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高考指南:,带着“未来”去高考

高考指南:,带着“未来”去高考

时间:2023-02-21 13:14:38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考指南:2012,带着“未来”去高考

高考指南:2012,带着“未来”去高考
  
  熊丙奇
  
  16万大学生退学,我认为,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大学教育质量令学生不满意;二是高考志愿填报中,由于学生对志愿填报政策不了解,以及选择空间有限,一些学生被录取进入不理想的学校,或被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三是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也不适应所选的学校及专业。
  
  职业生涯规划一是缺失
  
  对于前两方面原因,这需要通过大学教育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提高大学教育质量、改善大学服务,以及扩大学生的选择空间加以改变。如一名学生可以在高考升学中拿到多张大学录取通知书,再根据学校录取的专业、提供的奖助学金进行选择,无疑会大大减少抱憾进入某所学校某一专业的可能。而在相关制度未改革时,对于考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从自身做起,这就是在上大学之前,就做好较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大学、专业,以减少报考大学的盲目性。
  
  国内某所著名高校曾在大一新生中抽出了1400人作为调查样本,数据显示,考生对所报学校和专业的了解程度不容乐观:仅2.1%表示“非常了解”,35.5%则“不太了解”,甚至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48.6%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会考虑换专业;此外66.1%的学生将“学校的知名度”作为填报志愿时的第一考虑因素。同时,某调查机构披露的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仅有29.5cYo的人表示满意自己当年的高考专业志愿,41.0%的人表示一般,还有29.5%的人表示不满意。如果不满意自己的专业怎么办?在调查中,73.2%的人选择接受现实,9.9%的人选择跨专业考研,另有8.4%的人则试图换专业。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很多大学生是在自己并不了解、不满意的学校和专业里学习,这样的学习状态堪忧。而出现这种局面,与他们中学学习期间,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有关。
  
  我国中学普遍强调学生的知识教育,同学们的第一要务是提高与高考相关科目的成绩,为此,本应该由学生自己完成的很多事,包括学习时间的安排、选择课外辅导班等,大多由老师和家庭包办代替。(教学论文 fanwen.weiyujianbao.cn)学生们完全“被规划”“被管理”,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自主规划、自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在对未来发展影响巨大的高考填报志愿中,不少考生也认为这不是自己的事,自己的任务是考出好的分数。而父母就应该完全为自己做出选择,加上很多父母对此也乐于包办,一方面,这可让孩子完全“贯彻”父辈的意图上某所大学,实现家族的某种愿望,另一方面,也可让孩子全心投入学习,不为了解大学、专业,掌握高考志愿填报政策“分心”。但父母的判断与选择,体现的是他们的价值观,极有可能不符合学生的心意,更重要的是,上大学是学生自己的事,不可能由父母代替自己上大学。当自己天天要和自己并不了解、不满意的学校和专业打交道时,很多同学才后悔不事先了解学校、专业,但已经为时已晚,除非选择退学,重头来过。
  
  不为选择未来“分心”,其结果是未来天天“闹心”。这两者的利弊,根本不必分析就十分明了。在美国,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校就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引导,学生们可以选择未来自己准备从事的职业,进行初中、高中以及上大学的简单规划;在加拿大,十年级有一门专门的课程Planning,要求所有学生必修,这门课程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职业,并根据自己的职业选择,确定上大学的目标,选择中学的课程。这种伴随在求学生涯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让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更为自主,同时也更具责任感。可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每个学生不可或缺的必修课,规划意识和能力的缺失,会造成每个学生重大的人生缺失。
  
  反观我国,很多高中生可以说出自己的高考目标,是上一本还是上二本,或者进某所名校,但是,为什么要上这所大学,大学毕业之后有怎样的打算,却很模糊。这往往会造成一种普遍现象,进入大学之后,很多学生目标缺失,失去了进一步奋斗的动力,大学在混日子中度过。对此,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与网友的交流中也感到忧虑:“为什么高中毕业上大学就以为学习到头了?就会出现真正埋头学习的人少了?”这一问题需要多方求解,而每个高中生及家长,也要从自身寻找问题的答案。过很多次都没有走出去。所以,人们就认为,这儿根本就走不出去,也就没有人再去尝试了。
  
  英国皇家学院院士肯-莱文来到这里的时候,听到别人这么说,当然不相信,因为自己既然走得进来,就一定可以走出去。他用手语向这儿的人询问原因,结果每个人的回答都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肯定还是转回原来出发的那个地方。
  
  为了证实这种说法,肯·莱文做了一次试验,从比塞尔村向北走,结果3天就走了出去。但是,比塞尔人为什么祖祖辈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雇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是为什么。他们带了足够半个月吃喝的水和干粮,牵了两匹骆驼就上路了。肯·莱文这回没有带指南针等现代设备,只是拄了一根木棍跟在那个比塞尔人的后面。
  
  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大约800英里的路程。在第11天的早晨,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才终于明白: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大漠,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识北极星l由于比塞尔位于浩瀚的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如果不认识北极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的。
  
  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走了一位叫阿古特尔的青年,就是上次他雇用的那个比塞尔人。他告诉这个青年,只要你白天休息,夜晚朝着北面那颗最亮的星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照着去做,3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的边缘。阿古特尔因此成为比塞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从选定方向开始。”
  
  寻找人生北极星的过程,就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那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通过对自己的全面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职业选择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要求你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对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可以让你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而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在学校期间有计划地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提升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对中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并不是帮你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帮助你真正了解自我,为自己定下事业大计,筹划未来,拟定一生的发展方向,设计出合理且可行的发展步骤。
  
  一年一度的高考,对高中生来说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更是一道学校、学生、家长的三方命题。每次有机构和媒体请我们去做填报志愿的讲座,结束时家长们久久不肯离去,问得最多的不外乎是“这个学校排名怎么样”“这个学校最好的专业是什么”“什么专业就业前景好’等等。概括以后我们发现,家长们大致可以分成五种类型:
  
  专家型:这些家长查阅资料、打听情况、分析对比、预测就业等,搜集了方方面面的信息,完全可以算得上是专家了。但是这些家长往往也是属于控制型,觉得自己的小孩什么都不懂,从而越俎代庖,替孩子做决定,这就埋下了隐患。
  
  代偿型:因为种种原因,家长们自己的理想没有实现,于是就想把接力棒传下去,让小孩替他圆梦。殊不知这并不是小孩自己想要的成功。
  
  迷茫型:有些家长因为自身的局限性或者因为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所以事到临头就一头雾水,不知所措。到最后干脆就来个听天由命,随便填一个就算了。
  
  无所造型:这些家长认为反正专业不一定就是职业,那就随波逐流,哪个热门填哪个。人家填什么,他也填什么。殊不知现在的热门,四年以后往往已是昨日黄花。
  
  民主型:这些家长比较开明,不仅注意搜集各种信息,也关注小孩自己的意愿。这样做出的选择还相对比较靠谱。
  
  但遗憾的是,很少有家长和学生会关心:这个专业是不是真的适合我?我的兴趣真的在这里吗?杭州21世纪人才评价中心曾对杭州某所高校1813名大学生做过高考填报志愿调查。在高考填报专业志愿时,18%的大学生是因为大家都说热门才填了现在所学的专业;9%的大学生是由父母安排填报;7%的大学生是因为考虑到找工作容易而填报;3%的大学生是乱填;只有35%的大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在这35%根据兴趣而填的学生里面,其实大多数也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兴趣在哪里,纯粹是根据主观感觉做的决定。
  
  选择专业时,最该考虑的是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最该考虑的却被忽视了,就为将来的大学学习埋下了隐患。那些仅仅根据“外部信息”,如专业的热门情况、专业的前途好坏等做出专业选择的高中生,进入大学后大多会发现自己的兴趣根本不在那儿,从而导致学习动力丧失、学习成绩下降。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学得“很苦”,成绩垫底,能够毕业已属侥幸。有的同学会问,万一专业选错了,到了大学不是可以换专业吗?是的,多数大学都允许学生进校后调整专业,但能够调整成功的学生毕竟少数,因为大学期间换专业往往既有比例的限制又有学习成绩的要求。
  
  奇迹和成功并不只靠努力就能创造,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方向错了,越努力错得越多富兰克林曾说过:“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这句话耐人寻味。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对于高中生来说,未来的北极星之一就是适合你的“大学和专业”,你必须尽快学会选择。只有正确的选择再加上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高中是基础学习阶段,也是为大学学习做准备的阶段。大学,则要进入某一特定专业学习,是为今后职业做准备的阶段。目前,很多大学实行大类招生,低年级时实行大类培养,但毕业的时候,每个人还是有专业的。
  
  虽然我们说个人最初选的专业并不一定代表他未来的职业,但是如果我们能在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基础上有针对地做出专业选择,会为你一生的事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果你未来的职业和所学专业一致的话,你的职业入门就会比别的毕业生快很多,你将赢在起跑线上;如果你所学专业是有计划地为未来的职业打基础、做铺垫,那么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将会走得更高、更远。
  
  可能有的同学会说我们现在才读高中,离工作还早着,没有必要这么早做职业规划。真的如此吗?“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美国孩子从6岁就开始职业意识的开发,职业生涯发展指导贯穿小学、中学和大学,孩子从小学开始就在为自己长大后要从事的职业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上的准备,并为提高综合素质而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活动、职业体验和兼职工作。在日本、欧洲国家,学生们也从高中、甚至初中、小学就已开始做职业规划了。你从高中开始,已经不早了!
  
  职业生涯规划一般从认识自我、了解职场、确定目标、行动计划、调整反馈等几步来实施。
  
  1.认识自我
  
  这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自我认知客不客观、准不准确,直接影响规划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认识自我主要是了解跟职业相关的方面,如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价值观等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测评工具来了解自我,也可以用经验法来自我评价,如直接的自我评价和间接的自我评价。
  
  直接的自我评价,首先要认识到自身具有的条件,包括健康情况、心理状态、情感特点、兴趣倾向、知识水准、专业特长、智力情况、能力特点,还可以测定一下自己的生物节律周期、智商指数、气质类型、性格类型等作为参考。其次,是比较自己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如对各个科目的学习)取得的不同成绩,以发现自身长处,确定奋斗目标。
  
  间接的自我评价,是指通过与他人行为的对照及情况的对比,发现自我认识的错位。一般可以用360度评估法来认识自己,即通过自己、家长、老师、同学甚至朋友等从全方位、各个角度来评估自己的方法。被评估者可从这些不同的反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长处与发展需求。
  
  (1)了解兴趣
  
  杨振宁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考虑个人对各种事物或活动的喜好、偏爱情况。比如,有的人喜欢与人打交道,喜欢扎在人堆中,人越多越开心,这样的人就非常适合从事销售、公关、管理、教学等需要大量人际交往的工作;有的人喜欢与物打交道,习惯独处,不太愿意到人多的地方去,呆在人多的地方会感到不自在,这样的人更适合从事会计、图书管理、园艺、电脑程序员等工作。
  
  (2)了解能力
  
  看看自己目前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在哪些方面比较突出,过去或目前的功课哪些比较强,哪些比较弱。我们要成功地完成某项工作,除了要具备一定水平的一般能力(一般能力又称为普通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也是人所共有的基本的能力)外,有时还要具备这项工作所要求的特殊能力(特殊能力又称专业能力,是从事某项专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如数学研究需要具有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社会上多数专门职业的能力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训练。
  
  高中期间的科目成绩也在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某方面的能力,对今后选择专业和职业具有指导意义。如对文科生而言,如果数学成绩好,今后可以考虑选择经济、管理等相关的专业;如果数学成绩不好,则建议选择与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相关的专业。理科学生如果数学成绩好,可选择与数学、力学、软件工程等相关的专业:如果物理好,可以选择机械、电力、通信、信息、计算机等与之相关的专业;如果是化学好,可以选择化学、化工、生物、材料、环境等相关的专业。
  
  (3)了解性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对他人进行评价,说某某人热情、开朗:某某人胆小、内向。这种评价,描述的其实就是人的某些性格特征。心理学家认为,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个性的核心成份。了解自己的性格特性,有助于做出清晰、明智的职业选择。例如,善于人际沟通的人适合从事政治、贸易与管理类的职业;文思细腻、感情丰富的人适合选择文学、翻译的职业。
  
  2.了解职场
  
  了解职场就是了解现实生活中职业环境,包括社会需求、行业与职业现状等等,并能用发展的眼光,把握世界的未来趋势。了解职场的方法有很多,对高三考生来说,可以平时多与各种职业人士交流,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对学历的要求、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工作中的酸甜苦辣等,有条件的同学可利用寒暑假参加实习、志愿者服务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3.确定目标
  
  对于高三考生来说,目标是应该比现状高一些,向上跳一跳能摘到的‘苹果”。太低的目标不能激发人的潜能和斗志,意义不大;太高的目标会难以达成,以至于丧失自信。有的人今后想成为科学家、医生、律师,也有同学想成为大学教授、政府官员或创业者。人各有志很正常,但没有志向、没有人生目标的人是不可能找到幸福、获得成功的。
  
  4.制定行动计划
  
  在确定了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环节。没有行动计划,目标难以实现,便是空想和梦想。这里的行动,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如学习计划、社会实践计划、培训计划等等。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行动计划,分阶段实施的方式和途径也不同。
  
  行动计划必须包含以下要素:(1)计划的期限。即是短期(13年)、中期(3~5年)、还是长期计划(5年以上)。(2)重要性排序。根据目标的重要程度,对计划优先排序。(3)完成的地点、时间、方法、步骤、达成的效果等。(4)计划的监督、检查、总结等。(5)奖惩。实现目标时对自己的奖励和无法按计划实施时的惩罚措施。
  
  5.反馈与计划调整
  
  “计划赶不上变化。”在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和认知的成熟,有的时候需要对规划做评估和调整,才能使之行之有效。
  
  调整和反馈的内容包括修正自我认知、调整职业目标、改变生涯路线、调整行动计划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调整和反馈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发现的过程。
  
  总之,高三学生不要等到填报志愿前再考虑职业意向,应该从现在起就多学习一些职业规划知识,加强对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时间和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可有选择地看一些职业规划方面的书籍,听一听学校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以及相关讲座等,学会正确分析自己的个性特点、职业潜能,找到与自己个性特征相匹配的职业发展方向。
  
  您现在已经开始为自己做职业规划了吗?您是如何看待职业规划的?您觉得职业规划对您的备考及大学乃至以后的人生有着重大影响吗……带着种种问题,我们在高三学生、家长、老师及大学生之间进行了一场职业规划的现状调查。
  
  “职业规划”之现状调查
  
  我不是很了解职业规划,有想过以后做什么,但具体不是很清楚.一直在考虑怎么读好书,成绩肯定会影响职业选择。我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有一点概念,但肯定还需要进行职业规划。我会根据自己的一模成绩来选专业,兴趣其次,只要不是太冷门的专业就行。
  
  ——山东省菏泽市一中王曦
  
  多多少少听过一些关于职业规划方面的内容,但具体应谊怎么去规划,怎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来选择,还是不太清楚.
  
  ——广西藤县第一中学路嘉嘉
  
  现在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未免太早了吧,再说我也不知道从哪方面对自己进行规划,有这时间还不如拿来复习备考呢。
  
  ——山东省莱芜市第四中学vick
  
  因为大三才开始上专业课,所以大一大二对自己的专业才艮本不了解,也没想过要进行职业规划,那时课程都比较紧,主要想着还是先打好基础吧。大三时空闲了一点,就开女台关注相关的就业信息,但也是有限的。我觉得从大三开女台也还来得及,但如果能早一点对自己进行职业规划,我的将来就会更明朗,也不会像现在这么迷茫了。
  
  ——浙江大学大三学生刘萧
  
  高三填志愿的时候因为复习彳艮紧张,都没有时间去做什么规划,而且也不清楚职业规划这回事。就是爸妈选——些专业出来,然后再进—步挑专业,老师也没告诉我们大学读的专业会怎样之类的学什么。现在上了大学也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如果说现在要做职业规划,才艮本不矢口道怎么做。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王之雪
  
  我的小孩没有什么爱好,平时只顾埋头苦读,对自己未来的职业也没什么规划。在2011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她者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以后想从事什么职业。听说学金融的好就业,我就替她报了,现在大学已经学习三个月了,她去P说不喜欢这个专业,天天愁眉苦脸的。我彳艮闹心,问她到底喜欢什么专业,可她去P说不出来。这大学上的真让人窝火。现在要进行职业规划也不太清楚具体流程.
  
  ——江苏家长吴凤仪
  
  对于职业规划我了解——些,高二时自己参力口了升学与就业指导测试,测试结果建议我学法学或管理学。我从高——开女台就倾向于管理学方面,——方面是兴趣,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和社会上对这个职业白勺需求。另——方面是看报纸,与父母、同学的交流。我们了解的不多,所以会听取老师、家长的意见,还可以参考网上信息。
  
  

【高考指南:,带着“未来”去高考】相关文章:

带着笑容去旅行作文05-16

带着音乐去旅行作文09-28

2011高考报告指南:如何报考国内医药类院校07-22

2012年高考志愿指南:志愿之行,始于当下08-07

回到上古去高考满分作文08-06

未来高考作文命题“五走向”08-08

高考祝愿未来可期的句子(精选85句)10-09

高考08-15

品味高考高考作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