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

时间:2023-03-02 05:41:14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
泰州九龙实验学校   朱桂平
为了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同时落实“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具体内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每章结束后,统一安排了“数学活动”这一栏目,教学量为1课时。关于“数学活动课”这一课题,我们海陵区数学教研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笔者有幸成为课题组的一名成员,通过上课、观摩、讨论,对新课标下的“数学活动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从五个方面举例谈谈我对“数学活动课”的感受。
1. 新课程理念下开展数学活动课的必要性
数学活动课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我们的学生对数学活动课充满了兴趣,有强烈的参与愿望。说一个情节,我在上《设计象形图》一课时,由于上课的班级只有30名同学,为了增强上课的气氛,我到所教的另一个班级七(3)班“借了10个同学”来上教研活动课。临上课的时候,有两个平时很内向的女生坚定地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们也想参加七(4)班的数学活动课,行吗?”。我有些感到意外,看着她们恳求的眼神,忍不住想点点头。但考虑到摄像的要求,加上只向校合唱队借了40套服装,还是狠心地回绝了这个对她们来说充满勇气的请求。第二天,我在七(3)班表扬了这两位女生的勇气,她们也兴致勃勃地设计出精美的象形图作品。
2. 新课程理念下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例如,叶春林老师上的《“石头、剪子、布”游戏》一课,全班分为8列,奇数列同学为甲,偶数列同学为乙,同桌两人互相划拳20次,并做好记录。收集整理全班数据,让学生分析,老师点评。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观念及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同时也为活动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活动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地强调为活动而活动、为竞赛而竞赛、为发展特长而发展特长。
3. 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过程
数学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与自主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因而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思维活动是活动课的出发点,如果一节课光有学生活动而没有数学思考,那么这样的课就失去价值了。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曾经出现一些偏差,课堂上热闹非凡,但学生的数学思维却得不到发展。就活动课而言,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给他们较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例如黄苏华老师执教的《折纸与证明》一课,教者能很好地把握操作与思维的关系,践行教案中“进一步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有条理的表达”的能力目标,其中,体现化归思想是本节课的又一亮点。如教者在进行操作6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菱形纸片折正方形,折叠完后的形状可能是什么样子?这个图形有对称轴吗?”经过分析大家意识到,这个折纸活动最后可以转化成在下图1的直角三角形AOB中折出一个正方形。“怎样确定D点呢?由于OD平分∠AOB,所以只要折∠AOB的角平分线。”由此得到操作6的具体方法:反复折角平分线!折叠可按下图2中的顺序进行(化归:不断重复同一操作)。可以看出,教者已将数学思考与化归融于课堂之中了。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

 

4. 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活动教学的评价
数学评价是数学活动能否真正开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新课程需要的学习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数学活动课是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活动内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绝对划一的,而是会存在明显的弹性。例如,朱桂平老师执教的《设计象形图》一课,在作品展示时,同学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象形图,老师在评价时,对每个人都进行了肯定,对设计精妙的同学提出了重点表扬,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数学活动课要注意的问题 
(1)数学活动课教师要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教材无非是例子,课本中数学活动课一般只给出了简单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黄苏华老师执教的《折纸与证明》一课,本次活动课的内容安排在苏科版《图形与证明》(二)结束后,其目的有二:一是说明演绎证明的必要性;二是巩固本章所学的知识。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与课本上的操作证明均偏重于前一部分,与本章所呈现出来的具体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的性质与判定)有一定的距离。另外,课本提供的三个折纸活动由于方法已经给定,因此在操作前学生不需要思考,这使得折纸活动打了折扣。为了弥补这些不足,首先,教者补充了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等边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及判定”这一条目,使得该课更加贴近全章的教学内容;其次,充实操作活动与增加计算,既强化了折叠前的思维又丰富了本节课的内容,达到活动、内容、目标的和谐统一。新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唯教材”、“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节课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个极好课例。
(2)要注意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不能将其简单变成制作课或游戏课。现在的劳技课往往有配套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无须学生自己设计,只须按图示操作即可。它培养的只是操作工,而数学活动课的制作要注意让学生动脑筋自行设计图纸,然后完成制作,它培养的的是设计师。
例如,陈凤萍老师执教的《利用平移设计图案》一课,先是小组合作设计图案,进行作品展示,然后运用平移知识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体现了数学课与劳技课、美术课的区别。
(3)关于数学活动课的作业设计。数学活动课是一种新课型,数学活动课要不要布置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如何设计?笔者以为,有些学生对数学活动课兴趣盎然,他们爱学数学,觉得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所以,适当的课外作业对这些同学是很有作用的,只是教师在布置和检查作业时注意分层次对待。
例如,陈琴老师执教的《拼图-公式》一课,布置了拓展作业:
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再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常常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式子。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就由这个图,由两个边长分别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如图所示,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创造的过程。学生在这个探索空间里,不仅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是一个创造者。所以教师应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黄苏华  缪选民:《折纸与证明》的课例与点评(中学数学初中版09-4)
                         

邮编:225300  联系电话:15852955830 
                          联系地址:江苏泰州九龙实验学校  朱桂平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相关文章:

新课程标准下谈拓展(网友来稿)08-17

低年语文活动课例谈08-16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数学教学08-19

谈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的练习设计08-17

谈新课程标准的“新”05-31

数学语言训练例谈08-07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08-17

例谈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08-05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总复习07-24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
泰州九龙实验学校   朱桂平
为了实施初中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同时落实“实践与综合运用”的具体内容,苏科版初中数学教材在每章结束后,统一安排了“数学活动”这一栏目,教学量为1课时。关于“数学活动课”这一课题,我们海陵区数学教研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教研活动,笔者有幸成为课题组的一名成员,通过上课、观摩、讨论,对新课标下的“数学活动课”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从五个方面举例谈谈我对“数学活动课”的感受。
1. 新课程理念下开展数学活动课的必要性
数学活动课旨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的课程。它可以弥补数学学科实践能力的不足,加强实践环节,重视数学思维的训练,促进学生兴趣、个性、特长等自主、和谐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它提倡的是参与、探索、思考、实践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我们的学生对数学活动课充满了兴趣,有强烈的参与愿望。说一个情节,我在上《设计象形图》一课时,由于上课的班级只有30名同学,为了增强上课的气氛,我到所教的另一个班级七(3)班“借了10个同学”来上教研活动课。临上课的时候,有两个平时很内向的女生坚定地走到我面前,说:“老师,我们也想参加七(4)班的数学活动课,行吗?”。我有些感到意外,看着她们恳求的眼神,忍不住想点点头。但考虑到摄像的要求,加上只向校合唱队借了40套服装,还是狠心地回绝了这个对她们来说充满勇气的请求。第二天,我在七(3)班表扬了这两位女生的勇气,她们也兴致勃勃地设计出精美的象形图作品。
2. 新课程理念下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问题为中心、以活动为基础、以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
例如,叶春林老师上的《“石头、剪子、布”游戏》一课,全班分为8列,奇数列同学为甲,偶数列同学为乙,同桌两人互相划拳20次,并做好记录。收集整理全班数据,让学生分析,老师点评。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情感、观念及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同时也为活动课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活动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充分而各有特色的发展,而不是片面地强调为活动而活动、为竞赛而竞赛、为发展特长而发展特长。
3. 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活动课的教学过程
数学课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与自主是数学活动课的精髓,因而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是上好数学活动课的核心要素。思维活动是活动课的出发点,如果一节课光有学生活动而没有数学思考,那么这样的课就失去价值了。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曾经出现一些偏差,课堂上热闹非凡,但学生的数学思维却得不到发展。就活动课而言,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只需根据学生的要求给予适当的指导。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尊重学生新颖的思维方式,给他们较多的自由,让他们自主、独立地活动,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例如黄苏华老师执教的《折纸与证明》一课,教者能很好地把握操作与思维的关系,践行教案中“进一步发展合乎逻辑的思考和有条理的表达”的能力目标,其中,体现化归思想是本节课的又一亮点。如教者在进行操作6时,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用菱形纸片折正方形,折叠完后的形状可能是什么样子?这个图形有对称轴吗?”经过分析大家意识到,这个折纸活动最后可以转化成在下图1的直角三角形AOB中折出一个正方形。“怎样确定D点呢?由于OD平分∠AOB,所以只要折∠AOB的角平分线。”由此得到操作6的具体方法:反复折角平分线!折叠可按下图2中的顺序进行(化归:不断重复同一操作)。可以看出,教者已将数学思考与化归融于课堂之中了。

例谈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活动课

 

4. 用新课程理念丰富数学活动教学的评价
数学评价是数学活动能否真正开展的重要保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在全国范围内的大面积铺开,传统教学评价中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地在改革中体现了出来,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评价内容的多元化和方法的多样化,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
新课程需要的学习评价要求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评价可以是多角度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包括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自信心、进取心、意志、毅力、气质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数学活动课是重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因此,活动内容对每个学生来说不是绝对划一的,而是会存在明显的弹性。例如,朱桂平老师执教的《设计象形图》一课,在作品展示时,同学们设计了丰富多彩的象形图,老师在评价时,对每个人都进行了肯定,对设计精妙的同学提出了重点表扬,体现了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数学活动课要注意的问题 
(1)数学活动课教师要注意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是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这是不容置疑的。然而,教材无非是例子,课本中数学活动课一般只给出了简单的素材,这就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例如,黄苏华老师执教的《折纸与证明》一课,本次活动课的内容安排在苏科版《图形与证明》(二)结束后,其目的有二:一是说明演绎证明的必要性;二是巩固本章所学的知识。教学参考书上的目标与课本上的操作证明均偏重于前一部分,与本章所呈现出来的具体教学内容(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的性质与判定)有一定的距离。另外,课本提供的三个折纸活动由于方法已经给定,因此在操作前学生不需要思考,这使得折纸活动打了折扣。为了弥补这些不足,首先,教者补充了知识目标“进一步熟悉等边三角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有关性质及判定”这一条目,使得该课更加贴近全章的教学内容;其次,充实操作活动与增加计算,既强化了折叠前的思维又丰富了本节课的内容,达到活动、内容、目标的和谐统一。新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唯教材”、“教教材”,而是“用教材”,这节课是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个极好课例。
(2)要注意精心设计活动过程,不能将其简单变成制作课或游戏课。现在的劳技课往往有配套的制作材料,制作过程无须学生自己设计,只须按图示操作即可。它培养的只是操作工,而数学活动课的制作要注意让学生动脑筋自行设计图纸,然后完成制作,它培养的的是设计师。
例如,陈凤萍老师执教的《利用平移设计图案》一课,先是小组合作设计图案,进行作品展示,然后运用平移知识计算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体现了数学课与劳技课、美术课的区别。
(3)关于数学活动课的作业设计。数学活动课是一种新课型,数学活动课要不要布置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如何设计?笔者以为,有些学生对数学活动课兴趣盎然,他们爱学数学,觉得数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所以,适当的课外作业对这些同学是很有作用的,只是教师在布置和检查作业时注意分层次对待。
例如,陈琴老师执教的《拼图-公式》一课,布置了拓展作业:
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再通过图形面积的计算,常常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式子。美国第二十任总统伽菲尔德就由这个图,由两个边长分别为a、b、c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两条直角边都是c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新的图形,如图所示,试用不同的方法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你能发现什么?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更是一个学习创造的过程。学生在这个探索空间里,不仅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更是一个创造者。所以教师应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
2、黄苏华  缪选民:《折纸与证明》的课例与点评(中学数学初中版09-4)
                         

邮编:225300  联系电话:15852955830 
                          联系地址:江苏泰州九龙实验学校  朱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