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金锁记有感
读《金锁记》有感(一)
初次读《金锁记》是在高二。我是在学校图书馆的《张爱玲选集》上读到这篇文章的,当时只觉得主人公曹七巧在自己已经走过悲凉的一生后,又病态般的破坏儿女的幸福的做法实在荒诞、可憎。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三十年来她带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当时对这句话并不懂得,只是觉得作者写得很深刻,如今读来,似乎对七巧没有太过世故的眼光,却深深感到一种悲凉。
张爱玲的小说《金锁记》,写了一个偌大的封建家族中一个只有名分却出身低微,不受尊重的女人的大半生。她既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同时也是施害者。主人公的名字叫曹七巧,是麻油店小老板的女儿,之所以能够嫁到姜公馆这样的公侯之家,是因为丈夫是个天生的软骨病人,而且姜家又出了很多钱。但嫁到姜家以后,她因出身低微,倍受婆婆、妯娌及自己丫环的蔑视和冷落,甚至得不到最起码的尊重。她心里喜欢小叔子姜季泽,但季泽却只限于和她开开玩笑,于是本来就要强泼辣的她就愈发口无遮拦,疯疯癫癫,别人也就更加看不起她。只有他的哥哥嫂子让着她,是因为向她要东西。十年后成了寡妇的她分到了自己的公馆,有了家产,她就把全部心力用在了护住钱财上,为自己带上了一套金色但沉重的枷锁。为了钱,她撵走了有意找她的季泽,病态地拆散了女儿的婚姻,故意在儿子、儿媳间制造矛盾。
表面上面,曹七巧是被金钱迷乱了心性,变成了一个有着"疯子的审慎和机智"的狠毒、绝情、病态的妇人,但其实是她的人性被所处的环境逼迫和扭曲的结果,在当时社会中具有普遍性,而这种普遍性是与封建社会的根本相联系的。作为女人,除了生活必需的物质外,男女之爱是她们最基本的需要,但身处没落公侯之家的七巧却连正常的生理和感情需要都得不到满足。她生命中有三个男人:丈夫,季泽和儿子。丈夫是个天生的软骨病人,在她看来是"没有生命的肉体","要是能有点人气就好了",她无法得到爱欲的满足,甚至连自己都不明白怎么会有了两个孩子,姜家只不过让她来侍奉他,她因此最终分到了姜家的财产。季泽是她心里爱的人,喜欢到了身不由己的地步,但季泽虽然在外面寻花问柳,在家里却不敢造次,他有他的原则。分家后季泽来找过她,向她表白,但她觉得,季泽是来骗钱的,不是真情,于是将她撵走了,可以看出她的渴望除了性爱之外还有情爱,但因为猜疑,她失去了这次赢得爱情的机会。我不认为作者只想表现金钱的胜利,但此后,她抛弃了那么多所获得的财产,便成了她生命中的唯一依托。从丈夫和季泽那里得不到爱,她忍受着情欲的煎熬,产生了疯狂般报复的病态心理,对所有男女之爱充满忌妒,包括儿子长白和女儿长安。儿子长白成了她生命中唯一的男人,她让已婚的长白陪着她通宵聊天,讲小夫妻的性生活,最后逼着儿媳妇自杀身亡。与丈夫结合只是使她获得财产,季泽只给了她爱的煎熬,长白则在她的管教下成了一个浪荡子,连同女儿长安,都成了她病态心理的牺牲品。她生命中的三个男人都不能给她爱,作为女人,她的人生是可悲的。更要说明的是,这个"黄金的枷",不是她自己愿意戴的,而是社会强加在她身上,最后她被金锁压疯了,想摘都摘不掉了。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侧面描写很有特色,受传统小说影响很大。小说一开始并不直接就写,而是通过两个下人的床头闲话点出,把这个家族的人物关系和大致情况交代清楚。在下人口中,道出七巧的出身,再借二嫂三嫂的背后冷言闲语,交代了七巧在家族中的低微地位。一系列铺垫之后,七巧终于出场,开始就写她因为替二小姐云泽做媒,气得二小姐哭,三言两语之下,完全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七巧的独立个性,还把姜府的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交代得清清楚楚。短短四五千字,完全是侧面描写,就把七巧的出身情况、人物关系、人物形象交代得非常圆满清楚,张爱玲生花妙笔,着实令我惊叹。
其实这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在小说中应用很广,最妙的一笔是在后面,当写到七巧约准女婿童世舫见面,要拆散他们。在童的眼中,只见"门口背着一个小身材的老太太";在童的心中,他的印象是"直觉感到那是个疯子",而小说在写七巧老年的时候,一处都没有正面去刻画七巧的形象,而到最后才借旁人的眼睛点出,妙笔如斯,再次叹服。
其外,小说跨度三十年,写人物和事物的变迁,《金锁记》里面用的方法更是巧妙。比如小说最后,七巧把手上的镯子往手臂上推,那镯子在年轻圆润的时候是丝毫推不上去的,可是到了老年,油尽灯枯,镯子能一直推到腋窝,这金镯子好比一把枷锁,三十年的压抑和苍凉无奈,就在这一推之间,纤毫毕现,实在是点睛之笔。
张爱玲还在小说中不断地提到"月亮",月亮是苍凉的寂寞的象征,而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去看月亮,皆有不同感受。月亮是人内心变迁的见证,如开场时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点,大一点,象赤金的脸盆沉下去……",这预示着一个没落的时代,没落的家族;"彰影绰绰乌云里有个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个戏剧化的狰狞的脸谱"是七巧眼中的月亮;"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轮满月,万里无云,像是黑漆的天上的一个白太阳"是儿媳眼里的月亮。月圆月缺,正是人物命运的象征。
《金锁记》所写姜公馆中人,不过因时代动乱客居沪上,他们的生活方式,虽然没有与沪上的生活情调融合起来;也不同于《传奇》中其他诸篇,七巧与小叔子季泽,长安与世舫的爱情,尽管在七巧的性格刻画中处于重要地位,但"两性关系"毕竟只是作品观察与表现曹七巧的一个角度,即使是一个极关重要的角度。然而,《金锁记》仍然有一个方面,以其强烈的主题,笼罩了全书,那就是:金钱对于人性的腐蚀。
小说中曹七巧在不可遏制的金钱欲和无法满足的情欲的操控下,从纯朴健康的女孩子一步步沦为心理畸形的恶毒妇人。张爱玲通过对曹七巧心理变态过程的细致描述,深刻而真实地揭露了金钱对人性的摧残。她曾经说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在她笔下,即使是对这样一个彻头彻尾的"恶"的化身,依然有着一种建立在"懂得"基础之上的对人性的宽容和原宥。
张爱玲关注人性,表现人性,《金锁记》写的就是人性受到压抑以至扭曲的故事,小说充满了"人生味",小说没有痛诉,没有反抗,只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通篇读完,也许大多数读者和我一样,并不会对七巧种种变态行径感到厌恶,而是会感到一种深深的苍凉和同情。七巧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女子,年轻的时候,她也曾和街上的走贩眉来眼去,享受着生活的欢乐;同时她是一个很善良的女子,尽管大哥把她送进火坑,她后来再见大哥,哭闹之后,一样送给大哥特别贵重的礼物,这时的她依然是有温情的……我想,这个人物也活了,她可爱善良,也可怜可恨,我们对她不应有太多世故的眼光,而需要看到她性格的多面性和所处环境的熏染作用。
张爱玲关注人性,表现人性,《金锁记》写的就是人性受到压抑以至扭曲的故事,小说充满了"人生味",小说没有痛诉,没有反抗,只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读《金锁记》有感(二)
15中本4 梁思颖
读完《金锁记》后,我有着深深的痛苦,对里面的人物感到深深的悲哀。《金锁记》主要揭示了封建制度对中国妇女的精神毒害和鸦片对人们身心健康的伤害。
主人公曹七巧是一个内心矛盾的人物,在封建制度的压迫下,她想反抗,无奈却受到封建思想深深的束缚。因为家里贫穷困苦,她嫁到姜家去当残疾的二少爷的少奶奶,因为她贫穷的出身和有着一个残疾的丈夫,所以姜家的人都瞧不起她。因此她和新来的人格外亲热些,但是刚刚嫁进姜家的三少奶奶兰仙早看穿了曹七巧的为人和她在姜家的地位,也不大搭理她。曹七巧在大少奶奶玳珍和三少奶奶面前大声控诉自己的不幸处境,控诉姜家人对她的不好,却没有得到她们的谅解,反而遭到她们的反感。
曹七巧为人小气吝啬,喜欢在背后说别人坏话。在自己的丈夫和婆婆去世后。她挽了叔公九老太爷出来为他们分家,因为三爷在公账上拖欠过巨,他的一部分遗产被抵消了之后,还净欠六万。因此在兄弟三人均分老太太陪嫁过来的首饰后,曹七巧大叫吃亏。曹七巧常常害怕别人贪图她的钱财,对于她心爱的姜三少爷姜季泽,她拒绝了。她总是害怕别人娶她的女儿是为了财产,以至于她的女儿长安在快三十岁都还没又嫁出去。她为了自己的利益,劝说姜老太太让三少爷姜季泽快快娶亲,劝说老太太写信给彭家去说二小姐姜云泽的亲,导致二小姐姜云泽对她更加讨厌。在这样一个充满着封建气息的姜家里,她不得不这么做,因为她已经被毒害太深。
曹七巧也有过自己心爱的人,她也希望有着自己的幸福生活。她曾经爱过姜三少爷姜季泽,甚至在自己丈夫死后也爱着姜三少爷。曾经,面对着姜季泽对她钱财的贪图,她想无视他的过错,想容忍他的坏。在爱情面前,她也挣扎过。在曹七巧临死前,她想回到十八九岁的时候去,那时候有喜欢她的肉店里的朝禄,有她哥哥的结拜兄弟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沉裁缝的儿子。那时如果她挑中了他们之中的一个,也许会有幸福的生活。
曹七巧本身就是一个悲剧,但她也让自己的儿子长白和女儿长安继续着这个悲剧。曹七巧自己不仅抽鸦片,还让自己的女儿和儿子也吸鸦片。她与儿子长白一起取笑媳妇芝寿的不是,在外人面前嘲笑儿媳,让亲家母丢脸,还让自己的儿子娶了姨太太,最后,芝寿死在姨太太生下孩子之后不久,姨太太绢儿在扶正后不到一年服生鸦片自杀。从这可看出曹七巧对她们的伤害有多大。曹七巧也破坏了女儿长安与童世舫的爱情。这揭示了封建制度在毒害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浓厚的封建气息里,新思想、新制度步履难行,长安在学校待不到半年,就退学了。她学到了她母亲的丑陋的行为与语气,最后葬送了自己的幸福。
读完《金锁记》后,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生活在这个充满和平、自由、平等的社会里,不用受到封建制度的毒害与压迫。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人人平等,婚姻自由。
读《金锁记》有感(三)
旧时代与新时代
自高中时代起我便钟爱张爱玲的作品。有人说,张爱玲总是擅长刻画女人,尤其是坏女人。《金锁记》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当我通篇阅读完全书后,毫不例外,对于主人公曹七巧种种近乎变态的行径非但没有感到厌恶,反倒是徒增了不少直彻心扉的同情。同时,也让我们想起了不少当今社会的悲剧。新旧时代的交替间,让我感触颇深。
其实,她也曾是一个可爱的女子。年轻时候的她,也和所有平凡的小女生一样,有着率真与随性的个性,享受着生活的快乐。她也曾经善良过,不信你看啊,尽管她的大哥把她带向了火坑,但当她再次见到大哥时,尽管是一阵的哭闹,尽管心中有着太多的不解和愤怒,但她还不是塞了那么多的贵重物品给他,当她的情人季泽被她骂走后,她还不是会偷偷躲在窗后,默默凝视着爱人仓皇而去的背影。我想,那时候的七巧还是有温情的,以至于当她到了晚年,回忆起年轻时候的种种事情时,心中仍会涌起几丝温暖。七巧,她是可爱的,更是可悲的。她,曾经只是一个小小麻油店的老板的女儿,(fanwen.weiyujianbao.cn)却因为家人的利欲熏心,她被迫嫁给了身患残疾的富家少爷,于是,她被所有认为是攀了高枝。可是,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生活在封建社会的女人,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一个弱女子又有什么能力左右自己的命运呢?也正是因为她是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女子,当她被置身于一个没落的封建家庭之中,她的悲剧命运即被埋下伏笔。
显然,是金钱,一步步将她推向深渊的。在没落的封建家庭里,她处处受人排挤,甚至连家里的下人都看不起她,可是,天性要强的她仍然为了自己的权益与她们抗争着,这使她在外人眼中显得更为臭名昭著了。十年后,丈夫和婆婆都去世了,她的苦难也该熬出头了,她终于挣到了属于自己的家产,于是,天性要强的她毅然选择了搬出姜家,自立门户。然而,在腐朽的封建家庭的酒缸中浸泡了这么久的七巧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善良可爱的女子了,她曾经只渴望能拥有一份正常的爱,可如今的她却认为,除了金钱,什么都是靠不住的。那深入骨髓的黄金枷锁将她压得喘不过气来,她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金钱奴隶。于是,她开始向周遭发泄,她报复,甚至于是对她而言最为亲近的人。因为疑心,她将爱了十年之久的姜家三少推开,对于自己的一双儿女,她的报复手段更是令人不寒而栗。她将她的女儿长安变为自己的复制品,她甚至三番两次地在女儿的婚姻中作梗,以至于让她心底最卑微的愿望都落了空。对于儿子,她那近乎于变态的占有欲更是逼得儿媳自杀,她用她的一双手,将她的儿子培养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浪荡公子。
"当爱情在一个人身上长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便需要三四个人的幸福与生命来抵偿。"这句话用在主人公曹七巧身上,我认为再合适不过了。她的前半生成了情欲的俘虏,后半生便代情欲做了一回刽子手。母亲,本该是这世上最温暖的的词汇,而七巧,则将这个词汇活生生地演绎成了一个黑暗恐怖的存在。这样的家庭,这样的母亲,有的只是悲凉。这样的一个家庭如同一张被黑暗和恐惧笼罩的网,网里的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她宣泄的对象。这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人的悲哀,从七巧身上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在改朝换代的民国初年,西学东渐,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曹七巧虽如同一个被众人不耻的异类般遭人谩骂,但回顾历史的长河,在社会急剧转型的洪流中,被吞噬的,又何止曹七巧一人?苍黄的旧市还在诉说着岁月的斑驳,平质的笔锋刻画出生活的呢喃。时光会原谅一切,淡化一切,只愿风会抚平所有的伤痛,安慰所有受伤的心灵。
不论是在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金钱、利益、爱情、母性,这些亘古不变的话题总是充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而这些本应是我们生活组成部分的话题,却总被负面新闻蒙蔽本色:被金钱诱惑利益熏心,贪污腐败屡见不鲜;被爱情冲昏头脑,冲动行事两败俱伤;被恶念左右,对亲身骨肉痛下杀手丧失母性。并不是我们的时代和封建社会一般"吃人",我们都不是生活在旧社会牢笼中的卑微女性,而今的我们只是少了一些不为所动的"正能量":我们不能摆脱金钱,但在金钱面前我们却应理性对待,懂得知足。我们追求爱情,但是爱情并不如童话故事完美,需要更多的悉心经营。我们的社会也充满爱,一种如"蝴蝶效应"般的大爱,只要动动手指转发朋友圈,便能换来五湖四海的关爱。
我们的时代早已改变,新时代是个大时代,亦是个对人心充满考验的年代,快去发现身边的正能量吧!
——推荐书籍《金锁记》
沈赟儿
【读金锁记有感】相关文章:
读《金锁记》有感08-13
读《金锁记》有感1500字08-12
读金锁记读后感06-10
《金锁记》读书心得09-02
金锁记读书心得09-04
《金锁记》读书心得11-20
金锁记读后感09-04
《金锁记》读后感08-17
《金锁记》读后感06-06
《金锁记》读书心得12篇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