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锚点”探究教学法:操作流程与实施建议
“锚点”探究教学法:操作流程与实施建议
李明刚
(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225009)
摘要:“锚点”探究教学法源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较好地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能够围绕“锚”有计划地、主动地、灵活地、有效地学习,通过合作、探究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锚点”,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其课堂操作流程包括创设情境、自主合作、归纳总结、检测反馈、评价提升这五个环节。
关键词:“锚点”探究教学法基本内涵操作流程实施建议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了数学教学的本质,即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教师要从台前退到幕后,要从“演员”转变为“导演”。我校在积极调研和充分实践的基础上,研讨、实践“锚点”探究教学法,努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逐步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一、 “锚点”探究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锚点”探究教学法,是指通过提供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锚点”,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的探究过程中,“消解”具体的“锚”,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方法。它以活动为主轴,以训练为主线,突出基础,突出精讲,突出归纳,突出反馈,突出评价。“锚点”探究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其中包含三个核心概念:
一是“锚”。建构主义认为,教学要为学生创设理想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开展推理、分析、鉴别等高级思维活动,同时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处理信息的工具以及适当的帮助和支持,促进他们自身建构意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作为其最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之一的抛锚式教学,要求让学生在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中探究事件、解决问题,并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这些真实的事件或问题被称为“锚”。
二是“锚点”。为了解决“锚”中的问题,需要根据教材内部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将真实情境的“锚”分成一系列连续的小步子(小问题)。每步一个探究活动(点),就叫“锚点”。这些问题和“锚点”,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呈现出一定的梯度和层次。学生按照“锚点”的编排顺序和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地展开学习,拾级而上、有序思考。
三是“锚点”探究。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直至解决所有的“锚点”。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二、 “锚点”探究教学法的课堂操作流程
教学过程共由5个环节组成,如图1所示。
下面以苏科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分式的基本性质(1)”一节内容为例,简述“锚点”探究教学法的具体操作。
(一) 创设情境——引“锚”
课始,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与真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类似的情境——路程问题,并从情境中选择出与所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分式的基本性质,(论文范文 fanwen.weiyujianbao.cn)即“锚”,以引入新课,启动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二) 自主合作——探“锚”
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探究。“自主合作”环节遵循“自学尝试—合作交流—展示点评”的步骤。第一步,自学尝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经说过:“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自学尝试可以使学生主动地进入学习过程,取得行为复杂层次更高的成果,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理解,有助于学生对内容进行推理、解决问题并进行批判性思考。学生根据学校编印的《“锚点探究”课堂活动手册》中的探究内容,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并尝试完成。第二步,合作交流。在自学尝试的基础上,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学成果,讨论普遍存在的模糊认识,探究学习难点、疑点和易错点,修正、加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其间,教师要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要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能办法,并善于发现学生中的多种结论,特别关注和自己备课时不一致的结论。第三步,展示点评。根据合作交流的进程,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展示合作学习的成果,给予恰如其分的点评、强化或奖励,并促使他们作进一步的反应;对学生合作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包括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适当提示,及时点拨;对回答不完善、不到位的问题,及时追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周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直到准确、全面、深刻理解为止。
本节课的“自主合作”环节,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围绕教学目标,紧扣重难点,重组与改造教材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共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其中,“探究活动一”旨在引导学生类比分数的学习,清晰地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而培养类比推理能力;“探究活动二”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相关的分式变形;“探究活动三”则是让学生感受分式的分子、分母的符号和分式本身的符号,有时可根据需要改变,以便能够熟练应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探究活动一:
(1) 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
(2)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你能猜想出分式有什么性质?分式的基本性质为:,用字母可以表示为:。
(3) 阅读课本第37页例1上面的内容,小组交流各自的猜想是否正确,要注意什么。
探究活动二:
(1) 下列等式的右边是怎样从左边得到的?(可参照课本第37页例1)
思考:为什么第①题给了条件而第②题没有给条件?
(2) 完成课本第38页练习1。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时的注意点。
探究活动三:
(1) 不改变分式的值,把下列各式的分子、分母中各项的系数都化为整数:
问题1:怎样才能不改变分式的值?
问题2:如何将分子、分母的系数化为整数?
(2)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不含“-”号:
分式的变号法则及注意点:。
不改变分式的值,使下列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最高次项的系数是正数(可参照课本第38页例2):
试写出你的解题思路:。
(三) 归纳总结——悟“锚”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和我们分享,还有什么疑问需要我们共同解决?
归纳总结是教师在课堂的终结阶段,旨在引导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再认识、再总结、再实践、再升华。它既是一堂课的总结和拓展,又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精彩的总结可以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帮助学生重新组织所学内容,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画龙点睛、启迪智慧的效果。
(四) 检测反馈——固“锚”
师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分式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运用,大家掌握得怎么样?请快速完成“检测反馈”的内容。
教学最实质的内容在于学生得到了什么,知识和内容的掌握是学习所得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设计了适量的与本课重难点、易错点相匹配的,又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巩固性练习(具体检测内容略),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在行间巡视,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共性问题集体纠错,个别问题当面辅导,以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从而达到符合要求的意义建构。
(五) 评价提升——省“锚”
师请同学们根据评价提升表(如表1)的内容,认真自评和组评。老师也会根据课堂上的表现,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
“锚点”探究教学法不仅要让学生解决“锚”中的问题,更要通过教学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相互评价和自我反思的能力。课尾组织学生对一节课的学习表现和学习效果进行反思、自省和评价,可以帮助他们自觉调节学习行为,优化学习方式,提升认知水平和认知品质。
三、 “锚点”探究教学法的实施建议
教学模式的建构可以“迈上高效课堂的快车道”,但实施中不能模式化,而要把握教学流程各个环节的实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并融会贯通。
(一) 引“锚”是首要条件——激发学习情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一书中,对“情境”作过这样的描述:“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考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究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科学知识。”教师要善于创设出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新情境,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进而以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新知识的探索和发现。
(二) 探“锚”是核心环节——培养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能力
1. 精设“锚点”,给足时间,教会方法。
“锚点”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质量。 “锚点”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1) 切合度要高,即与教材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吻合、相匹配;(2) 操作性要强,即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在一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规律编成一个个简洁、清楚、主题性强的小问题,并明确时间、内容、方法和要求,能够引导学生很快进入自学过程;(3) 差异性要明,即要关注文本内容的差异和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合理编排,分层要求。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时间,尽可能让他们把问题搞清楚、想明白,进而形成自己的见解。要求学生读课本,边读边做记号(如主要结论画上“﹏”,关键词加“·”,重点内容打“★”,主要的步骤用“1、2、3”标出,疑问处打“?”等)。当学生在座位上安静地思考,尝试完成探究活动时,教师应走下讲台,用适当的形体语言(如点头、微笑等)与学生交流,或肯定其个别行为,或鼓励其修改错误的回答。
2. 组建小组,确定规则,加强调控。
合作交流和自学尝试是相互补充的学习策略,它的根本要素是学习者之间互相促进完成任务的欲望。交流时先分享答案或相互纠正错误,然后提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最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针对模糊不清的或有争议的地方进行讨论,自我纠正、解答一部分没有完成的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学习小组的组建依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每组4~6人,各小组恰当分配角色,设定合作基调,确定讨论规则,以保证讨论的有序和有效。讨论规则通常包括六个方面:当你不理解时,立刻请其他组成员清晰地解释他们的观点;确保参照参考材料或课本检查你和你的同伴的答案;鼓励你的同伴继续努力向前、扩展他们的观点,超越已有的成就和期待;不管你赞同与否,让每个人不受打扰地陈述完毕;如果你不是真的想改变你的主张,不要强迫自己;批判时对事不对人。交流时,组长要关注组员的讨论质态和投入程度,及时提醒,及时纠正。同时,教师必须建立一种强化和奖赏制度,以促进学生在融洽与快乐中学习,在尊重与支持中成长。当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时,教师要及时介入和干预。
3. 展示成果,适时点评,恰当点拨。
展示点评是一节课的高潮部分。展示的对象,可以是某个学生、某个学习“对子”,也可以是某个合作小组;可以教师指定、小组竞争,也可以通过抽签等形式随机产生。展示的形式,可以是“说”(如朗读、讲述、描绘、剖析、提问等),应说得响亮、说得清楚、说得精炼、说得全面,多用“我们组的观点是……”、“我们组的看法是……”、“第×小组的回答我认为还需要补充……”、“我们组不同意第×组的说法……”等语言,也可以是“写”和“画”(在黑板上写简要过程、思路或画图说明等),是“演”(比划、表演等),还可以是“操作”(操作仪器、教具等);既可以给出正确答案,让学生互相批改,也可以呈现若干学生的答案进行比较。展示的内容,包括“探究活动”的解答、未能解决的问题、不同的见解、小组学习的体会等。展示时,要求其他学生要认真倾听、仔细观看、积极思考、及时记录,以补充自己独立探究时的考虑不周和见解不深,矫正自己的错误观点和结论,并用不同颜色的笔以示区别。
学生在展示之后,期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因为这不仅会激发他们立即重复榜样(教师或优秀学生)的动作,而且更加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把它迁移到新的环境中。教师的点评要注意三点:一是给予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哪怕学生回答错误。比如,可以说“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再想一想我们刚才讨论的内容”,而不是“你的答案不对,看来你没听讲”。二是表扬要针对具体的行为方面,忌空泛、雷同。比如,可以说“你的回答简洁明了,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你的板书很规范、很整齐”,而不是“很棒”、“很好”之类的话。三是对错误的行为给予指导而不是纠正。比如,可以说“你可以先找出等量关系”,“你可以借鉴上一题的思路”,等等。点评也可以由学生或其他小组进行,一来可以激发学生参与、争论、质疑的热情,二来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不同层面理解、掌握新知。
(三) 悟“锚”是最终目标——提炼、总结规律和方法,更好地完成意义建构
归纳总结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必然归宿,是教学设计巧妙地导向结局的匠心的组合,是课堂教学艺术的完美体现。主要有“要点串联法”、“牵线搭桥法”、“比较迁移法”和“存疑激思法”等方法。在具体实践中必须注意三点:一要紧扣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巩固、完善、提升;二要简洁明快,绝不能拖泥带水;三要严格掌握时间,按时下课。
(四) 固“锚”是有效途径——巩固所学知识,举一反三
检测反馈,是“锚点”探究活动后的延伸和继续,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对学习目标达成度的一种必需的直观体验。其目的,一是为学生提供机会,把一点一滴的知识融汇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二是检查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巩固和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弥补学生知识的缺陷,调节后续教学。
检测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尽量覆盖本课的所有知识点,同时应突出训练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和中考高频考点。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既要有巩固知识和技能的基础性题目,又要有拓展思维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拓展性题目;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有个性化的举措。不好高骛远,不盲目提升难度系数,要确保绝大多数学生至少能做对60%~80%的题目。在学生练习期间,教师要加强巡查,提供反馈、提问以及简单的解释,同时要注意加快速度,尽可能检查到每一个学生。学生完成后,教师要采取快速有效的反馈方法,使学生尽可能迅速地知道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样。可以让不同小组或同组成员之间互批,也可以让学生对照答案自己检查订正。反馈时,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练习中存在的典型问题通过板演、实物投影或口头回答的形式展现出来,供学生分析、思考,加以巩固。
(五) 省“锚”是基本保障——促进学生加强反思、自我发展
评价项目应伴随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学生自评,在相应的学习环节结束后即可进行;组评可由组长完成,也可小组成员结对互评,尽量在课堂小组活动时间内完成;师评可以评个人,也可小组捆绑考核,可以课上评、课后评,还可以由展示的小组成员、课代表或本节课表现突出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对其他学生进行评价等。通过自评、组评和师评,加深学生对自我的了解,以便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学习成绩的反馈,也可以提升学习积极性和改善学习效果。
“锚点”探究教学法只是众多教学模式中的一种,教师不能仅止于学习、模仿和熟练运用,更要通过反复仿效与领悟,将其基本要求与自己的教学特长融会贯通,充分驾驭和灵活运用,进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M].易东平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2] 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锚点”探究教学法:操作流程与实施建议】相关文章:
动手操作 探究实践08-17
探究式物理教学法08-17
动手操作就是探究吗?08-17
[小学数学]动手操作 探究实践08-17
探究式学习实践操作之我见08-17
初中英语多元教学法的探究08-02
小学体育课快乐教学法探究08-24
初中篮球教学中比赛教学法的时间探究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