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感悟”当与“训练”并举

“感悟”当与“训练”并举

时间:2022-08-17 16:25:15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感悟”当与“训练”并举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陈旧的语文教学思想和观念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崭新的语文教学理念在课改中的语文教师中已是耳熟能详。但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做得却并不理想。不少的语文教师,对于新课程的认识似是而非、非此及彼,缺乏整合的思想,有的甚至完全抛弃了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正在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训练”,不见啦!  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原大纲的核心概念——“训练”,不见了踪影。回顾建国后语文教学的改革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训练”这词所呈现的戏剧性变化:一度因重视对思想内容的灌输,“训练”遭到漠视;又曾因对讲析式教学的批判,“训练”被重新纳入到语文教学的视野而显示出其重要性;目前鉴于语文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失落和机械训练的弊端,“训练”又在逐渐地淡出。那么,我们是否就可以这样理解:语文教学已无须“训练”了呢? 非也!众所周知,“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训练”——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感悟”——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注重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熏陶感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多元反应和独特体验。从两者的关系来看,“训练”侧重于部分、理解,是共性的、可测的、程序化的、技术性的,“感悟”侧重于整体、感知,是个性的、模糊的、意象化的、情感化的。但两者并不是水油分离、完全割裂的。“训练”与“感悟”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 二、没有“训练”,就没有“感悟”。 我国这次的基础教育改革,在课程目标的取向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打破了沿袭40年的“双基”的二维格局,而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3个维度来表述课程目标和内容。知识与技能不再处于独霸天下的地位,尤其是曾经特别强调的基本技能,也不再居于显赫的位置。从三维目标来看,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表述:在“过程和方法”中训练“知识和能力”,感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可见,“训练”和“感悟”是语文教学的双翼,离开了“训练”,“感悟”也就无从谈起了。  然而,反思当前的阅读教学,变以往的重“训练”弃“感悟”为如今的重“感悟”而忘“训练”。  有一次,听青年教师研究课,内容是第三册课文《小鹰学飞》。一堂课40分钟,整整30分钟是让学生站着活动——扮演“小鹰学飞”,一共“飞”了三次。每次都是先“飞”半分钟,再反复朗读“小鹰”的话和“妈妈”的话。如此飞飞、停停、读读,学生根本无法进入情境体验“小鹰学飞”的艰难和进取,只是装模作样、无滋无味地读着、演着,甚至是懒懒散散。(站着上课实在是苦不堪言,哪里还能集中注意力?)过后,与执教者交流意见,她觉得挺委屈:她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了教学情境,希望学生在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声有色地读好、读“活”,从而达到“与文本对话”的目标。但教师的“良苦用心”却“付之东流”,非但没能达到预期目标,相反,这貌似“热闹、新颖”的教学环节却挤占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还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后,她问:“语文课到底该怎么上?” 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而且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无从说起。但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感悟”当与“训练”并举。仔细研究这篇课文,学生所表演的内容是全文的重点,若此处教师能很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书训练,如“说一说”“比一比”“演一演”等,让他们在切切实实的接触语言、朗读语言中,感悟语言文字的意义及其所蕴涵的情趣,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感受阅读的兴趣,真正地去“与文本对话”,与“小鹰”交流。相信所收到的效果,恐怕是这么干巴巴的“演”几遍也很难比得上的。 在课堂上让学生对某些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式。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表演只是研读的一种形式和手段,而并非语文学习的目的和归宿。如果忽略读书,忽略了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感悟,一味地追求教法的新异、形式的花俏和热闹,只能是舍本逐末。“小和尚念经”式的朗读,“貌合神离”的演读,因为没有以理解为前提,没有思维的积极参与,与死记硬背并无区别,即使读得再多,也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只有让学生多次接触语文材料,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出形,读出意,读出情,才能在丰富的阅读实践活动中,让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三、“训练”,回来吧! 其实,《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述中虽然尽可能地回避了“训练”的字眼,以弱化对学生带有强制性的训练,但是细细研究,其中还是能找到“训练”的。在“教学建议”第四条中写道“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可见,语文课程杜绝的是与文本隔绝的纯知识技能的训练,需要的是与“感悟”融为一体的巧妙的“训练”。 有幸听了无锡市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课《青蛙观海》(第三册)一课,曹老师把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和促使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这三者紧密结合,令人耳目一新。如课文第十自然段,内容为“就这样,青蛙跟着松鼠一级一级地往上跳,累了在草丛中歇一会儿,渴了喝点山泉水。不知不觉,它们已经跳完了石阶,到达了山顶。”她的教学就非常巧妙:①活动“蛙跳”。“小朋友,来和它们一起跳!”大家听着轻松的音乐,不停地跳起来。(近五分钟,学生们由最初的兴高采烈,变为后来的气喘吁吁。)老师在旁不断地鼓励着“孩子们,继续跳,不要停。看,离山顶已越来越近了……”。②谈感受,读好“累”字。(由于是亲身经历、体验,学生的情感与青蛙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深切感悟到了青蛙的辛苦艰难,“累”字读得情真意切,完全是发自内心。)③引导。“太辛苦了,咱们就不要爬高山了,回去吧?”(学生大声反对)教师追问“为什么呀?”在矛盾冲突中,顺势引导学生领悟品味课文的思想感情:坚持才能胜利。④动情练读。抓重点词“一级一级”朗读,体会青蛙的辛苦;用快、慢两种语速比较读“歇一会儿”“喝点山泉水”,让学生置身于浓郁的课文情境,感受青蛙为了看海而坚持不懈的精神。⑤想象。青蛙还会遇到哪些情况,又会怎么做?⑥设境练读。多媒体课件显示青蛙和松鼠跳上山顶,学生们入境进行倒计时数数。(学生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到哪儿啦?心里怎么样?多么令人高兴啊!来,让我们一起开心地宣布——(齐读)“……跳完了……到达了山顶。” 在这个教学版块中,教师通过活动、说话、引导、朗读、想象等训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动,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就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的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总之,语文课上,我们要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让“训练”与“感悟”并重,练出语文学习的灵性和情趣,练出学习语文的滋味和价值。

“感悟”当与“训练”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