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因词设境,让词语教学在还原中绽放精彩

因词设境,让词语教学在还原中绽放精彩

时间:2022-08-20 13:08:14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因词设境,让词语教学在还原中绽放精彩

  因词设境,让词语教学在还原中绽放精彩
  
  张晓萍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词语的学习和积累,对每一学段都有明确的目标,第一学段目标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目标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第三学段的目标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由第一学段的“了解意思”“积累词语”到第二学段的“体会情意”再到第三学段“辨别感情色彩…体会表达效果”,呈现出能力要求的逐层递升态势。同时三个学段的要求又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生活经验…上下文语境”的重视。的确,词语的教学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把词语放在当下的、具体的文本“语境”中,“还原”了词语的感性情境和场景,学生在“还原”的时空背景中,经历、体验、感受,从而对词语的理解也更加生动、鲜活、立体。
  
  一、在还原审美情境中,感受词语的意境美
  
  所谓的描述性、形容性的词语,是指其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具体性的特点,教学这类词语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词语本身的特性,描绘图景,营造意境,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如临其境,词语与图景相辅相成,在审美体验中感悟词语的意境美。这样,词语所表达的意思就立体地、生动地、“鲜活”地立在学生的眼前了。在这一方面,前有霍懋征,后有王崧舟,他们都堪为营造情境的高手。下面为霍懋征老师《月光曲》的教学片段。
  
  师:屋子很亮,但又不是特别亮,像蒙上了一层纱。屋子里显得特别清幽。“清幽”是什么意思?
  
  生: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
  
  师:不但静,而且显得很美。虽然是一间茅草房,但是,在月光下,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那么幽静,那么美,这才叫作清幽呀!在这么美、这么静的环境中,穷兄妹俩站在钢琴旁边等待听贝多芬弹琴。
  
  教师先让学生把“清幽”的意思说出来,“很安静,没有一点声音”,然后老师又用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的美:“不但静,而且显得很美。虽然是一间茅草屋,但是,在月光下,像披上了一层银纱,显得那么幽静,那么美,这才叫作清幽呀。”在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在教师用语言营造的情境中,学生深深地体会到“清幽”这个词所蕴含的意境美。教师在教学这类词语时,不能仅仅止步于词语的意思,还要把学生引入词语所表现的情境之中,如此,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字面意思了,而是一幅幅形象生动、有意味的图景了。而且,教师的言语表达示范,还会对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写作能力起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作用。
  
  当然,如此美轮美奂的词语教学对教师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锤炼自己的言语功力,才能游刃有余地把词语教学营造得如此美妙、清新、生动。
  
  二、在还原生活情境中,体会词语的抽象意义
  
  虚词相对“抽象”,既不是看得见的实体,也不是能感受体验到的某种感觉和情感,教师即使把《新华字典》里的意思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也不一定能明白,说不定还会“越说越糊涂”。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词时,不仅要善于利用上下文语境,还要适时地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运用中理解词语在当下语境中的意义。《灰雀》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这个句子,首先就要引导学生理解“果然”这个词。
  
  师:“列宁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了”,列宁为什么“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
  
  生:因为前面那个小男孩说过灰雀“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生:因为那只灰雀并没有死,它还活着。
  
  师:那你能把这个意思用“果然”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小男孩说过灰雀还活着,它一定会飞回来的;现在灰雀果然飞回来了。
  
  生:小男孩说灰雀一定会飞回来的,因为它还活着;现在列宁果然看到那只灰雀回来了。
  
  师:那谁能说说“果然”的意思?
  
  生:“果然”就是原来以为会发生,结果就真的发生了。
  
  生:“果然”是指意料中会发生的事,真的发生了。
  
  师:那你们能结合生活经验,用“果然”来说一个句子吗?比如天气的变化。
  
  生:今天早上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冷空气,明天果然好冷。
  
  师:明天的事还没发生,你怎么知道?
  
  生:“果然”是指已经发生的事,不能指还没有发生的事。
  
  师:刚才那位同学,你明白了吗?能不能用“果然”再说一个句子?
  
  生:昨天天气预报说明天有冷空气,今天早上打开门,寒风呼啸,冷空气果然来了。
  
  “果然”这个词对于低段二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确实有一定困难。教师先是把“果然”放到上下文语境中,结合文本的内容引导学生明白“果然”是指意料之中的事真的发生了。之后,教师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用“果然”造句,让学生在运用的过程中明白“果然”叙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不能指“还没有发生的事”。
  
  三、在还原动作情境中,揣摩词语的表现力
  
  经典文本遣词造句之精妙需要揣摩。如《水浒传》中“林冲风雪山神庙”一章中那句“那雪下得正紧”,鲁迅先生称赞一个“紧”字写出了“神韵”。“紧”形容雪之大、密,但用“大”和“密”都表现不出“紧”的神韵来。此类的例子很多,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之“闹”字,“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字,“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皱”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推敲”典故,等等。词语教学中,对于一些表示动作或情态的词语,教师若能适当地引导想象还原情态和动作情境,对相关词语进行揣摩、把玩,也能让学生品得词语之“三味”,从而深刻领会到“此词”在“此语境”中独特的语言表现力。如虞大明老师教学《花的勇气》的教学片段。
  
  师:只要是花,总有开放的那天,让他怦然一震的时候,绝不是这些小花。而是它们在冷风冷雨中拔地而起。请你在这几个自然段前做一下记号。
  
  师:你又看到了怎样的小花,请你圈出词语,写写旁注。
  
  生:坚强的小花。
  
  师:也看到“花的坚强”的举手,从哪看出的?
  
  生:明亮夺目的小花。“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生:勇敢的小花。
  
  师:哪个词给你这种感受。
  
  生:冒。
  
  师:感受到什么?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顶、钻、伸、长、探。
  
  师:有那么多词可以用来描写花儿的生长,为什么偏偏选择冒?
  
  生:说明这花儿很有生命力,更能体现出小花的勇敢、明艳。
  
  生:更能体现出“小花美丽乍现时我感受到的瞬间惊喜和怦然一震”。
  
  从虞老师对“冒”字的处理来看,他十分重视词语的内在表现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冒”与“顶、钻、伸、长、探”的形式和内在表现力的比较和揣摩,品味词语之间细微的差别,感悟词语本身的表现力,而且也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之中,切实体察作品中“我”的内心世界,可谓“文”“意”兼得。
  
  四、在还原文化镜像中,参透词语的文化意蕴
  
  词语的意义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历史的、文化的意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个词语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一个词语就是一个文化镜像。夏丐尊曾经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意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要领悟隐藏在文字深处的意趣,就必须要有丰富的生命感悟、人生体验和文化底蕴。以王崧舟老师《枫桥夜泊》教学片段为例。
  
  师:那么,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生1:钟声。生2:钟声。生3:钟声。师: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那么,这是从哪里传来的钟声呢?大家看——(大屏幕出示王士祯、高启、陆游等历代诗人写寒山寺钟声的诗句)
  
  师生共同研读历代诗人写“钟声”的诗句,为解读张继笔下的“钟声”做好深厚的文化铺垫,引导学生深入领悟“钟声”所代表的文化意蕴与中国文化的渊源,并以“钟声”为主线,在启承转合中,聚焦至诗的另一个关键词“愁眠”。王老师抓住“愁眠…钟声”,还原历代古诗中关于这两个词的诗歌文化镜像,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入。
  
  五、在还原感觉情境中,领悟词语运用之巧妙
  
  对于那些形容性、动作性的词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还原词语的感觉世界,在感觉世界的还原中“重温”和“经历”,词语的意义就能鲜活地建构起来。以薛法根老师的《桂花雨》关于“浸”字的教学片段为例。
  
  师:哪一个字突出了香?
  
  生:浸。
  
  师:浸在水里过吗?水看得见吗?
  
  生:看得见。
  
  师:摸得着吗?
  
  生:摸得着。
  
  师:那香味呢?看得见吗?
  
  生:看不见。
  
  师:摸得着吗?
  
  生:摸不着。
  
  师:感觉得到吗?
  
  生:感觉不到。(惯性导致口误,众笑,生忙改口道“感觉得到”)
  
  师:一个“浸”字,就把香味写得好像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东西,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更真切了,这个字用得好。
  
  “浸在桂花香里”,其中的“浸”字其实是用了“通感”。“桂花香”是嗅觉所能感受到的,“浸”字是人身体的触觉,作者利用人的感官的相通性,打通感官,用“浸”字来表现“桂花香”的密不透风、浓郁如水。薛法根老师虽然没有引出“通感”这种修辞手法,但他的教学过程其实是在引导学生打通感官。“水”是看得见的,“香”是看不见的,一个“浸”字打通感官,只能“闻到”的“香”味就变成摸得到、看得见的了。通过引导学生还原感觉、打通感觉通道,学生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动和形象”,也真正领悟了这个“浸”字的巧妙之处。
  
  对于不同年段的学生,“还原”的内容要有所侧重。低段要重在还原词语的“镜像”和“色彩”,中段重在还原词语的“体验”和“情感”,高段则要重在还原词语的“文化镜像”。总之,面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词语教学最根本的一条原则就是要回到感性,回到生活,回到生命的本真状态,在“回到”的过程中复原词语的生活形迹,唤醒和激活原本被语言文字所尘封了的气息、味道、色彩、意蕴,让词语立体、生动、鲜活地伫立在学生的眼前。

【因词设境,让词语教学在还原中绽放精彩】相关文章: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教学设计05-31

生命因梦想而精彩08-24

因你而精彩作文06-04

让课程资源之花在阅读教学中绽放08-24

生活因亲情而精彩作文06-05

青春因奋斗而精彩作文09-11

生命因奋斗而精彩作文09-11

生命因你而精彩作文08-23

世界因尽力而精彩作文05-05

青春因挫折而精彩作文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