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多维审视
研究性学习评价是通过系统地搜集、分析相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是对研究性学习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达到教育价值增值的过程。研究性学习评价作为一种教育评价本质上是一种事实判断基础上的价值判断,其根本目的是达到教育价值增值。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
研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的以单科性、学术性为主的主题框架,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教育价值。研究性学习教育结果的非功利性为研究性学习教育价值取向的确提供了方便。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价值取向,在重视“双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以下四个方面: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知识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体验;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
1.过程性价值取向。过程性价值取向是指研究性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成果的质量,更要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因此,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重点之一便是重过程、重体验、重参与。这就要求评价要重视过程性内容,贯穿于始终,学生也要参与评价的全过程。
2.真实性价值取向。它是指研究性学习评价要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真实表现作为评价的基础,并对学生将来在真实生活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预见价值。因此,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设计要具有真实性、情境性,既要重视整体目标,又要着眼于个性化表现。
3.主体性价值取向。它是指学生是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主体。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旨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评价的主体,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是一种平等的关系。
4.发展性价值取向。它是指评价应该围绕学生的身心发展展开,目的不仅仅是教育目的本身,更重要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发展性价值取向的核心思想是学生评价要围绕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因此,发展性价值取向遵循一切以育人为本,注重评价的发展功能和激励功能。
5.科学性价值取向。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要遵循科学规律,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讲究科学的评价方法和手段,有步骤、有层次地全面展开。
价值取向是评价工作的基本准则,也是评价理念的集中表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潜能,为他们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也为个别化的评价方式创造了条件。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多重特征
1.评价手段系统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传统的学习评价手段和方法在实际操作中,把考试作为了惟一的评价手段,过分注重考试分数,注重等级,注重量化。显然这种单一的评价不符合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不适用于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性学习评价的评价手段系统化,评价方法多样化,主要体现在: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书面材料评价与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活动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相结合;有时还可采用观察小组活动和个人表现,非正式讨论和指导提高等方式方法。
2.评价内容丰富。传统的学习评价局限于某一学科的认知、情感和技能三大目标领域,而实际操作中又以认知领域的目标而统领整体。而研究性学习内容,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社会、自然和生活中任意选择合适的专题,内容涉及面广;由于问题来源于生活,往往不是某一简单学科知识可以解决,需要整合多学科知识,内容综合性强;并且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即使同一个问题由于研究者的对象不一样,水平程度不一样,方法和视觉不一样,也会生成许多范围更广、层面更深的具体问题,问题的生成性大。
3.评价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传统的学习评价主体主要是教师。一般情况是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评价主体呈现出单一化的状态。而在研究性学习评价中,评价主体既有教师,也有学生,还可以是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相关联的企业、社区或有关部门、单位等。
三、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实施策略
1.尽量使用个体内差异评价,灵活运用绝对评价,慎用相对评价。绝对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被评价者是否达到目标的程度进行判断。它是一种标准参照评价,在研究性学习评价中,教师要掌握绝对评价的灵魂,灵活运用。相对评价方法重在对学生进行分等、选拔,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与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在研究性学习中,应慎用相对评价。与相对评价和绝对评价不同,个体内差异评价不仅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符合学生成长的实际,而且不会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尽量采用个体内差异评价,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进步程度。
2.将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与教师评价三者有机结合。在研究性学习中,由于学生的研究范围早已超出了学校和课堂之外,研究的内容也可能超出了教师的已知范围,加之研究行为持续的时间较长,指导教师对学生研究行为的监控与了解不可能做到非常及时、详尽和深入,因而他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行为表现的评估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局限性。将评价主体扩大到当事人和学生身上,可有效地减少这种评价的偏差。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捕捉、发现其他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创新点、发展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评价的主人,使学生学会相互悦纳、彼此欣赏,学会在互相取长补短和彼此鼓励提携中共同进步。
3.优先采用形成性评价,慎重使用总结性评价。由于评价的形成性功能是内部导向的,有助于直接、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因此在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应首选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形成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氛围。由于总结性评价常与区别优劣、分出等级联系在一起,容易引起评价对象的焦虑,所以在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时,应慎重使用总结性评价。
四、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方法评介
1.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是指收集学生某一科目学习过程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断学生学习质量依据的评价方法。档案袋评价的关键是建立学生的档案记录,实事求是地汇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和成果的档案材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真实性,充分表现了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在实施学习标准的一个或多个领域所做的努力、进步和学习成绩等,展示某个人独特的风格。档案袋的内容,可以记录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内容和行为结果,它包括观察日记、访谈记录、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社会调查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学习体会、结题报告等与学习研究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料。档案材料的积累为学生获得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调整和反思提供依据。
2.参与评价。参与评价就是把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家长评价及社区评价纳入评价的主体范畴。其主要做法有:①学生自评。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抓住评价前准备、评价中诊断和评价后改进等重要环节,使学生自己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不断地反思,努力自主探索,获得研究的能力和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发展,使研究性学习评价成为学生自我评价、亲身实践、自我改进、鼓励别人的过程。②同学互评。研究性学习的主要方式主要是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在研究性学习评价上,应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兼顾个人的表现。通过学习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组织总结会、讨论会、分析会、交流会等,让学生开展个人研究成绩的自评与互评,给出每个学生的参考分,最后由评定组或班主任认定,评定出等级。③家长或社区评价。学生家长或社区组织是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校外教育资源。向家长或社区进行宣传教育,争取支持和帮助,是搞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方面。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家长或社区评价相结合,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
3.定量与定性评价。教育评价中常凭借直接计数、工具测量等,进行定量评价,根据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进程,可按开题、过程、结题三个阶段量化指标制成量化表,分阶段考核,权重积分以百分制测量。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动机、态度、能力、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很难进行定量测定,大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定性评定是把评价对象的表现与某种标准作比较,然后作出价值判断。对学生在活动全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认识和态度,研究性学习中的收获体会和情感体验,给出等级、评语、学分制结果表达。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参考文献
[1] 李金芬.研究性学习评价与现代教育评价的思想关系.云南教育,2004(23).
[2] 邵朝友.在研究性学习的学生评价中应用表现性评价.当代教育科学,2009(8).
[3] 朱立峰.浅谈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操作.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
[4] 马楠.基础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与评价.未来与发展,2005(3).
[5] 王华林.评价量表——“研究性学习”的保障与完善.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3).
[6] 彭寿清.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评价.教育研究,2005(4).
[7] 李晓玉.研究性学习评价策略的研究与实践.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11).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多维审视】相关文章:
电视文化身份的多维度审视08-05
自适应学习审视当前的探究学习08-17
对高中学生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思考08-13
研究性学习小结08-22
研究性学习总结07-25
《祝福》研究性学习08-16
研究性学习在日本08-17
研究性学习指导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