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

时间:2022-05-25 12:08:15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

  相信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特别是作文中不可忽视的议论文,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

  写作议论文,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诸如观点正确鲜明,论据充分有力等等。这些要求在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中,曾几次予以介绍,对于这些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否则,就会走向极端,陷入理解误区,犯教条主义错误。

  笔者认为,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个:

  一、“观点正确”排斥“言之成理”。

  写作议论文,首先要求观点正确。所谓正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马列主义科学真理。如果一篇议论文,观点有严重错误,那么,这篇文章也就无价值可言了。上海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中有一条:观点有严重错误的,只能属五等文。这一严格规定,旨在强调观点正确的重要。

  强调观点正确的重要,一旦走向极端,就会陷入这样的理解误区:对某一问题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见解,其中一个正确,另一个必定是错误的。其实不然。比如199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给学生两个截然相反的观点: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要求学生选出一个观点,写一篇议论文或发言稿。对于这两个观点,我们能否说,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另一个必是错误的?不能。前者侧重讲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后者侧重强调人的内在因素起决定作用,这两个观点都符合马克思主义“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这一原理。对于这类作文,不管学生写哪一题,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令人信服就行了。类似这样的观点还有:开卷有益/开卷并非都有益;有志者事竟成/有志者事未必成;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

  由此看来,我们通常强调的言之成理与观点正确的要求并不矛盾。

  二、“观点鲜明”不允许全面辩证地论述问题。

  议论文的观点不仅要正确,还要鲜明。所谓鲜明,就是立场态度要分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明白清楚,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是议论文的大敌。初学写议论文的学生,往往容易犯这样的错误,先论证一番自己的观点,后又用“但是”一转,作出相反的议论,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这样的文章,读者看了不知所云。

  但是,我们强调观点鲜明,并不是说,通篇只能说支持论点的话,不能越雷池一步。有时为了论述的全面辩证,就需要从与自己的观点相反的方面去阐述。例如,一位学生在论证“近墨者未必黑”时,有这样一段论述:

  “我们承认,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不容忽视的。肮脏的环境是只大染缸,会使人不知不觉腐化变质。孟母择邻,就是因为她看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报上不时登载,有些国家干部,本来很廉洁,后来在改革大潮中,受到社会上坏风气的影响,由受贿到索贿,最后锒铛入狱。这可算是‘近墨者黑’的绝好例子了。但是,因此断言‘近墨者黑’就绝对化了。这些‘近墨者’变‘黑’,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意志薄弱;对于意志坚定、品质高尚的人来说,再‘近墨’,也‘黑’不了。”

  这一段论述,讲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似乎拆了自己的台,但其实是更有力地支撑了自己的观点,还使论述显得全面辩证,不陷入片面性。由此可见,论述中注意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与“观点鲜明”并不矛盾。

  三、“观点鲜明”即篇首提出论点。

  不少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升考指导时,反复强调,写议论文要开门见山,篇首亮出论点,以为这样才能给阅卷教师留下个“观点鲜明”的印象。其实这是对“观点鲜明”理解的又一个误区。首先,观点鲜明的文章不一定要篇首提出论点。有的文章,以一则故事、一副对联、一个比喻作为话题,自然引出论点。这样的开头,不仅可使观点鲜明,而且还避免了篇首亮观点给人的突兀感,这比篇首亮观点效果好。其次,篇首亮观点的文章并不一定观点鲜明。观点鲜明,不仅表现在开头,还表现在整个论述的过程中。如果论述中模棱两可,或偏离中心,这样的文章,即使开头亮了观点,观点也不鲜明。

  四“叙事简洁”即要用概括事例

  议论文的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引用事实作论据证明观点时,我们要求叙述简洁,只要把能证明观点的那个部分、那个侧面说清楚就行了。这与记叙文要求叙事具体生动正好相反,这是因为议论文重在议论,叙事是为议论服务的。

  例如,唐tāo@①的《作家要铸炼语言》一文,在论述“作家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笔头:向生活吸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这一观点时,是这样叙述论据的:

  “普希金跟他的奶奶学习语言;列夫·托尔斯泰一接触到民间语言,便写信告诉斯特拉霍夫,立意改变自己的文风和语法;契诃夫和客人谈话,听到句把有趣的谚语,总是要求对方再说一遍,然后拿出小本子把它记下来……”

  作者并未具体叙述普希金如何跟奶妈学习语言,列夫·托尔斯泰如何写信,契诃夫如何记录有趣的谚语,只是三言两语地概述,但能证明观点的事实说清楚了,就能很好地证明观点了。

  但是,我们强调叙事简洁,并不是要求用概括事实,相反,我们认为具体事实比概括事实更有说服力。还看上例,相对于“古今中外不少著名作家都是靠向生活汲取,从人民的口头采集,丰富了自己的笔头的”这一概括了事实而言,普希金、列夫·托尔斯泰等人的例子,就属于具体事例了。两相比较,显然,具体事例更具说服力。

  由此可见,我们强调的叙事简洁,是就叙述方法而言的;而具体事例则是就事例本身的性质而言的:两个概念不属相对关系。我们一方面强调叙事要简洁,另一方面又提倡尽量用具体事例,两者并不矛盾。

  五、“立意准确”不允许多角度选择立意

  根据提供的材料写议论文,最主要的一步是确定立意。立意准确是写作这样的议论文的重要要求。所谓准确,就是所确定的观点要符合原材料的内涵。

  一提到立意准确,便容易产生误解,似乎一则材料只有一个立意是准确的,那就是根据材料的中心寓意立意。其实不然,一则内涵丰富的材料,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立意。比如《滥竽充数》的中心寓意是讽刺南郭先生这样的不学无术、弄虚作假者,我们可以据此立意。但我们亦可以南郭同事为议论对象,提出“莫做和事佬”的观点;以宣王、怀王为议论对象。提出“选拔人才要严格把关,使用干部要加强考核”的观点。这些观点均符合原材料的内涵,都是准确的。我们要求立意准确,并不排斥多角度选择立意,否则,就会导致写作中“千人一面”的局面,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我们要求学生写作议论文时要全面辩证地看问题,防止论述片面、偏激。其实,对于议论文的写作要求,我们也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跳出理解的误区。

【写作指引对议论文“写作要求”理解的误区】相关文章:

动态消息写作的要求和技巧06-27

经验材料的写作技巧-写作指导02-09

在调查研究中把握写作问题 在写作实践中掌握写作规律09-16

人物描写作文写作方法08-31

浅谈典型材料的写作技巧 写作指导02-17

【精选】写作实习报告09-28

写作教学反思01-03

写作业的日记02-22

写作业的作文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