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时间:2022-12-22 18:24:29 羡仪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1

  嘿,沉积了许久,冒个泡,也希望这个泡可以引出更多的泡。虽然压抑了许久自己的表达欲,但是脑袋依然止不住的想,既然如此那就不压制好了,那些敏感的、纤细的、矫情的一闪之念,也该有它的去处不是,若真是一闪而过反而捶胸顿足吧,毕竟有许多这样的时刻。

  那些隐秘的怯懦、自卑、焦虑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并不会因为闭口不言而消散,反而积累得越来越多,作茧自缚,封闭而僵化。呐,人之所以生生不息,大概源于骨子里的不甘堕落,总希望于逆境中挣出一条出路。当下的困境是我并没有找到为某件事某个意义努力奋斗的方向和力量,悬浮虚空,随时会坠落的感觉。但是奇怪的地方在于需要直面内心的时候我总是刻意回避,我对自己的解释是自我太过孱弱,所以羡慕行动力强的人。就像这次看的这本书《把自己作为方法》,我的企图心随处可见,我当然知道指望一本书将你所有的困惑、迷茫解决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某些洞见、某些启发纠正偏见之时,平息了许多焦虑,所以感谢项飊。

  他应该是心理距离上最熟悉的人类学学者了吧,处于同一个时代对当下有着敏锐的观察,访谈、文章都透着无比的真诚。先是《十三邀》节目里提出的“附近”的消失,再到当代社会人们“悬浮”的状态,作为“社畜”一员恨不得自己往框架里装——说得都是我。当下普遍焦虑的源头在哪里呢?是个人原子化的盛行?还是对人本身的忽略?一切以经济为导向,所有人都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赛道蜂拥而去,然而作为个体的人却面目模糊,并且大家都活在同一个手机里。

  丧失表达欲也许与这种面目模糊有关,并没有深刻的理解自己也没有深刻的理解周围的'环境,在手机上下左右滑动的过程中度过轻飘飘的一天,宁愿将感官贡献给算法而不是用来关照内心。人与自己、外界的关联都切断了。当然了,可以说目前的一切是为了生存为了工作,那不防也将他书里的疑问问下自己:如果赚钱糊口不是主要目的了,你的生活意义是什么,你怎么和社会形成关系?到最后还是要回到人本身。“清晰的自我认知,往往是我们思考外部命题的工具和武器。”“关键是怎样形成一种意识,平衡自己的历史来源和自己现在的行动,这是真正的英雄。

  真正的英雄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改变自己生活的每一天。”对照着看自己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肯面对自己的真实,并且时常陷入丧失行动力的漩涡,丧失表达欲也是其中的一种。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暴露在阳光下还是缺乏勇气,也许只是觉得一时矫情不如沉默。真相是我太在意外界的眼光,自己预设了一个评论者,大部分的评论都是你不值得。但是他说“理解世界必须要通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你一定要带入你个人的经验,否则其他东西都是飘着的。”“不要怕边缘,或者知识不够,把自己的不够、天真真实的展现出来,就会很可爱,不要装腔作势。”我觉得有被安抚到,真实环境中若有不好也没关系的包容,人也就不会时时紧绷了吧。

  这本书我往小处说,它当然也有大的部分,关于政治、经济、治学方面的内容,但我当下更愿意面对个人自我的部分,希望自己能与周遭形成一种自洽。“如果我们能提供一些语言,帮助他们把握生活的复杂性,看清楚主要矛盾在哪里,就能介入他们的世界,也许对他们有用。”当下社会我们缺的也是处理复杂生活的能力,对生活方式也缺乏想象,所以我们沿着一条同质化的轨迹前进,“甚至犬儒式投降式的回到自己的小世界,买完菜、做完饭,其他什么都不管,只是消极地用最小耗能法去应对,生命也可以维持下去,但就停止思考了。那就把生命的网变成一个死的点。”我也在这个死的节点上盘踞了许久,是时候发展出自己的盘根,自己的小宇宙、小环境、小世界。

  之前一直忽视个人经历与成长史,觉得微小不足道,同时无法接受个人的缺陷、怯弱与自卑,需要面对时也总选择逃避,但是他说“把个人自己的经历问题化就是一个了解世界的具体的开始。”我觉得这给了我一个动力和勇气,正视自己、解剖自己、接纳自己,重视“人的再教育”、“人的再生产”,将自己成为目标,往深处寻往深处挖。

  就像吴琦在前言里说的:““方法”首先是一种勇气。不一定要遵守那么多惯例,不一定要听所谓主流的意见,想做的事不一定做不成,同行的人不一定都会掉队。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这么一种可能,问题可以一点一点辨析清楚,工作可以一点一点循序完成,狭窄的自己会一点一点舒展,在看似封闭的世界结构中,真正的改变就这样发生。”这大概也是我目前心底的愿望,将心底的疑问一点一点的辨析清楚,拓展自我狭隘的边界,能更放松的应对生活,学着将知识沉淀有效的介入生活,而不是看过就算了。

  以上,就当是开端吧,虽然表达未尽全面,对自己剖析也还停留在表层,但一点一点慢慢来,总会舒展开来的吧。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2

  这是一个复杂的世界,复杂到无法用公式和概念来解释。这是一个不再有思想家和理论家的时代。把自己作为方法,似乎是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一条线索。

  “乡绅视角”就是人类学方式去理解当下复杂社会的方式,而且可能是唯一方式。项飚批判了之前那种垄断式的精英式视角,用惯常的政治正确和普世价值的思考方式。这种方式永远无法理解特朗普的选民,也很难解释尘嚣日上的民粹和精英的撕裂。

  “人的再生产”是人类学观察方式的另一个核心。从农耕到工业的现代社会转型,让人们更多去追求利润和增长。人本身不再是中心或主体,成为了这个生产过程的工具或要素。要从这种“物的再生产”,回归到“人的再生产”,需要摆脱那种抽象的,符号化,概念化的思维,而回归到具体的人,“在地”地观察和理解个体选择背后的情境。这当然类似互联网公司的大数据,很多洞见都是自下而上通过大数据获得的。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几乎无法自上而下的概括。把自己作为方法,也就是从独特的、个体的经验出发,关注实践的,体验性的知识。把个体的经历问题化,形成问题意识,作为了解世界的窗口。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 篇3

  首先拿到书的时候,看到背面的标志“世纪出版”:我很熟悉这个标志,高中时候一时兴起买的《诗经》、《楚辞》之类的书上就有。而且书的封皮和里面纸张的质感和那一系列书也很像。或许是近来阴雨天气太多,整本书都是软软的,可以整个卷起来。这么描述起来,让我想起十三邀里面许老师黑色牛仔裤兜里插着一本卷成筒状的书,趿拉着人字拖、悠哉地向前走的镜头。书也不大,基本可以实现插在牛仔裤兜里。前几天还在想,应该多有这种掌中宝式的书,便于携带,随时可以拿出来打发时间。虽然手机也是看书不错的.选择,但是其他的信息实在太多了,很容易就忘掉初心了。

  一些书摘项飙所提到的这种乡绅,突然使我回顾起自己身边的人。我想起那些被称为“村里管事的“那群人,想起熟识的两个和我年纪相仿的人似乎也具有这种能力,而我所交往的朋友里有这种气质的人不多。

  其实作为一个还可以称得上“小镇做题家”的大学生,在过往二十年左右我始终有种“优越感”——为自己有定力和耐力去学习去考试。而对于陷于某种体系的人,我则看不上——没有冲破枷锁的勇气。然而自己敬仰的学者也关注这些人,让我不由得反思自己的立场。

  他们拥有的自己的话语体系,也可以看作一种天赋,一种绝不亚于能够考出一定成绩的天赋,一种没有任何老师和任何课本教授的天赋,一种我从来不具备的天赋。

  我曾鄙夷那种话语体系,混沌折衷妥协,一点也不痛快利索,可是我越来越意识到,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这样的,为了寻找平衡点,我们需要权衡的东西太多了。自己曾经的鄙夷不过是切入深度不够,不够了解。

  应该要抱着更宽容更接受的态度去对待任何一种和自己内心和自己的标准的抗衡的事物,应当形成自己网状结构知识体系,应当努力联结起自己所接触的事物,不要怕打破平衡,而应该担心没有动力冲破僵化。

  这不是答案,我需要更多的“实践”,经历更多的事情来争取一定程度上习得这种天赋,我倾向于认为即使是天赋,也是一种技能,也有可能通过学习得到一部分,只是学起来容易与否。与常规意义上的考试相比,这种能力或许不能够通过“刷题”得到,因为出题人出题时间参考答案全部都是随机的。

  书里有很多生僻的名词,虽有解释,但并无法完全理解其内涵及历史,我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地看完了,所能达到的理解也只能与我当下的阅读和经历匹配。在读这本对话式的书的时候,我仿佛时时听到作者(言者)的声音,看见他在回答每一个问题前都先微微皱一下眉头,整理自己话语和逻辑。

  读一本新书,开始时想努力融入书的话语体系,中间的时候会看到一些超越自己认知并使自己豁然开朗的观点,最后则有一种这本书成为自己观点的印证的感觉。我警惕这种自我证明和自洽,但为了舒服地活着,人其实不断需要这种自我慰藉。

【《把自己作为方法》读后感】相关文章:

不作为乱作为的自查报告02-08

税务系统不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01-12

教师不作为乱作为自查报告01-22

不作为乱作为的自查报告(通用21篇)04-07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01-15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09-02

以合作为话题的作文大全08-31

以倔强作为话题的作文08-31

作为领导心得体会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