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通用23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
又是蝉鸣鸟叫的清晨,课室里坐满了一排排一列列手捧书卷的同学。不一会儿,朗朗书声便掩盖了窗外的晨曲,只听见大家整齐地念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记忆里,《大学》开头的这一句话字字珠玑、凝练有力。这里面许多道不尽说不明的精神智慧也随着我阅历的不断丰富、思辨力的不断提高而渐渐变得清晰明了。
入校两年,我结交的圈子与辩论队密不可分,许多时光都是在与队员一起讨论辩题中度过的。在众多辩题中,我总是对道德类辩题印象深刻,每一次对道德的辩证思考都让我回味无穷。在我与队员分工合作撰写讲稿、理清正反双方逻辑框架、梳理归纳交锋论断的过程中,我不断迸发出新的想法和观点,对《大学》中的"明德"也有了更新的认识和见解。
明德一词,依我来看,不止仅限于所有既定的诸如宽容、谦虚、孝顺等美德;还应包括许多适时适世、符合当今时代潮流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是流传古今的美德与时代衍生的精神相互包容才使得我对新时代明德一词赋予的全新意义。我不仅以古人的忠告要求自己凡事求诸己,凡事须"慎独";还学会用当今时代独有的价值观诸如凡事求开心,凡事须"中庸"来辩证思考这个时代,这是我明德修身的途径。
清晰了明德修身的途径之后,志在成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还常常思考《大学》所提倡的"明德修身"这一大学纲领与我们音乐教育专业所提倡的"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之间的关系。
"2018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杨毛吉的一句话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这样说道:"拥有优秀品德的人,才配做教育学生的人。教师是塑造人灵魂的事业,还有什么职业能比成就一个人更有价值?"诚然,"立德树人"是一位师者最美好、最难能可贵的品质,也是一位教师责任感、道德感最本质的体现。但有一个前提,老师必须先拥有优秀的品德,才能引领学生去追求良好的品质,达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因此,"明德修身"是"立德树人"的前提。
又如电影《老师·好》里面的苗婉秋老师,自己虽然住在一间年久失修的房子里贫困潦倒,却依然不违背自己教书育人的初心,在利益和诱惑面前选择坚守自己的"明德",免费给交不起补习班的学生上辅导;把自己的工资捐出来给学生看病;无论如何也不放弃品行顽劣的.学渣洛小乙,也正是他的学生们让他人生充满了意义,用电影里的一句话讲:"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有你们在,我才有了最好的时光。"这阐释了"明德修身"与"立德树人"还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对于"明德修身"与"立德树人"的关系,《大学》一书中也给出了相应的答案。除了三纲领外还提出有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在《大学》中被称为"内圣"即"内求于己",依我看来,教育者对自身的"明德修身"其为"内圣";与之相对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则为"外王"即"外用于世",教育者对社会的"立德树人"其为"外王"明后而立,已后及人,这是《大学》对教育者的启发和引导。
《大学》一书向我们概述了"明德修身"的基本原则和修炼方法,又向我们提出了"立德树人"的职业追求和人生理想。这两者的结合使教育者在价值观、方法论两个层面上有了清晰可见的方向和经久不衰的动力。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2
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弗能夺也。——孟子
今天的语文课,老师拿起了一本新书——《大学》。什么是“大学”呢?四书之一,儒家经典。但今天,老师给了不一样的.答案。
《大学》,什么是大?是一个人,张开双臂去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去体悟天地人的灵气。什么为大?万物皆为大,心怀天下,志存高远,便是大。“大”是梦想,一个目标,一个希望。梦想是一个远大的造逼于人类的理想,可能有些虚幻,有些幼稚,但如果鹰在地上扑腾,那还是鹰吗?梦想是大,梦想如那鸿鹄一般高飞于天,还不忘去关怀大地。真正的伟人,他们把自己的理想和他人联系起来。他们有真正的梦想,他们才能称之为“大”。
《大学》便是学大。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从十五岁开始,我们便进入了“大学”阶段,从学识变成学品,直到“至善”,直到仁。我们学“善”,学仁,不都是为了完善自己帮助人吗?鹰飞得很高,但它不会忘记,是高山养育了它,树长得很直,但它不会忘记,是土壤滋润了它;人走得很远,但他不会忘记,是家庭教导了他。我们可以登上山顶,但不要忘记,是他人在你感到累時鼓励你,退缩时劝导你。愿你也有梦想,搭乘梦想扬帆起航。
站起来,张开你的双臂,你会感到很奇妙,这便是“大”,这便是《大学》,这便是“至善”。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3
寥寥数语,便囊括了大学这篇著作之精髓。我想,这便是理想中的大学之道,大人之学、博远之学、是走向人生大道的学问。探求大学之道非一日之功,须融入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
首先,我们要勤学,下得苦功夫,方得真学问。古希腊哲学家说,知识即美德。我国先贤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而今,身处财政岗位的我们,既要博览,更要专攻,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求知。
其次,我们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蔡元培先生说过:“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我党选才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为此,我们要踏踏实实修公德、私德,学会勤俭,感恩;学会谦让、宽容,学会自省、自律。
再而,我们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家庭、情感、职业选择等多方面的考量,疑惑、彷徨、失落,是正常的人生经历。关键是要学会思考、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最后,我们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礼记》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青年,是拥有着无限潜能与无穷力量的人生光景,青年的我们应该去做一个心性光明、行为努力、目标远大的成年人,在时代大潮中建功立业,成就自己的宝贵人生。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4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句话从字面上很容易理解,但其于人生有着非凡的重要性。它指出了人生最重要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一个人一定要知道自己最高的人生行为准则——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人需要道法自然、善待他人、彻底觉悟、最终实现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这就是君子的行为。
一个人彻底弄懂了自己的人生远大目标后,他就能够安定自己的心,而不会被外境所迷;一个人的心安定了,他就能够做到心静如平静的海面,在人生旅途上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一个能够做到心静如心净的人自然心态就会变得安稳,这样的`人就会远离浮躁;一个心态安稳的就能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更加客观地分析与看待世界;一个善于思考和客观分析事物的人最终就一定会达到他的远大目标,就一定会最终实现他的个人理想。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细枝末节之分,任何事物也都有其始终,如果一个人能够搞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部的结构和层次;如果一个人能够懂得事物的发端和结局;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事物发生和发展的先后次序,这样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懂得大学之道的人了,也可以称为具有大智慧的人了。
思考这段文字,会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性的弱点和克服人性弱点的方法。现实中的人们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确立自己远大的志向和目标,因此,多数人在生活中会受到外境及其变化的指引,而随波逐流。这样的人是无法做到安定的,他们也无法做到心静和心净,他们更无法做到心态安稳和深思远虑。所以,我们看到世上多数人都是终其一生,无所作为,他们只有在人生的终点附近发出无力的呻吟和慨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这也是读经典的一大意义和价值所在吧?
也许,人生就是一个人不断克服自己的人性弱点,并通过学习和修身使自己的灵魂得到不断提升和净化的。过程,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虽然要经历各种痛苦,但实在是人生难得之大乐存在于其中。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5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慎独”出自《礼记·大学》,意思是在闲居独处无人监督之时,更需谨慎从事,自觉遵守各种道德准则,具体就是要做到“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
《大学》中曾有一句写到:“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这段话写了小人与君子的两种独自相处的情况小人是“闲居为不善”,君子就是“慎其独也”也点明了君子,必须在一个人独处时做到慎独。
慎独是指在一个人独处时,做到与在人前一样谨慎,小心。有慎独思想的人,能做到慎独的人是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是克服不了自己的惰性,克服不了自己所受的外界诱惑,抵挡不住了利益的驱使……始终无法做到慎独。一开始还可以强装蒙混,但时间长了“诚于中,形于外”还是会被他人察觉。无法做到慎独的人意志力也会大幅下降,无法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无法自己抵挡住诱惑,坚持下去,久而久之不会只体现于自己一人独处之时,更会体现于其他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慎独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要在假期之时,独自在家时,控制自己对电子产品等物的欲望,认真严谨对待自己的学习,与有人监督是一样,不去“假学习”“假努力”,不自欺欺人。而能够慎独的人与上面的情况恰恰相反。能够慎独的人有着高意志力与克服力。他们表里如一,不会自欺欺人,是值得托付与信赖的人。
慎独,也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态度,严谨治学的态度,不断丰富知识,提高素养,不断行动,在哪个阶段都要善于反省,也就是“以穷理尽性地形成完整的系统知识,慎全独一。”正所谓,君子必慎独也。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6
读完《大学》后我感想诸多,概括下就是两方面的领悟,一是做人,二是做学问。朱子在《大学》中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所以说,懂得大学之道的人,才能获得大学问,这次选择读《大学》我认为是很正确的,读“初学入德之门”认真领悟其中的道理,做人生的大学问。
我曾很不理解“大人之学”,大人是指做官的大人,还是长大的大人,看了南怀瑾的《原本大学微言》后,我才知道凡有志于学,内养的功夫和外用的知识,皆能达到某一个水准,称之为“大人”。所以读大学,是修身、做学问那么基础的一步。
《大学》原来是《礼记》中的,但后来被抽出,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的时候正式成为四书之一。《大学》的主要内容总结起来被称为“三纲八条七证”,三纲即:明明德,亲(通“新”,革新的意思)民,止于至善。八条即: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七证即:知,止,定,静,安,虑,得。它所包含的道理很多很多,我的领悟有以下几点:
第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闭眼深思这段,能做到那样独善其身的人确实不多。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是诱惑、比较、不信任,大家都活在面具下,适应这社会不得罪人的同时保护着自己脆弱的心,让我想起了小丑,彩色的笑脸下那颗心是笑着,还是流着泪呢。又有多少人能出淤泥而不染呢,意志有定向,心不妄动,所处而安,处事精详,然后达到至善之境。就拿我们的大学生活举例,真正踏踏实实学习的人又有多少,那些因为社团、学生会、兼职的事逃课、不学习的人又有多少,意志有定向了吗,心不妄动了吗,心里总是顾忌那么多,离自己的目标、梦想却越来越远。修身,做学问却被那么多事诱惑着、阻碍着,有一本书中说:“青春是一场无知的奔忙,总会留下颠沛流离的伤。我多么希望明天有太阳,灼烧我那腐烂的梦想。”不懂这大学之道的,不懂得独善其身的,代价将会是我们的梦想啊,我们要对学习的对象有整体性的认识,进一步确定学习目的,学习怎么做人,做好人,做正人,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求功名、胜利。凡物都有本有末,明白这本末始终的'先后次序,出去旧染之污而自新,让一颗浮躁的心静下来,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不顾虑的是什么,能在忙绿浮躁的时候自我反思一下或者回忆一下过往的种种,不也是一种自我提升的方式。确定自己大学生活的目标,明白自己的方向,便不会轻易被其他干扰,然会至死不渝地去追求。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做到类似的“君子日三省乎己”了吗,没有。《大学》启示我们应该持续不断地污垢涤净,保持身心的洁净和清新,古人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我们对美剧、动漫持续不断地更新跟着看,这足以证明我们是有毅力的,那为何不能将这毅力用在个人道德修养上呢。听古人的话,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最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革旧图新,达到最好的境界。
第二、又说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字的顺序就强调了我们应该先做到修身,正如一叶知秋,以小见大,自身品德修养不好何以谈治国平天下。至于齐家,现在社会上的“小三”、“裸婚”等等和婚姻有关的话题越来越多,有人扩大了婚姻的问题,像《围城》,结婚后就像把自己围在一座城里,那不只是方鸿渐的婚姻情况,更多的成了很多人的写照,但是爱情还是依旧美好的,家庭也是幸福大于烦恼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忍让的处事方式古人比我们现代人看的更透彻,因为他们懂得以修身为本。懂得明明德,懂得何为薄厚。虽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天下鲜矣”,但我们仍需更好地修身然后也可以更好地齐家,“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齐家才能治国,而治国才能平天下。看看各国的高层政府官员,为什么他们的一举一动会那么受关注,为什么媒体会想方设法地寻找绯闻或是优点,正因为他们的地位,他们若能齐家,那治国也有利,这也是处世之道,推己及人,以身作则的道理,“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以身作则,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总之,最初的源头就是修身,学会修身,做到进取和完善,虽然我们做不到完美,做不到圣人一样可以考虑到天下,但是我们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自我能活的更高尚。倘若一个个自我都能正其心,诚其意,国何能不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此刻就修身吧,多学,多思。
第三、“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为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们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所以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内修就要格物致知,精神上就要“诚其意,正其心”,意诚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
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从格物到修身,对事物初步认识后,然后又会达到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最后才能做到修身。曾子教我们“知止”,知止而后能定,就像佛说:“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我们要把纷纷扰扰的心思暂时停“止”下来,就要截断众流一般,之后才有定,就像平时说的想的太多反而会得不到,那么又何必有那么多的繁杂思想呢,朝着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走好脚下的路不就很好了吗?《大学》中又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
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在这纷繁的世界中,我们是子女,是学生,是以后的支柱等等,在社会上扮演着不同角色,就意味着有不同的目标和方向,学习亦是如此,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因此每个阶段都应明确目标。高中以前我的目标一直都是考个好大学,现在上大学了似乎缺少了目标,有时会很迷茫,可是还有时间迷茫吗,这个阶段的目标也该明确,学习继续修身,继续让自己优秀强大,毫无理由仍在无病呻吟只是弱者的表现。《大学》教我们做事应专心致志,深入思考。当我们深入思考后,找到了方向,做到了“止”那就能把目标以外的事暂时放下,寻得自身的安定,内心就平静,这之后又可以重新开始思绪,看事物认为平常,也就得到了“安”,思想客观、朴素便是“虑”,最后的收获便是“得”。这一系列的犹如蝴蝶效应般,若我们能从开始一步步的实践,那结果肯定是更好的。都说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的,因为他们确定了方向,内心平静,有了安,虑,便可得??现在的自己和自己所期许的那个差距很大,既然现在有了内心中的方向,我就应寻求内心的平静,重新理清思绪,然后一步一步向着目标努力,收获最后的成果。
以上大致是我对《大学》的感悟,现在的自己曲解了学习的概念,从高中开始是为了考试而学,到大学是为了学分而学,这样的自己很悲哀,何时才能够“即物而穷其理”,什么时候能为了自己而学呢?此刻吧。修身的重要性不容小觑的,学习是漫长的是无尽的,是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真理,在学习中修身何乐而不为,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这样漠然的处世态度,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毕竟我们所处的社会太过复杂,似乎已经很少有人会或者有机会去体会修身的意义所在,那么我们就尽量做到修身吧。我们总是以仰望的姿态去面对人生,或许仰望意味着追求,意味着理想,却未曾想过仰望的同时却已经将自己贬了值,人确实该有理想,该有追求,但是这种追求这种理想应该如何去体现呢,我们总是在应对这社会所带来的一切,却有多少人能对所谓的社会现实泰然处之,以一个平和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呢。现在让我们学会用平和的态度去做事,深入地思考。我仍记得高中的校训“修己安人,铸玉成器”,修己,成器,当我透过《大学》从不同的角度我发现修身的重要性,我可以不追名逐利,可以不随波逐流,但是不可以不修身,不可以堕落,考了好多好多篇我的大学我不堕落,原来我们在大学防止的就是堕落,虽然此大学非彼大学,但大学亦彼大学。那么就让我在我的大学中通过这些领悟继续不断地探索吧。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我的朋友,同学,我们一定不能丢下国学经典文化。我们作为中国的年轻人,国家的栋梁,我们更应该学习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让它在世界之中流传。历代美国总统尼克松说过那么的一句话:“他说当中国人的下
一代忘记自己文化的那一天,我们就可以攻打这个民族。”这句话就是意味着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文化啊。再说,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真正的国家的栋梁,我们也应该起到带头模范的作用,认真地好好的阅读中国的国学经典文化,好好的传承我国的经典文化。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7
古始龀之年谓之小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教之为人处世之本。及志学之年谓之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今之士,自加冠之年乃入大学,未见明小学之道,无论大学之理,虽学之愈久,不见其深,读之愈广,不见其真,今之学问,其真衰于古乎?
秋善奕,诲二人,一人虽听然心向鸿鹄,艺弗若与,其知弗若与?
非学之衰、知之瘠也,意不诚也。
《中庸》道:“尊德行而道问学”,先礼而后学,故古之经论皆出于《礼》,今之学,图其速,得其名而舍其理,碌碌几年,始入大学。身形于堂庭之上,然意止于字句之中,虽眼目不离卷,然亦不诚焉。浑噩一天,终曰“苦矣”,盖善学者饴,恶学者苦,诚于中而形于外,方意诚则真无恶而实有善焉。
程氏遗言:“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为诚,则学杂”。元培言:平时则放荡治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今同生,无冻馁之患,奔走之劳,坐厦享优,无问无告,术业无知,实验怠滞,应测时前,惟其甚忙,然学之二三,惟争分数,专之以舞,考之以弊,得之甚高,尔敢呼焉?曰:学之无用,贫日即成,今之社会,分数优高。其业有不精,德有不诚,谦言不怍,大言不惭,分高榜上,尔敢夸焉?评之优进,其心正焉?
身有之身当作心,故所谓修身在正其心。学之君子诚其意,正其心,犹慎其独,大琢于事,慎独于人,衾影无愧,屋漏不惭,虽身处世外,犹修吾身。
大学近半,学无高就,愚以拙钝,莫及项背,未明明德,然日日新,虽无学深然先诚本意,犹无高就而先正吾心,谨记公名,不敢怠慢,耗时两载,拙笔六卷,题以《吾辈》、《问答》、《寻影》、《朝闻道》、《明新》、《丘山志》共万余字,日日自俭,每日必读。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学之道也。故序《丘山志》“丘山有志,不为其名,造化随顺,如影随形”,今题以“景致明新”,意为致知,明理,求新,以戒己心,以勉诸君。
吾师言“振兴中华,乃吾辈之责”,吾辈当以修齐治平,兼济天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心有大我,山之巍峨。
吾师言“吾乃炎黄子孙,当倾毕生之学以报国”,吾辈当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吾辈当兴,天下扬名,今之士兴,万世昌平。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新)民,在止于至善”,此为《大学》三纲领。
《中庸》二十五章:“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可结合《中庸》此章来领会《大学》三纲领之义理。
“明明德”向内成己,是内圣功夫,“亲民”向外成物,是外王事业,“止于至善”则是“合外内之道也”。阳明先生曰:“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曰一也”。
程子曰:“亲,当作新”;“‘在新民’者,使人用此道以自新”。然“使人用此道以自新”,只是“教”而不“养”。阳明曰:“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亲民’。说亲民便是兼教、养意,说新民便觉偏了”。“亲民”是以自性之明德直接养民、化民,有“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之义,如此才能把三纲领贯通为一。
《荀子·子道》: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
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
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
“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这是“教”。
如果把“亲民”当作“新民”,只是停留在“士”的层次,达不到大人之“学”的境界。“知者知人,仁者爱人”,这是明明德以亲民,阳明所谓“兼教、养意”。颜子说“知者自知,仁者自爱”,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故不必再说知人、爱人。
朱子曰,“明明德于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朱子下一个“使”字,把尽己之性与尽人之性割裂开,从而把“明明德于天下”也解得浅了。阳明说:“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
绍兴知府南大吉听到阳明先生讲解大人之“学”如醍醐灌顶,喟然叹曰:“甚哉,大人之学若是其简易也!吾乃今知天地万物之一体矣,[]吾乃今知天下之为一家、中国之为一人矣。‘一夫不被其泽,若己推而内诸沟中’,伊尹其先得我心之同然乎”?又曰:“吾以亲民为职者也,吾务亲吾之民以求明吾之明德也夫!”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此为《大学》八条目。
朱子说:“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齐家以下,新(亲)民之事也”。
《论语·宪问》: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可结合《论语》此章来领会《大学》八条目的内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均是“修己以敬”;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唐代李翱根据《中庸》《易传》作《复性书》,阐述儒家心性学说。李翱不满意东汉郑玄所注《中庸》:“彼以事解者也,我以心通者也”。同样,研读《大学》也要默识心通,不能停留在“事”上。如“平天下”是“明明德于天下”,依此类推,“治国”是“明明德于国”,“齐家”是“明明德于家”,三者均是德性由内而外的扩充,与其说是在谈政事,不如说是在论心性,《系辞》所谓“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子路问君子,孔子先说“修己以敬”。针对子路发出“如斯而已乎”的'疑问,孔子又说“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显然,三者境界不同。《中庸》曰“致广大而尽精微”,“广大”与“精微”是相辅相成的,能“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则心性功夫也是精微至极。从齐家、治国到平天下,外王事业越广大,内圣功夫越精微。《大学》与《论语》区分内圣与外王,并且阐述得层次分明,《中庸》与《孟子》则说得更简洁。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中庸》曰“君子笃恭而天下平”,人我内外合一,本末一以贯之。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9
又读了《大学章句集注》,并参考了唐文治的《大学大义》。因为自己就是从事教育行业的,所以情不自禁地把古代读经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一些方面做了对比。
不管是《大学》还是其他经书,其主要内容无外乎两方面,一是修身,一是治国。而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从中小学到各大高校基本上是不讲治国的内容,修身的内容也不再强调了,取而代之的是公民的核心素养。
现代教育的课本五花八门,差不多十年一变,不知变了多少,没有守。古人读的儒家经典却是历经千年不变的,变的是每个时代的注疏。
以上变化究竟是好是坏,我个人不想过多的评说。但有一点却让我忧心不止,不得不说。当我去读四书五经的时候,我能鲜明地感受到有人在文化的源头向我招手,使我不断向他看齐。然而读现代白话课本成长起来的我,虽然也一直在教育领域工作,却从来没有类似的感觉。很多时候我问自己,我交给学生的这一套我自己相不相信呢?越是往深处思考,我越是没有底气回答。
不论实行怎样的教育制度,采用什么样的`课本,如果教育本身不能凝聚人心,增强文化的向心力,民族和国家的未来都是堪忧的。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上自国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有没有可能出现“身不修”、“家不齐”而“国家治”、“天下平”呢?
有的人会认为,治理国家与个体没什么大的关系,而是那些当领导的人去治理的。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偏颇的。
中国有一句话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正说明国家的事务与每个个体都是分不开的。“国将不国,家何为,人何在?”在这个意义上,家国与个人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
岳飞与秦桧:岳飞背负着“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驰骋沙场,虽遭奸人陷害,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感动后来许多人;秦桧一副卖国嘴脸,为了金钱与利益,不顾国家安危,出卖忠臣,出卖国家,遭受万人的唾弃。
一滴水不能养活一棵大树,却能映照出太阳的光辉;一朵花不能装扮整个春天,却能展现出生命的华美;一个人不能构成一个国家,却能体现出这个国家的文明。
从普遍和长远来看,“修身”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0
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写到:“《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大学》这部书,是古代大学教书育人的纲要和准绳。为什幺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阅读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中的《大学》。
《大学》被朱熹分为了经篇和传篇。经一章向人们展示的是儒家的“叁纲八目”的要义,逻辑分明,层层推进。“叁纲”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的是“格物、致知、成一、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十篇的传的文则是引经据典地阐释“叁纲八目”,其内容言简义丰。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宗旨在于显明本有的清明德行,在于把这种修养取得的成就恩泽人间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解释“在明明德”的传一章引用了《康诰》《大甲》《尧典》主要是“为了说明弘扬人性中美好善良的品质从叁皇五帝时期就开始了,并不是我们标新立异的产物。”我认为它包涵了“性本善”的意味。《大甲》曰:“顾諟天之明命。”中的“天之明命”就是指上天平等赋予每个人的德性。它强调了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美好的,但是可能由于后天的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才导致了人们在品行和德性方面的差异。因此“皆自明也”,即要我们自己加强自身的修养。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也“在亲民”。《四书章句集注》中“程子曰:‘亲,当作新。’”朱熹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新民与亲民——作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一个问题》一文提到“新民”指使民众提高觉悟,实现精神、思想的更新;而“亲民”则指使民众富足、安顿而获得必要的生存基础,进而亲善于政权结构,易于统治,服从管理。“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我认为”亲民“适合古代社会而”新民“更适合现代的社会。因为”新民“更强调了一种自我的革新,社会的革新。正如朱熹所说的,首先要自己”去其旧染之污“,对自己的旧观念,旧思想进行改造和更新,然后再”推以及人“,那幺领导者就不担心人民不归顺他。对于个人来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自我的办法:通过不停歇地随时反思自我、改过自新从而”得道“。如孔子的”吾日叁省吾身“。
通过”明明德“、”亲民“然后”止于至善“。”止于至善“的意思是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朱熹说:”言明明德、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在我看来,这是通过”明明德“、”亲民“后达到的一种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但是这似乎太理想化了,不管从古代社会还是现今社会来讲都有点脱离了实际。然而,我们首先要”知其所止“然后才能谈论”止于至善“。书中所描述的”止“是从精神层面上来讲的止于仁、敬、孝、慈、信。不可否认,这对于现在来讲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理解的”知其所止“更强调了自己应该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然后才能为之奋斗。
经篇勾勒出”叁纲八目“的要义,然后传篇对其展开阐释。其中”八目“又包含着”内修“和”外治“两大方面:”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内修,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外治。
在内修方面,先是格物致知,然后是诚其意,正其心。”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为穷,故其知有不尽也。“由于我还不太懂朱熹这番话,于是我通过查找一些资料来加深对格物致知的了解。”格物指努力穷就事物之理,当人民通晓事物之理后,人的知识也就完备彻底了;致知完全是作为认识过程找能够的格物在人所得知识的一个自然结果;所以朱熹认为,若没有格物谈致知是无法办到的。知悉用“格物所以致知”来说格物和致知的关系,一方面说格物以致知为目的,另一方面致知是在格物的过程中实现的。“人的知识在认真研究外界事物中获取,日积月累就能达到”知之至“的境界。这里我思考了一个问题:对于教师,该怎幺样帮助学生”格物致知“呢?过去的教师”填鸭子“的形式显然已经不符合现今教育的要求了。再联系”格物“,我认为它更强调了是自己对事物的思考,而不仅仅是借用别人的知识,从而达到”致知“。
从知识储备方面,内修要求”格物致知“,那幺从精神修养方面呢,就要求”诚其意,正其心“了。意诚则必须从慎独开始,正心则要求保持平和的心态。我觉得无需哆嗦这两者,因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在不断的自我改善中达到的。
在外修方面,”齐家,治国,平天下“着眼于处理人际关系。这让我想起安葬于西敏寺的英国国教主教的墓志铭:我年少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要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我发觉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改变我的国家。但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从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塬样。当我垂垂老矣,我终于顿悟了一些事: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后来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谁知道呢?这也让我想起了自身,自问我没有这幺大的抱负要平天下,或改变世界,但我希望以后受过我教育的学生都能成为能”平天下“,能改变世界的人,那幺我也算是成功的老师了!
总的来说,《大学》言简义丰,让我领略到中华经典的强大。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1
说到《大学》,就得提起四书五经,我会想起《范进中举》,我会想起《孔乙己》,想起那些八股文下的文人,但我最终发现我错了,我走了一个极端,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走了极端。自从国人不读四书五经以来,就没有这样的人吗?照常有。我观察着周围的人,除了学中文的在四年大学时间里读四书五经外,就是学英文专业的了,他们在修外国文学史的同时要修自己的文学史,其他专业的根本就接触不到。我们离我们古老的文化越来越远了。
随着读书的进行发现读书的同时更多了一份思索,分析书中的人和事,经常问一些我意料不到的问题。《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作。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刚刚读的时候,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再读的时候,感觉其将治国、齐家、修身之道全部包含了进去;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经文”章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该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四书五经代表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是国学入门必读之书,也是加强个人文化修养的不二之选,它所提到有关的做人做事学习的.观点是非常先进的,“知之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是说寻找
并定下目标,有了一个大方向后才可以静下心去学习工作,才能深思安稳地思考,做到集思广益,有所收益。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方向,没有方向就如没有舵手的船在海上飘泊是非常危险的。方向比速度更重要。道理也是一样的,先解决了目标、方向等大事情,其他的事情就可以迎刃而解。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培养素质,修养品德。“修养品德在于端正心思,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虑,则不得齐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于正其心。”心中有了气愤,产生了惊慌恐惧,沉湎于玩乐,有所忧虑,思想就难以做到端正。心不在自己的身上,望着东西却没有看见,听着讲话却像没有听见,吃了食物却不知道它的味道。所以说修养品德在于端正心思。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评定时德才兼备。如果自身的品德不好,对社会的危险性就越大,。所以端正自己的心思,平心静气,修养自己的品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读《大学》我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 “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在当今的社会,物欲横流,金钱几乎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人变得浮躁不安,无法静心,又如何修身养性呢?人要使自己有所追求,静下去积累,一步一个脚印,去思考,去取得。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2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化,是民族文化的体现,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纵观世界各地,各个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内核,还有墨家、法家、名家、释教类、回教类、西学格致类、近代西方文化等文化形态,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一句话总结就是诗词歌赋,吹拉弹唱,琴棋书画都属于传统文化。“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和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是的,在儒学体系统治中国的2000多年来,大众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关于怎样做人的。从仁、义、礼、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似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统,同时,也从思想文化的高度上,为华夏文明铺开了为人处世的漫漫长征。而《大学》是在这条征途中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可能没有孔子那样声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来,它意义非凡。它似乎极早地系统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学习的基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仅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修身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摆出了一条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这样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达之所,亦是后来之人无法企及的。
一直以为,作为儒家四部经典之一的《大学》是深奥的,非一般人所能领悟,所以一直未曾染指。若不是这次在语文书中偶遇《大学》,短时间内也不会去阅读的。不过,学了《大学》,还是有一些浅薄的感悟的。“修、齐、治、平”乃是《大学》中精华,核心思想。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其国在齐其家,齐其家只在修其身。这四者,乃是一一递进的关系,而修身又要先正心,正心要先诚意,诚意要格物,格物而后致知,格物致知,乃是“修、齐、治、平”的根本。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修、齐、治、平”的范围未免大了些。现在的我们,不必考虑如何治国,如何齐家,如何平天下,我们要考虑的只是如何诚意,如何正心,如何修身。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还是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所谓格物致知,字典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简单来讲,就是通过实践来获得真知。陆游有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的`也是实践获得真知的重要性。格物致知,放到《大学》中,也有它的一番意义。我理解为,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得真理,得到真理后利用真理来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正心而后身修。的确如此,只有心意真诚才能够使心态端正,心态端正才能够修身养性,修身养性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一种状态。除了修身,《大学》中最具有借鉴意义的,就是诚意中“慎独”了。所谓“慎独”,说的就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后的表现如一,而小人,却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大学》中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知,见君子而后厌然,人之视己,如视其肺肝然”。说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内心真诚,表现才能端正,只有诚于中,才能形于外。
《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现在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3
中科院院士韩启德先生曾言:“我们中国在传统上是把治学和做人完全结合成一体的。”是的,在儒学体系统治中国的2000多年来,大众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关于怎样做人的。从仁、义、礼、智、信到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儒家思想的不断发展,似乎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理想的人格系统,同时,也从思想文化的高度上,为华夏文明铺开了为人处世的漫漫长征。
而《大学》是在这条征途中闪烁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可能没有孔子那样声名赫赫的作者,但在我看来,它意义非凡。它似乎极早地系统而直白地把做人放在了思想的核心、学习的基础——“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不仅直接地告诉了我们修身之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必要性,更是摆出了一条如何修身的明智之途。这样的思想高度,是前人所未达之所,亦是后来之人无法企及的。
朱熹曾指出:“《大学》是修身治人的规则。如人起屋相似,须先打个地盘,地盘既成,则可举而行之矣。”然而,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崛起,人们似乎把做人和治学逐渐分离,学习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应用科学,即格物、致知。久而久之,社会上的.一部分人失去了做人的规则,甚至还出现了应试教育这样僵化了的育人系统,令人不胜唏嘘。实际上,这样的学习风气从根本上就已经失去了方向——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正心、诚意,是修身,故而,缺乏思想道德修养的求学是无法树人的,也是无法进步的,因为这样的人做不到真心诚意地热爱学问,而只是虚情假意地将学问当做是成功的工具,那么求索又怎么可能竭尽全力、精益求精呢?
“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中。”坚持治学与做人的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现代教育不可逆转的涡流。同时,也只有不断追求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修身之道,方可成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4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以此没世不忘也。”
“於戏!前王不忘”源自《诗经。周颂。烈文》,是周成王祭祀时赞颂先王并诫勉助祭之句。也就是说先王建立如此显赫之伟业,吾等后人不能忘记这样的伟业传承。具体又指什么呢?
也就是“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君子仰慕古贤圣人之德行,见贤思齐,见圣渴仰;而小人也乐得借用先贤之名来以此获得自利。
在东方另一个国家印度文明传承也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瑜伽这样结合、联通、合一和相应来表述。与内心心性合一而明身乃心性之化身;与天上神灵合一,如阿凡达;与古贤先圣合一而智慧似我。以至于佛教盛行而演绎到无比殊盛而繁复,君子探求无限,小人用其无限。可见正信和迷信混杂一起,难以清晰。
而儒家直探龙珠,直揭精辟,仅此一句,使真意灵魂大白与世,简单平实,仁心直露,使人深省,言下大悟。
《大学》总在不断引用先人智慧说当下实际,没有半点拖泥带水,也无修饰,更是中立直接,真实华族智慧之精要,深读其乐无穷。也由此成全了《大学》的历史地位。
生活中,我们总在道理中纠缠不清,与其说道理无非就是自我认知的`一面之词,放在阳光下暴晒,还能有多少客观。一切道理皆废话,不中立,所以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中,说什么才是最根本的呢?那就“贤其贤而亲其亲”,其贤其亲变成自然之道,用在社会中就是合真之道,明辨是非之道。至此,心性洞开,与天地合一。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5
孟繁伟;《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僴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第四章读起来太难,开始很多字都不认识更别该文说啥意思啦。文中多次引用《诗经》原文更是让人难以理解其意,如果没有《诗经》功底,再不看注释或翻译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了。就算知道《诗经》中这几话意思,如果不能把前面几章结合起来进行阅读也不能明白这章说的是什么意思。
第一段关键在于一个“止”字,这个“止”字不是停止而是达到或者到哪里的意思。接着第二段用类比的方式解释“止”的意义,例如“为人君、为人臣、为人子”如何如何等。该章必须结合开篇“止于至善”四字进行阅读理解,唯有这样才能明了本章的意思就是告诉明德要“止于至善”的意思。止于至善不是达到某点而是不断地追求直至最高境界就是至善,或者说至善才是最高层次。
本章第三段指出明德的过程要不断的.琢磨,格物才能致知。也是告诉后人要想明德唯有格物穷理,不断琢磨才能不断地进步,于是才能逐步提高对“德”的认识。
大学乃大人之学,小学学“事”,大学明“理”,即“明德”后“明明德”。怎么明德?格物、琢磨,再格物、再琢磨,唯有如此。朱熹曾说成人即大学的学习方法有二,一是自学二是交流。自学中不断的研究,交流中相互借鉴才能不断地提高对“德”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止于至善。
可惜现在的学生一是自学能力差二是不相互交流,大量的时间用于如何应对考试。如从这方面看如今的教育真的是不如古时,从方法上应向古人学习,这也或许是没有“大师”的原因吧。《诗》云:“於戏,前王不忘!”这句话更值得做教育的人深入反思啊。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6
初次接触《大学》,不求甚解,读完一遍以后的感受即是感动。可能有人觉得奇怪,《大学》讲的并不是声情并茂的煽情故事,为何会感动呢?此时的感动不只源于文中所讲,还源于着书者及注疏者。
总结一下,让我感动的有三点。首先,我读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学章句集注》,一直对宋朝的学者无好感,尤其是朱熹,印象中总觉得他是个迂腐古板,呆滞严厉的学者,毫无灵气可言,看过这篇集注之后才发现人家并非徒有虚名。他的注疏严谨而详尽,对原文的理解深刻而通透。想来能千古留名果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朱熹只是古代学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从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学者极为严谨的治学态度。他们毕恭毕敬,兢兢业业地学习钻研孔圣之道,几乎是带了一种虔诚的。这种对待学术的虔诚也许在今天的学者身上很难再发现,这是一种不计功利的严肃和认真,也是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它纯粹源于治学者本身。
接下来是第二点,《大学》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个人道德修养与治理天下之间的辩证关系。前面很大一部分讲的是个人道德修养,“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句同孔子的“君子日三省乎己”道理是一样的。古人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们对自己提出了严格,甚至是几近苛刻的要求。“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君子自身的恐怕比治骨角,治玉石更要严厉。
这种对于完美人格的执着追求,令人肃然起敬。这是令我大为感动的第二个地方。在当今这个标榜个性的时代,人们我行我素,安于自己的本来状态,“个性”在张扬其魅力的同时也为不少不思进取者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古人对于完美的`极致追求也许并不会实现,实际上实现的人确实很少,但是他们这种对美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却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尊敬,敬重。
第三,“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从这句话中,我看出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即有所作为,换句话说,就是用行动去改变现实,将目标一步步分解细化,从而逐步实现。与此同时,在实现目标的时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后循序渐进。“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正因如此,古人认真而严肃地经营人生,严格要求自己,修身养性。相比之下,我们现代人面对问题要消极得多,颓废与无奈也多得多。许多时候,我们也给自己树立光辉高远的理想,然而却仅仅是止于口头,懒于行动。只是说说而已,真到要为理想吃苦的时候却畏畏缩缩,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们自己,真是汗颜。
以上三点是我最有感触的地方。此外,《大学》是世界观人生观与方的综合,它的“三纲领”,“八条目”论述了一个理想的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该采取的行动。实际上,理想也是《大学》的一个主题。
还有,文中字字珠玑,包蕴万千,读来让人受益匪浅。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7
几年前已经把《大学》背诵得滚瓜烂熟,现在略微有点生疏,但也基本能背诵。虽然背诵完成,但是一直隐隐约约,不解其意。又不敢直译,直译明显是错误的。翻看了很多解读,不敢苟同。
直到看了因缘生老师的《学庸衍义》、雪庐老人的《大学表注》、憨山大师的《大学直指》、南怀瑾老师的《原本大学微言》,有一点感觉貌似懂了。但实则还没有真正搞懂。
后来,听了一些课程,明白了一切经典皆在化心。以圣人之心,方能读懂经典。小人之心,读出来,只能读出小人的味道。我非圣人,也非君子,距离圣贤经典还有十万八千里。好在,虽然自己不是君子,但能明白一点圣贤君子的标准。以圣贤君子的标准去解读,应该离圣人本意不远矣,不敢误人,请君斟酌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大学开篇第一句,三句话提纲挈领,统领全文。朱子定此三句为三纲。
大学,这里指的肯定不是我们现在读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机构。古时童蒙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行,及礼乐射御书数之业,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修己治民、治国安邦之学。这里是以年级来划分。
宋儒朱子晦庵曰: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愚以为,这个解释更加贴切。
什么是大人?但从拆字来看,人得一则为大。一为道,为开悟,为性德。当一个人开悟之后,称为大人。古代对于做官的人,下级称呼上级,同级互相称呼,也是某大人。我觉得本意应该是,开了一定悟之后才有资格做官,当年理想状态和现实还有很多差距。具体什么级别才有资格称为大人,没有考证,不知道。
“大人”一词最早见于《周易·乾卦》的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这里的大人,指圣贤君子,在位的贤达。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小人,小人的意思,也不是现代意义上理解的小人。普通平民百姓都属于小人的范畴,生活在低层面的人,都是小人。而不是今天我们指的奸诈下流的人。
孔夫子在乾卦文言传中讲: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可见,这里表述的大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位高权重者,而是修行极高的开悟者。
大学之道,道是指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表述。对于“道”这个字来讲,老子的《清静经》中有表述。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大学之道,这里这个道,无法按照老子所讲的`“道”去理解,姑且可以理解为规律,道路,途径。大学之道,就是大人之学的通道(途径)。
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什么是明德?什么是明明德?
如果直译,明白道德,可以不可以行得通?按照现代人的思想来理解,显然行不通,因为人们把道德了解片面化和狭隘化了。但是如果你在深入去研究“德”字,我觉得就可以说得下去。
讲“德”讲到至高点,不外乎孔夫子。四书的思想皆来源于《易经》。孔夫子真正流传于世的经典,就是其作的《十翼》。《大学》《中庸》仅仅是他的思想,后人记录成文字,《论语》只是夫子日常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的聊天记录。而《十翼》是孔夫子真正的思想承载。
所以,光读了《论语》,没读十翼,你可能只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是知道《论语》中某句话是真理,但不知道为何是真理。
我背诵完了孔夫子的《十翼》,由于天资愚钝,依然是一知半解。看了一部分解读,我觉得依然没有契入圣人心境,故搁置。
十翼之系辞下传中有关于德的表述。
履,德之基也。谦,德之炳也。复,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损,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辨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
履和而至。谦尊而光。复,小而辨于物。恒,杂而不厌。损,先难而后易。益,长裕而不设。困,穷而通。井,居其所而迁。巽,称而隐。
履,以和行;谦,以制礼;复,以自知;恒,以一德;损,以远害;益,以兴利;困,以寡怨;井,以辨义;巽,以行权。
这三陈九卦,把德表述到了极致。
我们一般说,某一个人是很有德行的一个人,其实都是在哄人。没有经过九变,这九道关口,你根本无法判断他到底是不是一个有德行的人。你说他不贪财,你给他一个亿试试,你说他不好色,你放一个绝世美女试试,你说他很淡定,让他陷入困境,你再看看。真正意义上的德,上下五千年,能到达的,不多。达到,即是开悟。
所以明德,这个表述我觉得直译也可,只是按照现代意义的德来理解,这就是栽赃。可以直接理解为开悟。
一个人开悟之后,依然不能算大人。让更多人开悟,让道统传承,这叫明明德。就是你开悟之后,让你的学生,你身边的人也开悟,才能算得上大悟。所以,评价一个老师的境界水平,就看他培养的学生。
这就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师道文化。自己是太阳,去照耀众生,这是明德,让其他人也成为太阳,去照耀众生,这是明明德。太阳能发光,厉害的不是太阳,而是支撑太阳发光的背后的能量。换个说法,自己开悟是明德,让别人开悟是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亲民,即帮助众生。在物质方面,在于让百姓安居乐业,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精神方面,教化百姓,让百姓断恶修善,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精神飞升,灵魂解脱。这是大人要做的事情。
止于至善,王阳明释“至善”为“性”,即本性,人类的本性是纯善无恶的,“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至善之性是人类的固有本性,所以“止”就是一种对本性的复归,“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我认同这个观点。至善,到达善的终极,即是无善无恶。也是开悟。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8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非常喜欢教学生文言诗词,每每读到古人的诗词歌赋,都不禁惊叹。古人如此聪慧,虽没有手机、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却能把所见之景用七言诗词写到极致,读罢有如身临其境。如:“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尽了人间四时之美,怎能不令人神往。
同时我自己也非常喜欢读文言文的书籍。因为文言文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文言文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古人能用很少的文字传达出很深的思想内容。这也非常符合我的性格特点。因此我非常喜欢文言文,尤其喜欢蕴含深刻哲理的这部《大学》。
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书,是我在大学的图书馆,当时我还不明白“大学”的含义。只看摆放在文言文类别中,就随手翻来读一读。边读边被古人的智慧深深折服。
《大学》作为四书之一的古人必修科目,是古代的每名学子都必须要学的书籍。千百年后,我再读大学,也能从中感受到当时的思想,可以说它影响着千万古人,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具有中国色彩的思维方式与做人原则,其中某些道理沿用至今,我们的思维方式仍深受其影响。有些句子,你仔细琢磨也蕴含着非常深厚的道理。大学中提出三纲八目。所谓三纲,是指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们常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又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两者一样都被人用来表达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这种君子之道,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大学中“修齐治平”的顺序与此并不相同。文章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顺序不一样,境界也就迥异。“”修齐治平”是当代社会四有新人的践行标准。“平治齐修”则是古代君王的基本国策。不过这些都不影响我对这本书的喜爱。
我最喜欢的是其中的.这一段:“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意思是:知道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意志才有定向。意志有了定向。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随处而安,能够所处而安,才能处事精详,能够处事精详,然后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要这样。心不妄动,才能所处而安。这句话非常好。现代社会快节奏,就是缺少静下心来想一想,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做任何事都不静下心来,是做不成的。只要心静,有专一的目标。这件事才能做好。这样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不要以为至善只有伟大的人才能做到。其实,我们每个人只要做到以上的事情。至善就离我们不远了。
一群善良的人,同一个步调。心中有光,祖国未来才有希望。有人这样总结说,一个团队的生命力不是技术,不是人才,不是资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团结一致的步调。这让我想到了,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中这样说到,要像白求恩一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不敢奢望,做一个如此高尚的人,只要做到无愧于心,足矣。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19
《大学》开篇的章句,共250字,据文中所言,“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这后面的传十章,则为曾子对孔子前面观点的注释解读,并为曾子的学生记录下来,整理成篇。后为程颐修订编序,成十章,共1546字。
原文:右传之首章。释明明德。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诰曰:“作新民。”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所谓“右传”,系指竖排版上下文中的下文。下篇传十章中的首章,解释的是上篇正文的第一句“明明德”。
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盘,朱熹注曰:“沐浴之盘也。”铭是器物上、碑石上刻的用以自省的文字。就是说,商朝的开国君主成汤在其洗澡盆上刻了用以自我提示、警醒、借鉴的文字,让他在每日清洁沐浴身体的同时,也洗涤自己的心灵世界,去除心灵上的污垢和丑恶,做精神上的洁净自新。看来,古代百姓怎样不知,单就帝王来讲,还是很讲卫生的。是不是天天洗不知道,至少洗澡盆还是很讲究的。刻的这几句话,叫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这么刻了,估计不天天洗也不好意思,未免贻人以形式主义之口实。苟,也即如果、诚然之义。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真心想着不断自我道德完善、自我检省自己的话语,那么就要每天都要这样做,并要天天这样做,一天一天的持续坚持下去。商汤是开国之君,进取之心既强,反省自鉴的意识也比较清晰;既要勤政,又不能忘了检省自己,只有靠树立强大的个人权威和帝国功业,才能于夏之乱政面前,凭借文治武功,一并取得各方民众的真心归顺和臣服。故而,开国之君,往往勤谨,一方面是进取心使之,另一方面也是江山未稳之故也。舍此,也霸业难成。
从这段铭文来看,古人尤其是君王还是把修身养心作为一个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的。人治国有赖德治,统治者个人的道德修养、能力品质的高下对于统治权威的树立、国家的治乱兴衰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事实上,权力持有者在权力本性作用下的任性弊端,在制度性约束手段有限的情况下,相应的道德义务的施加就是即便无力也要必须采取的举措。
康诰,是《尚书·周书》的第一篇。康指的是康叔。康叔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弟,成王时期,因为参与平定三监之乱,而被功封于商朝后期的陪都朝歌,也就是如今河南北部的鹤壁市淇县。荆轲就是这个地方的人,想来他是从卫国游历到了燕地,结交了江湖朋友、王族公子,参与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所谓的燕赵慷慨悲歌之士却原来是个河南人。回头说,成王命康叔在其封地建立了卫国。诰,是命令。康诰就是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遗民时所下的命令,以及成王对康叔封临行前所下达的执政纲领、方针纪要。由于康叔治理的是殷商故地,民众受殷商政治风尚影响长久,观念行为多有于西周之新政不相容甚至抵牾之处。故而,成王希望康叔治理卫国的基本宗旨和使命应在于革故鼎新,将商墟遗民改造成拥护新政权、合于新风尚的新臣民。是故,成王在康叔上任前对他说:“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应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就是成王对他这个小叔叔说“唉!你这个小子啊,你肩上胆子还是很重的。你到了那个地方要保护好殷商的.那帮遗民,帮助我把上天的命令传达下去,让他们都顺应天意接受周朝已经一统天下的现实,鼓起精神来自我革新,努力做我们新朝代的新臣民。”可见,古代帝王在治国的过程中,除了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讲究通过修身养德来获得内圣外王的历史功业外,也非常重视对普通民众的道德教化,克服人心性中邪恶偏私的弱点,来共同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的完善和社会成员人性的升华,由此在促成一个对道德修为有着观念共识基础上的德治理想国。而这样一种通过宣传教化的手段来维系权力、维系权力运行所赖以依靠的信念基础的治国理念,其中也蕴含着一种对于人和社会的积极的动态发展的观点,是对人性之善、人的道德升华以及人的自我革新有着充分肯定和认同基础上的治国策略选择。不管成效如何、是否可行,看上去总是很美的。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一句,出自《诗经·大雅·文王》一篇,是《诗经·大雅》篇的开篇第二句。朱熹据《吕氏春秋》考证说,这首诗是周公旦追述文王之德所做,并以此来告诫成王,要奉天承运,推行仁政,永葆周朝的繁荣昌盛。这里说的旧邦,是从周的祖先后稷被舜封于邰说起的。《诗经·生民》有对后稷出生传说的记述,并为《史记》采纳作为正史。说的是周的祖先后稷是帝喾的妃子姜原所生,是姜原在野外偶见一巨人的脚印,好奇心重就踩了上去,于是就身动有孕,生下孩子后觉得不吉利,于是就把孩子扔了,可扔了好几次都获救了,觉得这孩子有神灵庇佑,来头不小,还是自己养吧,取名做弃。这位妈妈倒也实诚,遗弃的事也不怕孩子知道。但凡天降神人,总是不同凡响的。弃长大后,果然天赋异禀,善种庄稼,在解决民生之本吃饭的问题上有卓越的贡献,被尧举为农师,后又被舜封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虽然,曾子注释《大学》正当周朝当时,但从周先祖后稷从尧舜时获封起算,确属旧邦。无论是《诗经》中周公告诫成王“其命维新”,还是《大学》中,曾子以此来注解“明明德”,要表达的都是说,一个国家可以保持长久兴盛的关键,是要不断改革创新,要时刻响应天命的召唤,不断做与天命意旨相适应的文物建制、道德风尚的除旧布新,于此,才能受命于天,才能一直为上天庇佑,才能为上天选中担当天下大任。这其中包含着非常明确的动态发展的历史观,转换成当下的语境说,则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只有紧紧跟随社会发展规律的脚步,及时针对社会发展形势或者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历史性转变,做发展目标、发展方略以及具体实现路径措施上的相应改变创新,才能与时俱进,牢牢把握在科学技术、文物建制、精神风尚等方面的主导地位和掌控力量,稳稳承担起执政兴邦的历史大任。所以,改革是一个永不停歇的历史过程。所以,这里包含的“新民”,也即社会革新观点,对于当下的改革要务来说,还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
其后的“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一句,是在语言的历史流变中被语义歪曲的一句话。现在说起“无所不用其极”,常含贬义,是谴责一个人做事没有节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在《大学》中,这句话是用来形容君子应具备的美德的,带有期许和肯定的意思。是说,真正的君子在追求自我人格完善、自我革新的过程中,要带有最大的诚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功夫下到极致,对自己做百分百的要求和努力,不断反思自我,改过自新,除去思想和精神上的尘垢,从而达到朱熹所注解的“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的终极价值目标。
这里,曾子是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来说明“明明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从商朝的始祖,讲到周初的改造亡国遗民,甚至搬出周的始祖来例证改革创新对于保持生机活力和统治力的重要性。不过,曾子注释“明明德”,通篇却全是说的是“新民”。可见,作为经邦济世之学的儒家学说,个人修身养德虽然重要,但相比之下,总是要服务于社会亲民这个整体目标的。是先自新然后亲民,讲自新是为了亲民,个人自新总是为着“新民”考虑的。文/寻常清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20
我们的青春是多么美好!青春是人们放手翱翔,努力奋斗的时期。如若,青春不去奋斗,那么你这辈子,便没有意义。
少年时代的高尔基,为了青春奋斗。他的童年非常悲惨。他四岁丧父后,他的母亲便改嫁了,于是他住在外祖父家。11岁时母亲去世,外祖父开的染坊破产,家境逐渐走向贫穷。自私自利的外祖父十分不满外孙给自己增加的生活重担。可是外祖母很喜欢自己的外孙,然后他和外祖父分家产。于是他们各走各的路。他怀着希望,可是现实却给了他一个很沉重的打击。在喀上的那段日子里,当过流浪汉,搬运工,面包工人,杂技店伙计脚夫,看门人,园丁,锯木工等。在这么简陋的生活里,他却依然不放弃读书。白天的时候工作,晚上的'时候学习。因为他知道如果不努力,那么他将会失败,永远都上不了大学。人的一生,是很短的,短暂的岁月要求我好好领会生活的进程。一个人的追求目标越高,他的才华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儿。他家境贫穷。可是他有一颗爱读书的心。于是他每天去富裕的家庭里打工并不索要工钱。只需要求主人家借一些书给他看。他这爱读书的心,被当时的一个官员发现了。
他送那个什么小男孩去京城读书。那个宫员告诉他,我不需要你回报,我只需要你当官之后,心怀天下。小男孩儿答应了。但是,读书并不是这么容易的。他刚来时被所有人都看不起。但是后来他努力学习。被皇上看到了他的才华。他当官之后。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心系百姓的。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为了读书而努力,为了读书而奋斗。永远都不会为了困难而放弃读书。当你一步一步的走向自己的目标,你就会发现目标是离自己这么近。但是当你远望目标的时候,你就会觉得目标遥不可及。当那些成功的人,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在背后下了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功夫。
俗话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固然辛苦,压力确实也很大。但是我们要相信,只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的,就能够创造出属于一片自己的天地。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21
人生充满坎坷和坎坷。没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因为坚强,他们才能度过这些坎坷和挫折。今天看了《贫穷是最好的'大学》这本书,深深的打动了我。
金鹏内心就是这样一个孩子。他出生后不久,他的祖父母就去世了。他们的生活越来越艰难。他考上重点中学时,父亲病重。我妈默默承担着家庭的重任。她使三英亩小麦成熟。看到她妈妈累得无法支撑她,金鹏很难过。她对妈妈说:“我不去上学了。”。为了母亲,金鹏宁愿放弃学业。这种精神多么可贵!而我们不仅不关心父母,还经常让他们为我们担心,这真的很丢人。尽管如此,金鹏的母亲仍然让金鹏去上学。于是金鹏又变得强大了。他平时在学校只吃面包屑,但不讨厌生活。他还说:打硬仗,打倒霉,是光荣的。
看到金鹏如此强烈地面对生活,想想我们自己。因为学习累,作业多,我经常生自己的气。既然我们条件这么好,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父母?有人曾说:失去了财富,只走一点点;失去了荣誉,就失去了很多;失去勇气,就失去了一切。
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吧。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22
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 篇23
我们在开始讲解、研究《大学》之前,先把这份原本《大学》的原文发给大家,希望平时多加熟读,要能背诵,那就更好了。那么,我们以后在讲解、研究时,就方便多了。现在,请大家看看原本《大学》的.原文是怎样说的: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读后感:明德修身,立德树人】相关文章:
修身立德作文02-23
立德树人作文11-03
立德树人的作文02-09
立德树人作文12-02
修身立德从“小”做起02-23
“明德修身月”主题教育活动方案08-20
立德树人的优秀作文11-04
立德树人作文优秀09-01
立德树人的作文优秀11-05
立德修身宣传标语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