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
一堂好的语文课的标准
明 慧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张易中学)
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课才是好课,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感谢国培提供了“影子教师”培训,二十多天的影子学校生活,老师们一起合作,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听影子学校老师和靶子学员的课,对如何上好一节好课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
一、充分备课
余映潮先生在他的讲座中提到“备课永远是广泛积累的绝佳机会”。上一堂好课的前提是备课,而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他在讲《祝福》时,查阅200多篇关于《祝福》的文献资料,讲《夸父逐日》查阅十多万字的资料;刘丽丽老师讲《答谢中书书》时查阅资料,并作了抄摘,所用16K白纸达到了15页,抄写教案四遍,重点、难点分别用红色、蓝色的笔作了标注,详细又明确,足见他们对备课的重视,一堂好课与老师充分备课是分不开的。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很多有经验的老师总说,会上课的老师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给学生多少种学习方法。听了不少河北师大附中老师的课,深切地体会到他们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方法培养的重视。
1.阅读法
周智华老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初一每分钟500字;初二每分钟600字;初三每分钟700字。面对刚进校的学生,在《我的老师》这一课中,要求不出声、不跳读、不回读。在《再塑生命的人》中,周老师鼓励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并引用《论语》中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
2.勾画法
代士莉老师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整体感知文意时,让学生带着三个问题快速看课文,并将与三个问题有关的句子用笔勾画出来。这种方法在语文学习上经常用到,却往往被老师忽略,但是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是从细节着眼。
3.“三步走”法
“三步走”是一读二划三写。在品味语言时,代老师采用这种方法,既让学生读出语言的精美,又让他们勾画句子引起注意,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看似简单的三步,却是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长期在课堂上运用这种方法,则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写作能力。
4.扩展延伸法
董瑞芳老师在《芦花荡》教学中,介绍作者孙犁时,讲“荷花淀派”,延伸到“山药蛋派”。代士莉老师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课上,先让学生在网上查找火烧圆明园的纪录片,在讲课中穿插相关内容的资料,当讲到圆明园消失时,代老师穿插了圆明园修建的来由,闻名于世的原因,以及与巴特农神庙等齐名的理由。让学生感受雨果对圆明园闻名于世的地位的肯定与赞美。课后又补充了雨果的思想,对雨果思想的补充,是对雨果作品内容和创作思想的认识,提高了学生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三位靶子老师讲《答谢中书书》中,总目标是体悟作者酷爱自然山水、归隐林泉的志趣。在讲授中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告诉他们要善待生活,善待自己,努力拼搏。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一课上,代老师说:“圆明园流失的文物在其他国家……我们要用自己的钱把自己的东西买回来,你有什么想法?”有说抢回来,有说利用外交手段夺回来,还有说发动战争。代老师接着说:“用什么抢,双手吗?”“……没有足够先进的技术和人才谁在意。”学生都陷入思考,代老师又启发:通过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只有本国的国力足够强大,才能提升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激励学生要努力学习,为国争光。一步一步引导,水到渠成,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一堂语文课能这么上就是好课,既完成了教学目标,又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每堂课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老师课前充分备课、课上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课后阅读好的作品。每节课都能涉及以上的一点或几点都是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