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阅读教学创新质疑模式例说

阅读教学创新质疑模式例说

时间:2022-08-17 16:27:31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阅读教学创新质疑模式例说

阅读教学创新质疑模式例说 浙江省海盐县百步镇中心小学     戴建平     阅读创新教学一般以“问题探究-解决-评价”等步骤作为教学序列,这一序列是以创造性的问题情境作为起始点,贯穿“以读为本,以疑为线索,以思为核心”的教学思想,用以促进学生提出创造性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索性阅读,在读中始终注重强化学生的主体阅读意识、发展语言提高素质。另外,激发学生探索的内部诱因,增大学生创新质疑,从而初步养成自主阅读的能力。   古人说得好:“读书无疑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疑问是思维的契机,创新质疑则是创新的先导。人类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要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从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开始。阅读教学则应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在发现和思考问题中深入进行再阅读,从中培养学生创新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推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例如,我教完《草船借箭》后发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问题要提请大家探究的?有一位学生问:为什么诸葛亮会比周瑜高明,原因是什么?显然,这一问题闪现着思维的智慧火花。于是,我立即将它提升为:在筹划备箭上,周瑜和诸葛亮的策略有什么不同?即他们在考虑问题上的思路有什么不同?哪种思路好?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番争议,学生的认识趋于一致:诸葛亮的思路和周瑜不一样,周瑜是以常规思路来思考的,以为箭只能“造”才能得到;而诸葛亮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想到以“借”可得到箭,也就是以“借”代“造”的方法智取,即利用天时地利向多疑善猜的曹操去“借”箭。课题上的一个“借”就说明诸葛亮的谋略智慧要比周瑜高明得多。这一精彩的质疑、答疑,不仅表明创新质疑在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地位,而且也启示我们把握创新质疑模式的重要性。我把学生的问题提升到思路优化的层面上来发问,引导探索,这既是思路训练,又是创新思维培养,实为难能可贵。美国著名创新思维学者迪伯诺指出:“思维的目的不在于正确,而在于求有效。”我们要着意培养学生的正是这种“有效”思维,即创新思维。 1       以下就阅读教学的创新质疑模式分列例说。 一、多向性质疑 从多方面来认识对象,围绕对象沿着不同角度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起点、多层面去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答案。所谓“多向”指从过去、现在、未来,已知、未知,动态、静态,顺向、逆向等方面进行发散性思考。它常采用双向法,即可由里向外作辐射发散质疑,也可采用由外向里作辐辏“聚焦”质疑。一般以“……你能从多角度、多方向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吗”或“……你能从多起点、多层次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吗”的方式来发问,激发学生思考。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有一句鲁迅先生说的话:“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作为问题的思考起点,进行质疑:“这句话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思考?”引导学生就这句话沿着不同角度进行思索:(l)从字面来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从语气来看,说这句话时,鲁迅先生的心情是怎样的?(3)从上下文看,这句话揭露了什么?表现了什么?(4)从表达手法来看,“四周围黑洞洞”指的是什么?谁会“碰壁”?为什么要这么说?(5)从说话对象来看,面对一个孩子纯真的发问,鲁迅先生能将反动派对他的迫害,明明白白告诉她吗?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她意会呢?(6)从时代背景来看,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如此发问,学生理解这句话有了一种多侧面、多方位的思维出发点。又如《月光曲》一文中,听了贝多芬的曲子,盲姑娘激动地问道:“……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吗?”可“贝多芬没有回答”。此处就可以设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请多角度进行思考。即提示学生从性格人品、心理感受、特定氛围、触发灵感、进入创作情境等方面进行思考。这类发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在理解语言上发表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就这类质疑而言,在设计上要注意三点:(1)问题的实质要抓准;(2)思考的起点要选准;(3)思考的角度要对准,即思路清晰,有针对性。   二、求异性质疑 求异性质疑也是以发散思维为基础的,能促使学生发表不同寻常的见解,以求异思维的方式来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提示现象   2   与本质之间的差别。它能激发学生在多种思路(多方向、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的比较之中,即在众多假设中,选择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新思路来思考问题。一般先以“还有别的思路(方法)吗”再以“……这些思路(方法)哪一种最好”的方式来激问。如《晏子使楚》,就可以这样质疑:晏子面对楚王的三次侮辱,还可以怎么反驳?启发学生用求异思维来思考问题。学生思维激活后,必然众说纷纭、方法各异。接着,引导学生从众多的方法中去寻找最佳方案,得出针对相对、反驳楚王的方法的结论。又如《大海的歌》,一般是按方位分成一段,经过求异质疑的启示,可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或从课题入手,根据大海“唱”的次数来分段,第一次”唱着欢乐的歌”,第二次“唱着新歌”,将课文分为两段。这正是学生求异思维的展现,很富有创意。因此,分段时可以“还有别的分段线索吗”来促使学出从不同角度来寻思更佳的分段方法。   三、逆向性质疑 逆向性质疑也叫反思质疑,常常以“逆向求异”“正中求反”的方式出现,即对现成结论不深信、不盲从、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从,敢于反其道而思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对各种事物功能的固定认识,清除思维上的定势负面效果,克服思想上的思考惰性,破除传统上的因袭理念,引导他们从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分析,找出原结论的缺陷与不足。一般的质疑方式为:“针对……你能反过来思考吗?”如《落花生》的点精之笔:“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在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写法的匠心所在之后,可引导学生作逆向性思考:“做一个既讲体面又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有什么不好?”这样反思能赋予文章以新的意义,在理解与借鉴上会有所突破。这是因为逆众与开拓往往得互为因果的。又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有一段:“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教学时,有学生问:“邱少云烈火烧身一声不吭,难道他不疼吗?他是怎么忍受得了的?”在我的点拨下,经过一番讨论,同学们认识到文章这样描写有以下作用:(1)显示了邱少云顽强的   3     毅力、坚强的革命意志;(2)表现了邱少云顾全大局,为了革命利益不惜献身的崇高精神;(3)点明了这节的开头的“为了……为了……为了……”这组排比句正是英雄这样做的力量源泉,体现他高度的政治觉悟。逆向性质疑所蕴含的反思功能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元认 知能力,即学习结果的反思能力。     另外,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问题”的氛围,处理好学生的提问中的错误,鼓励学生提出的标新立异的首创精神,要让学生敢提、乐提、善提。培养学生学会“提问题”,并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合作精神,在同学间形成合作伙伴关系。这样,学生才能学有动力,学有激情,学有创新,才能感到自己是个新知的发现者、研究者。                                 4    

阅读教学创新质疑模式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