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新概念阅读”不容回避的选择──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态势

新概念阅读”不容回避的选择──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态势

时间:2023-02-27 11:30:52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概念阅读”不容回避的选择──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态势

2OO1年7月26-28日,我参加了“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多种风格展示会”,并以“评委”身份与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一起研讨了4节识字课和12节阅读课。大会给我的突出感受是,阅读教学确实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心;同时又燃起我强烈的愿望,必须把“新概念阅读”的理念和技法推广到小学阅读教学中去。

新概念阅读”不容回避的选择──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态势

所谓“新概念阅读”,是针对非科学的落后的阅读旧观念、旧传统而提出来的,它并非排斥有用的阅读老概念,而是继承和发扬中外阅读的优良传统,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2O多年来中国阅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创立现代化、民族化、科学化的阅读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我们有这么四句口号:“提高阅读科技含量,弘扬阅读人文精神,及早培养读书习惯,努力营造书香社会。”按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要建设先进的“阅读文化”。

新《语文课程标准》代表了语文教育的改革方向。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31项教学要求,预示着小学阅读教学的改革方向。它与我们提出的“新概念阅读”,其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下面,我想从“阅读教育体制、阅读教学目标、阅读教学过程、阅读个性发展、阅读课堂环境、阅读方法效率”六个方面,结合这次“课堂教学多种风格展示会”的实例,来具体谈谈小学阅读教学的发展态势:

一、让幼儿学会识字,在小学低年级开始读文教学,使以往的“落后阅读”教育体制向“尽早阅读”教育体制的方向发展

人生阅读,始于幼儿。两岁前后是儿童口语发育的最佳时期,6岁左右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亚洲汉字文化圈的幼儿园识字实验成果普遍证明,及早让幼儿认识2O00字(只要求会认会读,不要求会写)是完全可能的。“七岁开始识字,九岁开始读书”,这个滞后的阅读教育体制,现在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识字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对的,但必须提早阅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让学生“在读文中识字”。我们不能脱离阅读教识字,纯粹为识字而识字的教育方法,再也不能适应新的语文教改潮流。现行小学语文教材改变了传统的以识字为中心的编制,换成了以读写为中心的教材体系。“人文识字”公认为小学识字教学的主要途径。黑龙江佳木斯市第七小学纪春岩老师执教的成语识字课《愚公移山》,通过诵读28个字的韵文(“愚公移山志冲天,率领子孙凿石岩,自信努力不中断,王屋太行两山搬。”),很快产生了“文熟字悉”的效果。众多实验表明:“为阅读而识字,在读文中识字”,即以篇章为单位进行语言训练,在阅读汉文的过程中学习汉字,已成为小学阅读教学不可动摇的原则。

二、阅读教学首先是培养阅读能力,其次才是培养写作能力。必须突出阅读课的本色,使“重在写法指导”向“重在读法指导”方向发展

多年来,受“读只是为了写”的影响,阅读课沦为作文教学的附庸,语文教材中有关阅读的知识和技能的课文太少,教师被迫在阅读课中大讲作者的写法,少讲或不讲读者的读法,多练范文的仿写,少练范文的自读,致使阅读课未能落实自身的教学目标。“新概念阅读教学”强调阅读课应明确多元的阅读教学目标(包括培养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陶冶思想情操),而以“培养阅读能力”作为首要的最直接的目标,使阅读课显露它的本色,成为真正的阅读能力训练课、阅读知识疏导课、阅读情志修养课。

阅读行为属于智力含量很高的操作技能。凡自觉的科学的阅读教学,训练前应了解每项阅读技能的程序性知识,知其然;训练后应总结该项阅读技能的陈述性知识,知其所以然。小学生的阅读启蒙教育更应以阅读知识为先导,不能再走“自发习得能力”的缓慢老路。具体说,就是要在单元“导读”、课文“预习”、“思考和练习”以及“知识短文”的合理穿插中,有计划地分布阅读的知识点和能力项目,有意传授科学的阅读理念,明确阅读的操作程序,弘扬阅读的人文精神。

吉林长春市宽城区南京小学李娜老师执教《登山》,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画、边谈,从峭壁和深渊感受小路的危险,从对话和行动领悟列宁探险的志趣,还抓住巴果茨基领路一段让学生比较“背贴”与“背靠”、“碎小”与“小”、“移动”与“走动”,围绕一个“险”字,理解作者用词的准确。这样学会“语境定义,意会神振”,具体落实“读法指导”,避免了“在暗胡同里摸索”,真正在提高阅读能力上下功夫。

浙江省金华市环城小学郑锦杭老师执教《狼和小羊》,打破“师问生答,繁琐分析”的传统“讲读”模式,立足于“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挖掘课文的阅读潜能和人文价值,重点训练“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和“边读边体会”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去感受狼的凶恶、狡诈、蛮横和小羊的天真、善良两个艺术形象。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促解,以读悟法,以读动情,切实做到了在读中感知,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引人进入“得意者越乎语言,悟理者超于文字”的境界,真正显示了阅读课的本色。

三、让“阅读教学过程”尽可能逼近“实用阅读过程”。在“披文得意”的基础上加强“运思及物”的训练,使“导读”向“导写”延伸,使“半程阅读”转化为“全程阅读”

阅读教学要培养适应实际需要的阅读能力,就必须让阅读教学的特殊过程逼近生活和工作中的一般阅读过程,即经历“披文→得意→及物”的全过程。阅读是吸收和表达相统一的过程,先要把作者的书面言语内化为读者的内部言语,后要将读者的阅读心得外化为口头或书面言语,再身体力行将精神营养转化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能量。多年来,旧的阅读观念把“入情得意”当作“阅读的最终目的”,轻视“用意及物”的阅读迁移能力训练,致使许多教师误以为经历“语言→思想→语言”的回环,就算完成了阅读教学的过程。其实,“披文→得意→品文”只是阅读理解和鉴赏,只是“入情得意”的一半路程,还有“运思及物”的另一半更艰难的路程。只重吸收,不重表达,只顾认知,不管实践,这是阅读教学的一大误区。“半程阅读”的教学积习也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

小学生阅读当然要兼顾课文的内容和形式,在“语言→思想→语言”之间走几个来回,追究写了什么和怎样写以及为什么这样写,因此应重点抓阅读吸收、抓阅读积累。但是决不可忽视表达性阅读,阅读表达既是对阅读吸收程度的检验,又是对阅读迁移能力的训练。鉴于绝大多数小学生没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老师应尽可能使训练性阅读和生活中的实际阅读趋于一致,完成“意化”和“物化”的双重转化过程。

江苏海安县西场小学何春光老师教读《爬山虎的脚》,重点导学第三、四、五自然段,观察爬山虎脚的样子和爬的过程;“披文得意”之后没有停步,继续布置作业,让学生“运思及物”:“想想和爬山虎相似的植物还有哪些?仔细观察后模仿课文写一篇观察日记。”这种“导写”实为“导读”的延伸,是文本向实际生活的迁移,是“有字书”向“无字书”的延伸,是阅读教学改革的攻坚目标之一。

四、在“学习性阅读”中进行“探究住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教育

如果把阅读行为分成学习性阅读、欣赏性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四级,那么小学阅读教学基本属于“学习性阅读”,即以学习阅读知识、训练阅读能力、养成良好阅读习惯为主要目标。阅读教学改革的重心是改变阅读学习的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联系阅读教学,就是要提倡自主性阅读、交流性阅读、创造性阅读。

按照“学创相生”的阅读原则,在学习性阅读中应该而且可能进行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教育。阅读创造,就其结构,包括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就其过程,包括理解中的创造和运用中的创造;就其层次,包括原创和仿造;就其核心,包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在形成良好阅读习惯上,要让学生养成阅读行为定势;但在训练创造性思维和想象时,却要突破阅读思维定势,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去探究。问题在于科学地确定小学生阅读创造的具体标准和可行途径。在阅读探究中如果小学生能有一点独特体验,哪怕是肤浅的,但确实是自己在读中悟到的见解,都应热情鼓励。

湖北武汉市崇仁路小学董琼老师教读《高粱情》,出色地贯彻了“自主阅读”的精神。她抓住课文三、四、五自然段对高粱气根的特点和作用的描写,让学生遵循“托物寄情”的思路,去感悟高粱坚韧不拔的品格,体会作者对高粱的敬佩之情。江苏启东实验小学沈虹霞老师教读《黄山奇松》,成功地运用了“交流阅读”。她展示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阅读,领略黄山名松的神奇和秀美,创造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课堂氛围。

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学校李晓密老师教读《五彩池》,引导学生朗读全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品味描绘形状和颜色的佳句(特别是比喻句),感悟五彩池的神奇景象。感悟时并不拘泥课文的描写,而是展示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去描摹,去生发,再现人间瑶池的千姿百态和五光十色。这样强化了读者“重构文本”的主动创造意识,使阅读课出现了“同阅一卷书,各自领其奥”的生动局面。

五、在抓好课内阅读的同时,大力开展课外阅读,使“小阅读教育”向“大阅读教育”方向发展

首先搞好课堂阅读教学,“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是对的。像这种“全国中青年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多种风格展示会”,着力研讨课内阅读教学的改革,是相当成功的,值得持续开展下去的。然而过分地依赖课内阅读,把培养阅读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托在课本阅读上,那是阅读教学的误区之一。阅读资源和阅读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必须在搞好课堂阅读教学的同时,加强和加快阅读活动课程和阅读环境课程的开发。

大语文教育要求我们推行大阅读教育。所谓“大阅读教育”,从阅读对象来说,提倡读“纸本书(包括纸介质的书报杂志)、电子书(电脑、网络、影视、音像)、无字书(自然万物和社会人情之事理)”三大类;从阅读内容来说,不但要选择真、善、美的读物,而且要博览新、活、宽的读物;从阅读课堂来说,要开发课外和校外的阅读第二、第三课堂,自读课应超过教读课的四五倍。阅读的课内外联系、学科间融合,必得靠课外阅读活动才能实现;阅读的校内外沟通必得靠家庭阅读教育、社区(社会)阅读教育才能实现。

叶圣陶诗云:“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和家门,抓住每周的双休日和每年的节假日,参观旅游,去阅读大自然、大社会这一部“无字书”,去领略万事万物之理。这是一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书”“地书”“活书”。纪购诗曰:“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的确,课外和校外阅读永远是学生课外生活的快乐选择。

六、强化阅读的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坚持以精读训练为主,以略读、快谈训练为辅,从小树立“精谈、略读、快读三法合用”的新观念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要求学生“学会和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体包括“精读(含朗读)、略读(含默读)、浏览”三类。我以为:“浏览”是快读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含义狭窄,没有“快读”的内涵丰富,且为“略读”所采用,它与精读、略读不相称,还是换成覆盖面更大的“快读”概念更好。“新概念阅读”包括阅读原理和阅读技法两个层次。据我对古今中外阅读技法的多年研究,完整的阅读技法系统就是精读、略读、快读三大法:精读法,用朗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字以下,理解和记忆率达80%以上;略读法,用默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250一500字,理解和记忆率在80%左右;快读法,用视读方式,要求每分钟读500字以上,理解和记忆率在70%-60%之间。这是着眼阅读的时间和效率来区分的,是依据阅读能力的发展程序来排位的。

精读是略读、快读的基础。小学阅读教学应以精读训练为主,但应降低要求,降低难度。追求理解深度是没有限度的,弹性很大,教师须适应小学生年龄特征有所控制。略读、快读是精读的重要补充,在阅读广度和速度上是重大发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精读、略读、快读是综合运用的。在阅读一篇课文的过程中,三者还常常遵循“快读→略读→精读”的次序:先用快读法,迅速选择阅读材料;再用略读法,迅速抓住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

[1] [2] 下一页


确定阅读重点;后用精读法,正确而有创见地理解阅读材料,从而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要切实做到小学生课外读四150万字以上,单凭精读是不行的,还得辅之以略读和快读。新颁《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二年级“初步学会默读”;中年级“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高年级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并且“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所谓“快速查阅资料、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实际就是快速阅读能力。

实验证明,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行快读训练,一直延续到小学高年级毕业,不但是完全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能的。浙江省舟山市特级教师乐连珠经过14年实验,获得巨大成功,学生平均读速达2000-2200字,理解率为75%-80%,有效读速为1500-1600字,最高的每分钟能读4000—5000字。她把快读启蒙阶段的基础训练分为七个步骤(视觉训练、速机图片、快读词语、快读句子、快读句群、猜读字句、快读文篇),又把文篇快读方法分为整体式阅读(理解率达70%-80%)、寻找式阅读(理解率达80%-90%)、浏览式阅读(理解率在60%一65%左右)。显然,这是结合小学阅读教学实际,对国外整体阅读法、鉴别阅读法、筛选阅读法的简缩与活用。应该说,这是小学快速阅读教学的先进典型。

最近,河南大学出版社约我和甘其勋主编了一部新书《快读指导举隅》,我们邀集了全国小学、中学、大学、成人各方面的快读研究专家执笔,乐连珠专写小学快读训练,有5万字的篇幅。该书试图继承和发扬叶圣陶、朱自清《精读指导举隅》和《略读指导举隅》的光荣传统,建立“精读、略读、快读训练一条龙”的新体系。该书出版后,我们计划在全国逐步推广快读教学法,希望得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支持,使快速阅读训练成为全国阅读教学改革的一个热点。

上一页  [1] [2] 


【新概念阅读”不容回避的选择──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态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08-19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08-22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08-2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反思08-25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07-3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08-05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08-05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08-05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08-05