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体育论文>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时间:2024-05-27 17:05:33 体育论文 我要投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写论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体育教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

  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音乐进入课堂丰富了体育教学手段,对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和促进美育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效果。而健美操就是在音乐下进行的,通过身体动作表现的、有律动和拍节融合而成的、富有情感和节奏的教材内容。简易舞蹈除了基本的身体姿态、舞步动作和音乐节奏外,更注重表达学生的心理情感,它是经过艺术加T,以富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段,来抒发学生的思想感情,它更具有生动的表现力。小学健美操,动作优美、生动形象、韵律感强,富有较大的感染力,它既能锻炼身体,形成健美的体态,又可陶冶情操,抒发感情。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的`柔韧性、协调、灵敏和力量素质,以及动作的节奏感、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相互交往、友好合作的文明习惯。

  与社会其他社区一样,中小学校园同样存在着休闲生活方式的空间。这里健康与颓废共处,高雅与低俗并存。健美操这一文化艺术活动以充满时代气息的面貌排送而入,它那激烈欢快的旋律,健美有力的,鲜明的节奏,迥异的风格,令人耳目一新。给中小学校园灌入了一股新鲜空气,给校园消闲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提高了消闲娱乐活动的文化品位。

  以往健美操教学存在_个普遍的问题,那就是教师每次课都是用尽全力示范,喊拍子,一遍又一遍带着学生做,然而学生还是边学边忘,教学效果不好,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教师过分主动而造成学生被动机械的学习,从而养成了一种依赖心理,不主动去记忆和思考动作的要求。所以,在健美操课的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交流,有它特殊的意义。健美操是一种肢体语言艺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受情感影响比较大。学生们只有在良好的情感影响下,才能把健美操动作语言充分表达出来。假如在课堂上,老师表现冷漠无情,就会使学生紧张、害怕,会南心理方面影响到生理方面,即导致肌肉僵硬,神经紧张,反应迟钝。这样的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方面,我是在教学中深有体会。

  对此,我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1.对健美操喜欢的学生,应因材施教,增加他们的兴趣和参与感,使其充分发展。

  2.对有健美操天分的学生的培养,训练好他们健美操的基本功,打好扎实基础,开阔学生的健美操视野,提高他们的技能、技巧。

  3、多方面获取健美操的信息资源。在科技进步的时代,信息资源的获取途径万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发挥其宏伟作用,拓展知识面,丰富知识类型,提高学生参与兴趣。

  4、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健美操是可以培养学生个性的一项运动,可以使课堂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我们不防试一试以下几种教学形式: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我们的教学生活中,不断推出的新鲜事物我们应该积极去接受它,去探索它,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形成有价值的东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2

  1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途径

  1.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按照新课标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之处就是要转变教育观念,而课程改革就是全面开展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核心问题。因此,首先,作为教育部门的相关领导和学校领导、教师应该自上而下地转变教育思想,扭转重智轻体的教学倾向,真正将德智体美劳贯穿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中。其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应该面对全体学生,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应该汲取有关自然主义体育观的精华,将学生的终生受益与体育效益结合起来,树立起一种终身体育的观念。

  1.2优化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内容

  首先,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应该以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特征为依据,使学生乐意去学、愿意去学,从体育课程中得到快乐。第二,更新和充实体育理论课程的内容。比如小学体育教学应该将体育社会人文学、体育保健学等方面的知识放在教学中,让课程内容设置更加具有实用性,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1.3增加对小学体育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硬件设施

  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育要顺利实施就必须要有物质作为保证,如果没有良好的设施条件以及工作环境,任何形式的素质教育,任何的新课标改革都很难顺利实行。

  1.4突出课程设置的实效性和手法的多样化

  首先,新课标下,小学体育教育应该采用能动教学法、程序教学法、发现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其次,学校应该通过课程改革增加课程的开设次数,并且开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课下辅导班,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以一种最放松的心态参与体育锻炼,使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方式而绝非仅仅是教学内容学习的一部分。

  1.5构建与新课标相适应的体育测评标准

  任何教育制度的改革要贯彻到底,得到良好效果,必须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考评制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改革的初衷,否则,任何的改革措施都将是一种形式化的口号宣传。

  2新课标下小学体育的教学方法改革经验

  2.1新课标下,教师角色转变

  新课标下,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提法,有人认为,学生是“主角”,而教师则是“配角”,也有人认为,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还有人认为学生是“上帝”,而教师是“商家”。上述对于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定位实际上反映了其对于“学生主体性”这一教育理念的片面理解。其实,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起到的是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地使学生在生动的课堂上获得知识。比如在二年级体育教学中,有关于练习学生合作精神的活动。教师设计以下对话:师:同学们,你们好!大家旅行都去过什么地方啊?学生回答。师:那么我们大家一起开火车去一个神奇的地方,好不好。生:好啊。然后给学生介绍游戏规则,组织学生合作跑。教师在活动结束之后对学生的合作精神予以表扬,并鼓励学生自己说出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人犯规。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是引导者,而且还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获得积极心态,迎接挑战。

  2.2组织开放式教学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就是要让课堂变得有气氛,有目标。过去的体育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要学生步伐一致,这就大大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在新课标要求下,对于学生健康以及情感要求更加具体化,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活跃思想、张扬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3优化教学过程

  2.3.1感悟体验教学法

  教学中应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表现自己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融入小谜语、小新闻、小竞赛以及小奖励等。这样不仅可以加大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能够使体育教学变得愉快。例如,在对五年级小学生进行跳远指导的时候,可以引入乌龟赛跑的故事,将这个故事稍加改进,告诉同学赛跑的`时候遇到了一条河,以此导入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体验式的教学中获得乐趣,获得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一种乐观愉快的环境中获得知识。

  2.3.2情境教学法

  好的氛围会给人带来好的心情,因此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能够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情感共鸣,最终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学情境的设置可以结合时事,也可以结合故事,通过一定的实物途径,帮助学生以情境的方式理解教材内容,从深层次提升其对体育精神的理解。

  2.4新课标下,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标要求对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力、学习态度、知识技能、合作精神等都方面进行很合理、全面、公正的评价。由于学生主体性的差异,所以应该建立多层次的评价体系,教师采用随堂评价、学生互评、自评方式,使教学氛围融洽。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的另一层面的意思是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这样就能够通过这样的形式改进教师的教学。新课标下,教学活动的评价是双向的,是从师生对立关系转向统一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只是传授给学生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最为重要的还要通过课程的开展来塑造学生的个性,进而达到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养成习惯、如何创新,促使学生具有强壮身体的同时,也具有优秀的灵魂。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3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求新、求异的心理较强,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提出以目标达成来统领教学内容,各地、各校以及教师都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在这个广阔的空间内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索、去耕耘、去创造,以便我们的课堂更贴近学生的需要。

  一、追求开放多样的教学内容

  1、做到教学内容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要多样化,一般不少于三个项目,各项目的时间安排不宜过长,组织教学要紧凑。即使同一内容的教学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例如,在30米跑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变换跑的形式,如往返跑、各种姿势的起跑、抢物跑、折线跑、过障碍跑等,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做到教学内容游戏化

  小学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没有较难的技术,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的改造,让学生在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如在进行队列队形练习时进行游戏化改造,学大雁排排队、推火车等形式,提高了学生的练习积极性。

  3、做到教学内容循环化

  教学内容的单一重复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但是也易引起学生厌烦,我们可以对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每节课可以从不同的点切入,每节课的 切入点要有一定的联系和提高。这样每节课渗透一点新的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4、做到教学内容生活化

  许多的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从两个方面切入,一方面我们的教学内容设计的主题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如一次郊游,走在平路上——慢跑;爬山——原地高抬腿跑;过独木桥——两手侧平举,足尖跳;盘山道走——曲线行进。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引用学生日常玩耍中对教学内容有帮助的活动,如,打沙包,跳皮筋等。

  二坚持教学方法的创新完善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学形式要多样,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 、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教学主题要多角度

  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童话故事,针对这一点进行情景教学,课上先把学生的思维引入童话意境中,再渗透教学内容,可以使单调的学习变得有声有色。主题还可以是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电影,生活中的某一个场景等。

  2、 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一节课,学生就能判断这位教师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在实践中我们要善于总结和挖掘其中的内涵,使自己的言行更加贴近学生,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丰富教学手段以激发兴趣

  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就像舞台上的道具对于演出效果所起的作用一样,多种教学手段的介入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

  1、 视觉的刺激

  图片是最直接的视觉刺激,它具有逼真、形象、美观、新颖等特点,多变的图片不断地给学生全新的感受,刺激学生活动的欲望。我们还可以把活动场地安排画在纸上,来帮助小学生理解授课的意图。

  2、多媒体的运用

  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精心设计一些多媒体课件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这个课件可以是有关技能学习的,或者是体育常识方面的,也可以是体育欣赏方面的,那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艺术造型、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言解说总能给学生以深深的触动。

  3、听觉的变换

  除了哨音,可以通过音乐、小号、鼓声来对学生产生刺激。如学动作时,播放点有节奏的音乐,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取得好的效果;比赛时,可以用音乐来渲染气氛,用小号和鼓声来加油助威,所有的学生都会身心愉悦的

  此外,在场地和器材方面也要多下功夫,注意开发设计,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总之,只有抓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满足学生需求,让他们真正喜欢上体育课,就抓住了新课程的本质,也必能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我们的体育课也因此而永葆生机。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4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注重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创新小学体育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好小学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想象思维,将小学体育教学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指引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三个方面出发,提出改进措施,希望能够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儿童教育;创造性思维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同时也造成了社会的变革。在教育工作中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在小村的体育教学中,也应当进行素质培养。小学的体育教学虽然存在着诸多特性,但是只要学校与老师、学生共同努力,一定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创新小学体育教育的课堂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课堂氛围严肃,老师孜孜不倦传授知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听取。而这样的方式就严重禁锢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并且整个过程中的氛围紧绷,毫无生气。这样的课堂氛围虽然会使学生能听到教师传授的知识,但不一定能使学生真正的吸收这些知识。所以新时期的小学教育应当改变以往的严肃沉闷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内进行学习,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玩好闹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还是孩子,自律能力或者是对自己思想以及行动的约束能力没有那么强。但是最重要的就是能利用小学生的这种天性,更好地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互动,使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并且学生能在如此快乐的环境中学习进步对其成长也是有利的。首先教师应当在课前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新环境下的体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这样的教学目的与教学任务很新颖,这就要求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与更强的综合性专业素质。教师自身也应该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有强大的信心来完成教学任务,努力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提问,无论多么荒谬,都应该耐心进行解答。将教学任务,教学问题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提问,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得课程更新颖,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新的时期,对于学生能力的要求也在变化。不仅对学生的能力提出要求,更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期望。学生不仅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应该有思考问题的思想,更应当对学习产生浓烈的兴趣。

  2.充分发挥好小学体育教师的引导作用,培养想象思维

  在小学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将先进的思想贯彻其中,使学生在新的背景与环境下能够充分地学习体育,了解这门课程,更能使小学的体育教学这项艺术更适合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体育,愿意投入巨大的热情学习这门课程。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的人认为小学体育课程的学习,教师是主体,学生的学习都应按照教师安排的发展脉络。其实不然,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主体是学生,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的的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虽然扮演的角色是引导者,但体育老师的作用不容小觑。学生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成绩的好坏跟自身的身体素质等各方面有关系,但教师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也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应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增强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好在在陶艺教育工作中的引导作用。首先,教师应当充分好示范作用,为学生做好标准动作的示范,使学生有一个较高标准的,健康的开始。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过程中,不应当只对动作、规范等进行学习,还应当了解体育运用的发展史,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如今的体育事业,综合以往的经验或者是看到以往的不足,能够更加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体育事业的某方面有所创造,有所提升。不仅如此,还应当对其他相关的学科或者是专业有基本的掌握,这样才可以使今后的体育学习更加全面,游刃有余。教师应当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个人能力的不同,为学生布置不同类型不同学习程度的体育作业。并且在一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之后,对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以及学到的知识进行整合,使得学生能更全面的掌握知识,并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渗透一些相关的课外知识,使学生能拓展知识面,更能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

  3.将小学体育教学与时代特征相结合,指引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技术以及思维形式的不断发展,形式越来越多种多样,时代的特点也越来越明显。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创新的社会风气正在形成。在越来越注重创新的大环境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也要摒弃以往的陈旧观念,时课程的发展更加顺应潮流,具有时代特点,同时也使它更加具有实用性。首先,应当使体育课程更加开放。这并不单指在一般的体育动作上更加开阔,也表明在思想上更加开阔。要不断吸收外来的与体育相关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更加新颖且实用的外来思想贯穿到体育课程的教学中。不要将眼光单单放在体育课程上,还要对其他小学的课程进行观察分析。虽然体育课程与其他的小学课程存在很多的不同点,但是应当吸取其他课程优秀的,先进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其次,体育课程的发展也不能局限于原有的教学模式,应当拓宽视野,运用创新的思维对体育课程进行重新地审视。摒弃原有的陈旧的思维定式,将视野放宽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抛弃原有的固化的思想,开放心态,开拓视野,通过日常的观察,将生活中的细节融入到体育的教学与学习中,将学习到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最后,应当使陶艺工作更加具有包容性,更符合时代的特征。这就需要体育教师拥有更多的耐心,也拥有更多的毅力来面对以后课程中的问题。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不仅要使他们学到许多专业知识,更要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并且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加热爱体育锻炼。

  4.结语

  小学的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同时也应当注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尤其是在现在快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越来越关注。希望通过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也可以得到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5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体育教学也逐渐受到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培养学生的体育发展能力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师也在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对体育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但小学体育的教学效果仍然不是很理想,在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将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学效果;问题

  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可以在体育教学中提升自身的思维创造力,也可以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因而,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这样才会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并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关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体育课程不被重视,在教学工作中得不到落实: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并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很少开设体育课程,即使开设体育课程,也只是为了应付教学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时只让学生在操场跑几圈,然后就允许学生自由活动,体育教师也不给学生讲解一下体育动作的知识和规范,使得体育教学成为一种摆设,而且在进行体育考试的时候,对学生没有具体的要求,即使有学生体育动作不合格,教师也允许学生通过,这样反而使学生更加不重视体育课程。还有部分学校将体育课程改为劳动课,让学生在体育课的时候打扫卫生,而一些私人学校为了提高学校的生源,将体育课改为自习课。由于学生考虑不到小学生的正是成长阶段,所以忽视体育教学对小学生的重要性[1]。1.2体育器材不足,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身心,因此,大部分教学内容都需要在操场完成,学生只有在操场充分受到训练,才能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大部分学校的体育器材和教场地不足,从而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业使得小学生不能够充分的得到锻炼,同时也使得体育教学效果不尽人意。1.3缺乏专业的体育教师,体育师资严重不足:由于体育课程不被重视,体育课程也缺乏教学计划和目标,使得许多学校只将体育课程作为一门摆设,而且在给体育课配备教师的方面上,也不重视,让一些并不是体育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从而导致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较低。与此同时,部分学校为了节省教学资金,没有让体育教师及时的参加体育培训和进修学习,使得体育教师所掌握的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都比较陈旧,由于教师没有及时的对教学方法创新,也就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逐渐对体育教学内容失去兴趣。1.4体育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其它课程的教学方法一样,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也是枯燥乏味,对学生没有吸引力,体育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一味的像学生灌输体育教学的理念,而没有让学生切实的感受到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逐渐对体育教学失去信心,从而在学习时只是为了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2]。

  2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问题提出的措施

  2.1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体育教师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就要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对于小学生而言,体育课程不仅仅是一门实践课程,也是可以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一门课程,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进行教学,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阶段,身心发展不成熟,思维活跃,好动,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制定教学方案,从而使学生能够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因此,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新颖独特、有趣味性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时,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游戏,将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带领学生“找颜色”,当教师找到某一个颜色的时候,教师迅速的喊出其颜色,每个小组的学生也要快速的找到教师的喊出的颜色,并教给教师,而其他小组的学生则要将其快速的抓到找到颜色的小组,几轮游戏后互换位置,坚持时间较长的同学,则为胜利的一组,然后教师学生奖励或者适当的鼓励。2.2体育教师应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小学体育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发展的指引者和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只有端正教学态度才能有效的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教师在教学时自身也要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体育教学经验,这样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因此,体育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训练自己,增强对体育教学的意识,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在训练学生跑步时,教师要将跑步时的基本要领教给学生,然后带领学生一起跑步,并在跑步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在跑步训练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改正,教师只有深厚的体育知识,才能及时的发现学生的问题。2.3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制定教学方案:对于体育教学而言,拥有一个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更有针对性和计划性吗,从而不会使课堂训练变的混论,没有秩序。如果教学目标制定的不合理将对影响到学生的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教师也就无法调动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因此,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明确教学任务的目的,然后再对学生进行训练。例如:在训练学生原地跳远的时候,教师要在教学前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如何让学生规范的完成原地跳远,并让学生对原地跳远产生兴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的训练,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效的进行教学[3]。

  3结束语

  总之,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能够及时的解决。体育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训练,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和拥有健康的身体。

  参考文献

  [1]何斌.阿坝师专体育系学生校内体育教学能力实习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1):117-119.

  [2]黄安泉.中学生体育锻炼态度与习惯的调查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a(1):123-125.

  [3]王英武.体育教学最优化的理论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12,(3):211-213.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6

  摘要:小学体育是体育教学的最初阶段,该时期的教学可以对学生未来体育学习质量提升有直接影响,每个小学体育教师都应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借助科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未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教师要认真分析小学体育教学现状,认识到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进而制定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学生兴趣;创新

  小学体育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环节,其是小学生接触、学习体育知识的开端,因此,小学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对学生体育学习和体育教育工作都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体育锻炼与学习习惯,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深入学习,可以让他们受益终生。

  一、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小学生心理特点

  小学生具有情绪丰富、年龄小的特点,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又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对很多东西感觉好奇。所以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最佳时期,教师在重视培养与引导学生体育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兴趣,以增强他们综合素质。小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大部分学生喜欢多人一起开展的项目,具有很强的盲目性,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自身条件,帮助他们选择恰当的项目,培养他们良好的体育习惯。

  (二)小学生体育教学现状

  首先,缺少完善的教学设备。我国部分小学校内,尤其是偏远地区小学和农村小学,其资金能力较差,因此在配备教学设备时,经常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很多设备是落后的,部分学校没有安装体育教学设备,不符合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其次,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由于受应试教学的不良影响,教师与学校都不重视体育教学,部分学校甚至直接取消体育课。最后,缺少优势的体育师资力量。很多小学没有聘请专业教师任教,部分小学甚至存在文化课教师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情况。专业体育教师和科学教学方法的缺少,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育中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锻炼的热情,对其的发展与未来学习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一)体育兴趣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转化成学习机器,只有教师关注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为着眼点进行体育教学,才能让学生喜欢进行体育活动,让他们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不但能增强学生学习质量,也能帮助学生获得健康的身心,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学习文化知识,参加体育活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的重要性

  兴趣可以有效营造活泼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兴趣教学能够破除传统教学的.羁绊,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多元化的组织模式,提升师生关系,让双方关系从僵化向和谐方向转变,让体育课堂更加活跃。同时,大多数学生在兴趣的激发下,将游戏和体育技术动作相结合,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心情愉悦的同时不断成长,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运动技能。

  三、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

  师生关系对学生是否喜欢体育课有直接影响,体育教师如果和蔼可亲、风趣幽默,学生就会对学习体育感兴趣,反之学生则会出现厌恶心理。小学体育教学要与学生构建和谐的关系,为学生创造活跃、轻松的学习环境,适当地表扬与鼓励学生,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例如,学习单脚跳时,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动作要领,并给学生示范动作,然后鼓励学生做动作,并和学生一起完成动作,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能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二)选择游戏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特别贪玩,游戏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喜欢体育课,因此在小学体育课上,教师要选择游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既可以突出此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也能满足素质教学要求。如学习跑走交替时,教师可以设计《快照朋友》的小游戏,让学生边玩边掌握动作方法,教师在游戏中是参与者和裁判者,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组织体育竞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现在大部分小学生不服输、具有很强的好胜心,想让老师、同学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想获得别人的表扬与鼓励。所以,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握此心理进行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表现自己,教师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如学习跑步时,教师要根据学生水平分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开展跑步比赛,学生在跑步时听到别人喝彩,提高了自信心,也增强了其对体育的兴趣。新课改环境下,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体育教育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学生发展与成长的意义特别重大。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科学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了解、掌握他们的兴趣点,设计出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体育活动。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仍存在教学设备少、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师资力量弱等问题,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用游戏教学法、开展体育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朱明旭 单位: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一经街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史海深.小学体育管理创新研究[J].青少年体育,20xx(8).

  [2]张艺杰.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8).

  [3]夏艳.让小学体育课堂在开放中走向精彩[J].当代体育科技,20xx(23).

  [4]蒋美.小学体育田径教材教学的游戏化分析[J].田径,20xx(9)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7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小学体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丰富,感觉统合训练也应运而生,它可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了感觉统合训练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并对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做了探析,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望为小学体育教育结合感觉统合训练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感觉统合训练;小学体育;教学应用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小学体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在不断提高。教育相关部门和科研人员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做了大量的实践和调查,在现在的教育环境中有着一个严重的现象就是很多小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但是由于家长工作的繁忙和不够重视,小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日益严重。小学体育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在不断丰富,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体育教育,预防和改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新时代的小学体育教育中出现了感觉统合训练,这种形式对于预防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其良好地融合于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方方面面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改善作用。

  一、什么是感觉统合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的英文为SensoryIntegration,简称SI,一般被用来针对人体神经系统的需要,引导人体对其受到的感觉刺激来做适当的反应训练。感觉统合训练主要被用在儿童和神经系统受到过创伤的人群。现在的人从小由于遗传因素、外界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等影响,出现了很多有着感觉综合能力失调的特殊儿童,他们往往对一些感觉刺激缺乏感觉学习能力。感觉统合训练指人体的脑对感觉信息进行选择、解释、练习的过程,它往往涉及儿童的大脑、心理、身体三个方面,三个方面互相联系、协作,通过对人体的视觉、听觉、感觉、肌肉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刺激,实现人体大脑与各种身体机能的协调运作,从而提高人体大脑感觉神经系统的灵敏性,锻炼人体左右脑共同发展。

  二、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以及危害

  (一)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小学生处在身心发展不成熟的阶段,一旦在受到心理或者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时,就十分有可能会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一方面,小学生的神经系统受过刺激或者创伤甚至摄入较多含铅物质就很可能影响神经系统,从而导致感觉统合失调;另一方面,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如果小学生缺少感觉刺激训练也有可能导致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发生。感觉统合失调在小学生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视觉失调、触觉失调、听觉失调、平衡能力失调等几个方面。另外,小学生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在处于胎儿时期时的孩子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或者妈妈受到过严重身体创伤,在出生后其神经系统受到影响,一旦出现感觉统合失调,身体的其他方面的机能就可能随之出现问题。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危害小学生的神经系统得不到全面的感觉刺激就会导致其感觉统合能力得不到应有的锻炼,进而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的问题。首先,小学生出现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可能会影响小学生自身的性格和气质,严重时就可能会产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障碍,从而影响着其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其次,对于小学生来说,感觉统合失调将会影响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影响小学生的肢体灵敏性和协调性,从而导致日常行为和活动能力产生障碍,进一步影响正常的学生生活。再次,感觉统合失调还有可能给小学生带来学习上的障碍,他们的学习能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行为,也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后,患有严重的感觉统合失调的小学生与同龄人相比在智力水平、身体协调能力上会存在明显的差距,小学生一旦因此出现心理上的障碍,就极易出现孤僻、焦躁、与他人发生冲突等现象,难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也影响着与老师和家长的关系。长此以往,小学生感觉统合失调问题得不到改善和调节就可能出现恶性循环,不仅影响日常的学习生活,也影响小学生的个人发展。

  三、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使得体育课堂趣味性十足感觉统合训练通过融于体育教学中,其具备浓郁的趣味性、娱乐性、探索性,可以满足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如果只是体育老师单纯的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没有融合体育教学,学生可能觉得缺乏趣味性,从而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因此,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游戏的互动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在愉悦轻松的体育课堂当中享受游戏的乐趣可以提高其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感觉统合水平。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感觉系统的发展感觉统合训练主要是对小学生的感觉系统展开训练,通过体育教学不仅仅能够起到一定程度强身健体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学生感知、了解自身的反应机能,强化神经系统的感应能力,促进左右脑协同发展。学生在很多体育游戏中可以通过感觉训练,在懂得体育游戏规则的同时获得了知识,提高身体机能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感觉系统的发展。

  (三)有利于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感觉统合训练与运动相结合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平衡力、肌肉控制力以及协调力,促进左右脑发展。例如平衡木、跷跷板等体育游戏既简单又可以锻炼小学生运动能力,一定程度上起到预防和改善感觉统合失调的作用。儿童在小学阶段的神经感觉系统较为活跃,是对其进行感觉刺激的最佳时期,抓住这一阶段开展有效的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在预防学生感觉统合失调的同时,纠正一部分学生的感觉统合失调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身心素质同步发展,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服务。

  (四)有利于带动小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感觉统合训练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通常来说,男孩、女孩对于体育运动的爱好是不一样的。女孩会喜欢舒缓一些的体育运动,而男孩更加喜欢运动强度相对大一些的运用。感觉统合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这种局限性,训练的适用性往往可以让大家共同参与进去,通过多形式的、丰富的体育运动形式带来感觉刺激,使得小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有利于带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

  四、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的策略研究

  (一)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体育老师去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有效且适度地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入进去,通过体育游戏中的训练给予小学生有效身体刺激,让小学生的感官发生变化。对于出现轻微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小学生来说,体育课的训练强度是大多数小学生的身体可以适应的,也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不同的体育训练项目对于身体的肢体动作有着不同的要求,相对应的带来的感觉刺激存在差异。恰当且适度的体育训练内容还要保证体育活动和学生的实际特点相符,这样一来,对小学生的身体进行有效感觉刺激可以保证感觉统合训练质量。

  (二)提高对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体育课程中的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将体育游戏作为核心内容,体育老师要不断提高对体育游戏活动的重视程度,通过体育游戏和感觉统合训练的良好结合,让小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在日常的体育训练环节,体育教师需要根据感觉统合训练的特点去设置相关的体育竞赛活动,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体育思维,使得小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顺利达成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例如仰卧滑滑梯、平衡木等游戏都是小学体育课堂中常见的且可以实施的体育游戏项目,都能够在感觉统合训练当中刺激到校学生的各个感官,从而发挥良好的锻炼效果。

  (三)将学生的安全放在首位虽然感觉统合训练的体育游戏运动强度相对来说不大,属于比较安全的训练项目,但是体育老师的风险意识还是要有的。体育老师要对每一个不同特征的小学生充分考虑其体能承受能力,设计小学生能够完成的动作,不能一味地顾着游戏创新而忽略游戏的安全性。例如,很多蹦跳类的游戏是训练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的主要游戏类型,在进行游戏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游戏的难度和时长,对于很多运动天赋不够的孩子要多多给予关注和关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辅助其完成游戏任务,确保安全的同时顺利完成游戏。在体育游戏教学开始之前,要做充足的准备活动,防止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状况。师生共同参与,教师时刻关注儿童,将其安全和健康放在首要位置。

  (四)合理利用体育器材合理利用体育器材是感觉统合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手段,要想提高和改善体育课堂中的感觉统合训练的效果,借助体育器材进行辅助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单纯的肢体运动做得多了也会枯燥无味,体育器材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体育训练内容,让学生产生更加强烈的锻炼热情。体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丰富体育器材的使用方法,积极拓展体育器材的新玩法。例如,跳绳是小学体育锻炼当中的一种重要器材,体育老师可以拓展这一器材的玩法,比方说可以用跳大绳或者花式跳绳的方法,通过其多元化功能丰富小学生的活动形式,不断增强小学生对自身体姿势的调控能力和肢体动作的把握能力,从而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感觉刺激,促进小学生的多元体育能力的发展。

  (五)关注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同班级和不同年级的小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父母影响的不同,其个人的性格特征、认知能力和爱好兴趣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老师在开展感觉统合训练时需要特别关注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提高学生兴趣和感觉统合训练以及体育运动项目之间的融合性,这样才能保证感觉统合训练效果,从而使得感觉统合训练质量明显提升。小学体育教学中老师需要立足小学生不同年龄段来制定体育教学活动,向低年级的小学生传递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向高年级的小学生传递具备技术性的教学内容,注重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指导意见。

  (六)强化学生思维神经系统的功能针对大多数正常的小学生,体育老师需要注意的是通过一些感觉统合训练去强化学生思维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预防感觉统合失调现象的发生。比如,体育老师可以将操场上的跑道设计成曲线,或者设置成迷宫。学生从某个起点出发,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出口就算获胜。这种简单的体育游戏在达到训练学生跑步能力的目的的同时,还能锻炼到他们的思维能力。通过强化学生思维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反应能力,其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感受能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五、结束语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之下,为了更好地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将感觉统合训练融入小学体育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当中。小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同时,感觉统合训练的在同时进行,这不仅仅对小学生身体素质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预防感觉统合失调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超.感觉统合训练对小学体育教学的作用[J].体育风尚,20xx(10):66.

  [2]顾峰.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20xx(8):71.

  [3]卢琦.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xx,17(24):98-99.

  [4]张鸿庭.感觉统合训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xx,10(20):48-50.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8

  小学生具有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容易尝试新鲜事物,常以直接的兴趣作为学习动力,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有助于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需善于运用体育游戏,以游戏的形式,有目的地实施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帮助孩子们在乐中练、玩中练,这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体育游戏符合儿童认知特点,合乎儿童发育规律,它有歌、有舞、有动、有静,容易满足儿童生理及心理需求,它对全面发展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技能,提高活动能力等有着积极作用,特别是通过体育游戏的规则约束,可有效培养儿童的组织纪律性,并有助于培养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果断等优良作风。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特别为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小学生打好健壮体格的基础,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特点,并采取正确方法,有效开展体育游戏。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能够掌握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提出一系列运用体育游戏的对策,目的为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1认识体育游戏

  1.1涵义

  体育游戏指的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及陶冶情操为主要目的特殊的体育活动,其既有游戏的特点,又富有体育的特征。

  1.2特点

  趣味性其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趣味性较强,能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求新和求异的心理需求,深受他们欢迎。

  情节性小学体育游戏具都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小学生可以在游戏中扮演某些角色,如“老鹰”、“小羊”、“花朵”及“战士”等,这些角色能够符合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喜欢情境的烘托,有助于引导小学生懂得社会规范,了解人际关系,解决体育活动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竞争性游戏一般以对抗形式开展,在对抗过程中存在竞争,充分满足小孩子的好强心理。

  简约性多数游戏比较简单,只需定几条规则即可进行活动,由于“简约”小学生需从简单中寻找成功的方法与途径,这有利于启发小学生积极思考、独立分析和果断决策的意识和行为。

  教育性既可以培养小学生遵守纪律、团队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又能培养其勇敢、顽强、机智等优良品质,从心理学、运动生理学及教育学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2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意义

  2.1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许多内容枯燥乏味,加上传统教法不能充分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致使其在锻炼中容易出现疲劳现象,而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能够消除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枯燥乏味的现象,提高锻炼兴趣。

  2.2开发智力

  在游戏过程中视、听、想和练的有机结合,各类体育知识及技能的综合运用,从而在其大脑皮层相应的运动区及言语区建立多种复杂的神经通路,有效改善和提高其大脑皮层神经过程的均衡性与灵活性,充分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变的更加聪明。

  2.3陶冶情操

  将小学生的品行教育寓于体育游戏中,通过其对角色的揣摩及反复体验,可发展其思维和情感,培养其品德与行为,帮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生活的光明。

  2.4培养合作意识

  富有合作的意识与能力,作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体育游戏多是集体活动,要求小学生在游戏中各自承担一定责任,又在协作中共同完成特定“任务”通过人与人间的交往,共同完成任务并一起承担结果可有效培养其合作意识。

  3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策略

  3.1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

  体育游戏的选材是组织游戏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反映游戏的具体内容,又需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既要考虑趣味性,又得顾及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游戏教学的育人效果。趣味性作为体育游戏的特征之一,若没有趣味性,则失去游戏的特性,就难以吸引学生,要让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得到锻炼,但也不可抛弃游戏的思想性及教育功能而单纯追求趣味性,应坚持以学校体育目的为准则,将游戏作为育人的积极手段,使小学生在游戏中,既能自觉锻炼身体,又可以得到良好品质的教育。

  3.2活泼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欢快活泼作为游戏教学的一大特点,一旦失去活泼性,则就失去游戏的趣味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小学生游戏活动时,要使每个学生都可以生动活泼的参入游戏,以提高小学生在游戏中的整体质量,但单纯注重活泼性,而缺乏科学的组织管理,不仅会引起课堂纪律松懈而影响教学效果,严重的会因此发生运动事故,带来不良后果,因此,要求教师在注重活泼性的同时,刻意加强组织管理的科学性,规则执行的严肃性必须予以规范化与制度化。

  3.3评判时真实性与鼓动性相结合

  游戏结束后的评判作为游戏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小学生对游戏的结果,特别对于胜负的判定极为重视,所以,教师需根据规则对游戏的胜负情况实事求是地作出公正的评判,并启发学生将课堂游戏教学中的收获渗透到曰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勤奋向上,争做德、智、体协调发展的好学生。

  3.4内容和对象要富有针对性

  体育游戏的针对性要与体育教学的任务实现有机结合:(1)准备活动中的游戏活动,应该以一般身体活动内容为主,符合集中小学生注意力及热身两方面要求,并考虑与接下来的基本部分教学内容有机衔接,起到促进教学的作用,强度要适宜且有一定的兴奋性。(2)基本部分的游戏活动,应该以促进技术和技能的掌握为主,对技术技能的掌握能起到诱导练习和辅助练习的作用,帮助小学生在轻松、欢快活动中锻炼身体和掌握知识技能。(3)结束部分的游戏活动,应该以轻松及娱乐性强的游戏为主,目的使小学生的情绪得以调节,将其身体恢复到安静状态,从而帮其以较好的状态投入到其他课程的学习。

  3.5安全第一,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作为体育教师,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预防,游戏的难度要根据学生年龄和性别等特点来确定,不能随意超越学生的体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另外,在从事运动负荷大的游戏之前,需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止发生关节扭伤或肌肉拉伤,在课前准备及游戏进行中,应该想到游戏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且做好万全之策,确保小学生玩得愉快、玩得安全。

  4结语

  将体育游戏运用于小学体育教学中,深受小学生的喜爰,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很好途径,作为教育工作者需根据体育教学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选择或创编一些针对性及适用性较强的游戏内容,对其实施健身教育,增加学习兴趣,加深小学生对体育技能的理解与掌握,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小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更好地促进成长。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9

  摘要: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是很重要的,对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成绩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小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文献回顾法和归纳推理法,对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类别、应用以及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识别了影响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相关因素,进一步研究了相关的训练方法,为推动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育中的发展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体育游戏;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从游戏中衍伸出来的体育游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人们的身体健康发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体育游戏在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智有着突出的意义。一方面,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同时又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是一种包含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的互动形式,对于体育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体育游戏的应用

  (一)体育游戏的种类及特点

  据调查,体育游戏主要趣味活动、体育技术、体育力量、以及其他的室内、室外游戏。基于传统体育运动中“走、跳、投、跑”等运动形式,这些体育游戏根据学生的塑造良好身心健康的真实需求,设定相应的竞技规则和流程,进行多形式的动作编排,进而创造出适宜的游戏形式。体育游戏采用寓教于乐的方式,注重身体及力量方面的训练,,达到强身健体、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文献,本文归纳出体育游戏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趣味性特点。体育游戏采用娱乐的形式来营造一种愉快的氛围,借助体育运动的手段,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运动神经和运动肌肉,以实现增强学生的兴奋感、驱除疲劳的目标。

  (2)目的性特点。体育游戏更加强调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可以使参与运动的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加快新城代谢,提高运动器官和心脏的各项功能,舒缓和调节学生的大脑神经系统,以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活力和促进全面发展的目标。

  (3)新颖性特点。通过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欲望。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具体应用

  为了很好的完成小学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游戏的安排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而不是随意的安排,这样更能体现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一般有准备、组织和总结三个阶段。

  1、体育游戏的准备

  体育游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对具体的'体育项目及规则进行改编,选取合适的游戏内容,进而实现课堂游戏教学和体育教学项目的对接,使学生自主的选择参与体育游戏教学中,在游戏的过程中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体育游戏的组织

  适合于小学生的体育游戏项目,不仅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而且还要考虑该体育游戏是否能够取得预期的活动效果。首先,教师要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学生阐明活动的具体内容、规则和评判标准。其次,教师要耐心的解决学生在参与中的疑惑,通过释疑互动,教师可以把握如何好似教学和游戏环节更加有效的进行衔接,以及如何顺利的进行游戏教学。在游戏教学中,教师承担着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重要角色,如有必要可以制定学生协助教师完成游戏开展。最后,游戏中的裁判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在此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

  3、体育游戏的总结

  当体育游戏结束后,不是简单的解散学生,体育游戏的组织者还要根据体育游戏的组织情况进行总结。对体育游戏是否达到了教学目的进行评价,而且还要针对小学生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学生们做一评价。因为,小学生正处与身心发展的阶段,所以不能过度表扬或者批评表现突出或者表现不好的学生,要客观的对学生们作评价。对于游戏本身也要做一些总结,对于不足的方面,吸取教训在下次的体育游戏中能够改进,对于体育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好的一面应该继续发扬下去。对于学生而言,这将形成更加正面的激励效应,帮助学生客服和改变学习中的缺点,使得学生在参与其中的过程中既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得到健康的思想教育。

  二、拓展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重要作用

  体育游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第一,体育游戏本身是具有趣味型性的,所以它让整个小学体育教学也充满了趣味性。由于小学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小学生总是乐意参与其中。传统的体育课程呆板、枯燥,无法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如果以体育游戏配合传统的体育项目教学,则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第二,体育游戏可以使小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由于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对于外出活动有着较大的热情和期望,这就使得学生在参加学校体育教学游戏中放松身心,通过增加精心编排的体育游戏,将会受到学生大力支持和欢迎。这同时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于传统枯燥的体育课程安排的抵触情绪,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积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进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关于体育游戏运用的结论及建议

  体育游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继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水平,是一种有效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可以促进传统体育向快乐体育教学的转变。基于以上总结,本文建议体育教师在教学运用快乐体育,因材施教,体育老师应该熟练掌握基本技术,进行专业化培训,进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借助快乐体育的教学方式丰富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增强学生学习能力的目标,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林晨旭.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J].学校体育学,20xx,14.

  [2]梁良,刘荣帮.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体育研究,20xx,06.

  [3]陈如月.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xx,30.198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0

  摘要:体育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提高学生体质。丰富学生生活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很多小学教师和学生对其是不够重视的,甚至将体育课作为其他学科的替代品,导致很多小学生现今身心不能得到一个健康的发展,迫使很多学生体质逐年下降。因此,在小学教学中,体育必须作为一门必不可少的学科,教师应当时刻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对体育产生兴趣,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在不断地摸索探究中,我们发现合作教学方式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围绕“促合作,共进步———小学体育教学的合作教学”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合作教学;共同进步

  近年来,随着小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运用已经越来越完善,教师在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学生运动的自主性,很多体育项目的开展也都是以团体运动为主,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的体育活动中必须要通过合作才能够顺利完成。因此,在小学体育中使用合作策略,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相互交流的机会,促使其能够给更加迅速的了解彼此,增强其相互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对其健康成长和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在这种相互合作的模式下,更能有效满足其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其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使其获得强大的集体荣誉感。

  1优化组合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往体育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分组合作形式大多过于简单,自由性较大,不能很好的将合作优势发挥到最大。因此,现代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优化组合形式,打破传统的自由组合形式,立足学生发展的基本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体育运动能力和性别等因素进行灵活分组,而小组内成员也可以按照体育项目的不同进行优化分组,保证小组内的成员能够各有所长,优势互补。同时也要给组外的学生提供更多相互竞技的平台,形成一个良性的体育学习氛围。比如在进行篮球运动教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划分成男女两大组,并在小组内根据其身高、基础篮球技能掌握的不同进行细致划分,因为小组内成员水平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因此教师可以让技能较好的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动作展示,并帮助其他学生进行动作讲解,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标,以此渲染课堂气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去。

  2掌握合作技巧,提高合作效率

  当下很多中小学校在体育教学中已经逐步实行了合作学习的模式,但是就其取得的效果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矛盾,在面对这些矛盾时学生往往不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会使得矛盾激化,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手段避免和解决这些矛盾,那么就会大大降低合作的效率,促使合作模式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因此在合作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们掌握一定的合作技巧,来达到提高合作效率的目的。首先,教师可以让每一个小组都推选出一名组长,让组长负责小组内的体育合作活动,在出现一些问题时,由组长组织讨论,起到一个领导带头作用。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投票、抓阄等方式来解决一些有分歧的问题,这就能够让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比如在小组自由活动中,有的同学想进行踢毽子的比拼,有的同学想玩丢沙包的游戏,这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投票决定最终的活动。最后,要让学生们学会倾听,相互尊重,在别的学生发表意见,进行活动时,其他学生不要无故打断插话,影响其他学生活动的完成,要让学生们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3实施分工合作,明确活动职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大多采取的是小组合作的模式,合作策略学习所取得的效果是十分明显的,就其模式而言,对小组内成员的分工要求也十分细致,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需要弄清自己的职责和角色定位,如一个小组中可以由小组长、观察员、记录员、联络员、评价员和汇报员构成,在参与对应的`体育训练时,每个成员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与分工,不仅能够互相配合,还能充分发挥团体的重要性,使得小组内的成员能够快速的掌握对应的体育技能。比如在进行足球技能相关训练时,教师可以根据性别、身体素质、足球基础技能掌握情况的不同将学生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小组,并让他们就如何提升足球技能进行思考,由小组长组织小组学生进行学习,让观察员对小组间的成员进行观察,观看他们的运球等动作,记录员负责记录学生成功射门的次数,联络员负责将消息传递与学生与教师之间,评价员负责将学生们表现的成绩进行归纳和总结,汇报员负责将最后整理的成果发给教师,由教师做出最后的评价。另外,就这些角色而言,相互之间也可以就项目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初次接触到跨栏运动的时候,对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学生很难接受,不能够一下子就掌握动作的要领,教师在对基本的分解动作进行讲解和示范之后,除了让各小组学生在课堂进行自由的练习之外,还应当由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组内循环练习,比如记录员可以兼做喊跑的动作,在打出发令枪之后立马掐秒表开始计时;观察员可以多设置一位,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的动作,一位观察学生手臂摆动的动作,一位专注观察学生的腿部发力动作,使得观察能够更加仔细;而汇报员和评价员可以进行合并,将整理好的内容直接汇报给学生和教师,让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另外,对于一些较为特殊的学生,可能在学习中存在较大的难度,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单独辅导,让其能够进行更加专业的训练,使其专业技能能够得到及时的发展。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取合作教学策略取得的效果十分显著,对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十分有帮助,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合作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团队合作教学优势,提升学生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陆菲.磨目标:牵一发而动全身———合作教学中如何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J].新教育,20xx年20期.

  [2]潘诚.谈小学英语生态课堂与小组合作教学的有机融合[J].好家长,20xx年34期.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

  摘要:为了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自身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小学体育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做好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习兴趣;心理特点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很大程度上都受到学生兴趣的影响。教师在实际的体育教学中,如果只是重视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很可能影响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当前,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尤为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积极学习运动技巧,提高身体素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精神。本文结合了许多体育教学中的优秀经验,就现阶段学习兴趣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做了相关分析,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年龄层在7-12岁之间,这时期的学生身心特点就是活泼好动,喜欢参与集体游戏,情绪起伏比较大,对事物的专注力持续的时间不长久,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建立正确的兴趣观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好奇心是兴趣的源泉。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十分强,对很多事物感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抓住小学生兴趣培养的黄金期,就会为小学生日后的体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影响小学生产生兴趣的原因

  1.教学内容的机械化复制。

  小学体育教师受传统体育课教学影响,教学内容完全以教学大纲为主,教学形式单一化,没有创新,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与体育教师一起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导致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

  2.教学过程缺乏自主性。

  体育课程的教学过程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要由体育教师主导课堂学习内容,学生互教互学的现象很少,更多的是强制性的学习体育技能,长此以往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倦感也会随之而来。

  3.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彼此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尚且比较明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情况。有些学生天生肢体不协调,做一些体育动作显得比较吃力,而体质比较薄弱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体疲倦感,稍有一些体力强度的就承受不了,小学生肥胖等特殊学生群体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感到困难。这些受各个因素影响的学生群体,往往会在体育课中没有自信心,甚至会产生自卑的心理,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4.小学生对体育缺少认知。

  小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接受文化课程,在固定的空间内接受教育,体育课多在户外进行,在小学生的认知里自然就理解为体育课是在户外玩。但事实上体育课是在进行正规性的技术教育,这种认知上的`差异会使小学生有失落感,也很难激起学习兴趣。

  三、培养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途径

  1.丰富教学内容。

  相比较其他文化课,体育课的娱乐性比较高,游戏也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满足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通过各种各样的游戏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如上快速跑的体育课程时,体育教师可以变换多种上课内容,让学生进行接力赛跑、“二人三足跑”、背向跑等多种姿势的跑,避免单一的跑步,让学生享受跑步的乐趣。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学生分组的标准可以按学生自身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进行,同时也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情景教学。如时下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很受小学生喜爱,很多小学体育课堂上也加入了“撕名牌”的游戏课程。这些贴近小学生心理的课程会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教学效果也更加显著。

  2.教学形式多样性。

  小学体育教师要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教学形式多样,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教学的形式,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教师可用相关体育器材布置场地,这种新鲜感,会让小学生喜欢上体育课。如在上障碍跑的课程时,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弯腰摆成“高山”,几个学生围起来做“山洞”,用垫子制造“沙滩”。学生在障碍跑的过程中翻越“高山”,钻进“山洞”,踏过“沙滩”,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增加学生集体的参与感,提升练习的乐趣,并锻炼了身体。

  3.体育教师因材施教。

  由于小学生彼此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比较明显,这样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尝试分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材施教。身体素质相近的学生分在一个组别里,按不同组别的自身接受程度,量身选择可进行的体育锻炼。学生根据自身身体素质和能力进行体育课程,也会提升自身的自信心,发掘个人的潜力,增加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如对于一些稍微肥胖的小学生,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多设置一些力量训练,像比拼撇铅球、单双杠的拉伸运动等。从而实现每个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最优发展。

  4.师生对体育达成认知共识。

  体育教师在体育课程中除了教授小学生正常的运动技术,也要考虑到小学生贪玩的心理,正确地引导小学生对体育课的认知。如在正常的授课中,对于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准确完成授课内容的小学生,教师可以让其一起进行50米折返跑,而最后一名要多进行一次50米折返跑。这样既可以增加小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师生逐步明确对体育课程的认知。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一直是教师在不断探讨和研究的问题,需要每一位体育教学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素质,才能最终完成远大目标。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2

  摘要:教学质量在不断地实施变革中得以提高,学生能够在实施的过程中真正地体验到不同的学习感受,在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

  关键词:兴趣、 时效、 科学、提高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整体的课堂效率,是所有教师面临的一个课题。想要更好地利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只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和思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实施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整体的效率。

  一、改变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皮亚杰曾说:“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要获得科学文化知识,首先就要对学习充满兴趣,没有兴趣,学生不仅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且学习效率也不会高。成长中的学生需要教师更多、更贴近他们思维的引导。作为教师的我们面对学生时要不断地调整教学思维、教学策略,让学生用一种期盼的心情来面对学习,拥有渴望获得知识的欲望。

  (2)如何能培养兴趣。①简单新鲜讨人喜欢。在体育实践课中,笔者观察到,往往在教授简单而又新鲜的教学内容的时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参与度也是非常的积极,而相对单一或是内容重复的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的效果明显下降。是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年段吗?还是教材的单一让学生觉得枯燥而提不起兴趣呢?笔者认为都不是,更多的原因主要还是出自教师自身。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还没能很好地深入教材,钻研教材,利用教材,没有很好地采用师生换位思考,没有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终导致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没有对此类教材产生兴趣。比方说30M加速跑的课程,内容相对的单一,学生在刚刚练习的时候也能很积极的参与,尤其是班级中那些身体素质相对好的`同学,可是在重复地练习几次以后,由于跑的项目存在一定的强度,但学生感到疲劳的时候,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累、没意思、乏味,很多的表情和话语就会随之而来。②增加趣味回味无穷。改变一下教学方式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很有必要的。在低年级体育课堂上,我们可以利用游戏和教材进行有机结合来解决这样的问题--50M迎面接力,30M过障碍,20M倒退正跑等等,把教材有效地和游戏融合到一块,进行合理分组,不仅分散学生对单一教材的侧重练习,也避免了那种教师不断讲解,学生不断重复练习的生硬学习场面,反而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更好地把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轻松地化解到游戏中。学生非常乐于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师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游戏教学法带给自己的快乐。体育课上的游戏教学法不仅营造了轻松学习体育的氛围,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体育课都成了和乐共进,和谐发展的课堂。

  二、提高教师自我学习的兴趣

  体育课,主要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促进身体素质,提高课堂质量,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作为体育教师就是要针对学生的学不断地想办法让体育课堂教学更加有活力,更加能吸引学生。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只注重机械地讲解演示,反复强调练习要求,不断地纠错提高……虽然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教学效果却不一定会很好。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方式会让教师在工作中形成一个定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要求,学生练习;学生出现错误,老师帮助改正。试想一下,如此循环上课,不仅会让学生对此类课程提不起兴趣,教师同样会感到乏味、疲惫。那能不能换一种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呢?笔者在给学生上耐久跑课的时候深有体会,那就是一定要提高师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1)深入理解教學内容。“要想给学生一勺水,自己得有一桶水。”教师只有对教材有很深的体会和领悟,才可能在教学设计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教师对教材感兴趣,有了兴趣作支撑,教师才会进一步对教学内容不断地去琢磨,不断地去思考,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是最简便的,最适用的?怎么样的讲解才是最清晰的?教师该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乐在其中?只有经过思考的教学设计才能摆脱千人一面的刻板教学模式,只有融入教师智慧的教学设计才能轻松地突破教材重点难点。

  (2)树立教学相长思想。如在体操的跪跳起教学中,从地上往垫子上跪跳的时候,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出现了胆怯,时间把握不好,注意力不集中,前后的距离掌握不好等原因,不能达到连贯、自然及团结协作的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有的体育老师就会从理论上不断地去强调跳法和技巧,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怎么好。教师能不能改变一下方法,那就是:参与其中,感同身受,仔细琢磨。在与学生一起练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学生的感受,发现问题的所在,才能让教师针对教材难点有的放矢地去解决问题。通过与学生一起练习,教师还找回了儿时学习的乐趣,因为有教师的参与,学生也跳得更起劲了。同时也正因为师生一起练习,在课堂中不仅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要求,同时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教师也有了要求和评价,这样,师生互动学习、教学相长的学习局面形成,无形当中,就加强了教师对此类教材的体会和理解。经过几天的共同学习,师生一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不断地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这不仅仅让教师对教学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同时也是在不由自主地去认真地体会和琢磨,实践出真知,最终笔者确定了跪跳起的四字的练习方法--“上摆下起”。

  (3)拓展教材补充教学。教材的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十分重要的补充,可以将学生的视野从课内转向课外,将学生的思维层次引向更深处。体育课的教材与拓展注重的是学生在已经学会的基础得到发挥和运用,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团结协作,创新探究等能力的最好展示平台。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体现主体地位,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这将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例如:教师在上“8”字跳长绳课的时候,当学生学会以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随着练习时间的延长而出现减弱,而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教材的特点,在学会的基础上来增加教材的难度,拓展学生的视野来改变一下跳长绳的方法。

  (4)教材扩展适应学生。教材的拓展延伸就是把适合学生的,学生学过的而且喜欢的教材拓展的部分适当地结合在课堂教学内容中。一般来说拓展部分都是学生最为喜欢的的教学部分,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教材,而不是把有些教材一学而过,为教而教,为学而学,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且对学生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得到更大的巩固和发挥,反之,有效的利用,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好的完善和丰富课堂内容,细化教学环节,调节学生学习的情绪,而且对教学以及学生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处。

  (5)延续扩展导入课堂。拓展教材的延续可作为为课堂的有效导入,也可作为课堂的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者可灵活互换,巧妙运用其中,不仅能够改变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更多的会让教师对工作更加细化和谨慎,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学生课堂的需求、心理需求,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积极性。同时也会让教师利用一切手段和方法来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师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提高互动性,不断地提高教与学的转换,很好地完成课堂的目标。同时也会促使学生在基本教材的学习上变得更为仔细和认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本身在运用的过程中才会掌握得更为深入,才能为此提高和改变练习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这样的尝试,最终能够达到轻松、熟练、自然地克服困难,最后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和充实自我,深入地挖掘教材,不断地钻研教育教学方法,改变固有的教学思路,才能让课堂教学艺术得以升华。参照以往教学,采用以上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其整体学习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课堂质量提升明显。体育教学就该给于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实施更多的变革和创新,才能真正提高时效。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20xx。

  [2]阳学辉,小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及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改进,科教文汇(上旬刊),20xx(10)

  [3]张延堂,浅谈中学体育课兴趣的培养,体育科学,20xx,21(2)

  [4]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3

  摘要:体育是整个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项科目,优秀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决定学生整个人生轨迹的长短。小学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开端,其重要意义更是不言而喻。小学体育教学则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在学生的整个人生中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此外,学生的体育素质提高还可以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发展、锻炼其身体素质、磨炼其坚强的意志。学生体育能力的强弱是这个民族未来生命力的充分体现,是社会文明高度进步的标志,同时也体现了国家未来的强势与否。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的主要负责人,应当高度重视体育教学开展的有效性,促使学生的体育素质得到全面提升,通过个性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保证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个性化教学策略开展

  根据近几年来对学生的体质进行综合性检测,我国学生的体育素质水平已经远低于国际所公布的标准,我国的体育教学形势严峻,不容乐观。曾有多篇文章报道学生体质不佳,在学校身体上出现严重的不适,从而影响了学习进度。针对于此,教育局在最新公布的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教学应当以学生自身为主要出发点,针对学生的不同,进行相关的教学,开展个性创新的教学,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全力消除传统教学的不良影响

  体育是一门有清晰课程目标的、有严谨教学结构、组织分明,计划明确的一门教学科目,体育教学更是一个以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为目标、保证学生身体健康为宗旨的教学课程。但是在过去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课堂并未真正的严密契合体育教学的本质,在教学形式上过于松散,部分教师甚至将这体育教学看做一个“模仿式教学”的过程,对所有学生一概而论,严重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从而使整个体育课堂变得压抑无比,降低了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教师为切实提高体育教学的水平,就要全力消除传统教学对学生长时间的不良影响,对学生开展个性化教育,针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最终使每个学生的综合体育素质得到提高,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的体育教学当中来。例如,在进行“体育保健课”这一项目的教学中,教师就要敢于创新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传统的课堂上,教师讲解保健课,往往因为选择这一项目的学生身体因素不佳,从而完全采用理论形式的授课形式,其实这是严重的教学误区,体育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过分的注重理论讲解将会严重扼杀学生的运动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在适当的理论讲解后,结合学生的身体特性,开展一系列的微型实践操作,诸如学习保健手法之类的活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为体育素质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

  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时世间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人类,哪怕是双胞胎,也具备不同的性格特点。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体系尚不完备,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学生的性格已经初步形成,每个人之间已经开始展现出不同的性格,这一不同点已经开始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影响。针对于此,有部分教师认为,这是学生的学生态度、以及对学习的认知度存在差异,从而产生的学习上的差异,因此对这一情况采取较为应激的反应,用过于激烈的手段,对学生所展现出来的个性,进行了本质上的“抹杀”。由于教师处理形式不当,学生开始产生抵触的心理,从而严重的`影响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所展现的兴趣爱好进行尊重,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应当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进行一个良性诱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所感兴趣的一方面,从而更好地开展个性化教学,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进行第一节体育课时,我校就针对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了体育综合性教学方针,将多个班级的体育课整合到一个时间点上,将课程分为: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部分,身体素质不是太好的学生就可以先选择理论知识所占比重大的课程,就比如:体育保健课等等。针对喜欢实践课程的学生,又细分为:篮球基础实践课、足球基础实践课、羽毛球基础实践课等等,支持学生在体育课程上进行课程调换。从而保证学生从一开始,就可以学习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学生也会更加清晰自身的兴趣方向,宽松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个性上足够的尊重,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保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

  学校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要场所,应当保证对整个社会起到积极向上的引导性作用。因此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更应当注意教学的本质,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的打下足够的知识基础,从而保证学生的能力不会“虚浮”。在进行体育教学中,教师也切记不可盲目地追求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忽视了学生基础知识的牢固性。教师应当将夯实体育基础作为整个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工作,这就从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良,摒弃一成不变的、僵硬化的教学模式,对课程的整体环节进行优化,详细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比如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刚开始,我就要求学生进行基础的跑步训练,在进行长时间的体力训练后,发现有的学生适合当前锋,有的队员则适合当守门员,这时才开始针对每个学生所表现的兴趣,进行相关的培训,此外长时间的体力训练,也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个性化教学其本意就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当高度重视学生体育意识的形式、体育兴趣的培养,促进个性化教学的有效开展,保证学生不会产生对体育课堂的厌倦心理,在循环渐进中,消除传统教学的不良影响,促进体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官农钦.基于创新角度开展中小学个性化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xx,(10).

  [2]郭宝春.个性化辅助带来的体育新体验———小学体育《后滚翻》一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师,20xx,(03).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4

  一、“拓潜教学”模式界定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以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人物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注重启发学习者的内在潜能,培养从自身角度感知世界的能力,从而达到自我实现的人生最高境界。学生在适当的教学方法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潜能能够被充分激发,综合素养由此全面提升。我逐渐形成以拓展学生潜能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运用于教学实践,总结出“拓潜教学”模式。拓,即开拓、拓展;潜,即潜能、潜力。“拓潜教学”模式即以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挖掘并拓展学生的内在潜能,使学生综合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身体潜能、创造潜能、社会潜能、艺术潜能。我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各教学法的特点,在教学中侧重于拓展学生不同方面的潜能。体育教学方法灵活交叉使用,虽各有侧重,但最终均指向学生内在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拓展,如课程标准所言,“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二、“拓潜教学”模式实施

  (一)以分层教学法拓展身体潜能。小学体育课程首要的课程价值是提高学生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学生因先天遗传、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身体素质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因此拓展学生的身体潜能要有差异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我实施分层教学法,即在学生身体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使所有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适合自身情况的提高,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由此获得体育锻炼的成功体验,进入主动参与、积极提高的良性循环状态,身体潜能得到持续的激发与培养。我将分层教学法贯穿于备课、授课、评价各教学环节中。在备课环节,将足球动作按难易程度分类,预设不同身体层次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与侧重内容。在授课环节,制定有层次的三个学习梯度:第一学习梯度针对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内容是颠球、原地踩球,任一脚三次颠球总数、30秒双脚踩球次数总和达到基本要求数即可;第二学习梯度针对运动能力中等的学生,学习内容是颠球、运球、射门,三项学习要求有所提高,如射门要求做到距球门线10米处连续射5次定位球;第三学习梯度针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内容仍然是颠球、运球、射门,但学习要求已提到较高水平,如射门要求做到距球门线12米处连续射5次定位球。在评价环节,我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将评价等级划分为及格、良好、优秀,在等级之下划分细项,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身具体情况的评价,对自身身体潜能进行主动持续的自我激发。

  (二)以主题教学法拓展创造潜能。创造力是一系列连续复杂的高水平心理活动,要求人的全部体力与智力向创造性思维的最高水平发展。具备创造力对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足球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其内在深藏的创造潜能,持续培养其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主题教学法紧紧围绕学生开展,主题鲜明、乐趣横生,能够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使其自主积极投入其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拓展创造潜能。主题教学法是在教师确立的主题框架中基于开发学生潜能、跟踪学生思维的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具备学习的`自主性,注重动态过程,着重培养学生对相关原理与方法的掌握。我确立的教学主题注意做到从不重复、富于趣味性,使学生感受体育课程的丰富多彩,激发自愿、自觉、自发投入学习状态,长期坚持思维拓展,创造潜能自然而然得到开发与提高。“花式足球”主题受到学生欢迎,我为学生示范绕球、跳球、颠球等花式足球技巧,鼓励学生拓展思维,配合自身身体状态,自主创造花式足球动作,为之命名,在足球活动中实际运用并加以改进,在此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与创造潜能于充满趣味性的主题中悄然得到提升。

  (三)以比赛教学法拓展社会潜能。课程标准提到,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与群体的密切关系,树立对自我、群体及社会的责任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并非与生俱来,需要通过拓展社会潜能持续培养。小学生在体育项目比赛中思维始终高度活跃,根据比赛进程积极思考,能够配合同伴争取最佳成绩,易于拓展包括团队合作、竞争意识、拼搏精神等要点的社会潜能。在足球教学中引入比赛教学法能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竞争氛围,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足球项目极其需要个体之间的协调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努力完善校内足球竞赛制度,使制度趋于稳定、利于教学。在足球教学过程中,组织足球班级联赛、年级挑战赛、校园足球联赛,要求任教班级参与比赛场次每学年不少于10场。配合学校主动承办本区域内足球比赛,鼓励任教班级积极参加,学生参加比赛积极性高,培养了浓厚的足球兴趣,在比赛中均奋勇争先、团结合作,充分激发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集体意识等社会潜能。

  (四)以陶冶教学法拓展艺术潜能。艺术能帮助人形成健全的人格,提升认知能力与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随着学科融合的日益发展,体育与各艺术门类的联系日益紧密,体育有着运动美的展示,艺术对美的追求也从未停歇。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拓展学生的艺术潜能具有可能性与必要性。基于足球教学拓展学生的艺术潜能,使其身与心、技与艺、才与情高度统一、全面发展,实施陶冶教学法最为合适。陶冶教学法指有计划地设置环境氛围,利用情感因素,使学习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应用于足球教学中,有机融合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共同激发学生的艺术潜能。我要求学生应用美术学科知识,在足球练习之余制作足球宣传黑板报、布置足球文化橱窗等,熏染足球校园氛围,使其感受足球运动之美与艺术创作之美。同时,鼓励学生以足球基本技巧为基础,创编“足球舞”,将音乐与舞蹈艺术融入其中,使其对足球运动之美有所感悟,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身心舒展状态中提升审美能力,艺术潜能得以拓展。歌德说:“没有人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力量,直到被激发出来。”体育教师应努力探索全新教学模式,充分拓展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之成长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冯蕾.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xx,(01):93—94.

  [2]刘继宏.美国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技术主题方法研究[J].体育与科学,20xx,34(05):47—50.

  [3]汤薇.小学体育教学中“目标式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xx,(07):68—70.

  [4]杨红.关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探讨[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xx,(03):168—169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

  小学开设体育课的目的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质并对各种体育项目有所了解,对一些简单的体育技能有所掌握。而要想实现这些教学目的,就需要针对小学生好动、好玩的特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有所收获,同时还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一、课前准备要做好

  身为教师,在课前做好准备是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不论是需要教授的内容,教学的方式,还是教学时的态度,教师都应该进行全面考虑。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情绪是影响其听课状态的最大因素,所以教师首先要端正好自身的教学态度。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利用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将学生的状态从安静过渡到运动状态,尤其是正处于好动年龄的小学生,如果不先做好课前准备的话,是很难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玩尽兴”的感觉。在小学阶段的学生一般都是非常活泼的,而体育教师们就可以针对这一点,事先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学生们将注意力放在体育课上。

  二、课上情境要有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任何事都是充满好奇心的,同时他们还拥有一定的冒险精神,此外,他们还喜欢对动画片中的一些人物进行模仿,而且他们也有足够的精力来支持他们的这些行为。而我们教师可以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以这些现象为切入点,利用生动有趣的描述,构思出一个情节或故事,并在其中融入需要教授的体育内容,让学生进行单独表演或进行团队演出。如某些体育项目的动作原本就是从动物的动作中演化而来的,如跳远、蛙跳等,我们就可以先让学生们来交流一下是否饲养过小兔子或小青蛙,是否见过小兔子的跳动和小青蛙的跳动,然后鼓励学生对小动物的跳动进行模仿表演。其结果就是大家的动作都不相同,此时就需要体育教师进行示范,将正确的动作演示给学生,并进行讲解。像这样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在活跃了课堂气氛的同时,还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到了知识,放松了心情,发泄了精力,使小学体育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体育竞争要活用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有上进心、参与意识和求知欲都非常强烈,并且他们特别希望得到他人,尤其是教师与家长的认同,希望大家都将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他们急切地想要表现自己。我们正好可以针对这一特点,为小学生创造出表现自己的机会,比如设置一些短程跑步、跳远等体育比赛,教师可以通过这种小型的比赛,让学生产生竞争意识,并主动参与其中,奖励就是最勇敢运动员、最团结团队、最积极运动员等一系列称号,这些称号也许对我们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它们在小学生心中就是荣誉和肯定,他们能通过这种比赛获得成就感。由于小学生对这种比赛的重视,所以他们会将精力都集中在比赛上,在这种情况下,体育课的课堂教学效果会出乎意料的好。当然,在进行这些比赛的同时,我们要注意进行正确地引导,将课堂秩序维持好,并且还要确保学生的安全,要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获得知识。

  四、课堂收尾要重视

  当课堂进入尾声时,我们也不能放松,也要做出合理的结束计划。小学生们已经在这堂体育课上消耗了大量的精力,而此时的精神状态仍处于兴奋中,所以我们要让学生们慢慢地从兴奋的状态中安静下来,这一点对学生的`身体和下节课的进行都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我们在课堂教学快要结束时,都会让学生们按队形站好,然后通过闭目静心的方式来放松,同时让学生进行深呼吸,并逐渐地放松自己的身心。此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提示,而不是强制性的命令,学生一开始安静不下来是正常的,而教师若用粗暴的态度来要求学生们怎样做的话,不但会起反作用,而且还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反感,之前一节课的努力基本等于失败一半。除上述几点外,其实还有一点值得一试。因为体育课过后,学生们在下节课上通常都会变得没有精力,这样对下节课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所以体育教师可以和其他教师、校方进行沟通,争取将体育课放在上午或下午的最后一节课上,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过度释放精力而没有精神听课的情况,同时这样也可以在体育课上以“上完这节课就放学了”的理由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综上所述,若不想使小学体育课沦为学生们的“玩”课,而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能够真正地有所收获,并且愿意主动去学、学的开心,就一定要制定好教学计划,采取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

  作者:包亚清

  单位:吉林省镇赉县铁北小学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5

小学体育新课改教学论文08-17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02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15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精选15篇11-09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篇)11-07

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5篇11-06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11-10

中小学体育教学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