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培养高中主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如何培养高中主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吉林省通榆县第一中学 吴 壮
一切学科都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数学也不例外。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与数学有关的社会生活问题,找一些符合高中生心理特点的问题,既不要让他们感觉问题可笑,也不要让他们对要解决的问题无从下手;既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又要靠近课本,使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尝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他们真正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数学给人们带来的便利,并掌握如何从生活中把要解决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新课标中,笔者体会到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例题生活化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离开了生活实际,也就失去了他懒以生存的载体,教学过程的关键就是培养学生如何从生活中领悟出数学问题,既要懂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要懂得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上要通过教师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来实现。教会学生如何更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潜智。新课程从概念的形成原理、方法的归纳特点、知识的运用方式等方面为这方面的教学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是,如何有效合理地运用这些条件,创造性地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使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要我们不断实践和探索的。随着理念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方法也将不断改变。所以,从兴趣到能力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例题的时候,要尽量贴近生活,让学生感觉到与他们更近。
例题:我公司计划五一期间组织部分成员去张家界旅游。甲、乙两旅行社的服务质量相同,且组织到张家界旅游的价格都是每人180元。为促进旅游发展,甲旅行社表示可给予每位游客七五折优惠;乙旅行社表示可先免去两位游客的旅游费用,其余游客八折优惠。我们应怎样选择,使支付的旅游总费用较少?
教师:根据旅行社给的条件,你会如何选择呢?
学生1: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人数来确定选择哪家旅行社。
教师:我们将如何确定呢?
学生2:分析:设去旅游的成员为x人。则:
y甲=180×0.75×x,y乙=(x-2)×180×0.8
当y甲=y乙时,即180×0.75×x=(x-2)×180×0.8,x=32,都可选;
当y甲>y乙时,得x<32,选乙;当y甲<y乙时,得x>32,选甲。
本题的关键是要确定参加旅游的成员人数,从而决定选择哪家旅行社。要分情况讨论。
二、从生活中走进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长久的数学兴趣,是数学教师的当务之急。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把教材和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问题,让全班同学来解决,通过热烈的讨论,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一定会有很多同学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努力去解决问题,给课堂创造一种活跃的气氛——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也会带动其他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同学。再对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的时候,教师也可以用数学史、数学故事等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数学在美学中的应用也会使同学们对数学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里,教师一定要付出极大的辛苦。
我们知道,在外出旅游期间,要特别注意安全,如果找不到集合地点,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我们联系的方式会常常使用手机。下面是两种不同的通讯业务,你如何选择?
例题:某市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全球通”使用者先缴50元月基础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电话费0.4元;“神州行”不缴月基础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这里均指市内通话)。若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分别为y1元和y2元。
⑴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
⑵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200元,则应选择哪种通讯方式教合算?
教师:我们认真了阅读了两种不同的通讯方式后,应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我们假设一个月内通话x分钟,则y1与y2各是多少?
学生3:y1=50+0.4x;y2=0.6x。
学生4:由题意:50+0.4x=0.6x,x=250。
当一个月内通话250分钟时,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相同。
教师:若某人预计一个月内使用话费200元,则应选择哪种通讯方式教合算?
学生5:我们要计算两种通讯方式的通话时间,并比较大小。当y1=200时,即50+0.4x=200,x1=375;当y2=200时,即0.6x=200,x2=333 1/3。
所以,用全球通合算。
通过适当的例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感受到数学学起来并不难,领悟到数学在生活中随处可以应用到。这样,学生就会有信心、有兴趣地学习数学并在数学中终生受益。
三、选择合适的练习
在教学中贴近生活是很重要的,但在课后学生独立完成的作业中,也要尽量与生活靠近,否则他自己完成作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枯燥、无味。可给他们留一些研究性问题;教学中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可以利用信息网络、有线电视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中,这样做不仅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体会数学的生活性、可用性,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学;同时,留心生活中的数学,反过来也会促进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追求、掌握。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学生多数的时间是坐在教室里,到户外的机会相对还是很少的,所以到教室外一定会使他们很激动。教师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有的放矢,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后,笔者让学生计算定点投篮中篮球抛物线的解析式,从而既放松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又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让学生对数学老师产生了好感。在讲双曲线的时候,可以借助自来水塔从一侧看的形状,来加深学生对双曲线的理解以及加强学生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想。
总之,数学问题生活化,能使教学内容假使化、形象化,一改以往平铺直叙的“填鸭式”讲解,使学生的思维跌荡起伏、一波三折,产生了“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进而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