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心得体会
读"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精髓"谈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假期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文章的题目是《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精髓》文章大体意思讲:古代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下列七种情况,即使孩子犯了错误,父母也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来教育孩子,看后感触颇多。作为一名教师,结合开学学校开展的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深刻认识到如果不加强自己的师德修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既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用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来影响学生,那么我们这些老师连古人都不如。
从这篇文章里我们能感悟到哪些道理呢?首先让我们看看古代父母对孩子哪'七不责'。
1、对众不责: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要责备孩子,要在众人面前给孩子以尊严。
2、愧悔不责:如果孩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惭愧后悔了,大人就不要责备孩子了。
3、暮夜不责:晚上睡觉前不要责备孩子。此时责备他,孩子带着沮丧失落的情绪上床,要么夜不成寐,要么噩梦连连。
4、饮食不责:正吃饭的时候不要责备孩子。这个时候责备孩子,很容易导致孩子脾胃虚弱。
5、欢庆不责:孩子特别高兴的时候不要责备他。人高兴时,经脉处于畅通的状态,如果孩子忽然被责备,经脉就会立马憋住,对孩子的身体伤害很大。
6、悲忧不责:孩子哭的时候不要责备他。
7、疾病不责:孩子生病的时候不要责备他。生病是人体最脆弱的时候,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和温暖,这比任何药物都有疗效。
看完这古代父母对孩子的'七不责'。我相信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会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估计绝大部分教师可能要说的话是: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对学生要有爱心,对学生要有宽容心,要给与学生学习的尊严。我想这些教师都说出了真心话,抓住了问题的关键,(fanwen.weiyujianbao.cn)古人在对待孩子都能因材施教,不同情况不同对待,而作为现代教师在对待班级中的学生怎么能不'以人文本'呢?就是对待班级中犯了错误的学生也采取古代父母对孩子'七不责',也许会受到不一样的效果。
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古人尚且明白的道理,何况我们教师。父母教育孩子,教师管理学生是一门大学问。而师德是一个教师的灵魂,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保证,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日常教学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教育有法,导无定法,因材施教,功在得法"。最后用一句教育哲理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