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立足五个小组,开创课改局面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立足五个小组,开创课改局面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学期来,我校立足课堂教学方式变革、考试改革、评价改革、综合实践、校本课程这五个课改小组,紧紧围绕着课改理念,全面、有序、扎实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经过一学期的实验,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课堂教学方式变革
1、课改漫谈,推进观念转变。
课改能否深入推进,关键要看实施者观念的转变是否到位。经过上学年请进来、走出去等外因推动之后, 本学期,我们抓住外因与内因的联系,把重点放在调动教师思考与实践上,开展了课改漫谈活动。
课改漫谈分备课组漫谈和中心组漫谈。备课组漫谈即各备课组利用每周的教研时间对每一次公开课、观摩课开展漫谈,对一周来实施课改过程中的思考、困惑、得失进行漫谈。中心组漫谈由学校教导处在学期初安排好组织者和周次,组织者通过备课组酝酿、与教导处协商后确定议题并提前一周分发到中心组内每一个教师手中,让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备课组教研时间充分思考、讨论,经过一周思考后,第二周进行集中探讨,先由组织者阐述选题的原因,然后分组讨论,再代表发言,自由漫谈,总结陈词。
本学期语、数中心教研组各组织了八次课改漫谈。教师在参加“漫谈”前一周通过查阅有关信息以及对议题的实践感悟、理性思考后蓄积待发,每一个教师都产生了想谈、想论的欲望,漫谈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连平日较为沉默的教师也被卷入热烈的发言、激励的争论之中,教师们常常感到言犹未尽。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课改漫谈是集体互动的论坛,是智慧迸发的场所,观念在讨论中更新,方向在争执中辩清,一次漫谈一次收获,一学期的漫谈,促进了教师教育观念的生成和发展,促进了教师以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开学至今,我校教师所撰写的论文在《实验研究》、《赣南教育教学研究》、《大余教育简讯》等教育刊物上发表5篇,在县教育年会上获奖30篇,在市教育年会上获奖11篇,在电教论文评比中获市级奖4篇、县级奖13篇。不仅获奖面大,而且层次高,一学期来教师论文获市一等奖1人次、二等奖10人次,获县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20人次。
2、每人一课,促进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本学期,学校将语、数中心组各分成四个听课小组,每个教师面向所在组上一节公开课或探讨课,学期结束前小组成员全员参与评价,各小组按比例推选出了3—4名教学能手。
从一学期的开课情况看,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得到提高,我校教师参加县优质课比赛得到较高评价,参加市数学、英语、录像课比赛均获得较好成绩。大多数教师也实现了角色转换,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知识,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使“教师问、学生答”的简单输出模式变为师生间、同学间的多向互问互答、探究实践方式,把解决问题方案的唯一性、标准性和封闭性同多样性、创新性和开放性融合起来了,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教学原则,还给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思考的权利,培养了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改革
考试改革是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彻底变革的重要途径之一。本学期我校多次召开了命题小组会议,加大了对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的考试改革力度。继续改变了笔试内容,进一步减少了死记硬背题、机械训练题,加强了试题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加了能力性、思维性和开放性题,低年级还注意适当地增加了试题的趣味性,使学生活学、活用、乐考、乐学。另外,本学期侧重改变了纸笔测试的单一形式,以开放性、多元性为原则,将动手、动口、动脑结合起来,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素质,改变了仅由书面分数判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局面,促进了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1、语文:作文评卷将作文分为语言表述能力、文章的材料选择、文章的层次结构(包括内容的具体、感情的真实、层次的清楚)三个单项,每项各10分,三个单项的分数总和为学生的作文总分。
语文还进行听、说、读、写几种形式的测评,
即听力、口语交际、朗读、写字。由各备课组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生活经验等确定听、说、读、写的测评内容及形式,各班利用临近学期结束的一个月时间进行测评,并倡导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评价。学生的语文总成绩由平时测评、单元测试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构成,其中平时测评即听、说、读、写各占5%,单元测试占20%,期中考试占20%,期终考试占40%。
2、数学:实行了口试、听试、笔试、实际操作多样化的考试方式。
口试由备课组内统一命题,任课教师和学生所在小组共同评定。
一、二年级动手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来评定,三至五年级通过卷内操作能力题来评定。
听算测试均要求不带稿纸,不打草稿,不使用计算器。一、二年级听试和笔试合卷,听算题由学生听算式三遍后(本部通过校园网点播,分部用录音机播放),在相应的空格里直接写出得数,听算结束后,接着完成笔试题。三至五年级听算和笔试分两个时段进行,第一时段进行计算能力的测试,主要有听算题和笔算题,时间为15分钟,中途学生退场休息10分钟后再入场进行第二时段的综合能力测试。
3、自然对教师进行了实验抽查,要求教师说清实验器材、完成实验步骤、解析实验原理,还加强了对学生分组实验能力的考察,从每班学生中任抽了6名学生完成指定的实验内容,并将动手操作能力列为自然成绩的构成之一,促进了学生动手实践、探究创新的能力。
4、英语成绩由口语交际、听力、笔试三部分构成,口语交际50%,听力30%,笔试20%。其中口语交际由教师给出会话情境,学生抽签后自由组合,师生共同评议。听力题与笔试题合卷,听力题通过校园网点播(分部用录音机)。
评价改革
1、 集体备课情况检查取代个人教案检查。
本学年,取消了教师个人教案检查,致力于抓好集体备课。由若干人合备一个单元,先在备课组内说课、讨论,经集体通过后再形成教案、印发各人,其他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教案或课件进行改进。一学期下来,各备课组均形成了“教案库”、“课件库”,学校由检查教师个人备课情况改为检查备课组教案库、课件库建设情况,并将此作为评选优秀备课组的条件之一,充分地利用现代化设备发挥了分工合作的效能,促进了共享、互动、富具创造性的劳动。
2、 “综合评定”代替“以分定教”。
教师的评价必须看分数,但不能唯分数。这学期我校的教学奖,改变了以分数为单一指标的惯例,增加了课堂教学能力、育人态度、教研教改能力三个指标。其中学生学科成绩占50%,课堂教学能力占30%,工作态度和教研教改能力各占10%。
学科成绩的评定仍按原教学奖办法计算;课堂教学能力即看教师对中心教研组开课情况,由听课教师全体参与评价,按比例评选出教改能手;工作态度通过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感受以及教师遵纪、爱生等方面的情况;教研教改能力依据教师课件制作、论文获奖、教学竞赛、辅导学生等教育教学成果。这种评价思路符合课改要求,既有终端评价,又关注过程、内容多维,旨在倡导教师走出分数的指挥棒,站在促进每一个学生成长、促进学生持续发展的角度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3、自制《东门小学学生成长评价书》。
本学期学校自制了《东门小学学生成长评价书》,内容有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其中语文增设了听力、口语交际、朗读、写字栏目,数学和自然增设了操作能力栏目,英语增设了口语栏目。操行评语由教师一人评改为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均实现了多元化。
本月中下旬,在明确了目的要求之后,各班按要求开展了听、说、读、写、操作能力的测试,三至五年级组织了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自我评价由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一学期来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小组评价也重在反映小组成员对受评者校内、校外的了解,扩大了评价范围和评价内容,培养了学生客观恰当地评价自我的能力。
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综合化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学期,我校开设了该课程,三至五年级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为综合实践课,由班主任老师上,将综合实践课与中队活动相结合,依托中队活动这块主阵地,广设岗位,细化目标,主体实践,使综合实践课程阵地化、经常化、制度化。
1、内容上强调多种体验。我们依托校内和校外,结合综合实践课本,开展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具有少年儿童情趣和时代气息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从家庭、学校、社会、大自然等各方面,创设不同的体验岗位、实践项目,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所涵含的教育目标,细化为学生可操作、可体验、可实践的形式,通过实践培养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如,我校通过开展“星期天我当家”活动,让学生在家庭中体验父母的角色,该活动分组织、实施、交流、评价四个阶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但使学生了解了每个成员对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学会与家人进行交流与沟通,感受了亲情的温馨,还培养了热爱劳动、孝敬长辈、自立自强的品质。
2、实施方法上注重活动过程与教师角色的转变。综合实践课的特点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凸现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因此,在活动中,教师角色由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综合实践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用大教育的观念去重新认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明确活动目的,作好活动准备,了解活动方法,主动设计活动方案,在实践中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再调整、再加工、再提高和再学习并及时整理总结活动中的点滴体会。
校本课程
本学期,我校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尽可能地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科之间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之间的整合。我们结合国家级课题《优秀电影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实证研究》开设了电影课;利用学校电脑、电视、VCD遍布每个教室,建成大余县首个校园网的优势,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书法课;针对小学生健康成长、与时俱进的需要开设了心理素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口语交际课。本学期,我校将所开设的校本课程纳入了课程表,其中电影课一周长课(两课时)、一周短课(一课时);书法课每周4节,每节20分钟;心理素质教育课逢单周一节;口语交际每周两节;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每周各一节;增加了学生课间活动时间,由原二操(眼保操、课间操)共25分钟,改为二操一舞(课间舞)共45分钟。
课程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的关注,构建起了我校新的课程模式。教师作为课程的实施者,能精心设计教案,在实践中做有心人,注意积累教学感悟,总结教学得失。其中电影课在实践过程中开展了电影探讨课教学研究,挑选出了适合各年段学生观看的影片,积累起了各年级电影导看教案。书法课转变了上成语文抄写课的观念,抓住小学生可塑性强的时期,通过校园网接受名家的规范指导,并通过老师的引导系统、正确地进行练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希望的改革,我们将在上级领导下积极实践、大胆革新,确保实验工作科学、有序、快速、平稳地推进。
【立足五个小组,开创课改局面论文】相关文章:
刍议课改论文10-22
立足课堂教学 积极推进课改10-17
课改教学反思04-07
课改工作计划02-10
课改工作总结01-28
课改的教学计划03-03
学校课改交流材料09-05
课改经验个人总结05-26
课改经验交流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