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冲突及管理对策
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冲突及管理对策
史春莲
一、中小学教师面临的心理冲突
1.主观上的高定位与客观上的低定位的冲突提及教师,人们马上就会想到许多赞美之词,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不管言者是出于景仰还是同情,教师均信以为然,但实际上教师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却并没有这么高。
2.强调自我价值、注重自我发展与外在功利的冲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在长期的脑力劳动中慢慢形成了一些共同的人格特点:比较强调自我价值,注重自我发展。他们多少有一些理想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自己的一大乐事、幸事。
3.重感情、重友谊、渴望学校管理民主化与学校管理中人性缺失的冲突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种“士为知己者死”“愿报知遇之恩”的思想,至今仍对教师有着影响。教师愿意最大限度地把知识和才华发挥出来,希望得到肯定和赏识。他们渴望民主,希望参与学校的管理,为学校的发展愿意出力流汗、建言献策,希望自己的意见得到尊重。同时,他们渴望学术自由,希望在学术问题上,在教材、教法等教学改革问题上,能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空间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
4.劳动的创造性与常规性的冲突
教师的劳动是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有人说,教师的工作只是传授人类现成的知识,是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不能算是创造性劳动,这是对教师劳动的极大误解。
5.教育惩戒中过与不及的冲突
教育惩戒是指在教育中施罚使犯过者身心感觉痛苦,但以不损害受罚者身心健康为原则。教育惩戒在目的、手段、方式和后果上都与体罚有本质的区别,其中最关键的区别在于,体罚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管理对策分析
要缓解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心理冲突,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等应从教师管理理念与方式、教育立法与执法等方面多做工作。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师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管理,首先就是要把教师的发展看作是目的,而不是手段;要把教师的和谐发展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为了外在的目的(如遵守纪律等)(论文范文 fanwen.weiyujianbao.cn)而迫使教师个体就范。其次,要把教师看作具体的、能动的人,尊重其人格和个性,以积极的眼光期待他们、赏识他们。要知人之情、养人之长、念人之劳、量人之难、帮人之过;要多一分宽容,少一点苛刻;多一分赏识,少一点批评;多一分期待,少一点怀疑。教师的心就像敏感的琴弦,只要倾注真情,便会得到期望的回响。
2.根据教师的职业和心理特点实施有效管理
教师的工作是艰苦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成长中的青少年,不能要求工作效果“立竿见影”。
第一,过多的竞争会给教师造成巨大的压力,制造紧张。应尽量减少在教师中开展类似于“劳动竞赛”的评比活动,因为精神生产不仅起点不同,而且很难做到精确的量化。
第二,教师的职业需要相对稳定。对教师成长的研究显示,教师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成为合格或优秀的教师。这就决定了教师不能随意“上岗”和“下岗”,“安定雇用”方式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如果教师整天面临“下岗”的威胁,怎么可能有动力去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呢?当然,“安定雇用”不等于“铁饭碗”。
第三,不要给教师工作确定单一的硬性指标,或单纯按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衡量教师工作的优劣。教育、教学上搞承包制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单纯按考试成绩或升学率来考核教师是极端功利化的短视行为,是不科学的。
第四,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不要强行规定、推广某一种教学手段或方法,应允许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对教师备课进行大力改革。“八股文”式的教案不是为了运用,而是为了应付检查,不但劳民伤财,还助长了抄袭风和浮夸风。教案或简或繁,应该由教师自己来决定。学校要保证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备课和进行业务学习,使教师能最大限度地把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
第五,对教师的“坐班制”进行改革,机关人员那样的“坐班制”并不适合教师。教学、教辅、后勤等工作的性质不同,工作范围不同,所以上下班的时间没有必要一刀切。尤其是教师的劳动有很强的个体性特点,需要一个安静的工作环境,许多老师聚在一起备课的效率并不一定高,效果未必就好。
3.制定、完善教育法规
谈到教育惩戒,学校和教师具有惩戒权是有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受教育者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教师履行教育惩戒的权利有其合法性,但是相关规定的可操作性却不强,实践中常让教师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应加快制定学校惩戒制度方面的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教师的权利,细化惩戒的范畴。
(作者单位:烟台市商贸高级技工学校)
【论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冲突及管理对策】相关文章:
师生矛盾冲突的成因及对策分析09-13
完善中小学食堂管理对策04-08
论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公平问题08-17
论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及对策08-23
民办中小学:问题与对策08-17
“差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08-17
考试中的心理对策(1)08-16
考试中的心理对策(2)08-16
考试中的心理对策(3)08-16
“差生”的心理探析及对策研究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