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语文书铸中华魂
——谈初中课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约百分之八十的篇目是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这些文质兼美、脍灸人口的名篇,具有 深刻鲜明的思想教育内容,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爱我中华,振兴祖国”的自信力,提供了得 天独厚的条件。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这一优势,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使‘爱国’这个词能够让儿童一听到它就激动得心跳,那就必须——形象地说—— 悉心地耕耘儿童意识的土壤……”语文教师要如何悉心地耕耘课文这片土壤,使学生既能从中受到艺术的熏染 ,又能得到理性的启迪?我认为:
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强烈的爱心。爱祖国,爱人民,爱教育这片园地。有了爱,才能悉 心地去播种美的种子。当我们试图把五千年古国的文明史、五千年英灵的报国情,汇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人 画面凸现在学生的眼前时,我们不禁惊叹历史与现实的丰厚与辉煌。课文《沁园春·雪》以非凡的气势展示了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抒发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壮志豪情;古诗《观沧海》描绘了“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的大海奇观,表达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雄浑气魄;散文《济南的冬天》恰似一幅淡雅 的水墨画,使人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口技》、《核舟记》、《中国石拱桥》体现了我国高超艺术的结晶; 《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地质之光》讴歌我国现代科学家对人类文明所作的杰出贡献;《谁是最可爱的人 》以珍贵的历史镜头向我们再现志愿军保家卫国的业绩;《周总理,你在哪里》,唱出了人民对总理无限崇敬 和深切怀念之情,还有《春》、《白杨礼赞》、《最后一次讲演》、《木兰诗》……篇篇课文都是一支支歌, 以不同的音符谱写着爱国主题的交响曲。面对一叠民族精神的教科书,面对一群喝蜜糖水长大的少年,我们不 能不负有一种沉重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而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愧为伟大的民族,这是我们应当引 以自豪的。21世纪诚然是当今青少年的世纪,但如果他们不了解祖国的昨天,不认识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不 了解我国的特殊国情,就不能确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而他们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 的前途和命运,所以,造就他们是我们应尽的职责。语文教师只有倾注满腔的爱,将爱化作永恒的动力,才能 为这片“土壤”挥洒辛勤的汗水,让爱国的种子在学生的心田扎下根。
其次,语文教师要以情动情。一应以文中之情激学生之情,二应以自己真实感情激学生爱国之情。要如何 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渗透爱国情感的教育?我想结合教学实践,仅选取课文的导入、朗读、设疑、讨论等几个课 堂教学片段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教师,应该是导演,在拉开课堂一节新课的序幕时就要全身心投入,充分利用学生对新课的新异感,使其 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审视和接受新的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有合乎教育工作需要的健康情感,而 且还要善于流露情感以感染学生。《还乡梦》自序是一篇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抒情散文。我非常欣赏作品含蓄 优美的语言,真挚深沉的表达。作者发自心底的游子之情深深感动着我,以致予备课时感情不能自控,心头充 盈着一股激情,不由地写下了这样一则导语:“祖国,这是多么神圣的字眼!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千年光辉 灿烂的历史,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勤劳勇敢坚强的各民族人民。祖国,是养育中华儿女的母 亲,谁不爱母亲,谁不思念母亲?在海峡彼岸,日月一潭中华泪;在东邻岛国,樱花笑映中华血;南亚丛林里 的吴侬软语,北美唐人街的故里情深,极地珠峰凌冰探险的龙的传人……全世界的炎黄子孙,谁的胸膛不跳动 着一颗滚烫的中国心!同学们,我手里这本《还乡梦》诗集沉甸甸的,系着游子的心。现在让我们走进还乡的 梦境,去追寻诗人的踪迹,去感受莘莘游子的乡情吧!”接着我翻开《还乡梦诗集》,为学生朗诵了其中的一 首《留住吧,留住》。学生屏息细听。当我读完:“留住吧,可爱的景物,留住!留住吧,那些地点和岁月, 留住吧!夏天的微风阵阵,你曾经在我的面颊上亲吻!留住吧,亲切的回忆!”这一节诗,让学生打开课本, 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很快就将学生的新异感引向对全篇课文的整体感知,在学生“灵魂的深处”奏响了愿为“ 中华唱出我赞美的诗章”的序曲。
许多散文语言优美如行云流水,很适宜于朗诵。“朗读”既可训练学生“读”的能力,又能给学生插上想 象的翅膀,造就良好的诗歌审美心境。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充满诗情画意,让人流连忘返于人间仙境之中 。《李默然朗诵艺术》录音盘录有这首诗的配乐朗诵,教学之前我已多次聆听,确有“耳醉其音”、“心同其 情”之感。教这一课时,我播放了李默然的录音朗诵。老艺术家时而深沉,时而明快,时而柔和,时而缓慢的 朗诵配以和谐的音乐感把师生带到一个梦幻的境界。反复播放,让学生反复实践(教师范读,学生集体朗读, 单独朗读,分组朗读等),体会诗中描绘的形象,并在听、读的基础上就诗句的含意,各节的中心,精采的语 句等进行议论。诗人的感情激励着学生,使他们体会到,无数为祖国的解放南征北战的士兵,他们流血牺牲, 不正是为了让美丽的山水回到人民手中,不正是为了明天的山水更美丽!诗人表达了一个为祖国而战的士兵的 真挚感情,士兵一旦投入祖国山水的怀抱觉得自己会与美好的山水同在而永葆青春。这几句诗要求学生朗读时 带有幸福感和自豪感。从“桂林的山水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开始,到诗的结束,是主题的升华,由 具体的桂林山水而扩展到对祖国美好河山的歌颂。在一片深情的读书声中,在眼前冉冉升起的意境中,学生不 仅看到大自然的美景,而且看到了新时代“祖国的笑容”。“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为了实现 更加美好的共产主义明天,一代新人将如何“汗雨挥洒彩笔画”,这一严峻的课题令人深思,促人“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的强烈愿望。
一组发人深思的提问设计,决非教师信手拈来灵机一动的产物,而是教师的爱心融入苦苦的艺术构思之后 而豁然开朗的结晶,也可以说是一曲脑力体操的优美旋律。学生陶醉于这种旋律而思考、回答、诘难,这对于 语文能力的培养,健康情感的升华,具有催化剂的作用。《七根火柴》是王愿坚写的一篇小说。课文以七根火 柴为线索贯穿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以小见大表现红军战士为革命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慨。无名战士 牺牲时,作者写卢进勇“眼睛模糊了”,远近的景物都看不清了,“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地擎着”。 我用悲壮的语调读完这一段细节描写之后,问学生:“无名战士留给人间的最后一个动作是什么?”学生争先 回答:“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着正北方向……”我充分肯定学生的回答,但又故意不解地问:“同 学们,既然卢进勇的眼睛‘模糊’了,看到无名战士指向正北方的手怎能又是‘清晰’的呢?”学生纷纷发表 己见。“追问”,按照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三级追问模式,让学生逐步逼近问题的核心。通过 辩论、归纳,学生理解了“模糊”与“清楚”看似矛盾却意义分明的原因,这时,我又出示了《长征示意图》 ,并穿插红军长征的几个真实故事。
教这一课的时候,看百部爱国书籍和影视正在进行,那些英雄形象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慨仍回荡在他们心胸 。我又“趁热打铁”,手指着印在示意图上终点的红旗说:“看吧,同学们!胜利的旗帜终于插在无名战士指 向的地方,它高高飘扬,宣告了红军长征的胜利,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为什么 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学生熟悉这首《英雄赞歌》,我引用歌词“设问”得心应手。在一阵 阵激越的齐答声中,无名战士的手仿佛在眼前不断拓展延伸,红红的火柴头燃起的火焰仿佛化作一面面鲜红的 旗帜。接着,我把学生的思绪带回已学过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课,再次启发学生领悟“八个大字”的深 情和份量,心灵的共鸣激起学生思想感情的升华,不断推向高潮的课堂情境,将矗立于茫茫草地的烈士丰碑, 移植到学生的心田,并化作无穷的力量和深切的缅怀。
课文场景寓合的深意大多通过鲜明的形象来反映。从形象推敲入手,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主题的 探讨和领悟。初中学生因知识与能力水平所限,综合分析有一定困难,在课堂上让学生眼看、耳听、心思、口 述,巧妙地“引”,大胆地“放”,聚意点“睛”,可以发挥课文的教育功能和训练价值,落实教学目的。
爱国主题的课文不乏外国作品有,比如散文诗《海燕》、小说《生命的意义》、《最后一课》等。尤其是 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是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语文老师更要用心地教,以韩麦尔那种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美好感情,教师着力“移情”于学生之中,以情激情,叩击心弦,在学生心田弹奏爱国 主义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