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集合9篇】
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1
在我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创设情境教学已成为我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情境教学的核心在于通过构建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时常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感知、思考。这种情境可以是一个模拟的实验,也可以是一个角色扮演的游戏,或者是一个富有启发性的.故事。
在实际操作中,我深刻感受到情境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学生在情境中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知识,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极大地激发,主动参与度也明显提高。同时,情境教学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实用性和体验感。
当然,在实施情境教学时,我也遇到了一些挑战。如何设计既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又富有启发性的情境,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并深入思考,这些都是我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但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我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回顾我的教学实践,我深感情境教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和完善情境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期为学生创造更加丰富、有趣和高效的学习环境。同时,我也希望与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分享我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2
所谓情境,就是把那些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情境中去。研究表明,学生接受新知识或新事物,离不开原有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学生喜闻乐见或身临其境富有生活气息的课堂氛围,以激发学生内在的已有生活经验地呈现,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下面是我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要联系生活,要具有生活的气息。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论述了问题情境不能过于生活化,但是同样问题情境不能脱离生活,要在揭露数学本质的同时和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问题环境越贴近生活,能见度就越高,问题激活的程度就越好。比如,黄爱华上《百分数的认识》这一节课,当他在绍兴上这一节课的时候,创设了一个介绍绍兴特产,从而引出绍兴黄酒,把百分数带进课堂。这样凭借日常生活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亲近数学的热情,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要创设充满生活趣味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思维的作用,教师要设计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景知识,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如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童话还有动物感兴趣,那么在我们的课堂中可以引入这些角色,甚至可以给数学知识编个童话故事,当然这个要符合数学的本质。贴近生活的趣味故事往往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让她们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中。
三、要创设真实性的问题情境。
创设真实性的问题情境,就是把数学学习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置于学生亲身经历中,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是有用的。比如,我在《确定位置》教学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班的曾伍强同学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愿意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周英语公开课大家进入演播厅的情景,(利用多媒体课件)先播放背景音乐,屏幕出现全班学生进入演播厅的情境,同学们看到自己在屏幕上的身影,欢呼雀跃。突然本班的曾伍强同学跑过来,原来曾伍强迟到了,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只听见曾伍强说:“聪明的你们能帮我想个方法快速找到我的位置吗?”正是这个真实的问题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数学是可以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四、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情境。
以学生为主体是创设问题情境的核心,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让学生更加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翁。例如在五年级教学《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时,上课伊始,请座位号是4的倍数的同学举起左手,请座位号是6的倍数的同学举起右手。这时,教师设疑:怎么有4个同学的两只手都举起来了?这是为什么?从而创设学习新知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只要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一定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打造高效的课堂!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3
情境教学法具有有形、有情、有境、有趣的特点,它能充分创设形象、生动的语言环境,激发起学生们的注意,使学生能理解和运用,从而能认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起阅读的兴趣。下面就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指导学生阅读,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用人物的内心活动创设情境教学。
在小学阶段,几乎每篇课文后面都有“朗读课文”、“熟读课文”或“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等,可见,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读是理解课文内容的主线,是领会作者思想感情之路,从读入手,进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以“境”动“情”,更能恰如其分地指导学生阅读,把作者的感情充分读出来。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我抓住了。人物内以活动这一中心,先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我”的内心,来激发学生对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模范行为的崇敬,接着,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创设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情境,让学生感受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草堆里—动不动,直到生命最后一息,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声呻吟,这种坚毅的`意志,从而使学生感受到邱少云这种壮烈牺牲的伟大情怀和模范遵守纪律的光辉形象。
二、运用人物语言、动作创设情景教学。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在教学取隆化时,冲锋号已吹响,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处在桥底下的董存瑞怎样呢?我先让学生通过理解“万分危急”和“千钧一发”等词,同时创设了一个个解放军战士正英勇地向前冲,但因敌人暗堡的机枪射击,一个个倒下的悲壮场景,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战斗形势,体会董存瑞的内心境界,从而使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感,最后,通过放幻灯,和读课文,让同学们体会董存瑞的动作、语言:“站在桥底中央顶住桥底,猛地一拉”、“昂首挺胸,钢铸一般的脸,像巨人一样挺立”,“坚毅的光芒”,让学生充分想象当时的人物形象,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英雄为国献身的坚强决心和大无畏精神。英雄的形象清晰而具体地浮现在脑中,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三、运用导语的设计进行情境教学。
在教《草船借箭》一文时,我运用电教手段,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组活动幻灯片,让学生进行录音,边看幻灯,创设了《草船借箭》的情景。然后,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描绘: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不仅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而且是一个智慧的民族,涌现出许许多多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叙述伟大的军事家诸葛亮用借箭的妙计对付周瑜的暗算,使周瑜自愧不如的事。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各据一方,相互抗衡,当时曹操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操,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孙权手下大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能,并设法陷害他。《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他们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这段导语,从情意入手,让学生全身心凝聚于对伟大的军事家诸葛亮的才干的敬佩之中,为学好课文作了很好的铺垫。
四、运用媒体,创设情境教学。
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将抽象的文字形象化,而形象愈是鲜明、具体、生动,就愈能缩短学生感知的时间,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教学效果就能容易体现。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课文《鹅》,这是学生接触的第—首古诗。他们对古诗的语言并不熟悉,很难通过语言领略诗歌所展现的优美画面,于是我借助录音机去到专门养鹅的专业户,录下几只鹅在池水中昂首呜叫的声音,在上课时,通过幻灯显示出鹅在碧波荡漾的池水中悠然拨动脚掌的情景,再放录音,同时,诗句的朗诵又随着幻灯的画面同时出现,这样一个生动的画面,一种生动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指导理解学习“曲颈”这个重点词。学完古诗后,有的学生认为鹅“向天歌”是在招呼它的同伴,有的学生则认为这只鹅在表达自己的快乐之情。这样运用情境,既指导了阅读教学,又能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以上几点,仅作为我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阅读教学的一些体会。当然,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为了能让学生引起注意,渲染气氛,陶冶情操,有利于阅读教学。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4
通过情境教学专题学习,我认为情境教学法在教学中非常适用,教师应在自己的教学中积极创设学习情境,为数学建模呈现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他们观察生活。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中,教师要恰当选择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任务情境、游戏情境、真实情境、虚拟情境、故事情境、模拟情境、协作情境等情境教学法应结合学生和教材有机使用。通过学习我还明白了使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1、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2、情境创设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易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同化与顺应。
3、情境教学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将学生置于某种特定的氛围中,形成一种心理环境,使学生产生移情效应。
4、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这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
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充分利用形象,创设典型场景,激起学生的情绪,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它能使师生之间关怀问辩、亲密无间、循循善诱、相互熏陶、教学相长,使师生沉浸于一种丰富、和谐、温暖、纯洁、博爱的氛围之中,是一种人文关怀的理念体验。教师创设情境教学其目的在于:
(1)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使教学具直观化、形象化,更具震撼人心的作用;
(3)启迪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等。
情景教学法意在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有机地整合到新规则中去,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和碳酸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它的诸多优点:
1.挖掘学生潜力,激发学生兴趣。
2.实现学生平等参与。
3.要求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4.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5
情境教学是一种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通过将学习内容置于具体的场景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在我参与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情境教学的优势和不足,下面我将从教学目标明确、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实践能力、促进合作学习和提高思维能力等五个方面,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
1.明确教学目标是情境教学的重要一环。
在设计情境教学课程时,我们需要清晰地设定教学目标,明确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的能力和水平。只有有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实现目标。在我参与的情境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教学目标的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和研讨,我们确保了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在情境中能够真正体验到知识的应用和实践的乐趣。
2.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求,通过具体的场景和问题,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我曾参与一个情境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是《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通过模拟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激发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责任感。在情境教学的框架下,学生们主动参与讨论和实践,学习的动力远比传统的课堂教学要高。
3.情境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例如,我们曾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田间地调查,研究不同环境因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学生们亲自到实地进行观察和收集数据,并通过实验室分析和总结,得出了一些有关作物生长的结论。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们不仅理解了理论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情境教学能够促进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情境教学的核心特点之一,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在我的情境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们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了有效的培养和提升。在一个情境教学案例中,学生们分组进行城市规划模拟,每个组扮演不同的角色,经过协商和讨论,他们最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规划方案。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们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观点,并学会了团队合作和决策能力。
5.情境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思维的活动和思辨的过程来探索和解决问题。在我参与的情境教学中,我们经常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激发他们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的思维。例如,在一次情境教学中,学生们需要针对现实世界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他们通过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开展讨论等活动,不断思考和探索,最终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境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展现出了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情境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同时,我也将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情境教学的机会,实现个性化发展和价值观塑造。只有这样,情境教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6
地理情境教学是一种以地理背景为基础,通过学生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问题解决和综合运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我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亲身体验到了地理情境教学的良好效果和深远影响。下面将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简要分享我对地理情境教学的心得体会。
1.地理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地理科学既有广阔的知识面,又有深入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很容易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而地理情境教学则能够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转化为具体且有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授地理气候方面的'知识时,我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当地的气候变化和现象,并与他们一起探索气候变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这样的实践式学习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进来,对知识的探索和理解更加深入。
2.通过地理情境教学,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地理情境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在课堂中,我常常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地理知识解决真实的问题。例如,我曾组织学生利用地理地形和气候知识,对当地的农田进行规划和设计,并就此展开讨论和辩论。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培养了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
3.地理情境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实践的体验和理解。
地理学科的本质是研究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其相互关系,因此,通过切身体验和实践活动,能够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地理现象的内涵和特点。例如,我曾带领学生们进行户外探险活动,在实地考察过程中,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和地理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样的实践不仅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增强了他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现象的敏感性。
4.地理情境教学还能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思维发展。
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交叉点,如历史、经济、政治等。通过地理情境教学,学生们能够在地理学科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思维边界,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的跨学科融合和交互迁移。例如,在探索地理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地理原理,还需要运用历史、经济等学科的知识,对地理环境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释。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学科交叉应用的能力。
地理情境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地理实践的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的跨学科学习和思维发展。在今后的地理教学实践中,我将继续借鉴地理情境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并激励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实践活动,以提升他们的地理学科素养和综合能力。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7
情境在中小学数学课程中非常常见,情境的引入改变了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教材不再是形式化的逻辑表述,而是丰富多彩、富有意义的情境化学习材料;教学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与获得,而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建立模型--解释、拓展和应用”的思维过程。数学学习不再是简单的机械模仿和技能训练,而是学生利用原有经验和知识背景进行主动的建构。
一、情境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情境能够生动地再现学校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使学习根植于知识产生和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境中,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具体而言,情境在数学教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促进学生参与数学学习
情境能够为学生营造逼真的学习实践场,在学生的日常经验和数学知识之间建立有意义的联结。从情境认知的观点来看,当情境所呈现的内容与学生经验或知识背景发生联系时,就能唤醒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动机。
在四年级上学期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时,呈现我们的校园,新乡人常去的新乡市人民公园,让学生猜一猜这些面积有多大,用平方米不方便时,我们使用更大的单位公顷。除了课前引入环节,这两节课的情境贯穿始终,从地图上框选出来我们周围1公顷的场地,提供学生熟知的公园、厂区、森林等面积,对于不容易感受的平方千米,在推理教学的基础上,在地图上框选出附近1平方千米的面积所包含的校区、厂区、商场等,让学生在情境中多方位感知公顷和平方千米。
(二)揭示知识的产生背景,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数学中的概念、法则、关系等反映的是一类事物的本质或共同特征,其抽象化的存在由于舍弃了它们所包含的丰富背景而成为学生理解的障碍。数学教学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不同情境进行抽象、比较、分析,概括出共同的本质特征,从而理解数学符号的内涵以及它们所表征的意义,促进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
例如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课例,吴老师先呈现两个花坛以及花坛的长和宽学生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初步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实际应用模型和几何模型。
吴老师用一个例子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乘法分配律的数学模型。然后再引导学生从这些具体的等式中概括出共同的本质特征,使学生认识到乘法分配律特征: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正是这些不同的情境内容所包含的共同本质,促进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三)启迪思维,引导学生探寻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境有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这不仅为学生的数学思考提供丰富的思维材料,而且也为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一种暗示或启示。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烙饼问题》,各版本教材中都设置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烙饼,从不同的方法对比中发现,最优的方法就是尽量不空锅,对比的情境让学生在最优方法和尽量不空锅之间建立一个联结,无论遇到几张饼,或者每个锅里最多能放几张饼,再或者排队两队体检等等各个场景,只要将最优方法与尽量不空连在一起,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情境设计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处理好情境的“社会化”与“儿童化”之间的关系。
《沏茶问题》这几课是初步尝试这种教学方法,没有处理好这一关系,所以印象颇深。因为这节课当时只考虑到了情境的社会因素,从生活中提取沏茶情的境,但是沏茶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些陌生,学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教学的起点,这个时候应该放慢脚步,应该在辨析工序环节让学生充分认识每一道工序,达成社会化的共识,为后续聚焦到依次进行和同时进行,做好铺垫,操作层面,需要摆的学具放到信封里面,暂时隐藏,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时间。
(二)处理好情境的“生活化”与“数学味”之间的关系。
数学基于生活,数学的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所以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学生便可以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为教学所用,也可以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指导生活。但是也不是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生活的再加工。因此,我们在创设数学情境时也不应只注重情境的生活化,同时也应注重情境的数学味。
例如《条形统计图》这节课,学生之前没有已有经验,直接引入,让学生从未知的领域寻找信息,反倒热情比较高,同时也挖掘到了条形统计图的数学内涵,除了每一部分的含义,条形统计图的优缺点、适合场所,学生也比较有所领悟。突然发现这个课题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入,效果更好,更容易促发学生思考,感受条形统计的数学含义。
(三)处理好情境的彰显意义和信息适度之间的关系
适当的情境创设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问题,但是信息量过少学生难以理解,信息量过大又给学生造成负担。以四年级下学期《乘法分配律》为例,人教版乘法分配律是植树情境,信息量较大,且每组多少人是隐藏信息,不够明显,分散一部分注意力,理解教学时理解题意耗费时间较多。相比之下吴正宪老师的乘法分配律情境,图形摆列整齐,配有相应的文字信息,信息清晰可见,在寻找信息的环节不花费太多精力,让学的'聚焦在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乘法分配律。
(四)情境使用时,需要注意的三点
1.教学中师生关系的转型
为了创设的情境更能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创设情境时教师的角色要发生转变,从传授者转变为引领者,真正让学生具有话语权,教师要花时间与精力进行发现问题情境创设及教学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学管理和组织。
2.给学生足够的等待时间
有价值的提问或解答,往往需要仔细思考,尤其是数学更是需要思考的过程才能完整的描述,缜密的思考。创设情境后设等待时间,让学生理清条件,完善思考;学生提出问题后设等待时间让老师和学生都有思考的时间。
3.处理好老师预设的问题和学生提出的问题之间的关系
在《赛马问题》这节课中,学生提问之后,因为学生的问题不是按照从易到难设计好的顺序,想到什么说什么,有些其他学生解决不了就暂时搁置,刚开始不知道怎么处理把学生重新拉回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导致耽误一些不必要的时间。课后反思,是因为我没有利用好学生的问题,其实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基本上囊括了我需要提的问题,只是顺序凌乱,当学生的问题没有提完的时候,我就尝试着把学生拉回预设的路线或者说问题的顺序,才导致浪费时间,如果给学生等待的时间,让他们把想要提出的问题提完了,再按照难易排序,依次解决,既节省了时间,又能让学生自主决问题。所以要发挥好老师观察者,引导者的角色,从学生的问题总把握及时引导点拨。
再次感谢李老师和畅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8
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逐渐成为教师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因此,我在以往的教学中注重的是怎样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在每一节课伊始,我总会创设一个情境,其目的主要是引入新课。或者说,我习惯于在引入新课时创设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目的单一,一般只是在于新课引入。比如在学习《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中,我会创设一个简单的教学情境,里面涉及到平行线,再直接引入新课。这种创设教学情境是形而上的,片面的,或者说是形式上的情境创设,这样的情境对教学没有太大帮助。
在这一次的研修学习中,我对《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一课例研究中的“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这一方面学到很多。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学习中,我对创设问题情境有了新的认识:
合理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问题驱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能有效或高效的进行课堂活动。在这一环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贯穿课堂活动的整个过程,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学生提出问题时的语言组织,以及问题的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在学生提出问题时要注意提出问题的深刻性,问题太简单,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问题太难,使得学生“跳跳脚够不到苹果”,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以外,容易挫伤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比如在《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这一课例研究中的`问题情境创设中直接提出问题: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学生茫然,无从下手,会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利于课堂教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问题的深刻性,太浅,太深都不利于教学。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不能一下想出解决办法,但通过动脑思考,小组合作交流,教师适当的引导点拨能解决问题。各地学生学情各有不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合理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进步。而教师也要在课前充分备课,充分备学生,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的进步,并在课后及时反思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个人的成长与进步。
创设情境教学心得体会 篇9
在我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创设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情境教学是以场景为基础,让学生在真实或虚拟的情境中进行学习与实践,通过感知、认知、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在实施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下面将分享其中的几点体会。
创设情境教学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设情境教学中,学生通过身临其境的情景体验,更容易理解和消化知识,形成更为深刻的学习印象。此外,它还能帮助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创设情境教学需要教师合理选题、设计活动,并在实施中灵活运用各种策略。首先,选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同时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其次,在设计活动时要重视情境的真实性和趣味性,营造与学习目标相契合的情境,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增强学习效果。最后,在实施情境教学时,教师要不断观察学生的表现,适时调整活动的难易程度和进度,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情境中不断成长。
创设情境教学不仅要关注教学过程,更要注重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在实施情境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学习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评估结果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并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创设情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在探究、合作、实践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未来,我将继续探索和尝试更多的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希望与更多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和交流,共同推动创设情境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