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空间几何体教学反思
篇一:空间几何体教学反思今天受青岛一所学校校长之约,来青岛与这所学校的老师交流教学体会。晚上有点时间,正好宾馆可以上网,写写近期的一些教学感想。
前面大约用了两周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立体几何中的《空间几何体》的内容,其中有些两点感触颇深。
一是从武汉参加全国初中数学优质课观摩交流回来以后,本来认为《三视图》部分在初中已经很好的得到学习,不需要再花大的气力,像学新课那样展开,只需简单复习即可。但是,事与愿违,学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掌握的很好,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需要重新学习这部分知识。
二是关于几何体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问题。我从今年高考阅卷抽样结果知道,学生这部分在高考中丢分很厉害,远甚过推理证明。因此,需要特别重视和加强训练。既便如此,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
应该说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有的学生为看不明白空间图形着急,一下课经常有学生围着问问题。有时外出开会有一两天没给学生上课,一见面也会“遭到”意外的掌声欢迎,让人惊喜激动好一阵。
在教学过程中,总是感觉到学生练习消化的时间几乎没有,作业质量不高。整天都是在急急忙忙的赶新课,是不是教学方法还是其他方面存在问题?
篇二:空间几何体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教学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四个问题并及时地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自己准备的学习内容,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自动的、建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问题。
二、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数学学习中,个人努力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则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在交流与讨论中,能够澄清认识,纠正错误。这有助于扩展思路,提高能力,加强自信,培养合作精神。所以,我觉得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最大可能地让学生相互探讨,相互沟通。
三、教学设计应有利于让学生学会生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不应停留在简单的变式和肤浅的问答形式上,而应把数学知识方法贯彻到每一次探索活动中去,使学生在“观察、联想、类比、归纳、猜想和证明”等一系列探究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体会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
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教学因素,都在不断更新,作为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使教学过程更加切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另外,具体而言,我觉得我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所不足,在教学过程中还应不断地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取得进步。
一、在教学过程中我容易凭经验来教学,但是数学教学是不能够只凭经验来进行的。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也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赖已有经验或套用学习理论而缺乏教学分析的简单重复活动;将教学作为一种技术,按照既定的程序和一定的练习使之自动化。(fanwen.weiyujianbao.cn)它使教师的教学决策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的而非理性的。这样从事教学活动,往往会给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带来许多自以为是的假象,以至于很多学生都听不懂,学不会。
二、我的教学过程太过理智、呆板也是我需要反思和改进的 ,理智型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是“职业化”。这样的教学活动不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容易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不利于让同学们快乐和积极地学习。
在我平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的时候我倾向于反思什么是数学;同学们怎么样学习数学才能学得更好;我有应该怎么样去教会同学们数学。以这样的心态我一边教同学们学习,一边不断地改进自己的教学技巧和方法,我相信我会教得更好,而我的同学也会学得更棒!
篇三:空间几何体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中数学必修2的教学,我从总体上把握教材,认真阅读新课标,熟知新课标对必修2的要求,再把要求逐步分解和落实到每一节的教学设计中。由于立体几何的特点,上课时采用了“问题情景——建立模型——探究——解释——应用——拓展”的模式展开,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中,除了使用丰富的教具外,让学生准备纸板,上课时与笔共同比划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尽力做到教材的内容尽量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相挂钩,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显示数学的实用性。这方面,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已经做出了很好的示范。下面就数学必修2谈谈自己的教学反思:
1、空间几何体,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立体几何体的教学,侧重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它是对空间形式的观察、分析、抽象的能力。主要表现为识图、画图和对图形的想象能力。识图是指观察研究所给图形中几何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画图是指将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转化为图形语言,以及对图形添加辅助图形或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对图形的想象主要包括有图想图和无图想图两种,是空间想象能力高层次的标志。
根据这一要求,北师大版教材在编排上,考虑到了对空间几何体的认识。我设想:在学习知识前,①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工用纸板做长方体、圆柱、椎体、棱台,用十二支吸管做一个正方体模型(这要求每两人可共用一个,这些都成为今后教学的模型),通过动手做模型,(fanwen.weiyujianbao.cn)搭建思维的空间框架,同时通过做模型,学生了解这些模型的结构特征,为学习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做了良好的铺垫(如结构、三视图,表面积);②要求从书中找出二十个图,让学生画图形,学生自己先感觉,在平面上怎么去画出空间的立体图形,使学生在学空间几何体之前,自己先感受空间图形,希望他们尽快从二维走向三维,有利于第二章的教学,帮助学生完成了具体模型到抽象直观图的认识过程。北师大版高中数学编排上,很大篇幅都是采用长方体来解读空间中的直线与直线、直线与面、面与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使用自己的作品,帮助自己建立空间想象,使学生养成动手习惯,当遇到无图的题目时,把教室当成模型,利用手中的笔(线)、本(面),能摆出题设的模型,如需要,还要能画出图;当遇到有图的题目时,如分不清,能动手摆出大概的模式,帮助自己分清。
2、直线与方程、圆与方程
解析几何是17世纪数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其本质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图形的几何性质,体现了数形结合的重要数学思想。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建立直线和圆的代数方程,运用代数方法研究它们的几何性质及其相互位置关系,并了解空间直角坐标系。
数形结合是本模块重要的数学思想,这不仅是因为解析几何本身就是数形结合的典范,而且在研究几何图形的性质时,也充分体现“形”的直观性和“数”的严谨性。例如:直线和圆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两种图形,学生已经知道如何从“形”的角度分析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那么,如何从“数”的角度刻画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呢?北师大版高中数学的教材编的很好,教材中采用了方程组求直线与圆的交点的方法,也采用通过比较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的大小来判断的方法。这样,在将学生所学知识加以整合和升华的同时,也为后续内容(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我设想,教学过程应“接头续尾,注重过程”。通过引导,使学生经历下列过程:首先建立坐标系,将几何问题代数化,用代数语言描述几何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而,将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处理代数问题;分析代数结论的几何含义,最终解决几何问题。通过上述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由“形”问题转化为“数”问题研究,同时数形结合的思想,还应包含构造“形”来体会问题本质,开拓思路,进而解决“数”的问题。
【空间几何体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空间与图形》教学反思05-09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课后教学反思03-28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教学反思范文03-19
大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空间对应》09-29
教学教学反思03-22
关于教学反思的反思04-22
小班反思教学反思01-07
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02-06
经典教学反思10-19
精选教学反思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