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
找准定位,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评课稿文/马 丽
前不久,我听了八区二小朱金凤老师在八公山区第三届中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中的参赛课,印象较为深刻。本课所使用的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教材——《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分别从“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美景。纵观全文,课文篇幅较长,语言优美。如何做到长文短教呢?我想必须把握年段和教材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巧妙地定位课堂,定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有效利用文本的资源,引导学生朗读、想象,进一步深入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语言美。
走进朱老师的语文课堂,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环环相扣,情景交融,师生的情感碰撞在这里得到充分的体现。听完课后,回忆整理一下我的思绪,认为朱老师的这堂课有这么几大亮点:
一、准确定位课时,取舍有度
第一课时怎么教,一直以来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界最关注的话题之一。由于篇幅较长,要想在一节课内完成初读课文、识字写字、读文体会、理解情感等众多训练点,是很不现实的问题。
本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朱老师在研读课文环节就大刀阔斧地舍去了海滩和海底的教学,而是有重点地选择了海面、海底作为这两个部分的课文部分进行重点研读分析,而将中年级段学习必不可少的重点字词教学在第一课时抓紧、抓牢、抓实。整堂课分五个环节进行:
1.激趣导入,导读课题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3.学习生字词,重点指导学写“懒“字
4.品词析句,研读课文海面、海底部分
5.课堂小结,知识迁移
这样的安排,使得朱老师的这堂课在课时定位上准确把握了第一课时知识训练点,有目的地取舍教学内容,课堂密度适中,课堂效果甚佳。
二、把握教师角色,尊重学生
1.巧用多媒体,让文本离学生不再遥远
西沙群岛对我们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极神秘、极模糊的地方。课始,朱老师就担任了一个教学引导者的角色。她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祖国地图,让学生去寻找西沙群岛的所在位置。这样通过看一看,找一找,不仅填补了学生的这一知识盲点,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课堂上,朱老师不仅播放了西沙群岛的风光片,而且用图片直观展示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让学生恍若置身海洋之中,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www.fwsir.Com)朱老师准确地把握了学生的年段特点及教师的角色定位,用优美的语言做铺垫,同时采用图片、简笔画板书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循循善诱,确定教师主导地位
初读课文后,朱老师就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谈一谈:课文描写了西沙群岛的哪几个地方呢?学生并没有按预设回答,而是列举了西沙群岛的一些生物。朱老师并不是马上否定学生的回答,而是顺势而导:对,这些东西生活在什么地方呢?请学生在文中找一找,很自然就引导学生自己在文中发现了课文所描写的几个地方,再用简笔画板书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四个地方,直观地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想,在默读中思考,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明确了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此时,朱老师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做到了低下头来做学问,放下架子搞教学。
3.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主动学习的形成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是如今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并掌握学习过程,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更能够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检验、自我评价,实现学生自我探究学习语文的愿望,从而使学习过程不断地得到优化。在朱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大部分的环节都能充分体现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比如,在初读课文时,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品读第3自然段时,请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好好读一读,这看上去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尽显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长此以往,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就会形成于朱老师的潜移默化之中。
三、夯实基础知识,有效运用
1.注重抓重点词品读课文
朱老师在教学第3自然段时,抓住了“各种各样”“懒洋洋”“威武”这三个词,通过图片展示和动作表演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珊瑚的形态各异,海参懒洋洋和大龙虾威武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课堂的主宰是学生,但并没有虚化或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如,学生说到“海底的鱼多”时,教师适时点拨:“从哪些词可以看出鱼多?”顺势而导,因材施教,学生自然而然抓住了“各种各样”“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有的……有的……有的……”等重点词语,从而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
2.注重句式训练,学以致用
语文教学必须秉持“以知识为基础,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朱老师在本堂课上这一点是做得非常好的。就拿教学珊瑚这一环节来说,朱老师首先用图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理解“像美丽的花朵”“像分枝的鹿角”,这样轻轻松松就带领学生走进了文本。然后朱老师再出示四幅珊瑚图片,帮助学生练习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说话,学生都说得很好。在帮助学生理解海水呈现“五光十色”特点的原因时,朱老师通过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等。此种方式,又轻松地带领学生跳出文本,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3.扎实落实识字教学和语言训练
朱老师在引导学生识字和进行语言训练等方面力求一个“精”字,训练精益求精。如,课题中“饶”字的指导,朱老师就花了心思,采用与熟字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饶”字的字形;在生字词学习中注重同音字“参”“栖”的教学,引导学生组词加以区分;重点指导了左中右结构的生字“懒”的书写,教师先请学生观察“懒”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板演范写一个后再让学生临摹书写,最后加以评价。朱老师匠心独运,扎扎实实地进行识字教学,引导学生运用识字经验学习生字,指导学生逐步理解汉字的“音、形、义”,识字教学精、准、稳。在理解“五光十色”一词时,教师更是采用了换词比较、图文结合等方式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
四、关注课堂生成,有效延伸
1.注重情感体验,落实“三维目标”
本课,朱老师在教学海水和海底的两段重点课文时,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配乐范读、引读、分组读、齐读等形式。在朗读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当学生没有信心读好海水部分课文时,朱老师及时给予了一个壮着胆子举手的小女生鼓励,送给孩子一个微笑,带领全班孩子给她送去赞许的掌声,给这个内向胆小的女生树立了自信,同时也给其他学生以信心,使学生都能积极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来,获得成功的体验,有效地落实了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语文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授方法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阵地。
2.进行思维训练,拓展文本空间
本课教学,朱老师充分利用了文本资源,引导学生朗读想象、训练说话,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如,学习海底的生物鱼的一段文字时,教师启发学生想象除了文本介绍的鱼的种类,想象海底还有哪些形态的鱼。教师给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有效地拓展了文本的空间,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将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加大了、挖深了、拓宽了,课堂成了思维的训练场。
五、思考及建议
1.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对学生启而不发时教师该采取哪些策略予以应对
如本课:一生在教师一再启发谈谈海底还有哪些鱼时,由于生活经验缺乏,一时语塞。此时,教师不应再采取启发式引导,而是否可以考虑观察体验、组内交流或生生互助等形式,避免一再的追问造成了教师的强势,学生的弱势。
2.处理课堂生成时,教师还应该提高自身的应变能力
如,在教师采用简笔画的形式板书海水呈现出不同颜色的原因,用箭头标出了光的照射方向及大海的剖面图时,教师的讲解非常生动,大部分学生都被吸引了,只有一个孩子自告奋勇地告诉大家:这是光的折射使海水变得“五光十色”。此刻的课堂生成在教师的预料之外,但学生补充得非常好,应及时给予表扬,还可以请他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再进行教师的补充介绍可能会更有效。
3.朗读指导可以再细腻一些
如,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描写大龙虾和海参的句子时,教师仅仅让学生观察大龙虾的样子和海参蠕动之慢,甚至做一做动作来体会读一读。当然,大多数学生能够读出感情,个别读书有困难的学生却需要教师多关注,多指导。此时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朗读的轻重缓急方面做一定的要求,或者给一定的示范,不至于泛泛指导,应让更多的学生准确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获得学习的体验。
总之,听了朱老师的这堂语文课后,我感慨颇多。语文课堂教学真是一本博大精深的书,我们小学语文老师只有躬下身来,好好捧读这本书,才能汲取书中的精华。我相信:无论是“曲径通幽”,还是“大路通天”,只要我们找准自身的定位,找准课堂的定位,积极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那么条条道路都会通向知识的顶峰。让我们向着这个目标共同努力吧!
(作者单位 安徽省淮南市洞山中学)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小学语文评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评课稿08-10
小学语文评课稿范文08-08
小学语文评课意见07-31
小学语文优秀评课稿(精选32篇)04-17
小学语文听课评课心得08-18
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评课08-08
中学语文怎么评课08-24
小学数学评课稿:《看图找关系》08-21
评课稿:赛课评委点评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