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用心去工作》有感:人生所在_fanwen.weiyujianbao.cn
人生所在
——读《用心去工作》有感
张鹏飞
近日,市院侯检向广大干警推荐了一本书——《用心去工作》。本人进行了认真的阅读,很受教育、启发和感染,收获颇多。藉此,结合本人的工作、学习、实践、思考,谈点个人的肤浅认识。
一、人生在命
这里讲的命,不是宿命,是人生坐标,是指一个人,要正确、充分地认识自身,包括个人的政治品质、文化素养、工作岗位、业务水平、世界观、定位等等,也要认识环境,包括亲人、朋友、同事、领导、组织、形势等等。"知者,智也。"只有把自身认识清楚了,把环境弄透了,才能找准自己人生坐标。"易经"中讲的"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其实,一、二、三讲的就是环境,当然,一、二讲的是人文环境,三讲的是地理环境,四、五讲的是个人主观努力问题。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马克思有个"合力思想"的论断,就是说,社会在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受社会各种力量的左右,才形成了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进步轨迹。一个人,也是如此。作为一个人,设想在社会中、工作中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个人奋斗固然很重要,但也必然受到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最终达到的不一定是你个人预想的结果。
人们往往容易拿自己与同龄人、与原来起点相同的人做比较,从而有了一个口头语:"人比人气死人".实际上,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走的顺一些,在工作中有所成绩,自然有这个人成功的手段、途径、方式,以及各种客观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然。如果看不到这一点,而仅看到别人成功的结果,将是不明智的,不明白的,也必将是自寻烦恼的。本人在从基层院领导岗位回到市院工作时,恰逢仲秋,不禁感曰:
"仲秋月,人之盼,人人事事皆求圆。
看人生,有辉煌,有遗憾,不可时时都能全。
平心静,细思掂,月运人生均亦然。
为吾党,为人民,尽心干,革命路上不知倦。"
这也许是对工作的执着,也许是对新岗位的"怯生",也许是对人际的眷恋,也许是对人生的感慨。无论如何,仍然要"为吾党,为人民,尽心干".
人生在命,就是既要认知自己,也要认知环境,就是要融入社会,融入大局,融入到具体工作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学会工作,在生活中学会生活。
目前,检察机关两反转隶,实行员额检察官等体制改革深化进行,市委提出了重返全省第一方阵的号召,全国要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中国已进入新时代。对此,我们必须有高度的自知和自觉,有诗证曰:
"春夏百花盛开,秋冬色彩斑斓。
物随时节而走,人应适时转圜。
顺应潮流而动,永立不败之巅。"
人生在命,作为共产党人,就是要牢记使命。要把个人命运同党的命运,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党工作,为人民奉献;要把个人融入到工作中去,站位高远,脚踏实地,积极进取,辛勤工作;要在工作中永远保持着蓬勃的朝气、昂扬的锐气、敢于担当的勇气,开拓创新,创造出工作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二、人生在舍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人生最大的敌人在于自己,人生最大的痛苦在于不能舍弃。烦事人人有,放下自然无。佛说,人生来就是受苦的。我认为,人是带着责任来到世间的,人生最大的快乐在于奉献。对家人,对朋友,对组织,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份责任,需要我们做的不是索取,而在于奉献。
我们舍弃的是一种财富,换来的可能是另外一种形式的东西;我们舍弃的是物质享受,换来的是心里的阳光、心情的舒畅;我们舍弃的是思想负担,换来的是精神的愉悦和阳光明媚。我们要学会舍。舍弃是给自己心灵的洗涤,是对自己浮躁心情的消解,是对自己人生阴霾的驱散,是对杂念物欲的放下,是给自己阳光人生的照耀。
有一个佛家故事,很能给人启发:
一个乞丐整日辛勤劳作,仍摆脱不了乞讨人生。这名乞丐决定找佛祖,问个明白。于是,一路乞讨,一路西去。一日,遇到一大户人家,讨饭之时,主人问得缘由,就托乞丐代问佛祖一件事:膝下仅有一女,为何年已二八却仍不会说话。乞丐答应而去。又一日,遇到一座庙宇,讨饭之时,一高僧问明来由,就托乞丐问佛祖一件事:修炼百年为何成不了仙身。乞丐亦答应而去。又一日,遇到一条河,宽急又深,无法涉渡。此时,一乌龟浮出水面,问明缘由,亦让代问佛祖一件事:修行千年,为何不能化形为龙?乞丐亦答应而去。一天,乞丐又困又乏,不觉在路边睡下,做得一梦。梦中,佛祖问明来意后,讲:你只可问明三件事。乞丐想,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就问:一乌龟修行千年,为何不能化形为龙?佛说,他不愿舍去他的沉重外壳。又问:一得道高僧为何修行百年,始终成不了仙身?佛曰:他不愿意舍弃他的珠宝锡杖。再问:一大户人家常行善事,可仅一女为何不能开言?佛说:她未遇到有缘人。此时,梦醒,乞丐自己的事情也未能得问。回来的路上,见到了乌龟,乞丐说:不能成龙,你是否不愿舍弃你的外壳?乌龟猛然明白,说:此壳内有24颗珍珠,现送予你,话毕,乘云而去。又见到修道僧人,问:你是否不愿舍掉你的锡杖?高僧说:现就把这珠宝锡杖送予你。话毕,驾云而走。一日,来到该大户人家,主人的女儿叫到:爹爹,(fanwen.weiyujianbao.cn)爹爹,那个要饭的回来了。乞丐向主人说明了缘由。主人当即把女儿许配给了这个乞丐。从此,该乞丐成家立业,家财万贯,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舍,是人生的大智慧。我们要有奉献的思想,舍弃的理念。生活有时还会逼迫你,不得不交出权力,不得不放走机遇。难道就要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甘愿颓废?想开了,什么是你的,什么是他的。在党和人民面前,我们就是党和人民的;在组织面前,我们就是组织的;在朋友面前,我们就是朋友的;在亲人面前,我们就是亲人的。当我们奉献出自己的所有时,党和人民会给你依靠,组织会给你信任,朋友会给你力量,亲人会给你支持。这时候,你何尝不是一种获得呢?!
人生在舍,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一心为民。我们就要牢固树立民本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心中装着人民,心系人民,急民所急,盼民所盼。我们就要亲力亲为,事必躬亲,为民办实事,做人民的公仆。我们就要与人民打成一片,说民之话,行民之事,与民同苦,与民共乐。
三、人生在心
"万事归于心田","风水撵人心","阳宅阴宅不如心宅".这些古语、古训强调的是人的内心。《用心去工作》讲了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专注心、感恩心、宽容心、公正心和平常心等等八个"心",也是在强调"心"的重要性。
无论何种心,归于一个心,就叫善心。要心存善念,常怀感恩之心,常修为人之道。一个民间故事,挺有教育意义。
古时,一大户人家姓董,勤俭持家,过得殷实小康。董家人又十分慈善。同村一青年叫胡四,为做生意借该大户董家十两纹银。年近春节,胡四想:董家家大业大,常资助别人,也许此笔借款已忘。于是,借故到董家玩耍,试探道:借你的钱已还。董家主人说:没有吧?可能我记错了,你说还就还了吧。当晚,董家主人做得一梦:胡四脸色阴沉着说,我来还债了。董家主人醒来,发现是一梦。睡下后又连做两个同样的梦。董家先生再无法入睡,坐了起来。此时,管家慌里慌张来报:家里大红马生下一头黄骡子。董家先生猛然想起刚才的梦,说:赶紧把这头骡子打死。无奈,董家先生说得坚决,管家于是打死了小骡子。第二天,同村传开了:昨晚胡四猛然生病死去,一会儿又活了过来,胡四讲,明明已变成一头骡子,可又不知怎么又活过来了。其实,胡四心里很清楚,抓紧还了欠董家的十两纹银。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要常有善良之心,不可有恶念之想。有善念就有善行,就有善报,反之,有恶念就有恶行,就有恶报。这正应了"易经"中的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要多做善事,从善如流。"为善而人知之,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为阴德。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
做善事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平时,很难有惊天动地大事、急难险重的工作让你去做,更多的是平常的小事、平凡事。"勿以善小而不为".打扫卫生,参加公益活动,扶困济贫。更包括下班关上电,会前会后打扫一下卫生,捡个地上的烟头等等。看似小事,实则小中见大,彰显的是一个人的人品、素质、境界、心态。
做善事不图回报。像雷锋同志那样,做好事不留名,默默无闻,天天做好事。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大肆宣扬,到处炫卖,甚至是要吃要喝,要钱要物,这不仅不是善,反而是恶。作为一名检察官,更应公正待人,公正办事,绝不可借机吃拿卡要。
要广结善缘,与人为善。要学会见贤思齐。"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学习别人身上的优点,从而来补充自己,充实自己,提高自己。要有一颗平常心、宽容心。工作中的同事,社会中的朋友,家庭中的亲人,都是我们人生的有缘人。我们一定要包容他们,宽容是冬日里皑皑白雪山上的暖阳,可以消除坚冰,宽容是炎炎夏日里的一缕绿荫,可以排解酷暑。以宽容心待人,方赢得他人更多的好感,进而与他人和睦相处,使自己的事业一帆风顺,生活幸福美满。
人生在心,作为共产党人,就是要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检察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作为检察人,尤其作为公诉人,就应该做到:会办案、能释法、善协调、懂规矩,就应当做到:勤思考、识大局、重实干、求进取。只有这样,才能办好案件,干好工作,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才能适应形势,创新发展,再创检察新辉煌。
【读《用心去工作》有感:人生所在_fanwen.weiyujianbao.cn】相关文章:
读《用心去工作》心得04-27
(精)读《用心去工作》心得15篇08-05
《用心去工作》读书心得04-20
用心去工作读书心得06-17
《用心去工作》读后感09-05
用心去工作读后感08-31
《用心去工作》心得体会02-18
用心去工作的心得体会08-25
用心去工作心得体会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