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地方文献 服务西部大开发

开发地方文献 服务西部大开发

时间:2023-02-22 16:00:10 计算机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开发地方文献 服务西部大开发


地方文献是指反映某一特定地区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文化源流、风俗民情等的信息载体,它包括有政治、文化、经济、教育及工农业等方面的图书、报刊、会议文集、文件汇集、年鉴、统计资料、地名录、画册及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目录等;各有关单位编印的地方志、地市乡(镇)志、专业志(厂志、行业志)、群团组织志、校志以及修志有关的资料目录、索引、资料汇编等;各单位编辑的改革成果,如汇编、科研成果和专利说明书等;现在还应包括当地有关的音像资料等。文献的载体有纸张、多媒体电子型等种类。

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地方文献的发展现状、地方文献在西部开发中的突出作用、地方文献发展措施等进行探讨。

1 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现状

总体现状是:发展大势不容乐观,但少数地方形势喜人。

1.1不容乐观的大势。根据笔者所占有的资料看,长期以来,由于地方文献出版、发行的不规范,使得大量珍贵的地方文献零乱、无序地留存在原始作者或编辑发行单位手中,许多单位和部门对它们也很不重视,认为各单位和个人编写的地方文献信息,是它们的个人行为,只是一些过去的信息和文艺作品,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没有什么作用,更没有想到地方文献所包含的巨大潜藏价值。使得地方文献的收集、管理和利用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之收集的艰辛,经费使用困难,保护抢救不得力,致使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地方文献流失,这是各地市地方文献信息收集、整理、保存、传递部门的一大憾事。

1.2少数地方地方文献建设形势喜人。我们以十堰市地方文献情况为例,近几年来湖北省十堰市及下属各县市的图书馆、科技情报所、各单位图书馆(室)以及相关的单位,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对十堰市的地方文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工作,做了大量的认真、积极的工作,使得原来零散、无序的文献信息,得到了初步的抢救和汇总,在此过程中并逐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十堰市及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十堰市地处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的鄂西北,与河南省、陕西省、四川省和重庆市相临,川、陕、渝三地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地区,由于历史、地理和人文的关系,十堰市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川、陕、渝与东部联系的重要通道。为使党中央、国务院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能顺利实施,十堰市市委、市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紧密配合,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来参与西部大开发,在出台的这些重大决策中,十堰市的地方文献信息的咨询、检索、分析和开发工作,都起到了很好的参谋作用,提供了可靠、科学的决策依据。

2 地方文献在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地方文献在西部开发中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

2.1地方文献信息是发展交通事业的“桥梁”

经济要发展,交通要先行。西部大开发,首先是发展交通,地方文献在发展交通中有什么作用?譬如十堰市,在历史上就是著名的中原到西北的交通要道之一,从三国时期蜀国东进,明朝李自成农民起义南进,到抗日战争的阻止日军西进,许多著名的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地理和行政管属等原因,只有一条襄渝铁路从此经过,公路建设也较为滞后,交通的不畅,极大地影响到陕南、川东、渝东与中原腹地的经济交流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这一带有80%的县是国家贫困县,但有许多宝贵的山地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因交通不便,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了带动和促进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堰市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西部开发、交通先行的发展规划,先后决策修建“武汉一十堰”的高速公路;“十堰—巫溪”高等级公路,使西安到长江三峡的路程缩短约五百公里;打通与西部各地的公路断头路;修建“郧县一庙坯”的高等级公路,使之与“西安一南京”的新修铁路相通;修建“银川一武汉”的高速公路相通,使得陕西向南又多一条通道等等。在此众多的交通开发决策中,地方文献信息部门主动提供许多有价值的地方文献信息,如:《十堰历史与地理》、《郧阳公路史》、《郧阳府志》、《湖北下荆南道志》、《郧县志》、《竹溪志》、《十堰市建置沿革》以及《湖北市县概况》、《湖北公路史》、《陕西公路史》、《襄樊公路史》、《湖北经济大观》等,供市委、市政府以及交通建设部门参考决策,由于史料真实,数据准确,科学性、实用性强,减少了人力和物质上的投入,增加了产出比值,避免了“主观工程”的不规范行为。以上交通建设项目都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确认和西部相邻地区的协同支持,并都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有些项目工程已初见成效。

2.2地方文献信息是发展旅游产业的“节点”

旅游产业是社会现代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旅游刺激着假日经济的迅速发展,并能带动一系列的经济发展。著名的道教圣地武当山位于十堰市,如何打好武当山这张牌,促进十堰与西部的交流,带动各地的经济发展。从全国地理大势来看,在十堰市的北面有著名的华山和旅游名城西安,西面有三国故地汉中市和安康市区,南面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和著名的三峡旅游地和森林公园张家界,这些全国闻名的旅游圣地,距离十堰市都不大远,但过去都是互不相接,各自为营。随着“西康”铁路的通车,以及十堰到巫溪高等级公路的建设,使得西北和北方的游客到长江三峡旅游又多了一条新的路线,又有西安(华山)一十堰(武当山)一神农架一巫溪(小三峡)一长江三峡为一线通,十堰市及武当山在此环状衔接中成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由此带动陕、川、渝等地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十堰市在制定深度开发以武当山为龙头的旅游资源的规划时,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和地方主献信息收藏单位,充分地调研了大批量的以武当山道教文化,古建筑、旧驿道、古“神道”、古盐道及汉水文化为代表的地方文献信息,如:《武当山与国内知名山岳型旅游经济对比研究》、《武当山志》、《武当道教史略》、《郧阳府志》、《均州志》、《大岳太和山志》等文献,厚今不薄古,从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地质地貌、民间传说、交通驿道等方面,挖掘新的旅游资源和新“卖点”,通过整合武当民歌村,打通武当山“北神道”等,为十堰市与陕西省西安、安康、与重庆市巫溪共同建立华中旅游黄金新航线,提供了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3地方文献信息是整合区域经济的“支点”

“支点”就是一种依托,支点作用是为了产生杠杆效用,十堰市与陕西省南部的商州、安康,四川省的达川,重庆市的万州同属于秦岭和大巴山地区,从地质结构、土壤类型、降水气温、物种植被、生态环境、生活习性等方面,都十分的相似和相近,历史上各地人民的交往十分频繁,但行政管属限制了各地的往来和发展。在这次西部大开发中,为了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十堰市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创建“秦巴经济联合体”的战略构想和框架,筹备建立“中国武当药谷”、“秦巴高山无公害蔬菜科技园”、“秦巴自然资源保护区”等,得到了周边省市的热烈响应,尤其在交通集成、生态联动、统一市场、科教协作、资源整合、经济一体等方面的构思,还得到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十堰市的黄姜种植技术、魔芋种植技术、地膜水稻种植技术、“水窑”建设技术、木耳和香菇种植技术、东风汽车公司汽车销售服务等经济、科技活动,在临近几省市的十多个县市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流传,陕西、四川、重庆的商家与十堰市各方面搞起农副产品生产、加工、销售联合体。利用汉水水力优势,十堰市与陕西安康成为水电工业长廊,促进了秦巴山区农业、工业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繁荣。这些重大的决策和先进的实用技术的推广,都依赖于地方文献信息的辅助。如:《十堰土壤》、《十堰林业》、《十堰农牧志》、《十堰植物》、《十堰药用植物》、《郧阳山区经济考察》、《国土总体规划监测资料整编》、《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白河县志》、《神农架志》、《实用技术》等系列地方文献的信息,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和指导作用。

以上证明,地方文献信息的潜在能量是不能低估的,只要努力做好地方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开发利用,定会发挥其重要作用。在其地方文献信息的利用中,许多文献信息单位,深深地感受到地方文献信息现在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收集的面还不够宽,特别是随着电子信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各地已不再是单一、封闭的行政区域,跨地区、跨行业的经济联合体发展十分迅猛,在此情况下,无特色的信息已没有什么价值,有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的文献信息,可利用的价值倍增。

3 地方文献建设今后发展思路

3.1地方文献的区域范围应重新界定

地方文献信息的定位和搜集工作,也应尽早脱离旧的模式和框框。由于历史变革和行政区域变动等原因,各地方的所属也不断变化,许多边缘相交的地区与本地分分合合,所以地方文献信息的收集,不应只局限在按行政区划的范围内,而应该按经济区域、地理区域重新界定。把过去与本地有关连的相邻地区的相关地方文献信息也纳入范围之内,形成一个具有特点的综合体。这个综合体是传统的地方文献信息的外延和扩展。例如:十堰市及下属六县市,在历史上曾先后被陕西的陕南、河南的南阳、陕西的安康、湖北的襄阳等地管辖过,各县在历史上与重庆的巫山县、巫溪具有着非常密切的经济往来,湖北与重庆有著名的“盐道”相通。相邻地区的地方文献的许多内容虽然没有发生在本地,但其发生与本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通过文献就可以反映出本地与外地之间的相互影响,许多只言片语和相关事情的记载,对后人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可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相邻地区的地方文献信息的收集,也要纳入本地地方文献收集的范围中,但一定要精选、慎选,来充实本地地方文献信息库。

3.2地方文献的科学开发问题

周恩来同志曾说过:“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大国,各县都有县志,县志中保存了不少各地关于经济建设的有关资料,要有系统地整理县志中及其它古籍中关于科学技术的资料做到古为今用”。地方文献信息记录的是本地区的客观事实以及当地历史的描述与探讨,是地方历史和地方专业史的基本史料。其内容丰富,数据准确,具有较强的实际性、政策性、依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地方文献信息工作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功能的服务。在今后的工作中,各地文献信息部门应把地方文献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和利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在搜集上要立足于全,立足于广,立足于“今”,持之以恒。在利用上要提取有价值的高层信息,所谓高层信息是指占有大量零散信息资料基础上对某一事物、某一专题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要求对问题的认识具有一定的深度,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对领导决策能起到重要的启迪和导向作用,因此在领导决策研究中常常被直接采用。

地方文献信息它具有很强的持久性价值,各种类型的文献资料,它没有明显的信息内容更新和老化的问题,其参考价值在很长的时间内是不会发生大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其价值越来越显著。所以说收集地方文献越齐全,越系统越好。地方文献的内容还具有派生性和价值的增值性,文献中用于标识、分类、描述实际情况的一些基本的固定数据,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将若干数据以不同的逻辑处理形成而合成,就演绎出更新的复合数据,这些复合数据已不只是简单的组合、相加,而是地方文献信息的新生命的诞生,使地方文献信息的利用能够更上一层楼。地方文献的开发是提高地方文献信息地位的关键。

3.3推动地方文献的数字化建设

地方文献信息的收集开发利用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动态系统,没有横向联系,走馆(所)际协作的道路,是很难充分发挥功能的。统一规化、统一协调,按照类型、地区、专业的纵横联系,构成一个立体网状的、多层次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开发机构形式,并对过去单一纸张的文献信息载体进行数字化处理。有条件的馆、所、室应编辑和建立自己特色的专题网页,申请检索网址域名,使其地方文献成为数字化的图像、文字、声音的多媒体,通过计算机网络使各相关单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资源共享,产生协同效应,来实现最佳开发功能,促进地方文献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向着健康良性循环的方面迈进。

〔出处〕 《图书情报论坛》2001(2)



【开发地方文献 服务西部大开发】相关文章:

地方文献与西部开发08-09

开发地方文献资源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08-09

开发地方文献,满足社会需求——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探讨08-09

浅论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08-09

积极开发馆藏地方文献08-09

试述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08-09

地方税收与西部大开发08-07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三大主题08-09

开发地方文献资源为“四化”建设服务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