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架设教材立交桥 走向课改新领域

架设教材立交桥 走向课改新领域

时间:2023-02-27 11:31:34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架设教材立交桥 走向课改新领域

架设教材立交桥   走向课改新领域 ---谈谈苏教版小学语、数教材的开放性对 转变学习方式的几点功能                            江西省大余县教研室  王万辉   黄 敏 (电话:0797——8722362转812   邮编:341500) 如果说,标准是课程的灵魂,那么教材就是课程的血肉。课程教材的改革与建设是整个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整个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这两者在课改这个大背景的支撑下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的。纵观国外的课程改革,其教材的建设和完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不断地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因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对我国的教材编制明确指出:教材应具有开放性、应有利于学生改变呆板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的观察、实践、资料收集、合作交流以及体验、感悟、反思等活动,从而实现其学习方式多样化,拓展其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江苏省教育出版社的领导与专家以开放的心态,世界的眼光、民族的灵性在不断地学习国外教材建设的经验和深刻地反思传统教材建设中的弊端的基础上,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能体现新思想、实践新理念的小学语文和数学教材。这套教材在我县通过一年的实验证明:苏教版教材较之传统教材,更具有开放性和弹性,她给我县的新课改实验带来了激情和灵感,为全县参加实验的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留下了开发、选择、拓展的空间,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可能。具体地说:苏教版小学语文、数学实验教材的开放性及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走向童心,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打开苏教版小学语文、数学实验教材,我们欣喜地发现:整套教材真是趣如童话,美如诗。其选取的素材都是学生所喜爱的场景和小动物,图文并茂、生动有趣。刚刚跨进小学校门的小朋友尚沉浸在儿童乐园的滑梯上,沉浸在幼儿园阿姨的童话世界中,他们在这里感觉有些新鲜,有些好奇,又有几份不安-------在这里等待我们的是什么呢?严厉的老师?沉重的作业?可是当他们拿到新教材时,他们兴奋了--------卡通人物正向他们招手呢?小猴子和熊猫在此谁摘的玉米多;哈哈,大笨熊和小白兔正比跳绳呢?小白兔跳了23下,熊只跳了2下,可真笨……小朋友一下子就乐了,我们的新书真有趣,就像幼儿园阿姨的童话一样。老师呢,也不必师道尊严一脸严肃,尽可以发挥想象的翅膀,把一颗颗的童心引入课堂,引出课外,去解决一个个有趣的问题。 二、 走向生活,提供了学生建构认知的源泉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对数学学习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就是传统的教材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建构主义教学论原则也明确地提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先前的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主动建构认知作好铺垫。 苏教版小学语文、数学教材充分注意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删去了传统教材中出现的人为编造、脱离实际的课例和练习,增加了具有现实意义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内容,与此同时,教材还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去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知并建构自己的认知。 [案例一]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4学习字词句 这一环节中,教材安排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练习,这道综合练习有三项内容:一是看图读词学动物的叫声,然后联系自己的经验学学其它动物的叫声;二是通过表示动物叫声的拟声词,感受汉字(形声字)构字的巧妙;三是在句子中加上小动物的叫声(拟声词)再读一读。 孩子们都爱动物,都愿意和动物交朋友,于是老师尝试着创设了一个情景:今天森林里举行动物演唱会,所有的动物都参加了,咱们去瞧瞧吧! 师:森林里有哪些动物呢? 生:小鸟、小山羊、小象------ 师:小动物们在树林里玩得开心吗?它们的演唱会都有谁来登场?他们都表演了什么有趣的节目呢? 课堂在孩子们的议论和争辨声中推向了高潮。 老师卡住话题,引导孩子们打开课本,观察:这些是什么动物?它们的叫声怎样?还激励他们亮开嗓门儿学学,孩子们都绘声绘色,模仿鸽子、小鸡、小猫、青蛙的叫声。然后出示四个拟声词“咕咕咕”、“叽叽叽”、“喵喵喵”、“呱呱呱”。老师融入孩子们当中,一起探讨;“为什么表示动物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探究出规律后,老师启发学生自学:“你还能找出一些口字旁的字吗?” 于是各种小动物都出来啦! 生1:小鸟唱歌,喳喳喳------ 生2:鸭子叫,嘎嘎嘎------ 生3:早上公鸡啼,喔喔喔------ 生4:小山羊找妈妈来啦,咩咩咩------ ------- 好一段“森林奏鸣曲”! [案例二] 在一次公开课上,一位老师在教学苏教版国标本一年级下册第17课《我叫足球》一课中,学生由于“前期经验”情不自禁地说起了足球。从足球的样子、起源、足球运动的发展及我国的足球比赛,学生们滔滔不绝。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年纪可有一大把喽”提出疑问,激起学生读书探究的兴趣。教师利用多媒体再现2001年10月7日,我国足球冲出亚洲昂首走向世界时,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情景,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足球为我们所带来的欢乐。最后老师让学生以“我……”或对话形式来介绍足球的外形特点及发展概况。学生兴趣盎然,有的学生抱着足球走上讲台娓娓向大家道来:“嘿,小朋友,我叫足球,别看我身子圆圆的,只有黑白两种颜色组成……”有的学生快步走向讲台急切地就“我叫足球,我出生在中国……”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向大家介绍足球。学生甲:“喂,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学生乙:“我叫足球。别看我这么小,我已经有3500多岁喽……”学生入情入境的演说中,不仅明白了足球的样子,而且知道了足球的起源及发展概况。教师也找到了教学的最佳着力点,让学生自由选择,自主参与,学生在向别人介绍时,语言训练得到了落实,还主动建构了一个关于足球的来源、发展的认知体系。 三、 走向实践,搭建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平台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的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苏教版小学语文、数学教材在编排时非常注意以上这两个理仿,努力给学生提供、搭建了诸如打听、设计、角色扮演、文集收集与分析、询问、观察、报刊编辑、绘画等实践操作、合作探究的平台。使学生在认真听讲、课堂练习的同时,有更多机会去亲自探究,去实验操作、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 如语文中的:《秋姑娘的信》——课后,教材要求学生采集几种落叶,说说它们的形状和颜色;《三个小伙伴》——朗读课文,再演一演课文;练习6(第一册)第3题——先涂上颜色,再写词;《一株紫丁香》——找一些赞美老师的诗句,读一读,抄一抄……请看下面两个案例: [案例一]: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练习最后一道题: 教材要求学生根据文字画猜出相应文字后,再鼓励学生发挥想象,把这些文字画整合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最后让同学向同学、同学向老师介绍自己的画。有一位学生画了一幅很奇特、使人意想不到的画,就是他画的太阳,其光芒不是直线的,而是曲线的。老师问:太阳的光为什么会是曲线的呢?这位学生一字一顿地回答了老师:因为太阳刚烫过头发……全班同学都笑了。 [案例二]: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蚂蚁和蝈蝈》在教学《蚂蚁和蝈蝈》一文时,让小朋友们反复朗读第一自然段:“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接着请几个小朋友到台上来表演,有好几个同学就自然而然的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创新,”夏天真热。“就有的同学擦汗,有的同学扇风,有的舔嘴唇(大概是想喝水),”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文章只描写了两种搬粮食的方法,可小朋友们的表演却百花齐放,有双手放在背后(拉或背)的,有双手举在头顶托的;有扛的,捧的,推的,抬的……学生表演丰富,兴趣陡增。 在数学教材中,类似语文的可供学生动手操作,实践探究的地方也很多,如《加减法》中的“摆一摆”;《统计》中的勾一勾;《认识物体》中的“拼一拼”……请看下面几个案例: [案例三]: 第一册“认物体”这一单元,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后,为了使学生体会平面与曲面,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及与别人合作的意识和简单的实践能力,教材安排了“有趣的拼搭”这一实践活动课。在教学这一课时,有位老师让学生准备了各种形体的学具,全班同学分组合作学习。先把各种形体的学具在一块斜板上“滚一滚”,滚完后说一说,谁滚得快,并说明理由。学生体会到平面滚得慢,曲面滚得快,从而体会到平面和曲面的区别及这些形体的不同特征。再让学生“堆一堆”,看看哪种最难堆?学生通过“堆一堆”逐步知道“平的”容易堆,“圆的”难堆。突出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球这些不同形体的一些本质属性。再让学生蒙住眼睛“摸一摸”,看看你摸出来的是什么物体?或指定摸出圆柱、球、正方体、长方体。这个具有挑战性的游戏,让学生学习兴趣高涨,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形体特征的认识,初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判断能力和应战精神。接下来再进行“数一数”、“搭一搭”活动,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体会到不同形体特征在实际中的应用。 [案例四] 又如:第二册“认图形”一单元,教材中有一题让学生用“一张长方体纸对折两次,可以折出什么图形?”我在教学中先帮助学生弄懂什么是对折两次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操作,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折法在班内交流。当时最先发言的学生只想出一种折法,即只朝一个方向对折两次折出了4个长方形。我及时表扬并进行激励:“你的折法真不错,老师想信你除了这种折法,一定还能想出其它折法!”没想到这句话给全班同学起了一个推动作用,几十只高举的小手忽然放下,课堂上雅雀无声,个个都在埋头紧张操作。不一会儿,几十只小手高高举起,个个涨红小脸,非常激动地把自己的折法展示给大家。有的说:除了刚才这位同学的折法,还可以横对折,再竖对折,折出4个正方形。有的说:朝不同方向对角折,折出4个三角形……。我接着又出示:“用一张长方形纸,让你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你能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吗?”学生兴趣盎然。 [案例五]: 再如《统计》一课,教材要求教师放手让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去寻求记录的操作方法,然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这样,同学们兴致盎然,方法众彩纷呈。有的说:组长报一个图形,就画一个图形,画完之后再分别数。有的说:先分类,组长报什么图形就在这一类上打“√”或画“×”。还有的说:把图形分成三行,三角形一行,正方形一行,圆形一行等等。紧接着我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好,为什么?学生思维被激活了,讨论得非常热烈,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有的说:分行画图形的方法不够好,一个一个图形都要画,太累人。有的说:先分类,一种图形就一种符号表示的方法很好,清楚,一目了然,而且速度快。通过实践,使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走向综合,涌动了学生体验感悟的情感 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标准中普遍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苏教版小学语数教材已经注意到了这一教学论思想,将知识、能力、情感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反映在主题和内容的编排中,使学生不仅从一个主题出发获得了知识,还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了体验和感悟。 如《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学生学完此课后,至少可以体验、感悟到三点:1.懂得了七星瓢虫、青蛙、蜜蜂对生态环境、对人类的贡献,激起了爱护环境的责任感;2.如何跟别人进行口语交际,3.体会到“做什么最快乐”的真正内涵,教育自己今后怎么做人,怎么做事。 再如《他得的圈圈最多》一文,学生学完此课,也能体验和感悟到以下几点:1.对邓小平爷爷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懂得了写好字的技巧和方法;3.激发了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的愿望。 五:走向冲突,创设学生生成问题的情境 现代心理学认为:一切思维,一切创造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学要促进学生思维、创新就应当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教材的编写是引起学生产生问题的窗口。苏教版小学语、数教材在编写时注意创造一些能生成问题的不平常的现象、奇异的事物、理论与实际冲突的情境。 [案例一] 如第一册教材第四章《认识位置》第4题:“都靠右边走,谁错了?”初一看,好象没有错误,学生的实践经验与教材发生了冲突,产生了问题意识,这时老师只要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挖掘,学生自己就能够弄懂谁错了?为什么错了?怎样错了?怎样改正?同时学生也容易接受“观察事物在多方位、多角度才能深刻认识事物”这一抽象的哲理。 [案例二] 又如某位老师执教《秋姑娘的信》一课时,由于秋姑娘用枫叶写信与学生已有的写信经验构成了冲突,所以有的学生提出:“秋姑娘为什么用枫叶给她的朋友们写信呢?”问题一提出,教师并没有直接说出答案,而是让同学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刚开始,没有人举手,这位老师让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后再说,但还是只有少部分同学举手,于是这位老师干脆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到田野里,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经过一番探寻同学们终于解开了谜团。有的说:“因为秋天到了,枫叶就红了。”有的说:“因为秋姑娘很漂亮,枫叶比不过她,所以红了脸去向朋友们报信。”还有的说:“因为秋风一吹,枫叶飘飘荡荡的,向各处飘去……”哦!多么富有诗意的回答,这时,这位老师又相机提问:“那么,同学们猜猜看,秋姑娘还会用什么给朋友信写信呢?”“菊花”、“梧桐叶”、“稻谷” …… 五:走向空白,插上了学生想象创新的翅膀 《教育参考》2000年第5期《构建主义教学哲学探讨》中有一句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一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允许被固定……但应留有较大的允许改变或补充的空间,这样才真正“有利于师生从不同角度去探讨客观世界,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走向空白,留有余地是苏教版教材开放性中一个显著的特征。 纵观苏教版教材,从课例到练习都非常简约,课文精悍短小,课后练习目标突出,仅有写字、朗读、背诵、实践活动方面的练习,这为教师和学生留出想象、拓展、创新的空间,尤其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的词串识字,更具有生动的创意和丰富的内涵。如: 金秋   烟波    水乡 芦苇   归舟    渔歌 枫叶   灯火    月光 表面上看这些词似乎没有多大联系,但只要细细一读,这是构成江南水乡自然风光的一些要素,在这个画面中,它们是形断意连的,而且这些词语之间的空白是一个个可让人自由畅想的空间。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这一课时,提示学生边读边想象一幅画:金秋,我们乘着小船到水乡游玩,先看到……,接着,我们来到荷塘看到了……太阳落山了,我们看到……,听到了……,夜幕降临了,我们又看到了…… 当然,有些空白是隐形的,需要老师去挖掘: [案例一] 有位老师在教学《鲁班和橹班》一文时,先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使大发明家鲁班在学生脑子里扎下了根,树立了创新对人类有帮助的思想后,再让学生到课外搜集有关发明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最后,老师告诉孩子们,创新不是科学家的事,生活、学习中时时处处都存在创新,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创新家、发明家。鲁班发明了橹板使人们驾驭省力,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学生的思维被再次激活,“给船装上发动机!“用不浸水的纸做船。”“请神仙帮忙。”(这个请神仙帮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利用太阳能呢?)由此老师相到了创新起源生活。就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有的同学说书包里的书太重,用什么办法解决呢?有的说:把这些书制成一块碟片。也有的说:把这些书压成一本小字本,打开时又能像压缩饼干一样膨胀……多么富于时代感的创新。 [案例二]: 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一文时,有位老师先让学生把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蒙上,只学习前面四个自然,带着小青蛙的问题,反复朗读前4个自然段,然后模仿教材构建了一个虚拟空间,小蜜蜂跳到菜地里问七星瓢虫:“瓢虫阿姨,做什么事最快乐?”瓢虫说:“     ”。小蜜蜂跳到     问    :“     ?”     说:“     。”小青蛙摸了摸头,高兴地说:“哈哈,我知道了,做      的事,就会觉得最快乐。”因为有了前面4个自然段做铺垫,加上情境练习题,披文入情,理在情中,学生很自然、很积极、很快活地学懂了课文,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三] 在苏教版数学教材中有这样一道题: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一共60个灯柱,工人叔叔带来了320盏灯。带来的灯够不够?经过

架设教材立交桥   走向课改新领域

[1] [2] 下一页


学生几分钟的独立思考: 生1:可以先求出60个灯柱一共需要装多少盏灯,然后把所得的结果与工人叔叔带来的320盏作比较,列式为:5×60=300(盏),因为300<320,所以带来的灯够了;教室里沉默了。这时,老师让学生讨论交流:还有什么别的办法?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每个小组都成功得出了结论: 生2:先求出带来的320盏灯可以装多少个灯柱,然后把所得的结果与要装的60个灯柱作比较,列式为:320÷5=64(个)。因为64>60,,所以带来的灯够用; 生3:可以假设带来的320盏灯平均装在60个柱上,每具灯柱上可以装多少盏,然后把结果与每个灯柱装5盏作比较,列式为:320÷60=5(盏)……20盏。因为每个灯柱上装5盏灯,还剩20盏灯,所以带来的灯够用。 总之,苏教版小学语、数教材的编写,始终坚持一句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并大胆地跳出了“学科中心论“的束缚,主动地敞开心扉,和优秀文化对话、和科技成果对话、和人类对话、和自然对话,走向了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利于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有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凝聚力的新领域、新天地。

上一页  [1] [2] 


【架设教材立交桥 走向课改新领域】相关文章:

走向新的教材观08-17

课改计划08-13

课改前后08-17

关注课改的“复习课”08-17

母亲架设的桥08-16

刍议课改论文05-31

课改研究计划08-12

少先队活动与“课改”08-12

课改培训体会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