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常教常新——课程整合的魅力
常教常新——课程整合的魅力■ 黄 蓉
常听人说:你们老师,年年用一套教材,拿起书本就可以上课了,还要费那么多功夫备课干吗?果真如此吗?笔者虽然从事教学多年,每每翻开书本,潜心进去,却常常有不同的收获。
一、教材编排的整合——温故而知新
人教版教材的特点之一:非常注重与初中教材的衔接。以必修1、2为例,仅从选材方面分析,初中时学过毛泽东、艾青、鲁迅、朱自清、曹操以及陶渊明等人的作品,在高中必修1、2中又出现了这些名家的作品。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特性,探究如何进行课程的衔接与整合,可以采取温故而知新的办法。
例如,必修1第一单元学习现代新诗,第一首就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可先“温故”:结合初中教材《沁园春·雪》,让学生谈作者、词的特点及表现手法,这三点都有相同或相似之处;接下来的“知新”:探究为什么我们初中学习了毛泽东的词,也已初步领略了其豪迈的风格,高中还要学习呢?教材编排的目的到底何在?(www.fwsir.Com)这时,我觉得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一来探寻手法中的不同之处:写乐景抒豪情的同时还有一种悲壮的“怅”;二来探寻其思想内容,“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远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深沉。再结合高一学生的年龄特点,鼓励同学树立远大的报国志向,要有到“中流击水”的气概。再如,戴望舒的《雨巷》为什么放在高中教材?与《我用我残损的手掌》比较,它的主题解读的多样性,既可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学习赏诗的方法:赏诗不可脱离背景。
利用教材编排的特点整合课程,可以让学生很好地进行初高中知识的衔接。
二、教材自身的整合——牵一发而动全身
新课程标准中有一个关键词: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觉得可以从教材本身入手,找准一个切入点,就可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以必修2第二单元《采薇》为例。其实在小学的教材中就已经出现了《采薇》中的经典段落:“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觉得教学时可抓住这一经典场景,以为何“行道迟迟”为切入点,让学生各抒己见,但要以文本为例证。学生的讨论精彩纷呈,可以归结为五点:一是道路泥泞。有诗为证,“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二是渴饥交加。有诗为证,“载渴载饥”;三是年纪老迈。从“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的重章叠唱以及“曰归曰归”的反复中,体味到光阴流转,思归之情却与日俱增;四是可能伤残。有诗为证,“一月三捷”之战事频繁、“岂敢定居”“岂不日戒”“小人所腓”之处境危险;五是“我心伤悲”。探求为何伤悲?明确“近乡情更怯”的心理:家中的亲人健在否?同去的伙伴阵亡了,老能有所依吗……再趁热打铁: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悲剧?有诗为证,“猃狁之故”;征人怨恨的是“猃狁”,那么“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的描写有何意味?讨论后明确:铺排一种赫赫军威,表达爱国情怀。这样由对“行道迟迟”的探究,引发了对整首诗的解读,我们不难得出诗歌的主旨:服役思归、爱国恋家之情愫。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法在曹操的《短歌行》中也可采用,抓住一“忧”字即可展开全诗教学。
深入钻研教材,找准一个好的切入点,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版本的比较整合——此中有真意
名家的作品选录教材时,出于各种原因,编者会做一些删改。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有时删掉“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句,有时删掉《采莲赋》一段。孙道临的朗诵就删掉了《采莲赋》。我觉得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这一段能否删去?教师可引领学生从《采莲赋》和《西洲曲》的内容入手,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的具体表现以及“莲子清如水”的谐音双关。让学生明白,朱自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是对自由、青春的一种向往,是一次快乐的精神畅游;但现实却让他感概“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几段文字既是作者思绪的延伸,更印证了开头一句也即文章的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通过比较分析,学生更能体味作者的复杂情感:爱国之情、亲情、乡情甚或还有爱情,也更能感受“颇不宁静”中“颇”字的丰富意蕴。所以,人教版保留名家的原版,更能体现散文大家的功底。
这种比较整合的教学方法,还可结合学生的写作指导教学。比如针对学生练习仿写写景状物的散文,一般是先写景然后抒情就收尾的特点,在教学《故都的秋》时,可进行比较阅读:有人认为按散文的一般写法,文章的第12自然段可以删去,因为删去它并不影响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眷恋、热爱之情,你觉得如何?教师依然要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入手进行探讨,明确:不能删去。这一段议论点明了悲秋的文化之根,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一种散文写法。
比较整合还有其他形式,诸如和同类文章的比较阅读等,如将《故都的秋》与老舍的《想北平》进行情感、写法的比较。总之,通过各种形式的比较,让学生体味文本的浓情深蕴。
语文课堂之所以能够“常教常新”,奥秘在于课程整合。整合的方式可能如数学的排列组合,千变万化;但宗旨只有一个: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作者单位:江西泰和中学。
【常教常新——课程整合的魅力】相关文章:
教师个人总结:常做常新 永无止境06-14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02-1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意义03-2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论文(通用7篇)08-04
整合地方课程资源 重建历史课堂教学05-06
信息技术数学课程整合研究09-05
魅力09-01
细节的魅力04-18
倾听的魅力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