爸爸妈妈转入了爷爷奶奶,我们班里接送最多的是我们的爷爷奶奶,在上这个活动时,我问了孩子们,在家里你都帮着爷爷奶奶干过什么活?
小朋友的回答大多数都差不多,无非就是拖地、擦桌子、送吃的这些事情,当我问到:“你们会唱爷爷奶奶的吗?都说不会,所以设计了“好娃娃”、“小乌龟看爷爷”让孩子回家讲述故事、唱歌给爷爷奶奶听,使他们增强对爷爷奶奶的喜爱之情。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6
《我的家》是一篇表达对爸爸妈妈爱的短诗,在我上完课后并在黄老师的指导下得出了以下几点反思。
首先是好的地方:
一:识字教学
对于一年级语文来说识字应该是很重要的环节,所以我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字的规范,如: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字的笔画笔顺的重要性,包括笔画笔顺的名称、共有几笔以及第几笔是什么,通过不断的重复加深学生的印象。
二:趣味比赛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不集中,什么方法能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又能够学到知识呢?我想到了比赛的方法,在课堂上采取加分的比赛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为自己的小组赢得荣誉。加分视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和完成度来加分,几堂课下来,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很高,都想着为自己的小组加分。
还有几点不足的地方:
一:课堂纪律
一年级的学生变现欲强,上课容易没有纪律,因为我采用了课堂加分比赛的方法,在其中一组进行比赛的时候,其他三组的'学生会有不认真听,讲话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不能一味关注正在比赛的这一组,也应该多观察其他组的表现情况,给予认真听的组加分,表现不好的组扣分,保证课堂秩序。
二:上课形式
虽然通过小组比赛的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但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认真听讲,有些学生容易浑水摸鱼,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指名回答的方法能更好的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也能培养其他学生认真听的习惯。
三:朗读课文问题
《我的家》这篇短诗表达了对爸爸妈妈的爱,在朗读课文的时候我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朗读,什么才是有感情的朗读呢?一年级的学生还不能理解这个抽象的词,可能认为就是大声的朗读,所以出现了比谁读的大声的情况,课堂秩序也变得很差。跟着录音读是其中一种方法,最好是能够给学生标出句子中的重音,轻音和停顿,避免比大声的情况。
以上是我的几点反思和改进,今后的路还长,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保证有好的教学成果。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7
本课题主要让学生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增进对家庭爱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创设情境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参与。从儿童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照片来介绍家人,亲切、直接,让学生感受家的温馨。教育学生学会帮家人做事,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帮着做。”
教学中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故事时都显得很开心。在课前教师对大部分学生的家庭情况都比较了解,特别是单亲的家庭,要注意避免伤害儿童的情感,从积极的方面进行引导,灵活地创设课堂情境。所以在课堂上要注意学生的言行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情绪的影响,尽量避免出现学生相互攀比家庭条件和父母情况 。
课堂上利用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看视频《让爱住我家》让学生体会到家的幸福和快乐,很好地把学生引入到课堂中,能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课堂尾声时,我设计了师生一起配上动作一起唱《幸福拍手歌》,这样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从而达到本课题的教学目标。
本课还有不足之处,本来设计了一个画一画“我的家”环节,但由于时间把握得不好,所以没有把这一环节用上。在最后的环节里我设计了把对爸爸 妈 妈说的话写在爱心卡上,但是一年级学生的识字率较低,所以写的内容都十分简单,写不出老师想要的效果,而且在这个环节里因为时间有点赶,所以没有叫学生把自己写的话读一读,也没有让学生自己贴,这点有待改进。还有就是一年级学生定性较差,比较活泼好动,爱说话。课堂纪律方面控制的不是很好。所以我想,一节好课,应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游刃有余地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机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让自己在课改的征途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我的家》教学反思 篇18
本课以同学参与为主体,通过认知、感受、表示、发明等参与活动的综合形式教学,指导同学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知识技能,并感受藏族歌舞特色,从而拓宽视野,获得愉悦和美的感受。
上课之前,我为同学布置了一个课前活动:听鼓声做动作进入教室,然后摆出自身想好的独特的造型,使同学在上课之前就活跃了起来,课堂气氛得到了很好的调节,激起了同学对音乐课学习的极大兴趣,为本课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接着以“用节奏型说话:你的家在哪里?我的家在青田。”入手,教师有节奏地提问,同学按老师的节奏回答,进行节奏模仿练习,因为练习联系实际生活,同学兴趣高涨,在此基础上请同学简单介绍家乡青田,引出小卓玛也想把自身的家乡介绍给大家,进而自然地过渡到歌曲教学。同学学唱歌曲的愿望被激发。为了进一步伐动同学学习歌曲的兴趣,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通过课件,使同学对歌曲和日喀则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感受,以至于后面能自然地用丰满的情绪、轻快的声音,自豪地扮演唱歌曲。而“借小卓玛的歌,把青田介绍给大家”的歌词创编则将歌曲学唱推向了高潮,拓展了同学的思维,培养了同学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接着通过观察藏族服饰进入藏族甩袖舞的学习,唱跳结合,在巩固了唱的基础上,锻炼了同学的模仿能力,使整个课堂动了起来。最后布置了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活动。
总的来说,在本堂课中,同学获得了愉悦和美的感受,较好地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但也有很多地方值得研讨和改进,比方在内容布置方面,本课内容布置过多,以至于最后一项活动由于时间关系而未能很好的完成。其次,应该更加大胆地放手让同学自身去考虑、去探索、去创新,如在扮演歌曲中,可通过看甩袖舞,使同学的视觉感官得到刺激,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让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通过讨论,合作探索怎样创编动作扮演会更好,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小朋友们在亲身体验中,感受藏族音乐高亢嘹亮和欢快活泼的特点,同时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表示音乐和发明音乐的能力,增强他们扮演的自信心,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使整堂课真正体现以同学为主体,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将音乐与舞蹈等其他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同学的文化视野变得开阔,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我的家》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我的家》教学反思04-04
《我的家在日喀则》教学反思04-20
《草原就是我的家》教学反思04-03
家的教学反思03-19
《家》教学反思03-21
《家》的教学反思04-20
《我是小音乐家》教学反思03-22
我的一家教学反思04-11
《我是小小音乐家》教学反思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