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工作体会>忘不了那田间小道

忘不了那田间小道

时间:2022-08-16 08:10:34 工作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忘不了那田间小道

  忘不了那田间小道
  
  武汉市十大名师 程良焱
  
  一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大约有三公里。我每天从它上面走过,不间断地走了一年。我不知道这时间是长是短;但是,它在我四十年的教书生涯中,印记却是很深很深的。
  
  说是一个人走,其实不很准确。1971 年,我被“选拔”到“大队”(相当于现在的“村”)学校教书。学校“小学戴帽子”,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二年级,共七个年级。我教初一年级,语文、数学“包班”(其实我也只是个1967 年武昌县一中毕业的初中生)。那时的“大队学校”老师,多数是“民办”,我的家在学校南边,因此,每天南来北往,像候鸟一样。那时候,比“大队”还小的行政单位叫“小队”。我们“小队”有两个自然村,相距一公里多,中间隔着一条高高的长长的“岭”,乡亲们称为“长岭”。我家住在“长岭”东边;还有一位学校同事,叫朱功淮,大家喊他“朱老师”,住在“长岭”的西边。我们是一个“小队”的人,自然比一般的同事多了一层关系。
  
  说起朱老师,这个人可真不简单。他是正规师范学校毕业,中专学历,“公办”教师,这在当时的“大队”学校,那是少之又少了。他在一所初级中学教过几年生物,又在一所规格很高的小学长期从事毕业班数学教学,教学效果很好,名气很大。教师“下放”,他从镇上的小学回到家乡大队的学校,教初中二年级数学。更令人称道的是,他虽然是一位数学老师,语文功底却很深厚,他曾经长期购买和阅读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华活页文选》,胸中“藏书”很多,还写得一笔好文章;而且字也写得不错,毛笔书法在小天地里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每天放学后,我和朱老师便相约一起回家。一个三十岁开外,一个二十岁不到;一个是教学经验丰富的“老羔子”,一个是初出茅庐的“新贩子”;一个虽然说不上“学富五车”,却也知识丰富,一个勉强读完了初中,算是了解一些常识。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田埂上的路太窄),不舍不弃,不紧不慢。
  
  出校门,向南,穿过一片稻田,跨过一条小巷,走了大约一半的路程,要分路了。(工作体会 fanwen.weiyujianbao.cn)我朝左,顺着“长岭”往南走,然后转向东边回家;他向右,穿过一畈农田,绕过一片树林,就到家了。可是,我们几乎很少在这里分手。先是邀请一番,谦让一番,后来则是习惯成自然,谁走在前面,就朝着自己回家的相反的一条小路走,一直走到非分路不可才各自朝着自己的家走去。这样,每次总有一个人要多走一里多路。
  
  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天南海北,东拉西扯,几乎无所不谈。现在回忆起来,说得最多的主要是两方面内容,一是知识,二是方法。古今中外,文史哲经,数理化生,什么知识都讲;学习知识、积累知识的方法,教书的方法,也是我们经常谈到的内容。一般情况下,都是他讲我听;也有相互讨论乃至争论的时候。我很清楚地记得,有一次,他从上衣口袋里掏出几张纸,是一期《中华活页文选》,他让我带回去读一读。那上面有一篇古人的什么文章,我已经记不得了,但最后有一首林则徐的《即目》诗,却印象很深刻:“万笏尖中路渐成,远看如削近还平。不知身与诸天接,却讶云从下界生。飞瀑正拖千嶂雨,斜阳先放一峰晴。眼前直觉群山小,罗列儿孙未得名。”这是清朝嘉庆二十四年(1819),林则徐赴任云南乡试正考官,途中经贵州境时写的一首七律。之所以至今还记得,一是我当时认为,诗的最后两句写得很通俗,很生动,很有味道;二是当天晚上我回家以后背了几遍。我还记得有一次,他向我说到他自己晚上读书的事,他说,有些文章读起来很有味,读着读着,不知不觉就听见鸡叫了。他还顺便说到了古人读书“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两个典故,觉得很新鲜、很刺激。
  
  慢慢地,我开始跟着他读一些东西。那时的读物很少,因此,凡是我们能够找到的,都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记得当时学校订有《人民日报》和《湖北日报》;还有两本杂志,都是上海出版的,一本是文学杂志,叫《朝霞》,另一本是理论杂志,叫《学习与批判》。我们差不多是每一篇文章都读,每一个字都读。有读得懂的,也有很多读不懂的。晚上放学以后,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就经常讨论读过的这些东西。说来也巧,说着话,不知不觉就走完了该走的路——要分手了,只好暂时打住,以待明天再议。很多时候,分路时双方都颇感到遗憾,甚至耿耿于怀,真不知是什么魔力在作怪。
  
  小路一天天地走,时间一天天地过。我感到自己像一个正充着气的气球,渐渐“鼓”起来了那么一点点。现在回过头去看一看,想一想,觉得自己真的很幸运:一个初“入道”的青年教师,有一个德才兼备的有经验的教师带一带,是多么难得、多么必要啊!
  
  可是,好景不长,我和朱老师的“蜜月”只维持了一年。第二年,奉上级指示,大队初中一律“摘帽”撤除,全“公社”集中办一所初中。朱老师是公办教师(新的初中只要公办教师),又是全公社的权威教师,首先就被选拔走了。从此,在这条几公里的田间小道上,无论上学放学,只有我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了。
  
  1971 年,是我走上教育之路的起点;那条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多少年来,一直蜿蜒在我的心里。
  
  (作者单位:武汉市江夏一中)

【忘不了那田间小道】相关文章:

忘不了那目光作文05-04

忘不了那背影作文06-08

忘不了那微笑作文11-21

忘不了那背影作文04-25

忘不了那目光作文【精华】10-28

忘不了那背影作文(荐)10-27

忘不了,那“破烂爷”_700字02-11

乡村小道作文09-05

田间之乐08-16

总也忘不了那话作文600字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