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

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

时间:2023-02-24 19:23:13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

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88)

  摘要: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失衡的文化诱因有两个:一是多元文化导致的价值取向混乱;二是以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为代表的市场伦理导致的学生道德扭曲。文化困境中师生关系重塑的思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的“小环境”;培养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构筑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根基;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文化榜样。

  关键词:师生关系重塑;文化困境;社会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45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 - 0845( 2012) 07 - 0005 - 04

  师生关系始终是高等教育研究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多年来的理论热点问题。很多学者都认为,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变迁受到所处时代的深刻影响。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思想文化观念是一定经济关系的产物,而且都可以在社会的生产实践中找到它的最终根源。

  一言以蔽之,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变迁所处的时代场域是由中国社会空前规模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文化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30余年里走过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300年的发展历程,发展不平衡是这个时代生产实践的基本特点。效率和逐利在我们的实践经验中被人为地放大,而与之配套的制度和机制并没有获得同步发展。由于社会实践领域内的丑恶现象难以及时地被全部剔除,导致人们选择了对于不正当手段的屈从。因而寻求不正当优势地位便成为了一定范围内人们推崇的社会文化,而道德批判的声音却极易在辉煌的成就中被淹没。在这样的环境中,师生关系主体自然会受到此种文化的浸染,高校师生关系的失衡也就成为了社会转型期文化困境的表征之一。因此,当代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绝不是仅在象牙塔中即可完成的。该过程注定是一个校园文化与世俗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博弈过程,同时还引发了社会变迁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联动效应。

  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为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拓展了视野——依托社会文化建设推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一、转型期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理想的师生关系应具有民主、平等、尊重、和谐、交流、互动等特征,然而现今的高校师生关系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而导致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转型期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促使我国文化领域正在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社会文化在转型中影响着高校传统师生关系的变迁。

  一方面,世俗文化与市场伦理将高校师生关系异化为功利主义的校园现象。这是转型期的社会文化对高校师生关系产生的最显著的负面影响,使单纯的师生关系沾染了浓厚的市场味道。高等教育产业化后,教育被大众视为是一种商业服务。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经费支付,便可获得这种服务,而学校和教师则成为了服务者。师生关系也似乎因此受到了市场的调节,双方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如今,许多大学生在上学期间,或求考试过关,或求成绩良好,而对授课教师的学识水平和责任心却不甚在意。反过来,教师在学习方面亦不对学生做任何要求。对于师生之间的这种“潜规则”他们也早已司空见惯。上述现象的形成虽有制度方面的原因,但这些明显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大学精神的做法,却与当下狭隘的市场逻辑十分契合。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相对接。高校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之外,还要为学生能够获得政治发展和组织历练提供条件,特别是要为学生提供与市场主体之间直接对接的机会。这些机会与国家、学校所设立的奖、助学项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大学校园里宝贵的稀缺资源,对稀缺资源的配置,自然需要采用竞争手段。然而,竞争模式的选择却非常值得我们思考。社会文化就在这个节点上展示了它强大的影响力,商业伦理在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潜滋暗长,学生的关注点也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转移到接近影响稀缺资源配置的要素上来。不知从何时起,“学生干部”这个普通身份后面也附带了巨大的利益属性。学生社团这个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发展的平台,如今也沾染上了不少社会习气。有学者甚至撰文称,“学生会的许多做法,是我国体制内最糟糕做法的复制”。

  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走向大众化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发展效率与发展品质之间的矛盾。规模、层次的快速扩张,使得高校的资源配置与制度建设无法保持同步: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长期滞后于学校的发展,高校的教学改革滞后于知识传播方式的变革。如此种种,在客观上加剧了师生间关系的疏离,弱化了彼此间的信任。

  首先,加剧了高校师生间关系的疏离。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导致高校的生师比严重失衡。教师过重的教学负担直接影响了师生间交流与互动的效能。另外,一些优秀教师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大量优质教育资源没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致使教学质量不断下滑。另外,后喻文化的出现,让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费在了虚拟的空间里,而不再关注教师的课堂说教。再来看学校的日常管理,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高等学校总体上要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置本、专科生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由于扩招的原因,很多高校的师生比远远超出了这一比例。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也只能接触到具有显性特征的学生或少数骨干,很难与广大普通学生进行比较深入的交往。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在学生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具和数字取代了人与人之间直接的情感交流,学生也因此减少了现实人际交往,更有甚者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其次,使高校师生间的互信关系持续弱化。信息化、全球化催生的后喻文化的出现,致使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越来越低。分析其原因,既有来自制度方面的,也有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有些教师把教学当副业,照本宣科,难以获得学生的认可。教学中的取向矛盾极易恶化师生间的关系,教师希望集中传授知识,而学生渴望减轻负担。在评价制度上,高校广泛采取学生评价与专业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考评方式对教师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作为奖责教师的重要标准。于是,部分教师便一味迎合学生的需求,从而丧失了职业操守。此外,近些年来,“新读书无用论”已然抬头,人们对物质、权力和享乐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知识的尊重。从表面上看,高校教师很受尊重,实际上大部分普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处境并不乐观,他们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话语权的持续弱化也削弱了学生对他们的认可度。而受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高等教育投入的回报偏低等因素的影响,社会对教师的认可度也有所降低。近年来,90后已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于信息时代的青年人,他们的利益诉求用老办法已然无法满足。然而,由于缺乏对个体利益诉求合理性的甄别能力,他们片面地追求获得独立的满足感,导致其与教师的刚性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很多教师由此认为,90后大学生比80后更难管理。这种认识一旦形成,便会弱化高校师生间的互信关系。

  二、文化困境:转型期师生关系失衡的文化诱因

  研究表明,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失衡的原因有很多,转型期的文化困境只是其中之一,我们将其称之为文化诱因。它并非是导致师生关系失衡的决定性因素,但该文化因素中却蕴涵着道德价值的内容。本文拟由此展开对我国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的思考。

  在特定时代与社会背景下,文化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而形成了以某种文化为主流评判方式的个人价值体系。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的整体结构和基本特征发生着快速变化,社会原有的、稳定的体系结构正逐步被打破,新的结构正在形成之中。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在社会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双重作用下,文化的谱系变得紊乱了,出现了“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存的状况,多元性已成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当下中国,信仰多元化、价值体系和意义世界的危机展现了文化的困境。在文化的困境中,国人的伊值观和信仰正经历从未有过的混乱和迷惘。学校作为文化继承、衍生、传播的载体,在传播知识的同时,固化了人特定的价值体系。高校作为正规教育体系中与社会联系最密切的场所,由文化转型带来的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地体现在教育的两大主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上。由此可见,导致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文化诱因主要有以下两个。

  其一,多元文化导致了价值取向的混乱。文化的多元性是全球化发展的显著特征,各文化支流交汇于开放的社会。由于历史的原因,近代以来中国的本土文化便处于被动的状态,中西两种文化在中国呈现出了不对称、不平衡的发展态势,并引发了文化间的矛盾冲突。在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中,人们的选择空间更加自由,其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使得社会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然而,迷惘和困惑也随之而来。伴随转型期社会分化的加速,人们的观念也在加速分化,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念面临解体。在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下,一些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大量涌入,人们的价值取向开始变得紊乱,西方价值观念开始蔓延。一般情况下,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更容易为人们所选择和接受。作为“弄潮儿”的大学生,更乐于认同这些外来的价值观念,并愿意尝试一些外来的生活方式。高等教育本应传承主流文化,为学生在文化和价值的选择中指引方向。可在实际中,学生更多接受的只是知识的单向度传输和主旋律的单调说教——前者让大学生与文化的精髓渐行渐远,后者与现实中的不良风气之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价值观教育流于形式,甚至让大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在理念、方式和内容方面,教育与其对象之间存在的需求矛盾,削弱了教育的实际效果。许多大学生在多样化的价值选择中迷失了自己,进入了信仰的真空。他们感到“郁闷”和“迷茫”,无法明辨是非,缺乏明确的个人理想与奋斗目标,也无力面对困难和挫折。与此同时,在网络、电视等媒介的强势引导下,大学生的文化需求娱乐化了,“唱唱跳跳、时尚个性、轻松享乐”比“课堂和先生”更具吸引力。在这场文化的拉锯战中,教师逐渐丧失了话语权和主导权。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教师同样也感到无所适从,并开始对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角色丧失了信心,在职业道德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其二,以功利主义和工具理性为代表的市场伦理导致学生的道德发生了扭曲。在功利的驱使下,文化氛围变得异常浮躁。人们把对利益的追逐放在首位,成为了“单向度的人”。市场规则成了人们普遍遵循的行业准则,仿佛一切都变成了利益交换的筹码,各种“潜规则”大行其道。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实行产业化之后,高校的文化价值取向正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价值观念置换,并呈现出了实用性和功利性,淡化了其对大学理想的追求。以往单纯的师生关系也蜕变为市场经济关系,被变相的利益交换关系所取代。部分学生的责任意识变得越来越淡薄,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只讲个人利益,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把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统统抛在脑后。过于功利的价值观影响了师生间的正常交往,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有些学生选择性地和某些教师进行交往,甚至不惜进行利益的交换。同时,功利文化也影响着知识的传授。在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下,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已不再是社会认同的“有用的知识”。一方面,工具理性让人们对科学推崇备至,重视对理工科知识的学习而轻视对人文知识的学习,而人文知识恰是创造人类文明的精髓;另一方面,比起书本上的知识,各种“潜规则”才是社会公认的“有用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就难以奏效。而文化困境同样能够导致教师自身思想的混乱和价值取向的迷茫,甚至会使他们落入功利的陷阱。受我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大众对教师群体,尤其是对高校教师群体,在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方面抱有很高的期望,而大部分高校教师的经济和社会的地位与他们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并不相符,无论在行政化的校园里,还是在功利化的社会上,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于是,很多人选择了随波逐流或逐利。这种“利”并非一定是物质上的收益,更多的是指为取悦学生而营造的大学教育和管理的环境。如宽松的课堂和考场的环境、考试难度的降低、对学生日常生活管理的放任等。貌似“和谐”的师生关系却是用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换来的,师道观念趋于现实。处在上述文化困境中,本该是纯洁的、充满感情和博爱精神的师生关系,已经转变为一种疏离的、功利的、不被认同和信任的关系。

  三、文化困境中师生关系重塑的新思路

  《决定》的出台对于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的突出意义,就在于它提醒我们,任何孤立于社会文化改革之外的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都是难以取得成效的。因而营造有利于高等教育更好更快发展的文化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要在文化困境中重塑高校师生关系,应合理利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一契机,实现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突围”,建立和谐的高校师生关系。

  第一,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师生关系重塑的文化“小环境”。高校师生关系发展的实践表明,传统的校园文化内容在社会思潮的波谲云诡中已经显得力不从心,社会文化与校园文化博弈的结果,决定了高校师生关系的走向。文化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和一定的历史条件,而提升校园文化在博弈中的竞争力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的文化“小环境”,同样要受到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目前,很多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显得很空洞,建设过程流于形式,丧失了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并加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阻碍了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因此,高等学校应以文化建设为契机,提高对校园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校园文化的内容更具生命力,增强青年人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甄别能力。在具体方法上,应加强交流和沟通,实现师生双方的良性互动。高校在加强校园文化“小环境”建设的同时,也要在营造社会文化“大环境”中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决定》强调,社会文化建设必须“强化教育引导”,并在社会文化中“融人国民教育”的思想。高校要走出师生关系重塑的文化困境,最终仍需要通过建设先进的社会文化来实现。高校作为集中承载社会先进知识的特殊部门,应该在文化建设中担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第二,培养高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构筑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根基。多年来,伴随着外来文化的强势介入,加之近代以来我国文化创新能力的不足,使得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师生伦理发生了动摇。因此,构筑高校师生关系的文化根基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高校师生关系正承受着“高校文化空壳化”的煎熬。一方面表现为无力面对现代化带来的巨大挑战;另一方面,因失去了重塑师生关系的文化根基,高校师生只能孤单地在多元文化中漂泊。构筑高校师生关系文化根基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是我国高校师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做出文化选择的标尺,也是抵御外来文化冲击和提高文化创新能力的基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应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文化,实现“美人之美”。《决定》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等词汇,是高校培养师生的文化自觉意识有力思想武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高校师生应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培养高校师生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起点和钥匙。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广大青年要继承传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它们是青年参与文化创新的思想基础。当教师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这些思想武器时,师生双方将会在创新实践中完成双向互动,建立起一种彼此亲密、共创价值、互相信赖的师生关系。

  第三,树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文化榜样。在这场文化突围战中,教育者要先于受教育者甚至其他社会成员实现自我完善,而受教育者则需要在高等教育中完成其社会价值观的重塑,这是作为社会人的教师与社会之间的博弈。在这场由高校师生关系重塑所带来的文化突围战中,教师必须掌握主动权。因此,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摒弃工具理性,重塑师德师风,用行动去践行先进文化。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改善高校师生关系的过程中,必须成为先进文化的信仰者、建设者、鼓动者和实践者。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才能担负起《决定》所要求的“深入推进‘马工程’、加强重点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也才能战胜其他腐朽的社会思潮。

  此外,还要协调好文化创新实践中的师生关系,确保师生关系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上述三项举措不是单纯的文化创新或传播,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对异化的高校师生关系进行纠偏。所谓“亲其师”而后才能“信其道”。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摘下自己的角色面具,将自己内心世界的真实感想适时、适度、自然地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习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育,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沟通。避免在教育实践中产生不平等、单向度、零沟通的问题,实现师生关系在实践中的重塑。

  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持续推进教育改革才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所在。高校师生关系的重塑并非无“法”可依,而是原有办法和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早已被落后的社会文化无形地扭曲或异化了。现存的有“法”不依或有“法”难依等问题,阻挡了我们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文化建设人手,着力探讨高校师生关系异化的文化诱因,远比单纯检讨制度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更具现实意义。套用《决定》中的一句话,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便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更没有高等教育的现代化。

【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师生关系重塑】相关文章: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师生关系的新认识08-17

重塑师生关系是心理辅导的关键08-17

重塑诚信加速发展———谈WTO背景下基金业发展之路08-05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观08-15

论新形势下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08-13

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稳定观和谐社会08-15

新课改背景下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重建08-18

新时代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若干思考07-30

“本科教学工程”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教法改革与实践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