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的几种基本模式(之一)
世上任何行为都很难找到一种或一套确定不易的模式,然而,一种百千人参与的持久的目标明确的行为, 经过一个“不约而行”的探索期,为求继进,为求高效,人们总会逐渐提出若干基本模式。诚然,这种种模式 将永在变化扬弃之中,不过,它们也必将在百千人参与的持久的运作中日臻完善。
课堂教学中进行学法指导日渐成为语文教学界百千同仁共同参与的持久的目标行为,而且在群众性的探索 中已积累了一些经验,笔者研究了其中一些能搜集到的材料,加入了个人实践的体会,据此提出了语文课堂教 学中进行学法指导的若干可供选用的基本模式,以为引玉。
(一)示范式
示范,又可以叫做演示,是最原始、最基本,又是最简易、直观而有效的指导模式。所谓“百闻不如一见 ”,从教学的指导功能的角度考察,这句话说的也是个真理。人类与生俱来的模仿本能,是后天学习和接受训 练与指导的重要基础,因而,演示就成了学法指导的基本模式。有趣的是“请你像我这样做”这样的示范式指 导的发动语竟保存在儿童游戏中,代代传习,它也许折射着儿童们偏爱某种学习方式的心理吧。换一个角度考 察,无论古代的拳师,还是现代的教练,谁人能放弃示范指导这种模式?学校教学中,理、化、生和体育教师 也都非常重视示范指导模式。可是我们语文教师肯为学生做示范的却较少见,让学生读书,却不让学生“看一 看”教师怎么读书,让学生作文,却不让学生“看一看”教师怎么作文,那么学生说“不会”,不是顺理成章 的么?
语文教师自然也有难处。人的形体动作、各种技能性操作,如唱歌的口型变化、书法练习中握笔的姿势、 运笔的样子等等直观性强的训练,示范指导都比较容易进行。而思维性的“操作”就难以演示。读书而悟其理 ,习作而成其章,都是内心运作外不显形之事,如何演示出来让学生“看一看”呢?
我们无法将阅读过程与构思过程完全直观化,“演”出来让学生“看”,却可以讲出来让学生明了。当然 不是讲该怎样读,怎样写,也不是讲我们阅读分析一篇文章的结论或是我们写出来的文章,而是讲我们读文作 文的思维过程。讲这些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每一个学习层次的起步期知道如何操作,一开始是“请你像我这样做 ”,渐至“请你自己设计怎样做”,因为我们除了示范式还有其它模式,不必担心学生会亦步亦趋走入“鬼打 墙”的死圈圈中去。
教师如何用语言来“演示”呢?试举阅读秦牧《土地》一文的前几段为例。开篇三五行,就感觉到了一种 喜悦与振奋,几段过后,就被作者那种立于新时代潮头引亢高歌的气度深深地吸引了。翻看了后文再看开篇这 几段就明白了,前三段是开头部分。第一段说的是新时代的人们有着新的联想、新的感情。这一段看来还没入 题,单读这一段还不能说那联想的就局限于标题所示的“土地”二字。第二段又短又平,不像第一段那么充满 激情,那么溢彩流光,然而它却直笔点题,片语中的。第一段确立了全文的基调,营造了感情氛围,入了味儿 ;第二段往上一贴,入了题。形式上是两段,骨子里却浑然一体,是新时代人以新的联想、新的感情谈谈土地 。第三段是前两段意犹未尽之笔,这里读来读去,觉得都是围绕着“遐想”二字写的。这个词儿容量大,它纵 横交织,横向包容着各种人群、视角、心态,纵向贯穿着历史;它又广拓深挖,为下文牵联着内容的广度,开 掘着思想的深度。至此才是一个完整的开头部分。获得以上感受与认识以后,再读这几段,发现这篇文章在语 言和表现方法的运用上都有独到之处。第一段的排比的作用没有停留在加强语势上,而是一下子将那么多物象 收入文中,这些物象,从形态上、色彩上、动势上,从人们的情感积淀上,从文化传统上,都是那么美,那么 富有生机与朝气,那么意蕴深厚,那么“天然地”显示着象征意义,这些物象,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 方便的组合方式只能是排比。第三段的排比引入文中的是那么多情景,配合上第二人称的使用,一下子就把众 多读者领进了文章。这三段文章的组合,如果从行文节奏上琢磨一下也是很有味道的。它好比三级跳远,第一 步要跨得高远而舒展,第二步就要顿一下,要蓄势,那最后一跳就是势不可挡的尽力一击了。此文的第三段组 织了内容那么丰厚的一个单句,纵横驰骋,将一二两段入题的功效发挥得真是淋漓尽至了。
以上是以说话代“演示”,实际教学上还可以再口语化一些。
再举作文为例。
作文题目:
阅读《一枚青橄榄》,根据文意,联系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700字以上的议论文。
“一位妈妈带着小儿子散步,她把兜儿里唯一的青橄榄递给小儿子,小儿子放在嘴里一咬,满嘴苦涩,马 上把那青果儿吐掉了。一会儿那苦涩竟渐渐化做一股幽香,可惜小儿子再也寻不回那青果儿了。”
这是一个根据材料引发联想的作文题,我看了题目,觉得这篇小短文很有味儿,那苦涩化幽香的文意,一 下子就吸引了我,激活了我的思趣,我顺着这条线儿想了好多。我想起了一个老友的话,他说他家搬迁了,离 别那老屋他落泪了,事后他特地又回去看了一次,正赶上拆屋,住了那么久的家,拆了,心里闷闷的还想哭; 我又想起了刚上讲台那些日子,好几次我写好了教案,我很得意,我的指导教师却三言两语就否定了它,我很 难过。有些大事也如此,1942年前后,日蒋暗中勾结封锁了抗日根据地,地窄兵多,开明士绅李鼎铭向毛主席 建议实行“精兵简政”,中央做了决定,中国共产党千辛万苦建设起来的抗日救国的庞大机构,又亲手把它压 扁了挤瘦了,这苦果儿多难吞咽呀!就说近几年的事,计划经济搞了那么多年,一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大 潮冲过来,几乎一切都变了样,还有“大锅饭”一砸,那感觉实在远不止于“苦涩”二字。事实上见闻广博的 人还可以想得更多。以上仅是浅层的联想,只有对联想所及的材料做一翻认真的筛选与类比加工,才是深层的 联想。
筛选是指删除那些联想中窜入的与原材料无类比关系的材料;类比加工是指用原材料的基本点对联想材料 进行类比分析,即:说出联想材料中的某一点恰如原材料的某一点(这里,我使用“类比”这一概念是含比喻 的)。思考中,我是把《一枚青橄榄》先做了如下解析的:
1.小儿子是故事的主人公,他犯的错误,有警示意义。小儿子不善于发现某些事物内蕴很深的美质,轻率 地做了否定与抛弃的结论,造成了无法复得的遗憾。
2.故事的基本点包括:小儿子——青橄榄——苦涩——吐掉了——苦涩化幽香——寻不回。
于是我继续自己的思考。我的那位痛惜老屋的老友就有些像故事中的小儿子,他视搬迁拆屋为苦果,幸而 他没有糊涂到拒迁的地步。当初我把指导教师的意见当成了青果儿,因为我当时确实尝到了被否定的苦味,假 如我拒绝了指导教师的意见,就不会品味到反复推敲几经修改后的甘甜了。李鼎铭先生的建议是颗苦涩的青橄 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者们却看到了它内蕴很深的美质,他们忍痛自我挤压,由此赢得了活力,换取了其后的 大发展。抛弃搞了几十年的经济运作模式,砸掉大饭锅,对于因循守旧的人们来说,这个苦果是够大了,有不 少人忍痛图新,没有犯“小儿子”的错误,也有人看不到改革中蕴含的甘甜,或多或少地犯了抛弃青橄榄的错误。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