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机械论文>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3-02-26 22:59:41 机械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蔡恩泽
  
  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从复苏、崛起、亢奋到冷静,走过了曲折而辉煌的道路,也背上了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包袱。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我国进入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的时期,中国制造业前景如何?
  
  在珠江东岸,有一个小城镇叫东莞,30多年前,这里只是一个普通的侨乡。沧海桑田,30多年里,这里成为了“世界工厂”的缩影,之后又遇到金融危机,从沉寂到喧闹,再从喧闹归于平静,蕞尔之地的东莞见证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
  
  1 发展历程
  
  1.1复苏时代(1978-1987)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10年,中国制造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启蒙,逐渐觉醒,为第二个10年的崛起作了铺垫。
  
  70年代中后期,“亚洲四小龙”香港、台湾、新加坡和韩国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的资金和技术,已迅速走上发展道路。而此时,中国内地虽说模仿苏联,依靠计划经济,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制造业生产体系,但生产力还很低下,无论是工业品还是消费品,物资供应匮乏,轻工产品如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还要凭票供应。
  
  80年代初期,中国制造业开始复苏,电子产品逐渐有了自己的品牌,比如,打造出中国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的小天鹅,试图通过自主研发与引进国外生产线的洗衣厂对抗。牡丹电视机厂从日本松下引进了彩电生产线,在凭票供应的时代,取得了50%以上惊人的市场占有率,成为绝对的业内龙头。燕舞收录机以其超前的市场经济意识,领行业风气之先,“燕舞燕舞,一曲歌来一片情”的广告词在大江南北口口相传,电视广告又带来惊人的销量和利润。到了1984年,联想从一间小平房开始起步。(机械论文 fanwen.weiyujianbao.cn)它是一代科技知识分子从计划体制内的研究走向市场应用的代表性企业,彻底改变了中国科技界的观念。联想也是中关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典型,为日后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此时的东莞,来了一拨一拨戴着墨镜、穿着西装的香港人,他们的穿戴在内地人眼中有着很明显的辨识度。霍英东来过,李嘉诚来过,更多的是香港的中小企业主,他们都是为建立制造业基础而来。从此,东莞这片宁静的土地开始喧闹起来。
  
  1.2崛起时代(1988-1997)
  
  这个10年的关键词是“民营”、“外资”和“民工潮”,广东成为中国经济的龙头,而江浙的民营经济也开始崛起。国家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成就了一大批民营企业家。这些企业家凭借他们灵活的市场嗅觉和敢为天下先的冒险精神,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逐渐赢得了竞争优势。
  
  这10年,成千上万的农民,离开世代耕种的土地,来到珠三角地区打工,为中国制造业增添了庞大的劳动力。据统计,在省外打工的7.7万人中,有6万人居于广东,而东莞独占3万,成为中国外来人口最多的县级市。
  
  这10年,外资挟带强大的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抢滩中国市场,柯达、诺基亚等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捷足先登,率先跻身中国市场。
  
  这10年,最为鼓舞人心的事件是邓小平南巡。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刊发了一篇题为《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报道,很多人就是通过这篇报道知道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88岁的邓小平在南巡中,阐发了一系列崭新的思想,为中国经济的崛起,也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注入了强大的观念性动力。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大力兴建各类工业园区,巨大的中国市场吸引了大批国外制造企业进入中国,中国出现了大量的外资、合资企业,中国的低成本后发优势逐渐显露。
  
  这10年,是激情和梦想的10年。中国制造业进入崛起的时代,民族品牌风起云涌,但接踵而至的是打得惊天动地的价格战,暴露了民营企业的软肋和外资的贪婪。
  
  1.3 亢奋时代(1998-2007)
  
  这10年,中国制造业进入大跃进年代,得天独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得中国产品价格低廉,增强了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制造业占中国GDP的40%以上,地位举足轻重。到2007年,中国制造业增速已经连续20年居全球之首。2006年,中国制造业有172类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制造业的增加值以美元计算,达到1 095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制造大国。
  
  中国制造凭借强大的代工( OEM)力量,争得“世界工厂”的名头。IT数据公司iSuppli称,全世界销售的笔记本电脑有86%来自中国(2006年8月数据),但是,主要却是以戴尔,惠普等代工名义生产。代工可以理解是国际大分工环境下,生产与销售分开的大潮流,但话语权在人家,利润微薄。
  
  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成为其第143个成员,这也为中国制造业开辟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这10年,中国经济创造了高速增长的奇迹,传统制造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突飞猛进。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制造业企业与消费者零距离接触,增强7客户粘性和忠诚度。
  
  这10年,国民经济一直在“三八线”内安全运行,通货膨胀不超过3%,GDP增长不低于8%0中国制造业让中国在动荡莫测的世纪交替中保持繁荣的景象。
  
  1.4冷静时代(2008-目前)
  
  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也给中国制造业带来麻烦。长期的高速增长,也使中国制造业累积了大量问题。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渐趋丧失、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出口受阻,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出现中小企业倒闭潮。
  
  最近几年时间里,东莞有近2000家制鞋企业倒闭,许多工厂的大门前贴上公告,内容是“放假”。而老板们则东躲西藏,甚至跑路,有的逃到海外。
  
  与此同时,外资纷纷撤离中国,转奔东南亚地区。
  
  欧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关注久违的传统制造业,再掀工业化浪潮。一方面在高端产品上高屋建瓴,力图填充逐渐空心化的国民经济。另一方面高举反倾销大斧,对中国产品大加挞伐,处心积虑设置藩篱。最近的事件是,10月11日,美国商务部就对华太阳能电池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作出终裁,对中国光伏企业征收的反倾销税率从18.32%——249.96%不等,反补贴税率14.78%——15.97%不等。
  
  内忧外患,使得中国制造业开始下滑。2011年6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PMI)初值降至50.1,创1 1个月最低水平。中国制造业开始进入冷静的反思时代。要保持世界工厂的光环,必须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产业结构要调整,增长模式要转变,再不能指望廉价的劳动力,再不能拼资源消耗,再不能忽视环境保护,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产权,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冷静也是一种力量,中国制造业正酝酿战略性的转型嬗变。2010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已达到19.8%,而美国是19.4%,中国从此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2012伦敦奥运会,中国制造可谓出尽风头。900项不同种类的奥运官方纪念品中,“中国制造”占到65%。
  
  2 问题和根源
  
  2.1 中国制造业的深层次问题
  
  劳动力密集型企业成本优势丧失。2008年之后,人民币的升值,新劳动法颁布实施,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欧美购买力下降,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成千上万的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遭遇不测。出口企业的倒闭又迅速影响到上游企业。例如,中国纺织业遭遇困境,使得中国的纺织机械、缝制机械等行业的订单大为降低,而这些因素,又使得机床等行业的订单出现下降趋势。至此,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尽失。
  
  过量消耗资源并污染环境。钢铁、水泥、造纸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企业仍然是中国制造业的支柱产业,在发展这些支柱产业的同时,也以环境牺牲为代价。比如,重型的铸锻产品制造对环境有很大污染,西方国家基本不再自行制造,转而从中国进口。虽然中国的铸锻制造企业获得了一定盈利,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相当严重。
  
  同质化的恶性竞争。中国制造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自相残杀,相互压价,导致中国的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利润水平极低,人家喝汤吃肉,我们只是啃骨头。例如,在每次广交会上,很多外商都利用中国企业之间的鹬蚌相争而得利。在海外铁矿石采购中,中国企业暗中角逐,抬高价格,让国际铁矿石巨头从中渔利。
  
  盲目扩张下产能过剩。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在中国目前的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钢铁行业是我国制造业产能过剩大户。据预测,201 2年我国钢产量将达到7亿吨,超过2011年的6.8亿吨,而目前国内外市场对中国钢铁的需求最多只有5亿吨左右,供给远远大于需求。
  
  2.2 中国制造业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忽视原始创新。除少量优秀制造企业之外,中国制造企业更多地还是以营销为导向,忽视原始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国的汽车产业很庞大,一汽、东风、上汽、广汽、长安等汽车企业都与国外的汽车制造业巨头组建多家合资公司,在获取大量盈利的同时,却没有真正拥有乘用车设计和制造的一些关键技术。
  
  管理比较粗放。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更多地是依靠规模的扩张,而不是提升管理水平,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不强。凭借粗放的管理,在竞争尚不激烈的时代,企业还可以生存,而到了竞争白热化阶段就难以为继。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很短,主要就是败在管理上。还有一些优秀制造企业,被资本大鳄收购之后,毁于一旦。
  
  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堪忧。中国制造的模仿能力全球第一,中国成山寨大本营。一些企业开发的新品还没有发布或刚刚发布,类似的产品就出现在竞争对手的产品目录当中,这反映了当前中国制造业知识产权保护十分薄弱。很多国有企业,由于激励机制不如民营企业灵活,很多核心人员流失,造成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同时,由于信息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很多企业对开发新品的积极性不高,仿制的劲头十足。
  
  3愿景值得期待
  
  “物美价廉”一度是人们对“中国制造”的普遍印象和认同。然而,在今年9月25日闭幕的第九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上,参观者注意到,“东盟制造”同样物美价廉,有的甚至更为便宜,比如泰国服装、马来西亚咖啡、越南拖鞋……简单的会展表象背后,隐藏的是全球产业转移大趋势。
  
  经过30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制造业走过沼泽,蹬过雷区,受过烈火烹油的煎熬,遭遇过新形势的追逼。凤凰涅磐,浴火重生,中国制造业必须在转型中实现新的崛起。
  
  十字路口莫彷徨。站在市场转型的十字路口,“中国制造”能否坚持下去,靠什么成功,价值如何?东莞在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扛起了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大旗,广东省试点、全国试点城市,东莞成为背负着沉重行囊的探路者。“中国制造”想要走向“中国智造”,升级为制造强国,重拾“世界工厂”的辉煌,就必须走创新转型之路。
  
  把握升级转型的方向。制造业转型是持续不断地伴随企业终生的一种活动。对一个产业而言,它所要节约的不仅是人力、土地成本,还要有上下游产业链完备的优势,是竞争力的提升。对于政府而言,金融和税收体系的改革对中国制造业改革和竞争力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有就是法律和监管体系改革,尤其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一定会影响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
  
  走品牌化道路。在产品开始全面过剩,同质化竞争日益严重的今天,品牌化道路是一条阳光大道。雅伦玩具公司与北京华旗资讯数码联合研发智能“哈笔熊”,实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嫁接,提高了玩具的技术含量,也实现了企业的华丽转身。一个品牌能够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说明这个品牌被市场接受,被消费者接受,也就拥有了优势和持续发展潜力。只有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打造品牌,才能掌握市场的主动权。
  
  (作者为晶苏传媒首席分析师)

【中国制造业的历史变迁】相关文章:

论秩序与历史变迁08-17

元白文历史评价的变迁08-07

变迁08-17

房子的变迁03-02

梦想的变迁02-27

房屋的变迁02-23

房子的变迁08-13

中国启蒙:历史、现状与未来08-17

中国历史作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